论文题目: 早商青铜器分期与区域类型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商周考古与商周史
作者: 朱光华
导师: 陈旭
关键词: 早商,青铜器,分期,区域类型
文献来源: 郑州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早商青铜器是早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缩影,它上承夏代青铜文化,下启中、晚商青铜文明,因此早商青铜器的研究对于探索中国青铜器的发展轨迹、探讨夏商文化的传承关系以及追寻晚商青铜文明的渊源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早商青铜器研究历来为学术界所重视,并已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资料不足的限制,其中尚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有鉴于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新发表的考古资料,着重对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关于无铭青铜器分期的方法 一般认为对于无铭青铜器的分期而言,地层学、类型学相结合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然而研究表明青铜器自身具有多重年代属性,青铜遗迹往往也表现出较为复杂的内涵,因此在青铜器分期研究中地层学与类型学的结合并不如在陶器分期中那样简便易行。我们认为应正确区分青铜器自身的铸造年代、使用年代和埋藏年代,详细探讨青铜遗迹的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才能将地层学与类型学研究更为有效地结合起来,并通过器物型式分类和遗迹年代分析两方面的综合研究,概括出青铜器发展变化的分期阶段及特征。 二、关于早商青铜器分期的探讨 年代分期是青铜器研究的首要问题,也是进行其他各项研究的基础。对于早商青铜器的分期研究,前人已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以此为基点,结合近年新出的青铜器资料,本文对该问题重新进行了审视和探讨,并就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考古发现与研究表明郑州商城即早商亳都,这里也是迄今早商青铜器发现最为集中的地点之一,半个世纪以来出土了大批青铜遗存,其中青铜容器不仅种类繁多、形制富于变化,并且多经科学发掘而具有明确的层位关系,因此本文选取郑州商城青铜容器作为早商青铜器分期研究的代表。首先,我们对郑州商城出土的130多件青铜容器进行了详细的型式分类排比,以期通过造型、纹饰、铸造技术等方面的考察,建立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早商”与“早商青铜器”的定义
第二节 早商青铜器发现与研究的历史
一、有关早商青铜器的考古发现
二、早商青铜器研究的历程
第三节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一、早商青铜器研究的意义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第四节 相关的研究理论与方法
一、青铜器分期断代理论与方法
二、青铜器区域研究理论与方法
第二章 早商青铜器分期研究—以郑州商城青铜容器分期为代表
第一节 关于早商青铜器分期方法的探讨
一、青铜器年代的三重属性
二、青铜遗迹内涵的复杂性
三、如何运用类型学、地层学对青铜器分期
第二节 郑州商城青铜遗存概述
一、青铜器窖藏
二、铸铜作坊遗址
三、青铜器墓
第三节 郑州商城青铜容器型式分析
一、青铜器型式分类
二、兽面纹型式分类
第四节 郑州商城青铜遗迹年代分析
一、关于郑州商文化陶器分期
二、青铜器窖藏坑年代分析
三、铸铜作坊遗址年代分析
四、青铜器墓年代分析
第五节 郑州商城青铜容器分期
一、各型式青铜容器年代分析
二、郑州商城青铜容器分期及特征
三、早商青铜器分期与郑州商城的年代
第三章 早商青铜器区域类型研究
第一节 早商青铜器的空间分布
第二节 早商青铜器的区域类型
一、二里岗类型
二、盘龙城类型
三、晋陕类型
第三节 早商青铜器的区域传播与交流
一、四川广汉三星堆祭祀坑
二、江西新干商代大墓
三、北京平谷刘家河商墓
第四节 从青铜器看早商与周边青铜文化的关系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发布时间: 2005-10-25
参考文献
- [1].早期买地券、镇墓文整理与研究[D]. 黄景春.华东师范大学2004
- [2].先秦至两汉出土甲胄研究[D]. 张卫星.郑州大学2005
- [3].考古发现与夏商起源研究[D]. 侯仰军.山东大学2006
- [4].GIS支持的聚落考古研究[D]. 刘建国.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
- [5].三峡早期人居环境研究[D]. 潘碧华.复旦大学2007
- [6].史前至12世纪中国北方地区的东西文化交流[D]. 付宁.内蒙古大学2007
- [7].早期秦文化研究[D]. 王志友.西北大学2007
- [8].中国北方地区出土的先秦时期铜刀研究[D]. 吕学明.吉林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