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血清论文-郭新明,吴丽君,向欢

人体血清论文-郭新明,吴丽君,向欢

导读:本文包含了人体血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间歇性大强度运动,人体,血清,代谢组学

人体血清论文文献综述

郭新明,吴丽君,向欢[1](2019)在《间歇性大强度运动前后人体血清代谢组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核磁共振(1H-NMR)代谢组学方法研究间歇性大强度运动前后人体血清的代谢组学特征,为运动健身与科学训练提供依据。方法:筛选体育学院2016级体育教育专业男生8人,于清晨8时空腹进行蹬骑功率自行车30 s×3/间歇3 min(负荷为0.075 kg/kg体重)的运动。分别于运动前、运动后即刻、运动后1小时、运动后1天、运动后1周进行肘静脉采血5 mL,经离心、去蛋白等处理后进行1H-NMR检测。采用Mest ReNova、SIMCA-P11.0、SPSS17.0等软件进行处理与分析并找出差异代谢标志物。结果:(1)间歇性大强度运动后即刻与运动前相比有13种代谢差异物(VIP>1且P<0.01),包括: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乳酸、谷氨酸、谷氨酰胺、肌酸、肉毒碱、甜菜碱、乙酰乙酸、甘氨酸、甘油、葡萄糖,其中只有乳酸值呈上升趋势,约为运动前的3倍,其余均呈下降趋势。(2)运动后1小时与运动前相比,差异代谢物共有8种,分别是: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乳酸、甜菜碱、乙酰乙酸、甘油(P<0.01)、肌酸(P<0.05),其中乳酸与乙酰乙酸值高于运动前,其余6种均低于运动前。(3)运动后1天与运动前相比只有甜菜碱(P<0.05)、甘油值(P<0.01)仍显着低于运动前,运动后1周与运动前相比已无差异代谢物。(4)运动后1小时与运动后即刻相比有7种差异代谢物,分别是:谷氨酰胺、甜菜碱、乙酰乙酸、甘油、葡萄糖(P<0.01),谷氨酸、甘氨酸(P<0.05),均明显上升;(5)运动后1天与运动后1小时相比有5种差异代谢物,分别是: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乳酸、肌酸(P<0.01),除乳酸明显降低外,均显着上升,运动后一周与运动后1天相比已无差异代谢物。结论:磷酸原系统、糖酵解系统及有氧氧化系统均参与间歇性大强度运动供能,糖、脂肪、蛋白代谢均发生变化,差异代谢物在运动后即刻与运动前差异最显着,但运动后1小时至1天恢复明显,1周内基本恢复。(本文来源于《中国运动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刘昕[2](2019)在《天津发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天津华大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进口的一批人体血清样本在天津海关的监管下顺利通关。据了解,该批血清样本来自香港,将用于肿瘤用药指导基因的检测,这是天津口岸首次进口此类用途的人体血液制品。据天津华大医学检验所物流部王岩介绍,“肿瘤用药指导基因的检测(本文来源于《国际商报》期刊2019-09-02)

赵彦欣,李龙,高冬婷,孙国威,于莎莎[3](2019)在《黑龙江省地区10445例人体血清维生素A水平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黑龙江地区人群体内维生素A水平与年龄及季节变化的关系,为临床VA药剂的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LC-MS/MS法检测,分析2016年03月~2018年02月,共计10445例血清样本,分为5个年龄组、4个季节组,统计维生素A水平差异。结果 VA水平20~59岁年龄组、夏季季节组缺乏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组,过量比例基本相近,7~12岁组稍高。结论黑龙江地区VA整体水平尚可,但VA非正常水平对人体健康均有影响,应当予以重视并依据不同年龄及季节变化补充VA。(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69期)

徐林,罗笑微,刘鹏,龚健古,玉洪容[4](2019)在《广西毛南族成人体成分与血清中尿素、尿酸和肌酐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广西毛南族成人体成分与血清肌酐、尿酸、尿素的关系。在广西毛南族自治县共收集到毛南族成人志愿者627例(男259例,女368例),并与志愿者签订知情同意书。用Martin Grohe仪和ANITA MC-180人体体成分仪分别测量志愿者的身高和体成分指标,同时抽取2 ml血液,用日立7600仪测定血清的肌酐、尿素与尿酸。所得数据(本文来源于《中国解剖学会2019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期刊2019-08-18)

欧阳洋子,吴海龙,方焕,孙小东,王童[5](2019)在《叁维荧光光谱法结合二阶校正测定人体血清中的两种抗精神病药舒必利和氨磺必利》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自加权交替叁线性分解(SWATLD)算法,采用叁维荧光结合二阶校正方法同时快速检测人血清样中的两种抗精神病药舒必利(SPD)和氨磺必利(ASPD)。即使目标分析物之间、分析物与背景之间、以及分析物与其他未知干扰之间的光谱存在严重重迭现象,该策略仍能对数据进行准确解析,并得到可靠满意的定量预测结果。在人血清样中,SPD和ASPD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1.9±8.3)%和(91.7±10.8)%。此外,计算了四种品质因子参数,如灵敏度(SEN)、选择性(SEL)、检测限(LOD)和定量限(LOQ),从而进一步评估了该方法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分析策略能够用于临床中人血清样的SPD和ASPD的直接定量分析。(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中间体》期刊2019年03期)

刘海培,姜小梅,韩文念,许舒欣,李艳[6](2019)在《人体血清中3种脂溶性维生素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人体血清中3种脂溶性维生素检测为例,探讨了一种针对人体内源性代谢物的分析方法。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对人体血清中维生素A、维生素D_3和维生素E进行检测,分别通过混合人血清基质加入标准品及内标再扣除内源性物质本底的方法,以及与牛血清白蛋白(BSA)模拟基质加标的方法建立标准曲线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混合人血清基质所建方法对维生素A、维生素D_3和维生素E的检出限分别为4.2、0.8、67.2 ng/mL,定量下限分别为13.7、2.6、221.9 ng/mL。两种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6;对于实际样品在低、高两个加标浓度下的回收率为90.7%~11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4.5%,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重现性。对40组未知样本的检测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无统计学差异。因此,对于人体内源性代谢物采用混合人血清基质扣除本底的方法,可以实现标准品与待测样品基质匹配的准确分析,有利于临床相关疾病的便捷诊断。(本文来源于《分析测试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税冰清[7](2019)在《基于适配体-抗体夹心的人体血清tau-381蛋白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D)是发生在老年人群(65岁以上)中的神经退行性慢性疾病之一,《2018年全球阿尔茨海默病报告》报道:世界上每3秒钟就会有一个新的AD病例,2018年全世界的5000万人因AD致病;2050年,全球各地AD患者的人数将增加3倍,达到1.52亿人。2018年全球因为AD的花费是1万亿美元;到2030年,花费将达到2万亿美元。AD研究领域的一个关键性进展是证明了两个经典的神经病理性改变(老年斑和神经元纤维缠结)是AD病理进程中的最后结果。其中,神经元纤维缠结主要成分是tau蛋白,tau-381蛋白是tau蛋白六种亚型之一,其可能作为AD早期检测的生物标志物。传统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不足以测定超痕量(pmol/L级别)的tau-381蛋白,而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目前最为关注的灵敏度高的技术之一。本研究旨在通过利用适配体与抗体的双重识别,构建出能对tau-381蛋白进行高特异性和高灵敏检测的新型电化学适配体-抗体夹心模式的分析方法。本研究所构建的分析方法将用于检测人体血清样本,为AD的早期诊断和临床分析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式。方法本研究通过电极表面修饰技术对金电极进行预处理,将抗体固定到电极表面,适配体通过共价结合组装在金纳米颗粒上,利用抗体与tau-381蛋白的特异性结合作用将tau-381蛋白结合到电极表面,并在适配体的作用下增强其特异性吸附,再应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对适配体-抗体夹心结构与tau-381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以电位值定性,电流值定量,从而构建出一种新型适配体-抗体叁明治夹心模式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来测定tau-381蛋白含量。结合目标物tau-381蛋白特性等对实验中的tau抗体浓度、半胱胺溶液pH值、共轭体孵育时间、共轭体与tau-381蛋白体积比、适配体-抗体夹心孵育时间5个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并对该方法的检出限、准确度、精密度、特异性等进行验证。为了验证新构建的适配体-抗体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否优于传统抗原-抗体模式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本研究同时构建了抗原-抗体方法用于检测tau-381蛋白,比较两者线性范围、检出限等。最后通过检测实际人体血清中的tau-381蛋白来证明此方法是否具有实际应用的可行性。结果优化条件的测定结果:tau抗体浓度为0.05 mg/mL、半胱胺溶液pH值为5、共轭体孵育时间为3 h、共轭体与tau-381蛋白体积比为1:1、适配体-抗体夹心孵育时间为45 min。该方法条件下,峰电流差值与标准系列浓度的对数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9,测定范围为0.50 pmol/L~100.00 pmol/L,标准曲线方程为y=7.9674x+2.9256;DPV检测图中,在大约为0.21V的电位下可以观察到对应于tau-381蛋白氧化的阳极峰,氧化峰电流随着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根据IUPAC法计算方法检出限为0.42 pmol/L;实验方法精密度(RSD)在4.8%~5.7%之间,平均加标回收率在75%~105%之间;选取血清中主要成分抗坏血酸(AA)、L-半胱氨酸(L-cys)、葡萄糖(Glu)与tau-441蛋白在1:100的稀释血清中进行抗干扰试验,计算得出干扰百分率均≤5%。与适配体-抗体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相比,传统抗原-抗体模式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DPV检测图中同样约0.21 V的电位下可以观察到对应于tau-381蛋白氧化的阳极峰,但是它的氧化峰电流随着其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在0.50 pmol/L~100.00 pmol/L范围内,tau-381蛋白标准溶液与响应值呈现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然而该方法检出限为0.49 pmol/L。将建立的新方法运用到实际人体血清样品中,选择将收集的10名正常老年人(正常对照组)和10名AD患者(实验组)的血清样品利用DPV技术进行测定,实验组高于正常对照组,实验组平均浓度为298.95 pmol/L。结论该研究构建了一种新型适配体-抗体叁明治夹心模式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来测定人体血清中的tau-381蛋白含量。采用循环伏安法(CV)、电化学阻抗法(EIS)技术对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进行电化学表征,DPV技术记录不同浓度tau-381蛋白的信号响应值,其线性范围为0.50 pmol/L~100.00 pmol/L、检出限为0.42 pmol/L,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为了进一步验证此方法具有较高灵敏度,选择与传统抗原-抗体模式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相比较,得到良好效果。最后通过检测实际人体血清中的tau-381蛋白来验证此方法具有实际应用的可行性。该方法通过定量检测人体血清中tau-381蛋白,为AD的早期诊断提供新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武汉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王金杰,董朝青,任吉存[8](2018)在《人体血清中原卟啉荧光相关光谱分析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原卟啉(PPIX)是血清中内源性荧光物质之一,目前研究表明癌症病人血液中的原卟啉含量高于正常人水平。因此,测定血清样品中的PPIX含量对于癌症病人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中以超灵敏的荧光相关光谱(FCS)单分子检测技术,建立了直接测定血清中PPIX的含量的新方法。通过对100例正常人血清样本和12例疑似癌症病人血清样本(甲胎蛋白AFP含量异常)中PPIX的FCS数据分析,发现相对于检测PPIX-HSA的单个分子荧光强度和总荧光强度,PPIX-HSA在病人血清中的浓度与正常人血清有着极显着差异。FCS方法具有样品需求量少、分析时间短、可实现自动化操作等优点,有望成为癌症临床诊断的一种新方法。(本文来源于《光散射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陈建平,陈曦,钟赛意,秦小明[9](2018)在《番茄红素对人体血清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评价番茄红素对人体血清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志愿者在服用不同剂量(5、10、15 mg/d)的番茄红素后在不同时间(15、30、45、60 d)下考察其血样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同时考察第60 d时各组志愿者在补充番茄红素次日进行力竭性运动后,其运动前后血样中T-AOC,SOD,GSH-PX和MDA含量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相比空白对照组而言,不同剂量组的受试者在服用番茄红素后,随着服用天数和服用剂量的增加,其体内血清中的GSH-PX酶活力和SOD酶活力呈现升高趋势,但GSH-PX的酶活力只有在低剂量组摄入天数为15 d时表现出差异显着,其余随天数和剂量变化均不显着。SOD的酶活力只有在低、中剂量组摄入天数为30 d时表现出差异显着,其余随天数和剂量变化均不显着。而T-AOC酶活力呈现升高趋势且差异不显着,MDA含量呈现下降趋势且差异不显着。而且,相比运动之前,经过力竭性运动后,不同剂量组中的T-AOC、SOD含量和GSH-PX含量均有显着降低,而MDA含量则有显着升高。提前摄入番茄红素胶囊,能够减少体内抗氧化酶的消耗和体内的MDA的含量。综上所述,番茄红素能够有效清除人体血清中的自由基。(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8年24期)

邸丽丽[10](2018)在《探讨人体不同浓度血尿酸对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人体血尿酸水平对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与丙氨酸转氨酶(ALT)的影响。方法选择到本院健康体检的21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乙肝五项检测都属于阴性,按照血液检测结果分为139例尿酸正常者为对照组,73例高尿酸血症为观察组。探究血尿酸对ALT与AST的影响。结果两组在GLu、AST、LDL、ATL、HDL、BMI、TC以及TG方面的比较(P <0.05);因变量AST,自变量HDL、TG、血尿酸,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尿酸为AST水平变化的独立影响因素,对比结果(P <0.05);因变量ALT,自变量BMI、LDL、BMI、血尿酸,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尿酸为ALT水平变化的独立影响因素,对比结果(P <0.05)。结论血尿酸水平对ALT与AST有较大影响,伴随血尿酸水平的提高,ALT与AST水平会也会明显提高。(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8年31期)

人体血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日,天津华大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进口的一批人体血清样本在天津海关的监管下顺利通关。据了解,该批血清样本来自香港,将用于肿瘤用药指导基因的检测,这是天津口岸首次进口此类用途的人体血液制品。据天津华大医学检验所物流部王岩介绍,“肿瘤用药指导基因的检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体血清论文参考文献

[1].郭新明,吴丽君,向欢.间歇性大强度运动前后人体血清代谢组学特征[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9

[2].刘昕.天津发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N].国际商报.2019

[3].赵彦欣,李龙,高冬婷,孙国威,于莎莎.黑龙江省地区10445例人体血清维生素A水平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

[4].徐林,罗笑微,刘鹏,龚健古,玉洪容.广西毛南族成人体成分与血清中尿素、尿酸和肌酐的关系[C].中国解剖学会2019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2019

[5].欧阳洋子,吴海龙,方焕,孙小东,王童.叁维荧光光谱法结合二阶校正测定人体血清中的两种抗精神病药舒必利和氨磺必利[J].精细化工中间体.2019

[6].刘海培,姜小梅,韩文念,许舒欣,李艳.人体血清中3种脂溶性维生素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研究[J].分析测试学报.2019

[7].税冰清.基于适配体-抗体夹心的人体血清tau-381蛋白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9

[8].王金杰,董朝青,任吉存.人体血清中原卟啉荧光相关光谱分析方法研究[J].光散射学报.2018

[9].陈建平,陈曦,钟赛意,秦小明.番茄红素对人体血清自由基的清除作用[J].食品工业科技.2018

[10].邸丽丽.探讨人体不同浓度血尿酸对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8

标签:;  ;  ;  ;  

人体血清论文-郭新明,吴丽君,向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