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与路面典型结构研究

小城镇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与路面典型结构研究

论文摘要

当前我国小城镇快速发展,但由于道路建设依据的规范和标准体系不健全,许多地方建设盲目性大,跟风和模仿现象普遍,道路建设的整体水平不高,特别在道路规划设计的合理性、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诸多不足。本文从保持小城镇自然特征、尺度、宜居性、节约性的基本理念出发,以实现道路功能为目的,基于小城镇镇区的道路交通系统进行横断面规划设计和路面典型结构研究,将不同类型小城镇道路交通设计的区别贯穿全文,构建了一个较为全面和系统的小城镇道路断面设计体系,以期对小城镇道路建设起到指导性作用。小城镇交通特征是横断面设计和路面结构设计的基本依据,论文基于小城镇的客观环境,探讨了其交通特征,其中重点分析了小城镇居民的出行特征,包括出行目的、出行次数、出行距离、出行时耗以及出行方式结构。根据不同交通工具的出行距离和时耗,结合小城镇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提出了不同类型小城镇的客运交通模式。并对小城镇货运交通特征,小城镇交通的空间分布特性以及轴载特性进行了分析。道路横断面设计是道路的各项功能在路段上具体反映与集成,因此道路系统的功能分类是横断面设计和路面结构设计的基础。针对小城镇道路功能分类存在的问题,论文提出综合考虑小城镇道路所处区位、道路与周边用地关系、道路等级的分类方法。从这三个方面进行道路分级与分类,在规范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小城镇各级道路的定义,阐述了各类道路的功能性质,并建立了道路区位、道路性质、道路等级的对应关系,给出了适用条件,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小城镇道路分类体系。从道路功能整合的要求出发,论文提出横断面设计与路网规划设计在实现道路功能方面具有一体性,并通过探讨适合于小城镇的路网布局与结构形成街道的功能框架,为横断面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从满足小城镇道路交通功能、道路尺度感、街道公共生活塑造和非机动交通导向开发的需求出发,提出小城镇适宜的路网布局模式是高密度、相互连通的网状道路。在规范和国内外道路密度确定方法的基础上,确定了不同规模小城镇的路网密度和等级结构,分析了路网密度、道路面积率与道路宽度之间的匹配关系。在前面章节的基础上,论文对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进行了研究,提出横断面规划设计应是在道路功能框架基础之上的功能设计和功能体现。分析了小城镇横断面设计的特点和要求。推荐了不同性质道路的横断面型式,根据山区和河网地区的地形地貌以及设计重点元素的把握,给出了山区和河网地区道路横断面型式。在街道框架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横断面各组成要素设计,根据车辆特性、设计车速计算了车道宽度值;根据非机动车并行行使的需要,结合不同类型街道非机动车特点,给出非机动车道宽度;总结了分析了小城镇人行道基本形式,基于行人的基本特性给出了不同类型街道行人有效宽度建议值和公共设施带宽度值。在此基础上,结合路网规划指标,确定了道路红线宽度的范围,给出了典型横断面图。兼顾实用功能与美观功能的路面是建立友好型街道的不可缺少的方面,在小城镇发展阶段,路面的实用功能是最为重要的,故论文最后对小城镇路面典型结构进行了研究。以交通等级划分和土基等级划分为基础,将交通等级和道路等级对应起来,分析了水泥路面、沥青路面的结构层材料及结构组合要求,提出了各结构层适宜的类型、厚度和要求,以及结构组合类型和适用地区,提交了水泥路面和沥青路面典型结构表。在沥青路面典型结构的基础上,按照修正的沥青路面设计方法,采用等效厚度换算给出了砌块路面典型结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有关概念界定及本文研究范围
  • 1.3.1 小城镇的概念
  • 1.3.2 道路与街道
  • 1.3.3 小城镇社区
  • 1.3.4 本文研究范围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小城镇道路设计现行规范和标准
  • 1.4.2 国内外道路规划设计理念
  • 1.4.3 城镇道路分类方法
  • 1.4.4 城镇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
  • 1.4.5 路面典型结构
  • 1.5 主要内容与论文结构
  • 1.5.1 主要内容
  • 1.5.2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小城镇的客观环境与交通特征
  • 2.1 小城镇客观环境分析
  • 2.1.1 小城镇规模
  • 2.1.2 小城镇经济发展状况
  • 2.1.3 小城镇自然环境
  • 2.1.4 小城镇空间形态与布局
  • 2.1.5 小城镇职能
  • 2.2 小城镇居民出行特征分析
  • 2.2.1 出行目的
  • 2.2.2 出行次数
  • 2.2.3 出行距离
  • 2.2.4 出行时耗
  • 2.2.5 出行时间分布
  • 2.2.6 出行方式结构
  • 2.2.7 小城镇客运交通模式探讨
  • 2.3 货运交通特征分析
  • 2.4 交通空间分布特性分析
  • 2.5 交通轴载特性分析
  • 2.6 小结
  • 第三章 小城镇道路功能分类
  • 3.1 小城镇道路功能
  • 3.1.1 道路功能分析
  • 3.1.2 道路功能的整合
  • 3.2 小城镇道路分类存在的问题
  • 3.3 小城镇道路分类观点
  • 3.4 道路分类思路与方法
  • 3.4.1 基于交通功能的道路分级
  • 3.4.2 与土地利用相适应的道路性质分类
  • 3.4.3 与交通空间分布特征相对应的道路区位划分
  • 3.4.4 道路性质、区位、等级相结合的分类方法
  • 3.5 道路功能分类体系
  • 3.5.1 道路等级划分及概念界定
  • 3.5.2 道路性质分类及功能定位
  • 3.5.3 道路区位划分及功能要求
  • 3.5.4 道路分类体系及说明
  • 3.6 小结
  • 第四章 小城镇路网布局与结构
  • 4.1 小城镇路网结构与规划指标现状
  • 4.1.1 道路面积率
  • 4.1.2 路网密度
  • 4.1.3 路网结构
  • 4.2 路网布局模式对道路功能的影响
  • 4.2.1 路网布局模式对交通功能的影响
  • 4.2.2 路网布局模式对小城镇交通模式的适应性
  • 4.2.3 路网布局模式对道路公共空间功能的影响
  • 4.2.4 路网布局模式对道路其它功能的影响
  • 4.3 路网布局模式对道路尺度的影响
  • 4.4 路网改造、开发与保护模式
  • 4.4.1 适度改造旧区
  • 4.4.2 集约开发新区
  • 4.4.3 保护历史文化街区
  • 4.4.4 激发次要道路两侧用地潜能
  • 4.5 道路网规划指标与道路宽度的匹配关系
  • 4.5.1 小城镇道路密度与等级结构
  • 4.5.2 道路网规划指标与道路宽度的关系
  • 4.6 小结
  • 第五章 小城镇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
  • 5.1 小城镇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主要问题
  • 5.2 小城镇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方法
  • 5.2.1 横断面规划设计与交通模式的适应性
  • 5.2.2 横断面规划设计与路网体系的适应性
  • 5.2.3 面向道路功能的横断面规划设计
  • 5.3 小城镇横断面设计特点和要求
  • 5.3.1 体现文化特色
  • 5.3.2 保持宜人尺度
  • 5.3.3 与建筑环境相协调
  • 5.3.4 结合地形地貌丰富街道断面型式
  • 5.3.5 创建以自然环境为背景的“绿色街道”
  • 5.3.6 规范设施布置保证断面功能发挥
  • 5.4 道路横断面型式
  • 5.4.1 横断面型式及适用性
  • 5.4.2 平原地区小城镇横断面型式
  • 5.4.3 山区小城镇横断面型式
  • 5.4.4 河网地区小城镇横断面型式
  • 5.4.5 远近期结合的横断面型式
  • 5.4.6 道路改造横断面型式
  • 5.5 机动车道
  • 5.5.1 机动车道条数及宽度
  • 5.5.2 摩托车道宽度
  • 5.5.3 机动车道设计指标和特性
  • 5.6 非机动车道
  • 5.6.1 非机动车类型及尺寸
  • 5.6.2 非机动车道设计要求
  • 5.6.3 非机动车道宽度
  • 5.7 人行道
  • 5.7.1 人行道基本形式
  • 5.7.2 人行道有效宽度
  • 5.7.3 公共设施带宽度
  • 5.7.4 建筑前延伸带和绿化带
  • 5.7.5 人行道宽度建议
  • 5.8 分隔带
  • 5.9 道路红线宽度
  • 5.10 道路典型横断面
  • 5.11 小结
  • 第六章 小城镇路面典型结构
  • 6.1 小城镇路面结构设计与应用现状
  • 6.2 路面典型结构设计方法和原则
  • 6.2.1 设计方法
  • 6.2.2 典型结构设计的应考虑的因素
  • 6.2.3 设计原则
  • 6.3 沥青路面典型结构
  • 6.3.1 交通参数及交通等级划分
  • 6.3.2 土基回弹模量等级划分
  • 6.3.3 结构层材料及结构组合
  • 6.3.4 典型结构推荐
  • 6.4 水泥混凝土路面典型结构
  • 6.4.1 交通参数及交通等级划分
  • 6.4.2 土基回弹模量分级
  • 6.4.3 结构层与结构组合设计
  • 6.4.4 典型结构推荐
  • 6.5 混凝土砌块路面典型结构
  • 6.5.1 结构层与结构组合设计
  • 6.5.2 典型结构推荐
  • 6.6 路面结构形式的适应性及要求
  • 6.6.1 不同类型道路路面结构形式适应性
  • 6.6.2 路面结构的经济性
  • 6.6.3 路面铺装的安全性
  • 6.6.4 路面结构的环保性
  • 6.6.5 路面材料的地方性
  • 6.6.6 路面铺装的美观性
  • 6.7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研究成果
  • 2 主要创新点
  • 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复杂动态路面的电动轮附着状态识别与稳定控制策略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9(22)
    • [2].路面行驶质量合理量化评定标准研究[J]. 北方交通 2019(12)
    • [3].农村公路旧路改造中的路面处理分析[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9(12)
    • [4].关于高速公路路面裂缝养护施工技术与有效措施[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0(02)
    • [5].基于路面扩宽施工的原路面处理技术[J]. 交通世界 2020(09)
    • [6].道路改造设计中老路路基、路面利用问题分析[J]. 住宅与房地产 2020(09)
    • [7].公路桥梁路面工程的施工技术[J]. 科技创新导报 2019(36)
    • [8].路面抗滑能力检测方法和评定标准研究[J]. 山西交通科技 2020(01)
    • [9].路面升级改造的发展趋势[J]. 建材与装饰 2020(13)
    • [10].“白改黑”路面的隐患及预防对策[J]. 四川水泥 2020(05)
    • [11].道路改造设计中老路路基与路面利用分析[J]. 江西建材 2020(08)
    • [12].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关键措施研究与分析[J]. 安徽建筑 2020(08)
    • [13].公路路面扩宽中新老路面拼接的施工问题与对策[J]. 西部交通科技 2020(05)
    • [14].潮湿路面公路眩光评价指标分析[J]. 中外公路 2019(05)
    • [15].探析市政道路工程路面水稳层施工技术要点[J]. 地产 2019(13)
    • [16].浅谈发光路面的现状与发展[J]. 江西建材 2017(02)
    • [17].透水路面在济南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J]. 山东水利 2016(11)
    • [18].路面结冰时间预测方法[J]. 交通科技 2017(01)
    • [19].北京建成第一条音乐路面——汽车驶过路面就“唱歌”[J]. 市政技术 2017(01)
    • [20].现行规范路面渗水试验评价方法[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7(03)
    • [21].硬质路面绿化用结构土技术概述[J]. 中国园林 2017(05)
    • [22].浅析路面工程施工材料设备的管理[J]. 江西建材 2017(21)
    • [23].沥青双表路面在坦桑尼亚的应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7(09)
    • [24].石灰土稳定天然砂砾路面基层的应用[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16)
    • [25].废弃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在路面基层中的再生作用[J]. 民营科技 2017(08)
    • [26].欧盟开发太阳能路面的实践[J].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17(04)
    • [27].浅谈透水路面维护标准[J]. 中国标准化 2016(11)
    • [28].泡沫轻质土在寒冷地区路面中的应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7(21)
    • [29].应急路面用轻质复合材料的开发研究[J].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2017(04)
    • [30].刍议排水路面长期使用下的性能观测及应用效果评析[J].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17(05)

    标签:;  ;  ;  ;  ;  ;  ;  ;  

    小城镇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与路面典型结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