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人民医院(儿科)四川甘孜州626000
摘要:目的研究在儿科中加强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100例住院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比在不同护理模式下患儿依从性及家属满意度差异。结果实施了个性化护理的观察组依从率达到92%,对照组仅为78%。对照组满意度为84%,观察组达到94%。结论个性化护理可针对患儿需求实施更为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有利于提升患儿对治疗依从性。
关键词:儿科护理;个性化护理;依从性;满意度
儿科与其他科室不同,患者由于年龄偏低,对各项治疗操作存在明显抵触情绪,往往表现为较严重哭闹、抵抗、不配合现象[1]。不仅影响到治疗操作的顺利性,还可能加剧家属及其他患者情绪波动。本文以对比方法研究了个性化护理模式对儿科护理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儿科于2016年7月至同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23:27;年龄区间处于3至11岁,平均年龄(7.4±1.3)岁。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24:26;年龄区间处于3至10岁,平均年龄(7.1±1.4)岁。两组患儿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均需实施输液治疗。患儿家属对研究知情并表示配合。
1.2一般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常规引导患儿家属取药、交费,维持排队秩序,配合医师完成各项用药及输液治疗操作[2]。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具体如下。
1.2.1与家属沟通
积极主动地与患儿家属沟通,了解患儿患病原因、发病时间以及程度。通常患儿家属存在明显急躁、担忧情绪,护理人员需安抚家属,了解患儿治疗情况、病情、服药禁忌等,安慰家属耐心等待、排队治疗[3]。对于病情危急患儿,可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就诊,同时向其他患儿家属做好解释工作。
1.2.2环境护理
在候诊室和治疗室中摆放常见的卡通形象玩偶,在条件允许情况下提供一些漫画、书报、动画片,转移患儿对吃药、打针的恐惧感注意力。对于年龄较小患儿,可摆放一些玩具、小彩球之类颜色鲜艳的物品,减轻其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性。
1.2.3穿刺护理
穿刺往往是造成患儿哭闹的主要原因,在穿刺前,可询问患儿的兴趣爱好,根据其回答聊一些患儿感兴趣的话题,趁其不注意迅速穿刺并确保一次性穿刺成功。对于依从性较高的患儿,可在穿刺后发放糖果奖励并大声表扬,使其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静脉输液患儿则需加强输液过程中的巡查,查看是否由于哭闹和挣扎造成输液针脱落。
1.2.4心理护理
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在与其交流时应该半蹲,保证视线与患儿平行,增强其信赖感。用温柔的语言、亲切的微笑与患儿交流,保障诊断的顺利性[4]。用鼓励性语言表扬患儿在治疗及诊断操作中的优点,例如大声表扬其听话、勇敢。对于患儿家属,则应做好安抚及主动服务,指导其正确排队,告知其缴费、取药的位置[5]。
1.3观察指标
根据患儿对诊断、治疗、输液、服药的依从程度,将其分为主动配合(主动配合各项操作,未哭闹)、被动依从(在家属协助肢体约束下完成治疗操作)、抗拒(严重哭闹导致医护操作无法顺利实施)。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8.0统计学软件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数据作分析统计,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以t检验,通过率(%)表示计数数据,以卡方检验,如果p<0.05,则表示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依从性比较
统计两组患儿对治疗的依从程度,结果显示对照组依从率为78%,观察组为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一。
3讨论
现阶段临床护理面对的患儿大多为独生子女,这类患儿易表现出较强的忍耐性差、依赖性强、害怕打针吃药现象。同时,儿科疾病往往病情复杂、变化快、病情凶猛,易造成患儿家属的急躁感而引发护患矛盾。
个性化护理指的是针对患儿的不同需求,根据其年龄、疾病类型、病情程度等实施针对性护理,以尊重患儿为关键,体现出对患儿的关切感。儿科护士往往工作压力较大,若能够在个性化护理下维持候诊室及治疗室井井有条的秩序,帮助患儿家属共同安抚患儿,实现一次性成功穿刺,取得患儿及家属得信赖感,其工作压力也可得到明显缓解。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实施了个性化护理的观察组患儿依从性达到92%,组内仅4例表现出抗拒感;且该组满意度达到94%,远高于对照组的84%。总之,儿科中个性化护理有利于患儿对诊疗的配合,缓解家属不良情绪,和谐护患关系,具有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安乐.创伤护理程序在儿科中重度创伤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6,v.13;No.35905:106-109.
[2]马治军,王琪娜,崔玲,王立坤,武雪亮.个性化护理在外科门诊患者术后疼痛中的应用研究[J].河北医药,2016,v.3803:465-467.
[3]车小芹.常规护理与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儿科门诊输液患者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v.126:161-162.
[4]柯明珠.常规护理与个性化护理儿科门诊输液患者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v.3229:156-157.
[5]易银芝,屈小金.双重身份识别在儿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4,01: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