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马兜铃酸是一大类硝基菲类化合物,许多马兜铃属植物都含有该类化合物,其中以马兜铃酸A分布较广,含量较高。随着有关马兜铃酸成分疗效和副作用研究的不断深入,其肾毒性逐渐被揭示,而研究认为这种肾毒性主要来源于马兜铃酸A。为了进一步揭示马兜铃酸A的肾脏毒性机制,本研究在该课题组以前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重点探讨马兜铃酸A在生物体内肾脏的代谢情况和它导致的肾脏能量物质改变情况,以及两方面变化情况与肾脏病理变化的联系。为了达到研究目的,实验中我们选用中药材川防己为原料药,选用95%的乙醇溶液冷浸的方式提取其中的马兜铃酸A成分,并用其醇提取物水溶液一定剂量对实验大鼠进行灌胃处理,以建立急性马兜铃酸肾脏毒性和慢性马兜铃酸肾脏毒性模型;同时,选择一定时间处死大鼠,留取大鼠肾脏组织以供实验中使用。在实验中我们利用本课题组已建立的生物材料中马兜铃酸A的检测方法,检测前述留取的大鼠肾脏组织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同时也参考有关文献报道的生物组织中ATP、ADP、AMP检测方法,检测前述留取的大鼠肾脏组织中能量物质含量。并结合马兜铃酸A在肾脏组织中的代谢情况和由它导致的肾脏组织中能量物质的含量变化情况,对观测到的肾脏组织病理学情况进行比较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马兜铃酸A并无明确的肾脏蓄积证据;慢性组造成的慢性马兜铃酸A肾脏损害时,肾脏组织中能量物质进行性下降,急性组造成的慢性马兜铃酸A肾脏损害时,肾脏组织中ATP含量达到相当低的水平;病理学观察中发现,慢性马兜铃酸A肾脏损害时,表现为一系列慢性炎症形态学变化,后期以肾脏组织纤维化为主,而在急性肾损害时,以大量的组织细胞坏死为主要改变。从本课题研究,我们能够得出的初步结论是,马兜铃酸A的肾脏毒性作用,与作用于肾脏组织的染毒剂量和染毒时间有关;同时,马兜铃酸A对肾脏组织中ATP含量的影响可能是其毒性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