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麻黄汤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麻黄汤,数据挖掘,方证研究,医案统计
麻黄汤方论文文献综述
秦怡文[1](2019)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麻黄汤方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麻黄汤出自《伤寒论》,为治疗太阳伤寒证的经典方剂,药虽四味,却精当巧妙,诸药相配,开腠畅营,宣降相因,共奏解表宣肺之效,临床应用广泛。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方法和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和研究麻黄汤的方证理论,分析并总结历代医家及现代临床对于本方的应用及发挥,以期进一步发掘麻黄汤的方证辨治规律,为现代临床合理并规范使用麻黄汤治疗疾病提供参考。方法全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为文献综述,主要是对麻黄汤临床运用的相关文献及现代药理研究的有关报道进行整理、归纳、总结。掌握近年来麻黄汤的研究进展。第二章为麻黄汤方证理论研究,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对《伤寒论》中所记载的相关条文进行分析阐释;第二,结合原文和历代医家注解,对麻黄汤证的病因病机、主症、方药配伍及煎服方法等进行分析整理研究;第叁,通过分析相关条文,对《伤寒杂病论》中麻黄剂进行研究,以明晰仲景制方之思路;第四,对《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治喘诸方进行分析,以期明辨各方证在病因病机、主要症状、主治功效等方面的异同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第叁章为麻黄汤现代医案研究,结合现代医案研究麻黄汤的方证特点及其在现代临床中的应用规律。收集CNKI、VIP、WanFang data、CBM中从建库至2018年8月麻黄汤的个案报道,建立数据库,并使用SPSS22.0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第四章为麻黄汤加味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急性喘息型支气管炎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至2018年7月10日。采用Cochrane系统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和GRADE系统推荐分级方法,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估,并用RevMan5.3软件对治疗总有效率及喘鸣音、湿啰音、喘憋、咳嗽的消失时间进行Meta分析。结果(1)麻黄汤在现代中医临床中被广泛用于治疗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且疗效显着;药理作用方面,具有解热、发汗、抗病毒、抗炎、止咳平喘、抗过敏及免疫调节等作用;(2)通过方证理论研究,认为麻黄汤证主要病机为寒邪外束、卫阳郁遏、营阴凝滞、肺气不宣;辨证要点为身痛、恶寒发热、无汗而喘;(3)纳入99篇文献,共计152例医案,常见疾病有感冒、咳嗽、遗尿、鼻衄、呃逆;应用指征为无汗、咳喘、恶寒发热、头身痛,舌淡苔薄白、脉浮紧;常用加味药有细辛、防风、生姜、半夏、附子;(4)共纳入15项随机对照试验,1342例患者,试验组均为麻黄汤加味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均为西医常规治疗。其中7项为中等风险偏倚,其余为高风险偏倚。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麻黄汤加味联合西医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总有效率[RR=1.23,95%CI(1.18,1.28)],缩短喘鸣音消失时间[MD=-1.72,95%CI(-1.94,-1.50)]、湿啰音消失时间[MD=-1.61,95%CI(-1.76,-1.45)]、喘憋消失时间[MD=-1.83,95%CI(-2.06,-1.60)]、咳嗽消失时间[MD=-2.53,95%CI(-2.96,-2.11)]。GRADE评价结果显示:总有效率、喘鸣音消失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指标为中等质量证据,咳嗽消失时间指标为极低质量证据。结论通过文献综述、方证理论探讨、医案统计以及循证医学四个方面的研究,对麻黄汤的方证理论和辨治规律有了深入的了解。以期在总结归纳前人经验的基础之上,更好地对其进行继承和发展,为麻黄汤的现代临床应用提供指导和参考。(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5-01)
王付[2](2013)在《学用射干麻黄汤方证的思考与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射干麻黄汤是《伤寒杂病论》中辨治哮喘的重要治病用方,方由射干十叁枚(9g),麻黄四两(12g),生姜四两(12g),细辛、紫菀、款冬花各叁两(9g),五味子半升(12g),大枣七枚,半夏(大者、洗)八枚(12g)所组成。对此张仲景为何既论"咳而上气",又论"喉中水鸡声",其辨治思路是什么,于此试将临床运用射干麻黄汤方证的体会介绍于次,以抛砖引玉。1解读方药1.1诠释用药要点方中射干降肺平喘;麻黄宣肺平喘;生姜宣肺化饮;细辛温肺化饮;紫菀降肺止咳;款冬花宣肺止咳;五味子收敛(本文来源于《中医药通报》期刊2013年04期)
郭祖文,张雅菲,杨学[3](2012)在《桂枝汤、麻黄汤方证异同新解》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主症病机、药后调护、禁忌证等方面对桂枝汤与麻黄汤进行辨析,并从致病邪气、营分卫分、类方、相关脏腑等方面阐述了对两方证的新认识,对临床应用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上海中医药杂志》期刊2012年12期)
熊兴江[4](2010)在《射干麻黄汤方证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射干麻黄汤出自《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原文主治“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一般认为外寒内饮,寒饮伏肺是本方证病机所在。《方函口诀》云:“此方用于后世所谓哮喘,水鸡声,形容哮喘之呼吸也。”因此咳嗽气逆喘促,喉中痰声辘辘是方证识别关键。(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报》期刊2010-07-23)
金永生[5](2008)在《加味麻黄汤方煎煮蒸气吸入治疗哮喘100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3种用药途径的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原因。结论:中药治疗为多种成分协同作用,煎煮中药废弃的蒸气有治疗作用,煎煮中药损失成分。(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期刊2008年05期)
朱莹洁[6](2007)在《麻黄汤方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最具特色的学术精髓,指导着临床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证相应一直为中医诊疗的根本原则,方从法出,法随证立,治法与病证相应。《伤寒论》为医方之祖,为方剂配伍理论的巅峰之作。1.目的:本研究选择麻黄汤方为对象,分析历代对麻黄汤应用情况,探讨麻黄汤证治规律,分析麻黄汤的配伍理论与方证关系,为经方的学用提供依据。2.方法:本课题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以古今文献为依据,从仲景及后世医家对麻黄汤的化裁与运用、现代医家临床应用报道等方面进行归纳分析,分析归纳现代临床应用中的方证关系,进一步探讨麻黄汤的证治规律。并从理论的角度加以系统梳理,加强相关问题的延伸,探索方剂组方原理和证治规律。3.研究内容①通过《伤寒论》原文与历代医家对麻黄汤应用与批注,对麻黄汤的古今衍方进行整理与总结。②总结麻黄汤的临床研究报道,探讨临床运用规律。③讨论麻黄汤的配伍理论与方证关系。4.结论①通过文献研究法,在整理麻黄汤证所主病证的基础上,发现麻黄汤证有许多新用,不仅用于外感还用于内伤杂病。②经过文献分析,得出麻黄汤证存在季节的差异,冬春发病较多,发病的诱因以风寒之邪为主;主症与《伤寒论》条文(35)相比没有本质区别,发现“精神倦怠”为临床上常见的重要证候;通过对临床报道的数据分析,舌淡苔薄白或薄腻可以反应麻黄汤证舌象的特征;脉象以浮紧脉为主,此外存在浮、紧、弦、细脉象的组合;现代药物用量较原方稍大,比例上基本相同;文献报道中麻黄汤治疗疾病达45种之多,其中以肺系疾病为多。③《伤寒论》以六经为主体,以条文方证为主要内容,用辨证论治的理论把它们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一证一方,方随证附,每个方剂都是根据病机而立治法的基础上,选用与法相一致的方药,务求“方证对应”。麻黄汤方证充分体现了这些特点,组方特色也反映了伤寒方的精妙,其立方之义,运用之宜,面面俱到,为伤寒方的典范。对麻黄汤方证的研究,有利于仲景学说的发展和中医理论的继承,对深入开展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创新制方理论,提高临床诊疗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07-05-01)
麻黄汤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射干麻黄汤是《伤寒杂病论》中辨治哮喘的重要治病用方,方由射干十叁枚(9g),麻黄四两(12g),生姜四两(12g),细辛、紫菀、款冬花各叁两(9g),五味子半升(12g),大枣七枚,半夏(大者、洗)八枚(12g)所组成。对此张仲景为何既论"咳而上气",又论"喉中水鸡声",其辨治思路是什么,于此试将临床运用射干麻黄汤方证的体会介绍于次,以抛砖引玉。1解读方药1.1诠释用药要点方中射干降肺平喘;麻黄宣肺平喘;生姜宣肺化饮;细辛温肺化饮;紫菀降肺止咳;款冬花宣肺止咳;五味子收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麻黄汤方论文参考文献
[1].秦怡文.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麻黄汤方证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
[2].王付.学用射干麻黄汤方证的思考与探索[J].中医药通报.2013
[3].郭祖文,张雅菲,杨学.桂枝汤、麻黄汤方证异同新解[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2
[4].熊兴江.射干麻黄汤方证特征[N].中国中医药报.2010
[5].金永生.加味麻黄汤方煎煮蒸气吸入治疗哮喘100例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08
[6].朱莹洁.麻黄汤方证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