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新生产力发展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新时代,生态生产力
新生产力发展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于天宇[1](2019)在《新时代生态生产力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生产力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它表征了人类需要发展的历史状态以及人类满足需要的能力和方式,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性概念。在此基础上,生态生产力概念的提出,绝非是要发明一种异于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新理论,而是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逻辑来把握生产力的新时代样态。生态生产力,即生态优先、多方和谐、要素均衡的生产力。不仅生态资源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更要以生态美好作为生产力的发展规范。马克思的自然观与需要观支撑了生态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逻辑,发展生态生产力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关怀与当代价值。同时,要通过构建生态文明观,培养具有生态意识的劳动者;通过提高生态科技,发展生态化的劳动资料;通过健全生态意识,选择更优化的劳动对象。为新时代生态生产力的发展构建实践路径,以此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方案。(本文来源于《学习与探索》期刊2019年09期)
杨维汉[2](2018)在《乔纳森·休斯绿色生产力发展理论及其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乔纳森·休斯作为英国生态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生态理及学说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乔纳森·休斯的绿色生产力发展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的继承和发展,推动了人与自然和谐观念的形成,为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实践指南。(本文来源于《黑河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杨维汉[3](2017)在《乔纳森·休斯绿色生产力发展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专题研究了当代着名生态马克思主义重要代表人物乔纳森·休斯的绿色生产力发展理论,系统分析了休斯对马克思绿色生产力思想的重释与发展,探讨了绿色生产力发展理论的形成来源和表现特征,解剖了其关于绿色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原则、和谐发展原则和革命性原则,重点阐释了乔纳森·休斯关于绿色生产力与需要的满足、绿色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的发展、绿色技术发展和生态问题等核心思想,揭示其理论蕴含的绿色生产力发展趋势。在上述基础上,论文评析了休斯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及其局限,并联系实际,进一步阐述了休斯绿色生产力发展理论对当前中国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启迪和借鉴意义。围绕上述内容,论文分五个部分展开。除绪论外,第一章阐述了绿色生产力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论述了休斯对于马克思绿色生产力理论的重释及原则界定,并对此趋势进行分析。该部分具体论述了生态生产力的发展于生态环境之间的联系,阐明了生态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第二章对乔纳森·休斯的绿色生产力与绿色生产发展的理论进行阐释及马克思生产发展理论的革命性效应,其对于组成绿色生产力的叁个要素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绿色生产力的发展模式,最后重点论述了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即革命性效应。分别分析了破坏效应和促动效应的概念及发生条件。第叁章论述了真假需要以及需要的满足与生产力的发展联系。阐述了需要的满足这一概念的基本含义,并对真是需要和虚假需要进行对比分析;接着重点分析了需要的满足与绿色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结论:(1)需要的满足是绿色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2)绿色生产力发展是需要的满足的显示途径。第四章本章是对乔纳森·休斯的绿色生产力发展理论的评析。从理论贡献来看,休斯的绿色生产力发展理论一方面具有解释性和规范性作用;另一方面是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和谐发展。从实践贡献来看,休斯的绿色生产力发展理论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启示。(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7-03-01)
鲁雁飞,曹建东[4](2013)在《教育生产力发展研究:理论内涵、分析框架与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教育生产力作为一个全新的理论命题被提出来进行研究与推广。教育不仅促进知识生产、知识消化和知识扩散,而且是人类自身生产与发展的综合生产线,是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摇篮,是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我国必须重视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大力解放和发展教育生产力。(本文来源于《湖南社会科学》期刊2013年03期)
赵志亮[5](2012)在《中国生产力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产力是劳动者使用劳动资料生产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等社会财富的能力。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全部历史的基础”,是社会革命,是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过渡的物质前提。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因此研究生产力的运动发展规律是完成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生产力发展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一样,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发展理论是科学的理论。19世纪40年代中后期,马克思、恩格斯在扬弃前人关于生产力思想的基础上,在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科学的生产力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发展理论是实践和进步的理论。随着社会历史和实践条件的变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以列宁、斯大林为代表的苏联共产党领导集体在探索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实践过程中都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尤其是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的中国生产力发展思想,一脉相承、相得益彰:毛泽东首先提出了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历史任务;邓小平在中国首先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历史论断,指出了中国应该发展什么样的生产力;江泽民首先提出“中国共产党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明确了中国发展先进生产力的主导力量;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指出中国应该怎么样发展生产力。为解决中国在生产力发展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中国经济学界针对生产力发展问题展开了研究与探讨。先后提出了生产力的“源泉论”、“动力论”、“决定论”、“要素论”、“基石论”、“过程论”、“本质论”、“性质论”、“规律论”、“关系论”、“系统论”、“科学论”、“环境论”、“社会论”等论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发展理论是系统的理论。生产力不仅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叁大组成要素,而且其发展也是由多因素协同推动的结果。本文在区别生产力要素和生产力发展因素这两个概念的基础上,认为生产力要素和促进生产力发展因素之间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生产力的发展最终表现为生产力要素的变化,生产力发展因素的进步是推动生产力要素发展的原因。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生产力就是由这些因素、要素有机结合形成的整体和系统,就是与周围环境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开放性体系。生产力发展环境的变化引起教育、科技、管理等生产力因素的变化;生产力诸因素协同变化又引起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变化;劳动者素质和效率的提高、劳动资料效能的上升和新型劳动对象规模的扩张表现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又进一步引起生产力发展环境的适应性变化。生产力就是在由“环境---因素---要素”构成的发展机制中螺旋式发展的。而生产力各因素在生产力发展中的相对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其中:自然条件是生产力发展的基础,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先导,劳动者的教育状况是生产力发展的保证,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是生产力发展的经济条件,生产资料的规模扩大和效能提高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本文从实证分析的角度,第一次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研究了当代中国生产力发展的实践。对中国生产力发展要素的实证分析发现:在长期内,中国劳动者素质提高、劳动资料效能提升和新型劳动对象的出现和规模扩张与生产力发展之间关系稳定。而且,在统计学意义上,中国生产力要素的进步对生产力发展的解释力较强。在短期内,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对生产力发展的表现作用没有长期表现作用明显。这主要是因为存在误差修正机制,短期内生产力发展的随机误差会部分的削减生产力要素对生产力发展的表现作用。对生产力发展因素的实证分析发现:教育、科技、管理事业的发展,合理的经济规模,自然条件尤其是资源条件的丰富能够很好的解释中国长期的生产力增长。对生产力发展环境的实证研究表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都对生产力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优化与中国生产力发展过程同步,同时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也与中国生产力发展存在共同趋势。因此,要发展生产力,就要在营造适当的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同时,格外注意保护自然环境。本文还从实证角度研究了中国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从结果可以看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是一个系统,其中人的消费和发展需要是生产力发展的原动力,生产力发展诸要素、诸因素之间的矛盾是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动力。最后,本文研究了中国生产力发展的内在机制,指出生产力发展函数是由环境函数、因素函数和要素函数共同构成的一个复合函数,具有系统性的特征。(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2-05-01)
胡建[6](2012)在《“生产的自然条件”与生产力发展的二重性——析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之生态文明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具有双重视角。唯物史观所谓的"生产力标准",是立足于工业文明的视角,在不考虑"生产的自然条件"前提下而得出的价值观;因此,它尽管赋有"决定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地位,毕竟只能在普遍性的意义上存在。而在对现实的生产力发展模式的研究中,马克思立足于后工业文明的生态文明视角,创立了"生产的自然条件"范畴,并据此界定了生产力发展的现实意义:生产力能否实现与"生产的自然条件"之良性结合。这就为人类从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转型为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指明了路向。(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2期)
卫兴华[7](201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七论”》一文中研究指出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探索,我国已形成了适用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不是个别的原理和原则,而是具有丰富内容的和相互联系的、包括生产力发展特点和生产关系体系特点的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本文来源于《北京日报》期刊2011-10-10)
司永海[8](2011)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俄、中两国生产力发展路径的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领导俄、中两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断探索适合东方国家国情的生产力发展路径。他们主张通过制度改造、体制改革、工业化、发展科学技术以及参与世界经济交往等多种路径来发展俄、中两国的生产力。(本文来源于《生产力研究》期刊2011年02期)
李静,朱方长[9](2010)在《科学发展观下生产力发展的理论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一切社会发展,归根结底都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要求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遵循生产力发展规律,实现国民经济有好又快地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物质基础。(本文来源于《企业家天地(理论版)》期刊2010年12期)
李静,朱方长[10](2010)在《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理论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承担起正确认识和处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以及根据经济基础的发展需要自觉地改革和调整上层建筑中不相适应的部分责任。(本文来源于《湘潮(下半月)》期刊2010年11期)
新生产力发展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乔纳森·休斯作为英国生态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生态理及学说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乔纳森·休斯的绿色生产力发展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的继承和发展,推动了人与自然和谐观念的形成,为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实践指南。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新生产力发展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于天宇.新时代生态生产力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学习与探索.2019
[2].杨维汉.乔纳森·休斯绿色生产力发展理论及其启示[J].黑河学院学报.2018
[3].杨维汉.乔纳森·休斯绿色生产力发展理论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7
[4].鲁雁飞,曹建东.教育生产力发展研究:理论内涵、分析框架与作用机制[J].湖南社会科学.2013
[5].赵志亮.中国生产力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D].河南大学.2012
[6].胡建.“生产的自然条件”与生产力发展的二重性——析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之生态文明视角[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7].卫兴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七论”[N].北京日报.2011
[8].司永海.马克思主义关于俄、中两国生产力发展路径的理论[J].生产力研究.2011
[9].李静,朱方长.科学发展观下生产力发展的理论思考[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
[10].李静,朱方长.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理论探析[J].湘潮(下半月).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