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社会发展观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共产党社会发展观的传承与创新

论文摘要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前途应该是这样的:消灭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国家,进而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的社会发展观,即是社会主义的发展观,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前途的宏观设想,它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方向。新中国五十多年的社会发展历程,也正是新中国几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传承与创新过程。从毛泽东、邓小平,到江泽民、胡锦涛,一辈又一辈人,都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指导下,结合各自不同的时代特征与中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划。毛泽东提出的实现“四个现代化”,开启了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篇章;邓小平30年前的一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带来了中国经济数十年的腾飞;江泽民“全面发展”理论的提出,引发了社会各阶层对经济增长以外的社会协调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视与深思。而今,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新一代领导集体的带领下,我国正迎来一个社会发展的新纪元。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中共执政50多年来在国家发展观上的历史性突破,也必将引领中国社会在新世纪沿着更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前行。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根本原理为依托,以中国半个多世纪的社会发展历程为主线,以“科学发展观”为焦点,全面而重点突出的研究探讨中国共产党这50多年来社会发展观的传承与创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新一代领导集体的社会发展观,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所在。全文共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人类社会发展观大演进。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发展观也是整个人类对社会发展认识中的一部分,所以本文首先分析介绍了近代以来国际社会出现的四种颇具影响力的发展观,将文章置于国际研究的大环境中。

论文目录

  • 一、人类社会发展观大演进
  • (一) 经济增长论
  • (二) 增长极限论
  • (三) 可持续发展论
  • (四)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社会发展观
  • 二、中国共产党社会发展观的历史沿革
  • (一) 毛泽东社会发展观
  • 1、发展方向: 社会主义
  • 2、发展目标: 四个现代化
  • 3、发展模式: 计划经济体制
  • 4、发展战略: 跨越式发展
  • (二) 邓小平社会发展观
  • 1、发展目标: 实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 2、发展模式: 实现由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模式向由市场主导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变
  • 3、发展速度: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并迅速改善增长质量
  • 4、发展动力: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对外开放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推动力
  • (三) 江泽民社会发展观
  • 1、发展的目标: “社会全面发展”
  • 2、发展的战略: 按照“三走”发展战略,积极稳步地推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 3、发展的途径: 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 4、江泽民社会发展观的理论创新
  • 三、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科学发展观”
  • (一) 中央为何提出科学发展观
  • 1、时代发展的要求
  • 2、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
  •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纲领性需要
  • (二)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
  • 1、“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目标
  • 2、“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
  • 3、“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 (三)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途径
  • 1、改进工作作风,真正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政绩观
  • 2、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间接宏观调控能力
  • 3、建立健全机制,提高统筹能力
  • 4、进一步落实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 5、继续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 (四)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
  • 1、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理论升华与创新
  • 2、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有机统一是对发展全新的理性认识
  • 3、更加注重社会发展体现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辩证关系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 四、一脉相承的思想理论体系
  • (一) 一脉相承的政治立场
  • (二) 一脉相承的理论基础
  • (三) 一脉相承的思想方法
  • 参考书目
  • 相关论文文献

    • [1].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9(09)
    • [2].使命导向:中国共产党昂首奋进的纵深力量[J].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2018(01)
    • [3].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三维探析[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9(06)
    •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J]. 思想教育研究 2019(04)
    • [5].中国共产党自信的理由和底气及其价值[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9(09)
    • [6].试论红船精神与党的初心[J]. 新西部 2019(33)
    • [7].主场外交与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塑造[J]. 党政干部学刊 2018(05)
    • [8].中国共产党自我纠错机制研究述评[J]. 法制与社会 2015(23)
    • [9].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经验和历史使命[J]. 读天下 2016(24)
    • [10].论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的制度整合[J]. 时代人物 2008(08)
    • [11].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发展认识的逐步深化[J]. 高校理论战线 2012(02)
    • [12].反思与深化:党的执政规律与改革开放[J].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9(06)
    • [13].以人为本与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J].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01)
    • [14].中国共产党建设小康社会战略思想的历史演进探析[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S2)
    • [15].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探析[J]. 新西部(理论版) 2016(05)
    • [1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执政环境问题的认识及其启示[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7)
    • [17].浅析中国共产党慈善观的形成[J]. 文教资料 2018(02)
    • [18].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贡献与历史地位[J]. 祖国 2016(12)
    • [19].认识民众:刘少奇群众路线思想的出发点[J].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4(01)
    • [20].中国共产党人现阶段的最高追求与民生幸福[J].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02)
    • [21].新时期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建设研究[J]. 传承 2011(25)
    • [22].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论认识和利用资本主义的重要性[J]. 经济研究导刊 2010(08)
    • [23].试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现经济建设转向的哲学基础[J]. 现代经济信息 2009(10)
    • [24].走出“团先于党成立”认识的误区[J]. 青年学报 2018(01)
    • [25].健全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机制的有效途径[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5(07)
    • [26].关于当前反腐倡廉工作的几点思考[J].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5)
    • [27].论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J]. 鄂州大学学报 2011(03)
    • [28].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J]. 探求 2011(04)
    • [29].建国60年来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开发的阶段和特点[J]. 大连干部学刊 2009(09)
    • [30].浅析党的形象建设的战略地位[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12)

    标签:;  ;  ;  ;  ;  

    中国共产党社会发展观的传承与创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