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是从华夏边缘叙述的角度对新时期文化中的现代化中国想象问题的研究。借重晚近建构论民族研究的理论成果和基本概念——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体”到王明珂的“华夏边缘”,并参照当代中国语境对之进行反思和重构,本文具体考察了80年代以来的三条重要文化脉络,尤其是其中的代表性文本,不仅为文本和文化现象提供新的解释,而且揭示出现代化中国想象的种种复杂面向,以及一种主导性想象的建构过程和其间内含的权力关系。华夏边缘是历史上形成的中国地理和认同的边缘。自卷入民族国家世界体系的近代时期以来,传统华夏边缘的变化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中国境内少数民族;二是由香港、台湾和海外华人社群构成的民族国家的“外缘”世界;三是中国东北,它作为华夏边缘的意义主要在于参与国族历史书写的象征符号资源的匮乏。从这三种华夏边缘作为非本质化建构元素的角度,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和逻辑关系依次对三条新时期文化脉络——“寻根”于边缘族群、“文化中国”想象(包括“传统文化热”和“上海怀旧潮”)和大众文化的“东北风”进行了重构性的描述和分析。第一章从80年“寻根”思潮中的化“边缘”为“根源”的现象入手,考察该现象发生的语境和历史前提,并以文学叙述为中心,着重探讨“边缘”立场上的“寻根”书写超越以西方“现代化”霸权为前提的中国主体想象的可能性及其内在困境:在臣服主流文化秩序以确立主体与质疑象征秩序而丧失主体性之间的两难选择。第二章聚焦张承志个案,展现他以持续对话东方学与重写“长城边疆”的独特方式克服上述困境的过程,以及主流话语对这一书写面向的遮蔽。第三章通过分别标志“寻根”的终结和“文化中国”想象的开端的共同体舆图叙事的对照,来呈现同样的“民族传统”修辞背后的社会文化立场的转移,即由内部边缘族群和历史中失败者转向“外缘”世界的成功人士。第四章围绕“上海怀旧”具体探讨“以外缘为中心”的“文化中国”想象的在中国大陆的本土化,并揭示本土“现代化”语境中“中心”/“边缘”的规划逻辑。作为对该逻辑的更为深入的讨论,论文第五章梳理和分析大众文化的东北表述:通过以“都市外乡人”表象喻指“老工业基地”的现实,“现代化”中国的主体建构将50-70时代的另类现代化历史成功区隔为前现代的他者,并实现了对自身裂隙的缝合。通过这些讨论可以发现,一种业已高度自然化的同质空洞时间中的中国主体想象,并非围绕自在的中心而展开,而是不均衡地借重各种华夏边缘的结果,而尝试从“边缘”角度重现这一建构过程,不仅具有恢复被遮蔽的历史记忆与想象的意义,同时也是开敞新的社会实践可能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