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论文基于川西米亚罗林区森林清查数据,以森林蓄积量和森林生物量之间的关系模型为基础,对川西米亚罗林区301及303林场的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估算,用平均生产力方法估算了森林生产力,并对研究地不同林龄,立地条件及森林类型的森林生物量进行了估算。采用目标法构建了基于森林小班水平的森林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以森林生产力状况为目标,包括从森林生长状况和森林自然条件两个方面,共包含5个指标,首次在森林小班水平上建立了森林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基准值、权重和指数值得计算方法,评价了301和303林场的优势树种的林分生长状况。结果表明,研究地森林林分总生物量为5136417t,总净生产力为662726.60 t/a,林分单位面积平均生物量为87.84t/hm2,单位面积平均生产力为1.69t/hm2·a,其中作为优势树种的云冷杉林单位面积生物量低于全国水平及四川省水平,研究地林龄结构和立地条件均不理想。该计算方法消除了森林类型、年龄、立地条件和林分密度等诸多因素,数据来源较容易获得且较权威。研究结果表明,301林场的优势树种生产力评价指数为0.59分,303林场的优势树种生产力评价指数为0.7分,两个均处于生产力一般的水平。其中301林场中生长状况不好的优势树种林分大多数为成熟林和过熟林,且这些林分的立地条件均不理想,应当加强林场幼树的栽种,对现有林木进行卫生采伐,以提高生产力。301林场优势树种小班生产力情况不理想,大多处于生产力一般及较差的等级,303林场中优势树种小班生产力水平较之301的稍好,虽然该林场人为干扰的情况也比较严重,但是由于该林场的可及度不如301林场,受到人为干扰的情况不严重。研究结果表明,该森林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简单易懂,数据容易获得,方便快捷。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目录1. 引言1.1. 研究背景1.2. 森林可持续经营1.2.1.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研究1.2.1.1.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概念1.2.1.2. 国际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近况1.2.1.3. 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近况1.2.2.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和指标体系1.2.2.1. 国际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方法1.2.2.2. 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体系研究1.2.2.3. 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体系建立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2.2.4. 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指标中生产力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1.3. 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1.3.1. 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基本概念1.3.1.1. 生物量的概念1.3.1.2. 初级生产相关概念1.3.1.3. 生物量和现存量1.3.2. 研究森林生产力的重要性1.3.3. 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历史和现状1.4. 森林生产力的研究方法1.4.1. 测树学方法1.4.1.1. 生物量的测定1.4.2. 模型估算法1.4.2.1. 气候生产模型1.4.2.2. 生理生态过程模型1.4.2.3. 光合利用率模型1.4.3. 基于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估算法1.4.4. 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生产力估算法1.5. 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发展趋势1.6. 蓄积间接评价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的优势2. 研究地自然概况2.1. 地理位置2.2. 地质地貌2.3. 土壤2.4. 气候2.5. 植物资源与植被3. 研究方法3.1. 数据收集与处理3.2. 生物量估计方法3.3. 生产力估计方法3.3.1. 林分生产力计算方法3.4. 森林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3.4.1. 评价指标确定的原则3.4.2. 森林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构成3.4.3. 森林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测度3.4.4. 森林生产力评价指标基准值确定方法3.4.5. 森林生产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3.4.6 指数的计算方法4. 研究地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结果与分析4.1. 各优势树种林分的生物量和生产力4.2. 不同龄级的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分布规律4.3. 不同地位级的云冷杉森林生物量分布4.4. 不同功能的森林生物量的分布规律4.5. 小结5. 森林生产力评价5.1. 森林生产力状况得分5.1.1. 基准值和权重计算结果5.1.2. 森林生产力评价计算结果5.1.3. 优势树种林分生长状况现状5.2. 优势树种生产力现状原因分析5.3. 小结6. 结论与建议6.1. 结论6.2. 建议参考文献个人简介导师简介获得成果目录清单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米亚罗论文; 森林小班论文; 生物量论文; 生产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