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品科学领域的生物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贺宇玉,曾子逸,王卉,陈可先[1](2022)在《国内外辣味科学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辣椒属植物如辣椒不仅具有独特的辣味,其组分如辣椒素类物质还具有诸多药理作用。为了更直观地把握辣味科学研究领域的现状和主要学术脉络,本文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共13 389篇文献作为数据源,从辣味科学研究文献数量、国家/期刊/学术机构/作者的影响力和研究热点等角度出发,借助文献计量学方法,运用VOSviewer软件、CiteSpace软件、MATLAB软件和Origin软件等统计分析工具,对2010—2020年期间全球辣味科学研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辣味科学研究不仅涉及食品科学和药理学等传统领域,还涉及植物科学、神经科学、毒理学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众多领域,其中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药理学和神经科学是近10年的研究热点。美国在辣味科学研究领域的发文总量最多,中国和日本等国家紧随其后。中国年发文量增速较快,发文TOP20作者占比和论文整体的H指数均较大,而篇均引用次数低于美国和德国等国家。不同国家学术机构或作者间的合作已成为一种常态,主要涉及上述热点领域。本文通过关键词突跃分析,明确突跃强度最强、持续突跃时间最长和近年来的主要突跃关键词。分析结果对食品科学、化学、药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学者整体把握辣味科学研究方向、发展趋势和热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辣味产业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姚粟,王鹏辉,白飞荣,于学健,曹艳花,程坤,葛媛媛,辛迪,张天赐,刘艺茹,蔡程山,程池[2](2022)在《中国传统发酵食品用微生物菌种名单研究(第二版)》文中研究表明食品用微生物菌种是我国传统发酵食品产业的重要种质资源。该文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对分离自我国酒类、乳制品类、调味品类和发酵茶等传统发酵食品的微生物菌种进行了收集、补充和整理,形成了第二版中国传统发酵食品用微生物菌种名单。该名单共涵盖56个属124种,包括细菌74种,酵母22种和丝状真菌28种;较第一版新增菌种49种,主要涵盖醋杆菌属(Acetobacter spp.)、芽胞杆菌属(Bacillus spp.)、伴生乳杆菌属(Companilactobacillus spp.)、乳球菌属(Lactococcus spp.)、魏斯氏菌属(Weissella spp.)、梭菌属(Clostridium spp.)、假丝酵母属(Candida spp.)、德巴利酵母属(Debaryomycesspp.)、毕赤酵母属(Pichiaspp.)、曲霉属(Aspergillusspp.)、散囊菌属(Eurotiumspp.)和根霉属(Rhizopusspp.)等。更新了第一版名单中41个菌种的分类学信息。该研究为补充和完善我国传统发酵食品用微生物菌种的应用及管理,促进我国发酵食品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王玉荣[3](2021)在《酸粥细菌多样性及其风味品质形成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分别对广西、山西和内蒙古地区98份农家自制酸粥细菌群落结构、理化营养品质及二者关联性进行了解析,同时使用传统微生物学与分子学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对其中优势菌属进行了分离鉴定及保藏,并对分离出的罗伊氏乳杆菌开展了比较基因组学与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以探究菌株对环境的适应性。为初步探究酸粥发酵过程中风味形成机制,本研究在对分离出的可食用菌株进行生长特性、发酵特性筛选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用非靶向代谢组学监控发酵过程中有机物变化。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高通量测序显示酸粥中的细菌主要属于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醋杆菌属(Acetobacter)、芽孢杆菌属(Bacillus)、梭菌属(Clostridium)和魏斯氏菌属(Weissella)。山西和内蒙古样品的细菌群落组成和感官品质相似,但与广西样品有着显着差异(p<0.05)。PICRUSt分析表明,酸粥中的基因功能主要与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代谢有关,优势菌属与滋味及气味指标相关性显着(p<0.05)。酸粥富含氨基酸,有机酸和可溶性固形物,且广西样品中的含量显着高于山西和内蒙古样品,不同地区酸粥p H范围为3.00-4.00。(2)采用纯培养技术从98份酸粥中分离出隶属于15个属24种的乳酸菌,共计262株,其中Limosilactobacillus fermentum和Lacticaseibacillus paracasei为优势乳酸菌。Limosilactobacillus reuteri MH1序列与罗伊氏乳杆菌现有菌株间相似度最高仅为98.37%,其装配基因组大小为1.99 Mbp,蛋白质编码序列1,927条,基因组DNA的G+C含量为38.7 mol%,序列中亦包含13个GIs,2个原噬菌体序列,1个CRISPR以及1个T3PKS。MH1与罗伊氏乳杆菌模式株的形态、大小及分解碳水化合物能力间均存在差异。对不同来源211株罗伊氏乳杆菌进行比较基因组及MLST分析发现L.reuteri MH1的持家基因ddl、leu S、pep X和rpl B基因位点在进化过程中受到纯化选择作用,分离源对L.reuteri不同菌株间亲缘关系间的影响要大于分离地区。(3)依照卫生部印发的《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从262株乳酸菌中选择177株进行酸粥纯种发酵。采用电子舌、电子鼻和感官鉴评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制备酸粥品质进行了评价,综合考虑菌株分解淀粉、产胞外多糖以及产酸等生长特性,菌株Lacticaseibacillus paracasei G5-2最适宜发酵酸粥。(4)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对Lacticaseibacillus paracasei G5-2发酵酸粥品质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评价。不同发酵时间酸粥样品中共检测出51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醛类的相对含量远高于其他有机物且在整个发酵过程中波动较大。LC-MS检测出809种可定性定量的有机物,注释到KEGG上的通路数目为157条,其中富集程度较大且较显着富集的谢通路有13条,包含40个关键差异代谢物,其中L-谷氨酸、L-天冬氨酸、L-精氨酸和L-酪氨酸参与的关键代谢通路数量最多。酸粥发酵过程主要通过氨基酸及其衍生物代谢、淀粉和糖代谢等形成其特殊风味。
路磊,徐媛媛,杨娇,任珊[4](2021)在《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在促进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完善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推进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完备的食品学科知识和大量的专业人才进行支撑。食品安全问题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决定了食品安全治理工作需要复合型的食品学科人才,高校作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发挥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完善院校课程设置,加强食品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本文对国内外食品学科及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和发展趋势进行梳理,总结具有代表性的国外高校在食品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为进一步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治理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参考,助力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乔柱[5](2021)在《异源表达细菌素BMP32r杀菌和抑制生物膜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食源性致病菌及其生物膜是诱发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食品工业的发展和人类健康。致病菌存在的抗生素耐药性增加了人类感染的风险,给医疗行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细菌素是一类细菌核糖体合成的具有抗菌作用的多肽,被认为是天然的食品防腐剂和潜在的抗生素替代品。此外,由于对化学防腐剂安全性的担忧,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天然防腐剂用以防控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因此,迫切需要开发高效、安全的细菌素作为食品防腐剂和抗菌剂应用于食品和医药领域。基于实验室前期挖掘到的细菌素BMP32基因,本研究通过异源表达获得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的重组细菌素BMP32r,对其进行纯化和鉴定,研究其理化性质、抑菌活性、杀菌机制、抑制生物膜机制及对混合生物膜的抑制作用,并将其应用于食品和医药领域,以期为其应用奠定理论基础。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细菌素BMP32异源表达系统的构建及选择:基于面包乳杆菌MN047基因组扩增出细菌素BMP32基因,构建了p ET-30a(+)-BMP32重组质粒,将其转入大肠杆菌BL21;根据毕赤酵母密码子偏好性,合成细菌素BMP32编码基因序列,构建了p PIC9K-BMP32重组质粒,并将其转入毕赤酵母GS115。分别诱导表达后结果显示,两套表达系统均能实现目标细菌素的异源表达,原核表达系统制备细菌素样品对大肠杆菌指示菌的抑菌效价为320 AU/m L,而其在真核表达系统中的抑菌效价为20 AU/m L。结合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周期短、目标样品活性高等优势,选择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作为细菌素BMP32的制备方式。(2)细菌素BMP32r的纯化、鉴定和理化性质:通过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制备携带有HIS标签的重组细菌素BMP32r,并对其进行纯化和鉴定;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其的最小抑菌浓度,并对BMP32r的稳定性和溶血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建立的Ni-NTA亲和层析柱和高效液相色谱结合的两步纯化方案能有效的纯化细菌素BMP32r,LC-MS/MS鉴定到细菌素BMP32r的表达,纯化后的细菌素BMP32r对大肠杆菌ATCC25922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9.2 mg/L和18.4 mg/L,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该细菌素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p H稳定性、贮藏稳定性和化学试剂稳定性。此外,细菌素BMP32r在0-147.2 mg/L浓度条件下具有低的溶血活性。(3)细菌素BMP32r的抑菌活性及抑菌机制: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细菌素BMP32r的抑菌谱;通过生长曲线和杀菌曲线测定其抑菌和杀菌作用;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测细菌素BMP32r处理对指示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微观结构的影响,通过碘化丙啶吸收和乳酸脱氢酶释放试验测定细菌素BMP32r对指示菌细胞膜的损伤。结果表明,细菌素BMP32r具有广谱抑菌活性,能抑制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其中包括一些多重耐药菌;能有效抑制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具有杀菌作用;细菌素BMP32r造成大肠杆菌细胞表面碎片,结构断裂,内部质壁分离,胞内物质分布不均匀,甚至造成细胞裂解;能引发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凹陷,内部质壁分离,胞内物质分布不均匀的现象。此外,细菌素BMP32r处理增加指示菌碘化丙啶摄取和胞外乳酸脱氢酶的含量。这些结果说明,细菌素BMP32r通过破坏细胞膜完整性,诱导胞内物质流失,甚至裂解细胞的方式诱导细菌死亡。(4)细菌素BMP32r抑制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的作用机制: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细菌素BMP32r对单增李斯特菌的最小抑菌浓度;通过生长曲线和杀菌曲线测定其亚抑菌浓度、对浮游菌的抑制和杀死作用;利用结晶紫染色、CCK-8、平板计数法、半固体平板、钌红染色、实时定量PCR和扫描电镜探究亚抑菌浓度细菌素BMP32r对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通过结晶紫染色、CCK-8和平板计数法评价细菌素BMP32r对成熟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的破坏作用;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细菌素BMP32r对单增李斯特菌顽固菌的杀死作用。结果表明,细菌素BMP32r对单增李斯特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4.6 mg/L。在4×MIC浓度条件下处理3 h能完全杀死单增李斯特浮游菌。亚抑菌浓度(1/16×MIC和1/32×MIC)的BMP32r几乎不影响单增李斯特菌的生长,但可以降低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的形成量,减少生物膜内菌的数目,抑制细菌的泳动,减少胞外多糖的分泌,下调群体感应和毒力基因的表达。浓度为2×MIC和4×MIC的细菌素BMP32r能减少成熟生物膜的形成量,杀死生物膜内菌,破坏生物膜结构。4×MIC的细菌素BMP32r能在4 h内完全杀死单增李斯特顽固菌。这些结果说明,细菌素BMP32r能通过杀死浮游菌、减少生物膜形成、破坏成熟生物膜和杀死顽固菌等多个方面抑制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5)细菌素BMP32r对混合生物膜的抑制作用:通过结晶紫染色和CCK-8测定混合生物膜的形成规律;采用结晶紫染色、平板计数法和银染法探索细菌素BMP32r对混合生物膜的抑制作用;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细菌素BMP32r对成熟混合生物膜的破坏作用。结果表明,大肠杆菌的添加降低混合生物膜的形成量及生物膜内菌的代谢活力,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添加有助于混合生物膜的形成并增加生物膜内菌的代谢活力。细菌素BMP32r处理能显着降低混合生物膜的生成量和粘附菌数目,光学显微图像显示,细菌素BMP32r能降低混合生物膜内菌的聚集和胞外物质生成。此外,细菌素BMP32r能有效破坏成熟的混合生物膜,但单增李斯特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形成的混合生物膜对BMP32r的耐受性较高。这些结果说明,细菌素BMP32r能有效的抑制混合生物膜的形成、破坏成熟的混合生物膜,但对于单增李斯特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形成的混合生物膜抑制效率降低。(6)细菌素BMP32r在食品及医药方面的应用:采用平板计数法分别测定细菌素BMP32r对牛奶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杀死作用及对食品级材料基质上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探索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潜力;利用HFF细胞增殖试验测定细菌素BMP32的细胞毒性,采用小鼠皮肤伤口耐药菌感染模型开发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结果表明,在贮藏期内,细菌素BMP32r能有效抑制牛奶中单增李斯特菌的生长,4×MIC的BMP32r在第一天就能完全杀死牛奶中单增李斯特菌且没有出现再次生长的现象。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的形成受到温度和粘附材料的影响,在25℃条件下的形成量大于4℃条件下的形成量,在粘附材料上的生物膜形成量为硅胶表面>不锈钢表面>玻璃表面。细菌素BMP32r处理能有效降低生物膜的形成量。此外,细菌素BMP32r可以通过杀死小鼠伤口感染的多重耐药菌促进小鼠皮肤伤口愈合。细菌素BMP32r对HFF细胞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即使高浓度(200 mg/L)的细菌素对小鼠主要器官也无明显的损伤,细菌素BMP32r具有一定的生物安全性。这些结果说明,细菌素BMP32r有潜力开发为食品防腐剂和抗菌剂应用于食品和医疗领域。
全拓,刘彬[6](2021)在《生物科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产出及研究热点分析》文中指出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从论文的时间分布、实验室分布、期刊分布、国际(地区)合作情况及研究热点等多维度,对2010—2019年10年间44家生物科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论文产出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近10年生物科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论文数量和质量均有显着增长,且不同实验室间合作更易产出高水平论文;实验室整体研究热点多样、各具特色且学科交叉活跃度高。实验室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需求中的重大科学问题,产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研究成果,为我国生物科学基础研究做出了较大贡献。
张洁,董榕贵,杨情学[7](2021)在《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历史与发展趋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社会人口规模大量提升,随之而来的是日益加剧的粮食紧缺问题。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于食品的质量、卫生、安全、营养的要求也有所增加。因此,在食品领域向工业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实力。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一项针对食品生产、食品加工、食品储存、安全健康等问题进行研究的重要项目,是食品领域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历史,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希望能够推动未来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发展。
赵丽芹[8](2021)在《2020年中国食品学界大事记》文中认为又是一年岁末时,值此辞旧迎新之际,特为中国食品界专家、学者及青年才俊们盘点过去的2020年所取得的成果。2020年1月(1)1月7日食品专家郑磊教授出任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2)1月9日浙江工业大学原海洋学院更名为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孙培龙教授任首届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丁玉庭教授任首届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周玉萍[9](2020)在《食品专业英语教学方法研究——书评《食品科学与技术专业英语》》文中认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食品工业在国际市场环境中面临着日渐激烈的竞争形势,急需具备国际视野的高素质英语专业人才。基于食品行业对专业人才提出的新的要求,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尤其是食品专业英语教学,更应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及方式。目前,我国食品行业逐步认识到食品专业英语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高校对培养学生国际化英语语言素养也尤为重视,
刘奇[10](2020)在《微生物发酵法制备植物基免疫功能肽及其活性研究》文中认为多年的研究证实,肽类是最易吸收利用的食用蛋白产品形态,其中植物肽是一类资源丰富的食用蛋白产品,而利用玉米制备肽在植物制肽中占较大比例。玉米活性肽(CP)是玉米蛋白水解后的产物,它改善了玉米蛋白的水不溶性等缺陷,具有更高品质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目前报道的玉米活性肽活性功能主要有醒酒、护肝、抗疲劳、抗氧化等,是深受健康品行业追捧的产品之一。但根据玉米活性肽的组成推断,玉米活性肽还有重要的免疫功能没有得到深入研究,本论文旨在通过微生物转化的方式,选择玉米活性肽作为植物肽的原料,修饰玉米活性肽链结构,使其免疫功能得到充分表达,从而扩大玉米活性肽的应用领域。论文通过以下试验得到了一条可增强玉米活性肽免疫功能的生物转化途径。(1)通过基因比对,确认了枯草芽孢杆菌Bls-45的蛋白酶分解功能,利用该菌种酶系较为丰富的特征,本论文确定Bls-45为玉米活性肽转化菌株,并进一步对其转化培养基和转化工艺条件进行摸索。(2)对微生物法修饰玉米活性肽进行了供体基团的选择。通过不同糖类、酸类和金属离子等与底物的转化效应,分别研究了底物玉米活性肽与供体基团的反应比例及反应pH值。筛选出最佳的修饰供体为葡萄糖,得到玉米活性肽-葡萄糖衍生物(CP-G);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确定最佳转化体系为:底物浓度6%,底物与供体比例为8:1,在pH8时进行转化效果最佳。(3)针对转化时的发酵工艺进行了接种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等因子的单因素试验,和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优化试验,从而得到最合适的优化条件为:Bls-45接种量10%,pH 6,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46 h。(4)粗制CP-G浓缩液依次经0.1-0.5kDa透析、6kDa超滤、SephadexG-25柱层析分离后,得到三个明显的峰值,分子量分别为2863Da、680Da和181Da,通过DPPH清除能力的测定,680Da组分效果最佳。(5)通过比较CP-G和CP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氨基酸组成、接枝度测定等分析比对,证明CP-G是由葡萄糖和玉米活性肽通过共价键连接,发生美拉德反应而形成的糖基化产物;CP-G分子中存在O-糖肽键,糖苷键类型为α型。(6)通过比较CP-G和CP理化性质,证明CP-G有更好的溶解性、乳化性、起泡性和体外消化性。(7)通过比较CP-G和CP体外、体内抗氧化功能,结果显示,CP、CP-G均能降低血清、肝脏MDA含量,均能提高血清和肝脏中SOD活性、GSH-Px活性,但经糖基化的CP-G可以显着提高CP的体外和体内抗氧化能力;CP-G配伍香菇多糖体内抗氧化结果显示,CP-G可以与香菇多糖协同作用,配伍后比CP-G自身具有更高的抗氧化功能。(8)CP、CP-G免疫功能试验证明:CP-G的非特异性免疫试验、细胞免疫试验、体液免疫试验均较CP有较大提高;试验证明CP-G可以与香菇多糖协同作用,CP-G与香菇多糖配伍后比CP-G自身具有更高的免疫功能。体内抗氧化和免疫功能试验均能说明:CP-G与其他制剂具有很好的协同增效性和可复配潜力。
二、食品科学领域的生物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食品科学领域的生物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国内外辣味科学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文献数量逐年变化趋势分析 |
2.2 国家、作者和文章的影响力分析 |
2.3 国家、学术机构、期刊及作者间的相关性分析 |
2.3.1 国家间合作的相关性分析 |
2.3.2 作者间合作的相关性分析 |
2.3.3 辣味科学领域期刊间相互引用情况的分析 |
2.3.4 学术机构间合作的相关性分析 |
2.4 2010—2020年期间全球辣味科学研究热点的分析 |
2.5 2010—2020年期间全球辣味科学研究关键词的突现分析 |
3 结论 |
(2)中国传统发酵食品用微生物菌种名单研究(第二版)(论文提纲范文)
1 传统发酵食品用微生物菌种的评估标准 |
1.1 评价食品用微生物菌种的原则 |
1.2 菌种分类学依据 |
1.2.1 细菌分类学 |
1.2.2 真菌分类学 |
2 第二版中国传统发酵食品用微生物菌种名单更新内容 |
2.1 新增食品用微生物菌种 |
2.1.1 新增细菌 |
2.1.1. 1 醋杆菌科Acetobacteraceae |
2.1.1. 2 芽胞杆菌科Bacillaceae |
2.1.1. 3 梭菌科Clostridiaceae |
2.1.1. 4 肠球菌科Enterococcaceae |
2.1.1. 5 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 |
2.1.1. 6 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 |
2.1.1. 7 微球菌科Micrococcaceae |
2.1.1. 8 葡萄球菌科Staphylococcaceae |
2.1.1. 9 链球菌科Streptococcaceae |
2.1.1.10高温放线菌科Thermoactinomycetaceae |
2.1.2 新增酵母菌 |
2.1.2. 1 Dipodascaceae |
2.1.2. 2 德巴利酵母科Debaryomycetaceae |
2.1.2. 3 Incertae sedis |
2.1.2. 4 毕赤酵母科Pichiaceae |
2.1.2. 5 酵母科Saccharomycetaceae |
2.1.2. 6 复膜孢酵母科Saccharomycopsidaceae |
2.1.3 新增小型丝状真菌 |
2.1.3. 1 曲霉科Aspergillaceae |
2.1.3. 2 横梗霉科Lichtheimiaceae |
2.1.3. 3 毛霉科Mucoraceae |
2.1.3. 4 根霉科Rhizopodaceae |
2.2 新增应用领域的食品用微生物菌种 |
2.2.1 细菌新增应用领域 |
2.2.2 酵母菌新增应用领域 |
2.2.3 小型丝状真菌新增应用领域 |
2.3 菌种名单分类学信息的更新 |
3 讨论与展望 |
(3)酸粥细菌多样性及其风味品质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酸粥及酸粥中的微生物 |
1.2 发酵食品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策略 |
1.3 细菌常见分子分型方法及罗伊氏乳杆菌基因组研究 |
1.3.1 细菌常见分子分型方法 |
1.3.2 罗伊氏乳杆菌基因组研究进展 |
1.4 电子鼻和电子舌在发酵食品风味研究中的应用 |
1.4.1 电子鼻 |
1.4.2 电子舌 |
1.5 代谢组学在发酵食品风味研究中的应用 |
1.5.1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
1.5.2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
1.6 研究内容和意义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意义 |
2 不同地区酸粥细菌类群与风味品质关联性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1.3 样品采集 |
2.2 实验方法 |
2.2.1 酸粥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
2.2.2 酸粥感官品质及理化性质分析 |
2.2.3 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不同地区酸粥微生物多样性及细菌组成差异分析 |
2.3.2 不同地区酸粥感官品质及理化性质分析 |
2.3.3 细菌对酸粥品质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乳酸菌分离鉴定及疑似新种的遗传进化与基因组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试剂 |
3.1.2 仪器与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乳酸菌分离纯化及鉴定 |
3.2.2 疑似新种的遗传进化与基因组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地区酸粥乳酸菌分离鉴定 |
3.3.2 疑似新种的遗传进化与基因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具有优良酸粥发酵特性乳酸菌菌株的筛选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试剂 |
4.1.2 仪器与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纳入试验用菌株的选取 |
4.2.2 具有优良酸粥发酵特性乳酸菌菌株的初筛 |
4.2.3 具有优良酸粥发酵特性乳酸菌菌株的复筛 |
4.2.4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纳入试验用菌株的选取 |
4.3.2 基于品质评价发酵菌株复筛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酸粥风味物质形成机制探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试剂 |
5.1.2 仪器与设备 |
5.2 实验方法 |
5.2.1 酸粥制备 |
5.2.2 酸粥微生物、理化及感官品质评定 |
5.2.3 基于GC-IMS和LC-MS技术的酸粥发酵代谢物定性定量分析 |
5.2.4 数据分析及可视化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酸粥不同发酵时间点乳酸菌数、理化性质及感官品质分析 |
5.3.2 基于GC-IMS技术检测酸粥挥发性化合物变化 |
5.3.3 基于LC-MS技术酸粥非挥发性产物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7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4)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在促进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完善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在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现代化中的支撑作用 |
2 国外食品安全领域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的经验 |
2.1 以食品科学与技术为主的本科教育 |
2.2 复合型交叉学科教育与研究? |
2.2.1 食品科学与经济管理学 |
2.2.2 食品科学与法学 |
2.3 以项目为导向的多学科交叉模式 |
3 食品安全治理领域人才培养发展趋势 |
3.1 跨界融合模式下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 |
3.2 跨校联合模式下的国际化人才培养 |
4 结语 |
(5)异源表达细菌素BMP32r杀菌和抑制生物膜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细菌素概述 |
1.2.1 细菌素的定义 |
1.2.2 细菌素的来源 |
1.2.3 细菌素的分类 |
1.3 细菌素的纯化 |
1.3.1 样品粗提 |
1.3.2 色谱纯化 |
1.4 细菌素的异源表达 |
1.4.1 大肠杆菌表达系统 |
1.4.2 乳酸菌表达系统 |
1.4.3 酵母表达系统 |
1.5 细菌素的作用机制 |
1.5.1 作用于细胞表面 |
1.5.2 作用于细胞内部 |
1.6 生物膜概述 |
1.6.1 生物膜的定义 |
1.6.2 生物膜的形成过程 |
1.6.3 生物膜的耐药性 |
1.6.4 生物膜与群体感应 |
1.7 抑制生物膜的策略 |
1.8 细菌素对生物膜的抑制 |
1.9 细菌素的应用 |
1.9.1 食品领域中的应用 |
1.9.2 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
1.10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内容 |
1.1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细菌素BMP32原核和真核表达系统的构建 |
2.1 材料 |
2.1.1 菌株和质粒 |
2.1.2 主要试剂和培养基 |
2.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细菌素BMP32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的构建 |
2.2.2 细菌素BMP32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的构建 |
2.3 试验结果 |
2.3.1 细菌素BMP32在大肠杆菌体系中的表达 |
2.3.2 细菌素BMP32在毕赤酵母体系中的表达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细菌素BMP32r的纯化及理化性质研究 |
3.1 材料 |
3.1.1 菌株和质粒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细菌素标签设计及菌株构建 |
3.2.2 细菌素BMP32r的纯化及鉴定 |
3.2.3 细菌素BMP32r的生信分析 |
3.2.4 细菌素BMP32r的最小抑菌浓度(MIC) |
3.2.5 细菌素BMP32r的稳定性 |
3.2.6 细菌素BMP32r的溶血活性 |
3.3 试验结果 |
3.3.1 菌株构建 |
3.3.2 纯化及鉴定 |
3.3.3 细菌素BMP32r的生信分析 |
3.3.4 细菌素BMP32r的最小抑菌浓度 |
3.3.5 细菌素BMP32r的稳定性 |
3.3.6 细菌素BMP32r的溶血活性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细菌素BMP32r的抑菌活性及机制研究 |
4.1 材料 |
4.1.1 菌株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细菌素BMP32r的抑菌谱 |
4.2.2 生长曲线的测定 |
4.2.3 杀菌曲线的测定 |
4.2.4 扫描电镜 |
4.2.5 透射电镜 |
4.2.6 碘化丙啶(PI)吸收 |
4.2.7 乳酸脱氢酶(LDH)释放 |
4.3 试验结果 |
4.3.1 抑菌谱 |
4.3.2 生长曲线 |
4.3.3 杀菌曲线 |
4.3.4 指示菌表面微观结构 |
4.3.5 指示菌内部微观结构 |
4.3.6 碘化丙啶(PI)吸收 |
4.3.7 乳酸脱氢酶(LDH)释放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细菌素BMP32r对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抑制作用研究 |
5.1 材料 |
5.1.1 菌株 |
5.1.2 主要试剂和溶剂 |
5.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
5.2 试验方法 |
5.2.1 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 |
5.2.2 生长曲线测定 |
5.2.3 杀菌曲线测定 |
5.2.4 结晶紫法测定生物膜形成量 |
5.2.5 气液表面生物膜的测定 |
5.2.6 生物膜内菌代谢活力的测定 |
5.2.7 生物膜内活菌数目的测定 |
5.2.8 泳动分析 |
5.2.9 生物膜胞外多糖的测定 |
5.2.10 扫描电镜 |
5.2.11 实时定量PCR |
5.2.12 顽固菌的测定 |
5.3 试验结果 |
5.3.1 亚抑菌浓度的选择 |
5.3.2 细菌素BMP32r对浮游菌的影响 |
5.3.3 细菌素BMP32r对生物膜的形成的影响 |
5.3.4 细菌素BMP32r对成熟的生物膜的影响 |
5.3.5 细菌素BMP32r对顽固菌的影响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细菌素BMP32r对混合生物膜抑制作用研究 |
6.1 材料 |
6.1.1 菌株 |
6.1.2 主要试剂 |
6.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
6.2 试验方法 |
6.2.1 混合生物膜的形成 |
6.2.2 混合生物膜内菌的代谢活力 |
6.2.3 细菌素BMP32r对混合生物膜的影响 |
6.2.4 细菌素BMP32r对混合生物膜内活菌数目的影响 |
6.2.5 混合生物膜银染观测 |
6.2.6 细菌素BMP32r对成熟混合生物膜的影响 |
6.3 试验结果 |
6.3.1 混合生物膜的形成规律 |
6.3.2 混合生物膜内菌的代谢活力 |
6.3.3 细菌素BMP32r对混合生物膜的影响 |
6.3.4 细菌素BMP32r对混合生物膜内菌数目的影响 |
6.3.5 混合生物膜的银染观测 |
6.3.6 细菌素BMP32r对成熟混合生物膜的影响 |
6.4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细菌素BMP32r在食品及医药方面的应用 |
7.1 材料 |
7.1.1 菌株、细胞和小鼠 |
7.1.2 主要试剂、溶剂和耗材 |
7.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
7.2 试验方法 |
7.2.1 细菌素BMP32r对牛奶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影响 |
7.2.2 细菌素BMP32r对牛奶中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的影响 |
7.2.3 细菌素BMP32r对小鼠皮肤伤口耐药菌感染的影响 |
7.3 试验结果 |
7.3.1 细菌素BMP32r杀死牛奶中单增李斯特菌 |
7.3.2 细菌素BMP32r抑制牛奶中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的形成 |
7.3.3 细菌素BMP32r用于治疗小鼠皮肤伤口耐药菌感染 |
7.4 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生物科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产出及研究热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评价指标与研究方法 |
2 结果及分析 |
2.1 时间维度 |
2.2 实验室维度 |
2.3 期刊维度 |
2.4 国际合作维度 |
2.5 研究热点维度 |
3 结论与建议 |
3.1 结论 |
3.2 建议 |
(7)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历史与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内容 |
2 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历史 |
3 食品科学与工程现阶段发展 |
3.1 发酵食品技术发展 |
3.2 食品保鲜技术发展 |
4 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发展趋势 |
4.1 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 |
4.2 食品酶学技术的发展 |
4.3 食品生物技术的发展 |
4.4 加强技术培训,理论结合实践 |
5 结语 |
(8)2020年中国食品学界大事记(论文提纲范文)
2020年1月 |
2020年3月 |
2020年4月 |
2020年5月 |
2020年6月 |
2020年7月 |
2020年8月 |
2020年9月 |
2020年10月 |
2020年11月 |
2020年12月 |
(9)食品专业英语教学方法研究——书评《食品科学与技术专业英语》(论文提纲范文)
1. 食品专业英语词汇范围广 |
2 食品专业英语教学的思辨 |
3 食品专业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变革 |
4 总结 |
(10)微生物发酵法制备植物基免疫功能肽及其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植物活性肽概述 |
1.1.1 植物蛋白粉及应用现状 |
1.1.2 植物活性肽及研究现状 |
1.2 玉米活性肽的生理功能 |
1.2.1 抗氧化功能 |
1.2.2 降血压功能 |
1.2.3 降血脂功能 |
1.2.4 保肝护肝功能 |
1.2.5 醒酒抗疲劳功能 |
1.2.6 免疫功能 |
1.3 玉米活性肽的制备 |
1.3.1 微生物发酵法 |
1.3.2 酶解法 |
1.3.3 其他制备方法 |
1.4 多肽修饰研究进展 |
1.4.1 化学修饰 |
1.4.2 物理修饰 |
1.4.3 酶法修饰 |
1.5 多肽分离纯化研究进展 |
1.5.1 超滤法 |
1.5.2 凝胶过滤层析法 |
1.5.3 离子交换色谱法 |
1.5.4 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 |
1.5.5 电泳法 |
1.6 多肽鉴定研究进展 |
1.6.1 质谱法 |
1.6.2 紫外红外光谱法 |
1.6.3 核磁共振法 |
1.6.4 Edman降解法 |
1.7 免疫活性肽研究现状 |
1.7.1 免疫活性肽研究进展 |
1.7.2 免疫活性测定 |
1.8 抗氧化肽研究现状 |
1.8.1 抗氧化肽研究进展 |
1.8.2 抗氧化测定方法 |
1.8.3 体内抗氧化测定方法 |
1.9 免疫功能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关系 |
1.10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10.1 主要研究内容 |
1.10.2 研究意义 |
2 微生物发酵法制备玉米免疫功能肽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菌种 |
2.1.2 仪器 |
2.1.3 药品和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免疫肽发酵工艺流程 |
2.2.2 菌种蛋白酶基因比对 |
2.2.3 菌种Bls-45种子培养基 |
2.2.4 菌株Bls-45衍生转化修饰供体试验 |
2.2.5 衍生转化培养基配方设计 |
2.2.6 DPPH清除能力和提高率计算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Bls-45蛋白酶基因的鉴定结果 |
2.3.2 修饰供体筛选结果 |
2.3.3 衍生转化培养基修饰供体试验结果 |
2.4 响应面试验设计结果与分析 |
2.4.1 响应面试验设计及结果 |
2.4.2 回归方程的方差分析 |
2.4.3 响应面图形分析 |
2.4.4 模型的检验 |
2.5 本章小结 |
3 微生物制备CP-G免疫肽的工艺条件 |
3.1 菌种及试剂 |
3.2 仪器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微生物转化条件单因素试验设计 |
3.3.2 响应面优化试验 |
3.3.3 DPPH清除能力和提高率计算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单因素工艺条件试验结果 |
3.4.2 响应面试验设计结果与分析 |
3.4.3 模型的检验 |
3.5 本章小结 |
4 CP-G纯化、结构及性质 |
4.1 试剂与药品 |
4.2 仪器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CP-G分离纯化 |
4.3.2 CP-G结构表征 |
4.3.3 CP-G理化性质研究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分离纯化及结构结果分析 |
4.4.2 理化性质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CP-G体内体外抗氧化及免疫功能 |
5.1 试验主要原料与试剂 |
5.2 仪器设备 |
5.3 试验方法 |
5.3.1 香菇多糖配伍物(CP-G-LNT)制备 |
5.3.2 试验分组 |
5.3.3 体内抗氧化活性试验 |
5.3.4 体外抗氧化功能试验 |
5.3.5 免疫功能试验 |
5.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4.1 体内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分析 |
5.4.2 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分析 |
5.4.3 免疫功能试验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研究创新点 |
展望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四、食品科学领域的生物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内外辣味科学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 贺宇玉,曾子逸,王卉,陈可先. 中国食品学报, 2022
- [2]中国传统发酵食品用微生物菌种名单研究(第二版)[J]. 姚粟,王鹏辉,白飞荣,于学健,曹艳花,程坤,葛媛媛,辛迪,张天赐,刘艺茹,蔡程山,程池.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2(01)
- [3]酸粥细菌多样性及其风味品质形成机制研究[D]. 王玉荣.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4]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在促进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完善中的作用[J]. 路磊,徐媛媛,杨娇,任珊. 食品科学, 2021(11)
- [5]异源表达细菌素BMP32r杀菌和抑制生物膜作用机制研究[D]. 乔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6]生物科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产出及研究热点分析[J]. 全拓,刘彬. 中国科学基金, 2021(02)
- [7]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历史与发展趋势研究[J]. 张洁,董榕贵,杨情学. 食品安全导刊, 2021(06)
- [8]2020年中国食品学界大事记[J]. 赵丽芹. 食品与机械, 2021(01)
- [9]食品专业英语教学方法研究——书评《食品科学与技术专业英语》[J]. 周玉萍. 肉类研究, 2020(09)
- [10]微生物发酵法制备植物基免疫功能肽及其活性研究[D]. 刘奇.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