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玉梅(辽宁省朝阳县医院神经内科122000)
【摘要】目的分析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ofthebasilarsyndrome)的病因、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及转归,加深对这种疾病的认识。方法共收集19例基底动脉尖综合症患者,年龄54—89岁,平均68.4岁,对其病史、临床症状影像学和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高危因素、临床及影像表现特点及其预后。结果基底动脉尖综合症是由基底动脉顶端为中心5条血管交叉部,即由双侧大脑后动脉,双侧小脑上动脉和基底动脉顶端组成的干字形结构,闭塞时发生所致。患者以老年人为主,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吸烟、饮酒者为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多以中老年卒中,突发意识障碍并较快恢复,出现眼球运动障碍及瞳孔异常、觉醒和行为障碍、可伴有记忆力丧失、对侧偏盲或皮质盲等。CT、MRI表现特点是双侧丘脑、枕叶、颞叶和中脑多发病灶。结论通过临床及影像学特异性表现,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可以得到明确的诊断,早期全面综合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脑梗死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由Caplan于1980年首先报道,也称TOBS综合症是脑干梗死常见类型。本文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9例基底动脉尖综合症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文分析基底动脉尖综合征19例。其中男11例,女8例。既往又高血压病病史8例,糖尿病史7例,冠心病史2例,高血脂病史1,高同型半胱氨酸1例,吸烟6例。
1.2诊断标准脑梗死诊断标准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标准。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诊断标准根据《神经内科临床新进展》,患者急性起病,CT及MRI见双侧丘脑、枕叶、颞叶和中脑多发病灶即可诊断。
2结果
2.1临床表现患者以眩晕、突发意识障碍并较快恢复,出现瞳孔改变、动眼神经麻痹、垂直凝视麻痹,无明显运动和感觉障碍,应想到该综合征的可能,如有皮质盲或偏盲、严重记忆障碍更支持。本组19例出现眩晕3例、意识障碍的4例,出现皮质盲3例、动眼神经麻痹4例,出现共济失调、对侧偏盲1例,肢体轻瘫2例,精神症状、言语障碍1例,饮水呛咳2例,病理征阳性4例。治疗好转12例,植物人的3例,死亡的4例。
2.2影像学检查19例均于病后3天行头CT扫描,其中13例病后7天内完成经MRI检查。CT显示1例为单发中脑梗塞,左中脑伴左、右丘脑梗塞各1例,中脑伴颞叶梗塞、枕叶梗塞10例,右小脑梗塞、右丘脑梗塞2例,双中脑伴、左颞叶、左丘脑梗塞3例,右中脑、右枕叶1例。中脑梗塞灶共16个,位于大脑脚区12个,背侧区(背盖、顶盖)4个梗塞灶为点状或小片状,直径1~3mm。MRIT2-W1显示所有梗塞灶均为高信号,T1-W1显示梗塞灶为无信号改变、略低信号或明显低信号。
3讨论
基底动脉尖端分出小脑上动脉和大脑后动脉,各种原因闭塞后引起该区域的循环障碍,使幕上和幕下脑组织同时受累,导包括中脑、枕叶、颞叶、丘脑、小脑、桥脑上部的梗塞。病理证实,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管硬化发生的时间早,硬化的程度亦比颈内动脉系统严重,因此,血管内皮损伤重而易于血栓形成,故血栓形成是本病的主要原因。本组病例表现为weber氏综合征3例。其中2例表现为病侧动眼神经麻痹与对侧偏瘫,病变右中脑旁正中动脉阻塞,MRI表现为大脑脚内侧梗塞,直径2mm。余1例除了weber氏综合征体征外还附加其他脑区损害的体征。中脑丘脑综合症1例,表现为嗜睡、右动眼神经麻痹、左眼球上视外展不能、会聚麻痹、左肢轻瘫双巴氏症阳性,嗜睡好转后有明显的近记忆力障碍。MRI示双中脑、桥脑、小脑左右丘脑梗塞,中脑梗赛病灶位于背侧区,直径2mm。支持损害了四叠体上区、顶盖区、丘脑下部与旁中央区。其他3例表现眩晕、眼震的小脑体征及意识障碍、言语不能及偏瘫等大脑体征。8例均具有偏盲、意识障碍4例有精神症状,有2例表现双眼向病灶侧侧视的功能丧失伴有同侧的外展神经麻痹的桥脑体征。本组发病后即昏迷,大量消化道出血,48小时后死亡3例。另一例病后49天急性心梗抢救无效死亡。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除了与中脑梗塞的范围大小有关以外,还与合并其他脑区的梗塞灶的部位、范围大小及有无合并其他脏器的功能衰竭有关。由于CT与MRI的临床应用使该病得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应用溶栓降纤抗凝,改善循环等治疗对阻止病情进展有帮助;采取综合治疗,积极防止并发症。减低致残率、致死率,提高生存质量。本病大多数预后不良,完全恢复者少见。
参考文献
[1]贾建平.神经病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年11月第1版.
[2]孟家眉.神经内科新进展[M],北京出版社,1994,218-226.
[3]童启进,秦彬.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的病理与病因[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91;13;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