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牟平第一中学山东烟台264100
在全国新课标历史高考中,对概括能力的考查具有执牛耳的重要地位。在2015年中占60分,在2016年占64分。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是学生高考取胜的关键。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一、概念突破,提升理论素养。概括是形成概念的一种思维过程和方法。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概括就是把不同事物的共同属性(本质的或非本质的)抽象出来后加以综合,从而形成一个日常概念或者科学概念。“概括”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个义项,一是指“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一是指“简明扼要”。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概括是“在思想中从某类事物个别,少数对象具有某种属性,推广到某类事物的全体对象都具有这种属性。”所以概括是形成普遍性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
二、方法突破,实战提能。1.归纳概括法:即对大量历史材料进行处理,得出结论的过程。其做法是:先对材料分层,按句号、分号或省略号分层,再依据已有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概念概括层意,再进行同类的合并。最后按设问的要求得出结论。例:2016年40题“清朝人口移民题”。由上可见,概括思维形成的条件是,要读出材料的层意,要能结合已有的知识与概念缩写出层意,要会把材料分类。因此,概括能力是建立在阅读、理解、归纳基础上的能力,其实就是处理材料的能力。又是进一步分析评价的基础。2.归类概括法:把归纳的历史信息按类别提炼出特点。例:2015年课标卷2第41题“节假日题”。这一类问题说明:概括特点是要归纳分类的;这种概括不同于前一种,前一种是逐条概括。这种对特点的提炼和概括更体现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对于多角度看问题,有的同学只能看出一个角度,有的学生可能看出多个角度,这种概括能力可以体现学生的差异性。
三、注重策略,步步为营
1.解题方法指导,解题步骤可以分为:第一步:审题,审清时间、空间、限定词(角度)、求答项(问法,答什么)。第二步:阅读材料信息,对应教材知识。第三步:整合教材知识和材料信息,依据题干设问重新组合信息关键词。第四步:概括作答,即表达时使用关键词、历史专有名词等。2.拓展历史知识。概括思维是要把大量信息归类,简化、要点化。训练的最好方式是在教学中让学生对材料进行信息处理,缩写材料,找关键词。3.形成正确的史观史法:唯物史观,全球化史观、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