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高科技趋向与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文献综述)
令雨龙[1](2020)在《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工业化道路转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九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并将生态文明纳入我国“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走的是文明发展之路,其实质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这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目标具有严密的路径归合性。从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践来看,现有的生产方式并没有摆脱传统工业化道路发展思维的影响。新时期,党中央对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也客观上要求中国工业化道路要进一步进行转型,使得中国工业化道路真正朝着可持续发展方向前进。因此,论文从生态文明视角出发来探讨中国工业化道路的转型。本文首先从生态文明与工业化发展的相关理论出发,这些理论既包括指导西方工业化道路的相关主流理论,同时也包括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工业化及其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以及中国工业化实践过程中的生态文明理念,概括了生态化生产方式是缓解环境压力和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其次以研究一般工业化道路为切入点,通过分析一般工业化道路的类型和特征,提炼出了工业化道路转型的三个影响要素:技术、企业和政府。进而从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探索、工业化道路转型的提出、以及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践为切入点,指出了虽然我国工业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资源利用不充分、工业模式发展粗犷、环境污染控制技术少、发展思路依旧没有摆脱传统工业化影响等种种不足之处。并对转型目标和核心理念进行分析,使得研究转型问题更加具体化,从而更好地为工业化道路转型的具体实践提供一定的解决方案。最终得出了技术、企业和政府分别是工业化道路转型的源动力,主体和引导者的结论。并且在指导工业化道路的具体实践中提出了构建政府企业协同联动机制这一重要措施。对于转型问题的研究不仅更好的处理我国工业发展与环境可持续之间的矛盾,同时也为我国工业化道路提供更加优化的转型方式。
申晓蓉[2](2020)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研究(1978-2018)》文中指出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启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历程。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以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书写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新篇章,以自身的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与世界。论文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基本视域,深入系统地总结和把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基本经验,采取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相结合、文献研究、跨学科研究的分析方法,力求能够对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进行创新性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经济现代化具有理论与实践、指导与被指导的互动关系。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视域研究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符合三个理论原则,即贴合国情、符合社会主义方向、遵循现代化规律,并以此为前提区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基本经验”与“一般经验”,为全文的整体性研究奠定了学理基础。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来看,中国经济现代化成功的基本经验在于以新型工业化为主推进经济现代化,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度以及工业化的可持续性。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动力来看,一方面,中国经济现代化始终坚持市场化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现代化得以完善与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内涵式发展、稳定趋势以及国际化水平。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目标机制来看,始终坚持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在目标与发展的平衡中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区域的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保障机制来看,中国经济现代化持续推进的根本在于中国共产党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并以加强自身建设来提高党领导经济现代化的水平。同时,在党领导下的国家治理体系中,国有经济与国家宏观调控为经济现代化也起到了强有力的保障与支撑作用。
朱继飞[3](2019)在《高淳区新型工业化道路探析》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市高淳区一直试图通过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来推动工业跨越式发展,早日赶上全市发展步伐,因为主要依靠优惠政策、廉价劳动力、资源开发等粗放式传统工业化道路,良好的优势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代价高,百姓利益受损,经济发展一直落后于全市平均水平。粗放式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实践过程中带来各种问题,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和南京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新形势,高淳不能再走粗放式发展的传统工业化道路,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探索研究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本文总体上遵循:“提出问题——理论基础——现状及原因分析——对策研究”的思路,通过SWOT分析法(强弱机危综合分析法)对高淳的内外部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探索当前高淳工业化发展的竞争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危险。从优化空间发展格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产业新城发展等方面对高淳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出相关的对策和政策建议。这对同类地区制定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政策亦有借鉴意义。
陈红进[4](2013)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国际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遭受重创,中国的经济增长尽管仍然能够保持较高速增长,但因经济高速增长而被暂时掩盖起来的国内经济结构的内在矛盾日益显露,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近年来已成为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一国三个产业(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比例保持一种什么样的结构才算合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各国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进程中有哪些共同的规律可资借鉴?本文选取了英、美、德、口、韩、印六国作为典型国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提出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条件、方向及路径。论文的第一章对外向型经济和开放型经济、经济转型和产业转型、产业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等几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相关文献进行述评,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和总体框架。第二章为理论分析部分,主要从国际分工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发展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五个方面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进行了梳理。第三、四章是历史分析和实证分析:第三章分别对英、美、德、日四个发达国家,印度、韩国两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发展道路进行历史回顾,用历史归纳的定性分析方法对各国产业转型特点进行总结;第四章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以六国为例对开放视角下产业转型的规律展开分析。在当前的国际分工格局下,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产业结构升级是产业结构转型中更为关键和困难的问题,论文第五章从分析中国产业结构转型中结构升级的条件出发,以新结构主义理论为基础,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产业结构转型中的升级专门展开论述。第六章提出了开放视角下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及路径,并对中国参与国际分工下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进行了进一步论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作为经济增长和发展中的核心问题历来是经济学的研究热点,国内外文献也非常多,但都是从某一方面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进行论述,缺乏从更全面的高度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进行理论梳理,论文从国际分工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发展理论、制度经济学派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五个方面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相关理论和思想进行梳理,并以此作为研究的起点。尽管论文在制度学派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两个理论维度方面还缺少实证研究,但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新方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经典理论的提出就是从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中总结出来的,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国际分工程度的深化,包括经济理论研究维度的扩展,近年来有关产业转型国际比较的研究大多是零星的,或者说以两两比较、区域比较为主(如中印、中美、金砖国家等的比较)。本文选择了英美德日印韩六个国家作为典型国家,从产业发展史的角度对各国产业转型升级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寻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产业转型升级上的规律,这种比较视角也是论文的创新点之一。论文用逻辑实证研究的方法,以上述六国外贸发展、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动的数据为蓝本,从参与国际分工的视角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规律进行了开创性研究。重点做了如下三方面的分析:①对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与产业结构转型的关系做了纵向和横向的比较;②对六国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的联动以及外贸商品结构变化和产业结构变化的联动进行深入探讨;③以韩国为例对参与国际分工下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进行研究。在上述六国中,德、日、韩三国可以说是赶超型经济发展在欧洲和业洲的典范。论文从分析中国在产业结构转型中结构升级的外部条件、根本条件、制度条件和要素条件出发,以新结构主义学派的理论思想为基础,用案例实证的方法,分别从系统竞争力、从内部发展、政府干预三个面解读了德、日、韩三国产业转结构转型升级中的独特之处,认为需要从更广阔的理论视角来认识中国产业结构转型中产业升级问题,从而明确在经济全球化和自然环境约束条件下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和路径。论文的结论主要包括:1、经济开放有利于一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进程,这是在全球化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国产业转型升级共同的发展规律。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越深,越有利于该国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发挥优势产业的作用。论文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实证分析都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真理。发展中国家一定要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型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契机,充分利用本国的优势要素资源,促进本国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从而提升本国生产要素的质量。2、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关系在不同国家、不同产业间的表现各不相同,不能简单地轻易得出经济增长一定能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结论,也不能说产业结构转型一定会带来经济的高速增长。从时间序列上看,与产业结构相比,各国的经济增长表现出更多的不平稳性。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应该从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向追求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转变,并从更广泛地层面理解发展的内涵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意义。3、对赶超型国家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政府的干预推动必不可少,但前提是要有完善的市场制度。结合新结构主义理论认识德日韩三国相对成功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验,对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中国而言意味着要用系统竞争力的思想代替相对狭隘的竞争优势理论,用“从内部发展”的思想构建本国的技术创新体系,而政府需要在整个发展进程中处理好自己的管理边界,以培育企业的自生能力和整个社会的创新活力为宗旨,努力建设监管型政府。4、中国的产业转型绕不开重工业化,但重工业化并不必然等于高碳化,向低碳经济转型是全球性选择,中国也必须跟上这一转型步伐;在全球产业链的各环节中,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就是要谋求价值链中的核心环节,并以此来增强抵御长期经济风险的能力。5、应从国家、产业和企业三个层面认识开放条件下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路径。国家层面主要是通过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约束政府直接干预微观主体的行为来消除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制度障碍;产业层面则需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降低经济发展中的交易成本,并通过广泛的产业间区域合作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企业层面要做到审慎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投入,分层推进、逐步转型,在企业内部的研发投入中探索“开放式创新”的新路。6、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中国在全球化时代完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方向性指导。我们应充分认识到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对于中国消费型经济形感的作用以及大力推进本国城市化进程与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间的同步意义;而在全方位开放中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不仅有利于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且有利于世界的繁荣和稳定。
范卫青[5](2013)在《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历史演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化作为近代以来经济发展的核心性内容,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发展阶段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各个国家(地区)由不发达走向发达的重要动力,更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重要阶段。工业化是中国发展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是中国的必经之路。中国的工业化可追随到清末的“洋务运动”,到现在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但是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工业化的内涵和实现路径是不相同的。正如马克思所说:“极为相似的事情,但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出现就引起了完全不同的结果。”①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大发展始于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之后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很长的时期采取的是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工业化在很大程度上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为支撑,社会经济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导致了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传统的工业化发展存在很大的弊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立足国情,立足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国际环境,创新工业化发展战略,走一条与传统工业化、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相区别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从而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质量完成工业化的历史使命。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十八再次论述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出的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把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和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结合起来,这是顺应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指导方针,是加快实现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本文综合运用经济理论和历史分析方法,对新中国成立后60多年的工业化道路了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的工业化、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化的演变历程,分析经历了改革开放前从新民主主义工业化到片面发展重工业的畸形工业化道路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后从消费需求引导的工业化转型到提出并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开创过程,在继承与创新、扬弃与超越中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新型工业化应该处理好的几大关系。第一章“工业化道路选择的文献综述”,主要是围绕工业化道路的选择问题就相关的文献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国外学者从新古典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角度就工业化的道路选择进行了研究。我国学者对中国工业化道路选择的研究由来已久,主要研究焦点集中于党的领导人关于工业化道路的思想;运用历史分析方法和经济学方法阐明中国的工业化道路,以及分析与世界其他国家工业化道路的对比。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选择的理论则从以制度创新推动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推动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等不同角度出发进行研究而形成不同的理论。第二章“工业化道路的国际比较”,主要是通过不同国家工业化发展道路的比较分析从中归纳出各国工业化演进呈现的规律性。各国工业化演进呈现的规律性主要有:(1)无论各国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如何曲折,产业结构中轻、重工业之间都是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2)在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基础工业特别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既是工业发展的结果,又是进一步推进工业化发展的强大力量;(3)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市场在促进工业化的发展方面都有着重大的作用。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都是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各企业对平均利润率的追求过程中,不断协调、完善了社会经济结构,实现资源的合理和优化配置。第三章“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形成和变迁(1949—1978)”,主要分析了1949—1978年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历程与特征,并从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客观地评价了这一阶段中国工业化的成就,总结了这一阶段中国工业化的经验与教训。第四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演变(1978-)”,主要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演变过程,这个演变过程可以分成三个时期来看:向市场经济转型初期的工业化发展道路(1978—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业化发展道路(1992—2002年);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道路(2002-)。总结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化的经验与教训,进一步明确了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阐述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和特点。第五章“发展新型工业化应该注意的几个关系”,主要是在借鉴国内外工业化经验及充分把握新型工业化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中应该着重注意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包括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工业化和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发展虚拟经济和发展实体经济的关系;工业反哺农业的问题等等。
谢春[6](2011)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及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我国主要依靠资源、资金、廉价劳动力的高投入所推动的粗放型、外延型、速度型的增长方式造成了诸多弊端,如经济效益低、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等。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新的时代背景下,面对知识经济、信息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我们党对实现工业化提出的重大方针。中国完成工业化不能通过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来完成,必须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本文以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及模式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资源环境、人口就业、地区差距等重大问题,探寻适应中国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特点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首先,对国内外有关新型工业化和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理论进展、内涵、特征及模式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结合国内外工业化发展经验,深入剖析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内涵、特征,并从科学发展观、内生增长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四个方面深入探讨了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选择的理论基础。紧接着,理清我国工业发展的历史脉络和现实状况,并且对国外主要工业国工业化模式进行归纳,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与模式构建提供现实基础。其次,构建了系统的基于综合赋权法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和特征分析基础上,为了对我国特色工业化水平进行测度以把握其进程,本文结合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提出主观客观相结合的综合赋权法,并构建了一个包含目标层、3个准则、8个主题和34个指标四个层次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以及各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进行测评。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新型工业化综合评价指数随着年份的增加保持总体上升的趋势,2005-2008年总体的发展速度相对比较缓慢,平均年增加率仅为12%左右;2008年之后新型工业化出现迅猛增长趋势,年增长率达16%。各地区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状况的测度结果表明新型工业化发展进展较快的地区一般是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中部地区城市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普遍处于中级阶段,而大部分处于新型工业化发展底层的地区则属于我国的西北部地区。本文在充分把握新型工业化内涵,借鉴国内外工业化经验,提出了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建设的路径和模式,即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线,结合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内生增长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和发展经济学为理论指导,借鉴国外新型工业化经验和典型模式,以中国特色为切入点,以动力创新、产业创新和要素创新为驱动力,以城乡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区域协调和国内国外统筹为保障,以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三大转变为目标的新型工业化模式。最后,论文提出实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路径,即依托动力创新、产业创新和要素创新“三大创新”和兼顾城乡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区域协调和国内国外协调“四个统筹”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罗丕[7](2011)在《包容性增长视域下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路径研究 ——以西部大开发背景下贵州的工业化为个案》文中提出工业化是欠发达国家或地区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的必经阶段,工业化的发展程度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第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以贵州为典型代表的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各方面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有力的推动了当地基础设施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系列国民经济发展指标有了大幅的提升。但是欠发达地区的落后仍然存在,在某些特定地域内还有进一步恶化和加深的趋势,这必然制约了欠发达地区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也极有可能延缓全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和速度。欠发达地区落后的根本原因还是工业经济发展的严重滞后。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化问题,一方面是我国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必须解决的一个全局性问题,另一方面又是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和高质量增长的一个重要的推力。本文结合工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包容性增长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以中国欠发达地区的典型——贵州省为研究个案,以包容性增长视域下推进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模式构建为基础和分析框架,结合贵州工业化现状这个现实基础与对现状的审视,提出了包容性增长视域下贵州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路径选择。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工业化、新型工业化、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包容性增长等基础理论的研究概况,借以建立和夯实本文的理论基础与厘清不同概念。通过对贵州省西部大开发十年来工业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和多项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分析贵州省在西部大开发十年来工业取得的成就和不足,力求分析贵州工业化进程缓慢、工业经济发展落后的根本原因。并为本文进一步探讨贵州在新的一轮西部大开发中如何既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又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包容性增长提供充足的实证材料。仅仅是加快工业化的进程,显然无法解决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所有问题和矛盾,更无法实施贵州的包容性增长。本文力求突破传统的仅从技术经济的角度对新型工业化进行研究的研究范式,赋予工业化研究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多方位的研究视野。文章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同层面,多角度探讨在贵州这样的欠发达地区如何在新的一轮西部大开发中如何既加速新型工业的发展又实现包容性增长,据此,本文在借鉴国内外部分欠发达地区通过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基础理论,构建了包容性增长视域下的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模式。这一模式下必须通过如下个方面来共同推动新型工业化的进程:第一,优化工业内部结构和产业结构实现工业化加速发展的;第二,走民生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使工业化的成果惠及广大民众;第三,走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缩小城乡差距;第四,走公平和平等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公平正义;第五,走生态文明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友好和谐;第六,走阶段重叠特征和跨越式特征的复合型工业化道路,实现欠发达地区的后发优势。依据上述模型,文章还提出了包容性增长视域下加快贵州新型工业化的路径选择。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率先将包容性增长理论应用于新型工业化研究尤其是指导欠发达地区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研究,不同于过去仅仅从技术经济的角度研究新型工业化的研究范式,开启了工业化研究的新视角;(2)构建了包容性增长视域下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的模式,使欠发达地区在取得较快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能解决当前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多种失衡问题,给予经济增长更多的人文关怀,实现经济增长的有效性,对于欠发达地区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和社会两个层面上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3)针对研究个案贵州省,提出了贵州省实现包容性增长视域下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对策建议,以达到在促进贵州这样的欠发达地区解决经济发展问题的同时,统筹制度设计,实现社会均衡、和谐发展的目的,对国内广大欠发达地区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和典型作用。
薛体伟[8](201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工业化道路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实现工业化一直是中国人的梦想,我国要想成功地实现工业化,其关键在于选择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工业化道路。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思想。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我国不同时期发展的要求,对工业化建设进行了继往开来的全面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系列丰富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思想。因而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工业化道路思想就成了本文的主题。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工业化道路思想的理论基础及现实依据本部分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工业化道路思想的重要基础;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工业化道路的思想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工业化道路思想的直接来源。并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工业化道路思想的现实依据。第二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工业化道路思想的主要内容本部分分别论述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的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的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第三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工业化道路思想的中国特色及现实启示本部分是全文的中心,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概括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工业化道路思想的理论创新、主要特色。并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工业化道路思想的现实启示。
冯岩[9](2010)在《东北地区工业化道路和“再工业化”方向研究》文中认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工业化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地区,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工业化进程,东北成为我国我国重化工业和农副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为建立独立、完善的国民经济体系,推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做出了重大的历史性贡献。但由于东北地区的工业化走了一条计划经济体制下“重工业早熟畸形发展”的“资源依赖型”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跨越了正常的轻工业的发展阶段,违背了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出现了东北地区工业化的“夹生”现象。“夹生”现象导致的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也严重影响着我国向世界经济大国发展的进程。在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战略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再工业化”这一概念应用到东北地区的发展,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方向和政策制定有重要意义。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提出了振兴的根本方向是加快推进适合时代要求和东北地区特点的“再工业化”,是对原有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经济结构等进行重大调整的更高水平的工业化。本文通过对东北重工业基地形成过程和区域特征的研究,深入探究老工业基地诸多问题产生的历史根源,拟提出东北地区“再工业化”工业结构的结构优化、市场机制和体系的完善、产业体系的完善和结构升级、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可持续发展的四个主要目标,同时又提出发展以食品加工业为核心加工工业、发展非公经济、发展高科技产业和信息产业、发展循环经济这四种达成目标的主要途径。试图在此有所见地,从而对于更加深刻地认识东北老工业基地衰退问题,科学制定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规划和政策,做出点有现实意义的贡献。
姚聪莉[10](2009)在《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文中提出建国60年以来,我国基本上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工业化取得了显着的成效。然而传统工业化道路是以资源的高投入为基础,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代价的,随着传统工业化道路与资源约束的矛盾日益凸显,同时信息化时代这个大机遇和发达国家“先发优势”制约的挑战日益明显,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面对各种国际机遇和挑战冲击下的必由之路,也是在我国现有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此,本论文将资源环境约束下的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不仅对于保证中国新型工业化战略与政策方向的正确性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加快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和评价的基础上,分别针对工业化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相关约束条件进行分析,并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集约化经济增长方式中工业化的资源利用进行了探讨。在理论上分析了资源环境约束与工业化发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资源环境约束下工业化发展的模型,进而对模型的含义进行进一步解释;在对改革30年我国工业化进程演进的特征分析基础上建立工业化指标体系,并利用指标体系对中国现阶段工业化的状态进行评价;在对我国资源环境状态进行评价的基础上,进而分析我国资源环境状态对工业化的约束;对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工业化的任务、方式、路径、结构和途径的转型一一做出分析,提出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的路径,主要包括调整工业结构、建立工业循环经济模式、加快工业技术进步、强化工业环境管理和建立生态工业体系。本论文就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以及制度环境等三个方面提出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新型工业化的制度创新,并从产业政策等五个方面阐述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工业化道路转型所需要的政策支持。本论文基于我国资源环境约束这个现实国情,提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性。对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进行设计,同时将经济转型与新型工业化的战略转型相结合,对于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结构、方式以及路径的选择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世界高科技趋向与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界高科技趋向与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工业化道路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选题意义 |
1.选题目的 |
2.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论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四)论文研究创新点 |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探析 |
(一)生态文明 |
1.生态文明内涵 |
2.生态文明特征 |
(二)工业化及工业化道路 |
1.工业化与工业化道路 |
2.工业化道路的类型与特征 |
3.工业化道路的转型及影响要素 |
4.生态文明与工业化道路 |
(三)生态文明与工业化道路相关理论 |
1.西方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相关理论 |
2.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工业化及其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 |
3.中国基于工业化道路实践的生态文明理念 |
二、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历史探索及评价 |
(一)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历史探索 |
1.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形成背景 |
2.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发展历程 |
(二)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特征及评价 |
1.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特征 |
2.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评价 |
三、我国工业化道路转型的提出、目标及核心要素 |
(一)我国工业化道路转型的提出 |
1.我国工业化道路转型提出的依据 |
2.我国工业化道路转型的提出过程 |
(二)我国工业化道路转型的目标 |
1.实现生态优化和经济增长相协调 |
2.促进产业制度和结构变革 |
3.构建经济、社会、生态一体化发展体系 |
(三)我国工业化道路转型的核心要素 |
1.技术:工业化道路转型的源动力 |
2.企业:工业化道路转型的主体 |
3.政府:工业化道路转型的引导者 |
四、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工业化道路转型的实践路径 |
(一)我国工业化道路转型的初步实践 |
1.科技水平的提升推动新能源产业逐步扩大 |
2.企业生产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 |
3.生态理念与政府管理机制有机融合 |
(二)新时期我国工业化道路转型面临的挑战 |
1.工业化生产方式依旧没有完全摆脱传统发展思路的影响 |
2.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及生态化工业技术体系薄弱 |
3.新型工业化和生态文明协同推进机制不健全 |
(三)进一步提升我国工业化道路转型的路径分析 |
1.建设以提升技术为核心的企业政府联动机制 |
2.创建以推动绿色转型为特点的企业政府配套措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研究(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关系 |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经济现代化提供思想指引 |
二、中国经济现代化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丰富与发展 |
第二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理论基础 |
一、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的理论原则 |
二、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的研究对象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核心内容 |
第一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根本主题:工业化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蕴含着中国工业化的探索 |
二、新型工业化体现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时代特征与现实条件 |
第二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要实现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的发展 |
一、加强工业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 |
二、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互动 |
三、推动工业化进程中的可持续发展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动力 |
第一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活力源泉:改革开放 |
一、改革开放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局面 |
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市场化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 |
三、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对外开放 |
第二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创新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推进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发展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目标机制 |
第一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的目标指向:以人民为中心 |
一、阶段性目标: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为核心 |
二、最终目标: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
第二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应处理好目标与发展的关系 |
一、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
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三、正确地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保障机制 |
第一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
一、中国共产党为推动中国经济现代化提供支柱力量 |
二、中国共产党为推动中国经济现代化加强自身建设 |
第二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以党领导下的国家治理体系为支撑 |
一、发挥国有经济在经济现代化中的主导作用 |
二、国家宏观调控为经济现代化保驾护航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3)高淳区新型工业化道路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可能突破的难点、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可能突破的难点 |
(三)可能的创新 |
第一章 新型工业化和政府行为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新型工业化的基本理论 |
一、工业化的含义 |
二、新型工业化的含义 |
三、新型工业化的特点 |
四、新型工业化对政府行为的要求 |
第二节 政府行为的基本理论 |
一、政府行为的含义 |
二、政府行为的特点 |
三、政府行为在新型工业化中的职能 |
第二章 高淳区的工业化现状与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建国以来的成就以及高淳区发展现状 |
一、我国工业化道路取得的成就 |
二、高淳区工业化发展现状 |
第二节 工业化道路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我国大部分地区存在的共性问题 |
二、高淳区存在的个性问题 |
三、高淳区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四、高淳区工业化发展SWOT分析 |
第三章 国内外新型工业化道路经验及借鉴 |
第一节 国外工业化道路经验及借鉴 |
一、美国工业化道路经验及借鉴 |
二、德国工业化道路经验及借鉴 |
三、日本工业化道路经验及借鉴 |
第二节 国内新型工业化道路经验及借鉴 |
一、深圳新型工业化道路经验及借鉴 |
二、上海新型工业化道路经验及借鉴 |
三、苏州新型工业化道路经验及借鉴 |
第四章 高淳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思考 |
第一节 高淳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量质并进原则 |
二、坚持绿色发展原则 |
三、坚持产城融合原则 |
四、坚持改革创新原则 |
第二节 高淳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战略 |
一、生态立区 |
二、产业强区 |
三、创新兴区 |
第三节 高淳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目标 |
一、改善投资环境使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
二、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人才使创新驱动达到新高度 |
三、配备功能与设施使城市建设实现新突破 |
四、发挥生态优势使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 |
第五章 高淳区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的相关对策 |
第一节 优化空间发展格局 |
一、“一核”:打造核心功能区 |
二、“三区”:发展三大功能片区 |
第二节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
一、着力打造三大主导产业 |
二、重点培育节能环保产业 |
三、改造提升绿色食品产业 |
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
第三节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
一、加快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创建 |
二、加快创新型经济发展 |
三、加快创新载体建设和服务体系完善 |
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
第四节 加快产业新城发展 |
一、明确产业新城发展思路 |
二、加强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打造现代产业新城 |
三、加强生态文明新城建设,营造绿色宜居新城 |
四、健全城市公共服务体系 |
第五节 构建高淳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保障机制 |
一、构建项目保障机制 |
二、构建土地保障机制 |
三、构建人才保障机制 |
四、构建资金—服务—制度保障机制 |
结语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国际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及选题背景 |
二、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国际比较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几组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外向型经济与开放型经济 |
二、经济转型、产业转型、企业转型 |
三、产业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 |
四、对外贸易结构转型和国际产业转移 |
第三节 国内外关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的文献述评 |
一、国外关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的文献述评 |
二、国内关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的文献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 |
一、研究思路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三、论文内容及框架结构 |
四、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的理论梳理 |
第一节 国际分工理论中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一、国际分工理论概述 |
二、国际分工理论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规律 |
第二节 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一、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产业结构转型 |
二、新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第三节 经济发展理论中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 |
一、结构主义学派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论 |
二、创新驱动理论下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第四节 制度经济学理论中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一、制度经济学理论概述 |
二、制度经济学理论对产业转型问题的启示意义 |
第五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以消费型经济为主导 |
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以城市化进程为重点 |
三、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以低碳经济为导向 |
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满足公平目标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典型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特点比较 |
第一节 典型国家的选取及特点比较的原则 |
一、典型国家的选取及理由 |
二、各国产业转型特点比较的原则 |
第二节 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特点 |
一、英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特点 |
二、美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特点 |
三、德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特点 |
四、日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特点 |
第三节 韩国、印度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特点 |
一、韩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特点 |
二、印度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特点 |
第四节 典型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特点分析的启示 |
一、发达国家产业转型特点分析的启示 |
二、发展中国家产业转型特点分析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开放视角下典型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规律 |
第一节 参与国际分工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分析 |
一、发达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关系 |
二、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和产业转型的关系 |
第二节 开放视角下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转型的关系 |
一、对外贸易—经济增长—产业转型的联动 |
二、国际直接投资—经济增长—产业转型的联动 |
第三节 参与国际分工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产业转型 |
一、深化国际分工促进技术创新的机理 |
二、通过国际分工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实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开放视角下产业结构转型中的结构升级问题 |
第一节 中国在产业结构转型中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条件分析 |
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外部条件:外需滑坡倒逼产业转型 |
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根本条件:企业“自生能力”的形成 |
三、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条件:监管型政府的崛起 |
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要素条件——要素全球流动的视角 |
第二节 新结构主义理论述评及其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的启示 |
一、新结构主义理论主要观点述评 |
二、新结构主义理论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中实现结构升级的启示 |
第三节 产业结构转型中结构升级的案例分析 |
一、用系统竞争力思想解读德国经济长期相对稳定增长 |
二、用“从内部发展”思想认识日本的自主创新战略 |
三、从政府的职能边界及制度环境角度看韩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开放视角下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和路径 |
第一节 开放视角下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 |
一、重工业化还是低碳化的方向选择 |
二、谋求全球产业链的核心环节 |
第二节 开放视角下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路径 |
一、国家层面:深化市场化改革消除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障碍 |
二、产业层面:向生产性服务业转化中提高产业间区域合作水平 |
三、企业层面:选择战略新兴产业分层推进、稳步升级 |
第三节 全球视野下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一、开放型经济、产业转型与消费型经济的形成 |
二、中国推进城市化进程所具有的世界意义 |
三、在全方位开放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录 六国FDI和经济增长的联动关系实证 |
后记 |
(5)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历史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学者关于工业化道路选择的理论研究 |
二、我国学者关于工业化道路选择的理论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工业化道路的国际比较 |
第一节 早期的工业化模式 |
一、英国工业化发展模式 |
二、美国的工业化发展模式 |
三、德国、日本的工业化模式 |
第二节 苏联的工业化模式 |
一、俄国早期的工业发展 |
二、苏联工业化道路的探索与实现 |
三、俄罗斯的后工业化 |
第三节 新兴市场国家(地区)的工业化发展模式 |
一、巴西的工业化发展模式 |
二、韩国的工业化发展模式 |
三、新加坡的工业化发展模式 |
第四节 各国工业化演进呈现的规律性 |
一、轻、重工业之间相互依存、互为补充 |
二、基础工业既是工业发展的结果,又是其进一步发展的强力推进器 |
三、世界市场在促进工业化的发展上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
第三章 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形成和演变(1949—1978) |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工业化道路探索 |
一、建国前工业化的发展轨迹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关于国家工业化的设想 |
第二节 “一五”时期我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 |
一、以苏联为模式进行工业化建设和发展道路的探索 |
二、工业化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
三、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的初步探索 |
第三节 工业化道路的畸形发展(1957—1978) |
一、超常规的工业化道路——“超英赶美” |
二、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模式——“以钢为纲” |
三、全面参与的工业化力量——“同时并举” |
四、工业发展战略的调整 |
第四节 工业化道路探索中形成的理论成果和经验 |
一、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道路 |
二、提出了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方针 |
三、必须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
四、对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若干重要思想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演变(197-) |
第一节 向市场经济转型初期的工业化发展道路(1978~1992年) |
一、工业发展的战略调整 |
二、调整过程中工业化发展的特点 |
三、工业化发展道路变化的原因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业化发展道路(1992~2002年) |
一、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 |
二、工业化发展道路的特点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道路(2002-) |
一、科学发展观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 |
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和特点 |
三、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工业化的必然选择 |
第五章 发展新型工业化应该注意的几个关系 |
第一节 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 |
一、信息化的概念 |
二、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影响 |
三、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新型工业化的核心 |
四、正确处理工业化和信息化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
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
二、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协同发展 |
第三节 工业化和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
一、现代化和扩大劳动就业的关系 |
二、工业化和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
第四节 发展虚拟经济和发展实体经济的关系 |
一、虚拟经济的定义 |
二、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 |
第五节 工业反哺农业 |
一、工农业发展关系的“两个趋向” |
二、工农业发展关系的阶段性特征 |
三、不同的主体在工业反哺农业中的作用 |
四、工业反哺农业的具体措施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6)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及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新型工业化的理论探索 |
1.2.2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研究现状 |
1.2.3 相关文献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内涵、特征和理论基础 |
2.1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内涵与特征 |
2.2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选择的理论基础 |
2.2.1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 |
2.2.2 内生增长理论与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 |
2.2.3 新制度经济学与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 |
2.2.4 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 |
第3章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背景 |
3.1 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历程 |
3.1.1 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工业化探索 |
3.1.2 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工业化初期探索(1949-1978) |
3.1.3 中国工业化的调整阶段(1978-90年代初) |
3.1.4 中国工业化的提升阶段(90年代初之后) |
3.2 新型工业化的提出和推进 |
3.3 知识经济全球化为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了机遇 |
3.3.1 知识创新:经济活动的核心资本 |
3.3.2 技术创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与核心 |
3.3.3 生产方式创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 |
3.3.4 资源配置创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
3.3.5 市场创新:市场由国内转向全球 |
3.4 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面临的问题 |
3.4.1 资源缺乏 |
3.4.2 环境污染 |
3.4.3 人口问题 |
3.4.4 城乡收入差距 |
3.4.5 信息科技水平低 |
3.4.6 区域发展不平衡 |
3.4.7 工业结构不合理 |
第4章 国外主要工业化国家工业化道路的特点及对中国的启示 |
4.1 英国的传统工业化模式及新兴金融服务业的发展 |
4.2 美国创新性工业模式 |
4.3 日本的工业化进程与技术创新 |
4.4 韩国的新兴工业化道路 |
4.5 国外主要工业化国家工业化道路对中国的启示 |
4.5.1 加强政府调控职能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方向保障 |
4.5.2 建立国家创新体系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驱动力 |
4.5.3 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与核心 |
4.5.4 改革完善金融体系是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的资本保证 |
4.5.5 加大信息化建设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基础 |
第5章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的指标体系与方法 |
5.1 中国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 |
5.2 设计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原则 |
5.3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 |
5.4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具体解释 |
5.4.1 工业化进程与结构 |
5.4.2 工业化质量 |
5.4.3 工业发展潜力与可持续发展 |
5.5 测度方法的选择与指标权重的确定 |
5.5.1 测度方法的选择 |
5.5.2 权重确定方法——综合赋权法 |
5.6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模型 |
第6章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实证研究 |
6.1 数据样本的收集 |
6.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6.3 测度模型的应用及结果分析 |
6.3.1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各年份的测度 |
6.3.2 各地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的测度 |
6.3.3 基于聚类分析的各地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实证分析 |
第7章 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建设的路径和模式 |
7.1 我国实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模式 |
7.2 我国实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路径 |
7.2.1 以"三大创新"驱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 |
7.2.2 以"四个统筹"保障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深化动力体制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
8.2.2 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
8.2.3 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扩大技术要素内生性效应 |
8.2.4 重视人力资本积累,加快人力资源开发路径的转变 |
8.2.5 适应信息经济的要求,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
8.2.6 城乡统筹,坚持"三农"民生工程 |
8.2.7 大力倡导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促进两型社会的建设 |
8.2.8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工业化发展差距 |
8.2.9 提升对外贸易层次,着手内外部经济结构性失衡问题 |
8.3 研究不足及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及目录 |
(7)包容性增长视域下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路径研究 ——以西部大开发背景下贵州的工业化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对研究现状的评析 |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本文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和概念概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概述 |
2.1.1 工业化理论概述 |
2.1.2 新型工业化理论概述 |
2.1.3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概述 |
2.1.4 包容性增长理论概述 |
2.2 相关概念辨析 |
2.2.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
2.2.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2.2.3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联系与区别 |
2.3 结论 |
第3章 国内外部分欠发达地区通过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启示 |
3.1 国外部分欠发达地区通过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成功实践 |
3.1.1 美国犹他州工业的跨越式发展 |
3.1.2 德国巴伐利亚州工业的崛起 |
3.2 国内部分地区工业化的成功实践 |
3.2.1 浙江的内生型工业化 |
3.2.2 广东的外源型工业化 |
3.3 启示 |
3.4 结论 |
第4章 包容性增长视域下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模式构建 |
4.1 构建包容性增长视域下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模式的背景 |
4.1.1 经济发展背景 |
4.1.2 社会发展背景 |
4.2 包容性增长视域下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模式的要素 |
4.2.1 走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缩小城乡差距 |
4.2.2 走民生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使工业化的成果惠及广大民众 |
4.2.3 走公平和平等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公平正义 |
4.2.4 走生态文明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友好和谐 |
4.2.5 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欠发达地区的跨越式发展 |
4.2.6 走阶段重叠特征和跨越式特征的复合型工业化道路,实现欠发达地区的后发优势 |
4.3 结论 |
第5章 包容性增长视域下贵州工业化进程审视 |
5.1 西部大开发十年贵州工业化现状分析 |
5.1.1 西部大开发十年贵州工业化进程分析及评价 |
5.1.2 贵州工业化的结构特征分析及评价 |
5.2 西部大开发十年贵州工业化现状评价 |
5.2.1 贵州工业化阶段判断 |
5.2.2 西部大开发十年贵州工业化的成就 |
5.2.3 西部大开发十年贵州工业化的困境与不足 |
5.3 包容性增长视域下贵州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条件分析 |
5.3.1 包容性增长视域下贵州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优势 |
5.3.2 包容性增长视域下贵州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劣势 |
5.4 结论 |
第6章 包容性增长视域下加快贵州新型工业化的路径选择 |
6.1 积极更新观念,转变政府职能 |
6.2 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 |
6.2.1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
6.2.2 培育新的主导产业 |
6.2.3 推动全民创业 |
6.2.4 拓宽融资渠道 |
6.2.5 优化市场格局 |
6.2.6 扩大对外开放 |
6.2.7 实施科技创新战略 |
6.2.8 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及创建公平的企业经营环境 |
6.3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大力发展绿色工业 |
6.3.1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
6.3.2 严格节能减排措施,实施清洁生产 |
6.3.3 淘汰落后生产力 |
6.3.4 推行生态补偿机制 |
6.4 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力度,发展农业和少数民族特色经济 |
6.4.1 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充分就业 |
6.4.2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
6.4.3 发展少数民族特色经济,引导少数民族步入工业化 |
6.5 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
6.5.1 以新型工业化拉动城镇化,使城镇化具有坚实的产业基础 |
6.5.2 以城镇化促进新型工业化,使新型工业化具有不竭的市场和人力资源 |
6.5.3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 |
6.6 实施发展环境建设战略,多种所有制共同推进新型工业化 |
6.6.1 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实现社会公平 |
6.6.2 市场准入坚持平等原则,多种所有制平等竞争 |
6.6.3 宏观调控坚持平等原则,大力发展非公经济 |
6.7 结论 |
本文图表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后记 |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工业化道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 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
(二) 学术界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目标及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 |
(四) 研究方法 |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工业化道路思想的理论基础及现实依据 |
(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工业化道路思想的理论基础 |
1. 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 |
2. 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
(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工业化道路思想的现实依据 |
1. 国际背景 |
2. 国内背景 |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工业化道路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的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 |
1. 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
2. 工业化与市场化的关系 |
3. 工业化发展的具体战略 |
(二)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的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 |
1. 工业化与信息化互动 |
2. 以科技进步为动力、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
3. 实现工业化的可持续发展 |
4. 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
(三)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 |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基础 |
2. 振兴东北、中部崛起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战略 |
3. 自主创新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现实动力 |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工业化道路思想的中国特色及现实启示 |
(一) 理论创新 |
1. 体制选择: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
2. 工业布局:从非均衡发展到区域协调发展 |
3. 战略重点:从农轻重协调发展到各行业可持续发展 |
4. 实现途径:从基础工业到信息化 |
(二) 主要特色 |
1. 与苏联工业化道路比较 |
2. 与西方发达国家早期工业化道路比较 |
3. 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道路比较 |
(三) 现实启示 |
1. 正确处理工业化内部关系 |
2. 人才强国与工业化建设紧密相连 |
3. 工业建设与生态建设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
4. 东、中、西优势互补,使工业布局更合理均衡 |
5. 努力实现共同富裕,使工业化成果全民共享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9)东北地区工业化道路和“再工业化”方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绪论 |
第1章 工业化与再工业化的基本理论 |
1.1 工业化的概念内涵与理论来源 |
1.1.1 工业化的概念内涵 |
1.1.2 关于工业化的演进过程 |
1.2 传统工业化模式及其问题 |
1.2.1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传统工业化的问题 |
1.2.2 计划经济体制国家传统工业化的问题 |
1.3 新型工业化与再工业化的内涵 |
1.3.1 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
1.3.2 再工业化的内涵 |
1.3.3 新型工业化和再工业化区格 |
第2章 建国前东北地区工业化的发展历程 |
2.1 东北地区工业化的自然条件和历史背景 |
2.1.1 东北地区工业化的自然条件 |
2.1.2 东北地区工业化的历史背景 |
2.2 东北地区工业化的起步与发展 |
2.2.1 东北地区现代工业的起步阶段 |
2.2.2 东北地区现代工业的发展阶段 |
2.3 东北地区现代工业的演变 |
2.3.1 半殖民地工业体系向殖民地工业体系的演变 |
2.3.2 殖民地工业体系的特征 |
第3章 建国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历程 |
3.1 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过程及其成就 |
3.1.1 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的条件基础 |
3.1.2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历程 |
3.1.3 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的成就 |
3.2 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的特点与主要经验 |
3.2.1 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的特点 |
3.2.2 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的主要经验 |
3.3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衰退 |
3.3.1 东北老工业基地衰落的表现 |
3.3.2 东北老工业基地衰落的原因分析 |
第4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传统工业化模式的特点及其问题 |
4.1 东北地区传统工业化模式的特征 |
4.1.1 东北地区工业化是资源依赖型发展模式 |
4.1.2 东北地区工业化是重工业早熟畸形发展模式 |
4.2 东北地区传统工业化模式的问题 |
4.2.1 资源依赖型发展模式导致的问题 |
4.2.2 重工业早熟畸形发展模式导致的问题 |
4.3 东北地区传统工业化模式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及分析 |
4.3.1 传统工业化模式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
4.3.2 东北老工业基地衰落的根源分析 |
第5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再工业化”的主要目标 |
5.1 工业结构的结构优化 |
5.1.1 工业结构概念内涵和演变规律 |
5.1.2 东北地区工业结构现状及分析 |
5.1.3 东北地区工业结构优化的方向措施 |
5.2 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的完善 |
5.2.1 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的概念内涵 |
5.2.2 东北地区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
5.2.3 东北地区市场优化目标与措施 |
5.3 产业体系的完善和结构升级 |
5.3.1 产业结构概念内涵和演变规律 |
5.3.2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5.3.3 东北地区产业体系结构升级的方向措施 |
5.4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可持续发展 |
5.4.1 经济增长方式与可持续发展内涵 |
5.4.2 东北地区经济增长方式与可持续发展现状 |
5.4.3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 |
第6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再工业化”的主要途径 |
6.1 发展以食品工业为核心的加工工业 |
6.1.1 东北地区发展食品加工工业的有利条件 |
6.1.2 发展以食品工业为核心的加工业的重要意义 |
6.1.3 食品加工业发展模式与道路选择 |
6.2 发展民营经济,健全市场机制 |
6.2.1 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
6.2.2 发展民营经济对东北振兴的作用与意义 |
6.2.3 发展民营经济的路径选择 |
6.3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 |
6.3.1 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的内涵 |
6.3.2 东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现状 |
6.3.3 “再工业化”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意义 |
6.3.4 “再工业化”中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战略措施 |
6.4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
6.4.1 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原则 |
6.4.2 东北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现状与必要性 |
6.4.3 东北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10)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1.5 论文的研究框架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的文献综述 |
2.2 国内研究的文献综述 |
2.3 国内外研究的评价 |
第三章 工业化发展的约束条件分析 |
3.1 工业化初级阶段的资本约束 |
3.2 工业化中级阶段的资源环境约束 |
3.3 工业化高级阶段的技术约束 |
3.4 不同经济增长方式中工业化的资源利用方式 |
第四章 资源环境约束与工业化发展的关系 |
4.1 资源环境与工业化发展的关系 |
4.2 资源环境约束下工业化发展的模型构建 |
4.3 模型的理论含义 |
第五章 中国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 |
5.1 中国工业化进程历史演变的评价 |
5.2 中国现阶段工业化发展状态的评价 |
第六章 中国工业化面对的资源环境约束 |
6.1 中国资源环境状态的评价 |
6.2 中国资源环境状态对工业化的约束 |
6.3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
第七章 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工业化道路的转型 |
7.1 工业化任务的转型 |
7.2 工业化方式的转型 |
7.3 工业化路径的转型 |
7.4 工业化结构的转型 |
7.5 工业化途径的转型 |
第八章 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的路径 |
8.1 调整工业结构,提高工业增长质量 |
8.2 建立工业循环经济模式,提高资源循环利用能力 |
8.3 加快工业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8.4 强化工业环境管理,降低工业化代价 |
8.5 建立生态工业体系 |
第九章 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制度创新 |
9.1 正式制度创新 |
9.2 非正式制度创新 |
9.3 制度环境 |
第十章 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政策支持 |
10.1 完善产业政策,促使工业产业转型 |
10.2 调整财政政策,促使工业化转型 |
10.3 调节税收政策,支持工业化转型 |
10.4 加大资源环境政策供给,重视资源环境保护 |
10.5 完善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政策,加快工业化进程 |
结论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 研究结论 |
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世界高科技趋向与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工业化道路转型研究[D]. 令雨龙. 外交学院, 2020(08)
-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研究(1978-2018)[D]. 申晓蓉.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3]高淳区新型工业化道路探析[D]. 朱继飞. 东南大学, 2019(05)
- [4]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国际比较研究[D]. 陈红进.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3(07)
- [5]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历史演进[D]. 范卫青. 武汉大学, 2013(01)
- [6]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及模式研究[D]. 谢春. 中南大学, 2011(12)
- [7]包容性增长视域下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路径研究 ——以西部大开发背景下贵州的工业化为个案[D]. 罗丕. 武汉大学, 2011(05)
-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工业化道路思想研究[D]. 薛体伟. 南京师范大学, 2011(05)
- [9]东北地区工业化道路和“再工业化”方向研究[D]. 冯岩. 吉林大学, 2010(08)
- [10]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D]. 姚聪莉. 西北大学, 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