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香港城市小说研究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香港城市小说研究

论文摘要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世界,由“全球化”带来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后现代性”,按杰姆逊的说法,后现代的特征是距离感的消失,无深度感、愈趋浅薄微弱的历史感。全球化及后现代社会的显现,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香港文学的语境。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是香港本土意识的萌芽和成长期,香港作家们开始关怀本土,以新的角度阅读城市,并通过写作表达对城市的认同和建立以城市为主的主体意识。当时间迈入众声喧哗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九七”回归引发作家对香港历史、文化及城市本身的另一轮书写,也延续了七十年代以来香港小说以“城”为主题的书写。综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这个时期不仅有过渡期的焦虑,还有“九七”真正来临时候的平静,更有回归后面临世纪末的港人心态。因此,这个时期的香港城市小说中必定有它丰富多彩的一面值得我们去发现。研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香港城市小说,更主要的目的还在于发现一种叙事策略,从作家叙事策略的选择上去发现城市与小说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之间寻找一种沟通。本文从这个目的出发,选择以“浮动”作为关键词来统领香港城市小说的特质,试从这一时期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时间观、空间观以及叙述视角、叙事手法等问题进行立体解读。都说“城市如文本”,为香港说各种各样的故事,可以看作是在新时期延续香港存在意义的重要手段。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主题
  • 第2章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香港城市小说概述
  • 2.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语境
  • 2.1.1 全球化
  • 2.1.2 后现代性
  • 2.2 “城市文学”的界定
  • 2.2.1 城市:关键词
  • 2.2.2 “城市文学”该如何定义?
  • 2.3 香港城市文学的特征
  • 2.3.1 四、五十年代的香港城市文学
  • 2.3.2 六、七十年代的香港城市文学
  • 2.3.3 八十年代的香港城市文学
  • 2.4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语境下香港城市小说的新特征
  • 2.4.1 城市小说
  • 2.4.2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香港城市小说的主题
  • 2.4.3 表现形式的丰富
  • 2.4.4 香港城市小说研究上的新特征
  • 第3章 “浮城”意象及浮动的时空观
  • 3.1 “浮城”意象
  • 3.2 浮动的时间
  • 3.2.1 每个人都属于两个时代:记忆—当下
  • 3.2.2 施叔青“香港三部曲”及西西《飞毡》
  • 3.2.3 陈慧《拾香纪》
  • 3.3 浮动的空间
  • 3.3.1 香港:一个需用全方位体会的空间
  • 3.3.2 也斯《记忆的城市·虚构的城市》
  • 3.3.3 董启章《地图集—一个想象的城市考古学》和《V城繁胜录》
  • 第4章 浮动的视角与叙事策略
  • 4.1 浮动的坐标
  • 4.1.1 香港: 非本土作家眼中“想象的异邦”
  • 4.1.2 妓女身份的隐喻
  • 4.1.3 大陆女作家王安忆《香港的情与爱》
  • 4.1.4 香港作为“她者”的含义
  • 4.1.5 从“岭南文化”的视角看香港
  • 4.2 浮动的书写
  • 4.2.1 专栏文学式的小说写作
  • 4.2.2 小叙事、拼贴等后现AI写作法
  • 4.2.3 跨文体、跨媒介写作的尝试
  • 第5章 结论
  • 5.1 本文结构及研究意义
  • 5.2 意义延伸:关于“第三空间”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香港城市小说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