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体系与层序地层学研究

广元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体系与层序地层学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采用沉积学、岩石学、层序地层学、测井以及地震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与手段,研究了广元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体系,分析了沉积特征。对广元工农镇露头剖面进行了层序地层学研究,并建立了区域层序地层格架,进而以三级层序为基础,分析了广元—元坝地区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具体步骤及成果如下:首先在收集众多前人资料基础上,通过对广元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露头剖面、钻井岩心和大量测井资料的观察、分析、研究,提取出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电测曲线、剖面结构以及粒度特征等沉积相标志,从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中划分出冲积扇、河流、湖泊三角洲、湖泊、海相三角洲和有障壁海岸等6个沉积体系,详细描述和综合归纳了各沉积体系及其沉积亚相和微相的特征。并进一步得出了2种相应的沉积模式,须家河组一段至二段主要为海陆过渡相→海相的沉积模式,由海相三角洲、海湾、障壁海岸与浅海组合。须家河组三段至五段总体上发育由盆地边缘冲积扇经河流到三角洲或扇三角洲再到湖泊的沉积模式,随盆地的时空变化而有所变化,可细分为两种沉积模式,即(1)冲积扇→辨状河三角洲→湖泊的模式和(2)冲积扇→扇三角洲→湖泊的模式。运用陆相层序地层学的方法对研究区须家河组进行了层序地层学研究。以不整合面为界限确定了层序界面,将广元地区须家河组划分出3个构造层序(TS1、TS2和TS3)和5个三级层序(SQ1、SQ2、SQ3、SQ4和SQ5),SQ1对应TS1,SQ2和SQ3对应TS2,SQ4和SQ5对应TS3。须5段对应的层序SQ5由于龙门山隆升作用所以在广元工农镇地区缺失,深入探讨了层序特征。并建立了广元工农镇—元坝地区的南北向的层序地层对比格架。以Ⅲ级层序为编图单元,根据研究区内重点钻井沉积相的划分,编制了广元—元坝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层序-岩相古地理图,详细描述了各期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其演化。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沉积体系研究现状
  • 1.2.2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
  • 1.5 主要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区域地层
  • 2.3 沉积盆地性质和构造一沉积演化特征
  • 2.3.1 沉积盆地性质
  • 2.3.2 须家河期川西类前陆盆地构造一沉积演化特征
  • 第3章 广元工农镇地层发育特征
  • 3.1 野外露头剖面分层描述
  • 3.2 地层特征与对比
  • (1) 须一段(T3x1)
  • (2) 须二段(T3x2)
  • (3) 须三段(T3x3)
  • (4) 须四段(T3x4)
  • 第4章 沉积体系分析
  • 4.1 沉积相标志
  • 4.1.1 岩石颜色
  • 4.1.2 岩石结构
  • 4.1.3 沉积构造
  • 4.1.4 古生物化石
  • 4.1.5 测井相标志
  • 4.1.6 地震相标志
  • 4.1.7 其他标志
  • 4.2 沉积体系划分方案
  • 4.3 沉积体系特征
  • 4.3.1 大陆沉积体系组
  • (1) 冲积扇沉积体系
  • (2) 河流沉积体系
  • (3) 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
  • (4) 湖泊沉积体系
  • 4.3.2 海陆过渡沉积体系组
  • (5) 海相三角洲沉积体系
  • 4.3.3 海洋沉积体系组
  • (6) 海岸沉积体系
  • 4.4 沉积模式及演化
  • 4.4.1 海陆过渡三角洲沉积模式
  • 4.4.2 陆相的沉积模式
  • 第5章 层序地层学研究
  • 5.1 层序地层分析
  • 5.1.1 层序地层分析方法运用
  • (1) 陆相层序地层
  • (2) 海相层序地层
  • 5.1.2 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及特征
  • (1) 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
  • (2) 层序界面特征
  • 5.2 层序划分方案
  • 5.3 层序特征
  • 5.3.1 层序1(SQ1)特征
  • 5.3.2 层序2(SQ2)特征
  • 5.3.3 层序3(SQ3)特征
  • 5.3.4 层序4(SQ4)特征
  • 5.3.5 层序5(SQ5)特征
  • 5.4 层序格架的建立
  • 第6章 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 6.1 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概述
  • 6.2 层序—岩相古地理图编图方法
  • 6.3 广元—元坝地区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 6.3.1 SQ1 期(T3x1)
  • 6.3.2 SQ2 期(T3x2)
  • 6.3.3 SQ3 期(T3x3)
  • 6.3.4 SQ4 期(T3x4)
  • 6.3.5 SQ5 期(T3x5)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层序地层学简析[J]. 黑龙江科学 2018(02)
    • [2].层序地层学标准化研究现状[J]. 石化技术 2016(12)
    • [3].层序地层学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探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16(28)
    • [4].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层序地层学》课程教学改革——以长江大学为例[J]. 课程教育研究 2016(28)
    • [5].层序地层学在储层建模中的应用[J]. 科技信息 2011(16)
    • [6].对国外层序地层学研究进展的几点思考及L—H—T层序地层学[J]. 沉积学报 2010(04)
    • [7].“全国第五届油气层序地层学大会”成功召开[J]. 石油学报 2008(01)
    • [8].《层序地层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发展历程——以中国地质大学为例[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 2010(01)
    • [9].本科层序地层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1(02)
    • [10].我国油气层序地层学进展及在碳酸盐岩油气勘探中的应用[J]. 海洋地质动态 2008(04)
    • [11].“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层序地层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以贵州大学为例[J]. 科教导刊(下旬) 2019(10)
    • [12].溱潼凹陷台兴地区高精度地层序地层学研究[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7(04)
    • [13].近海含煤岩系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14(01)
    • [14].从旋回的有序叠加形式到层序的识别和划分:层序地层学进展之三[J]. 古地理学报 2011(01)
    • [15].层序地层学:问题与讨论[J]. 地球科学 2017(12)
    • [16].《层序地层学》重点课程建设[J]. 教育教学论坛 2018(22)
    • [17].升平地区层序地层学解释及层序地层格分析[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2(10)
    • [18].层序地层学研究理论应用实例[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1(21)
    • [19].陆相层序地层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32)
    • [20].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西部探矿工程 2019(04)
    • [21].层序地层学的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8(08)
    • [22].中国含煤岩系层序地层学研究进展[J]. 沉积学报 2009(05)
    • [23].浅谈“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概念的内涵[J]. 地质学刊 2009(04)
    • [24].层序地层学研究的新进展及发展方向[J]. 山东煤炭科技 2008(06)
    • [25].层序地层学单元定量划分方法探讨[J]. 科技信息 2012(22)
    • [26].海进海退旋回划分开辟新领域,高位低位油气勘探前景广阔——“全国第六届油气层序地层学大会”在杭州举行[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0(05)
    • [27].伊宁凹陷侏罗系水西沟群层序地层学与聚煤规律分析[J]. 新疆地质 2014(01)
    • [28].“V-C”层序地层学方法及其在油田开发中后期的应用[J]. 中国海上油气 2020(05)
    • [29].层序地层学在砂岩型铀矿勘查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展望[J]. 铀矿地质 2008(01)
    • [30].浅论层序地层学的发展及其研究前沿[J]. 内江科技 2008(12)

    标签:;  ;  ;  ;  ;  ;  

    广元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体系与层序地层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