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沉积制备超细铜粉的粒径控制机制研究

电沉积制备超细铜粉的粒径控制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超声乳化电解前驱液的方法制备超细Cu粉,研究电流、阳极性质以及有机添加剂油酸含量对粉体粒径的影响机制。采用XRD进行物相分析,利用红外分光光谱仪检测油酸包覆情况,使用马尔文激光粒度仪测试粉体的粒度分布,在三电极体系下以恒电流的方式测定电极反应的相关电化学参量。通过改变电流,能引起阴极电流密度的改变。当电流的增大速度较阴极极片面积增大速度快时,能引起电流密度增大,从而增大电化学极化过电位;电流密度增大,使Cu2+由于迅速在阴极沉积成Cu,大量减少阴极表面附近的Cu2+含量,造成浓差极化过电位的升高;电流密度增大,促进阴极上的吸附Cu原子扩散到生长点,提高了电结晶过电位。电流从0.4A上升到0.6A时,由于电流的增大速度较阴极极片面积增大速度快,能引起电流密度增大,从而提高了阴极过电位,即平均过电位从0.258V上升到0.552V,而由此获得的粉体粒径从338nm减小到92nm;当电流继续从0.7A增大到1.0A时,由于电流的增大速度较阴极极片面积增大速度慢,导致电流密度变小,降低了阴极过电位,即平均过电位从0.481V减小到0.340V,而此时获得的粉体粒径从106nm增大到254nm。更换不同性质阳极的研究发现,不溶性Ni阳极由于其引起的电极反应中存在析O2和析H2的共轭反应,导致粉体中Cu的氧化物含量比采用可溶性Cu阳极时要高;但也由于H2的析出,使得H2成为搅拌阴极近表面溶液的动力,从而减小浓差极化过电位的效果显著;采用不溶性Ni阳极时,由于H2在阴极的搅拌也能促进阴极上的吸附Cu原子扩散迅速,提高了电结晶过电位。鉴于以上的分析,使得采用Cu为阳极时的平均过电位为0.398V,比采用Ni时的平均过电位0.316V要高。与采用Cu或Ni为阳极时,其粉体粒径都有随过电位的递增呈减少的趋势,但他们的变化程度不同,采用Ni为阳极时,过电位从0.293V增加到0.395V使得粉体粒径从307nm减小到47nm;而采用Cu为阳极时,过电位从0.258V增加到0.552V使得粉体粒径从338nm减小到92nm。改变油酸含量的研究发现,减少油酸含量,使阴极表面有机物吸附层变薄,减少了对Cu2+放电的阻碍作用,从而能减少电化学极化过电位;油酸含量的减少,使得阴极H+放电的可能性降低,减少了由于H2的析出对阴极表面溶液的搅拌作用,从而提高了阴极浓差极化过电位;减少油酸含量,使阴极表面有机物质吸附层变薄,吸附原子向生长点的扩散变得容易,增大了电结晶过电位。由于受到这三部分过电位的综合影响,最终导致当油酸含量从15ml/L减少到5ml/L的过程中,阴极过电位从0.315V升至0.481V,平均粒径也由最大的307nm减小到106nm。而不加入油酸时,由于反应体系活化能的迅速增大,使得反应无法顺利进行。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绪论
  • 1.1 超细铜粉的应用
  • 1.1.1 超细粉体
  • 1.1.2 超细铜粉的应用
  • 1.2 超细铜粉的制备方法
  • 1.3 制备超细铜粉方法的技术关键
  • 1.3.1 粒径控制
  • 1.3.2 减少氧化物的生成
  • 1.3.3 减少粉末团聚
  • 1.3.4 形貌控制
  • 1.4 本文制备超细铜粉的主要机理
  • 1.4.1 电沉积过程机理
  • 1.4.2.超声乳化分散机理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研究方法以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主要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1.6 研究意义
  • 1.6.1 工程意义
  • 1.6.2 学术意义
  • 1.7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 2.粒径控制机制实验设计
  • 2.1 实验方案设计
  • 2.2 实验设备
  • 2.3 阴极过电位测试
  • 2.3.1 阴极过电位
  • 2.3.2 平衡电极电位的测量
  • 2.3.3 过电位的测量
  • 2.4 实验过程
  • 3.外电流对粉体粒径的影响机制研究
  • 3.1 实验参数
  • 3.2 粉体物相检测
  • 3.2.1 粉体物相检测结果
  • 3.2.2 粉体物相分析
  • 3.3 粉体粒径检测
  • 3.3.1 不同电流下粉体的粒径
  • 3.3.2 不同电流条件下粒径变化规律
  • 3.4 电化学参数检测
  • 3.4.1 电化学参数检测结果
  • 3.4.2 电化学参数分析
  • 3.4.3 电流改变对粉体粒径的影响机制
  • 3.5 小结
  • 4.不同性质阳极对粒径的影响机制研究
  • 4.1 实验参数
  • 4.2 粉体物相检测
  • 4.2.1 粉体物相检测结果
  • 4.2.2 粉体物相分析
  • 4.3 粉体粒径检测结果
  • 4.3.1 不同电流下粉体的粒径
  • 4.3.2 不同电流条件下粒径变化规律
  • 4.4 电化学参数检测
  • 4.4.1 电化学参数检测结果
  • 4.4.2 电化学参数分析
  • 4.4.3 不同性质阳极对粉体粒径的影响机制
  • 4.5 小结
  • 5.油酸含量对粉体粒径的影响机制研究
  • 5.1 实验参数
  • 5.2 粉体物相检测
  • 5.2.1 粉体物相检测结果
  • 5.2.2.粉体物相分析
  • 5.3 粉体粒径检测结果
  • 5.3.1 不同油酸含量条件下粉体的粒径
  • 5.3.2 不同油酸含量条件条件下粒径变化规律
  • 5.4 电化学参数检测
  • 5.4.1 电化学参数检测结果
  • 5.4.2 电化学参数分析
  • 5.4.3 油酸含量对粉体粒径的影响机制
  • 5.5 小结
  • 6.结论
  • 6.1 研究过程概述
  • 6.2 主要结论
  • 6.2.1 电流因素对粉体粒径的影响机制
  • 6.2.2 不同性质阳极对粉体粒径的影响机制
  • 6.2.3 油酸含量对粉体粒径的影响机制
  • 6.3 后续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电沉积制备超细铜粉的粒径控制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