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农民阶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农民诗人,《无产阶级诗人和农民诗人》,冯雪峰
农民阶级论文文献综述
景李斌[1](2019)在《鲁迅与画室,升曙梦与“升梦曙”——从画室译《无产阶级诗人和农民诗人》谈起》一文中研究指出《莽原》半月刊第21期(1926年11月10日出版),载有"画室"的译文《无产阶级诗人和农民诗人》(升曙梦作)。有些论者以为这是鲁迅翻译的,阿英、沈鹏年等很多学者把"升曙梦"误写为"升梦曙"。那么,"画室"是谁?这篇文章是不是鲁迅的译文呢?升曙梦又是谁?一、《无产阶级诗人和农民诗人》的译者是鲁迅?有些论者提到鲁迅翻译过日本学者升曙(本文来源于《鲁迅研究月刊》期刊2019年06期)
文红玉,程亚仪[2](2018)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民阶级政治心理变迁历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6年),在中国社会的大变动中,农民,作为占中国人口比例最高的社会群体,有其独特的社会心理。根据建国初期百废待兴的发展需求,中共中央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与举措来推动农民阶级身份的转变。针对农民阶级在不同时期的表现,中央循序渐进地推进政策执行,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研究这一时期农民的政治心理变迁,对于中国共产党科学制定对农村的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湖北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方圆,彭继红[3](2018)在《从土地问题看农民阶级对中国共产党的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阶级和政治叁个基本原因决定了土地问题是农民阶级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关键所在。农民阶级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途径体现为叁个方面:一是在认识土地政策的过程中选择共产党,二是在参与土地改革实践中选择共产党,叁是在实现自身土地利益的过程中选择共产党。农民阶级最终选择中国共产党主要表现在政治上的拥护、组织上的参加和军事上的支持。(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李志[4](2018)在《毛泽东的农民观:阶级分析法的一种中国式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毛泽东与马克思、列宁似乎持有不同的农民观,尤其是毛泽东的农民观似乎很难被纳入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谱系中。但实际上,毛泽东的农民观并没有偏离马克思与列宁在阶级分析方面所坚持的基本原则;相反地,毛泽东以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为原型所提出的农民观,是对马克思阶级理论的补充与拓展,在此意义上可被视为阶级分析法的一种中国式表达。(本文来源于《毛泽东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宫玉涛[5](2017)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初期俄国农民阶级的政治态度变化及原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个"农民国度",俄国农民阶级的政治态度对于十月革命胜利成果的巩固至关重要。十月革命胜利后初期,俄国农民阶级对布尔什维克党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多次变化的过程,即支持——反对——支持的转变,这与布尔什维克党在不同时期实施的政策有直接关系。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余粮收集制引发了农民的不满、反对和反抗,但并不应彻底否定它。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是符合一个"农民国度"社会发展规律的转变。(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4期)
周贤润[6](2017)在《从阶级认同到消费认同:农民(工)身份认同的代际转向》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农民(工)的传统身份进行简要回溯的基础上,力图通过历史性的社会结构分析,对这一群体的身份认同进行梳理。在梳理的过程中,聚焦制度结构变迁与农民工实际的生活处境,以消费为分析主轴,重点考察老一代农民工与新生代农民工之间出现的认同差异。在高度流动性和商品化的消费时代大背景下,作为农民工主体的新生代农民工,正面临着重新适应新环境和建立"认同"的过程,出现了新的、以消费为取向的身份认同转向。(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4期)
潘晓静,郭台辉[7](2017)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农民阶级”的话语变迁:1919—1931》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民阶级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但起初十余年经历了一个成长与壮大的历史过程,这可追踪其话语变迁来证实。在建党前后两年,农民阶级是积极的职业群体,在国民革命时期成为国民政府动员的广大底层群众,在国共两党合作破裂之后才融为无产阶级的一部分。相应地,"农民阶级"作为一个话语单位,所能指的语用范畴模糊不定,大致可划分为职业话语、民众话语、阶级话语叁个阶段的变迁,并最终融入无产阶级的革命话语体系。"农民阶级"的话语变迁见证了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话语的本土阐释,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成功提供了充分的话语准备。话语变迁分析,展示了现代中国革命对社会动员的不同话语要求,有助于理解国共两党话语体系构建背后不同的政治实践逻辑。(本文来源于《探索与争鸣》期刊2017年04期)
宫玉涛[8](2017)在《论十月革命中农民阶级的角色与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是一个典型的农民国度,和平、土地和"面包"是农民最直接、最强烈的诉求。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开展了有针对性地争取团结农民阶级的工作:积极回应广大农民的诉求特别是土地诉求,不惜作出暂时的必要的妥协;帮助农民认清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反农民本质,积极宣扬工农联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策略性地同在农民阶级中有较大影响力的左派社会革命党结盟。经过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积极努力,加上农民阶级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矛盾持续加剧等因素的作用,俄国的农民阶级通过多种方式参与了这场伟大的革命,并以其特有的方式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研究》期刊2017年04期)
陈小玮[9](2016)在《权佳果 对“以阶级斗争为纲”说“不”的农民》一文中研究指出"我本是一个极普通、极平淡的人。我自信此生活得决不至于像有些人那样无聊。"这是十八年前权佳果在回忆录中对自己传奇人生的评价。他初中只上了七周,就因贫困而辍学。但是,作为一个青年农民,他却敢在"文革"期间提笔撰写近5万字的《提交中共中央的对社会的认识》一文并携带进京。这一举动,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这是我当年带到北京的《提交中共中央的对社会的认识》的打印稿。"权佳果从书房拿来一份A4纸大小的薄册子递给。(本文来源于《新西部》期刊2016年10期)
居伊·夏布耶,寿利雅,吴亚楠[10](2016)在《阶级斗争中的法国农民与“农民阵线”影片》一文中研究指出这次被命名为"电影的红色年代:中国与世界"[Des anneees Rouges du Cincema:la Chine et le Monde]的研讨会,是对一段有益的历史记忆的必要回顾和总结。应该说我回忆起张艾弓的论文总是很激动,因为我欣赏该文用独特的方式将法国1970年代"战斗电影运动"处理成一场文化革命或类似运动,跟唱着曾让我心驰神往的革命样板戏的中国"文革"遥相呼应。这番功夫不容易,须知所有与回忆相关的工作,与记忆的废墟相关的工作,经常遭人遗忘。没有人可以全部经历并全盘记录,所以我倾向于遵循马克·布洛赫[Marc Bloch]智慧的指引:"每个(本文来源于《新美术》期刊2016年10期)
农民阶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6年),在中国社会的大变动中,农民,作为占中国人口比例最高的社会群体,有其独特的社会心理。根据建国初期百废待兴的发展需求,中共中央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与举措来推动农民阶级身份的转变。针对农民阶级在不同时期的表现,中央循序渐进地推进政策执行,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研究这一时期农民的政治心理变迁,对于中国共产党科学制定对农村的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农民阶级论文参考文献
[1].景李斌.鲁迅与画室,升曙梦与“升梦曙”——从画室译《无产阶级诗人和农民诗人》谈起[J].鲁迅研究月刊.2019
[2].文红玉,程亚仪.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民阶级政治心理变迁历程分析[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8
[3].方圆,彭继红.从土地问题看农民阶级对中国共产党的选择[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
[4].李志.毛泽东的农民观:阶级分析法的一种中国式表达[J].毛泽东研究.2018
[5].宫玉涛.十月革命胜利后初期俄国农民阶级的政治态度变化及原因分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6].周贤润.从阶级认同到消费认同:农民(工)身份认同的代际转向[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7].潘晓静,郭台辉.中国革命进程中“农民阶级”的话语变迁:1919—1931[J].探索与争鸣.2017
[8].宫玉涛.论十月革命中农民阶级的角色与作用[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
[9].陈小玮.权佳果对“以阶级斗争为纲”说“不”的农民[J].新西部.2016
[10].居伊·夏布耶,寿利雅,吴亚楠.阶级斗争中的法国农民与“农民阵线”影片[J].新美术.2016
标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农民诗人; 《无产阶级诗人和农民诗人》; 冯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