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陈新:中国首位桥梁监理院士(论文文献综述)
李爱花[1](2020)在《性别、科学与社会 ——以中国早期科学女博士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女科学家稀缺的话题不仅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女性作为未被社会充分挖掘和应用的重要科技人力资源,引起了越来越多国家的高度重视,欧美等很多国家已经将开发女性的科学潜能上升到国家科技政策和经济竞争政策的战略高度。在社会和科学发展需求的推动下,女性在科技人力资源中的数量越来越多,和男性所占比例相差越来越小。然而总体上看,女性主要集中于科学界的底层,大量女性的科学潜能还是未被充分激发出来。科学女博士作为科学领域的高端人才,研究其成长和成才的路径有助于进一步开发女性的科学潜能。本文以中国早期科学女博士为研究对象,用生命历程的视角考察影响女性成为女博士科学家的社会因素。科学职业信念的形成、科学学士学位的获得、科学博士学位的获得和科学博士学位获得后的工作与成就是影响科学女博士生命历程的关键节点。本文以这四个节点为基础从个人、家庭和社会三个层面探讨成为科学女博士及发挥科学女博士科学潜能的社会影响因素。科学职业信念影响选择和追求科学职业的态度和行为。女性科学职业信念的形成依赖于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女性对科学能力的自我肯定和女性对科学职业的期待。从贤妻良母到职业女性的独立意识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性别启蒙影响;女性对科学能力的自我肯定受到个人、家庭和学校对其科学天赋认可的影响;女性对科学职业的期待受到个人、家庭和学校对科学及女科学家认同的影响。科学学士学位是进入科学职业的基本前提,同时也是进入科学博士教育的基础。女性获得科学学士学位不仅需要进入高等科学教育的大门,而且需要完成高等科学教育训练。女性进入高等科学教育的大门受到个人对接受高等科学教育的期望、家庭对进入高等科学教育的支持和学校的高等科学教育向女性开放的影响;女性完成高等科学教育训练受到所学专业与个人期望一致和性别平等的高等科学教育环境的影响。科学博士学位是科学教育的最高层次,同时也是入职学术工作的普遍要求。女性获得科学博士学位不仅需要获得科学博士研究生教育深造机会,同样也需要完成科学博士研究生教育训练。女性获得科学博士研究生教育深造机会受到个人争取、学校推荐和资金支持的影响;女性完成科学博士研究生教育训练受到个人对自身科研能力的认可、家庭的理解和支持以及导师对科研能力的肯定与激励的影响。科学博士学位获得者入职科学界尤其是学术工作领域,是做出科学贡献成为科学家的关键。女性成为科学家不仅需要获得科学职业而且需要做出科研成果。科学女博士获得科学职业受到个人科学职业信念的坚持和科学职业岗位向女性开放的影响;科学女博士取得科研成就受到性别平等的科研机会及家庭的理解和支持的影响。纵观中国早期科学女博士的生命历程,发现女性在成为科学家的过程中始终面临着传统与现代、个人与社会、职业与家庭的选择,渴望成为经济独立的职业女性和对自己科学能力的自信是她们成功的关键,平等的性别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是促其成功的重要因素。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2](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研究指明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张一龙[3](2018)在《中国特高压(上)——来自山西的追寻与眺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你是谁?一块乌黑的煤炭,还是一朵雪白的浪花?一缕金色的阳光,还是一阵浑黄的狂风,抑或一股琥珀般的油液?这些都不重要,你终究是一道激射的电流,仿佛锃亮的钢鞭截断黑暗,从此百川归海,千万里追寻澄澈初心。——题记第一章决战前后持续多日的攻击之后,终于迎来决战时刻。一轮冷月高挂空中,寒风凛冽。附近村庄的百
郑晓光[4](2017)在《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水电开发研究(1949-197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的前27年水电开发进行了历史考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水利水电事业,注重延揽、重用民国时期有留美背景的水电科技精英群体,派遣优秀青年赴苏联学习水电工程科技,同时注重自行培养人才,为水电科技精英从事水电开发创造了一系列良好的条件。从而激励起水电科技精英群体为国为民奉献、掀起水电建设新高潮的热情和干劲,新中国大中型水电站建设迅速迎来高潮,取得卓越的成就。本文着重探讨水电科技精英的学术养成、科技实践分布、群体特征、科研创新活动及成果,评述水电科技精英在新中国的前27年水电开发中的历史作用。力图以水电科技精英群体的实践活动为主线,从一个新的视域展示新中国的前27年水电事业发展的脉络,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本文认为,民国时期培养的水电人才为新中国水电开发奠定了重要的人才基础;新中国的前27年水电科技精英在水电开发体制的创立、政策的制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决策咨询作用;水电科技精英在河流泥沙、高速水流、高含沙水流等水电基础科研方面,成果卓越,部分科技成果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水电科技精英在岩溶等复杂地质环境下,主持建造多种坝型的高坝,使中国坝工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在水电科技精英的艰苦创业、不懈努力下,中国自行建造的大中型水电站从无到有,由少到多,为改革开放后水电开发更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曹洋[5](2016)在《基于建筑伦理的中国建筑设计协作机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筑设计是建筑行业活动的核心环节,围绕其构建的制度体系是行业运转秩序的基础。建筑设计及其实现不仅是建筑设计从业者的主体工作,更是建筑工程各个利益相关方博弈的重要平台。当前,我国的建筑设计协作机制尚不完善,各利益主体的价值立场冲突严重,致使本应投入于工程的社会资源蒸发于行业内耗之中。因此,有必要客观审视建筑行业现行制度环境的问题,并对其改进方式提出建议,进而构建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的行业新秩序。西方的经验证明,建筑师的职业天性决定了其作为建设项目的核心角色最有利于社会资源的高效利用。然而,由于历史因素的影响和现实环境的制约,中国建筑师的业务水平尚无法支撑其新的角色定位,普遍存在的激愤情绪也使其对其他利益主体的价值诉求存在偏见。中国建筑师必须拓展视野并提升自己,才能与新的制度环境相匹配。本文在客观还原中国建筑行业生态的基础上,探讨了行业新秩序的可能性及其概貌,以期增进建筑师对其他利益主体的理解,并正视自身的不足,进而在制度调整和自我提升的双重作用下,形成建筑行业基于伦理的价值共识和善意的协作氛围。全文分四部分。首先,文章从秩序的概念出发,重新勾勒了作为本文理论支撑的建筑伦理学的学术框架,简要介绍了其中与本课题密切相关的学术成果和理论工具,借此帮助读者建立起观察建筑行业现象的伦理视角。其次,基于大量的访谈调研,文章对建筑活动各相关群体(行政管理方、建设方、设计方、施工方、使用方)的建筑伦理观和职业困境进行了较详尽的阐述,由此呈现出建筑行业生态的现实场景。在第三部分,文章就行业内的一些焦点问题展开讨论,通过对各方真实态度的分析,揭示出建筑活动伦理判断的矛盾性与复杂性,并由此引发对问题背后制度根源的思考。在结论部分,文章以西方建筑师负责制为蓝本,结合中国现实提出了以建筑师为核心的行业新秩序的构想,讨论了其制度支撑,并从伦理学角度进行了合理性证明。最后,文章还对新机制环境下建筑师的自我调整提出了建议。
赵雅超[6](2016)在《中美工程伦理规范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程师作为工程活动的主体,在工程职业活动中不可避免的遭遇一系列伦理问题。作为工程师的组织形式——工程职业社团纷纷制定工程伦理规范,以指明工程师的道德责任,引导工程师的职业行为。从一定意义上说,工程伦理规范是工程师职业行为的参考和依据,是工程成为职业的内在性要素,其完善程度决定着一个国家工程职业化水平的高低。目前我国大陆的工程伦理规范建设发展缓慢,大部分工程职业社团没有制定成文的工程伦理规范。直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少数职业社团才重新制定了各自的工程伦理规范。我国大陆的工程伦理规范发展滞后于我国快速发展的工程职业,建设我国的工程伦理规范体系显得尤为必要。美国是工程伦理规范建设比较有代表性的国家,工程伦理规范发展起步早于我国,且伴随着工程职业的发展不断调整,成为很多国家制定工程伦理规范的典范,对我国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为此,笔者搜集了美国工程伦理规范发展方面较为新颖的材料,较为系统的梳理了美国工程伦理规范的发展历史,形成了对美国工程伦理规范发展历史脉络的总认识;同时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背景,对中国工程伦理规范的发展历史进行事实性描述,推进了目前国内学者对于我国大陆工程伦理规范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对两国工程伦理规范进行多方面的比较分析,系统分析我国工程伦理规范发展滞后性因素。借鉴美国工程伦理规范发展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工程职业的具体境域,探索建设我国工程伦理规范的对策建议,以明确工程师的伦理责任,引导工程师的职业行为,降低工程风险,推动我国工程职业的良性发展。
陈启文[7](2016)在《大河上下》文中指出遥想一条万里巨川的诞生,那该是一个庄严而浩大的仪式,自然也是天地造化。引子遥想一条万里巨川的诞生,那该是一个庄严而浩大的仪式,自然也是天地造化。但黄河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又是一个让人类费尽猜测的千古之谜。这一谜团近年来已被中国地理学家揭开了,并且向世人再现了在地球造山运动中大地重新塑形和黄河逐渐形成的过程。科学的阐释过于深奥,这里我尽可能把它转化为简明扼要的常识。第一阶段
岳婷婷[8](2015)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847年,容闳、黄宽、黄胜三位中国少年在美国教师布朗的资助下,由香港马礼逊学校前往美国留学,掀开了中国近代留美教育的序幕。此后的百余年间,留美教育几经潮起潮落,绵延不断。近代留美生大多以潜心学习西方科技文化为己任,文化品位高、知识结构新,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产生了巨大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初,迫于当时的国际局势与中美关系,中国政府决定停止向美国派遣留学生,留美教育被迫中断。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改革开放的启动与中美关系的改善,特别是邓小平做出“扩大派遣留学人员”的重要指示,留美教育得以恢复。1978年底首批公派访问学者启程赴美,标志着留美教育正式重启。改革开放以来,留美教育持续稳步发展,中国迎来了史上规模最大、领域最多、范围最广的新一轮留美热潮。伴随中美外交关系的变化与两国留学政策的演变,改革开放以来的留美教育大致经历了恢复与迅速发展(1978-1988年)、遭遇顿挫与回暖(1989-1997年)、持续发展与短暂低潮(1998-2006年)、深入发展与繁荣(2007年至今)四个发展阶段。留美教育的发展虽偶有挫折,但总趋势是向上发展的。美国始终是中国学生首选的留学目的国,中国也逐渐成为美国国际学生的最大来源国之一。总体而言,留美教育的恢复和发展是中美两国政府与民间力量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是留美教育恢复之初,两国间的学术联系因长期封闭而一时难以建立起来,为了解决留学生派遣渠道不畅的问题,两国政府、一批中美热心教育事业的科学家以及民间各种基金会组织,都承担起牵线搭桥的工作,发起实施了多个赴美留学项目,选送了数千名的中国学生和学者赴美深造,从而使赴美留学工作打开了局面。当代留美生的数量多、质量高、领域广。从留学规模看,1978年以来从中国大陆赴美留学的学生和学者已逾146万人,占同期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的近一半;从留学层次看,留美生中攻读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占多数,学历水平整体较高;从留学领域看,选择读科学、技术、工程、商科等专业的留美生人数最多。此外,中美两国趋向宽松的留学政策及中国国内出国留学热的持续升温,使留美生的队伍日益庞大,人员构成日益复杂,留美教育呈现出了许多新特点和新趋势:留学不再是少数精英群体的专利,赴美留学成为许多学生毕业时的常规选择;留美本科生人数激增,留美中学生也显着增加;留美生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更加注重从自身需求和兴趣出发;留学渠道从单一的国家选拔资助,发展为自行申请、校际合作、联合培养等多种选择。总之,留美教育正朝向大众化、低龄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伴随留美教育的持续发展、留美生人数的不断增多,二者与中美两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越来越紧密。一方面,留美生为美国提供了丰富而廉价的人力和智力资源,为推动美国科技创新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留美生的学费和日常消费促进了所在学校及当地经济的发展,对美国经济发展贡献良多;大量留美生毕业后留在美国创新创业,成为当今美国华人华侨专业人士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提升了华裔族群在美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地位。另一方面,数量众多的留美回国人员凭借其在各行各业的杰出表现,无可争议地成为当代海归群体中的佼佼者。他们奋战在中国教育、科技、经济、政治、文化和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总之,作为沟通中美文化的桥梁和纽带,留美生已经成为推动两国关系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
刘慧[9](2014)在《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及教育研究 ——以南京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门历史悠久、关乎国计民生和人类生存的学科,地球科学对于国家和社会发展有着其显着的生存性需求和战略性地位,但是由于作为传统艰苦专业的特殊性,其日益增长的高素质人才需求与逐步降低的专业社会认可度之间的矛盾却在近些年愈演愈烈,主要体现在招生环节的人才吸引不力、培养环节的专业思想不稳定、就业环节的人才选留困境等。本文在呼吁更具自主性的招生政策和提升专业社会认可度同时,重点聚焦现行的招生和就业制度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实践环节,运用职业规划的教育理念,从职业兴趣引领、职业技能提升、职业价值观的树立等角度,对研究型大学地球科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历史演进、当前现状和职业价值观进行历史性、现实性的分析和研究,从职业规划的视角探索艰苦专业的人才培养支撑体系和教育体制,一方面帮助地球科学专业的大学生及早和有效开展职业规划并付诸行动,另一方面也为学科发展在现阶段的人才培养困境提供数据和信息,以期主管部门和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能够更为贴近当代大学生特征和现实,为学科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后备人才。本研究以地球科学领域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及发展为主要研究内容,以职业规划理论为研究理论框架,以不同时期的价值观演变作为研究背景,客观理解和认识当代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现状,探索地球科学专业领域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期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机制。本研究重点解决的问题在于:1、当前地球科学专业社会认知和认可度不高的历史性根源是什么,该如何客观理解?2、当前大学生对于地球科学领域的职业期望、职业价值观体现如何,职业规划教育可以从哪些方面更好的服务于人才培养工作?研究采用文献分析和历史研究相结合、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文献分析寻求艰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理论基础,以历史研究阐述学科的时代背景和战略意义;以问卷调查分析的量化研究探索艰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以对不同时期典型人物和当代大学生代表进行深度访谈的质性研究探索大学生职业规划的规律和价值观要素的形成机制。对于专业的历史角度的理解和现实角度的质性、量化分析,都旨在为地球科学专业的大学生提供更具有专业特色和意义的职业规划教育和指导工作。全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从学科发展的需要角度阐述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系统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对职业规划相关理论、地球科学学科相关概念进行了分析,对国内外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有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第二章从地质学专业的起源和历史发展、学科内涵的演进、我国地球科学学科的发展现状和战略地位等方面,分析和阐述学科发展对于人才综合技能、全局眼光、学科交叉能力等方面的素质需求。对应这样的需求,阐述当前我国学科发展存在的科研思维和质量、理论创新和交叉融合、高新技术与开发、人才质量、平台构建等方面的差距。学科的差距归根结底是人才的差距,本文就此提出职业规划教育对于优质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第三章从个人发展与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依存和促进的角度出发,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专业的30届校友毕业去向为数据支撑,分析建国以来地球科学专业人员职业发展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职业分布及变化规律、职业价值观呈现,发现研究型大学学生在本专业就业以及在基础科研方向就业的比例在逐年下降;基于典型人物访谈阐述地学人才的成才因素并从中获得“名人效应”对于专业兴趣引领的积极作用、应用地质学前景和地质学的自由职业市场分析等方面的启示。第四章通过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发现地球科学专业研究型大学的学生对于专业的认可度堪忧,职业规划进展较为滞后,职业价值观呈务实和自我倾向,大学生专业认识、择业要素、职业期待、价值体现等诸多职业规划要素与学生个人属性呈显着相关性;第五章通过深入的学生访谈,从心理学、社会学角度探索教育方式、成长环境、职业指导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表明提升地球科学专业的本专业就业率的根本途径在于加强学生的专业兴趣引领工作,社会实践的缺失成为阻碍大学生职业规划进程的重要因素,揭示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尚未固化,需要更具有实效的教育手段的介入,激发大学生的积极价值观念。第六章在文献和历史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量化和质性研究的结果,针对地球科学专业职业规划指导教育机制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提出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和开展科普创作来弘扬地学文化;通过新生导学、名师引领来提升专业兴趣;探索以实践为主导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思路;完善地学领域职业规划指导教育机制;以霍兰德职业兴趣六边形为蓝本,提出地球科学专业的职业世界六边形模型,用于开展更符合国情和贴近时代的职业规划指导;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职业规划理论的本土化两个方面阐述本次研究对于大学生教育的普遍意义。
乔敬博[10](2014)在《基于图式理论的中国公司与英美公司简介对比分析》文中指出公司简介是公司向顾客和投资者展现公司形象的有效外宣手段。然而,过去对于该文体的研究多基于文字层面,缺乏从认知理论方面进行的研究。图式理论认为读者在长期阅读过程中己形成对所读材料的图式,在阅读该类型文本时会依据头脑中现存的图式对文章进行预测,契合读者已有图式的文章能够很快被读者理解与接受,二语写作者或译者可以目的语读者所具备的该类型文章图式为依据进行英文文本的构建。因此,本文拟引入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式理论,从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结构图式三个层面探讨中国公司简介与英美公司简介图式的异同,并分析二者异同的原因。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中国公司与英美公司在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及结构图式三个层面均有异同。二者在三个图式层面的相同点源于二者属于同一类型文本且主题相同,因此其图式中基本要素及构建形式相似。而二者在三个图式层面的差异源于中国公司与英美公司属于不同的文化体系,其思维方式与文化价值观有差异。中国公司的英文简介可基于对二者差异的了解进行构建和改善。论文最后一章指出文中存在的不足,并为将来的图式研究提出了建议。
二、陈新:中国首位桥梁监理院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陈新:中国首位桥梁监理院士(论文提纲范文)
(1)性别、科学与社会 ——以中国早期科学女博士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国外研究动态 |
(二)国内研究动态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对象 |
五、概念界定 |
六、研究思路与内容 |
七、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科学职业信念的形成 |
1.1 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 |
1.1.1 家庭的性别启蒙 |
1.1.2 学校的性别启蒙 |
1.1.3 社会的性别启蒙 |
1.2 对科学能力的自我肯定 |
1.2.1 个人对科学天赋的认可 |
1.2.2 家庭对科学天赋的重视 |
1.2.3 学校对科学天赋的肯定 |
1.3 对科学职业的期望 |
1.3.1 个人对科学和女科学家的认同 |
1.3.2 家庭对科学和女科学家的认同 |
1.3.3 学校对科学和女科学家的认同 |
第二章 科学学士学位的获得 |
2.1 进入高等科学教育大门 |
2.1.1 个人对接受高等科学教育的期望 |
2.1.2 家庭对进入高等科学教育的支持 |
2.1.3 学校的高等科学教育向女性开放 |
2.2 完成高等科学教育训练 |
2.2.1 所学专业与个人期望一致 |
2.2.2 性别平等的高等科学教育环境 |
第三章 科学博士学位的获得 |
3.1 获得科学博士研究生教育深造机会 |
3.1.1 个人争取 |
3.1.2 学校推荐 |
3.1.3 资金支持 |
3.2 完成科学博士研究生教育训练 |
3.2.1 个人对自身科研能力的认可 |
3.2.2 家庭的理解和支持 |
3.2.3 导师对科研能力的肯定与激励 |
第四章 获得科学博士学位后的工作与成就 |
4.1 科学职业的获得 |
4.1.1 个人科学职业信念的坚持 |
4.1.2 科学职业岗位向女性开放 |
4.2 科研成就的取得 |
4.2.1 性别平等的科研机会 |
4.2.2 家庭的理解和支持 |
结语 |
附录 中国早期女博士名录(1918-1955)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4)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水电开发研究(1949-197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相关研究述评 |
三、本论题研究方法和主要依据的资料 |
四、本论题研究的基础数据来源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新中国水电开发事业肇始的人才基础 |
第一节 民国时期水电科技精英的学术养成、工程实践 |
第二节 国民政府与美国合作培养水电人才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培养水电人才的发端 |
第二章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水电事业的起步 |
第一节 水电科技精英参与新中国水电事业的始创 |
第二节 培养新中国的水电人才 |
第三节 水电科技精英在新中国第一座大型水电站建设中的探索 |
第四节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建国初期水电科技创新 |
第三章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第一次水电建设高潮 |
第一节 水电科技精英与“水主火辅”政策的出台 |
第二节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第一次水电建设高潮 |
第三节 水电科技精英在“大跃进”及调整时期的水电科技创新 |
第四章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第一次水电建设高潮的余波 |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初期水电科技精英群像 |
第二节 水电科技精英参与三线建设中的水电开发 |
第三节 水电科技精英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水电建设中的成就 |
余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基于建筑伦理的中国建筑设计协作机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缘起:从几个案例说起 |
2 问题的提出:建筑设计协作进程如何从多方博弈走向共享共赢 |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4 论文框架 |
5 论文创新点 |
第一章 建筑伦理视角的建立 |
1.1 建筑伦理既有研究概述 |
1.1.1 何为建筑伦理 |
1.1.2 建筑伦理学的发展概况 |
(1)西方建筑伦理学发展概况 |
(2)中国建筑伦理学发展概况 |
1.2 建筑伦理的秩序解读 |
1.2.1 中国传统文化对伦理概念的解读 |
1.2.2 建筑伦理的本质内涵:关于秩序的建筑学说 |
1.3 建筑伦理视角对建筑设计机制优化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1 作为一门道德哲学的现实意义 |
(1)西方规范伦理学对建筑设计机制优化研究的启示 |
(2)中国传统伦理观对市场活动的影响 |
1.3.2 作为一种秩序学说的现实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建筑设计协作利益相关方的建筑伦理观 |
2.1 建筑行政管理方的建筑伦理观 |
2.1.1 建筑行政管理方的内涵 |
2.1.2 建筑行政管理方职业行为的基本逻辑 |
(1)建筑行政管理方的市场角色 |
(2)经济视角下建筑行政管理方的职业行为逻辑 |
2.1.3 建筑行政管理方的建筑伦理观 |
(1)建筑行政管理方的建筑价值观 |
(2)建筑行政管理方的职业立场 |
2.1.4 建筑行政管理方的难处 |
2.2 建筑建设方的建筑伦理观 |
2.2.1 建筑建设方的内涵 |
2.2.2 建筑建设方职业行为的基本逻辑 |
(1)不同类型建设方职业行为逻辑的共性 |
(2)不同类型建设方职业行为逻辑的差异 |
2.2.3 建筑建设方的建筑伦理观 |
(1)建筑建设方的建筑价值观 |
(2)建筑建设方的职业立场 |
2.2.4 建筑建设方的难处 |
2.3 建筑设计方的建筑伦理观 |
2.3.1 建筑设计方的内涵 |
2.3.2 建筑设计方职业行为的基本逻辑 |
2.3.3 建筑设计方的建筑伦理观 |
(1)建筑设计方的建筑价值观 |
(2)建筑设计方的职业立场 |
2.3.4 建筑设计方的难处 |
2.3.5 小结:在市场规则与专业理想间徘徊的建筑设计方 |
2.4 建筑施工方的建筑伦理观 |
2.4.1 建筑施工方的内涵 |
2.4.2 建筑施工方职业行为的基本逻辑 |
2.4.3 建筑施工方的建筑伦理观 |
(1)建筑施工方的建筑价值观 |
(2)建筑施工方的职业立场 |
2.4.4 建筑施工方的难处 |
2.5 建筑使用方的建筑伦理观 |
2.5.1 建筑使用方的内涵 |
2.5.2 建筑使用方的建筑伦理观 |
(1)业主的建筑伦理观 |
(2)客户的建筑伦理观 |
(3)一般使用者的建筑伦理观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设计协作进程中典型矛盾的伦理解读 |
引论:忧郁的职业性 |
3.1 认知层面的建筑伦理摩擦 |
3.1.1 技术价值层面的建筑价值观摩擦:以“功能”为例 |
(1)建筑相关群体对建筑功能的不同理解 |
(2)与功能相关的建筑伦理摩擦 |
3.1.2 社会文化价值层面的建筑价值观摩擦:以“文化态度”为例 |
(1)投资与建筑文化价值观摩擦 |
(2)纯利率与建筑文化价值观摩擦 |
3.1.3 感性认知价值层面的建筑价值观摩擦:以“创新”为例 |
(1)建筑师:创新的维度 |
(2)工程师:创新的标准 |
(3)施工方:创新的成本 |
(4)行政管理方:创新的价值 |
(5)开发商:创新的风险 |
3.2 职业活动层面的建筑伦理摩擦 |
3.2.1 策划与设计阶段的建筑职业伦理摩擦 |
(1)关于“任务书” |
(2)关于“调研” |
(3)关于“专项设计前置” |
3.2.2 施工阶段的建筑职业伦理摩擦 |
(1)关于“施工招投标” |
(2)关于“变更” |
(3)关于“监理” |
(4)关于“完成度” |
3.2.3 使用阶段的建筑职业伦理摩擦 |
(1)关于“非法改造” |
(2)关于“使用” |
3.2.4 与“推进速度”相关的建筑职业伦理摩擦 |
3.2.5 与“职业道德”相关的建筑职业伦理摩擦 |
(1)行政干预是“合理的犯规”吗? |
(2)开发商的社会责任 |
(3)公众能否为城市建设负责?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秩序重构:基于建筑伦理的建筑设计协作机制优化建议 |
引论:市场经济环境下制度、契约与道德的统一 |
4.1 中外建筑师职业权责的比较 |
4.1.1 中外建筑师在建筑生产活动中职业权责的比较 |
(1)中国建筑师执业制度的现状及其历史成因 |
(2)西方建筑师的执业制度概貌 |
(3)中国现行工程管理制度的问题 |
4.1.2 中外建筑师在城市建设决策中职业权责的比较 |
4.2 以建筑师为核心的行业秩序重建 |
4.2.1 建筑行业新秩序概貌 |
(1)参照系:西方建筑师与建设工程其他利益主体的关系 |
(2)符合中国国情的中间路线 |
4.2.2 建筑行业新秩序的伦理学支撑 |
(1)道义论路径的辩护 |
(2)目的论路径的辩护 |
(3)契约论路径的辩护 |
4.2.3 建筑行业新秩序的制度支撑 |
(1)建筑师对建设工程的全程业务 |
(2)支持咨询服务业的发展 |
(3)建筑师的职业风险控制 |
(4)城市建设决策中专业话语权的提升 |
(5)建筑行业协会管理与监督职能的强化 |
4.3 新的设计协作机制环境下建筑师的自我调整 |
4.3.1 价值认知层面的调整:设计价值观的伦理回归 |
(1)当代中国建筑创作价值观的迷失 |
(2)建筑创作是否需要价值标准 |
(3)基于建筑伦理的建筑创作价值观初探 |
4.3.2 职业活动层面的调整:建筑师职业伦理准则的制定 |
(1)自省:建筑师的社会责任 |
(2)自治:建筑师职业伦理准则探索 |
4.3.3 业务水平层面的调整:建筑师业务水平的提升 |
(1)市场意识的提升 |
(2)沟通能力的提升 |
(3)图纸质量的提升 |
(4)施工知识的补足 |
(5)后期服务意识的加强 |
本章小结 |
结语:制度与善意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采访记录 |
建筑行政管理方采访 |
建筑建设方采访 |
建筑设计方采访 |
建筑施工方采访 |
附录三 美国建筑师学会(AIA)伦理与职业行为准则 |
附录四 西方建筑学固有的伦理维度 |
附录五 规范伦理学主要分支概述 |
附录六 中国传统伦理观的基本内容及特征 |
致谢 |
(6)中美工程伦理规范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缘由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研究现状总结 |
1.3 论文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与研究方案 |
1.3.3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中美工程伦理规范的发展历史 |
2.1 美国工程伦理规范的发展历史 |
2.1.1 孕育时期:强调工程师个体责任 |
2.1.2 产生时期:强调忠诚于雇主或客户 |
2.1.3 发展时期:关注公众责任 |
2.1.4 完善时期:关注环境责任 |
2.2 中国工程伦理规范的发展历史 |
2.2.1 产生时期:强调对客户、同僚负责 |
2.2.2 发展时期:强调国家、民族利益 |
2.2.3 分化时期:逐渐完善与缓慢发展 |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美工程伦理规范比较分析 |
3.1 中美工程伦理规范的具体文本比较 |
3.2 中美工程伦理规范的制定因素比较 |
3.3 中美工程伦理规范的制定主体比较 |
3.4 中美工程伦理规范的制定过程比较 |
3.5 中美工程伦理规范的影响作用比较 |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工程伦理规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中国工程伦理规范存在的问题 |
4.2 中国工程伦理规范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市场化水平较低,工程职业化进程缓慢 |
4.2.2 工程职业社团发展不够健全 |
4.2.3 工程师职业伦理意识薄弱 |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建设我国工程伦理规范的对策建议 |
5.1 加强工程职业社团建设,促进工程职业自治 |
5.2 加快工程伦理教育,提升工程师伦理意识 |
5.3 推进工程伦理规范制定与完善,健全工程伦理规范体系 |
5.4 健全相关工程法律法规,规范工程师行为 |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中国工程组织、章程及伦理意识情况 附录B 中国工程师注册法规中义务和法律责任的规定条款 附录C 部分中国的工程伦理规范: 附录D 部分美国的工程伦理规范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研究论文 致谢 |
(8)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回声——改革开放之前的留美教育概述 |
一、近代留美教育发展概况(1847-1949) |
二、近代留美教育和留美生的特点 |
三、建国初期的归国留美生与留美教育的中断 |
第三章 复兴——改革开放以后留美教育的重启 |
第一节 留美教育恢复的动因 |
一、大时代背景:中美关系的改善与中美建交 |
二、中国决定恢复派遣留美生的内驱力 |
三、美国愿意接纳中国留学生的内驱力 |
第二节 留美教育恢复的过程 |
一、邓小平关于留学问题的若干重要指示 |
二、扩大派遣留学人员政策的出台 |
三、中美会谈与两国教育交流文件的签署 |
第三节 首批公派留美人员的派遣及意义 |
一、选派过程 |
二、留学实践 |
三、历史影响 |
第四章 轨迹——留学政策与留美教育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出国留学政策沿革 |
一、1978-1985 年:恢复与起步阶段 |
二、1986-1991 年:调整与完善阶段 |
三、1992 年至今:规范与加速发展阶段 |
第二节 赴美留学相关政策的变革与发展 |
一、在华举办“赴美留学考试”政策及其实施 |
二、美国留学政策演变及其对留美教育的影响 |
第三节 新时期留美教育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
一、1978-1988 年:恢复与快速发展时期 |
二、1989-1997 年:遭遇顿挫与回暖时期 |
三、1998-2006 年:持续发展与短暂低潮 |
四、2007 年至今:深入发展与繁荣时期 |
第五章 拓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项目留学 |
第一节 政府留学项目——富布赖特项目的恢复 |
第二节 学科留学项目 |
一、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CUSPEA) |
二、中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合招生项目(CUSBEA) |
三、中美化学研究生项目(CGP) |
四、数学与经济学留学项目 |
五、学科留学项目的影响 |
第三节 基金留学项目 |
一、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的留美项目 |
二、包兆龙包玉刚中国留学生奖学金 |
第六章 数据——留美学人的规模与结构之分析 |
第一节 留美学人的规模 |
一、中方关于留美人数的记录 |
二、美方关于留美人数的记录 |
第二节 留美学人的内部构成 |
一、留学性质 |
二、经费财源 |
三、个人情况——性别、年龄、来源城市、婚姻状况 |
第三节 留美学人的文化结构 |
一、研习科系 |
二、留学层次与学术水平 |
三、地域分布 |
第四节 精英群体—留美博士 |
一、规模 |
二、内部构成 |
三、毕业去向 |
第七章 调适——跨文化留学实践的酸甜苦辣咸 |
第一节 最初的美国印象 |
第二节 文化碰撞下的留学实践 |
一、语言关 |
二、生活关 |
三、学业关 |
四、社交关 |
五、情感关 |
第八章 抉择——新时期留美学人的滞留与回归 |
第一节 田园将芜胡不归? |
一、留美人员的滞留概况 |
二、滞留原因及影响分析 |
第二节 异邦之龙——从留学生到新移民 |
一、以留美学人为主的专业团体 |
二、风云人物——海外留美学子杰出代表 |
第三节 留学回国政策与归国留美生 |
一、1978 年后留学归国政策的建立与完善 |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留学人员回国概况 |
三、留美回国人员对国内环境的认知与适应情况调查分析 |
第九章 互动——留美归国学人与当代中国发展 |
第一节 留美学人与中国高等教育 |
一、高等院校的归国留美学人概况 |
二、留美学人与高校发展 |
三、留美学人与大学管理 |
第二节 留美学人与中国科技 |
一、留美学人的科技创业 |
二、留美学人的科技角色 |
三、留美精英与两院院士 |
第三节 留美学人与创业中国 |
一、漫漫归国创业路 |
二、创业园中的留美学人 |
三、留美学人归国创业的评价 |
第四节 留美学人与人文社会科学 |
一、部分优秀留美学人分析 |
二、留美学人的角色定位——部分学科统计 |
三、留美学人与当代艺术 |
结论 |
附录A |
附录B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及教育研究 ——以南京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源起及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概念界定 |
二、相关理论背景 |
第三节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一、国外职业生涯教育现状 |
二、国内职业生涯教育及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职业规划教育研究的启示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力求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地球科学学科发展背景及人才需求 |
一、地质学的起源与发展背景 |
二、现代地球科学学科内涵发展历程 |
三、我国地球科学学科的发展与战略地位 |
四、我国地球科学学科发展现状 |
五、学科发展需求对于地学人才职业规划教育的启示 |
第三章 建国后我国地球科学专业人员职业生涯发展演变---基于数据统计和典型生涯人物访谈的研究 |
第一节 地球科学学科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地球科学专业毕业生职业分布——以南京大学为例 |
第三节 建国后地球科学专业人员就业价值观的演变 |
一、建国初期:一元化的传统职业价值观 |
(一) 建国初期地球科学人才的社会价值观 |
(二) 典型生涯人物分析——中国科学院院士W院士 |
二、改革开放后:务实求真的现实主义价值观 |
(一) 改革开放后的地球科学人才的社会价值观 |
(二) 典型生涯人物分析—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S教授 |
三、新世纪以来:个体幸福最大化的后现代价值观 |
(一) 后现代价值观体现 |
(二) 典型生涯人物分析—地质学家、自由职业者B先生 |
第四节 数据分析和启示 |
一、就业市场不断扩大和专业社会认可度之间的矛盾分析 |
二、典型人物职业生涯发展对于职业规划教育的启示 |
(一) 名人效应在专业兴趣引领中的作用 |
(二) 应用地质学的职业前景 |
(三) 地质学领域的自由职业市场分析 |
(四) 地球科学人才的成才因素分析 |
第四章 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分析——基于调查的数据分析 |
第一节 问卷调查工作设计 |
第二节 调查数据分析 |
一、地球科学专业社会认可度分析 |
二、大学生职业规划进展分析 |
三、职业期待 |
四、职业价值观分析 |
五、农村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各要素对比分析 |
第三节 小结 |
一、综合性大学地球科学专业学生专业认可度堪忧 |
二、职业规划进展不尽如人意 |
三、职业价值观呈现自我倾向和务实趋势 |
四、大学生职业规划要素随个人属性呈现差异性 |
第五章 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分析——基于访谈的质性研究 |
第一节 大学生职业规划个案访谈 |
一、A同学 立志科研,取法乎上 |
二、B同学 心系小家,胸怀大家 |
三、C同学 酷爱文学,取道地学 |
四、D同学 步步紧扣,精心规划 |
五、E同学 日行三省,孜孜以求 |
六、F校友 勇于挑战,敢于担当 |
七、X&Y校友 比翼双飞,各司其职 |
第二节 个案分析对于职业规划教育的启示 |
一、专业的内在吸引构成职业选择的根本动力 |
二、社会实践缺乏成为职业规划滞后的广泛因素 |
三、中美比较视角的启示 |
四、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深层次体现 |
第六章 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特点及教育机制探索 |
第一节 地球科学专业职业规划教育特点(实证总结) |
第二节 提升艰苦专业社会认知度和美誉度 |
一、弘扬地学文化 |
二、专业兴趣培养 |
三、行业就业政策的鼓与呼 |
第三节 地球科学领域的霍兰德职业世界探索模式 |
一、霍兰德职业兴趣角度的职业世界探索分析 |
二、职业世界六边形模型在职业规划指导中的应用 |
第四节 开展以实践为核心的职业价值观教育 |
一、职业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教育的根本 |
二、价值追求是个人发展的需要 |
三、职业市场均衡发展有赖于职业价值观教育 |
四、以实践为核心的职业价值观教育途径 |
第五节 构建全方位的职业规划教育体系 |
一、确保组织机构人力保障 |
二、职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 |
三、完善职业规划课程体系 |
四、全员参与职业规划教育 |
五、全程开展职业规划指导 |
六、建立就业实习评估机制 |
七、关注特殊人群职业辅导 |
第六节 地球科学专业职业规划教育对于高等教育的普遍意义 |
一、价值观教育的时代性和紧迫需求 |
二、职业规划教育的中国本土化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地质学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近30年校友职业分布 |
附录4 图表目录 |
致谢 |
(10)基于图式理论的中国公司与英美公司简介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List of Figures List of Tables CONTENTS Chapter Ⅰ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The Purpose of the Thesis |
1.3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hesis |
1.4 The Layout of the Thesis Chapter Ⅱ Literature Review |
2.1 Studies on Schema Theory |
2.1.1 The Definition of Schema |
2.1.2 The Development of Schema Theory |
2.1.3 Classification of Schemata |
2.1.4 The Activation of Schemata |
2.1.5 Application of Schema Theory |
2.2 Corporate Profiles and Schema Theory |
2.2.1 The Definition of Company Profiles and Its Functions |
2.2.2 Researches on Corporate Profiles |
2.2.3 Corporate Profiles and Schema Theory |
2.3 Summary of Previous Studies Chapter Ⅲ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ology |
3.1 Research Questions |
3.2 Methodology |
3.3 Data Collection Chapter Ⅳ Results and Discussions |
4.1 Similarities of Schemata of CCPs and ECPs |
4.1.1 Linguistic Schemata of CCPs and ECPs |
4.1.2 Cultural Schemata of CCPs and ECPs |
4.1.3 Formal Schemata of CCPs and ECPs |
4.1.4 Summary of Similarities |
4.2 Differences of Schemata of CCPs and ECPs |
4.2.1 Linguistic Schemata of CCPs and ECPs |
4.2.2 Cultural Schemata of CCPs and ECPs |
4.2.3 Formal Schemata of CCPs and ECPs |
4.2.4 Summary of Differences Chapter Ⅴ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
5.2 Limitations of the Thesis |
5.3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 References Appendix 1 Corporate Profiles of the Chinese Companies Appendix 2 Corporate Profiles of the British and American Companies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Acknowledgements |
四、陈新:中国首位桥梁监理院士(论文参考文献)
- [1]性别、科学与社会 ——以中国早期科学女博士为中心的考察[D]. 李爱花. 山西大学, 2020(12)
- [2]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3]中国特高压(上)——来自山西的追寻与眺望[J]. 张一龙. 黄河, 2018(01)
- [4]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水电开发研究(1949-1976)[D]. 郑晓光.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5]基于建筑伦理的中国建筑设计协作机制优化研究[D]. 曹洋. 天津大学, 2016(12)
- [6]中美工程伦理规范比较研究[D]. 赵雅超. 北京工业大学, 2016(03)
- [7]大河上下[J]. 陈启文. 清明, 2016(02)
- [8]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D]. 岳婷婷. 南开大学, 2015(01)
- [9]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及教育研究 ——以南京大学为例[D]. 刘慧. 南京大学, 2014(05)
- [10]基于图式理论的中国公司与英美公司简介对比分析[D]. 乔敬博. 北京林业大学,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