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郊区房地产开发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边雨[1](2021)在《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文中提出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自1949年发展至今,涌现了大量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为了今后更好的前进,对这一段时期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动态的审视总结必不可少。众多反映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理论及实践演进印记的视角中,建筑类期刊是折射和管窥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的一个独特窗口。本文先对1949至今的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然后利用CKNI数据库,以建筑类期刊为主要检索文献来源,收集1949年至2019年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相关文献,进行去重等整理,最后一共筛选收集论文3091篇。基于建筑类期刊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情况分析研究,确定本文的期刊统计范围。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依托Noteexpress等软件进行文献管理和相关数据整理,主要通过对发表年份、关键词的词频进行统计,从时间分布、期刊分布、研究类型、研究主题与热点等方面对中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重点对主要时间段的内容进行信息与历史事件结合的整理,使用Citespace软件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的聚焦点,掌握当前研究现状,总结出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全文以阶段划分及特征描述的方式对建国以来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主要分为三个时期:1949-1977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年的住房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以及1998年至今的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通过对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及相关政策、建筑类期刊中各个时期相关论文的记载情况的研究,总结出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的演变历程,总结其发展特征以及影响因素,以期对日后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许振江[2](2019)在《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作为当代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使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当下学界兴起了对改革开放及其历史的研究热潮。开展对改革开放史的研究应当在阐述“改革开放史”的概念及其内涵基础上,明确改革开放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在“革命史范式”、“现代化范式”等多种范式共存与争鸣条件下,实现多种研究范式的互鉴融通,乃至构建适合改革开放研究的新的研究范式,促进改革开放研究框架体系的搭建和党史学科体系建设。当下深化改革开放研究,价值主要体现在存史、资政、育人三个方面。这三方面的价值同样体现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之中。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上海在我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后来居上,实现了由“后卫”到“排头兵”的飞跃。学界对上海改革开放的研究也经历了萌生与初生、规范与兴盛、全面发展的阶段。新时代,上海作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试验田,承担和肩负起越来越多的改革试点工作,引领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鉴于上海在我国改革开放历史、现实及其未来中的重要地位,学界对上海改革开放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就研究领域而言,从最初的政治、经济领域扩展至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与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相契合,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实践主题的历史定位。就研究现状而言,相较于生态领域改革的研究而言,经济、政治、社会、文化领域的改革研究是成果较多的领域,其中尤以经济领域的改革开放为甚,这与上海乃至全国改革开放从经济领域起步并实现突破有着密切联系;社会领域的改革建设,上海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因而对这方面的研究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旨在发挥“上海经验”的借鉴参考价值;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兴起,上海在城市生态建设和体制建设方面的做法也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但相较于其他领域,这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新的研究领域。就国内研究而言,学界研究的问题主要聚焦于上海改革开放历史过程与分期、浦东开发开放、国资国企改革、金融改革、上海自由贸易区建设、以及政府机构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社会保障与医疗改革,城市综合治理和党的建设等主要问题。对上海改革开放,海外学者和机构也予以相当的关注,他们研究的问题主要聚焦于上海与全球化关联,表现之一就是全球化对上海的影响,体现为对外资投资、产业转型升级、政府与市场等问题的关注;其二是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诉求,表现为对上海建设全球中心城市路径、挑战和机遇的研究;除此之外,对上海的移民、就业、教育等社会问题也予以了一定程度的关注和研究。整体而言,这些研究问题背后是学界对“怎样发展上海、发展什么样的上海”问题的关怀,是对新时代如何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考与探索,以及对怎样推进地方改革开放、怎样研究地方改革开放的探索与反思。就研究方法而言,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学界综合各类研究方法的特点,实现了文献研究法、社会史学、口述史学、定性与定量、比较研究等各类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对各类研究方法的优势和不足,应当客观公正看待,坚持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切忌过分夸大或贬低,更为重要的是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坚持唯物史观指导。在研究成果方面,上海改革开放的研究成果多以论文(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图书、报纸文章的形式的呈现,其中论文成果数量是其中占比最大的,其次是图书成果。除此之外,也有一定数量的研究报告、资政报告、视频影像成果,成果类型呈现形式多样化。就学术影响力而言,以成果的被引量和载体影响因子而言,不同类型的成果在被引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总体而言,学位论文、期刊论文被引量要多于图书的被引量。刊载研究成果的主要期刊的影响因子总体偏低。因而上海改革开放研究成果在影响力方面还有待加强。就研究力量而言,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国内高等院校、上海社科院、上海市委党校构成了研究的主要力量。除此之外,中央党史与文献研究院及部分档案馆、纪念馆、区县史志部门也是其中重要的参与力量。在海外研究中,北美洲、欧洲和亚洲的国家构成了研究的中坚力量,其中尤以美国、日本、新加坡、英国等国家为主。尽管当下的改革开放研究比较热门,但是研究面临的问题仍不可忽视,比如研究史料中官方史料档案封闭性问题,民间史料的发掘运用问题,研究人员不足、结构不合理且科研能力有待加强的问题,研究成果的资政育人效果转化,以及党史学科定位和归属不清晰导致的学科体系建设迟滞问题,等等。就未来上海改革开放研究发展而言,本文认为要以上述问题为切入点,着力解决研究人员和史料问题。在研究内容上继续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领域的研究,注重上海改革开放历史经验教训、实践模式的总结,真正发挥改革开放史研究资政育人功效的发挥,同时借鉴海外上海研究相关成果、经验和方法,全面深化上海改革开放研究。未来的上海改革开放研究应当体现和注重对“人”的发现与关怀,加强对改革开放精神、改革开放中的争论等议题的研究探讨,以及通过在对改革开放历史的定位和探究中建构改革开放话语,乃至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促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阐述和传播。本文认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研究恰逢其时,正值当下。新时代党和国家将改革开放予以“里程碑”和“历史性事件”的极高评价和定位,一方面是由于改革开放顺应了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发展的趋势,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期望和需求,其历史性成就使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所发生的巨变和飞跃;另一方面,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面临着“啃硬骨头”、“趟深水区”的困境,亟需打破体制机制和思想领域的桎梏和藩篱,因而总结研究改革开放历史,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历史、理论支撑尤为重要。鉴于总结历史、服务现实和引领未来的多重需求,本文认为应该以当下改革开放史研究为契机,将党史国史研究重心的后移,以深化当代中国研究。
王欢[3](2019)在《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构建研究》文中认为传统的城乡二元建设用地制度已经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各地自发的和政府推动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开启了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历史进程。2014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为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本文基于以上现实背景,对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构建问题进行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界定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系统分析方法、logistic实证分析法、层次分析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多种研究方法,考察了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揭示了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基本架构、运行机制、收益分配及风险防控。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基本规定。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是指城市建设用地使用权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统一交易的市场,包括以下四层涵义:一是建设用地所有者平等参与土地市场的市场准入机制,实现了国有建设用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权能对等;二是统一、高效的城乡建设用地市场运行机制,最大程度地释放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的市场调节功能。三是城乡建设用地相关主体的利益共享机制,保证了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主体在收益共享权利、收益共享机会以及收益共享规则上的平等性;四是适度有效的国家宏观调控机制,最大程度地促进建设用地资源的优化配置。(2)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由割裂走向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在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建立过程中依然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首先,城乡建设用地在法律制度、产权安排等方面的不对称性是制约当前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构建的根本原因。其次,在现有制度框架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构建还面临着主体障碍和市场约束。其中,主体障碍包括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依赖”,农村建设用地入市主体认知与入市意愿低;市场约束则表现为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价格形成机制和收益分配机制不规范,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交易成本高、风险大以及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市场市场限制较多。(3)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基本架构主要由交易主体、交易客体、交易规则、交易程序、交易平台所构成。在此基本架构中,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城乡建设用地“同地、同价、同权”为原则,在市场运行机制的作用下,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功能,同时在政府监督和管理下,促进建设用地市场的规范有效运行。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城镇规划区内采取“实物交易+指标交易”和城镇规划区外采取“指标交易”为主要内容的城乡建设用地交易模式,用以解决由于土地的空间性以及位置的固定性造成的建设用地供需不匹配的问题。(4)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土地价格形成机理。以效用最大化理论为基础,引入讨价还价因子,将集体建设用地交易双方的主观偏好(风险规避系数)和客观能力(讨价还价能力)区分开来,并纳入同一模型,探讨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中的土地交易价格的形成机理。不难发现,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而言,其风险规避系数越高,讨价还价能力越低,土地的成交价格就会越低,反之亦然。为了提高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运行效率,应该在成立专门的农村集体土地管理机构,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讨价还价能力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城乡建设用地交易平台和交易中介在信息传播上的重要作用,并辅以政府信息供给的主要责任,降低交易双方的信息获取成本,形成较为公平合理的土地交易价格。(5)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条件下的土地收益分配。根据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认为集体建设用地增值收益的原因主要包括土地利用增值、农地转用增值、供不应求增值、规划管制增值、外部辐射增值等。得出相应的分配原则是:(1)由农村集体对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带来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绝对地租必须全部归农民集体所有;(2)由地块经济条件、交通状况、资源分布的差异造成的级差地租I的分配顺序应该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地方政府>用地单位;(3)由农村集体、政府和企业在同一块建设用地上追加投资改变该土地的生产效率而产生的地级差收益Ⅱ的收益分配顺序应该为地方政府>集体经济组织>用地企业。(6)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风险评估与防范。从指标层看,加剧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风险、农村宅基地失去社会保障的功能的风险、国家对土地管理失控的风险、利益分配不公平的风险、降低房价的风险等五个指标在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中的权重较大。从准则层看,降低政府管理效益的风险、侵害农民利益的风险、消弱国家宏观调控的风险、冲击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和危及国家粮食安全的风险的风险严重程度分别为0.3437、0.3184、0.1522、0.1236、0.0621。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系统风险的评估值为0.44,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在整体上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需要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使其控制在社会经济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朱少林[4](2019)在《房地产营销与建筑设计关联性初探》文中研究说明2016年12月中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要求回归住房居住属性。2016年12月2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进一步指出,“要准确把握住房的居住属性”。如何让房地产回归到居住的基本属性上,是房地产走向健康发展的主要内容。当前市场的房地产的营销和建筑设计如何协调发展还处于一个博弈阶段。原因在于,一方面房地产还处于炒的阶段,房地产的营销无视差异化竞争、过于依靠广告攻势,房地产营销对住房的居住属性没有很好的把握;另一方面建筑设计因为设计市场的低价竞争,只能争取与更多的客户合作,得到眼前的利益,采取低价、低质的服务策略,导致设计水准降低,缺乏与营销的互动,缺乏对房居住属性的探索,这一情况很长一段时间内很难扭转。就此本研究尝试对房地产营销和建筑设计如何协同发展、共同让住房回归居住属性进行研究,构建符合我国房地产当下情况的,房地产营销和建筑设计关联性研究体系。本研究首先对房地产营销理论体系、建筑设计理论的体系进行总论,分析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房地产营销视角下建筑设计的对策。并结合具体的项目的具体定位、策划及设计过程中的营销如何与设计互动,做出了详细的介绍和总结。虽然这一理论体系还处于初级阶段,通过本论文的分析和总结,可以证明建筑设计只有从房地产营销的视角出发,并通过与营销部门积极沟通和相互配合从开发商和消费者共同需求作为设计的出发点,需要的商品住宅设计作品实现各方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推出尊重消费者的高品质产品才能赢得市场。此理论体系改变了原先营销设计各自为战的状态,该体系在未来的房地产健康发展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吴雷[5](2016)在《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与景观规划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快速城镇化以来,在中国城乡空间格局中,位于大都市郊区的乡村,其乡村问题最为严峻与尖锐。大西安作为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都市区,其中的城郊乡村面对着复杂而多变的城乡环境,乡村发展与乡村景观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本研究以大西安都市区为空间背景,以未来城乡结构转型为时间背景,将大西安城郊乡村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诸多学科知识,借助多种新技术、新方法,探索以乡村发展模式与乡村景观规划相结合的方式,从城郊整体到城郊乡村个体,指导大西安城郊乡村在主要职能、产业经济、社会人口、乡村景观的转型发展。具体的研究包括如下部分:第一,梳理近代以来大西安城乡空间格局的演变,并与西方大城市城乡空间格局演变轨迹进行对比;分析影响大西安城郊格局演变的影响因子;预测大西安未来的城乡空间格局趋势与城乡结构转型;提出城乡格局演变中出现的四种乡村;指出城郊乡村将作为大西安都市区中“最后的乡村”,应采取“多样化主动适应”的战略实现乡村发展。第二,通过多种手段的乡村调研,把握大西安城郊乡村的整体现状;归类提出大西安城郊乡村面对城乡环境改变,自我调整发展方向,改变乡村子系统所产生缓慢演进型与剧烈演进型两类适应性自发展模式,其中剧烈演进型由分为:传统产业更新型、城镇功能承担型、乡村旅游接待型三类;本研究分析了不同适应性自发展模式的演变、经验与瓶颈。第三,着眼未来的城乡关系的结构转型,为了适应都市区的城乡环境改变,指出城郊乡村也必须实现转型;鉴于大西安城郊乡村众多,难以针对每个乡村制定转型策略,因此提出类型化的城郊乡村发展模式,以确定不同乡村的主要职能发展方向;通过总结国内外城郊乡村发展先进案例的经验,发掘乡村自身价值,拓展适应性自发展,耦合都市区需求,本研究提出生态保育型、地区服务型、休闲游憩型与现代农业型的四种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并运用多因素的综合区划体系,借助GIS技术,将大西安城郊地区区划出不同乡村发展模式的范围。第四,从风景园林学、景观生态学理论视角,理解乡村景观;按照大西安城郊地区的地形地貌分区,提出:平原型、台塬型、丘陵型与山地型的四类城郊典型乡村景观类型;指出在今后乡村转型与乡村发展模式实施中,这些类型的城郊乡村景观将会出现差异化的演变,因此将城郊乡村发展模式与城郊乡村典型景观进行联系,确定城郊乡村景观演变类型,即乡村景观规划的不同对象;针对四类大西安城郊典型乡村景观,提出其各自特征,再采用景观指数与景观感知比对的方法,发现历经快速城镇化之后,这些乡村景观所出现的典型变化,并分析其变化动力与存在问题,并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第五,对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的内涵与相关理论、原理、技术进行探索,架构起乡村景观规划编制的内容体系;确定规划的目标、原则;提出规划调查与乡村景观数据库建构的方法;明确乡村景观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管的主体和权责,以及成立乡村景观委员会、“以奖代罚”、发展乡村景观教育三项保障措施。第六,针对乡村景观规划内容体系所确定的:乡村景观格局规划、乡村景观控制性规划、乡村景观营建规划三个层次的规划,提出各自景观规划的方法与要点,并借助实例进行方法的验证。本研究形成了以乡村发展模式与乡村景观规划相结合的方法,用以分别指导大西安城郊乡村综合发展策略的确定与物质空间环境的落实,实现城郊乡村面对城乡关系转型时的综合发展,初步具备了完整的体系,为今后都市区城郊乡村发展策略、乡村景观规划等研究领域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补充,也为大西安与其他类似都市区的实践提供了指导与借鉴。
金涛[6](2016)在《中小城市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研究 ——以我国全民健身示范市铜陵为个案》文中指出以中小城市公共体育服务为研究对象,以安徽省铜陵市为调研对象,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调查、比较分析、个案研究、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借鉴城市发展理论、公共管理理论、治理理论等相关学科理论,以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发展历程、中小城市公共体育服务的系统理论构建以及铜陵市公共体育服务现状等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规范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比较应然与实然,探讨中小城市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策略,以期为我国中小城市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健康中国提供支持。研究主要观点如下:(1)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四个阶段。第一,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发轫(1949-1978年);第二,转型转轨期: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生长(1979-2001年),包括1979-1992年的改革开放初期和1992-2001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确立时期两个阶段;第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起飞(2002年至今)。(2)中小城市是介于大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纽带,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接口”和“生力军”。公共体育服务对中小城市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城市形象以及居民生活方式都有积极影响。中小城市的公共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进程以及传统体育文化影响公共体育服务的性质、内容、供给方式、供给规模以及需求层次和规模。(3)中小城市公共体育服务的系统结构应包括:管理系统、目标系统、动力系统、供给系统和评价系统五个子系统,其中每一个子系统都由一定的要素组成。(4)铜陵市在创建全民健身示范城市期间,创建目标明确,不断完善政策保障和管理机制,加强经费支持。城市居民体育锻炼意识普遍增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城市特色职工体育快速发展,居民对公共体育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升。(5)体育发达国家都具有完善的公共体育服务政策,发达的公共体育设施以及健全的体育组织网络和体育志愿服务体系。对我国中小城市的启示为:应建立适合各中小城市的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模式;挖掘特色体育资源,提高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化程度,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法律规制。(6)现阶段我国中小城市公共体育发展的策略为“六化”,即管理过程目标化、公共政策法制化、供给方式多元化、服务内容标准化、服务项目品牌化以及绩效评估常态化。
支家骏[7](2016)在《基于GIS的西安市产业地产空间选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过去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动力日渐式微,而新的增长动力尚未发力或正在形成。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城市面临着产业结构转型和空间布局重构的双重紧迫任务,为实现城市发展与产业增长相互融合的重要载体产业地产提供了发展机遇。本文梳理了国内外产业地产建设的相关研究理论,剖析了产业地产的客观属性与规律特征;结合城市空间结构与区位选址等空间理论,立足西安市产业地产发展的市场需求与空间分布特点,采用因子分析识别影响产业地产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以符合产业地产价值特征为原则,依托GIS空间分析工具构建了产业地产空间选址模型;针对西安市部分区域进行了实证,得出西安市产业地产的选址空间结果,并模拟了在部分影响因素变动下选址空间格局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揭示了科技创新因素、公共配套服务、社会经济环境、交通基础设施等因素对产业地产布局选址在空间上的作用机理,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把握产业地产的科学内涵和发展规律,从供给侧角度为产业地产的发展提供决策支持,有利于产业地产项目选址的科学性、适应性与可持续性发展,并为今后产业地产项目的选址决策与空间利用规划提供借鉴。
琚立宁[8](2015)在《上海市城市转型过程中建设用地规模管控手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城镇化模式发生根本性转变,以土地作为资本运作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国家越来越重视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特别是特大城市地区的建设用地规模。2014年上海市在新一轮城市总体修编工作中提出了规划建设用地“零增长”的目标。论文以浦东开发以来上海市建设用地规模管控手段为研究对象,对我国建设用地规模管控、规划学术界相关研究、上海市建设用地规划管理与调控手段进行历史梳理和分析研究,试图总结上海市建设用地规模管控的经验教训,为目前上海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提供参考。论文通过研究指出,与国家层面的政策与管控手段演变规律相似,上海市管控建设用地规模的政策越来越严格,管控手段由城市规划引导逐渐转变为土地管理约束,越来越依赖行政指令、强调近期见效、明确刚性底线。与此同时,规划学术界也越来越聚焦在工具化研究。通过评估,论文指出自浦东开发以来上海市建设用地规模管控的成效并不显着,认为底线控制、刚性指标管理等常见的管控措施,如果不从建设用地增长动力上着手,难以从根本上扭转建设用地规模失控的态势,且会造成新的问题。论文指出建设用地规模失控只是表象问题,它反映了地方政府对城市增长和经济增长的认识不清,对自身职能认识出现偏差。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职能转型,通过基础设施供给引导城市发展,发挥市场的激励机制。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需要以更广阔的视野研究建设用地规模管控的深层次问题,重视城市发展的长期效益,重回对城市合理发展需求和以人为核心的人居环境品质的关注。
贾燕[9](2010)在《城市郊区房地产投资环境评价及实证研究》文中认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与企业的外迁使城市郊区化成为必然趋势,为郊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关联性强,发展房地产业能够带动许多行业的发展。近几年来,西安市城市规模快速扩张,逐渐出现了郊区化现象。在西部大开发的利好政策引导下,吸引了许多外埠投资商,使房地产行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在房地产投资区域选择决策中,人们往往只是传统的通过分析房价高低的经验判断法来决定是否投资,带有一定盲目性,投资风险较大,并且缺乏对投资实践的指导作用,而显得意义不大。如何在郊区空间上进行房地产开发能够使投资者利益最大化呢?本文站在投资者的角度,基于城市郊区的特殊地理位置,由于郊区的各种优缺点,在郊区这个特殊区域上进行房地产开发投资,而使得房地产的投资环境变得异常复杂。为了规避投资风险及由于盲目投资而带来的资金损失,对西安市的近郊区进行定量分析,本文对房地产投资相关的法律环境、政治环境进行定性分析,并且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四个因素的指标综合评价及得分排名,对投资环境进行科学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进而找到各个区域房地产业投资环境中的劣势并且提出优化、改善的针对性方案,增强投资环境评价的实用性及指导意义。
胡毅东[10](2009)在《城市郊区化与城郊住宅的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郊住宅已经成为房地产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在这一背景下,对城郊住宅的界定、开发意义、开发动力分析以及开发模式进行了研究,并阐述了国外城市居住郊区化模式及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二、郊区房地产开发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郊区房地产开发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住区的演进历程记录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
1.1.2 国内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百花齐放,亟待梳理整合 |
1.1.3 专业期刊是学科发展轨迹记载和学术传播的重要载体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演变的研究现状 |
1.3.2 建筑类期刊的研究现状 |
1.3.3 期刊文献统计的研究现状 |
1.3.4 小结 |
1.4 相关概念释义 |
1.4.1 住区及城市住区 |
1.4.2 住区规划设计 |
1.4.3 建筑类期刊 |
1.5 研究范围与方法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范围 |
1.6 研究框架 |
2 我国建筑类期刊及其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研究 |
2.1 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 |
2.1.1 建筑类期刊的产生 |
2.1.2 建筑类期刊的初步发展 |
2.1.3 建筑类期刊的繁荣发展 |
2.1.4 建筑类期刊的多元化发展 |
2.2 建筑类期刊对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记载情况分析研究 |
2.2.1 数据来源与筛选 |
2.2.2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选取标准 |
2.2.3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数量与分布 |
2.2.4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的分类与统计 |
2.2.5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研究主题的变化 |
2.2.6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研究范围 |
2.3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分析研究 |
2.3.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
2.3.2 我国城市住房制度的发展历程 |
2.3.3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时区图谱 |
2.3.4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分期 |
2.4 本章小结 |
3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49-1977) |
3.1 政府主导下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3.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3.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3.1.3 研究阶段划分 |
3.2 经济恢复与“一五”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引入与早期实践(1949-1957) |
3.2.1 工人住宅区的规划建设 |
3.2.2 居住建筑布置方式的讨论 |
3.2.3 居住小区规划思想的引入与实践 |
3.3 “大跃进”与调整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探索与发展(1958—1965) |
3.3.1 城市人民公社对城市住区发展的影响 |
3.3.2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思想的发展与实践 |
3.3.3 “成街成坊”的住区规划方法 |
3.3.4 住宅区的改建 |
3.4 “文革”及其影响阶段:住区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停滞与恢复(1966-1977) |
3.4.1 住宅标准的持续降低 |
3.4.2 市郊工厂生活区的建设 |
3.4.3 高层住宅的出现 |
3.5 特征总结 |
3.5.1 住区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初步形成 |
3.5.2 注重住区物质空间形态 |
3.5.3 为生产服务而配套建设 |
3.6 本章小结 |
4 住房制度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 |
4.1 “遍地开花”式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4.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4.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4.1.3 研究阶段划分 |
4.2 居住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
4.2.1 规划建设概况 |
4.2.2 规划结构与规模 |
4.2.3 规划布局特征 |
4.2.4 对节约用地和提高居住密度的强调 |
4.3 居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
4.3.1 综合开发模式 |
4.3.2 区位特征 |
4.3.3 规划结构与规模 |
4.3.4 规划布局特征 |
4.3.5 综合区的建设 |
4.4 旧城区改造与更新阶段 |
4.4.1 发展历程概述 |
4.4.2 改造方式 |
4.5 “试点工程”推动下的居住小区规划建设阶段 |
4.5.1 规划建设概况 |
4.5.2 规划布局特征 |
4.5.3 规划结构的模式化与突破 |
4.5.4 地方传统居住文化的借鉴 |
4.5.5 社区的营造与物业管理兴起 |
4.6 特征总结 |
4.6.1 住区的建设机制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
4.6.2 住区规划布局手法的多样化 |
4.6.3 住区组织结构向多元化发展 |
4.6.4 从人的需求出发营造居住环境 |
4.6.5 居住观念的改变促进了住区功能布局的更新 |
4.7 本章小结 |
5 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98 年至今) |
5.1 多元化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5.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5.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5.1.3 研究阶段划分 |
5.2 商品房住区的快速发展阶段 |
5.2.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2.2 商品房住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
5.2.3 商品房住区的开发规模特征 |
5.2.4 商品房住区的规划布局特征 |
5.2.5 商品房住区的特色和风格塑造 |
5.2.6 城市住区类型的多样化 |
5.3 城市住区的多元化发展阶段 |
5.3.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3.2 商品房住区的品质提升 |
5.3.3 保障房住区的规划建设 |
5.3.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探索与实践 |
5.3.5 城中村改造问题的探索与实践 |
5.4 城市住区的转型发展阶段 |
5.4.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4.2 城市住区在实践发展中的问题总结 |
5.4.3 城市住区规划新模式的探索 |
5.4.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
5.5 特征总结 |
5.5.1 从传统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 |
5.5.2 城市住区空间分布的郊区化 |
5.5.3 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的集约化 |
5.5.4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多元化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6.1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统计分析 |
6.1.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 |
6.1.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 |
6.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特征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2)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分析 |
(一)学术发展趋势分析 |
(二)国内研究文献梳理 |
(三)海外关于上海研究的核心文献 |
三、研究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一)理论指导与借鉴 |
(二)分析思路与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与探讨难点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探讨难点 |
五、改革开放相关概念及其界定 |
(一)改革开放:“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
(二)改革开放史及其研究范式 |
(三)改革开放史研究的对象与内容 |
(四)改革开放史研究的价值 |
第一章 上海改革开放研究及其学术发展 |
一、上海改革开放相关概念及其界定 |
(一)上海改革开放概念辨析 |
(二)上海改革开放史的概念界定 |
(三)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价值意蕴 |
二、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背景变迁 |
(一)改革开放由试点到全面深化、纵深发展 |
(二)中共党史研究由规范、兴盛到全面发展 |
(三)上海在改革开放历程中由“后卫”到“排头兵” |
三、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时间脉络 |
(一)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萌生与初兴 |
(二)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规范与兴盛 |
(三)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全面发展 |
第二章 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问题聚焦 |
一、关于上海改革开放历史过程及重要历史人物的研究 |
(一)关于上海改革开放历史阶段划分的研究 |
(二)关于领导人与上海改革开放的研究 |
(三)关于上海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研究 |
二、关于上海改革开放过程中典型改革与试点的研究 |
(一)关于浦东开发开放的研究 |
(二)关于上海国资国企改革的研究 |
(三)关于上海金融改革的研究 |
(四)关于上海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研究 |
(五)关于政府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的研究 |
(六)关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 |
(七)关于社会保障、医疗改革的研究 |
(八)关于上海大型城市社会管理与治理的研究 |
(九)关于党的建设的研究 |
三、改革开放以来海外上海研究的热点问题 |
(一)全球化与上海改革开放 |
(二)上海改革开放过程中的社会问题研究 |
(三)关于浦东开发开放的研究。 |
四,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的问题意识 |
(一)对上海改革开放定位与特色的追问与解答 |
(二)对上海改革开放实践模式与经验的总结与凝练 |
(三)对如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思考与探索 |
(四)对怎样推进地方改革开放的探索与反思 |
第三章 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方法 |
一、文献史料研究方法 |
(一)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史料来源 |
(二)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文献史料研究方法运用 |
二、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 |
(一)什么是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方法 |
(二)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的运用 |
(三)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如何更好地应用定性与定量分析 |
三、口述史学方法 |
(一)何为口述史学方法? |
(二)口述史学方法在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的应用 |
(三)口述史学方法在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的功用及局限 |
四、跨学科研究方法 |
(一)跨学科研究方法的产生及流变 |
(二)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跨学科研究方法的运用 |
(三)跨学科研究方法在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效果与改进 |
五、历史比较研究方法 |
(一)历史比较研究方法释义 |
(二)历史比较研究法在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的运用 |
(三)历史比较研究法在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中效能与不足 |
第四章 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学术成果及其机构团体 |
一、国内上海改革开放研究成果的类型 |
(一)国内研究成果的主要类型及分布 |
(二)上海改革开放研究成果的学术评价与影响力 |
(三)上海报刊与上海改革开放研究 |
二、国内上海改革开放研究机构社团及其人员组成 |
(一)党史研究机构及党校 |
(二)驻沪高校及上海社科院等机构 |
(三)地方志办公室、档案馆、纪念馆及学术团体、社会组织等.. |
(四)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以及国内高校 |
三、海外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机构、期刊、人员 |
(一)海外关于上海研究的基本概况和发展趋势 |
(二)海外关于上海研究的主要国家、机构、人员 |
四、海外上海研究的特点及与国内研究的异同 |
五、海外上海研究的国内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启示 |
第五章 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成就、特征及经验 |
一、上海改革开放研究成就概述 |
(一)研究内容不断深化拓展 |
(二)研究成果类型多样且得到一定程度的转化 |
(三)研究方法的拓展与反思 |
二、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基本特征 |
(一)研究过程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
(二)研究内容兼具理论性、实践性和政策性 |
(三)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
(四)研究视角与场域的多维性 |
(五)研究问题的聚焦性与延展性 |
三、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基本经验及借鉴价值 |
(一)重视基本史实的研究,理清改革开放历史脉络 |
(二)突出典型改革实践研究,凸显上海改革开放特色 |
(三)做好研究规划和引导,注重研究资政育人功能发挥 |
(四)整合研究力量,增强研究的协同性 |
第六章 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学术展望 |
一、上海改革开放研究存在的问题 |
(一)官方档案的封闭性与民间史料的收集发掘 |
(二)地方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相对短缺、科研能力相关不足 |
(三)党史学科归属及建设问题 |
(四)当代人修当代史问题 |
(五)对改革争论和理论突破的研究不足 |
(六)区县改革开放研究相对薄弱 |
二、上海改革开放研究存在问题的改进 |
(一)继续推进党史学科体系建设和研究规划 |
(二)增强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研究 |
(三)注重民间史料与官方史料的互济 |
(四)加强研究队伍建设 |
三、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前景趋势 |
(一)注重改革开放经验模式的总结 |
(二)突出“现代化”的研究叙事范式 |
(三)继续以社会史为基础考察改革开放史 |
(四)要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主题 |
(五)彰显党史研究“与时代同行”的特征 |
四、改革开放研究应当予以关注的研究议题 |
(一)对“人”的发现与关怀 |
(二)对“改革开放精神”凝练 |
(三)对“改革争论”的探讨 |
(四)对改革开放“史”的定位与探究 |
(五)对改革开放国际阐述与传播话语的构建 |
(六)国家战略视阈下的上海改革开放研究 |
结语 |
一、选题研究的不足 |
二、未来研究改进及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科研经历 |
后记 |
(3)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对相关研究的总结与评价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主要的创新点 |
1.5.2 主要的不足之处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市建设用地与城市建设用地市场 |
2.1.2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 |
2.1.3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制度变迁理论 |
2.2.2 土地产权理论 |
2.2.3 土地市场理论 |
2.2.4 地租地价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的历史考察与现状分析 |
3.1 城市建设用地市场的建立与发展 |
3.2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的探索与试验 |
3.2.1 从法律的禁锢到政策的松动 |
3.2.2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实态:由改革试验区例证 |
3.3 我国现行城乡建设用地市场存在的问题 |
3.3.1 市场运行机制被扭曲 |
3.3.2 农民利益被损害 |
3.3.3 助长土地财政与土地寻租 |
3.4 本章小结 |
4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构建的制约因素 |
4.1 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法律困境 |
4.1.1 集体建设用地法律性质定位不清 |
4.1.2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规划方面法律缺失 |
4.2 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制度缺陷 |
4.2.1 集体建设用地产权主体不明确 |
4.2.2 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期限不明确 |
4.2.3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配套制度不健全 |
4.3 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主体障碍 |
4.3.1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 |
4.3.2 农民对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认知不足 |
4.4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构建的市场约束 |
4.4.1 集体建设用地价格形成机制不规范 |
4.4.2 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不规范 |
4.4.3 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市场限制较多 |
4.5 本章小结 |
5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基本架构与主要模式 |
5.1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构建的目标与原则 |
5.1.1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构建的基本目标 |
5.1.2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构建的指导原则 |
5.2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基本架构 |
5.2.1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基本架构解析 |
5.2.2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构建的主要内容 |
5.3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主要模式 |
5.3.1 城镇规划区内采取“实物交易+指标交易”模式 |
5.3.2 城镇规划区外采取“指标交易”模式 |
5.4 本章小结 |
6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运行机制 |
6.1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供求机制 |
6.1.1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供求主体决策 |
6.1.3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供求均衡调节 |
6.1.4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供求机制的构建 |
6.2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价格机制 |
6.2.1 土地价格的本质及其影响因素 |
6.2.2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价格机制的运行 |
6.2.3 基于效用最大化理论的建设用地价格形成机理 |
6.2.4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价格机制的构建 |
6.3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竞争机制 |
6.3.1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市场结构 |
6.3.2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竞争机制的表现形式 |
6.3.3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竞争机制的构建 |
6.4 本章小结 |
7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条件下的土地收益分配 |
7.1 集体建设用地增值收益的形成 |
7.2 集体建设用地增值收益分配原理 |
7.2.1 集体建设用地增值收益分配主体 |
7.2.2 集体建设用地增值收益分配原理 |
7.3 典型试点地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实践 |
7.3.1 政府参与集体建设用地收益分配的比较 |
7.3.2 集体经济组织参与集体建设用地收益分配的比较 |
7.3.3 需求主体参与集体建设用地收益分配的比较 |
7.3.4 集体建设用地收益用途规定的比较 |
7.4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土地收益分配机制的构建 |
7.4.1 政府与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收益分配 |
7.4.2 集体经济组织与成员之间的收益分配 |
7.5 本章小结 |
8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风险防范机制 |
8.1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风险因素识别 |
8.1.1 危及国家粮食安全的风险 |
8.1.2 削弱国家宏观调控的风险 |
8.1.3 冲击房地产市场的风险 |
8.1.4 侵害农民权益的风险 |
8.1.5 降低政府管理效益的风险 |
8.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风险指标评估 |
8.2.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8.2.2 判断矩阵的构造 |
8.2.3 层次单排序与一致性检验 |
8.2.4 指标层风险因素对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风险的综合权重 |
8.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风险等级评估 |
8.3.1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8.3.2 确定风险等级 |
8.3.3 对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风险的评估 |
8.4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风险防范机制的构建 |
8.4.1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事前风险防范机制 |
8.4.2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事中风险防范机制 |
8.4.3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事后风险防范机制 |
8.5 本章小结 |
9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建立与发展的保障措施 |
9.1 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法律规则体系 |
9.1.1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分类标准 |
9.1.2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登记制度 |
9.1.3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规划体系 |
9.2 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价格体系 |
9.2.1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地价评估体系 |
9.2.2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基准地价制度 |
9.2.3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最低限价制度 |
9.2.4 建立城乡统一的地价公示和地价申报制度 |
9.3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收益分配机制 |
9.3.1 制定集体建设用地收益分配的指导性规定 |
9.3.2 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交易税费体系 |
9.3.3 探索集体建设用地多样化收益分配方式 |
9.3.4 规范相关主体的土地增值收益的使用方向 |
9.3.5 弱化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 |
9.4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交易服务体系 |
9.4.1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交易平台 |
9.4.2 构建多元化的城乡建设用地金融服务体系 |
9.5 本章小结 |
10 结论与研究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房地产营销与建筑设计关联性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深度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深度 |
1.5 论文组织结构及研究框架 |
1.5.1 组织结构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房地产营销与建筑设计相关理论及现状研究综述 |
2.1 房地产营销理论 |
2.1.1 房地产营销概念及特征 |
2.1.2 房地产营销策划中存在的问题 |
2.2 房地产建筑设计理论研究现状综述 |
2.2.1 居住区建筑设计理论发展综述 |
2.2.2 国内住区建筑设计发展历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营销因素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
3.1 房地产营销视角下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
3.2 房地产营销视角下建筑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3.3 营销视角下的建筑设计对策 |
3.3.1 采用大数据了解市场需求、深入市场 |
3.3.2 参与营销、对应营销设计 |
3.3.3 住户参与设计 |
3.4 适应营销的设计探索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案例分析(新城合肥滨湖大都会项目) |
4.1 项目基本情况介绍 |
4.2 项目市场调研及分析 |
4.2.1 市场调研 |
4.2.2 周边竞品楼盘分析 |
4.3 项目营销定位与建筑设计 |
4.3.1 项目营销定位 |
4.3.2 目标客户群定位 |
4.3.3 项目建筑设计分析 |
4.3.4 新技术的应用 |
4.3.5 项目价格制定(A地块、B地块定价思路) |
4.4 一期市场调查反馈及二期规划设计的调整措施分析 |
4.4.1 一期(A地块)市场调查反馈 |
4.4.2 二期设计调整 |
4.5 销售情况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与景观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范围与对象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大西安城乡空间格局演变机理、影响因子与结构转型 |
2.1 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大城市城乡空间格局的演变 |
2.1.1 工业革命兴起到19世纪末西方大城市城乡空间格局演变 |
2.1.2 19世纪末到二战前西方大城市城乡空间格局演变 |
2.1.3 二战以后西方大城市城乡空间格局演变 |
2.2 大西安城乡空间格局的演变 |
2.2.1 大西安城乡发展格局现状 |
2.2.2 近代以来大西安城乡空间格局的演变历程 |
2.2.3 近代以来大西安城乡空间格局演变的特征 |
2.3 影响大西安城乡空间格局演变的主要因子 |
2.3.1 地形地质限制 |
2.3.2 自然生态保育 |
2.3.3 历史文化保护 |
2.4 大西安城乡结构转型 |
2.4.1 大西安未来城乡空间格局演变的趋势 |
2.4.2 大西安城乡关系的结构转型 |
2.4.3 大西安城乡空间格局演变中的四类乡村 |
2.4.4 大西安城乡空间格局演变中四类乡村的发展战略 |
2.5 本章小结 |
3.大西安城郊乡村适应性自发展模式的类型、演变与启示 |
3.1 大西安城郊乡村整体现状研究 |
3.1.1 城郊乡村调研与分析方法 |
3.1.2 城郊乡村整体现状 |
3.2 大西安城郊乡村适应性自发展模式的类型 |
3.2.1 城郊乡村适应性自发展模式的内涵与体系 |
3.2.2 缓慢演进型城郊乡村适应性自发展模式 |
3.2.3 剧烈演进型城郊乡村适应性自发展模式 |
3.3 大西安城郊乡村适应性自发展模式的演变 |
3.3.1 缓慢演进型城郊乡村的演变 |
3.3.2 剧烈演进型之传统产业更新型城郊乡村的演变 |
3.3.3 剧烈演进型之城镇功能承担型城郊乡村的演变 |
3.3.4 剧烈演进型之乡村旅游接待型城郊乡村的演变 |
3.4 大西安城郊乡村适应性自发展模式的启示 |
3.4.1 城郊乡村适应性自发展模式的经验 |
3.4.2 城郊乡村适应性自发展模式的瓶颈 |
3.5 本章小结 |
4.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与空间区划 |
4.1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研究基础 |
4.1.1 大西安城郊乡村转型的内涵 |
4.1.2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的内涵 |
4.1.3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提出的现实需求 |
4.2 国内外城郊乡村发展经验 |
4.2.1 英国伦敦 |
4.2.2 法国巴黎 |
4.2.3 日本东京 |
4.2.4 四川成都 |
4.2.5 国内外城郊乡村发展经验总结 |
4.3 大西安城乡供需分析与乡村转型动力 |
4.3.1 大西安都市区对城郊乡村的需求 |
4.3.2 大西安城郊乡村的价值 |
4.3.3 大西安城郊乡村转型的主要动力 |
4.4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 |
4.4.1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确定的原则 |
4.4.2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确定的方法 |
4.4.3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的四种类型 |
4.5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的空间区划 |
4.5.1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空间区划的原则 |
4.5.2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空间区划的方法 |
4.5.3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空间区划的评定体系 |
4.5.4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的四类空间区划 |
4.5.5 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空间区划与实际乡村发展的关系 |
4.6 本章小结 |
5.乡村发展模式引导下的城郊乡村景观演变类型 |
5.1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演变类型 |
5.1.1 乡村景观的内涵 |
5.1.2 大西安城郊典型乡村景观的划分 |
5.1.3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演变类型的含义 |
5.1.4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与乡村景观的关系 |
5.1.5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演变的不同类型 |
5.2 大西安城郊的典型乡村景观 |
5.2.1 城郊典型乡村景观研究的方法 |
5.2.2 城郊平原型乡村景观 |
5.2.3 城郊台塬型乡村景观 |
5.2.4 城郊丘陵型乡村景观 |
5.2.5 城郊山地型乡村景观 |
5.3 快速城镇化前后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的典型变化 |
5.3.1 乡村景观典型变化研究的原理与方法 |
5.3.2 城郊平原型乡村景观的典型变化 |
5.3.3 城郊台塬型乡村景观的典型变化 |
5.3.4 城郊丘陵型乡村景观的典型变化 |
5.3.5 城郊山地型乡村景观的典型变化 |
5.4 快速城镇化时期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变化的动因与存在问题 |
5.4.1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变化的动因 |
5.4.2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变化存在的问题 |
5.4.3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变化存在问题的根源 |
5.5 本章小结 |
6.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原理与编制体系 |
6.1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相关概念与原理 |
6.1.1 乡村景观规划的内涵 |
6.1.2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的需求 |
6.1.3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的相关理论与原理 |
6.1.4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的相关技术 |
6.2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的编制内容体系 |
6.2.1 涉及乡村景观的相关规划内容研究 |
6.2.2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编制层次、范围与对象 |
6.2.3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编制的内容体系 |
6.3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的策略 |
6.3.1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实现的目的 |
6.3.2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遵循的原则 |
6.4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调查与数据库构建 |
6.4.1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调查 |
6.4.2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数据库构建 |
6.5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管理与保障措施 |
6.5.1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各环节的主体与权责 |
6.5.2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实现的保障措施 |
6.6 本章小结 |
7.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格局、控制性与营建性规划的方法 |
7.1 实证案例-蓝田县黄沟村 |
7.1.1 黄沟村概况 |
7.1.2 黄沟村乡村景观演变类型 |
7.2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格局规划的方法 |
7.2.1 城郊乡村景观格局演变与现状分析 |
7.2.2 城郊乡村景观变化驱动力分析与预测 |
7.2.3 城郊乡村土地适宜性评价 |
7.2.4 城郊乡村景观总体感知分析 |
7.2.5 城郊乡村景观的土地利用规划 |
7.3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控制性规划的方法 |
7.3.1 城郊乡村景观控制性规划的内涵 |
7.3.2 城郊乡村景观控制性规划的控制体系 |
7.4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营建性规划的方法 |
7.4.1 城郊乡村人工景观营建性规划方法 |
7.4.2 城郊乡村经营景观营建性规划方法 |
7.4.3 城郊乡村自然景观营建性规划方法 |
7.4.4 城郊乡村景观营建性规划的案例研究 |
7.5 本章小结 |
8.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图表目录 |
在学期间发表研究成果 |
(6)中小城市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研究 ——以我国全民健身示范市铜陵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选题依据 |
1.2.1 完善的公共体育服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需求 |
1.2.2 中小城市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载体 |
1.2.3 中小城市公共体育服务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支撑 |
1.2.4 公共体育服务是中小城市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 |
1.2.5 中小城市公共体育服务发展实践的需要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4.1 相关概念界定 |
1.4.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相关研究 |
2.1.1 公共体育服务政策研究 |
2.1.2 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研究 |
2.1.3 公共体育服务经费保障研究 |
2.2 国内相关研究 |
2.2.1 公共体育服务概念研究 |
2.2.2 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研究 |
2.2.3 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研究 |
2.2.4 不同地区、人群公共体育服务研究 |
2.2.5 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研究 |
2.2.6 公共体育服务评价研究 |
2.3 研究文献的评价和本文的研究空间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1 研究对象及范围 |
3.1.2 研究方法 |
3.2 研究思路与内容 |
3.3 研究假设 |
3.4 研究重点和难点 |
3.4.1 研究重点 |
3.4.2 研究难点 |
4 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历史考察 |
4.1 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历程 |
4.1.1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发轫(1949-1978年) |
4.1.2 转型转轨时期: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生长(1979-2001年) |
4.1.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起飞(2002年—) |
4.2 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特点 |
4.2.1 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依附性 |
4.2.2 供给的非均衡性 |
4.2.3 供给内容非公众选择性,供需信息不对称 |
4.2.4 供给总量不足,供需矛盾突出 |
4.2.5 公共体育设施目标置换,组织身份模糊 |
4.3 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困境 |
4.3.1 供给主体单一,供给机制不完善 |
4.3.2 供需矛盾突出,供给三重失灵 |
4.3.3 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标准亟待建立 |
5 公共体育服务与中小城市发展 |
5.1 城市发展理论 |
5.2 我国中小城市的类型及特点 |
5.2.1 中小城市的类型 |
5.2.2 中小城市的特点 |
5.3 公共体育服务与中小城市发展的关系 |
5.3.1 公共体育服务与中小城市经济增长 |
5.3.2 公共体育服务与中小城市社会发展 |
5.3.3 公共体育服务与中小城市形象 |
5.3.4 公共体育服务与中小城市居民生活方式 |
5.4 影响中小城市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因素分析 |
5.4.1 公共政策决定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方式和服务性质 |
5.4.2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规模和需求层次 |
5.4.3 城市化进程决定公共体育服务需求速度与规模 |
5.4.4 传统体育文化决定公共体育服务内容 |
6 中小城市公共体育服务理论构建 |
6.1 中小城市公共体育服务的系统结构分析 |
6.1.1 系统的概念 |
6.1.2 系统构建的依据 |
6.1.3 系统的结构、要素及其关系 |
6.2 中小城市公共体育服务的管理系统 |
6.2.1 管理者(部门) |
6.2.2 管理对象 |
6.2.3 管理环境 |
6.2.4 管理方法 |
6.3 中小城市公共体育服务的目标系统 |
6.3.1 目标确立的依据 |
6.3.2 目标确立的原则 |
6.3.3 目标内容及实施阶段 |
6.3.4 目标实施的核心任务、实施策略及实践思考 |
6.4 中小城市公共体育服务的动力系统 |
6.4.1 动力要素 |
6.4.2 系统结构 |
6.5 中小城市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系统 |
6.5.1 供给对象 |
6.5.2 供给主体 |
6.5.3 供给内容 |
6.5.4 供给方式 |
6.6 中小城市公共体育服务的评价系统 |
6.6.1 评价的对象与目标 |
6.6.2 评价的指标体系 |
6.6.3 评价的方法 |
7 全国首批全民健身示范市——铜陵市公共体育服务研究 |
7.1 铜陵市列为全民健身试点城市的背景分析 |
7.1.1 铜陵市概况 |
7.1.2 铜陵市的特点 |
7.1.3 铜陵市群众体育基本状况 |
7.2 铜陵市公共体育服务的管理机制 |
7.2.1 组织管理结构 |
7.2.2 公共体育政策 |
7.2.3 管理体制机制 |
7.3 铜陵市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目标 |
7.3.1 指导思想 |
7.3.2 建设目标 |
7.3.3 主要任务 |
7.4 铜陵市公共体育服务的动力机制 |
7.4.1 外部动力 |
7.4.2 内部动力 |
7.5 铜陵市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机制 |
7.5.1 供给主体 |
7.5.2 供给内容 |
7.5.3 供给方式 |
7.6 铜陵市城市居民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评价 |
7.6.1 创建示范市前后居民总体满意度 |
7.6.2 公共体育服务居民总体满意度 |
7.6.3 体育设施服务居民满意度 |
7.6.4 体育组织服务居民满意度 |
7.6.5 体育指导服务居民满意度 |
7.6.6 体育活动服务居民满意度 |
7.6.7 体育信息服务居民满意度 |
7.6.8 体质监测服务居民满意度 |
7.6.9 公民参与服务居民满意度 |
7.6.10 公共体育政策服务居民满意度 |
7.7 创建的效果、经验与不足 |
7.7.1 创建的效果 |
7.7.2 创建的经验 |
7.7.3 存在不足 |
8 部分发达国家城市公共体育服务经验与启示 |
8.1 部分发达国家公共体育服务的主要政策措施 |
8.1.1 公共体育服务政策法规 |
8.1.2 公共体育服务组织 |
8.1.3 公共体育服务经费 |
8.2 美国小城市多佛(Dover City)的公共体育服务现状 |
8.2.1 完善的公共体育服务政策 |
8.2.2 发达的公共体育设施 |
8.2.3 健全的体育社会组织网络 |
8.2.4 健全的体育志愿服务体系 |
8.3 对我国中小城市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启示 |
8.3.1 建立适合各中小城市的公共体育服务模式 |
8.3.2 挖掘特色体育资源,创新培养体育休闲活动 |
8.3.3 提高社会化程度,培育公共体育服务非营利组织 |
8.3.4 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供给主体多元化 |
8.3.5 完善法律规制,颁布有针对性的政策法规 |
9 我国中小城市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策略的思考 |
9.1 管理过程目标化 |
9.2 公共政策法制化 |
9.3 服务内容标准化 |
9.4 供给方式多元化 |
9.5 服务项目品牌化 |
9.6 绩效评估常态化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0.2.1 研究创新之处 |
10.2.2 研究不足 |
10.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 1 铜陵市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件 2 《铜陵市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 问卷效度专家评价表 |
附件 3 铜陵市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访谈提纲 |
附件 4 铜陵市开展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市 试点工作各单位工作职责 |
附件 5 铜陵市开展“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市”试点工作建设指标分解表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基于GIS的西安市产业地产空间选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区域选取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
2.1 产业地产的相关理论 |
2.1.1 产业地产的概念界定 |
2.1.2 产业地产的特征与规律 |
2.2 空间选址的相关理论 |
2.2.1 影响空间选址布局的经济理论 |
2.2.2 城市空间地域结构理论 |
2.2.3 区位研究与选址理论 |
2.3 GIS的发展与应用 |
2.3.1 地理信息系统的概述 |
2.3.2 GIS的功能和应用领域 |
3 西安市产业地产空间分布影响因素识别 |
3.1 西安市产业地产发展现状 |
3.1.1 西安市区域发展背景 |
3.1.2 西安市产业地产市场需求特点 |
3.1.3 西安市产业地产分布现状特征 |
3.2 影响产业地产空间分布的因素 |
3.2.1 影响因素的定量提取 |
3.2.2 因子分析过程 |
3.2.3 影响因素辨析 |
4 产业地产空间选址模型的构建 |
4.1 产业地产空间选址模型的建立 |
4.1.1 空间建模的运行机理 |
4.1.2 选址模型及变量设定 |
4.2 GIS环境下空间选址模型的设计 |
4.2.1 变量选取与模型参数测定 |
4.2.2 GIS空间分析模型的设置 |
5 GIS环境下产业地产空间选址模型的实证研究 |
5.1 西安市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
5.1.1 研究边界范围的划定 |
5.1.2 地理信息数据的处理 |
5.2 西安市产业地产空间选址结果 |
5.2.1 GIS空间分析过程 |
5.2.2 空间选址的结果评价 |
5.3 因素分布变动对选址格局的影响 |
5.3.1 城市规划引导下的影响因素空间分布变动 |
5.3.2 产业地产选址空间格局变动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及建议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
致谢 |
(8)上海市城市转型过程中建设用地规模管控手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提出问题 |
1.3 选定方法 |
1.4 研究的框架和内容 |
第2章 我国特大城市用地规模管控政策 |
2.1 国家对特大城市用地规模控制政策态度 |
2.1.1 计划经济体制下强调控制人口规模(1949~1993) |
2.1.2 市场经济体制下用地规模失控问题开始凸显(1993~) |
2.1.3 演变规律与发展趋势 |
2.2 国家对特大城市用地规模控制手段 |
2.2.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以人定地”(1978~1993) |
2.2.2 市场经济体制下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1993~) |
2.2.3 演变规律与发展趋势 |
2.3 本章观点总结 |
第3章 国内学术界建设用地规模研究综述 |
3.1 我国城市用地规模研究的变迁历程 |
3.1.1 70年代末:研究刚刚出现,以介绍国际经验为主 |
3.1.2 80年代:研究起步,城市发展方针和用地定额指标的讨论 |
3.1.3 90年代:研究升温,强化和创新城市总体规划 |
3.1.4 00年代:研究高潮,百花齐放 |
3.1.5 10年代:研究转型,顺应转型发展的规划转型热议 |
3.1.6 演变规律与发展趋势 |
3.2 学术界对几个重要问题的讨论 |
3.2.1 第一,“要不要控制大城市规模” |
3.2.2 第二,“为什么出现建设用地规模失控” |
3.2.3 第三,“为什么要控制特大城市用地规模” |
3.3 本章观点总结 |
第4章 上海市建设用地规模管控手段 |
4.1 经济社会背景的变迁 |
4.1.1 90年代:浦东开发战略带动加速发展 |
4.1.2 00年代:经济全球化时代的高速发展 |
4.1.3 10年代: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转型发展 |
4.2 上海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的政策态度 |
4.2.1 土地资源约束尚未显现(1992~2003) |
4.2.2 建设用地规模管控问题开始凸显(2003~2008) |
4.2.3 进一步强化建设用地规模管控(2008~2013) |
4.2.4 刚性约束建设用地规模(2013~) |
4.2.5 演变规律与发展趋势 |
4.3 上海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手段梳理 |
4.3.1 规划类管控(1992~2003) |
4.3.2 以规划为主的管控(2003~2008) |
4.3.3 以土地为主的管控(2008~2013) |
4.3.4 土地类管控(2013~) |
4.3.5 演变规律与发展趋势 |
4.4 本章观点总结 |
第5章 上海市建设用地规模管控评估 |
5.1 上海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历程 |
5.1.1 90年代:浦东开发带动下加速扩张 |
5.1.2 00年代:经济全球化时期高速扩张 |
5.1.3 10年代:金融危机后减速扩张 |
5.2 上海市建设用地规模管控政策分析 |
5.2.1 蓝图式的物质空间规划(1992~2003) |
5.2.2 规划作为增长的工具(2003~2008) |
5.2.3“去规划”的底线约束(2008~) |
5.3 上海市建设用地规模管控效果 |
5.3.1 敏感区蚕食严重,用地指标被严重突破(1992~2003) |
5.3.2 中心城蔓延发展,工业用地高速扩张(2003~2008) |
5.3.3 空间限定效果好,用地规模仍可能被突破(2008~) |
5.3.4 演变规律与发展趋势 |
5.4 本章观点总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过去 |
6.1.1 管控手段效果不佳的共性原因 |
6.1.2 刚性约束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
6.2 展望未来 |
6.2.1 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
6.2.2 初步建议 |
第7章 研究的创新性与不足 |
7.1 关于研究内容 |
7.2 关于研究方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研究涉及的上海市相关规划、报告、文件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城市郊区房地产投资环境评价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基本现状 |
1.3.1 国外关于投资环境理论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投资环境评价方法研究 |
1.4 基本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资料及数据的获取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基本思路与框架 |
1.4.4 论文技术路线 |
2 城市郊区化房地产投资环境概述 |
2.1 郊区化与郊区房地产的概念界定 |
2.1.1 关于郊区的概念 |
2.1.2 郊区化及相关概念界定 |
2.1.3 郊区化房地产的概念 |
2.1.4 郊区房地产与城市房地产的比较 |
2.2 投资环境及其评价的相关理论 |
2.2.1 投资与投资环境 |
2.2.2 投资环境的分类 |
2.2.3 投资环境评价 |
2.3 房地产投资概述 |
2.3.1 房地产的概念 |
2.3.2 房地产投资 |
2.3.3 房地产投资的特点 |
2.4 本章小结 |
3 构建房地产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
3.1 房地产投资环境的概述 |
3.1.1 房地产投资环境的概念 |
3.1.2 房地产投资环境的特点 |
3.1.3 房地产与投资环境评价的必然联系 |
3.2 房地产投资环境的理论基础 |
3.2.1 国际贸易理论 |
3.2.2 区位理论 |
3.2.3 区域经济学理论 |
3.2.4 综合优势理论 |
3.3 房地产投资环境的影响因素分类模式 |
3.4 房地产投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3.4.1 自然环境因素 |
3.4.2 人口因素 |
3.4.3 经济环境因素 |
3.4.4 基础设施环境因素 |
3.4.5 政治环境和政策行为因素 |
3.4.6 人文因素 |
3.4.7 法律环境因素 |
3.5 房地产投资环境指标体系的建立 |
3.5.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3.5.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4 构建房地产投资环境评价模型 |
4.1 房地产投资评价与多学科交叉 |
4.2 房地产投资环境评价方法的改进与选择 |
4.2.1 对郊区房地产投资环境评价的必要性 |
4.2.2 评价方法的比较 |
4.2.3 房地产投资环境评价方法的借鉴与选择 |
4.3 构建房地产投资环境评价体系 |
5 实证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
5.1 西安现状 |
5.1.1 西安行政规划简介 |
5.1.2 西安城市交通情况 |
5.1.3 西安市各区县人口统计 |
5.1.4 西安市各区县房地产投资额统计 |
5.1.5 西安房地产发展现状 |
5.2 构建房地产投资环境评价模型 |
5.2.1 房地产投资环境的指标选取 |
5.2.2 投资环境评价方法 |
5.2.3 评价过程 |
5.2.4 评价结果分析 |
5.3 西安市各郊区房地产发展分析 |
5.3.1 雁塔区现状分析 |
5.3.2 灞桥区现状简介 |
5.3.3 未央区现状分析 |
5.3.4 长安区现状分析 |
5.4 建议与不足 |
5.4.1 建议 |
5.4.2 研究不足之处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城市郊区化与城郊住宅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城市郊区化和住宅郊区化基本理论 (1) 城市“郊区”的界定 |
2 城郊住宅开发的意义 |
3 城郊住宅开发的动力分析 |
4 城郊住宅开发模式 |
5 国外城市居住郊区化模式的启示 |
5.1 美国城市郊区的“新城镇”模式 |
5.2 英国的郊区新城模式 |
5.3 法国巴黎的城乡一体化模式 |
四、郊区房地产开发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D]. 边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2]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研究[D]. 许振江.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3]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构建研究[D]. 王欢.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4]房地产营销与建筑设计关联性初探[D]. 朱少林. 东南大学, 2019(01)
- [5]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与景观规划方法研究[D]. 吴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
- [6]中小城市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研究 ——以我国全民健身示范市铜陵为个案[D]. 金涛. 北京体育大学, 2016(06)
- [7]基于GIS的西安市产业地产空间选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支家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7)
- [8]上海市城市转型过程中建设用地规模管控手段研究[D]. 琚立宁. 清华大学, 2015(01)
- [9]城市郊区房地产投资环境评价及实证研究[D]. 贾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12)
- [10]城市郊区化与城郊住宅的发展研究[J]. 胡毅东. 今日科苑, 2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