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社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的独特地位、价值、功能等日渐凸现;社区建设、发展和治理等课题也日益为社会各界所重视。并且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了社区建设实践,在短短十几年中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绩,尤其是形成了一些具有自身特色和推广价值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然而,很多国内外学者却开始认识到,社区治理相对于社区建设明显滞后,社区治理研究往往以经验总结居多,没有形成一个对未来发展趋势的理论指引。同时,社区治理模式大都停留在政府治理的范畴内,与“社区”本质是实现居民自治相违背。因此,城市社区治理及其治理模式理论研究对未来社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和实践价值。本研究就试图在城市社区治理模式问题上进行深入的探讨分析,力求为中国社区治理模式的构建及其未来发展的方向提出有益的建议。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导论。本章主要是说明本文的研究主题与意义,并介绍与简单评析了国内外的研究综述。第二章、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历史变迁及其典型样态。本章首先对一些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介绍了我国成立至今社区治理模式的历史变迁,并根据目前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现状,详细介绍上海模式、沈阳模式以及江汉模式这三种有代表性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并将它们进行比较,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异与共同之处。第三章、现阶段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本章根据上一章对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历史发展的介绍以及三种典型模式的比较分析指出目前我国社区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具体包括社区治理机制和治理过程具有明显的行政化倾向、社区自治权力和自治功能缺失、弱小且稀缺的社区中介组织难以有效参与社区治理以及社区参与主体自主参与社区治理的程度低等,最后本章还分析了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第四章、优化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构想。本章首先介绍了三种国外典型的社区治理模式,随后在将它们与我国社区治理模式的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治理理论、市民社会理论与合作主义理论,指出目前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理性选择应为走向多元合作化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最后进一步提出优化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具体途径。本文可能的新意在于以公共治理理论为研究工具,从公共治理主体多元化的视角,提出了在当前我国构建多元合作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这一较为可行的参考方案。当然本文的不足也是非常明显的。首先,本文的分析框架是比较简单的,可能忽略掉了一些重要的分析视角和研究内容。其次,本文在实证材料的支撑上比较薄弱,缺乏更新的、更全面的实证分析成果。最后,本文对于目前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构想更侧重于理论推测而缺少具体的制度设计。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继续加强研究,使之不断地深化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