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研究 ——以流域水资源配置使用之负外部性治理为例

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研究 ——以流域水资源配置使用之负外部性治理为例

论文摘要

流域作为公共池塘资源所具有的非排他性以及竞争性的组合特性,通常被认定为流域水资源配置使用的负外部性在当前空前涌现的基本原由。然而这一组合特性所造成的水资源消费的“拥挤效应”和“过度使用”问题并不足以提供最充分、可信的解释。实际上,流域水资源配置使用的负外部性大量衍生的现实症结乃是流域政府纷纷对辖区内微观主体负外部性行为实施了地方保护的策略选择。流域政府地方保护行为同样形成一种区域经济活动外部性。其产生的根由则在于流域政府权力产权界定不清导致了相互间正交易成本的出现。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启示,因此就须建构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从而规范流域政府权力产权,减少因相互间权力产权摩擦引发的交易成本,由此即可以消解区域经济活动外部性,进而求得当下日趋严峻的流域水资源配置使用之负外部性问题的解决。在“公用地悲剧”、“囚徒困境”、“集体行动的逻辑”等理论模型看来,建构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似乎并无可能,然而,这些方面的诠释与支持更可以反向得出令人乐观的结论,例如“反复博弈”模型与制度主义的援证、居民退出选择与呼吁的力量、流域公共利益观念凸显及流域政府官员理性自觉的推动。建构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因而具备其可行性。而其主要类型的界分则同样可以从新制度经济学中汲取灵感,进而区别为科层协调机制、市场协调机制和府际治理协调机制等三种类型。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相关分析,三种协调机制均会产生一定的交易成本。可以根据影响交易成本的主要因素对各自交易成本作一种理想状态的衡量,进而展开比较并选择某种交易成本最小的协调机制以实现对其它二者的替代。然而真实的世界是变动无常的,尤其在后工业社会场景之下,任何一种机制单一发挥作用均无法根本上求解流域水资源配置使用的负外部性问题。因此较为妥当也属习以为常的选择,还是有机结合三种协调机制以便相互补益发挥整体合力,而这也正体现了治理的行动逻辑。当然,特定情形下有可能实现交易成本最小化的某种协调机制仍应替代和统领其它二者,居于主导地位并发挥主要作用。科层协调机制的实现形态包括建立自主、统一的流域管理机构、完善流域法治、谨慎实施一体化行政区划、确立绿色GDP政府绩效考核制度以及加强执政党资源整合等。不可否认,科层机制借助这些实现形态确乎可以有效协调跨省级行政单位对流域水资源配置使用的负外部性合作治理。然而,由于受制于完备信息以及零监督成本的苛刻前提假设,以及各种实现形态在实施过程中表现出的不同程度的缺陷,科层协调机制存在着无法掩饰的运作困境并常常遭致失败。市场协调机制凸显了竞争机制以及产权制度的功能。策略选择有:开展水权交易、建立流域政府间生态补偿制度、实施排污收费与排污权交易、采取污水处理设施民营化战略。总体上,市场机制这几种策略选择均有助于规范流域政府职能,减少其实施地方保护的机会,从而增进流域政府间协调和对流域水资源配置使用的负外部性联合治理。不过,市场机制这些策略选择的作用也是相对的,即便在政府力量佑护之下,亦存在着明显局限。府际治理协调机制实现形式有:建构流域“公共能量场”、型塑流域政府间电子治理、缔结流域政府间联盟以及实施流域规划等。共同特征是,主要凭借协商手段来促进流域政府间对流域水资源配置使用的负外部性协作治理。优点因而在于容易实现相互理解和妥协;增进各方对流域共同体的责任意识;通过集思广益的方式矫正各自非理性观念。当然,府际治理机制亦非万能,仅仅依靠流域政府社会资本的软约束,其很有可能陷入失灵。基于文化以及制度的视界对美国、法国以及澳大利亚所进行的跨国比较研究发现,三国流域水资源配置使用的负外部性合作治理在州(省)政府间主导性横向协调机制的选择上表现出多样性特征。但趋同性的一面或许更值得关注。很有意义的方面是,三国共同强调了对科层机制、市场机制以及府际治理机制的综合运用,而这正说明了前文提出的类似主张。对我国淮河1994-2004年治污的实证研究则发现,由国务院逐级实施进而占据主导地位的科层协调机制,在其运行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与此同时,市场协调机制以及府际治理协调机制的尝试则显得严重不足。这些均一起酿造了淮河十年治污令人震惊的败局,由此,对照前文分析对症下药,分别建构和完善此三种流域政府间协调机制即成为淮河污染和负外部性治理的下一步选择。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的由来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主要概念的界定
  • 一、流域
  • 二、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
  • 三、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
  •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三、总体评价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主要内容
  •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价值
  • 第二章 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必要性、可行性及其类型
  • 第一节 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的必要性
  • 一、外部性界说
  • 二、流域水资源配置使用之负外部性:主要表现与经济学诠释
  • 三、流域水资源配置使用之负外部性现实症结:地方保护主义
  • 四、案例:跨界污染遭遇执法“壁垒”
  • 五、求解流域水资源配置使用之负外部性建构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
  • 第二节 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的可行性
  • 一、“一报还一报”策略与制度主义的援证
  • 二、流域公民退出选择与呼吁的力量
  • 三、流域公共利益观念的凸显与官员理性自觉
  • 第三节 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的类型
  • 一、新制度经济学对制度的界分
  • 二、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类型及选择
  • 三、案例:江浙十年污水宿怨显露转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流域政府间横向机制之一:科层协调机制
  • 第一节 流域管理机构
  • 一、流域管理机构常见模式
  • 二、流域管理机构的考量因素及理性选择
  • 第二节 流域法治
  • 一、超越运动式治理:流域法治的缘起
  • 二、流域法治的路径选择
  • 第三节 一体化流域行政区划
  • 一、传统行政区划及行政区行政
  • 二、行政区经济与流域水资源配置使用之负外部性的孳生
  • 三、一体化流域行政区划:“大流域政府”的设想
  • 第四节 绿色 GDP 政府绩效考核制度
  • 一、单纯 GDP 政府绩效考核制度的形成
  • 二、实施绿色 GDP 政府绩效考核制度
  • 第五节 执政党资源整合
  • 一、执政党思想资源整合
  • 二、执政党组织资源整合
  • 第六节 科层协调机制治理绩效
  • 一、科层协调机制的意义
  • 二、科层协调机制的局限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之二:市场协调机制
  • 第一节 流域水权交易
  • 一、国外水权制度演进与可交易水权原则的形成
  • 二、水权交易:过程及效应
  • 第二节 流域政府间生态补偿
  • 一、流域政府间生态补偿的意义
  • 二、流域政府间生态补偿原则、方式与标准
  • 三、流域政府间生态补偿的市场内核
  • 第三节 排污收费及排污权交易
  • 一、两种负外部性矫正策略
  • 二、排污收费与排污权交易:操作及优点
  • 三、排污收费与排污权交易:市场特征及适用情形
  • 第四节 污水处理设施民营化
  • 一、民营化战略的由来及实质
  • 二、污水处理设施民营化形式与效果
  • 三、流域水资源配置使用之负外部性合作治理效应
  • 第五节 市场协调机制治理绩效
  • 一、市场协调机制的意义
  • 二、市场协调机制的局限性与政府力量的介入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之三:府际治理协调机制
  • 第一节 流域“公共能量场”
  • 一、官僚制“沟通失灵”与集体行动非理性
  • 二、公共行政实现有效沟通的努力
  • 三、流域“公共能量场”:后现代公共行政的启示
  • 第二节 流域政府间电子治理
  • 一、电子治理: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的技术路径
  • 二、公众参与下的流域政府间电子治理
  • 第三节 流域政府间联盟
  • 一、政府间联盟:历史维度的理解
  • 二、流域政府间联盟:协作的力量
  • 第四节 流域规划
  • 一、流域规划的理念变迁及意义
  • 二、流域规划制定:方式的检视
  • 三、协商、参与:府际治理的引入
  • 四、流域规划的实施保障
  • 第五节 府际治理机制治理绩效
  • 一、府际治理机制的意义
  • 二、府际治理机制的局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外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比较研究——以美、法、澳等国为个案
  • 第一节 美国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
  • 一、科罗拉多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
  • 二、田纳西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
  • 第二节 法国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
  • 一、科层协调机制的主导地位
  • 二、府际治理协调机制的运用
  • 三、市场协调机制的显现
  • 第三节 澳大利亚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
  • 一、流域概况及府际治理主导机制的缘起
  • 二、协议的变迁:趋于完善的流域政府间联盟
  • 三、组织机构:为流域“公共能量场”寻求依托
  • 四、科层机制、市场机制:府际治理机制的补充
  • 第四节 三国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比较分析
  • 一、多样性特征及其制度视界的诠释
  • 二、与多样性并行不悖的趋同性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实证研究——以淮河1994-2004 年治污为例
  • 第一节 淮河流域概况及问题的缘起
  • 一、淮河流域概况
  • 二、问题的缘起
  • 第二节 多重困境下的科层协调机制
  • 一、科层协调机制主导地位的确立
  • 二、乏权无术的流域管理机构
  • 三、被贬抑的流域法治
  • 四、GDP 崇拜:落后的政府绩效考核制度
  • 第三节 亟待完善的市场协调机制与府际治理协调机制
  • 一、污水处理民营化:被忽视的市场协调机制
  • 二、府际治理协调机制:一个盲点
  • 第四节 进一步的结论与建议
  • 一、完善科层协调机制
  • 二、完善市场协调机制
  • 三、完善府际治理协调机制
  • 第八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  

    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研究 ——以流域水资源配置使用之负外部性治理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