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闽南九龙江下游河蚬寄生吸虫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动物学
作者: 张浩
导师: 唐崇惕
关键词: 河蚬,吸虫,盾盘亚纲,东方簇盾吸虫
文献来源: 厦门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文作者对闽南九龙江下游的河蚬[Corbicula fluminea(Müller)]寄生吸虫的种类和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比较了河蚬的两种常见吸虫种类感染率的季节动态以及它们对河蚬的危害。分别用活体观察及组织化学定位的方法对东方簇盾吸虫成虫的生殖系统、排泄系统、神经系统的主要结构进行了观察和描述。用组织切片方法、压片染色、活体观察方法对该吸虫的生殖细胞的发生、染色体形态以及早期发育进行了初步的观察研究。研究结果如下:一、本次调查在河蚬体内共查获吸虫的成虫及幼虫期总计5种。其中属于盾盘亚纲的腹盾科(Aspidogastridae Poche,1907)吸虫3种:饭岛腹盾吸虫(Aspidogaster ilimai Kawamura, 1915)、中华杯盾吸虫(Cotylaspis sinensis Faust et Tang,1936)、东方簇盾吸虫(Lophotaspis orientalis Faust et Tang,1936)。隶属于复殖亚纲的牛首科(Bucephalidae Poche,1907)和发状科(Gorgoderidae Looss,1910)的幼虫期2种。二、对腹口类吸虫和东方簇盾吸虫感染河蚬的季节动态观察表明,河蚬感染腹口类吸虫的高峰出现在3月份和10月份。而感染东方簇盾吸虫的高峰则出现在8月份和11月份。当其中一种吸虫的感染率达到最高值时另一种却处于最低值。三、对感染东方簇盾吸虫成虫和感染腹口类吸虫的河蚬的组织学观察显示,腹口类幼虫对河蚬的危害比较严重,这种吸虫的子胞幼分支在河蚬体内分布广泛;而东方簇盾吸虫成虫只寄生在河蚬的围心腔内。四、东方簇盾吸虫成虫的一侧的排泄管的主要分支符合三分支的基本模式。五、东方簇盾吸虫成虫的神经系统主要结构为:1对中枢神经节,其间由粗大的神经联合连接,由中枢神经节向前、后各发出2对明显的纵行神经干以及其间的复杂的神经联合。杯状蚴已具备成虫神经系统的雏形。六、观察并描述了东方簇盾吸虫睾丸中不同发育阶段的精子以及卵巢中卵细胞的发生;东方簇盾吸虫的整倍染色体数以12 (单倍染色数6)为主;卵巢中存在单倍数染色体(单倍染色体数3和4)。此外,作者还观察了东方簇盾吸虫子宫内几个不同发育阶段的虫卵,卵内幼虫的孵出过程,以及幼虫对河蚬的感染试验。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工作内容
Ⅰ.九龙江口河蚬寄生的盾盘亚纲吸虫种类
1.
腹盾属 Aspidogaster Baer,1827
饭岛腹盾 Aspidogaster ijimai Kawamura,1915
2.
杯盾属 Cotylaspis Leidy,1857
中华杯盾 Cotylaspis sinensis Faust et Tang,1936
3.
簇盾属 Lophotaspis Looss,1902
东方簇盾 Lophotaspis orientalis Faust et Tang,1936
Ⅱ.东方簇盾吸虫生殖、排泄、神经系统的观察
1. 生殖系统的主要结构
1.1 睾丸及精子的生成
1.2 卵巢及卵细胞的发生
2. 排泄系统的主要分支
3. 成虫整体神经系统观察
Ⅲ.东方簇盾吸虫早期发育观察
Ⅳ.河蚬寄生的两种复殖类吸虫幼虫期描述
1. 腹口类吸虫幼虫期的观察
2. 闽江叶形吸虫幼虫期的观察
Ⅴ.河蚬吸虫感染的季节动态
Ⅵ.两种常见吸虫对宿主河蚬的危害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图版
发布时间: 2007-05-25
相关论文
- [1].台湾海峡鱼类绦虫种类、季节动态及两种假叶目绦虫生活史早期发育阶段的观察[D]. 王彦海.厦门大学2001
- [2].台湾海峡鱼类单殖吸虫病病原的研究[D]. 李立伟.厦门大学2002
- [3].九龙江上游五川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D]. 张玉珍.厦门大学2003
- [4].黄颡鱼体内寄生蠕虫的生态学研究[D]. 李文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5
- [5].圆形碘孢虫抗原性及与宿主相互作用研究[D]. 章晋勇.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6
- [6].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的传代、保存及刺激隐核虫病的防治研究[D]. 但学明.暨南大学2006
- [7].九龙江流域氮的源汇过程及其机制[D]. 陈能汪.厦门大学2006
- [8].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研究[D]. 陈信忠.厦门大学2006
- [9].鳜类及其两种牛首科寄生虫的系统发育研究[D]. 陈达丽.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7
- [10].九龙江流域水环境容量变化模拟及污染物总量控制措施研究[D]. 王卫平.厦门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