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研究 ——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证据

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研究 ——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证据

论文摘要

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证券市场得以稳步发展的基石,也是投资者、企业、政府部门及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当前,中外学者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主要从长期绩效、成长能力和内部治理等方面展开,而针对中国上市公司现实情况的可持续发展因素的系统分析与研究较为少见。本文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证据较系统地研究了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有关问题,因此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并对中国上市公司保持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作用。本文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影响中国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内外部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指标体系来综合评价中国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性工作如下:1、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内外部影响因素。通过对近10年来沪深两市所有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发现近年来中国上市公司尽管经营能力有所加强,但整体盈利能力却呈现下降趋势,偿债能力较差,成长性不高。此外,通过对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的两类上市公司的统计分析,将影响中国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因素归纳为宏观经济环境、政策、产业结构和政府行为等外部因素,以及内部治理机制、资本结构、多元化经营、品牌战略和企业文化等内部因素。2、研究了内外部因素与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构建了完整的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外部因素的定性分析认为,在不同的经济环境和政策背景下,政府可以通过运用不同的手段提高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但不当的政府行为将对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运用对比分析、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和案例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内部因素,认为上市公司要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需要加强公司内部治理、优化资本结构、避免盲目多元化,努力通过创新、品牌战略和企业文化打造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以“内部资源”、“能力水平”和“发展环境”为基本要素构建了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3、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对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定量评价。本文运用AHP法确定了指标体系各层次内部的相对权重,建立了基于“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指数(SDI)”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比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强弱,对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定量评价。此外,分别对随机选取的样本公司运用模型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较好的反映了样本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体现了该模型的实用性。通过构建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能够为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提供一个有益的方法和工具,有助于利益相关者对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进而帮助其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有助于上市公司经营管理者识别影响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内外部因素,进而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4、总结研究结论,提出中国上市公司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可以从宏观环境和企业内部因素二个方面表述。上市公司的融资、运营、投资、分配均处于整个宏观经济环境中,其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宏观经济环境总体状况紧密相连;上市公司内部因素中,公司治理缺陷、资本结构失衡、投资经营盲目多元化、以及创新能力不足等是制约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分别从政府、证券市场、上市公司等各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上市公司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 1.1.2 我国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 1.1.3 国内外关于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有待深入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选题来源和研究方法
  • 1.3.1 选题来源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内容及逻辑框架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研究回顾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起源
  • 2.2 国内外关于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文献综述
  • 2.2.1 国外相关文献回顾
  • 2.2.2 国内相关文献回顾
  • 2.2.3 对国内外关于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文献综述的评论
  • 2.3 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
  • 2.3.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2.3.2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2.3.3 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 3.1 中国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
  • 3.1.1 盈利能力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 3.1.2 偿债能力整体较差
  • 3.1.3 成长能力不高
  • 3.1.4 营运能力有所加强
  • 3.1.5 成本控制能力较弱
  • 3.2 基于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的上市公司影响因素分析
  • 3.2.1 集中优质资源,做大做强主业
  • 3.2.2 注重品牌经营,行业龙头地位稳固
  • 3.2.3 重视研发投入,创新能力较强
  • 3.2.4 善于资本运营,实现超常规发展
  • 3.2.5 强化企业管理,凝练企业文化
  • 3.3 基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的上市公司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上市公司的统计特征
  • 3.3.2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上市公司的原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外部因素与中国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研究
  • 4.1 宏观经济环境对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4.1.1 宏观经济环境与证券市场运行一致性不高
  • 4.1.2 宏观经济环境与上市公司经营密切相关
  • 4.2 政策因素对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4.2.1 税收政策对上市公司发展的影响
  • 4.2.2 产业政策对上市公司发展的影响
  • 4.2.3 环境政策对上市公司发展的影响
  • 4.3 产业结构与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
  • 4.3.1 产业结构变迁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 4.3.2 美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产业结构分析
  • 4.3.3 中国上市公司产业结构分析
  • 4.4 政府行为对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4.4.1 政府干预上市公司的制度背景
  • 4.4.2 政府干预与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
  • 4.4.3 政府补贴与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内部因素与中国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研究
  • 5.1 内部治理机制对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5.1.1 董事会治理机制的影响
  • 5.1.2 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绩效
  • 5.1.3 股权激励机制与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
  • 5.2 资本结构对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5.2.1 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历史研究回顾
  • 5.2.2 实证分析
  • 5.3 多元化经营对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5.3.1 公司多元化经营的文献综述
  • 5.3.2 多元化经营与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实证研究
  • 5.4 创新能力对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5.4.1 创新是实现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 5.4.2 创新对上市公司发展的影响
  • 5.4.3 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的战略模式选择
  • 5.4.4 对我国上市公司创新能力评价
  • 5.5 品牌战略对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5.5.1 品牌战略的概念
  • 5.5.2 品牌对上市公司发展的意义
  • 5.5.3 我国上市公司品牌战略评析
  • 5.6 企业文化对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5.6.1 企业文化对上市公司发展的意义
  • 5.6.2 上市公司的企业文化现状和不足
  • 5.6.3 打造上市公司的企业文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其能力评价模型的构建
  • 6.1 构建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 6.1.1 充实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理论
  • 6.1.2 满足利益相关者对上市公司的信息需求
  • 6.1.3 正确评价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
  • 6.2 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理论基础及其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6.2.1 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理论基础
  • 6.2.2 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6.3 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 6.3.1 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6.3.2 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设计
  • 6.4 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6.4.1 建立评语集
  • 6.4.2 确定评价矩阵R
  • 6.4.3 进行各级模糊评判
  • 6.5 案例分析
  • 6.5.1 案例一
  • 6.5.2 案例二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展望
  • 7.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研究 ——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证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