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模式的转变,广大研究者和教师逐步将注意力转向对学习者的研究。其中学习者语言学习策略和策略培训成为中、外教学界研究的热点。然而,就词汇学习策略培训而言,国内的研究才刚刚兴起,尤其是对处于转折时期的大学新生的词汇学习策略培训还处于空缺状态。本研究以学习策略和策略培训的相关研究为基本理论依据,以O’Malley&Chamot(1990)、Gu&Johnson(1996)对词汇学习策略的分类为分类标准,以课堂融入式教学为培训模式对非英语专业新生进行词汇学习策略培训。培训内容选取学生普遍缺乏的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中的记忆策略和猜词策略。培训的对象来自于衡阳师范学院非英语专业一年级的两个自然班,共94名学生。随机选取其中一个班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为对照班,培训时间为一个学期。实验工具采用一份问卷调查(前、后测相同),两次词汇量测试和两次词汇水平测试。采用SPSS15.0进行数据收集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1)策略培训有助于改变学生的词汇学习观念;(2)策略培训对词汇量有明显的影响,有利于词汇记忆效率的提高;而对词汇水平的影响不显著;(3)策略培训可以提高学生对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的运用;(4)观念、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词汇量、词汇水平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另外,针对策略培训的结果,本文为今后的词汇学习策略培训和教学研究提出了一些教学启示。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二语词汇学习策略中学生认知与实践差异的元分析研究[J]. 英语广场 2020(16)
- [2].渗透词汇学习策略初探[J]. 英语广场 2019(03)
- [3].“微信小组”词汇学习策略初探[J]. 戏剧之家 2018(26)
- [4].国内词汇学习策略实证研究综述[J]. 教育现代化 2019(40)
- [5].近15年国内二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综述[J]. 海外英语 2018(14)
- [6].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词汇学习策略使用研究分析[J]. 林区教学 2009(05)
- [7].“二语词汇学习策略”与“课堂环境下二语词汇习得”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影响作用[J]. 科技视界 2015(36)
- [8].我国高校大一学生阿拉伯语词汇学习策略实证研究[J]. 阿拉伯研究论丛 2019(01)
- [9].性格与词汇学习策略初探[J]. 考试周刊 2019(17)
- [10].基于语篇阅读的高中生词汇学习策略训练的实践研究[J]. 新教育 2019(22)
- [11].斯里兰卡留学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调查[J]. 学园 2019(09)
- [12].小学英语教学中词汇学习策略的培养[J]. 小学教学研究 2017(01)
- [13].学困生的词汇学习策略调查与分析[J]. 江苏教育研究 2008(24)
- [14].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运用状况调查——以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学生为例[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34)
- [15].英语优等生与学困生词汇学习策略比较研究[J]. 知识文库 2018(07)
- [16].非英语专业学生词汇学习策略的调查研究[J]. 同行 2016(15)
- [17].我国二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综述:成就与不足——基于14种外语类核心期刊20年(1996-2015)的统计分析[J]. 科学中国人 2017(14)
- [18].浅谈词汇学习策略对高职学生英语词汇学习效果的影响[J]. 校园英语 2017(07)
- [19].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英语优化学生词汇学习策略[J]. 人生十六七 2017(08)
- [20].词汇学习策略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疯狂英语(教学版) 2017(05)
- [21].动物英文名的三大特殊用法及其词汇学习策略[J]. 校园英语 2017(27)
- [22].中职学生词汇学习策略指导研究[J]. 知识文库 2017(15)
- [23].浅析中职生常用词汇学习策略[J]. 考试周刊 2017(68)
- [24].如何有意识地培养中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J]. 中学英语之友(下旬) 2011(05)
- [25].主体间性视域下的词汇学习困难与词汇学习策略研究[J].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9(02)
- [26].职校学生词汇学习策略培训的有效性研究[J]. 雪莲 2015(29)
- [27].浅析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词汇学习策略[J]. 中华少年 2016(07)
- [28].艺术类本科生运用词汇学习策略能力的培养[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14(09)
- [29].影响外语词汇学习策略的因素分析(英文)[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12(05)
- [30].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常用词汇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的调查[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