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道过饱和交叉口群的实时交通控制策略研究

干道过饱和交叉口群的实时交通控制策略研究

论文摘要

为缓解、破解过饱和交叉口(群)的交通供需矛盾,基于城市道路的间断交通流特性,本文针对供需矛盾的焦点——交叉口连线路段的过饱和车队,阐释、分析其“回溢”所导致的交叉口(群)通行能力的损失机理,总结上述的通行能力损失所导致的交叉口(群)行程延误的增涨规律。此基础上,应用系统学的“现实系统—数学模型”方法,构建干道过饱和交叉口群系统优化控制(非线性规划条件极值)数学模型。该数学模型以“行程延误最小化”为目标函数,以“通行能力零损失(防止过饱和车队超范围回溢)”为约束条件。在干道过剩交通总量(即全局负载)一定的前提下:各独立交叉口间,既存在以“单交叉口负载/延误最小化”为局部目标的竞争,同时亦必需以“交叉口群负载/延误最小化”为全局目标而协同。鉴于各独立交叉口之间同等的功能权重,因此,均衡饱和度(即竞争与协同的对立统一)是可行、且唯一可行的全局最优解。必需注意——关键变量交叉口饱和度、过饱和车队的长度及其时变率之间并不存在“一对一”的直接映射关联,因此,上述约束条件所限定的可行域内可能无解,对此,对于均衡饱和度的控制,必需视具体情况,强制个别的交叉口饱和度低于1.00,缩减过饱和车队的长度以符合上述的约束条件。与过饱和交叉口群(理论研究范畴的)数学模型的最优解相对应,(工程技术、应用实务范畴的)现实系统的最优化策略,即是以“扩增单/多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为核心的饱和度的“协同均衡化”:◆策略应用前期,各交叉口饱和度>1.00条件下,均衡饱和度向最低者趋近,实现过剩交通的交通强度(具体体现为:过饱和车队长度的时变率)的“均衡”,其目的意义侧重:对过饱和车队,一则控制其“小范围存在”、二则抑制其“大范围延伸”,降低干道全局的“均衡延误”与“随机延误”;◆策略应用后期,各交叉口饱和度<1.00条件下,均衡饱和度向平均值趋近,实现过剩交通的交通密度(具体体现为:过饱和车队长度)的“疏解”,其目的意义侧重:降低干道全局的“过饱和延误”,而更重要的是,防止过饱和车队“超范围回溢”,保障交叉口通行能力的零损失。此外,为防止过饱和的转移或扩张,在策略应用后期,必需适度扩增系统外围欠饱和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其一为过剩交通的交通强度的均衡提供可能的饱和度弹性余地,其二为过剩交通的交通密度的疏解创造必需的交通量容纳空间。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背景(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对象(问题的诊断)
  • 1.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及其应用综述
  • 1.3.1 国外研究及其应用
  • 1.3.1.1 单交叉口信号控制(点控)
  • 1.3.1.2 干道交叉口信号协调控制(线控)
  • 1.3.1.3 过饱和车队集散机理
  • 1.3.1.4 交叉口延误分析方法
  • 1.3.2 国内研究及其应用
  • 1.4 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路线
  • 1.4.1 研究目标、内容
  • 1.4.2 研究方法、路线
  • 第2章 过饱和交叉口群的通行能力损失机理与行程延误增涨规律
  • 2.1 过饱和车队的回溢
  • 2.1.1 过饱和车队的A类(Type-A)回溢
  • 2.1.2 过饱和车队的B类(Type-B)回溢
  • 2.1.3 过饱和车队的C类(Type-C)回溢
  • 2.1.3.1 第一类(Type-C-Ⅰ)通行能力损失
  • 2.1.3.2 第二类(Type-C-Ⅱ)通行能力损失
  • 2.2 通行能力损失与行程延误增涨
  • 2.2.1 通行能力损失
  • 2.2.2 行程延误增涨
  • 2.2.2.1 欠饱和交叉口的行程延误(稳态延误)增张
  • 2.2.2.2 过饱和交叉口的行程延误(定数延误)增张
  • 第3章 过饱和交叉口群系统建模及其优化模型
  • 3.1 过饱和交叉口群系统建模
  • 3.1.1 系统结构设计
  • 3.1.2 系统功能分析
  • 3.1.2.1 系统功能描述
  • 3.1.2.2 系统特性分析
  • 3.2 过饱和交叉口群系统优化模型
  • 3.2.1 最优化目标函数
  • 3.2.2 最优化约束条件
  • 第4章 过饱和交叉口群实时交通控制策略
  • 4.1 模型协同均衡化方案
  • 4.1.1 延误分散化原则
  • 4.1.1.1 延误凹函数特性
  • 4.1.1.2 延误分散化意义
  • 4.1.2 协同均衡化原则
  • 4.1.2.1 系统模型的条件极值数学特性
  • 4.1.2.2 系统模型的协同均衡优化原则
  • 4.2 系统协同均衡化策略
  • 4.2.1 通行能力零损失
  • 4.2.2 行程延误最小化
  • 4.2.2.1 均衡饱和度的实质涵义
  • 4.2.2.2 均衡饱和度的控制要领
  • 第5章 策略应用仿真示例
  • 5.1 策略应用的成本效益协同优化
  • 5.1.1 空间成本与延误效益
  • 5.1.2 空间成本与延误效益的协同优化
  • 5.2 仿真示例
  • 5.2.1 仿真设计
  • 5.2.2 示例分析
  • 5.2.2.1 示例分析——死锁现象
  • 5.2.2.2 示例分析——策略应用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城市道路网关键交叉口识别研究[J]. 交通科技 2019(06)
    • [2].自动驾驶环境下面向交叉口自由转向车道的交通控制模型[J]. 中国公路学报 2019(12)
    • [3].基于网络综合效益的交叉口公交信号优先[J]. 交通与运输 2020(01)
    • [4].精细化交叉口数据模型的建模方法[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20(04)
    • [5].区域交叉口交通拥堵传播规律挖掘方法研究[J]. 河北工业科技 2020(03)
    • [6].钩形弯交叉口信号协同控制优化方法研究[J]. 山东科学 2020(03)
    • [7].城市异型交叉口改造方案研究[J]. 福建建材 2020(04)
    • [8].连续流交叉口几何模型研究[J].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0(03)
    • [9].五路交叉口的研究[J]. 智能城市 2020(12)
    • [10].结合车速引导的单点交叉口公交优先信号控制方法[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0(03)
    • [11].老旧小区小半径交叉口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0(03)
    • [12].基于公交优先与综合待行区的交叉口信号控制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8)
    • [13].城市道路组合型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设计[J]. 交通与运输 2020(S1)
    • [14].滨江桥梁桥后异形交叉口的交通优化[J]. 交通与运输 2020(S2)
    • [15].结合车速引导的相邻交叉口公交信号优先协调控制方法[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0(04)
    • [16].T型交叉口借道左转设置研究[J]. 山东交通科技 2020(04)
    • [17].基于航拍视频的复杂交叉口交通调查研究[J]. 物流技术 2020(08)
    • [18].过饱和交叉口群信号优化研究[J]. 物流科技 2019(11)
    • [19].大型Y型交叉口二次停车模型适用性分析[J]. 莆田学院学报 2019(05)
    • [20].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组织问题研究——以金华市师大街与玉泉西路交叉口为例[J]. 劳动保障世界 2018(08)
    • [21].城市道路多交叉口协调控制方案设计与仿真研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36)
    • [22].马鞍山市康乐路与花园路交叉口交通改善设计[J].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17(01)
    • [23].平面畸形交叉口交通组织的优化思路[J]. 交通与运输 2017(02)
    • [24].交叉口群交通组织及信号配时设计[J]. 山东工业技术 2017(09)
    • [25].友谊路与兴源道交叉口运行有轨电车可行性研究[J]. 科技资讯 2017(20)
    • [26].基于老城区特殊交叉口信号优化研究[J]. 城市公共交通 2017(03)
    • [27].友谊路与长宁道交叉口运行有轨电车可行性研究[J]. 科技资讯 2017(21)
    • [28].基于正交试验的城市信控交叉口仿真分析及优化[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8)
    • [29].A型群组式畸形交叉口信号优化策略研究[J]. 交通工程 2017(05)
    • [30].国外新型交叉口的设计与应用[J]. 中国市政工程 2016(04)

    标签:;  ;  ;  ;  ;  

    干道过饱和交叉口群的实时交通控制策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