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迷信在西方心理学界一直是一个比较热门的研究课题,而国内心理研究者对这方面的研究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而我国的迷信心理研究还处在描述阶段,也很少有研究能上升到实证研究阶段。研究者认为迷信心理会影响到个体的心理健康、行为方式、生活质量等。目前对中国背景下的大学生迷信心理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所以深入研究我国大学生的迷信心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以中国本土文化为背景,以河南省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已有的迷信心理问卷收集数据,并采用t检验和相关、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人口统计学变量在迷信心理各维度上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同时对大学生的迷信心理和应对方式、归因方式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探讨归因方式对迷信心理及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一)我国大学生的迷信心理在某些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性别上女生在迷信行为、迷信动机方面显著高于男生;专业上,文科大学生在迷信行为的维度上要显著高于理科大学生;家庭来源方面,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迷信信念和迷信动机上明显高于城市大学生;而几代同住的家庭结构迷信行为水平显著高于核心家庭和单亲家庭。(二)大学生迷信心理、归因方式与应对方式存在显著相关。(三)归因方式对迷信心理有显著地预测作用;将归因方式纳入回归方程后,回归系数变小但仍显著,归因方式在两者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部分 绪论1.1 引言1.2 文献综述1.2.1 迷信1.2.2 归因方式的文献综述1.2.3 应对方式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2.1 问题提出2.2 研究目的2.3 研究假设2.4 研究意义2.4.1 理论意义2.4.2 实践意义第三部分 大学生迷信心理的基本特点3.1 研究目的3.2 研究方法3.2.1 研究对象3.2.2 研究工具3.2.3 数据的统计方法3.2.4 结果分析第四部分 大学生归因方式的基本特点4.1 研究目的4.2 研究方法4.2.1 被试4.2.2 统计方法4.2.3 研究工具4.3 研究结果4.3.1 归因方式在性别上的差异比较4.3.2 归因方式在专业上的差异比较4.3.3 归因方式在家庭所在地的差异比较4.3.4 归因方式在年级上的差异比较4.3.5 归因方式在家庭结构上的差异比较4.4 小结第五部分 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基本特点5.1 研究目的5.2 研究方法5.2.1 被试5.2.2 统计方法5.2.3 研究工具5.3 研究结果5.3.1 应对方式在性别上的差异比较5.3.2 应对方式在专业上的差异比较5.3.3 应对方式在家庭所在地的差异比较5.3.4 应对方式在年级上的差异比较5.3.5 应对方式在家庭结构上的差异比较5.4 小结第六部分 大学生迷信心理、归因方式和应对方式的关系6.1 研究目的6.2 研究方法6.3 结果分析6.3.1 大学生迷信心理、归因方式及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6.3.2 大学生归因方式在迷信心理与应对方式间的中介作用第七部分 分析与讨论7.1 大学生迷信心理的特点分析7.1.1 大学生迷信心理的性别、年级差异7.1.2 不同专业大学生迷信心理的差异分析7.1.3 大学生迷信心理在家庭来源和家庭结构上的差异比较7.2 大学生应对方式特点分析7.2.1 大学生应对方式在性别、年级上的差异比较7.2.2 大学生应对方式在家庭来源和家庭结构上的差异分析7.3 大学生归因方式特点分析7.3.1 大学生归因方式在性别、年级上的差异比较7.3.2 大学生归因方式在专业上的差异分析7.3.3 大学生归因方式在家庭来源和家庭结构上的差异分析7.4 迷信心理、归因方式和应对方式的关系探讨7.4.1 迷信心理、归因方式和应对方式之间的相关分析7.4.2 大学生归因方式与迷信心理与应对方式的回归分析7.5 教育建议第八部分 结论和展望8.1 研究结论8.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8.3 不足和展望参考文献附录后记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迷信心理论文; 应对方式论文; 归因方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