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原始细胞免疫表型分析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原始细胞免疫表型分析

论文摘要

目的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骨髓原始细胞免疫表型特征,探讨免疫表型对二者发病机制、诊断、分型及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常规骨髓穿刺术,分别抽取23例MDS、14例AA、9例正常对照者的骨髓各2ml;选用多种单克隆抗体(抗体组合分别为CD25/CD34/CD45、HLA-DWCD3/CD45、CD14/CD13/CD45、CD22/CD33/CD45、CD15/CD7/CD45、CD5/C1l9/CD45、CD10/CD20/CD45及IgG1同型对照),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采用流式细胞术CD45/SSC设门法,对骨髓单个核细胞各免疫标志的表达率进行检测,并计算髓系细胞分化指数[DI值,DI=(CD13+CD33)/CD151,分析CD34和HLA-DR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1、MDS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DS组骨髓造血干/祖细胞抗原CD34、HLA-DR、髓系早期抗原CD13、CD33、单核系抗原CD14、T淋巴细胞抗原CD7的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髓系成熟抗原CD15、B淋巴系抗原CD19、CD20的表达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3、CD5、CD25、CD10、CD22的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髓系细胞分化指数(DI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RA组与RAEB组比较RAEB组CD34、HLA-DR、CD13、CD33、CD14、CD7的表达率均显著高于RA组(P<0.05),CD15、CD3、CD19、CD20的表达率均显著低于RA组(P<0.05),CD5、CD25、CD10、CD22的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RAEB组的DI值显著高于RA组(P<0.05)。3、AA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A组CD34、CD13、CD33、CD15的表达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3、CD7、CD25、CD22的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LA-DR、CD14、CD5、CD10、CD19、CD20的表达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4、MDS组与AA组比较MDS组CD34、HLA-DR、CD13、CD33、CD14的表达率均显著高于AA组(P<0.05),CD3、CD5、CD7、CD15、CD19、CD20、CD22、CD25的表达率均显著低于AA组(P<0.05),CD10的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5、对每一组内CD34和HLA-DR行相关分析,RA组、RAEB组、AA组和正常对照组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09、0.834、0.777和0.755,均为P<0.01,CD34和HLA-DR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1、MDS组骨髓造血干/祖细胞标志CD34、HLA-DR、髓系早期标志CD13、CD33的表达率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MDS异常克隆发生于造血干/祖细胞,且以髓系干细胞异常为主。随疾病进展,MDS的恶性克隆逐渐呈现优势性增长而对正常造血产生抑制,使骨髓中以异常的恶性克隆造血细胞为主;或者随疾病进展,恶性克隆造血细胞的分化潜力进一步下降,表现为RAEB较RA骨髓干/祖细胞及早期髓系标志表达率增高,而成熟髓系标志表达降低。2、AA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的CD34表达率低于正常对照组,CD13、CD33、CD15的表达率亦降低,而髓系分化指数无显著性变化,提示AA的发病机制主要是造血干/祖细胞减少,而不存在分化障碍;而MDS髓系分化指数升高,提示其造血干/祖细胞存在分化障碍,为恶性克隆性干/祖细胞疾病。3、本研究引入了髓系分化指数同时研究MDS和AA,证实二者差异具有极显著性意义,这不仅有助于揭示二者发病机制的不同,亦为临床提供了简便、快捷、可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4、单核细胞表面相关抗原CD14的表达率较正常对照增高,提示MDS骨髓单核系存在异常,CD14表达紊乱。5、T淋巴系抗原CD3、CD5、CD25在AA组表达比正常对照组增高,提示AA患者存在T淋巴细胞功能亢进。6、B淋巴系抗原CD19、CD20在MDS组的表达率低于AA组和正常对照组,提示MDS患者B淋巴系早期抗原减少。可能与MDS骨髓内恶性克隆的扩增抑制了B淋巴系的增殖,或B淋巴系过度凋亡,或B系本身造血的异常有关。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综述
  • 致谢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原始细胞免疫表型分析[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02)
    • [2].三氧化二砷联合沙利度胺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调节作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11)
    • [3].青黄散为主治疗伴有原始细胞增多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远期疗效的初步观察[J].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13(01)
    • [4].三氧化二砷联合沙利度胺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调节作用[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24)
    • [5].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18)
    • [6].三氧化二砷与阿糖胞苷联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8例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 2012(09)
    • [7].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研究[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08(04)
    • [8].影响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J]. 癌症进展 2017(03)
    • [9].血清铁蛋白水平——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预后的风险因素[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5(05)
    • [10].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J]. 临床军医杂志 2008(02)
    • [11].地西他滨为主方案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病态造血变化及预后价值分析[J].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20(02)
    • [12].流式细胞术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原始细胞免疫表型特点及其在诊断中的意义[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2(03)
    • [13].阿扎胞苷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急性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J].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08(03)
    • [14].环形铁粒幼细胞评价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儿预后的价值[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9(11)
    • [15].静脉滴注白消安致急性精神异常[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17)
    • [16].地塞米松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原始细胞构成影响及其在诊断中的意义[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6(01)
    • [17].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为急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J]. 临床检验杂志 2018(03)
    • [18].淋巴细胞指数在评估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中的意义[J]. 临床军医杂志 2009(05)
    • [19].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监测及临床意义[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68)
    • [20].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儿骨髓自分泌运动因子受体表达及其预后意义[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6(05)
    • [21].中西医结合逆转难治性急性白血病多药耐药的临床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7(11)
    • [22].达那唑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9(12)
    • [23].脑膜瘤1基因在216例成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意义[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2(06)
    • [24].MDS病人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检测[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8(01)
    • [25].mTOR通路下游核心分子的mRNA表达水平与初发AML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J]. 中国临床医学 2016(01)
    • [26].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2(34)
    • [27].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药物治疗新进展[J]. 新疆医学 2012(05)
    • [28].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49例临床分析[J].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20(01)
    • [29].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同病类证”体系与IPSS-R构件相关性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 2015(06)
    • [30].在不同类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Id4基因甲基化差异的初步研究[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09(03)

    标签:;  ;  ;  ;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原始细胞免疫表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