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邮政 2003年十件大事(论文文献综述)
曹婉颖[1](2021)在《二十世纪初帆船邮票的印刷工艺与材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调研总结了中国邮政的变革,梳理了二十世纪初帆船邮票从前期设计、印刷到发行等历史,阐述了帆船邮票从选题的产生到流通的整个历史脉络。接着,利用超景深三维视频显微镜等设备和工具对三版帆船邮票共56枚样品的制版工艺、票幅尺寸、齿孔度数、墨层厚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然后,对帆船邮票样品的印刷油墨和承印纸张进行无损分析,分析中主要利用的仪器有:激光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仪和扫描电镜-能谱仪等。结果表明:伦敦版帆船邮票的印刷油墨中的颜料主要有红色系颜料(铁红、红丹)、蓝色系颜料(普鲁士蓝、群青)、黑色系颜料(炭黑);北京一版帆船邮票的印刷油墨中的颜料主要有红色系颜料(铁红、红丹)、蓝色系颜料(普鲁士蓝)、黄色系颜料(铬酸铅)、黑色系颜料(炭黑)、白色系颜料(铅白);北京二版帆船邮票的印刷油墨中的颜料主要有红色系颜料(铁红、红丹)、蓝色系颜料(普鲁士蓝)、黄色系颜料(铬酸铅、碱式铬酸铅)、黑色系颜料(炭黑)。各种色系的颜料通过不同比例的混合,形成样品中不同的油墨颜色。另外,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分析了邮票纸张中的纤维形态,发现伦敦版和北京二版帆船邮票的纸张纤维形态为细长状,而北京一版帆船邮票的纸张纤维由细长状和宽长带状两种混合而成。并利用软件中的Mapping功能推断了印刷油墨和纸张的填料及辅助成分有:高岭土、碳酸钙、氧化锌、硫酸钡、硫酸钙、滑石粉等。本研究能够为今后的邮票及其他纸制品的无损分析提供可靠依据,并对邮票的鉴定、保护及修复提供科技支撑。
齐洪洲[2](2017)在《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878年,清政府效仿英国发行了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中国邮票设计艺术从此便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在历经清代、民国、新中国将近一百四十年的历史阶段中,中国邮票设计从最初的模仿、借鉴西方邮票的艺术形式到逐渐形成具有民族风格的成熟艺术形态,尽管历经曲折,但发展却从未间断。本文以中国邮票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收集梳理其发展历史,运用设计艺术学、历史学等方法呈现其在各个发展时期的历史语境、技艺场景、设计风貌,剖析其中的视觉语言、设计思想及艺术风格,并据此勾勒清晰的设计发展脉络和流变轨迹。全文对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的研究从四个层面展开:首先是历史层面,即中国邮票设计艺术的发展历程。这一层面不仅是文章的基础,也是全文的发展线索。文章在大量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得出以下结论:在“学西观”和“中体西用”思想的相互作用,使清代邮票的设计在照搬、模仿西方邮票设计格局的同时又体现出清代特有的艺术特色,是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下的必然呈现;在国统区邮票与解放区邮票并行发展的民国历史时期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新中国的邮票设计在建国初期获得良性发展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随之而来的文化大革命致使邮票事业呈现混乱状态,邮票设计工作也在反反复复中艰难前行;经过文革后两年徘徊时期的调整,改革开放初期的邮票事业繁荣发展,邮票设计也日渐成熟,特别是设计中民族风格的体现获得了极大成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近20多年的邮票设计继续向前发展并呈现出新的面貌。文章认为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历史可划分为移植期、借鉴期、自立期、探索期、曲折期、繁荣期和多元发展期。其次是物象层面,即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在各个时期的艺术特征。这一层面通过图表演示与文字阐述,对中国邮票各时期实物图像的构图、边饰、表现手法及影响因素等内容进行归纳与分析,总结其艺术特征,发掘艺术规律。本研究发现:中国邮票在近一百四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各时期邮票呈现出不同的图像特征,均是当时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和时代精神的反映与写照;中国邮票的设计历经了从最初模仿、借鉴西方邮票的艺术形式到逐渐形成具有民族风格的成熟艺术形态的曲折过程;在中国邮票设计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兼收并蓄,受到过许多艺术形式的影响,且这些艺术表现方式和手法被运用于邮票设计当中,而反过来有的邮票设计形式也对某些艺术形式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再次是技术层面,即中国邮票在各时期的印制技术特征。设计和印刷是邮票诞生的前提条件,二者缺一不可。本研究表明:中国邮票的印制从最初引进西方先进设备和技术人员,到目前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间一直不断向前发展,即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邮票印制水平仍得到一定的提高;中国邮票的印制在不同阶段显示出不同的印制特点,不同的设计形式产生不同的图像特征,而印刷又往往决定着设计的最终面貌,有时乃至决定着艺术风格,如解放区邮票所呈现出的强烈的木刻版画风格便是由这一时期特殊的印制条件所决定的。最后是现实层面,即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在数字时代背景下的面貌呈现。第七章紧扣现实,总结数字时代背景下中国邮票设计艺术所呈现出的多元发展新面貌,探讨数字化设计平台给邮票设计所带来的利弊关系,最后建立在各章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邮票设计艺术的发展脉络进行归纳总结和图表演示。在以上四个层面逐层阐述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的全面研究,本论文得出中国邮票设计艺术的发展历史可划分为移植期、借鉴期、自立期、探索期、曲折期、繁荣期和多元发展期;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历经了从最初模仿、借鉴西方邮票的艺术形式到逐渐形成具有民族风格的成熟艺术形态的发展过程;数字化设计平台在给邮票设计带来众多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定的弊端等主要结论。
李家涛[3](2017)在《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8)邮政制度研究》文中指出北洋政府时期,邮政事业在邮政总局的悉心擘划与惨淡经营之下,取得了飞速的发展。邮政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邮政法律体系的逐步形成、邮政制度建设相对健全与邮政业务的发展等三个方面。邮政法律体系方面,形成了以《邮政条例》为基础性法规的邮政法律体系。《邮政条例》的出台既为邮政提供了法律保障,亦是邮政行业运行的规范。保障体现在内谋邮政行政,外争邮政主权;规范则是对邮政有效运作而言。《邮政条例》规定了邮政制度框架,使我国邮政事业从此走上法治的道路。此后中国邮政在组织法和业务法两个领域相继修订、颁布了一批法律、法规,邮政法律体系得以构建和逐步完善。邮政制度建设方面,形成了健全的邮政组织制度、管理制度、业务制度以及人事制度。邮政组织制度以邮政组织体系为框架,形成了由交通部、邮政司、邮政总局组成的中央邮政系统及由邮务管理局、一二三等邮局、邮务支局、邮政代办机构组成的地方邮政系统。中央邮政系统督理全国邮务,而不参与邮政经营,为纯邮政行政机构;地方邮政系统中邮务管理局外,均为经营业务机构,邮务管理局主管地方邮务亦参与邮政业务经营。邮政业务制度具有种类齐全、建设完整及流程明确可操作性的特征,规定并区分了按照不同标准划分的邮政业务类型。无论是按邮件性质划分的专营业务、兼营业务,专营业务仅指信函、明信片业务,兼营业务包括由新闻纸类、刷印物类、贸易契类、商务传单、货样类、包裹类各项寄送门类组成的寄送业务,由储金与汇票构成银钱业务,由售卖印花税票、代订刊物与代购书籍等业务构成的代理业务;还是按邮件寄递手续划分的普通邮件、挂号邮件、快递邮件、代收货价邮件、保险邮件以及存证信函等各项业务,均有相应的制度规章与之对应。邮政人群按照邮政班次划分为邮务官、邮务员、邮务生、捡信生四班,每班各有等级。邮政当局出于用人治事的目的,积极推动邮政人事制度建设。邮政人事制度在有功则奖,有过必究的制度运行理念指导下,以精细且严密制度安排为规尺,规范、约束邮政员役行为,维持邮政纪律,鞭策邮政员役勇于任事,尽心服务邮政。邮政当局在邮政组织、管理、业务及人事等方面建立的较为完善邮政制度体系,为邮政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北洋政府时期是我国邮政事业稳步发展的阶段。邮政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性,形成基本遍及全国的邮政线路网络,轮船、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在邮政运输领域都有使用,各类邮政局所规模日益扩充,邮局、代办机关沿交通线路渐次铺展。邮政各项经营性业务,无论是专营的信函与明信片业务,抑或是由邮政系统兼营的寄送、银钱、代理等各项业务均有了不同程度地提升。邮政收支状况的好转,亦是该时期邮政稳步发展重要表现。邮政作为国家专营的经营事业得益于不断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健全且运行有效地邮政制度以及在邮政法律法规和邮政制度规范下具有积极进取精神的邮政人群擘画经营,在北洋政府时期取得了空前的发展,为我国邮政事业的继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毛志鹏[4](2016)在《大行“蝶变”——从上市回看邮储银行发展之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9月28日上午9点30分,随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总经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董事长李国华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行长吕家进共同敲响香港交易所有限公司开市铜锣,2016年全球资本市场最大IPO——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邮储银行",股票代码:1658.HK)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交易。
张婷婷[5](2015)在《我国邮票印制发行组织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系统论思想出发,对行业组织模式的结构特点、运行特点和内生性动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组织模式也是生产力的结论。同时,从辩证唯物主义出发,采用系统论思想中的整体性原则、联系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分析了组织模式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由此来科学预见组织的发展方向。在上述理论框架下,本文最核心的特点是分析了自1878年以来共135年的中国邮票印制发行历史,通过对这个样本的详细剖析,以此为例,透视出了组织模式与行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结合当前最新的环境因素变化,通过组织模式的推演,得出了邮票作为邮资凭证必将退出历史舞台的结论。
朱文瑜[6](2016)在《张之洞海防思想和实践研究 ——传播学视角下科技与社会研究的一个尝试》文中研究说明张之洞海防思想和实践的核心是学习西学以抵御列强来自海上的侵略,其内容大部分可以从科技传播的角度加以解读,其过程和效果很好地体现了科技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本文试图借助传播学的理论与方法,系统梳理张之洞海防思想的起源、各个不同时期海防思想和实践的内容及特点,分析其效果并评价其成败。同时将对张之洞海防思想和实践的研究作为中国近代科技传播史中科技与社会研究的一个案例,展现将传播学的研究视角系统引进该学科的意义。文章首先用传播起源的视角分析了张之洞海防思想的起源,认为张之洞早年经历和中国近代海军建设思潮兴起是其海防思想起源的个人原因和社会原因,而改订俄约、日本吞并琉球、法国侵略越南等三个历史事件是他开始海防思想传播的契机。然后,用传播者与受众、传播内容的选择、传播渠道的选择为视角,分别梳理和分析了张之洞在中法战争前后、甲午战争前后、维新变法前后等不同历史时期海防思想和实践的内容及特点。认为在中法战争中法国侵略者的刺激下,他初步形成了其系统的海防思想,并开展了相关实践;在甲午战争的影响下,认识到其不足,他进一步扩大了其海防思想和实践;在维新变法前后,由于列强瓜分中国沿海致使中国海军发展受阻,及变法运动的兴起,他开始了从“海防思想和实践”向“变法思想和实践”的转变,在传播路径上也开始了“师西”向“师日”的转变。最后,用短期传播效果和长期传播效果的研究视角,分析了张之洞海防对清末和民国政治、军事、经济发展及社会变革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并通过梳理这些变革与后来历史进程的一些联系,认为张之洞在晚清中国海防建设上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本文在张之洞海防思想和实践的内容、特点、效果和历史地位的分析和结论上,都与前人研究有很大的不同。它探索了将传播学的理论与方法引入中国近代科技史研究的可能性,展现了藉此视角在宏大叙事的框架下进行历史学案例分析的便利与优越性。同时本文也以张之洞的海防思想与实践为案例,很好地解释了近代中国知识传播与技术引进过程中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制约和促进的互动关系。
尹新华[7](2011)在《晚清中国与国际公约》文中研究说明国际公约是在国际会议上,经过多国协商通过或签订,或是由国际组织制订,旨在处理和规定国际社会之共同事务的多边造法条约。一国对国际公约的参加和运用,直接反映了该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作用和影响。晚清时期是中国参与国际公约,对内推进相关立法、出台相关制度,对外承担国际责任的萌起和初步发展阶段。相对于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在列强武力胁迫下,以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方式被强行拖入国际社会而言,此一时期中国对国际公约的参与无疑开辟了一条相对主动且平等地进入国际社会的新途径。对晚清中国参与国际公约进行考察,不仅是我们理解近代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变迁的管钥,而且也能进一步拓展中外条约关系研究,并帮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透视中国近代化的国家建设。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在加入国际公约上表现出来的特点,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能够为今天中国参与国际活动提供重要的参考。本文分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对晚清时期中国与国际公约的关系进行探讨。绪论部分重点阐述了国际公约的内涵、参加、保留以及运用,介绍了选题意义,检视和分析了既有的研究状况,指出本文创新与不足之处,说明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正文部分为上、下两篇,共七章。上篇四章,主要按照历史的纵向发展线索,以洋务运动、甲午战后、清末时期为时间坐标,分三个阶段回溯中国参加国际公约的历史脉络,把握其演化及特点。在此基础上,还重点对中国的内外环境及条件进行考察,探讨各阶段变化的根源,揭示政府及各方面人士对参加公约的主张和意见,并与国际法学相结合,从法律关系的视角,对这一时期中国与国际公约关系的构建进行纵向考察和横向剖析。具体而言:第一章交代晚清中国参与国际公约的宏观背景。指出19世纪中后期以来,国际会议频繁召开,系列国际公约得以制订,这些国际事务处理的新趋向为各国提供了一个融入国际社会、表现自我的大舞台。与此同时,中国在对外关系的处理上还背负着从传统向近代转型的重任,在与国际社会的关系处理上也经历了由隔拒到调适接轨、再到主动进入的转变,这是中国参与国际会议,接触或参加国际公约的又一重要基础和平台。第二章对洋务运动时期中国与国际公约的早期接触进行探讨。认为此一时期中国对国际会议的参与体现了“联络邦交”的主旨。而且在防御中进取的外交基调下,19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开始接触国际公约的制订会议,并通过参与《国际海关税则出版联盟公约》,形成了参加国际公约的最初实践。第三章考察了甲午战后对国际公约的努力参加,指出此一时期中国开始从全球角度思考自己的位置,并逐渐生出融入国际社会的意识。在此影响下,中国不仅接受了《航海避碰章程》,而且还参与大规模的公约制订会议,并筹议和签署了第一次保和会系列国际公约,从而开启了参与国际公约的新阶段。第四章对清末期间中国与国际公约关系的拓展进行了翔实地考察。认为在自进于“文明国”的身份定位下,这一时期中国在参加国际公约方而,不仅数量大增,而且涉及的领域覆盖到了和解纷争、战争法规、农业等各方面,同时还承载了建构平等条约关系,谋求大国地位的使命。下篇共三章,主要从和解公断、战争法以及交通类国际公约三个横向侧而,考察中国在未参加公约前对国际公约相关规则的采用,以及公约缔结生效后对条约的宣传、推广及履行。重点探讨了中国援引国际公约,对内推进相关立法、出台相关制度,对外承担国际责任,按照国际公约规则展开交往和交涉,并逐渐近代化的过程。具体而言:第五章论述了中国对《和解公断条约》的运用。通过分析中国对和解公断条约的宣传、推广及期待、中外公断条约的议订以及中外之间涉及海牙公断的案例,探讨中国政府、外交人员及社会大众对主权与和平的诉求。第六章重点讨论《推广1864年日来弗原议行之于水战条约》、《关于医院船公约》、《红十字公约》、《陆地战例条约》及章程,以及海上捕获、中立等方面国际公约或规条的运用问题。本章旨在从19世纪中后期中国对战争法规的了解与实践、20世纪初公约在国内的宣传推广及配套法规的出台,以及日俄战争中清政府对战争法规公约的实践等方面,揭示中国在战争法公约规范下,遵守国际人道与文明的规则、融入国际社会的诚意。第七章集中探讨了中国对《航海避碰章程》、《万国邮政公约》以及《国际电报公约》等交通类国际公约的运用,从履行条约义务、调整国内相关立法以及参加国际活动等方面,把握晚清交通事业与世界进一步接轨的进程。结语部分概括了晚清中国参与国际公约的轨迹及其特点,讨论了国际公约与不平等条约的关系,以及中国参与国际公约与融入国际社会之关系。最后,总结了这段历史对当代中国参与国际公约,加强国际合作以及推进国内各领域的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邮云[8](2010)在《2011年纪特邮票背景资料》文中研究指明《辛卯年》 生肖文化起源于我国,已传承2000多年,生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魅力的艺术形象,不仅博大精深,而且影响广泛、深远。中国邮政自1980年发行生肖“猴”票以来,30多年持续发行生肖邮票。目前生肖邮票已成为人们最关心、最喜爱的邮票,生肖文化在生?
邸亚峥[9](2010)在《全心服务三十载 做大做强永争先》文中研究指明2010年的7月15日,对于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和中国快递业来说,都是非比寻常的一天。30年前的这一天,中国邮政正式开办国际特快专递业务,开创了我国快递业的先河。由此,在改革开放的第三个年头,中国人终于有了自己的“特快专递”。30年来,一批又一批的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员工挥
陈月[10](2010)在《四川邮政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网络及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物流作为一个朝阳产业正在崛起。四川邮政如何充分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参与电子商务物流,是一项值得深入思考的课题。中国邮政于2009年实现了速递物流业务的重组。能否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前途。因此,本文研究的目的是:为企业制定科学、有效的发展策略,指导企业今后的经营活动。在研究过程中,本文以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为指导,以四川邮政速递物流公司发展电子商务物流为实例,通过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深入分析,提出了电子商务物流领域的发展方向——综合型快递物流服务运营商。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论文对四川邮政发展电子商务物流的几个重点策略,即速递物流资源整合,“三流合一”战略,建立营销体系和品牌建设战略分别做了阐述,对企业今后的发展战略做了初步探讨。本文是在大量数据资料基础上,结合四川邮政速递物流实际情况,采用企业管理、战略管理、市场营销等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完成,其研究成果为企业制定和选择未来的发展战略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中国邮政 2003年十件大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邮政 2003年十件大事(论文提纲范文)
(1)二十世纪初帆船邮票的印刷工艺与材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创新点 |
2 二十世纪初帆船邮票的历史脉络 |
2.1 中国近代邮政的变革 |
2.2 二十世纪初帆船邮票的选题 |
2.2.1 帆船邮票设计选题的争议 |
2.2.2 帆船邮票设计选题的确定 |
2.3 帆船邮票的版面设计 |
2.3.1 帆船图 |
2.3.2 农获图 |
2.3.3 圜桥牌坊图 |
2.3.4 三版帆船邮票图案的区别 |
2.4 帆船邮票的发行 |
2.4.1 伦敦版帆船邮票 |
2.4.2 北京一版帆船邮票 |
2.4.3 北京二版帆船邮票 |
2.5 本章小结 |
3 二十世纪初帆船邮票的印刷工艺研究 |
3.1 样品 |
3.2 实验仪器及参数 |
3.3 帆船邮票的制版方式剖析 |
3.3.1 超景深三维视频显微镜分析结果 |
3.3.2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结果 |
3.4 票幅尺寸 |
3.5 齿孔度数 |
3.6 邮戳 |
3.7 本章小结 |
4 二十世纪初帆船邮票的印刷材料研究 |
4.1 样品 |
4.2 实验仪器及参数 |
4.3 帆船邮票油墨中的色料分析 |
4.3.1 伦敦版帆船邮票 |
4.3.2 北京一版帆船邮票 |
4.3.3 北京二版帆船邮票 |
4.4 帆船邮票纸张分析 |
4.4.1 纸张厚度 |
4.4.2 纸张纤维形貌观察及测量 |
4.4.3 纸张填料测试及分析 |
4.5 关于专色油墨中所用颜料的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三、相关范畴与命题 |
(一) 邮票之“设计艺术” |
(二) 邮票之“技艺场景” |
(三) 邮票之“研究范围” |
四、篇章结构与主要观点 |
五、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移植期(1878-1911年) |
第一节 历史语境 |
一、舶来与肇始 |
二、通信机构多样 |
第二节 技艺场景 |
一、设计人员单一 |
二、印制借法西方 |
第三节 设计风貌 |
一、九宫图式 |
二、象征设计手法 |
三、直、曲装饰风格 |
四、清邮“图像无人” |
五、影响设计风貌的深层因素 |
小结 |
第二章 借鉴期(1912-1949年) |
第一节 历史语境 |
一、扬弃与推进 |
二、民国时期的中华邮政 |
第二节 技艺场景 |
一、设计人员多样 |
二、印制工艺精良 |
第三节 设计风貌 |
一、文字加盖 |
二、构图形式 |
三、设计主题“通俗化” |
四、西藏特色 |
五、影响设计风貌的主要因素 |
小结 |
第三章 自立期(1930-1949年) |
第一节 历史语境 |
一、分隔与交融 |
二、人民邮政的开创与建立 |
第二节 技艺场景 |
一、设计队伍广大 |
二、印制工艺朴质 |
第三节 设计风貌 |
一、构图形式 |
二、独特的汉字设计形式 |
三、图案象征意义鲜明 |
四、人物图像丰富多彩 |
五、影响设计风貌的主要因素 |
小结 |
第四章 探索期(1949-1966年) |
第一节 历史语境 |
一、承继与开创 |
二、中国邮政的新纪元 |
第二节 技艺场景 |
一、设计群体稳定 |
二、印制工艺精致 |
第三节 设计风貌 |
一、铭记与志号 |
二、幅面种类增多 |
三、构图形式多样 |
四、常见图案的表现方式 |
五、初探民族风格 |
六、设计开始走出国门 |
七、影响设计风貌的主要因素 |
小结 |
第五章 曲折期(1966-1978年) |
第一节 历史语境 |
一、低迂与激昂 |
二、邮政机构的波动 |
第二节 技艺场景 |
一、设计群体萎缩 |
二、印制精益求精 |
第三节 设计风貌 |
一、志号变化频繁 |
二、设计形式产生变化的纪念邮票 |
三、面貌单一的“文”字邮票 |
四、略有起色的编号邮票 |
五、好转并反复的“纪”(J)、“特”(T)邮票 |
六、徘徊中发展的“纪”(J)、“特”(T)邮票 |
七、客观看待“文革”邮票设计风格 |
小结 |
第六章 繁荣期(1979-1991年) |
第一节 历史语境 |
一、溯源与逐流 |
二、邮政机构健康发展 |
第二节 技艺场景 |
一、设计群体扩展 |
二、印制工艺精美 |
第三节 设计风貌 |
一、题材丰富 |
二、品种增多 |
三、新的构图形式 |
四、民族风格愈加鲜明 |
五、其它风格亦出精品 |
六、现代设计手法初露端倪 |
七、首轮十二生肖系列邮票的设计获得成功 |
小结 |
第七章 多元发展期(1992-2015年) |
第一节 历史语境 |
一、承载与传播 |
二、通信网络的全球化 |
第二节 技艺场景 |
一、设计群体多元 |
二、印制工艺精湛 |
第三节 设计风貌 |
一、选题侧重点有所调整 |
二、铭记、志号再次改变 |
三、票型种类多样 |
四、民族风格依然保持 |
五、其它风格崭露头角 |
六、现代设计手法日益丰富 |
七、先抑后扬的二、三轮十二生肖系列邮票设计 |
八、数字设计平台对邮票设计的影响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8)邮政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研究缘起与意义 |
学术史回顾 |
相关概念界定 |
研究方法 |
资料来源 |
第一章 邮政基础法规解读——邮政条例 |
一 邮政条例的修订 |
二 邮政条例的解读 |
三 邮政条例的施行 |
第二章 邮政组织与管理制度 |
一 组织体系 |
二 各级邮政机构的权限与职责 |
三 管理制度 |
第三章 业务制度 |
一 按性质分类 |
二 按寄递手续分类 |
三 其他业务 |
第四章 邮政人群 |
一 邮政员役 |
二 邮政人事制度 |
三 邮政人事制度的运行 |
第五章 邮政业务状况 |
一 邮政基础设施 |
二 邮政各项经营性业务的发展 |
三 邮政收支状况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5)我国邮票印制发行组织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2 研究背景与条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理论及支撑 |
第二章 中国现代邮政与中国邮票 |
2.1 中国近代邮政系统变化的背景分析 |
2.2 中国邮票系统构成特点 |
第三章 中国邮票印制发行组织模式的梳理 |
3.1 组织模式的内涵 |
3.2 系统论思想与组织模式的关系辨析 |
3.3 中国邮票印制发行组织模式的雏形 |
3.4 中国邮票印制发行组织模式的回顾 |
3.5 中国邮票印制发行组织模式的特点 |
第四章 中国邮票印制发行组织模式的类型分析 |
4.1 政治主导型 |
4.2 经济主导型 |
4.3 技术主导型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邮票印制发行组织模式的特点分析 |
5.1 经济属性及鞍点困局 |
5.2 五次变化的结构剖析 |
5.3 经济主导型特点分析 |
5.4 经济因素构成系统动因的案例分析 |
第六章 当前集邮情势与邮票印制发行组织模式分析 |
6.1 当前集邮情势 |
6.2 当前邮票印制发行组织模式分析 |
第七章 发达国家的邮票创新与未来邮票印制发行组织模式 |
7.1 邮票的标新立异 |
7.2 邮票印制发行的未来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张之洞海防思想和实践研究 ——传播学视角下科技与社会研究的一个尝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科技传播与张之洞海防和思想实践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一、作为科技传播的张之洞海防思想和实践 |
二、张之洞海防思想和实践中的科技与社会问题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中国近代科技传播史的研究 |
二、关于张之洞海防思想和实践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传播学视角的引入 |
一、传播学核心概念、方法和理论的引入 |
二、将传播的观念运用到科技与社会研究的益处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张之洞海防主张的起源:以传播的起源为视角 |
第一节 个人因素:张之洞早年经历 |
第二节 社会因素:中国近代海军建设思潮的兴起 |
第三节 传播的契机:张之洞早期海防观点产生的历史背景 |
一、改订俄约 |
二、日本吞并琉球 |
三、法国侵略越南 |
小结 |
第三章 中法战争前后张之洞的海防思想与实践:以传播者与受众关系为视角 |
第一节 传播者的促动:中法战争与张之洞的海防主张及举措 |
一、战争初期的海防举措 |
二、战争中期的海防主张和举措 |
三、战争后期的海防举措 |
第二节 受众的反馈之一:张之洞海防思想体系的形成 |
一、海防思想体系的初次提出 |
二、第二次海防筹议中的主张 |
第三节 受众的反馈之二:中法战争后的海防实践 |
一、买船造舰 |
二、买炮造台 |
三、加强琼防 |
四、创设枪炮厂 |
五、建立水陆师学堂 |
六、开矿炼铁及其它 |
小结 |
第四章 甲午战争前后张之洞的海防思想与实践:以传播内容的选择为视角 |
第一节 甲午战前的海防建设 |
一、创办汉阳铁厂 |
二、开办枪炮厂 |
三、训练水师及其它 |
第二节 受众需求的改变:甲午战争与张之洞的海防主张 |
一、甲午战争对海防提出的新要求 |
二、战争期间的海防应对 |
第三节 传播内容的扩张之一:张之洞海防思想的发展 |
一、以强国富民为主导 |
二、加强外交结盟 |
三、巩固南洋海防江防 |
第四节 传播内容的扩张之二:甲午战后的海防实践 |
一、训练水陆两军、加强炮台建设 |
二、规划铁路、建设铁厂枪厂 |
三、培养新式人才 |
四、发展工商业、推动市政建设 |
小结 |
第五章 维新变法前后张之洞的海防思想与实践:以传播渠道的选择为视角 |
第一节 维新变法前的海防建设 |
一、训练新式军队 |
二、培养新式人才 |
三、发展铁政、创办铁路 |
四、发展农、工、商业 |
第二节 传播路径的改变:“师西”向“师日”的转变 |
一、胶州湾事件对张之洞的影响 |
二、“联日”以“联英” |
三、“师日”的开始 |
第三节 传播载体的改变之一:“海防思想”向“变法思想”的转变 |
一、“海防”话语的褪去与“变法”话题的兴起 |
二、以《劝学篇》为核心的变法思想形成 |
第四节 传播载体的改变之二:维新变法后的海防实践 |
一、新式军队的扩建 |
二、教育体制的改革 |
三、铁路等重工业建设的发展 |
四、新式农、工、商业的发展 |
小结 |
第六章 清末新政前后张之洞的变法思想与实践:以短期传播效果研究为视角 |
第一节 短期预期效果之一:变法思想的发展 |
一、变通政治人才 |
二、主张内政改革 |
三、多维度效仿西法 |
第二节 短期预期效果之二:张之洞清末新政实践之海防篇 |
一、扩充南洋海军和创建湖北海军 |
二、推进新军制改革 |
三、推动全国铁路建设 |
四、促进留日浪潮的兴起 |
第三节 短期非预期效果:张之洞清末新政实践之变法篇 |
一、科举的废除和新学制改革 |
二、推动法制建设 |
三、对立宪运动和官制改革的影响 |
小结 |
第七章 张之洞海防实践的余波:以长期传播效果研究为视角 |
第一节 长期预期效果:对军事建设的影响 |
一、对清末海军重建的影响 |
二、对民国海军建设的影响 |
三、对民国陆军建设的影响 |
四、对军事工业发展的影响 |
第二节 长期非预期效果:作为“播种人”的张之洞 |
一、对保路运动的影响 |
二、对辛亥革命的影响 |
三、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
第三节 传播目的之达成:对抗日战争胜利的影响 |
一、留日学生与抗战 |
二、“汉阳造”与抗战 |
三、抗战中的中国海军 |
四、抗战中的铁路运输 |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传播学视角下的张之洞和张之洞案例中的传播学 |
第一节 张之洞海防思想和实践新解 |
一、张之洞海防思想和实践的内容及特点 |
二、张之洞的海防思想和实践的效果 |
三、张之洞的海防思想和实践的历史地位 |
第二节 由张之洞案例看科技传播中的科技与社会关系 |
一、社会因素对科技传播的制约 |
二、科技传播对社会变革的促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和专着 |
致谢 |
(7)晚清中国与国际公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国际公约相关的概念和理论 |
二、选题意义与研究现状 |
三、创新与不足之处 |
四、各章研究思路 |
上篇 晚清中国参加国际公约的历程 |
第一章 国际事务处理的新趋向及中外关系的调适 |
第一节 国际事务处理的新趋向 |
一、国际会议频繁召开 |
二、国际公约的发展 |
第二节 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与被动进入国际社会 |
第三节 中外关系格局的新变化及其调适 |
第四节 晚清外交危局及其与国际社会关系的新调整 |
第二章 洋务时期参与国际会议、初涉国际公约 |
第一节 国际会议的参与及"联络邦交"的主旨 |
第二节 航海避碰国际规则的议订与参与 |
第三节 《国际海关税则出版联盟公约》——加入国际公约的第一步 |
一、最初的抵拒 |
二、加入国际海关税则出版联盟及其约章 |
第四节 初次接触其它国际公约 |
第三章 甲午战后努力参加国际公约的新阶段 |
第一节 接受《航海避碰章程》 |
第二节 筹议、签署第一次保和会系列公约 |
一、会议的召开及中国与会概况 |
二、公约的法律架构与中国的筹议 |
三、公约的签署及其法律效力 |
第四章 清末时期国际公约关系的大拓展 |
第一节 加入《红十字公约》与批准第一次保和会系列公约 |
第二节 《关于医院船公约》的议订与批准 |
第三节 《罗马万国农业会合同》的订立及参加 |
一、万国农业会的召开及合同的订立 |
二、签署和批准《罗马万国农业会合同》 |
三、参加万国农业会及合同的意义 |
第四节 修订与签署《改正红十字条约》 |
第五节 大范围参与第二次保和会系列公约 |
一、会议的召开及公约的形成 |
二、会前的关注和期待 |
三、与会期间的谋划与抗争 |
四、签署和批准相关公约 |
第六节 进一步发展与其它国际公约的关系 |
一、继续关注《万国邮政公约》 |
二、与《国际电报公约》关系的延宕 |
三、《伯尔尼公约》在中国的传播 |
下篇 国际公约的运用与晚清中国近代化 |
第五章 和解公断制度与中国对主权、和平的诉求 |
第一节 社会各界对和解公断条约的宣传推广及期待 |
第二节 中美、中巴公断条约的议订 |
一、《中美公断条约》的签订及意义 |
二、《中巴公断条约》的达成 |
第三节 中外涉及海牙公断的案例分析 |
一、和解公断与庚子赔款 |
二、东省六案交涉与中日海牙公断之议 |
三、澳门勘界问题与中葡海牙公断之争 |
第六章 战争法公约规范下的人道与文明 |
第一节 19世纪中后期对战争法规的了解与运用 |
一、初识国际战争法规 |
二、战争法规的尝试性运用 |
第二节 20世纪初公约的宣传推广及配套法规的出台 |
一、战争法公约的宣传和推广 |
二、国内配套法规的出台 |
第三节 日俄战争中对战争法公约的实践 |
一、局外中立问题 |
二、战场救护问题 |
第七章 国际公约与交通事业的国际接轨 |
第一节 《航海避碰章程》与航政事业的进步 |
一、《航海避碰章程》在华实施 |
二、运用避碰章程维护华船利益 |
三、积极参与万国航业会 |
第二节 《万国邮政公约》与国内邮政改革 |
一、邮政国家化 |
二、邮件运转规则的初步实施和调整 |
第三节 《国际电报公约》与电信业的发展 |
结语 |
一、参与国际公约的轨迹及其特点 |
二、参与国际公约与不平等条约的关系 |
三、参与国际公约与融入国际社会的关系 |
四、参与国际公约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四川邮政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对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战略的研究 |
1.2.2 对邮政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战略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电子商务物流概论 |
2.1 电子商务 |
2.1.1 电子商务的概念 |
2.1.2 电子商务的分类情况 |
2.1.3 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
2.2 电子商务物流 |
2.2.1 电子商务物流的概念 |
2.2.2 电子商务物流的特点 |
2.2.3 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趋势 |
2.3 物流是实现电子商务的重要保障 |
2.3.1 物流与电子商务的关系 |
2.3.2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物流 |
第3章 四川邮政速递物流公司发展现状 |
3.1 邮政速递物流发展现状 |
3.1.1 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公司简介 |
3.1.2 四川邮政速递物流公司简介 |
3.1.3 四川省邮政速递物流业务体系 |
3.1.4 四川邮政速递物流公司电子商务业务发展情况 |
3.2 公司内部资源情况 |
3.2.1 营销体系建设 |
3.2.2 网络运行改进 |
3.2.3 财务管理规范 |
3.2.4 人力资源管理 |
第4章 电子商务下四川邮政快递物流竞争环境分析 |
4.1 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治和法律环境分析 |
4.1.2 经济环境分析 |
4.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4.1.4 技术环境分析 |
4.1.5 宏观环境分析结论 |
4.2 竞争环境分析 |
4.2.1 供应商分析 |
4.2.2 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
4.2.3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4.2.4 替代品的威胁 |
4.2.5 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
4.2.6 行业环境分析结论 |
4.3 机会和威胁分析(SWOT模型) |
4.3.1 优势(S)分析 |
4.3.2 劣势(W)分析 |
4.3.3 机会(O)分析 |
4.3.4 威胁(T)分析 |
4.3.5 机会与威胁分析结论 |
第5章 四川邮政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战略制定 |
5.1 总体发展战略 |
5.1.1 发展战略定位 |
5.1.2 发展目标规划 |
5.1.3 战略设计原则 |
5.1.4 构建"四川邮政电子商务物流"战略布局 |
5.2 资源整合战略 |
5.2.1 客户资源整合 |
5.2.2 社会资源整合 |
5.3 三网合一战略 |
5.3.1 邮政物流实物网 |
5.3.2 邮政物流信息网 |
5.3.3 邮政金融网 |
5.4 营销体系战略 |
5.4.1 加大市场开发力度 |
5.4.2 狠抓业务重点项目 |
5.4.3 国际电子商务速递业务 |
5.4.4 客户服务品质 |
5.5 品牌建设战略 |
5.5.1 统一品牌形象 |
5.5.2 全员品牌管理 |
第6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中国邮政 2003年十件大事(论文参考文献)
- [1]二十世纪初帆船邮票的印刷工艺与材料研究[D]. 曹婉颖. 北京印刷学院, 2021(09)
- [2]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研究[D]. 齐洪洲.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3]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8)邮政制度研究[D]. 李家涛.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7(07)
- [4]大行“蝶变”——从上市回看邮储银行发展之路[J]. 毛志鹏. 中国邮政, 2016(11)
- [5]我国邮票印制发行组织模式研究[D]. 张婷婷. 北京印刷学院, 2015(03)
- [6]张之洞海防思想和实践研究 ——传播学视角下科技与社会研究的一个尝试[D]. 朱文瑜.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2016(02)
- [7]晚清中国与国际公约[D]. 尹新华. 湖南师范大学, 2011(09)
- [8]2011年纪特邮票背景资料[N]. 邮云. 中国集邮报, 2010
- [9]全心服务三十载 做大做强永争先[N]. 邸亚峥. 中国邮政报, 2010
- [10]四川邮政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战略研究[D]. 陈月.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