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龙岗区2005-2009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病学分析

深圳市龙岗区2005-2009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病学分析

论文摘要

研究背景《传染病防治法》将全国发病率较高、流行面较大、危害严重的39种急性和慢性传染病列为法定管理的传染病,并根据其传播方式、速度及其危害程度,分为甲、乙、丙三类。我国卫生部于2008年5月2日新增手足口病为丙类传染病,于2009年4月30日宣布将甲型H1N1流感纳入乙类传染病,依照甲类传染病管理。传染病疫情的监测报告是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全面、及时、准确的疫情报告是防止疫情蔓延的基础,是评价预防控制措施效果及探讨流行规律的重要依据。2003年的SARS疫情暴露了我国疫情报告系统“不完整、不准确、不及时”的严重缺陷。同年,在中央召开的“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指出:公共卫生建设的目标是,争取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开始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2005年1月5日,经财政部同意,卫生部发布了《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和《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要求加强国家、省、设区的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基层预防保健组织建设,强化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的责任;建立功能完善、反应迅速、运转协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健全覆盖城乡、灵敏高效、快速畅通的疫情信息网络;改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础设施和实验室设备条件;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专业队伍建设,提高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置和实验室检测检验能力。深圳市龙岗区从1993年建区开始开展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报告和监测。目前正在运行使用的监测系统是从2003年9月开始使用的。研究目的阐明深圳市龙岗区2005-2009年5年来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及其变动趋势,分析其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为制定今后的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1、采用描述性研究对深圳市龙岗区近5年来法定报告传染病进行系统地描述,并对2009-2010年发生的新发传染病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特征进行了系统总结。2、资料使用Excel 2003建库录入和使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计算有关指标,并用Excel 2003图形软件进行图表处理,对全区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积累的资料进行统计整理,计算总发病率和死亡率、发病顺位和主要传染病发病率等指标,分析不同年份、不同人群、不同地区的各类传染病的发病情况,探索其发病趋势。结果1、2005-2009年深圳市龙岗区累计报告传染病29种,计5301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71.97/10万;死亡65例,年平均死亡率为0.46/10万,总病死率为0.12%。2005-2007年传染病发病呈上升趋势,发病率从2005年的360.72/10万上升至2007年的656.31/10万,上升了45.02%;2007-2009年法定传染病的发病率逐渐下降,由2007年的656.31/10万降至2009年的325.65%,下降了50.38%;2005-2009年传染病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死亡率从2005年的1.11/10万下降至2009年的0.35/10万,下降了68.47%。从发病率顺位来看,居发病前五位的发病病种以其它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梅毒、淋病、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和麻疹为主,年均发病率依次为84.65/10万、44.38/10万、37.98/10万、37.69/10万、37.45/10万、27.33/10万、25.52/10万和24.91/10万。2005-2009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病例报告数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75:1。男女发病率变化趋势一致,各年度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发病率,男性发病率与女性发病率的比值在105.90/10万-411.58/10万之间,发病率曲线呈现出波浪形状,2005-2006年开始男女发病率均呈现出较平稳的上升趋势,2007年发病率达高峰,2008-2009年男女发病率均趋于下降趋势。年龄发病呈现出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在10岁以下,总发病率0-4岁为137.50/10万、5-9岁为30.53/10万。10岁以下发病数占到各年龄段发病总数的45.17%,之后发病率明显下降;2029岁,30-39岁出现第二个发病高峰,总发病率分别为83.92/10万和61.00/10万,20-39岁发病数占到各年龄段发病总数的38.96%,较第一个高峰明显下降。之后各年龄段发病率逐步下降,到80岁以上年龄段,降到最低为0.81/10万。从职业构成来看,儿童所占的比例最高,为40.51%,其次为工人,比例为26.68%,两者从2005年到2009年均呈现出逐步增高的趋势;第三为家务及待业,占10.00%;学生和商业服务所占的比例较低,分别为7.49%与4.49%;医务人员、保育员、餐饮业服务和农民所占的比例明显低于其它职业,分别为0.17%、0.03%、0.48%和0.48%。2、深圳市龙岗区2005-2009年法定报告传染病中乙类传染病的年平均发病率为184.47/10万,年平均死亡率为0.41/10万。2005-2007年,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08年发病率显著下降。发病率波动范围在135.28-311.25/10万。2005-2009年,乙类传染病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从2005年的1.11/10万下降至2009年的0.23/10万。其中肠道传染病发病率由2005年的30.67/10万上升至2007年的40.30/10万,2008和2009年分别下降到18.18/10万和15.44/10万。自3月份开始,肠道传染病发病数开始上升,11月发病明显下降,年发病高峰为5-10月。呼吸道传染病2005-2006年发病率基本平稳,分别是85.27/10万和87.82/10万,2007年显著上升,达129.30/10万,2008-2009年分别下降到45.77/10万和43.83/10万。除2009年11月因甲型H1N1流感暴发导致病例报告显著增多以外,其余年度的呼吸道传染病发病趋势基本一致,报告病例数自3月开始上升,9月下降,年发病高峰为5-8月。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86例,年发病率维持在0.38/10万-1.00/10万之间,病例散在发生,无明显季节分布。血源及性传播疾病13249例,年发病率波幅较大,为71.92/10万-140.01/10万,无明显季节性。3、深圳市龙岗区2005-2009年法定报告传染病中丙类传染病的年平均发病率为187.50/10万,年平均死亡率为0.04/10万。2005-2009年丙类传染病发病率波幅较大,年发病率波动范围在127.66/10万-345.06/10万之间。2005-2006年发病趋势基本一致,无明显季节高峰;2007年因暴发出现一个发病高峰;2008-2009年因手足口病纳入传染病管理,丙类传染病发病数自4月份开始明显高于前三年基线水平,呈双峰分布,发病高峰分别为5-6月和10-12月。4、2009年5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龙岗区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病例458例,其中重症48例、危重症病例9例,死亡3例,报告发病率为10.59/10万,报告死亡率为0.07/10万。自2009年6月23日报告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后,直至8月上旬,甲型H1N1流感病例散在发生,以输入性病例为主,进入10月下旬至12月下旬达到发病数报告高峰,多呈聚集性发病,以本土病例为主。12月下旬至2010年1月,发病数趋于稳定水平。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发病呈现出一个高峰,病例主要集中在4-14岁,其次为15-29岁青壮年。学生所占的比例最高,为53.06%,其次为儿童,比例为21.40%,两者发病数占报告发病总数的74.46%。结论2005-2009年间深圳市龙岗区法定报告传染病总的趋势是下降的,但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流行特点和规律,因此应根据本地传染病发病趋势及时调整防制策略和重点。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一、资料的收集
  • 二、资料处理和统计分析方法
  • 三、质量控制
  • 结果
  • 一、深圳市龙岗区市2005-2009年法定传染病发病和死亡概况
  • 二、深圳市龙岗区市2005-2009年法定传染病发病特征
  • 三、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分析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的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稿证明
  • 相关论文文献

    • [1].当前传染病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医药导报 2019(36)
    • [2].流行传染病的控制及预防方法探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89)
    • [3].社区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J]. 中国社区医师 2020(01)
    • [4].我国蜱媒传染病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及其防治措施的研究进展[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0(01)
    • [5].历史上重大传染病的始与终[J]. 中国医学人文 2020(02)
    • [6].旧上海的传染病与隔离医院[J]. 世纪 2020(02)
    • [7].让档案发声 推荐“战疫”之术[J]. 档案天地 2020(02)
    • [8].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与应对[J]. 中国流通经济 2020(05)
    • [9].医院视角下新发重大传染病监测预警及防控对策探讨[J].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0(03)
    • [10].美国传染病隔离和检疫的职责概述[J].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20(02)
    • [11].关于传播传染病的刑法学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20(09)
    • [12].减轻传染病暴发影响的医院设计基本原则[J]. 建筑实践 2020(04)
    • [13].传染病疫情信息公布的义务主体分析——以《传染病防治法》第38条为对象[J]. 行政法学研究 2020(03)
    • [14].我国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制度体系研究[J].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0(03)
    • [15].沪陕传染病问题关注范围的比较分析[J]. 卫生软科学 2020(07)
    • [16].向死而生:传染病灾难电影分析[J]. 名作欣赏 2020(16)
    • [17].对公共卫生管理传染病的预防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19)
    • [18].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疫情筛查防控管理[J]. 海军医学杂志 2020(04)
    • [19].基于重大传染病角度看公共卫生政策的选择与发展[J]. 办公室业务 2020(16)
    • [20].牛常见传染病症状及防控[J].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20(18)
    • [21].权威发布——数据“说”传染病[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0(10)
    • [22].传染病命名问题纵谈[J]. 中国科技术语 2020(05)
    • [23].出入境人员传染病检测结果分析及新形势下卫生检疫应对策略研究[J]. 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 2020(05)
    • [24].武威市突发传染病应对能力调查研究[J]. 智慧健康 2020(27)
    • [25].2020年8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J]. 中国病毒病杂志 2020(05)
    • [26].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方法分析[J]. 实用医技杂志 2020(08)
    • [27].传染病治理国际合作:历史理路、现实审思与未来走向[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
    • [28].医院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01)
    • [29].羊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及治疗方法[J]. 畜禽业 2019(04)
    • [30].沪陕两地传染病法律法规完备程度比较研究[J]. 预防医学论坛 2019(03)

    标签:;  ;  ;  ;  

    深圳市龙岗区2005-2009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病学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