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二亚油酰磷脂,一类对肝脏具有特殊保护功能的磷脂,在护肝药领域的应用得到了医学专家们的一致认可。本论文旨在探索一种制备二亚油酰磷脂的工艺,课题的价值不仅在于制备了一种对肝脏疾病的具有特殊疗效的物质,同时也为制备高纯度二亚油酰磷脂酰胆碱提供了优质原料。以红花油为原料,采用皂化——酸化——尿素包合法自制质量分数98.32%的高纯度亚油酸。根据文献资料,选择底物摩尔比Sr(亚油酸/磷脂,mol/mol),加酶量Ld(酶/底物,m/m),反应温度Te,反应时间Ti和加水量Wd(水/酶,m/m)等5个影响因素。无溶剂体系,在脂肪酶TLIM的催化条件下,分别研究了以红花油和自制高纯亚油酸为原料制备二亚油酰磷脂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和响应面分析试验优化了相应的反应条件,实验结果显示:以红花油为原料的工艺,在Sr 8:1,Ld 26%,Wd 12%,Te 70℃,Ti 24h条件下,产品的亚油酸为72.28%。而以亚油酸为原料的制备工艺得到的产品,其亚油酸的质量分数达到了83.56%。因此确定最佳的制备工艺条件为:无溶剂体系,Lipase TLIM在Sr 8.52:1,Ti 55.65h,Te 56.88℃,Ld 29.37%条件下催化亚油酸与磷脂的酯交换反应。为了指导工业化生产,对亚油酸与磷脂的酶促酯交换反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了一种满足动力学研究要求的准确定量磷脂中亚油酸的质量分数的方法——气相内标标准曲线法,方法学评价指标显示: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15%<5%,平均回收率在95.6%-104.7%之间,方法的线性范围是1μg/μL -20μg/μL。建立了酯交换反应的动力学模型,并经过理论值与实验值的比较验证,发现磷脂与亚油酸的酯交换反应符合双底物酶催化的乒乓机制,其反应活化能为14.17kJ/mol,不同温度下的反应级数在1.37051.8244范围内,属于准二级反应。对产品的理化指标过氧化值(POV)、碘值(IV)、酸价(AV)、水分和丙酮不溶物等进行了分析,发现产品的POV、水分和丙酮不溶物指标与原料磷脂相比无显著变化,只是AV减小,IV增大。产品中的丙酮残留量为42.24μg/g<50μg/g,符合SB/T 10206-1994磷脂通用技术条件的要求。产品主要由PC和PE两种磷脂组成,PC是其主要的磷脂种类,包含了6个分子种,分别是:18:3/18:3-PC,18:2/18:3-PC,18:2/18:2-PC,16:0/18:2-PC,18:1/18:2-PC,18:0/18:2-PC,其中18:2/18:2-PC在205nm下的归一化含量是72%,是产品PC中的主要分子类型。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工业酶法和化学法酯交换在油脂改性应用中的比较[J]. 中国油脂 2020(05)
- [2].基于酶促酯交换的速冻专用油脂制备及应用研究[J]. 现代食品科技 2014(10)
- [3].生物油脂酯-酯交换催化剂研究新进展[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3(05)
- [4].碳纳米管对聚酯相容共混体系酯交换反应的影响[J]. 高分子学报 2011(12)
- [5].猪油化学随机酯交换催化剂的研究[J]. 粮油食品科技 2010(05)
- [6].猪油酯交换产物性质测定与分析[J]. 肉类研究 2008(08)
- [7].利用冶炼镁工业废渣制备碱催化剂及其酯交换反应活性[J].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6)
- [8].酶法酯交换与化学法酯交换技术制备塑性脂肪及其物理性质对比研究[J]. 粮食与油脂 2014(11)
- [9].生物柴油酯交换过程优化控制仿真平台的设计[J]. 计算机仿真 2014(10)
- [10].酯交换制油酸甲酯的基团贡献法热力学分析[J]. 化工学报 2012(06)
- [11].水力空化技术强化酯交换反应合成生物柴油的研究[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08(01)
- [12].离子型树脂催化酯交换反应的研究[J]. 辽宁化工 2008(09)
- [13].一种制备乙烯基三-(2-甲氧乙氧基)-硅烷的酯交换方法[J]. 乙醛醋酸化工 2019(03)
- [14].酯交换棕榈油基料及熟化温度对人造奶油质构的影响研究[J]. 现代食品 2018(08)
- [15].酶促酯交换对速冻专用油脂理化性质的影响[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 [16].硅胶负载硫酸盐催化酯交换反应[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17)
- [17].米糠油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J].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11(02)
- [18].生物柴油生产中酯交换反应的研究进展[J]. 化工中间体 2010(03)
- [19].酯交换-吸附脱乙醇联合工艺合成乙酸异辛酯[J]. 过程工程学报 2015(03)
- [20].熔融酯交换合成聚碳酸酯预聚体的动力学[J]. 合成树脂及塑料 2012(05)
- [21].流场中聚乳酸/聚碳酸酯共混体系的酯交换反应及其形态结构研究[J]. 高分子学报 2012(11)
- [22].有机溶剂和原料中水分含量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J]. 中国油脂 2011(12)
- [23].三油酸甘油酯与甲醇酯交换反应热力学分析[J]. 化学工程 2010(05)
- [24].国内酯交换技术研发进展[J]. 山东化工 2017(10)
- [25].脂肪酸乙酯合成工艺研究[J]. 化工科技 2015(01)
- [26].固定化酶催化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化工新型材料 2014(10)
- [27].脂肪酶连续催化桐油酯交换反应制取生物柴油[J]. 农业工程学报 2010(07)
- [28].新型花生壳生物炭基催化剂催化酯交换反应[J]. 太阳能学报 2020(04)
- [29].电场强化酯交换过程中醇油两相分散特性研究[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7(12)
- [30].基于酶促酯交换的含亚麻酸巧克力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