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于靖的乡村诗文

论于靖的乡村诗文

一、余靖乡居诗文漫谈(论文文献综述)

康琦[1](2019)在《基于园记文献的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及其流变研究》文中提出两宋山水画风格发生了嬗变,本文希望通过对两宋私家园林园记文献的解析,对园记中的私园造园风格进行系统研究,解答与绘画关系密切的私家园林造园风格是否也发生了转变。为此本文通过查阅《全宋文》和国图中华基本古籍库,共收集两宋私家园林记400篇,并针对所收集到的园记文献运用科学的拆分比较、归纳总结、统计对比、精选等方法,同时结合其它园林文献和少量的考古资料、园林遗迹作为旁证,总结出两宋私园造园风格概貌,并发现其具有共性,同时也存在明显的流变现象。进而通过综合考察两宋之前私家园林的发展历史、两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变迁,尝试性地剖析了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流变的动因。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初步勾勒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概貌。具体包括:①营建背景:两宋巴蜀地区私园持续兴盛;选址类型与明代计成在《园冶》中所总结出的六种一致;园主身份有五类,其中士人始终是造园主力;造园目的有五类,以寄意林泉为营建初衷者最多。②造园要素理法总结:山石造景理法有筑室见山、因山构室、人工掇山三种;水景利用,或借景自然或人力造设;建筑布局中平舒点缀型始终占主导地位,建筑类型中亭、堂的使用最为普遍,多建台与楼阁也是一大特色;园林观赏植物尤以松竹柏与观花植物为盛,种植方式以品别种列为主。③园林空间组构类型有广水无山、高台(亭)临水、背山面水或临水面山、两山间水、峰间萦涧、以建筑、植物为主六种类型,应用贯穿两宋始末。④园林生活精彩纷呈,主要包含个人栖居、宴宾交游、家族团聚三类;“隐”与“乐”则为两宋私园的核心思想内蕴。(2)研究发现两宋私园造园风格具有共性,同时确实存在明显的流变现象,且认为该流变是一种持续的渐变而非两宋之际的突变。具体表现为:①营建背景流变:造园高峰从北宋末年转为南宋开朝;造园重兴区域由中原转向江南;南宋私园选址城市地的数量明显减少,山林地、村庄地和江湖地明显增加;宗室贵族营园的比例增多;兴教后世、观物明理的私园比例上升。②造园要素理法流变:南宋私园筑室见山理法应用明显增多,更加注重对石头的应用,掇山能主之人也由文人主导变为山匠参与;城市私园造设水景的比例极大地提高,且愈发注重对动态水景的欣赏;因高就下进行建筑布局的私园比例上升,船形建筑与藏书楼阁的应用也在北宋后期逐渐增多;观花植物的应用愈发兴盛,植物象征意义也进一步理性深化,杂艺散植的种植方式应用也略有增多。③“两山间水”成为北宋私园新辟的主流空间组构类型,“峰间萦涧”则在南宋得到极大地发展,并对后世园林影响深远。④南宋私园中妓乐百戏和教习子弟的园林活动增多;隐逸思想始终与社会环境联动变化,“三乐”中的名教之乐上升为两宋社会的普世价值,观物之乐则为宋代新见。(3)结合其他学科知识,尝试性地剖析了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流变的动因。①两宋以前的园林实践与园林思想均对两宋私园风格产生影响,其中尤以中唐以降所确立的“中隐”思想和“壶中天地”空间指导原则为最。②两宋地理环境资源的嬗变对造园风格的流变产生了直接的影响。③两宋的文官政治国策、士人党争、权相政治、对外军事失利对造园主体士人心态影响甚大,进而影响了整体造园风格的形成;同时理学思想、土地制度、商品经济与城市变革和其他类型的文化艺术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两宋私园造园风格的形成与流变。

彭孟宏[2](2018)在《珠江三角洲城乡景观集称的审美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景观集称是彰显中华文明独特性与文化多样性的审美文化表达。基于风景园林史学与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综合交叉研究视角,本文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围绕人与自然审美关系这一主轴来探讨古今景观集称审美活动与城乡文化系统之间的内在关联,旨在提炼珠江三角洲城乡景观集称审美文化变迁的阶段特点,并揭示府城地、城镇地、乡居地三个层级的代表性景观集称与物质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示了珠江三角洲景观集称审美文化的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有力地推动我国传统风景园林文学遗产转化为品鉴城乡历史景观风貌、优化园林组景题名创作、培育跨时空文化共同体乃至促进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资源、研究线索和审美工具。本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基于多维视角展开研究述评与全文逻辑架构,认为景观集称的审美文化研究是介于城乡器物与哲理思想之间的研究层次。着重指出景观集称的审美文化史研究,需接续艺术哲学的研究纲领并将已有研究成果转化应用于地域史、个案比较史研究,从而确证了运用风景园林史学与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跨学科综合法的可行性;景观集称审美文化特征阐释,既需概括传统景观集称文化现象所蕴含的哲理智慧,也需借鉴当代美学理论研究成果来判断景观集称文化实践的时代创新之处;景观集称的文本研究,既要沿袭意境理论中作品本体逻辑层次来揭示物质世界转化为意象世界的多元途径,也需从宏观、中观、微观审视各层级文本的多重含义。第二章引入形-情-理-神-意的逻辑秩序链和研究理路并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古今240多组景观集称的时空分布情况,揭示珠江三角洲景观集称审美文化变迁,从宋元初显多元格局到明清成为全国支脉且至今活跃的全过程,重点包含了重形生情(地名与风土意象群的生成期);情聚理显(3个层级与个案生成期);理神兼备、情意迸发(类型分化拓展期);重理塑情、古今辉映(系统重构期)4个阶段。城乡景观集称审美文化变迁使得地域整体文学艺术形象由朦胧走向清晰,由负面走向正面的迤逦多情,由被表述走向自我塑造与深化。景观集称的文化功能变迁表现为:由个体情感抒发走向地方览胜与凝聚宗族文化认同,再到主动建构古今共融、异质共生的地域文化共同体。第三章借鉴风景园林品题美学以及作品本体物象、意象、意蕴三层次结构理论,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景观集称审美文化的宏观演进框架下展开府城地之间的景观集称初始模式与演绎过程的比较研究,认为宋明时期广州、惠州、端州等府城地的首个景观集称文本均是儒道释合流下的景观和合体,以广州、惠州、端州为代表的府城地历代景观集称文本,表征了府城地代表性文化符号系统不同进度的确定与传承过程。古今广州景观集称审美文化内涵的转变,主要表现在景题物象关系层面上从整体关联转向各美其美,在主体美感韵律层面上由循环圆融转向确切明晰,在审美创作取向层面上从因循守常转向推陈出新。第四章着眼于诠释城镇地景观集称的审美文化特征。论文认为,朝暮山水、搜环构胜的民族品境取象方式,见贤思齐、朴素乐观的地域社会审美心态以及忧国忧民、比德畅神的文人理想是古人优选山水、交通、建筑品题的共同文化背景。地域人文情感积淀、城乡交流节点环境、地方文化地标建构行为是催生具有地方特色品题的重要因素。依凭环境考古知识而生成的当代海陆地质遗迹品题个案与系列,表明自然审美欣赏由自然崇拜、比德畅神,走向了关注自然生命史的崇高层面。第五章论述快速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下乡居地景观集称的文化价值及其当代景观集称文本的多重文化内涵,提出新城文化培育过程中文化记忆共生发展的风景园林美学策略。自然水系演进、沙田开发与社会发展等因素,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乡居地景观集称的多样性、丰富性与差异性。以桑园围为代表的传统村落群景观集称审美活动,是传统社会群落在竞争与合作的组织关系下,有着标明自我族群人文空间边界的功能。以松塘村为代表的单个传统村落景观集称,传承了全景概写、“三远”层递、点景环视、游观缘径的综合集成创新方式。东莞麻涌等当代景观集称审美文本,展现出古今共生共荣的创新追求,体现了功利与审美、传统与现代、国家与地方等诸层面结合景观集称审美文本创作的新思路。立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时代发展理念,从地名与风物的发掘与再植入、部分记忆场所的再现与重构、新生景观集称的建构与再创作三个层面,来培育和合与共的新城文化综合体。未来研究将深入挖掘我国风景园林文学遗产所蕴含的生态审美智慧,并紧密联系当下风景园林实践与相关社会行动,推动我国传统风景园林话语体系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将有赖于进一步整合多学科研究成果。

张静[3](2018)在《宋仁宗朝余靖边事活动研究》文中认为余靖是北宋仁宗朝一位特殊的政治人物,自天圣二年(1024)入仕,至治平元年(1064)病逝,四十年仕宦生涯与仁宗朝相始终。余靖先后参与并推进水洛城事件、宋夏和议及侬智高叛乱等重大政治事件的进程,对北宋仁宗朝政治影响深切。本文通过对余靖边事活动的研究,以探析余靖的为政理念及在边事活动中的作用,进而管窥仁宗朝政治运行与政务实施情况。首先,庆历年间,西北边防水洛城的修筑,引起了朝堂巨大的争论。其中,余靖曾数次上书议论此事。在水洛城修与罢修的问题上,余靖支持修建水洛城;在水洛城事件的人事处理问题上,余靖由原来较为公平的态度逐渐偏向刘沪而批判狄青。余靖态度的转化与复杂的政治背景及个人因素密切相关。余靖的数次上书在水洛城廷议中产生了重要作用,直接影响了仁宗对水洛城事件的最终处理。其次,庆历四年(1044),宋夏正式议和,签订了“庆历和议”,结束了约六年之久的宋夏战争。余靖在宋夏议和中提出的诸多建议,为朝廷解决宋夏间的矛盾提供了恰当的策略,是重要的参考意见。同时,余靖于庆历三年、四年、五年间三次出使契丹,以灵活的外交手段,斡旋于契丹与西夏之间,缓和了宋辽矛盾,促进了宋辽间的交流,对北宋边境的安定起到了积极作用。余靖三次使辽虽具体目标各异,但最终目的都是缓和宋辽间的矛盾,维护宋朝的利益。再次,皇佑四年(1052),侬智高举兵反宋攻占邕州,边疆告急,时值父忧的余靖再次被宋廷委以重任,经制广南东西路盗贼。余靖赴任后整顿军队,加筑城墙,采取了积极的防御政策,与负责平叛的军事将领狄青同心协力,最终平定侬智高之乱,维护了边疆的和平与稳定。余靖作为平定侬智高叛乱的主要参与者,展现出了高超的领导才干和宽广的胸襟。通过对侬智高事件过程及最终结果的探析,亦可管窥宋廷对交趾迁就、妥协的外交思想及政策。最后,皇佑五年(1053),余靖在平定侬智高叛乱后,迁尚书工部侍郎,继续留任桂州。余靖对岭南地区的治理做出了诸多的调整,稳定了岭南的社会治安,促进了岭南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综上所述,余靖影响了水洛城事件的最终结果,促成了宋夏和议的顺利达成,辅助狄青平定了侬智高叛乱,稳定了边疆的局势,促进了岭南经济的发展,表现出了处理边疆事务的高超才干和“清廉、爱民”的为政理念。分析余靖在一系边事活动中的作用和影响,为深入探析仁宗时期的政治、经济、外交等情况提供新的依据和视角。

谢杨平[4](2014)在《余靖研究综述》文中提出余靖是北宋一位内涵丰富、学养很高的文化名人。近二三十年以来,学界对他以及相关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余靖生平事迹研究、余靖思想研究、余靖撰述研究。虽然取得了上述成果,但余靖其人和其撰述方面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现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以期有助于余靖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杨华容[5](2013)在《余靖诗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余靖是北宋仁宗朝的名臣,是当时杰出的政治家。他的政治声名要大于他的文学声名。不过,他的文学成就亦不容忽视。余靖作诗140首,其诗歌题材多为唱酬、纪游、咏物、题咏,内容多抒发人生抱负,展现其人格操守,表达其真挚的情感。本文重点探讨了余靖的诗学思想、诗歌题材取向及其创作特色,阐述了作为政治家的余靖对北宋诗歌发展的贡献和历史地位。本论文认为,余靖诗歌风格圆熟通脱,妙达趣味,地域气息浓厚,在很大程度上呈现了岭南独有的文化特色。余靖曾三使契丹,学会契丹语并以蕃语入诗,故其诗歌还呈现出特有的异域风情。其诗歌风格清苍,坚炼有法,意淳语真,为北宋庆历诗坛的文学繁荣作出了贡献。

王语欢[6](2013)在《余嘉锡学术年谱》文中研究说明余嘉锡是中国现代着名文献学家、历史学家。他终生从事教育工作,以毕生精力研究《四库总目提要》,写出《四库提要辨证》这部重要着作,在中国文献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谱以余嘉锡的治学研究为主线,力求形成一部较完整的学术年谱。在中国古籍中,谱录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以年谱为主要类别的谱书孕育于五代,诞生于宋代,内容涉及家族历史、个人传记、地域、文化等各个方面,多详实可信,正野史之误、补历史所缺,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料库。国史、家传一般只择要记载主人公的生平事迹,其次要的行事往往缺略,甚至存在舛误。更有的人在当时还不具备列入国史、家传的资格,后来却日益为人所重视,并有记述其事迹的必要。这样,年谱便顺应客观实际的需要而担负起补正国史、家传的任务。年谱是谱录中较为特殊的一种人物传记体裁。和一般的传记不同,年谱融合了纪传与编年二种体裁,以谱主为研究对象,以编年形式记载谱主生平事迹。而学谱是在年谱的基础上,着重叙述谱主的学术经历,突出谱主的学术思想与成就,以期通过这样的方式对谱主的学术思想脉络有所反映,并对后之学者起到指点门径的作用。学术年谱比年谱更具学术性和专门性。本谱以《四库提要辨证》、《世说新语笺疏》、《目录学发微》、《古书通例》以及亲友家人编纂的《余嘉锡论学杂着》、《余嘉锡文史论集》、《余嘉锡先生纪念文集》等着作为主要资料来源,广泛采集与他有交往的人物的着作、诗文集、日记等相关记载,记述他的社会交往、教育活动等情况,力图全面准确地反应他的思想渊源与学术成就,且通过研究其家学后劲对余嘉锡的学术承袭,探讨余嘉锡对后世的影响。

胡春丽[7](2010)在《毛奇龄与清初《四书》学》文中指出毛奇龄是清初着名的学者,在经学、史学、诗、文、词、戏曲、绘画、书法等多个领域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毛奇龄这样一位在明清之际有着特殊经历,并在清代学术史上有着广泛影响的人物展开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以毛奇龄与清初《四书》学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因人究学、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等研究方法。论文在整体框架上,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为毛奇龄与清初《四书》学研究,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毛奇龄生平和思想的研究,首先对毛奇龄的家世作大致的梳理,挖掘出毛奇龄家族的家世背景,简析家学对毛奇龄学术的影响。并客观考述清楚毛奇龄各个阶段的生平事略,作为了解其人其学的基础。接着,将探究毛奇龄思想发展的轨迹,以及他思想成熟时期所提出来的经学思想,藉此了解毛奇龄的思想理路及学术性格,做为理解其《四书》学的背景。第二部分就毛奇龄对《四书》的研究进行分解式的叙述和讨论,整理毛奇龄在各书研究中所提出的主张,藉以了解他在诠释解析各书时的立场与理论重心,探究毛奇龄在《四书》研究中是否有一贯的理路,而此一理路与其经学思想又有多少相关之处。同时考察其《四书》学中的“反朱子四书学”特质,做为下一部分综论毛奇龄《四书》学的依据。第三部分为综论毛奇龄的《四书》学。依据第二部分的讨论材料,综理毛奇龄《四书》学的思想脉络。并且将他的主张与清初的《四书》学风气作比较,以呈现毛奇龄《四书》学在时代中受到的影响,以及他试图超越时代而表现的前瞻与坚持。最后,尝试阐明毛奇龄《四书》学在学术史上的意义,以明确毛奇龄《四书》学在《四书》学史以及清代学术史上的地位。下篇为毛奇龄年谱,客观真实地展示出毛奇龄的生平事迹、交游及着述概况。

王琳[8](2010)在《余靖政治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北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比较复杂的时期,自建朝开始便一直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在应对这些边患、内政事务过程中,宋朝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政治家,仁宗朝的余靖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的仕宦生涯几乎与仁宗朝相始终,尤其是在庆历和皇佑年间,他对于国家处理边疆事务所上奏的谏言,以及在安抚盗贼、平定叛乱中所做的实践,可以说是有谋有失,值得深入探讨。初入仕途的余靖在地方任官期间,积累了丰富的基层从政经验,这为他政治思想的形成奠定了一定基础。余靖在京任职期间,宋朝外有与西夏、契丹之间的边境之争,内有不断残害民众的盗贼作乱。针对这些事件,余靖从国家稳定、民众安居乐业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以夷制夷、掌握主动的治边方案,并三次出使契丹,以和平外交的方式解决了边疆争端。他还提出了削减赋役、安定民心的安民政策。此外,针对朝廷任用官员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余靖主张朝廷应当有忧患意识,提出了蓄积贤能、任用专才的建议。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政治思想。余靖离京任地方官之后,参与了平定侬智高事件。在这次事件中他提出的策略延续了其思想中以民为本的处事方式,并最终协助狄青平息了侬智高事件,使宋朝南部边疆重获安宁。余靖的政治思想可以说是典型的仁政思想,在他的思想中,安民、礼、仁贯穿始终,这也使得余靖的思想渗透着浓郁的文人色彩和人文情怀。余靖的思想中既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风貌,又透露出重文轻武的特点;既有兼济天下的入世态度,也有超然淡定的处世之观。

朱海燕[9](2008)在《中国茶美学研究——唐宋茶美学思想与当代茶美学建设》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茶的故乡,从远古以茶充饥到“神农尝百草”,“南方之嘉木”到“佳茗似佳人”,及至今日倡导“茶为国饮”,小小的一片绿叶承载了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其自然、清新之美给全球至少近三分之一的人带来健康与文化享受。这是因为茶是文明与和平的象征,纯洁与友谊的化身。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改善,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茶的审美需求越来越高,掀起了美学和茶文化的研究热潮。究竟是什么使人们对茶文化心醉神迷?茶之美的本质又是什么?在当代生活中如何进行茶的审美?如何创造茶的美感?目前诸如此类的疑问都尚未得到圆满解释,甚至还出现了一些误区,对茶美学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已是迫在眉睫。本文立足美学角度,从古今中外的美学概念与理论入手,回顾了中国茶文化与茶美学的形成和发展历程,论述了唐宋时期茶诗词在茶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剖析了唐宋茶诗词所刻画的茶之色、香、味、形之美,归纳了唐宋茶美学思想的理论体系,提炼了唐宋时期茶审美的方法,总结了茶美学的特征,探索了唐宋时期在茶美学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代表性的陆羽、皎然等五位诗人的茶审美思想:陆羽所着《茶经》确立了中国茶美学的基本思想,其中倡导的“和”是茶美学的核心思想,提倡的“茶性俭”、“精行俭德”的品茶精神及“生态美”茶美学观影响深远;皎然提出了“茶道”的概念,奠定了中国茶道美学基础;卢仝把茶的功能之美提升到一种出神入化的高度;白居易将茶的审美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同时树立了唐宋文人通过茶净化思想,纯洁心灵的养生之道;苏轼将诗词审美理论与茶的审美相融,极致地体现出茶的“清”美。归根结底,唐宋文人对茶的感官、品饮境界等的审美融合了儒、道、佛三教美学思想精华,并在长期的茶事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特色。基于茶美学建设的现状,本文探讨了唐宋茶美学思想在当代茶美学建设中的现实意义及当代茶美学对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作用。结合问卷调查,了解人们的饮茶消费习性和对茶文化、茶审美的认知现状,认识当代茶文化建设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运用数理统计理论对影响茶文化和茶审美认知的因素进行方差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提出了建设当代茶美学必须立足国情,在传承与弘扬传统茶美学思想的基础上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普及茶美学知识,正确认识茶之美,美化当代生活,建设和推广有中国特色的“茶仪”等独到的见解和可行性建议,引领当代茶美学健康向上发展。总之,古今中外,美学总是与深邃的人文关怀有着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茶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茶之美是茶的色、香、味、形带给人的直接而具体的快感,也是通过茶事活动在人的心灵深处久久回味的理念。以至诚之心与茶为友,怀童贞情愫与茶交流,才可领悟茶之大美,共建和谐世界,同享康乐人生。

胡建次[10](2004)在《中国古代文论“趣”范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趣”在我国古代文论审美范畴系统中处于核心位置,在范畴系统构架中起着支柱作用。“趣”作为古文论审美范畴的演变发展历史可概括为:唐前为衍化期,宋代为成型期,金元为承传期,明代为盛兴期,清代为深化期。“趣”的美学内涵可表述为:是在人的心理上产生强烈趋向性的,必然伴随心理愉悦的,对人的自身本质力量审美观照的一类具有非实体性特征的系统性美质。其本质特征包括主客观统一性、生命的自由与灵慧性、虚实相生性及强烈的心理趋向性。“趣”作为审美范畴,涵纳了一百多种以“趣”的基本语义为立足点的审美语汇,构建出了一个内在庞大的网络系统,充分显示出了作为古文论审美范畴所具有的筋络相连、血脉潜贯的特征。 “趣”在古代语义系统中的涵义包括两大类:非审美系统之义和审美系统之义。前者主要包括作为趋向、趋附,催促、催办,从速、赶紧,随便、随意之义;后者主要包括作为旨趣、意味,情趣、情致,风致、情态,兴致、兴趣,志趣、趣尚之义。“趣”的后一系统涵义,从内在规范和影响了它作为古代文论审美范畴的建构、成型、推进及其体系化。 “趣”作为文论审美范畴前的衍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先秦两汉时期,“趣”主要作为动词和副词的词性出现,表现出非审美系统之义;二、魏晋南北朝时期,“趣”在用于人物品评的同时,伸展到论文谈艺中,显示出了“趣”的多种审美涵义;三、唐代,以“趣”评诗论文较之以前虽不见大增,但个别诗论家从理论抽绎的高度将“趣”予以了升格,在“趣”作为古文论审美范畴的衍化史上勾上了浓重的一笔。 宋代是“趣”作为古文论审美范畴的成型期。其主要表现在:一、以“趣”评诗落足到了一个较为广阔的层面;二、诗论家们对“趣”予以了理论阐说和提升,“趣”成为了宋人论诗最重要的审美标尺之一;三、“趣”作为审美概念被引入到词评中,个别词论家并将“趣”作为词作审美的准则明确予以了高标。此三方面,标示出“趣”作为文学审美的准则首次被推广了开来。 金元时期是“趣”作为古文论审美范畴的承传期。其主要表现在:一、诗评家以“趣”作为审美的透视点之一,对诗人诗作进行了各异的观照;二、诗论家(特别是诗法家们)对诗趣的理论内涵进行了不同层面和程度的抽绎。他们将“趣”范畴所含括的理论内涵在诗学视域中承续并一定程度地伸展了开来。 明代是“趣”作为古文论审美范畴的盛兴期。其主要表现在:一、诗歌批评中把“趣”作为了一个审美的核心概念加以广泛运用;二、诗论中对“趣”作为诗歌审美的本质、特征、来源写生成等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三、胡应麟、陆时雍、许学夷在诗评、诗论中比他人更广泛地运用或阐说到“趣”,他们将以“趣”评诗的批评实践推向了顶峰;四、“趣”在词学批评中,理论内涵得到进一步充实;五、曲评中开始出现以“趣”评曲之论,“趣”成为了戏曲批评的重要理论术语,不少曲论家并对曲趣进行了富于理论意味的探讨;六、“趣”同时也被引入到了小说理论批评中。上述格局,显示出了“趣”作为古文论审美范畴向不同文论领域全面伸展的态势。{ 清代是“趣”作为古文论审美范畴的渊化期。其主要表现在:一、“趣”在诗歌批评中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二、诗论中对“趣”作为诗歌审美的本质、要求、特征、创造与生成,甚至“趣”与文章体制、与其他诗论范畴的关系等都进一步予以了探讨;三、袁枚、朱庭珍在评诗论诗中广泛地运用和阐说到“趣”,其诗趣论自成体系,富于时代特色;四、以“趣”评词蔚为大盛,词论中对词趣的审美内涵、特征、形态、生成与创造等展开了甚为细致的论析,“趣”升格为了最重要的词论审美范畴之一;五、以“趣”评曲更为广泛,在此基础上,曲论家们对“趣”作为戏曲审美的本质、表现范围、生成、特征等进一步予以了论及,其理论色彩明显增强;六、小说批评中对“趣”的运用与阐说不断增多,出现将运用与阐说相结合的批评取向。上述格局,标示出了“趣”作为古文论审美范畴的成熟与深化。 “兴趣”是具有普遍概括性的“趣”的审美形态之一。作为独立的美学概念,它不见于宋以前的文学批评与理论阐说中。严羽是最早的以“兴趣”评诗者,他将“兴趣”提升为了诗论的审美范畴。之后,人们从理论阐说与批评实践两个维面展开了对“兴趣”的标树;与此同时,宋以后的文论家对“兴趣”的审美特征展开了探讨,提出了要求;他们还从感兴与兴趣、才学与兴趣、兴象与兴趣、情兴与兴趣的角度论及到“兴趣”的生成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在整体视域上初步构造出了一个“兴趣”的理论创造系统。 “情趣”是具有普遍概括性的“趣”的审美形态之一。我国古代文论对“情趣”的标树较晚,明清诗论中才出现将“情”与“趣”和诗的其它内在要素并置,一同纳入到诗歌审美质性要素系统或创作主体要素系统中的立论。但另一方面,早从唐代开始,就有不少文论家实际上己经将“情趣”视为了“趣”的审美表现形态,对“情”与“趣”相互间的关系予以了考察。在我国古代,曾出现过很多“?

二、余靖乡居诗文漫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余靖乡居诗文漫谈(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园记文献的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及其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资料
        1.1.1 研究两宋私园造园风格及其流变之缘由
        1.1.2 以园记文献作为主要研究资料之原因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现状综述
        1.4.1 两宋私家园林的研究现状
        1.4.2 园记作为主要资料的研究
        1.4.3 评述
2、园记中造园风格及其流变的研究方法
    2.1 园记的收集与筛选
        2.1.1 收集来源确定
        2.1.2 收集方法与筛选条件
        2.1.3 收集结果
    2.2 园记中造园风格的研究方法
        2.2.1 园记信息拆分与同类信息整合
        2.2.2 共性归纳总结与个性比较分析
        2.2.3 园记精选,文字解构与重组,提取抽象园林空间结构
    2.3 园记中造园风格流变的研究方法
        2.3.1 统计两宋私园园记各项记述内容与其在相应时期所占比例
        2.3.2 对比两宋私园园记各项记述内容与其在相应时期所占比例
        2.3.3 两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对私园营建的影响
    2.4 研究框架
3 、园记中的私园背景述要
    3.1 时代背景
        3.1.1 私园营建时间与作记时间
        3.1.2 两宋私园营建数量的发展脉络
    3.2 地理环境背景
        3.2.1 两宋疆域范围变化
        3.2.2 两宋私园地理位置分布与变迁
        3.2.3 两宋私园相地选址
        3.2.4 两宋私园相地选址的流变
    3.3 人文背景
        3.3.1 两宋私园园主社会身份
        3.3.2 两宋私园园主社会身份的流变
        3.3.3 两宋私园营造园林目的
        3.3.4 两宋私园营造园林目的的流变
        3.3.5 园林记录方式
    3.4 本章小结
4、园记中的私园山石造景
    4.1 宋人对山石的欣赏
    4.2 山石造景理法
        4.2.1 筑室见山,一览可尽
        4.2.2 因山构室,天成自然
        4.2.3 人工掇山,游心寓意
    4.3 山石造景流变
        4.3.1 南宋较之北宋,筑室见山理法应用明显增多
        4.3.2 南宋较之北宋,私园更加注重对石头的应用
        4.3.3 掇山能主之人:从文人主导到山匠参与
    4.4 本章小结
5、园记中的私园水景造设
    5.1 宋人对水景的欣赏
    5.2 水景造设方法
        5.2.1 水景来源处理
        5.2.2 多种形态的水景理法
    5.3 水景造设流变
        5.3.1 南宋较之北宋,城市私园水景造设明显增多
        5.3.2 南宋较之北宋,郊野私园水景造设略有增加
        5.3.3 南宋较之北宋,私园动态理水手法应用增多
    5.4 本章小结
6、园记中的私园建筑营造
    6.1 宋人私园中建筑的功能与作用
    6.2 建筑布局
        6.2.1 建筑空间布局
        6.2.2 建筑平面形式
    6.3 建筑类型
        6.3.1 常见建筑类型及其位置经营
        6.3.2 特殊建筑类型的出现及意义
    6.4 建筑营造流变
        6.4.1 建筑空间布局流变
        6.4.2 建筑类型的变化
        6.4.3 建筑构造与细部的适应调整与深化
    6.5 本章小结
7、园记中的私园植物造景
    7.1 宋人对植物的欣赏
    7.2 植物应用种类
        7.2.1 食用植物
        7.2.2 药用植物
        7.2.3 观赏植物
    7.3 植物种植方式
        7.3.1 品别种列,种植分区
        7.3.2 杂艺散植,复层混交
    7.4 植物种植技术
        7.4.1 植物谱录的大量出现
        7.4.2 植物栽培、引种、嫁接技术
    7.5 植物种植特点
        7.5.1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7.5.2 多样的植物空间塑造
        7.5.3 注重植物色彩与季相搭配
    7.6 植物造景流变
        7.6.1 植物应用种类流变
        7.6.2 植物种植方式变化
    7.7 本章小结
8、园记中的私园空间组构类型
    8.1 空间组构类型
        8.1.1 广水无山
        8.1.2 高台(亭)临水
        8.1.3 背山临水或临水面山
        8.1.4 两山间水
        8.1.5 峰间萦涧
        8.1.6 以建筑、植物为主
    8.2 空间组构类型的流变
        8.2.1 两宋私园空间组构类型的流承
        8.2.2 山石在私园造景中的地位变化与空间组构类型的发展
        8.2.3 空间组构类型流变影响
    8.3 本章小结
9 、园记中的园林生活与思想内蕴
    9.1 园林生活
        9.1.1 个人栖居
        9.1.2 宴宾交游
        9.1.3 家族团聚
    9.2 思想内蕴
        9.2.1 隐——政治抉择
        9.2.2 乐——人生追求
    9.3 本章小结
10、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流变探因
    10.1 两宋之前私家园林的发展
        10.1.1 先秦园林文化萌芽
        10.1.2 两汉隐逸风尚流转
        10.1.3 魏晋山水风骨浸润
        10.1.4 隋唐壶天中隐开启
        10.1.5 五代江南蜀地幸存
    10.2 两宋地理环境的嬗变
        10.2.1 山水资源变化
        10.2.2 林木资源变迁
        10.2.3 石材资源改变
    10.3 两宋社会变迁与士人心态转变
        10.3.1 杯酒驱将,文官崛起,士得与君共治天下
        10.3.2 改革变法,士人党争,中隐思想继续发展
        10.3.3 北宋灭亡,南宋偏安,心态转向逸豫习玩
        10.3.4 权相遮天,迫害义士,心态转向内敛自适
        10.3.5 理学兴盛,观物究理,心态转向寻微研深
    10.4 两宋经济发展的变迁
        10.4.1 族田义庄的开创与发展
        10.4.2 商品经济发展与城市革命
    10.5 两宋繁荣文化的渗透
        10.5.1 皇家造园艺术对私人营园影响
        10.5.2 山水画与画论对园林营建启示
        10.5.3 山水散文诗词与私园相互成就
        10.5.4 科技发展推动造园技艺的进步
    10.6 本章小结
11、结论与讨论
    11.1 研究总结
        11.1.1 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具有共性
        11.1.2 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存在流变
        11.1.3 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流变评价
    11.2 创新之处
    11.3 研究展望和未尽事宜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2)珠江三角洲城乡景观集称的审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述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5 研究目标与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珠江三角洲城乡景观集称审美文化的变迁阶段
    2.1 重形生情的景名与风物意象群生成阶段
        2.1.1 钟物不钟人的审美主客体关系
        2.1.2 钟物之形的景名审美文化特点
        2.1.3 情之生发的风物意象群之积淀
    2.2 情聚理显的城乡景观集称个案生成阶段
        2.2.1 山水审美文化的接受与转化
        2.2.2 府城地景观集称个案的生成
        2.2.3 县城地景观集称个案的生成
        2.2.4 乡居地景观集称个案的生成
    2.3 情意迸发的城乡景观集称审美发展阶段
        2.3.1 城镇体系充实下山水审美文化的内化与认同
        2.3.2 广州府治下城乡景观集称的内容拓展与类型分化
        2.3.3 肇庆府治下城乡景观集称的内容拓展与类型分化
        2.3.4 惠州府治下城乡景观集称的内容拓展与类型分化
    2.4 多重塑情的城乡景观集称审美转型阶段
        2.4.1 传承与创新并存一体的宏观文化环境
        2.4.2 由文人个体走向全民品境的生成方式
        2.4.3 由情感抒发转向文化整合的社会功能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珠江三角洲府城地景观集称审美文化的内涵比较
    3.1 府城地景观集称的初始作品本体结构比较
        3.1.1 物象题材的构成比较
        3.1.2 意象组织的关系比较
        3.1.3 文化合流的程度比较
    3.2 府城地景观集称的审美文化发展过程比较
        3.2.1 广州景观集称的审美文化发展及其特点
        3.2.2 端州景观集称的审美文化发展及其特点
        3.2.3 惠州景观集称的审美文化发展及其特点
    3.3 府城地景观集称的古今审美文化意蕴比较
        3.3.1 整体和合转向各美其美的物象关系
        3.3.2 循环圆融转向确切明晰的主体美感
        3.3.3 因循守常转向推陈出新的审美取向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珠江三角洲城镇地景观集称审美文化的特征阐释
    4.1 城镇地景观集称审美文化的相通性
        4.1.1 “朝慕山水、构环搜胜”的民族品境取象方式
        4.1.2 “见贤思齐、朴素乐观”的地域社会审美心态
        4.1.3 “忧国忧民、比德畅神”的文人群体审美追求
    4.2 城镇地景观集称审美文化的地域性
        4.2.1 山水品题:文化惯例下的情感区分
        4.2.2 交通品题:城乡交流下的物象关联
        4.2.3 建筑品题:语汇系统下的同中见异
    4.3 城镇地景观集称审美文化的创新性
        4.3.1 当代自然审美欣赏的对象特性层级
        4.3.2 古今景观集称审美文化的重心转移
        4.3.3 海陆地质遗迹品题个案与系列简评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珠江三角洲乡居地景观集称审美文化的智慧传承
    5.1 乡居地景观集称审美文化的历史智慧
        5.1.1 水系片区内乡居地景观集称的时空分布
        5.1.2 水利基围内乡居地景观集称的社会功能
        5.1.3 区氏家族之松塘小八景的审美文化特性
    5.2 乡居地景观集称审美演进中的文本意义
        5.2.1 多因素交织下景观集称的丰富性
        5.2.2 海洋文化主导下的虎门景观集称
        5.2.3 都市水乡主导下的麻涌景观集称
    5.3 乡居地景观集称审美演替后的再生策略
        5.3.1 从“乡社群落”到“新城社区”
        5.3.2 新旧景观集称的文化功能差异
        5.3.3 培育跨时空文化共同体的策略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宋仁宗朝余靖边事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学术史回顾
        (一)余靖生平、功绩研究
        (二)余靖思想研究
        (三)余靖着作、诗歌研究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余靖与水洛城事件的处理
    一、水洛城事件的由来
        (一)水洛城修建的背景
        (二)修城矛盾的产生与发展
    二、余靖在水洛城事件中的作用
        (一)余靖数论水洛城事件
        (二)余靖与水洛城事件的再发展
        (三)余靖对水洛城事件结果的影响
    三、本章小结
第二章 余靖对宋夏、宋辽关系的影响
    一、余靖与宋夏议和
        (一)宋夏议和的背景
        (二)余靖对宋夏议和的影响
    二、余靖与宋辽关系
        (一)宋、辽、西夏间关系的转变
        (二)余靖三次使辽的目的
    三、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余靖与侬智高事件的发展与变化
    一、侬智高事件的背景
        (一)侬智高势力的崛起
        (二)宋与交趾的关系
        (三)宋拒绝侬智高的内属
    二、余靖在侬智高事件中的作用
        (一)余靖参与平定侬智高叛乱
        (二)余靖对侬智高事件的影响
        (三)侬智高事件的结果及评价
    三、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余靖对岭南的治理
    一、岭南发展概况
        (一)自然条件的限制
        (二)岭南发展的困境
    二、余靖对岭南稳定的贡献
        (一)和平解决与交趾间的冲突
        (二)整顿吏治、为民谋福
    三、余靖对岭南发展的贡献
        (一)恢复农业生产
        (二)支持海外贸易
        (三)整顿采矿、加强管理
    四、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古籍文献(按出版时间排序)
    二、今人着作(按出版时间排序)
        (一)专着
        (二)今人论述
致谢

(4)余靖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生平事迹研究
    (一) 生平事迹
    (二) 历史功绩
二、余靖思想研究
三、余靖撰述研究
    (一) 文本整理、考证
    (二) 撰述中的诗文研究

(5)余靖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言
    一、 北宋儒臣余靖
    二、 余靖诗文研究现状及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第一章 余靖的诗学思想
    第一节 余靖与北宋庆历诗文革新
    第二节 余靖的诗学思想
第二章 余靖诗歌的题材取向
    第一节 唱酬诗
    第二节 山水纪游诗
    第三节 咏物诗
    第四节 题咏诗
第三章 余靖诗歌的创作特色
    第一节 圆熟通脱,妙达趣味
    第二节 余靖诗歌的地域特色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6)余嘉锡学术年谱(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凡例
前言
    余嘉锡在现代学术史中的地位
    余嘉锡研究述评
        一、余嘉锡生平行实研究
        二、余嘉锡学术成果研究
        三、余嘉锡研究局限
    研究方法及意义
谱前
    里籍家世
本谱
    幼习举业
    湘燕漂泊
    辅仁执教
    病中治学
谱后
    家学后劲
        周祖谟
        余逊
        张舜徽
        周士琦
    及门弟子
        来新夏
        郭预衡
        朱泽吉
        张中行
    师友悼念
        陈垣
        启功
        李霁野
        牟润孙
        陈乐素
        唐棣华
附录
    一、着作目录
    二、国立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候选人名单公告(人文组)
    三、院士候选人正式名单及票数
    四、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入选名单
    五、1948 年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概况表(人文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7)毛奇龄与清初《四书》学(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上篇 毛奇龄与清初《四书》学
    导论
        一、研究缘起-从对毛奇龄两极化的评价谈起
        (一) 历来对毛奇龄的评价
        (二) 对毛奇龄两极化评价的思考
        二、毛奇龄研究史的回顾与检讨
        (一) 清初至晚清:毛奇龄研究的酝酿期
        (二) 清末民初至1949年:毛奇龄研究的发展期
        (三) 1949年至七十年代末:毛奇龄研究的低谷期
        (四) 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末:毛奇龄研究的复苏期
        (五) 二十一世纪初至今:毛奇龄研究的渐趋繁荣期
        三、清以前《四书》学的源流演变
        (一) 《四书》前的单经变迁
        (二) 朱熹与南宋《四书》学
        (三) "延佑科举"与元代《四书》学官学地位的制度化
        (四) 《四书大全》与明代《四书》学
        (五) "异端"的诘问:从南宋到中晚明的"新四书学"
        四、研究方案
    第一章 毛奇龄生平、思想及其《四书》学着作考述
        第一节 毛奇龄生平考述
        一、毛奇龄的家世与家学
        二、毛奇龄生平述略
        (一) 科场不售,研经习文
        (二) 抗清逃禅,社集选诗
        (三) 亡命天涯,交友论学
        (四) 跻身庙堂,修史议制
        (五) 归田研经,着述授徒
        三、毛奇龄生平考辨
        (一) 卒年与享年
        (二) 名、字、号
        (三) 变易姓名流亡的时间
        (五) 乞假归田的时间和原因
        第二节 毛奇龄的经学思想
        一、反对空言说经,主张注经"必藉实据"
        二、"以经解经"的诠经思想
        三、尊汉抑宋,但不佞汉
        四、重视考据,不废义理
        第三节 毛奇龄《四书》类着作考述
        一、《四书索解》四卷
        二、《论语稽求篇》七卷
        三、《大学证文》四卷
        四、《大学知本图说》一卷
        五、《中庸说》五卷
        六、《四书剩言》四卷、《四书剩言补》二卷
        七、《圣门释非录》五卷
        八、《逸讲笺》三卷
        九、《大学问》一卷
        十、《四书改错》二十二卷
        十一、其它
    第二章 清初《四书》学盛兴的历史文化背景
        第一节 清初学术界的历史反思
        第二节 清廷文化政策的调整
        第三节 清初科举制度的推动
    第三章 毛奇龄《四书》学析论——《大学》、《中庸》部分
        第一节 毛奇龄的《大学》学
        一、论《大学》的作者
        二、论"大学"的名义
        三、论《大学》的单行
        四、论《大学》改本
        五、论《大学》的义理结构
        第二节 毛奇龄的《中庸》学
        一、论《中庸》的作者
        二、论《中庸》的分章
        三、论"中庸"的名义
        四、论《中庸》的单行
        五、对《中庸》相关概念的阐释
        (一) 性理论
        (二) 诚
    第四章 毛奇龄《四书》学析论——《论语》、《孟子》部分
        第一节 毛奇龄对《论语集注》的批判
        一、名物训诂
        二、解经方法
        三、诠解态度
        第二节 毛奇龄对《孟子集注》的批判
        一、名物训诂
        二、典章制度
        三、解经方法
    第五章 毛奇龄《四书》学综论
        第一节 毛奇龄《四书》学的撰述动机
        一、圣道圣学尽存《四书》,而后儒的诠释有违《四书》原旨
        二、针朱膏肓,起朱废疾
        三、发墨守之习,倡务实之风
        四、"仰承圣意",献书邀名
        第二节 毛奇龄《四书》学与清初《四书》学的关系
        一、清初《四书》学的特征
        (一) 强调经世致用
        (二) 批判乡愿之学
        (三) 重视考据
        二、毛奇龄《四书》学与清初《四书》学的关系
        (一) 毛奇龄《四书》学与清初《四书》经世致用的关系
        (二) 毛奇龄《四书》学与清初《四书》批判乡愿之学的关系
        (三) 毛奇龄《四书》学与清初《四书》重考据的关系
        第三节 毛奇龄《四书》学在学术史上的意义
        一、上承宋明《四书》学
        二、致力学术争鸣,挑战学术权威
        三、下启乾嘉《四书》考据
下篇 毛奇龄年谱
    一、凡例
    二、谱系图
    三、年谱
结语
    一、毛奇龄是介于明清之际的开创大师和乾嘉学者之间的关键性人物
    二、《四书》考辨与反理学
附录一 毛奇龄交游考
    一、前辈宿儒
    二、遗民逸士
    三、患难之交
    四、权要贵族
    五、同学彦友
    六、门生后学
    七、方外交游
    八、吴越闺秀
附录二 毛奇龄着作目录及流传状况表
参考文献
后记

(8)余靖政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选题缘由
    二 余靖研究学术史回顾
    三 余靖思想研究现状
    四 课题研究方法、范围及存在的困难
第一章 余靖的仕宦生涯
    第一节 余靖生平简况
    第二节 余靖初入仕
    第三节 余靖入京任职
第二章 余靖的政治思想
    第一节 余靖的治边思想
        一 庆历时期的边疆危机与余靖的应对理念
        二 余靖三使契丹及其治边思想
    第二节 余靖的安民思想
        一 庆历时期的盗贼之患与余靖的建言献策
        二 余靖的安民思想
    第三节 余靖的选官任人思想
        一 余靖对朝廷用人不当的几次谏言
        二 余靖用人思想中的两面性及其忧患意识
第三章 余靖政治思想的一次重要实践
    第一节 南部疆域问题与侬智高事件
    第二节 余靖处理侬智高事件的谋略与得失
第四章 余靖政治思想评析
参考文献
    一 古代文献
    二 今人着作
    三 论文
感谢词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中国茶美学研究——唐宋茶美学思想与当代茶美学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1 选题依据及背景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 研究思路及主题
    4 研究方法
        4.1 研究原则
        4.2 研究手段
第一章 茶美学概述
    1 美与茶之美的实质
    2 茶美学的研究范畴
    3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茶美学的发展与唐宋茶诗词
    1 茶文化及茶美学的发展历程
        1.1 饮茶的起源与演变
        1.2 茶文化的发展历程
        1.2.1 唐以前的茶文化
        1.2.2 唐宋茶文化
        1.2.3 元、明、清茶文化
        1.2.4 近现代茶文化
    2 茶文化与诗词文化的完美契合,迎来了唐宋茶诗词的盛世
    3 唐宋茶诗词是研究古代茶美学的经典材料
        3.1 从诗词来研究美学是一条科学的途径
        3.2 茶诗词是诗化的茶史
        3.3 展示唐宋时期茶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唐宋诗词中茶之“美”的刻画
    1 茶形色之美
        1.1 细如粟粒柔如蕊,肥如云腴壮似笋——茶芽之美
        1.2 枪旗鸟爪劲姿爽,鹰嘴雀舌展芽叶——芽梢之美
        1.3 圆如皓月润似玉,方比珪璧芳胜兰——团饼茶之美
    2 茶香之美
        2.1 香飘九畹清若兰,幽薄芳草得天真——茶香之清幽美
        2.2 疏香皓齿有余味,更觉鹤心通杳冥——茶香之悠远美
        2.3 风流气味未染尘,不是人间香味色——茶香之脱俗美
    3 茶味之美
        3.1 流华无尘净肌骨,疏瀹清味涤心源——茶味之清美
        3.2 琼蕊甘露贵流霞,灵芽云液胜醍醐——茶味之甘美
        3.3 茗饮醇滑齿颊香,消尽酲醲爽气来——茶味之爽美
        3.4 香茗一盏甘与苦,人生百味寓其中——"味外之味"
    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唐宋茶美学理论研究
    1 茶的感官审美理论基础
        1.1 茶之清苦契合道家"声色害性"的审美观
        1.2 茶赋予的感官享受符合儒家"食色性也"的审美需求
        1.3 茶感官审美哲学基础是儒道"声色"审美观的融合
    2 论茶审美的方法
        2.1 物我观照
        2.2 净静虚明
        2.3 妙悟自然
    3 论唐宋茶诗中的品茶意境
        3.1 有我有茶
        3.2 茶我同一
        3.3 无我无茶
    4 论茶美学的核心思想"和"
        4.1 茶园生态和谐美
        4.2 烹煮茶中调和美
        4.3 品茗环境和洽美
        4.3.1 山清水秀自然美
        4.3.2 寺院道观幽寂美
        4.3.3 琴棋书画文雅美
        4.4 达礼传情和乐美
        4.5 茶之功效和健美
    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唐宋着名文人的茶美学思想
    1 陆羽《茶经》确立了茶美学的基本思想
        1.1 奠定了"生态美"的茶美学观
        1.2 确立"精行俭德"的茶审美态度
        1.3 倡导"和"为核心的茶美学思想
    2 皎然探索了"茶境"的审美
        2.1 以"道"论茶,"茶道"入诗
        2.2 品茶探"境",以"境"入诗
        2.2.1 静幽的环境
        2.2.2 空灵的心境
        2.2.3 超然的意境
    3 卢仝升华了茶的品饮境界
    4 白居易多层面的茶审美
        4.1 饮茶的闲适自由之美
        4.2 事茶的"精行俭德"之美
        4.3 饮茶修身实现"通达自由"
    5 苏轼睿智超然的茶美学思想
        5.1 "清"美的茶君子与茶佳人
        5.2 超然脱俗的"隐逸"情怀
    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当代茶美学与和谐社会建设
    1 当代茶美学建设现状概述
    2 当代茶美学的特征
        2.1 实用性
        2.2 多样性
        2.3 民族性
        2.4 世界性
        2.5 和谐性
    3 中国当代茶美学对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
        3.1 饮茶养生,提高身体素质
        3.2 品茶修身,塑造健康人格
        3.3 品茶怡情,增强民族自信心
        3.4 品茶达礼,调和人际关系
        3.5 品茶悟道,促进和谐生态
        3.6 带动经济,促进文明进程
    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当代茶美学建设现状实证分析
    1 当代(以湖南为例)茶美学建设现状问卷调查
        1.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分发
        1.2 调查对象的选取
        1.3 调查问卷的回收与数据统计
    2 第一类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资料基本特征
        2.2 茶叶消费现状
        2.3 茶叶消费动机
        2.4 消费者对茶文化的认知
        2.5 消费者对茶审美的认知
    3 第二类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资料基本特征
        3.2 茶文化与茶审美常识问答的描述性分析
        3.3 不同被调查者对茶文化与茶审美认知程度的差异
        3.4 影响茶文化及茶审美认知程度的社交因素差异分析
        3.5 逻辑回归模型的建立
    4 调查结论
第八章 当代茶美学建设的思考
    1 传承与弘扬唐宋茶美学思想
        1.1 茶之功效美是"饮茶养生"的根本基础
        1.2 "和美"依然是茶美学的核心思想
        1.3 "精行俭德"仍然是茶美学的基本内容
        1.4 茶审美的方法至今值得借鉴
        1.5 传承与弘扬中的发展
    2 普及茶美学知识,正确认识茶之美
    3 运用茶美学知识,美化当代生活
    4 立足国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茶仪"
    5 本章小结
特色、创新与全文结论
    1 特色与创新
    2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致谢
作者简介

(10)中国古代文论“趣”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新时期以来的“趣”范畴研究
第一章 趣: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核心范畴
    一、 “趣”在中国古代文论审美范畴中的位置
    二、 “趣”作为中国古代文论审美范畴的历史展开
    三、 “趣”的美学内涵及其本质特征
    四、 “趣”作为中国古代文论审美范畴的内在网络系统
第二章 “趣”的涵义辨析
    一、 未进入审美范畴系统的“趣”的涵义
    二、 进入审美范畴系统的“趣”的涵义
第三章 “趣”作为古代文论审美范畴前的衍化
    一、 先秦两汉时期“趣”的使用
    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趣”作为审美概念的运用
    三、 唐人对“趣”的运用与理论提升
第四章 宋代文论视野中的“趣”
    一、 “趣”在宋代诗评中的广泛运用
    二、 “趣”在宋代诗论中的阐说和提升
    三、 “趣”在宋代词评中的引入
第五章 金元诗论视野中的“趣”
    一、 “趣”在金元诗评中的承传与运用
    二、 金元诗论、诗法对诗趣理论的阐说与抽绎
第六章 明代文论视野中的“趣”
    一、 “趣”在明代诗评中的广泛运用
    二、 古典“趣”论在明代诗论中的全面展开
    三、 明代中后期三位诗话家的集中评论与阐说
    四、 “趣”在明代词论中理论内涵的进一步充实
    五、 “趣”在明代戏曲批评中的引入与阐说
    六、 “趣”在明代小说理论批评中的引入
第七章 清代文论视野中的“趣”
    一、 “趣”在清代诗评中的继续广泛运用
    二、 古典“趣”论在清代诗论中的深化
    三、 清代中后期两位诗话家的集中评论与阐说
    四、 “趣”在清代词学批评中的运用与升格
    五、 “趣”在清代戏曲批评中的运用与拓展
    六、 “趣”在清代小说批评中的运用与阐说
第八章 中国古典诗学视野中的“兴趣”论
    一、 “兴趣”的出现及古代诗论家对“兴趣”的标树
    二、 古代诗论家对“兴趣”审美特征的探讨及要求
    三、 古代诗论家对“兴趣”生成与创造的考察
第九章 说“情趣”
    一、 “情趣”在评人论文中的出现与运用
    二、 古代文论家对“情趣”的标树及对其相互关系的阐说
    三、 我国古代文人的“情趣”世界
第十章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意趣”论
    一、 “意趣”的出现及其在文学批评中的运用
    二、 宋以后文论家对“意趣”的标树
    三、 宋以后文论家对“意趣”审美特征的探讨及要求
    四、 宋以后文论家对“意趣”创造的考察
第十一章 论“理趣”
    一、 “理趣”的出现及其在文学批评中的运用与阐说
    二、 “理趣”的层面与意蕴
    三、 “理趣”与“理障”的比较考量
第十二章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风趣”与“机趣”论
    一、 古代文学批评对“风趣”的运用与理论阐说
    二、 古代文学批评对“机趣”的运用与理论阐说
    三、 “风趣”与“机趣”的联系与区别
第十三章 “趣”与“味”作为古典诗论审美范畴辨析
    一、 “趣”与“味”作为古典诗论审美范畴的相融相通
    二、 “趣”与“味”作为古典诗论审美范畴的相异相离
第十四章 “趣”作为中国古代文论审美范畴的现代意义
主要参考书目
附录
    一、 不同形态“趣”的比较辨析
    二、 历代主要“趣”论家简释
后记

四、余靖乡居诗文漫谈(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园记文献的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及其流变研究[D]. 康琦.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7)
  • [2]珠江三角洲城乡景观集称的审美文化研究[D]. 彭孟宏.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3]宋仁宗朝余靖边事活动研究[D]. 张静. 河南大学, 2018(01)
  • [4]余靖研究综述[J]. 谢杨平. 韶关学院学报, 2014(01)
  • [5]余靖诗歌研究[D]. 杨华容. 暨南大学, 2013(01)
  • [6]余嘉锡学术年谱[D]. 王语欢. 黑龙江大学, 2013(S1)
  • [7]毛奇龄与清初《四书》学[D]. 胡春丽. 复旦大学, 2010(11)
  • [8]余靖政治思想研究[D]. 王琳. 上海师范大学, 2010(08)
  • [9]中国茶美学研究——唐宋茶美学思想与当代茶美学建设[D]. 朱海燕. 湖南农业大学, 2008(08)
  • [10]中国古代文论“趣”范畴研究[D]. 胡建次. 上海师范大学, 2004(03)

标签:;  ;  ;  ;  ;  

论于靖的乡村诗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