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资产证券化中资产转移的重新定性法律问题研究

美国资产证券化中资产转移的重新定性法律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资产证券化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作为最新的融资工具,资产证券化在美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美国法院在应收账款转让重新定性问题上的混乱的判例法,给整个行业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从业者战战兢兢、无所适从。本文主要对重新定性问题展开研究,希望能对判例法的混乱提出应对,同时把该领域最新的理论和研究介绍到国内。本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引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正文部分共分三章,主要运用案例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展开研究。正文部分的主要内容是:第一章是资产转移所涉概念。在这一章里,笔者主要对两个重要概念进行了简要分析,限定本文的研究范畴。首先是资产证券化的概念,由于资产证券化的实践架构复杂多变,学术上给出精确的定义是不可能的。但是,资产证券化具备两个必备特征:一是要有可支撑的资产;二是顺利完成转让。接着,笔者介绍了另一概念——应收账款,在资产证券化中,能用来证券化的资产必须具备一定的特征,最重要的是证券化的资产必须保证能在未来产生稳定的现金流,而应收账款就属于这样的资产。正因为应收账款的缘故,下文介绍的很多案例才能和资产证券化相联系。第二章是关于法院的判例法的分析。通过对美国积聚的有关应收账款转让的交易性质重新认定的案件的考查,总结出法院判决时经常考虑的一些因素:对转让人的追索权(recourse)、转让人保留为应收账款服务的权利和收入的混同、受让人调查债账债务人信用情况的失败、转让人保有超额清偿价款的权利、回购选择权(an option to repurchase)的保留、合同的用语和双方的行为、单方调整或提请重新协商有关资产转让的其他条款的权利、单方调整价格条款的权利,一共八个,但实际应该还有更多的因素,并且介绍了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美国关于该问题的判例法极其混乱,并已经对实践操作产生了不好的影响。第三章是有关追索权的探讨。学者们希望解决判例法的混乱问题,但是大家都无法绕开追索权的问题,追索权几乎使得学者的努力全部白费。但是,追索权未必是重新定性的决定因素,或者说追索权可能与重新定性无关。下面,本文即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重新定性的目的,得出追索权并不是必然与重新定性问题有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追索权的困扰问题。而且,这样的分析也得到了美国立法层面的支持。但是,司法领域对于学界与立法尚未回应,追索权问题究竟去向何方,现在还不好说。结语部分则对本文进行了简单总结。

论文目录

  • 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资产转移所涉概念
  • 一、资产证券化的概念
  • 二、资产转移中的资产
  • (一) 确定证券化的资产
  • (二) 应收账款收入的可预期性(Predictability)
  • 第二章 资产转移的重新定性——混乱的判例法
  • 一、重新定性(Recharacterization)概述
  • 二、《统一商法典》(Uniform Commercial Code, UCC)第九章的适用
  • 三、普通法中重新定性时的考虑因素
  • (一) 法院的考虑因素
  • (二) 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 (三) 判例法的混乱
  • 第三章 资产转移的重新定性——追索权问题
  • 一、寻求重新定性的确定性
  • (一) Robert D. Aicher 与William J.Fellerhoff 的市场公平价值法(Fair Market Value)
  • (二) Jeffrey E. Bjork 的两步司法分析法(Two-step Judicial Analysis)
  • 二、追索权与资产转移的关系
  • (一) 资产转让中追索权存在的原因
  • (二) 信用追索权(Credit Recourse)与非信用追索权(Non-credit Recourse)
  • (三) 可回收性追索权(Collectibility Recourse)与经济性追索权(Economic Recourse)
  • 三、追索权与重新定性的关系
  • (一) 重新定性的目的
  • (二) 追索权与重新定性无关
  • (三) 立法实践中追索权的地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次贷危机中的评级问题[J].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09(08)
    • [2].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现状分析[J]. 商业文化 2014(26)
    • [3].资产证券化银行互持必要性——以金融危机为例[J]. 品牌 2015(08)
    • [4].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隔离机制的风险及其管理[J].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10(10)
    • [5].资产证券化支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探讨[J]. 湘潮(下半月) 2010(11)
    • [6].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法制建设的借鉴与思考[J]. 金融经济 2017(08)
    • [7].资产证券化在处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可行性[J]. 大众商务 2009(10)
    • [8].资产证券化的运行机理及其经济效应[J]. 价值工程 2014(15)
    • [9].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分析[J].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08(03)
    • [10].浅析资产证券化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J].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10(03)
    • [11].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发展浅议[J]. 经济研究导刊 2009(17)
    • [12].推进住房租赁资产证券化的实践与思考[J]. 金融与经济 2019(01)
    • [13].发展信用评级业,加强资产证券化风险防范[J]. 法制与社会 2009(07)
    • [14].浅议资产证券化及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J].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09(17)
    • [15].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探析[J]. 财会学习 2016(14)
    • [16].我国实施资产证券化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知识经济 2014(01)
    • [17].当前我国资产证券化面临的问题和发展分析[J]. 华北金融 2014(09)
    • [18].对中国资产证券化发展对策的探讨[J]. 现代营销(下旬刊) 2015(06)
    • [19].从“次贷危机”看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J]. 法制与社会 2009(14)
    • [20].应收账款证券化风险识别[J]. 全国流通经济 2018(24)
    • [21].试析资产证券化在国内实施的意义——以机构投资者与资产证券化的关联为视角[J]. 大众商务 2009(24)
    • [22].重启资产证券化:我们需要的准备[J]. 金融市场研究 2012(03)
    • [23].我国资产证券化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04)
    • [24].银行资产证券化中的利益博弈关系研究[J].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16(08)
    • [25].解析中国市场的资产证券化[J]. 技术与市场 2009(09)
    • [26].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动因分析——以“16远东租赁ABN001”为例[J]. 当代经济 2018(18)
    • [27].对金融危机引发的资产证券化会计问题思考[J]. 现代国企研究 2016(06)
    • [28].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资产证券化风险评价[J]. 会计之友 2013(08)
    • [29].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发展探析[J]. 时代金融 2012(12)
    • [30].基于金融危机的资产证券化再思考[J]. 经济研究导刊 2010(18)

    标签:;  ;  ;  ;  ;  

    美国资产证券化中资产转移的重新定性法律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