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发酵过程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动态研究

酱油发酵过程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动态研究

论文摘要

酱油是我国传统的酿造调味品,历史悠久,深受广大人们的喜爱。广东多数酱油生产企业采用传统的高盐稀醪发酵工艺,日晒夜露,发酵周期长,酿制的酱油色淡味鲜,酱香浓郁,风味好。酱油发酵过程中原油中的微生物区系对酱油的质量控制十分重要,但到目前为止还未见相关报道。酱油的生产涉及到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乳酸菌和酵母菌,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发酵产生小分子醇、醛、酸、酯、酚等成香、成味物质。本文通过对酱油发酵过程不同时期的样品的氨基态氮、总酸、NaCl含量、pH值检测研究,了解了酱油生产发酵周期内氨基态氮、总酸、NaCl含量、pH值随发酵时间的变化规律。采用16S rDNA PCR-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以高盐稀醪发酵工艺生产的广东酱油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酱油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及动态变化。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了酱油生产发酵周期内氨基态氮、总酸、NaCl含量、pH值随发酵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发酵期间,前15天氨基酸态氮转化率特别高,含量很快接近0.8g/100mL;发酵15天之后,氨基态氮的含量增长缓慢,到发酵期结束,含量接近1.0g/100mL。发酵前15天,总酸含量骤增,pH值及NaCl含量稍微下降,发酵15天后,总酸含量、pH值及NaCl含量基本维持稳定。2.比较了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和酱油类DNA提取试剂盒提取酱醅样品中细菌总DNA的效果,琼脂糖电泳图谱显示酱油类DNA提取试剂盒的提取效果更佳。3.探索优化了降落PCR的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结果显示在PCR反应体系中最佳的DNA模板添加量为6μL,同时最适的起始退火温度为65℃时,能得到最佳的扩增效果。4.研究了上样量对DGGE电泳图谱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上样量为20μL;采用时间进程法确定了最佳电泳时间为3.5h。综合以上优化的试验参数,得到的DGGE电泳图谱,条带清晰,并且分离效果理想。5.对酱油发酵过程微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不同发酵阶段样品的DGGE指纹图谱分析,选择18条特征条带进行割胶回收,并测序、Blast分析了条带的最相似细菌。结果表明,4条条带代表Weissella cibaria(魏斯菌属),5条条带代表不可培养微生物,分别为uncultured Firmicutes bacterium(不可培养厚壁菌),uncultured bacterium(不可培养细菌),uncultured bacterium(不可培养细菌),Uncultured Enterobacter sp.(不可培养肠杆菌),Uncultured Klebsiella sp.(不可培养克雷伯菌),其余条带代表Weissella paramesenteroides(类肠膜魏斯氏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发酵乳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弗氏柠檬酸杆菌),Enterobacter sp. BF1-8(肠杆菌属),Chromohalobacter sp.(色盐杆菌属),Pantoea sp.(泛氏菌),Tetragenococcus halophilus(嗜盐四联球菌),Tetragenococcus sp.(四联球菌属)。6.采用PCR-DGGE技术对整个酱油发酵过程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不同的发酵时期有不同的微生物菌落结构。魏斯菌属从成曲到发酵期结束显现的菌群优势一直很明显;类肠膜魏斯氏菌,发酵乳杆菌,弗氏柠檬酸杆菌,肠杆菌属,它们的数量随发酵时间的增长而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嗜盐四联球菌和一种不可培养的细菌,在进入发酵期后才出现,并且菌群优势有增强的趋势;其余8个菌种进入发酵期就逐渐死亡。因此,整个酱油发酵过程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演变规律是由复杂到简单。并且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规律与氨基态氮、总酸、NaCl含量、pH值随发酵时间的变化规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酱油生产用菌种及主要微生物
  • 1.2.1 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
  • 1.2.2 酵母菌
  • 1.2.3 乳酸菌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微生物研究方法介绍
  • 1.4.1 传统的微生物研究方法
  • 1.4.2 BIOLOG 微平板法
  • 1.4.3 磷脂脂肪酸法
  • 1.4.4 分子生物学方法
  • 1.5 变性梯度电泳(DGGE)技术
  • 1.5.1 PCR-DGGE技术基本原理
  • 1.5.2 PCR-DGGE方法的优缺点
  • 1.5.3 DGGE技术在传统发酵食品中的应用
  • 1.6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酱油发酵过程理化性质分析
  • 引言
  • 2.1 材料与设备
  • 2.1.1 样品采集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氨基态氮的测定方法
  • 2.2.2 总酸的测定方法
  • 2.2.3 食盐 NaCl 含量的测定方法
  • 2.2.4 pH 值的测定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氨基态氮随发酵时间的变化
  • 2.3.2 总酸及pH 值随发酵时间的变化
  • 2.3.3 食盐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变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因组总DNA提取及PCR扩增
  • 引言
  • 3.1 材料与设备
  • 3.1.1 样品采集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仪器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样品预处理
  • 3.2.2 DNA 提取方法
  • 3.2.3 PCR-DGGE引物序列
  • 3.2.4 Touch-down PCR体系、程序优化
  • 3.2.5 琼脂糖电泳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总DNA 提取方法的检测
  • 3.3.2 DNA模板量对PCR 结果的影响
  • 3.3.3 退火温度对PCR 结果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酱油发酵过程微生物的DGGE指纹图谱分析及多样性评价
  • 引言
  • 4.1 材料与设备
  • 4.1.1 样品采集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仪器设备
  • 4.1.4 试剂配制
  • 4.2 试验方法
  • 4.2.1 总DNA 提取
  • 4.2.2 PCR-DGGE 引物序列
  • 4.2.3 基因组DNA 的PCR 扩增
  • 4.2.4 PCR 产物纯化
  • 4.2.5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及图谱分析
  • 4.2.6 切胶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16S rDNA V3 片段的扩增
  • 4.3.2 DGGE 电泳条件的优化
  • 4.3.3 DGGE 指纹图谱分析
  • 4.3.4 测序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如何挑选优质酱油?[J]. 消费者报道 2013(08)
    • [2].好酱油关键看“一高三低”[J]. 消费者报道 2013(09)
    • [3].胀袋酱油中污染细菌的鉴定分析[J]. 中国调味品 2020(01)
    • [4].王兴民 让更多的人吃上健康酱油[J]. 绿色中国 2019(22)
    • [5].凡纳滨对虾蛋白酶对酱油渣蛋白质的降解作用[J]. 食品科学 2020(10)
    • [6].对南派酱油原料预处理工艺优化提升的研究[J]. 现代食品 2020(07)
    • [7].酱油安全检测分析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调味品 2020(08)
    • [8].酱油渣转化利用研究进展[J]. 广东化工 2020(14)
    • [9].鲁氏酵母不同时间的添加对高盐稀态酱油的影响[J]. 中国调味品 2020(09)
    • [10].红光对酱油发酵品质的影响[J]. 照明工程学报 2020(04)
    • [11].发酵酱油中生物胺的产生及其控制研究进展[J]. 中国酿造 2020(09)
    • [12].酱油的光学热透镜效应[J]. 大学物理 2020(11)
    • [13].氨基甲酸乙酯在酱油发酵过程中的形成机理研究[J]. 中国调味品 2020(11)
    • [14].几种豆制酱油中代谢产物的非靶向成分解析[J]. 西南农业学报 2020(09)
    • [15].酱油中产气代表性微生物的筛选和检测方法的建立[J]. 现代食品 2020(18)
    • [16].酱油渣在养殖业中再利用的方法研究与优点分析[J].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9(05)
    • [17].影响酱油质量的有关因素分析[J]. 现代食品 2019(12)
    • [18].面粉对发酵酱油品质的影响研究[J]. 现代食品科技 2019(10)
    • [19].酱油货架期颜色稳定性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 2018(10)
    • [20].萧绍流域老法酱油风味、食俗与发展探析[J]. 中国调味品 2018(06)
    • [21].浅谈酱油涨瓶的原因与措施[J]. 食品安全导刊 2018(18)
    • [22].酱油的分类与化学成分探究[J]. 化学教育 2010(11)
    • [23].虾头酱油发酵工艺及产品品质研究[J]. 中国食品学报 2018(09)
    • [24].酱油变黑变质的真相[J]. 中国质量万里行 2018(10)
    • [25].选购酱油有诀窍[J]. 农村百事通 2018(23)
    • [26].高盐稀态酱油梯度盐分发酵工艺技术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 2016(24)
    • [27].米渣生酱油和大豆生酱油的风味表征及比较[J]. 食品科学 2017(08)
    • [28].深圳市消委会呼吁制定儿童酱油标准[J]. 标准生活 2017(04)
    • [29].2款放心酱油[J]. 标准生活 2017(05)
    • [30].酱油渣中色素及大豆异黄酮的提取研究[J]. 中国酿造 2017(05)

    标签:;  ;  ;  ;  

    酱油发酵过程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动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