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藏东巴青县以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藏东巴青县以北,基底变质岩系,显微构造,变形特征
藏东巴青县以北论文文献综述
杨国东[1](2005)在《藏东巴青县以北基底变质岩系变形变质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以1:25 万仓来拉幅区域地质调查为依托,主要研究藏东巴青县以北出露的基底变质岩系构造变形特征及变质作用。在野外考察的基础上采用显微构造与区域构造、构造变形与变质作用、构造热事件与同位素测年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面理/线理测量、镜下显微变形观察、应变测量、电子探针分析等工作。 通过研究得到以下认识: ①研究区基底变质岩系内广布一期透入性面理及拉伸线理,面理形成宽缓的背形、向形褶皱;把面理展平,线理呈近东西向展布。 ②根据显微构造和电子探针结果分析可知,研究区基底变质岩经历过至少叁次变形变质作用。 ③研究区基底变质岩系应力变形机制为伸展横向置换作用,其变形结果是应变椭球体的X、Y 轴应变量同时增大,而Z 轴应变量减小,即X>Y>1>Z,结果是面理比线理发育。 ④根据矿物组合,研究区基底变质岩变质相为绿片岩相-角闪岩相 ⑤研究区基底变质岩主期韧性变形温度为400℃-600℃,压力为0.3-0.8Gp。 ⑥主期变形变质作用发生在印支运动晚期,和班公湖-怒江初期阶段的裂开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05-05-01)
王根厚,贾建称,李尚林,张维杰,周志广[2](2004)在《藏东巴青县以北基底变质岩系的发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1∶25万仓来拉幅区域地质调查中首次发现上叁迭统结扎群底部出露的一套变质岩系,通过与区域上变质基底岩系对比,将其归并为吉塘群酉西岩组,主要岩性为云母石英构造片岩、石英钠长构造片岩等。根据野外露头接触关系及“构造角砾岩”特征,确定该套岩系与上覆上叁迭统为滑脱构造接触关系,滑脱面迁就了早期的角度不整合面,并认为研究区为“浅基底”。(本文来源于《地质通报》期刊2004年Z1期)
藏东巴青县以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1∶25万仓来拉幅区域地质调查中首次发现上叁迭统结扎群底部出露的一套变质岩系,通过与区域上变质基底岩系对比,将其归并为吉塘群酉西岩组,主要岩性为云母石英构造片岩、石英钠长构造片岩等。根据野外露头接触关系及“构造角砾岩”特征,确定该套岩系与上覆上叁迭统为滑脱构造接触关系,滑脱面迁就了早期的角度不整合面,并认为研究区为“浅基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藏东巴青县以北论文参考文献
[1].杨国东.藏东巴青县以北基底变质岩系变形变质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
[2].王根厚,贾建称,李尚林,张维杰,周志广.藏东巴青县以北基底变质岩系的发现[J].地质通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