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稻田,甲烷,氧化亚氮,土壤Eh值
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论文文献综述
吴家梅,纪雄辉,彭华,谢运河,官迪[1](2018)在《有机肥等碳施用对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有机肥等碳施入稻田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设置猪粪、鸡粪和稻草分别与化肥混施处理,利用静态箱法-气相色谱仪监测稻田甲烷(CH_4)和氧化亚氮(N_2O)排放通量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化肥处理(CF)CH_4季节排放总量为271.47 kg/hm~2,猪粪(PM)、鸡粪(CM)和稻草(RS)处理的CH_4排放分别比CF处理增加50.61、260.22和602.82 kg/hm~2;CF处理N_2O排放为1.22 kg/hm~2,PM、CM和RS处理的N_2O排放分别比CF处理减少23.6%(P<0.05)、31.7%(P<0.05)和30.9%(P<0.05);CH_4季节排放通量与土壤Eh值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与土壤温度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肥料中被167 mmol/L高锰酸钾氧化的有机碳(ROC_(167))显着影响稻田CH_4排放,与稻田CH_4总量的相关系数为0.872(P<0.05)。施有机肥处理水稻平均产量比CF处理增加6.8%;不同有机肥中,以PM处理的增温潜势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最小,与不施肥和CF处理无显着性差异。可见,猪粪能较好的协调环境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并含有低含量的ROC_(167),是值得推荐的施肥方式。(本文来源于《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2018年02期)
孙艺[2](2017)在《全球内陆淡水水体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整合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内陆淡水水体是大气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0)的重要排放源。近几十年来,由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养殖废水的大量排放,导致陆地生态系统进入到水体生态系统的碳、氮成倍增长,进而水体中CH4和N2O的溶存浓度以及排放通量持续增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内陆淡水水体CH4和N2O的排放特征及强度。全球范围内有关内陆淡水水体CH4和N2O排放通量的原位观测研究很多,但通过整合大尺度范围的观测数据,分析不同类型和尺度内陆淡水水体CH4和N2O排放特征的研究工作很少。本文搜集了 129篇有关内陆淡水水体CH4和N2O排放的原位观测资料,涵盖了 5种代表性的内陆淡水生态系统类型,分别为河流(river)、水库(reservoir)、湖泊(lake)、池塘(pond)和溪流(stream),研究位点遍布热带(tropic)、亚热带(subtropical)、温带(temperate)以及寒带(polar)等主要气候区。通过建立系统数据库,采用整合分析方法探究不同类型、不同尺度内陆淡水水体CH4和N20排放特征、强度及主要驱动因子。主要取得如下研究结果:1.研究表明,河流、水库、湖泊、池塘和溪流水体CH4排放通量平均分别为10.10、3.52、2.92、21.15和1.82mgm-2 h-1,池塘CH4平均排放通量最高,其排放通量范围也最大,在3.90-38.39 mg m-2 h-1之间。而溪流CH4平均排放通量最小,其排放范围也最小,在1.2-2.45 mgm-2 h-1之间。河流、水库、湖泊、池塘和溪流N2O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65.24、60.67、35.59、43.42和125.98μg m-2 h-1,溪流N2O平均排放通量最高,其排放通量范围也最大。而湖泊N2O平均排放通量最小,其排放范围也较小。2.比较发现,对于河流水体而言,采用扩散模型法观测CH4的通量测定结果(20.65mg m-2 h-1)要比采用箱法的观测结果(9.60mg m-2 h-1)高。利用箱法和模型法测定的水库CH4排放通量大小相近(分别为3.76和3.87mgm-2 h-1),且都略高于倒置漏斗法测定结果(1.87 mg m-2 h-1)。而用箱法观测的湖泊CH4排放通量(5.88 mg m-2 h-1)要显着高于采用模型法的测定结果(1.82mg m-2 h-1)。在河流、水库和湖泊这3种水体中,采用箱法的观测N2O排放通量结果要比采用扩散模型法的测定结果高。3.不同气候带的比较研究发现,亚热带河流水体CH4平均排放通量(16.28 mg m-2 h-1)最高,寒带排放通量(1.21 mg m-2 h-1)最低。热带水库CH4排放通量(7.17 mg m-2 h-1)最大,而位于亚热带、温带和寒带的水库CH4排放通量几乎没有显着差异(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1.91、1.77和1.92 mg m-2 h-1)。热带湖泊CH4平均排放通量(5.28 mg m-2 h-1)最大,略高与亚热带地区(4.80 mg m-2 h-1),而寒带湖泊CH4平均排放通量(0.60mg m-2h-1)最小。对于河流水体而言,温带N2O平均排放通量(143.66μg m-2 h-1)最高,寒带(15.97μg m-2 h-1)最低。热带水库N2O排放显着高于其他气候带的水库排放强度。温带湖泊N2O平均排放通量(58.30μg m-2 h-1)最高,寒带湖泊N2O平均排放通量(19.14μg m-2 h-1)略低于亚热带地区(21.54μg m-2 h-1)。亚热带溪流N2O平均排放通量(271.93μg m-2 h-1)最高,温带溪流N2O排放(103.97μg m-2 h-1)略高于热带地区(74.37μg m-2 h-1)。4.相关分析表明,全球内陆淡水水体CH4排放通量与水温及水体总有机碳(TOC)含量呈显着正相关,而与水深、溶解氧(DO)呈显着负相关。内陆淡水水体N2O的排放通量与水体温度、无机氮以及DO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黄石竹[3](2016)在《环境变化对小兴安岭沼泽湿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湿地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之一,湿地生态系统储存了大量有机碳,是大气CO2的汇,同时,也是大气CH4和N20的排放源。小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沼泽湿地分布区和多年冻土分布区,近年来,受全球变化的影响,该区多年冻土处于快速退化过程中,同时,该区极端干旱和降水事件以及N沉降增加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但是,关于全球变化对该区沼泽湿地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还少有报道,这不利于对该区域温室气体排放的精确估计,也不利于全球气候变化模型的建立。本文以小兴安岭典型泥炭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运用野外原位观测与控制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小兴安岭岛状多年冻土区沼泽湿地温室气体(CH4和N20)通量对多年冻土退化的响应,预测由于CH4和N20排放变化对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的反馈作用;研究沼泽湿地在极端气候和氮沉降增加背景下CH4和N20排放的变化趋势,并分析沼泽CH4和N20排放随外界环境变化的驱动机制。以期为区域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精确编制和全球气候变化模型的建立提供基础数据,为国家涉及碳的外交谈判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多年冻土退化程度的加深,沼泽湿地CH4排放季节规律逐渐变得明显,生长季CH4排放峰值逐渐增大,沼泽湿地土壤吸收CH4的现象逐渐减少直至消失。随着多年冻土退化程度的加深,沼泽湿地CH4排放的季节平均值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多年冻土轻度退化、重度退化和未退化沼泽湿地CH4排放季节平均值分别为6.58 mgm-2h-1、 0.38 mgm-2h-1和0.12 mgm-2h-1。CH4排放的增加是由多年冻土退化导致的多年冻土活动层加深,以及由此引起的土壤温度升高、水位升高以及植被类型变化共同决定的。增加的CH4排放可能对气候变暖产生正反馈作用。(2)多年冻土退化既没有改变沼泽湿地N2O排放的季节变化规律,也没有改变其季节排放总量,因此,即使全球气候变暖和多年冻土退化进一步加剧,该区沼泽湿地的N2O排放也不会急剧增加,不会对气候产生正反馈作用。(3)轻度干旱不会降低沼泽湿地CH4排放,反而会使CH4排放有短期的增加,而随着干旱时间延长、干旱程度加重,CH4排放会降低;严重干旱时,沼泽湿地会从大气CH4的源转变为大气CH4的汇。干旱后,充足的降水会促进CH4排放的恢复,而降水不足时CH4排放恢复较慢;干旱时间越长,干旱结束后,CH4排放恢复所需时间也越长。干旱和降水处理导致沼泽CH4排放降低7.1%~49.3%,主要是由干/湿交替过程中水位和土壤含水率的降低引起的。(4)N2O排放受干/湿交替的影响较大,轻度干旱增加沼泽湿地N2O排放,而重度干旱降低沼泽湿地N2O排放;干旱后适当降水有利于沼泽湿地N2O排放,而大量降水不利于沼泽湿地N2O排放。干旱和降水处理导致沼泽N2O排放升高21.3%~68.1%,N2O排放升高主要是受到水位的影响导致的,同时土壤含水率和土壤孔隙水铵态氮含量对N2O排放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5)N沉降增加导致小兴安岭泥炭湿地草本植物生物量显着增加,但却对CH4排放没有显着影响,可能是由于施N导致铵含量增加,抑制了湿地土壤的CH4生成。5倍和10倍N沉降处理的湿地N2O排放的季节平均值分别为对照系统的8倍和20倍,增加的N2O排放主要来源于施N后的短期(<3 d)高排放。施N后的N有效性增加是导致N2O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6-03-01)
赵争艳[4](2016)在《人工湿地中植物多样性和基质对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发展,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污水处理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人工湿地作为传统污水处理厂的补充途径,具有温室气体排放低等优点。但污水排放量的持续增加导致人工湿地中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也可能增多。为了寻找人工湿地高效处理污水同时温室气体排放低的污水处理方法,本研究设计了一个模拟人工湿地微宇宙实验。实验设置了两个处理,分别是植物多样性(物质丰富度为0,1,3和4及所有物种组合)和砂基质(粗砂和细砂)处理。结果表明:(1)粗砂基质系统中,物种丰富度显着提高氮去除并显着降低了氧化亚氮排放(P<0.05),物种丰富度对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大于物种特性,而物种丰富度和物种特性对甲烷排放都无显着影响(P>0.05);(2)细砂基质系统中,物种丰富度对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及氮去除都无显着影响,而物种特性对甲烷排放的影响大于物种丰富度,对氧化亚氮排放无显着影响;(3)细砂基质比粗砂基质有更高的氮去除且更低的氧化亚氮排放;(4)细砂条件下荫草单种氮去除最高,且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低,是人工湿地理想的植物物种-基质组合。(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6-01-01)
胡志强[5](2015)在《稻田与蟹/鱼养殖湿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观测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湿地是全球大气温室气体甲烷(CH_4)和氧化亚氮(N_2O)的重要排放源。近年来由于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业用地转变为淡水养殖温地,其中以常规稻田转变为蟹/鱼养殖湿地最为突出。合理评估这种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农业生态系统温室气体减排潜力是寻求通过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实现农业源温室气体减排的基础和依据。同时,通过对淡水养殖湿地温室气体排放的原位观测,有助于降低当前湿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估算的不确定性。本研究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原位同步观测和比较常规稻田和相邻蟹/鱼养殖湿地CH_4和N_2O排放,探讨不同农业湿地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排放特征、驱动机制和综合温室效应等。试验包括:2013-15连续两年稻麦轮作周期,不同施氮量对稻田CH_4和N_2O排放的综合影响;2013-15连续两年养殖周期,综合研究蟹塘养殖湿地CH_4和N_2O排放;2014-15鱼塘养殖湿地全年养殖周期CH_4和N_2O排放原位观测;基于2013-15年稻田和蟹/鱼养殖湿地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结果,综合评估稻田转变为蟹/鱼养殖湿地的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和经济效益;利用试验蟹塘和鱼塘养殖湿地原位观测结果,初步估算我国和世界淡水养殖湿地CH_4和N_2O的全年排放总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稻田CH_4和N_2O排放的周年变化模式不受氮肥施用量的影响。稻田CH_4排放主要集中在水稻生长季,而N_2O则大部分在非水稻生长季(休闲期+小麦生长季)排放。化肥施氮量的增加降低了稻田全年CH_4排放,却能显着促进N_2O排放,但其综合增温潜势(GWP-100))并没有显着差异。水稻生长季的土壤水分状况和温度对CH_4排放具有显着影响;土壤温度、可溶性有机碳(DOC)和矿质氮((NH_4)~+-N+(NO_3)~--N)是影响非水稻生长季N_2O排放的主要驱动因子。两年田间原位连续观测的结果表明稻田CH_4和N_2O排放及其综合GWP-100没有明显的年际变化。2.蟹塘养殖湿地水生植物(沉水植物)生长没有改变CH_4和N_2O排放的周年变化模式,却能显着增加该区域全年CH_4排放及其综合GWP-100,但对N_2O排放影响不明显。蟹塘养殖湿地CH_4排放主要集中在淹水期,占全年排放总量的94-97%;干塘和淹水期间的N_2O排放量对全年排放总量的贡献率相当,但前者N_2O平均季节排放通量是后者的2-3倍。综合不同典型区域各阶段CH_4排放通量,整个蟹塘养殖湿地CH_4干塘期、淹水期和全年的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0.04mg m~(-2)h~(-1)、0.52 mg m~(-2) h~(-1)和0.37 mg m~(-2) h~(-1);相应期间的N_2O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50.84μg N_2O-N m~(-2)、21.65μgN_2O-N m~(-2) h~(-1)和30.66μg N_2O-N m~2 h~(-1)。水体/底泥温度和底泥DOC能显着促进蟹塘养殖湿地CH_4和N_2O排放,而水体溶解氧(DO)含量与CH_4和N_2O排放通量均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基于连续两年原位观测的结果,蟹塘养殖湿地CH_4和N_2O排放及其综合温室效应年际变化不明显。3.鱼塘养殖湿地全年养殖周期CH_4和N_2O排放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均与水温极显着正相关;其全年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0.48 mg m~(-2) h~(-1)和26.03 N_2O-Nμg m~(-2) h~(-1)。春季和夏季是鱼塘养殖湿地CH_4和N_2O的排放高峰,其季节排放量之和占全年CH_4和N_2O排放总量的70%以上。水体DO能够显着抑制鱼塘养殖湿地CH_4和N_2O的产生和排放;水体和底泥矿质氮((NH_4)~+-N+(NO_3)~--N)以及底泥DOC含量都与N_2O排放通量具有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4.常规稻田转变为蟹/鱼养殖湿地可以同步实现降低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双赢目标。常规稻田转变为蟹/鱼养殖湿地能够明显降低全年CH_4和N_2O排放及其综合GWP-100,其中N_2O减排效果最为显着。在100年的时间尺度上,全年综合GWP:常规稻田>鱼塘养殖湿地>蟹塘养殖湿地;全年经济净收益:蟹塘养殖湿地>鱼塘养殖湿地>常规稻田;单位综合温室效应净收益:蟹塘养殖湿地>鱼塘养殖湿地>常规稻田。5.基于本研究结果,我国淡水养殖湿地饲料N的N_2O-N转化系数(CF-N)为0.35-0.66%,与淡水生态系统外源N的CF-N相近;N_2O直接排放系数(EF-Y)在0.18-1.64gkg~(-1)(单位养殖产量)之间。2013年我国淡水养殖湿地CH_4和N_2O-N全年排放量分别为0.24 Tg和5.7 Gg,分别占全国稻田CH_4和N_2O全年排放总量的3.0%和6.1%。2012年世界淡水养殖湿地N_2O-N排放量为13 Gg,分别占全球淡水生态系统和人为总排放源的1.9%和0.2%。湖北、广东、江苏、湖南、江西、安徽和山东是我国淡水养殖湿地CH_4和N_2O排放的重点省份;中国、印度、日本和越南等国家是世界淡水养殖湿地N_2O排放的主要区域。综合上述结果,稻田转变为蟹/鱼养殖湿地能够显着降低农业源CH_4和N_2O排放及其综合GWP-100,同时明显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减排与增收的双赢。(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5-12-01)
傅志强,龙攀,刘依依,钟娟,龙文飞[6](2015)在《水氮组合模式对双季稻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给双季稻水肥高效利用调控技术提供理论基础,设置间歇灌溉和淹水灌溉两种灌溉方式,高氮、中氮、低氮和不施氮这4种施肥方式,开展大田小区试验,探讨了水氮组合模式对双季稻CH4和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间歇灌溉显着降低了CH4积累排放量,与淹水灌溉相比,早晚稻分别降低13.18~87.90 kg·hm-2和74.48~131.07 kg·hm-2,分别减排了24.4%~67.4%和42.5%~66.5%;但促进了N2O排放,早晚稻的增排量分别为0.03~0.24 kg·hm-2和0.35~1.53 kg·hm-2,分别比淹水灌溉增加6.2%~18.3%和40.2%~80.9%.总体上,间歇灌溉降低了稻田温室气体的增温潜势,其中早稻降低了18.8%~58.6%,晚稻降低34.4%~60.1%,两季综合降低2 388~4 151 kg·hm-2(以CO2eq计),下降41%~54%.通过相关分析发现,土壤CH4排放和土壤溶液Eh显着负相关,和溶液CH4浓度显着正相关.与淹水灌溉相比间歇灌溉模式有利于减排CH4,虽增排了N2O,但增温潜势显着减少.综合来看,间歇灌溉配施中氮更有利于双季稻种植.(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5年09期)
张岳芳,陈留根,张传胜,杨洪建,盛婧[7](2015)在《水稻机械化播栽对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高产栽培条件下水稻机械化播栽对稻麦两熟农田稻季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排放的影响,以超级稻南粳44为材料,于2011年和2012年在麦秸还田和不还田两种条件下对机械直播、机械栽插、常规手栽3种水稻播栽方式的稻田CH4和N2O排放量和水稻产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稻季CH4和N2O排放主要集中在水稻生育前中期,移栽至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CH4累积排放量占稻季总排放量的76.49%~91.13%,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至拔节N2O累积排放量占稻季总排放量的33.56%~49.41%。麦秸还田显着提高稻季CH4总排放量(P<0.05)、降低N2O总排放量(P>0.05),机械栽插的稻季CH4总排放量较常规手栽略减3.25%~9.50%(P>0.05),机械直播显着低于机械栽插和常规手栽(P<0.05):2011年,麦秸不还田条件下机械直播较机械栽插和常规手栽稻季CH4分别减排15.69%和18.43%,麦秸还田条件下分别减排14.54%和22.66%;2012年,麦秸不还田条件下机械直播较机械栽插和常规手栽稻季CH4分别减排26.63%和32.12%,麦秸还田条件下分别减排30.51%和36.75%。机械直播较常规手栽显着增加稻季N2O总排放量0.16~0.97 kg/hm2(P<0.05),机械栽插和常规手栽的差异不大(P>0.05)。机械直播的产量水平显着低于常规手栽(P<0.05),减产8.43%~10.79%,机械栽插较常规手栽产量降低1.27%~3.49%(P>0.05)。稻季的全球增温潜势主要由排放CH4产生,麦秸还田显着提高全球增温潜势(P<0.05),机械直播的全球增温潜势显着小于机械栽插和常规手栽(P<0.05)。麦秸还田条件下,2011年和2012年机械直播的"单位产量的全球增温潜势"较常规手栽分别减少12.02%和28.71%(P<0.05)。上述研究表明,在长江下游稻麦两熟区采用机械直播有利于减少稻季CH4排放,麦秸还田条件下机械直播替代常规手栽能减少稻田排放CH4和N2O产生的综合温室效应。(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14期)
谭雪明,黄山,熊超,石庆华,潘晓华[8](2015)在《不同栽培模式对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构建不同栽培技术模式(高产抛栽模式、高产移栽模式、农户模式)的基础上,监测了不同栽培模式下早稻产量及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差异。结果表明:高产抛栽模式和高产移栽模式水稻产量均显着高于农户模式,增产幅度分别达到16.4%和17.7%,高产抛栽模式和高产移栽模式产量之间差异不显着。3种模式甲烷排放对全球增温潜势贡献均在90%以上。高产抛栽模式全生育期甲烷排放显着低于高产移栽模式和农户模式,而高产移栽模式和农户模式之间差异不显着,全球增温潜势变化趋势与甲烷排放相同。高产抛栽模式温室气体强度最低,农户模式最高,高产移栽模式居中。因此,在抛栽条件下,配以合理的肥料运筹是同步实现水稻高产和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技术途径。(本文来源于《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2015年05期)
李露,周自强,潘晓健,李博,熊正琴[9](2015)在《氮肥与生物炭施用对稻麦轮作系统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我国稻麦轮作系统为对象,研究氮肥和小麦秸秆生物炭联合施用对CH4和N2O排放规律的影响;结合小麦和水稻总产量进而评估对该生态系统综合温室效应(GWP)和温室气体强度(GHGI)的影响,为生物炭在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及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生物炭通过小麦秸秆在300 500℃条件下炭化获得。田间试验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进行,为稻麦轮作体系。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观测CH4和N2O排放通量;试验共设置不施氮肥不施生物炭(N0B0)、不施氮肥施20 t/hm2生物炭(N0B1)、施氮肥不施生物炭(N1B0)、氮肥与20 t/hm2生物炭配施(N1B1)、氮肥与40 t/hm2生物炭配施(N1B2)等5个处理,各处理3次重复。【结果】单施氮肥(N1B0)与不施氮肥(N0B0)处理相比,增加了稻麦轮作产量82.8%,增加了CH4排放0.6倍,增加了N2O排放5.5倍。单施生物炭(N0B1)与不施生物炭(N0B0)处理相比,显着增产25.4%,却不能减少CH4和N2O的排放。在施氮的同时,配施20 t/hm2生物炭与单施氮肥处理相比,显着增加稻麦轮作产量21.6%,小麦和水稻总产量也比配施40 t/hm2生物炭处理高;配施40 t/hm2生物炭与单施氮肥处理相比,显着降低稻麦轮作系统CH4排放11.3%和N2O排放20.9%,CH4和N2O排放量也比配施20 t/hm2生物炭的排放量低。随着生物炭配施量的增加,CH4和N2O减排效果更明显。单施生物炭并不能有效地减少GWP,但却可以显着增加作物产量,从而减小GHGI。对N0B0、N0B1、N1B0、N1B1四个处理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发现,氮肥和生物炭在CH4和N2O排放、作物产量、GWP和GHGI方面都不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各处理在100 a时间尺度上总GWP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1B0>N1B1>N1B2>N0B0>N0B1,GHGI值由大到小的顺序则为N1B0>N1B1>N0B0>N1B2>N0B1。单施生物炭与配施生物炭都能降低稻麦轮作系统的GWP和GHGI,配施40 t/hm2生物炭处理降低效果更好。【结论】稻田麦季施用不同水平生物炭都能在保产或增产的同时,降低稻麦轮作系统CH4和N2O的排放及GWP和GHGI。在当前稻麦轮作系统中,与20 t/hm2的生物炭施用量相比,40 t/hm2的生物炭施用量显着降低GWP,但增产效果不明显,因此二者GHGI相当,需要根据温室效应与作物产量权衡选择生物炭实际施用量。(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王海候,沈明星,陆长婴,张永春,吴彤东[10](2014)在《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对稻麦两熟农田稻季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不同秸秆还田模式下稻麦两熟农田稻季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的排放规律,为评估该地区温室气体排放量与发展循环农业提供依据,在江苏省苏州市稻麦两熟农田进行了6年的田间定位试验,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开展了不同秸秆还田模式下水稻生长季田间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监测试验,研究设计了稻麦季秸秆均不还田(CK)、麦季稻秸还田(R)、稻季麦秸还田(W)和稻麦季秸秆均还田(RW)4种秸秆还田模式。结果表明: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对稻季CH4和N2O排放、总增温潜势(GWP)及单位产量的GWP有极显着影响,CH4稻季总排放量表现为RW(233.04 kg/hm2)>W(197.99 kg/hm2)>R(122.14 kg/hm2)>CK(97.07 kg/hm2),N2O稻季总排放量的顺序是R>W>RW>CK,依次为4.74 kg/hm2、2.66 kg/hm2、2.14 kg/hm2和1.07 kg/hm2。RW处理水稻产量(10.54 t/hm2)和R处理(10.36 t/hm2)较秸秆不还田对照显着增产,而秸秆还田处理(R、W和RW)的GWP以及单位产量的GWP均显着高于秸秆不还田对照。说明,秸秆还田增加了稻季CH4和N2O排放,小麦秸秆还田是增加稻季CH4排放的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内陆淡水水体是大气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0)的重要排放源。近几十年来,由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养殖废水的大量排放,导致陆地生态系统进入到水体生态系统的碳、氮成倍增长,进而水体中CH4和N2O的溶存浓度以及排放通量持续增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内陆淡水水体CH4和N2O的排放特征及强度。全球范围内有关内陆淡水水体CH4和N2O排放通量的原位观测研究很多,但通过整合大尺度范围的观测数据,分析不同类型和尺度内陆淡水水体CH4和N2O排放特征的研究工作很少。本文搜集了 129篇有关内陆淡水水体CH4和N2O排放的原位观测资料,涵盖了 5种代表性的内陆淡水生态系统类型,分别为河流(river)、水库(reservoir)、湖泊(lake)、池塘(pond)和溪流(stream),研究位点遍布热带(tropic)、亚热带(subtropical)、温带(temperate)以及寒带(polar)等主要气候区。通过建立系统数据库,采用整合分析方法探究不同类型、不同尺度内陆淡水水体CH4和N20排放特征、强度及主要驱动因子。主要取得如下研究结果:1.研究表明,河流、水库、湖泊、池塘和溪流水体CH4排放通量平均分别为10.10、3.52、2.92、21.15和1.82mgm-2 h-1,池塘CH4平均排放通量最高,其排放通量范围也最大,在3.90-38.39 mg m-2 h-1之间。而溪流CH4平均排放通量最小,其排放范围也最小,在1.2-2.45 mgm-2 h-1之间。河流、水库、湖泊、池塘和溪流N2O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65.24、60.67、35.59、43.42和125.98μg m-2 h-1,溪流N2O平均排放通量最高,其排放通量范围也最大。而湖泊N2O平均排放通量最小,其排放范围也较小。2.比较发现,对于河流水体而言,采用扩散模型法观测CH4的通量测定结果(20.65mg m-2 h-1)要比采用箱法的观测结果(9.60mg m-2 h-1)高。利用箱法和模型法测定的水库CH4排放通量大小相近(分别为3.76和3.87mgm-2 h-1),且都略高于倒置漏斗法测定结果(1.87 mg m-2 h-1)。而用箱法观测的湖泊CH4排放通量(5.88 mg m-2 h-1)要显着高于采用模型法的测定结果(1.82mg m-2 h-1)。在河流、水库和湖泊这3种水体中,采用箱法的观测N2O排放通量结果要比采用扩散模型法的测定结果高。3.不同气候带的比较研究发现,亚热带河流水体CH4平均排放通量(16.28 mg m-2 h-1)最高,寒带排放通量(1.21 mg m-2 h-1)最低。热带水库CH4排放通量(7.17 mg m-2 h-1)最大,而位于亚热带、温带和寒带的水库CH4排放通量几乎没有显着差异(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1.91、1.77和1.92 mg m-2 h-1)。热带湖泊CH4平均排放通量(5.28 mg m-2 h-1)最大,略高与亚热带地区(4.80 mg m-2 h-1),而寒带湖泊CH4平均排放通量(0.60mg m-2h-1)最小。对于河流水体而言,温带N2O平均排放通量(143.66μg m-2 h-1)最高,寒带(15.97μg m-2 h-1)最低。热带水库N2O排放显着高于其他气候带的水库排放强度。温带湖泊N2O平均排放通量(58.30μg m-2 h-1)最高,寒带湖泊N2O平均排放通量(19.14μg m-2 h-1)略低于亚热带地区(21.54μg m-2 h-1)。亚热带溪流N2O平均排放通量(271.93μg m-2 h-1)最高,温带溪流N2O排放(103.97μg m-2 h-1)略高于热带地区(74.37μg m-2 h-1)。4.相关分析表明,全球内陆淡水水体CH4排放通量与水温及水体总有机碳(TOC)含量呈显着正相关,而与水深、溶解氧(DO)呈显着负相关。内陆淡水水体N2O的排放通量与水体温度、无机氮以及DO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论文参考文献
[1].吴家梅,纪雄辉,彭华,谢运河,官迪.有机肥等碳施用对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英文)[J].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2018
[2].孙艺.全球内陆淡水水体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整合分析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7
[3].黄石竹.环境变化对小兴安岭沼泽湿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6
[4].赵争艳.人工湿地中植物多样性和基质对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6
[5].胡志强.稻田与蟹/鱼养殖湿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观测比较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5
[6].傅志强,龙攀,刘依依,钟娟,龙文飞.水氮组合模式对双季稻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J].环境科学.2015
[7].张岳芳,陈留根,张传胜,杨洪建,盛婧.水稻机械化播栽对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5
[8].谭雪明,黄山,熊超,石庆华,潘晓华.不同栽培模式对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英文)[J].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2015
[9].李露,周自强,潘晓健,李博,熊正琴.氮肥与生物炭施用对稻麦轮作系统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
[10].王海候,沈明星,陆长婴,张永春,吴彤东.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对稻麦两熟农田稻季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J].江苏农业学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