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Internet环境下OPAC系统的发展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何志鹏[1](2020)在《目录学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文献的载体形态和传播渠道,也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现代的读者对阅读的需求更加迫切,对文献的需求更加精准。然而,爆炸式增长的信息量和网络信息的混乱无序、良莠不齐又给读者造成了很大的阅读障碍。在这样的信息环境下,读者自发的阅读中容易出现浅阅读、碎片化阅读和功利化的阅读倾向等问题。图书馆在高校中既是信息中心,同时也要承担辅助教学和研究的职责。在这样的背景下,有责任帮助以大学生为主体的读者群体选择和获取需要的文献资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推广经典阅读和深层次阅读,最终帮助读者通过阅读来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综合素养。传统的导读服务形式已经难以适应网络和数字时代的要求。因此,图书馆有必要适应网络时代的信息环境和读者的阅读习惯,利用网络和数字技术,开发新型的网络导读服务。目前,对网络导读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成果,国内高校图书馆也已经广泛开展了网络导读服务。但是高校网络导读服务还处在发展阶段,没有形成完善的服务模式。该论文旨在提出一个相对合理的网络导读体系方案,为今后高校图书馆的网络导读服务建设提供一个可以参考的途径。目录一直承担着指导读书治学的功能,网络导读也是现代目录学研究的方向。论文尝试从目录学的视角考察网络导读工作,将目录学中与导读有关的理念和方法应用于网络导读中,以构建高校图书馆的网络导读服务体系。论文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部分,说明了该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明确了研究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网络导读研究文献进行综述,论文认为国内研究侧重于理论问题探讨,国外研究侧重于具体技术和实践,但对于网络导读的体系和模式还没有充分的研究。第二章为理论部分。论文首先明确了导读的概念及网络导读的概念和内容。之后论文从目录学的视角分析导读,探讨了中国古典目录学中的核心理念对阅读指导的意义和价值;分析了我国传统导读书目实现导读功能的方法和存在的不足。还介绍了数字时代目录学研究中对阅读指导相关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第三章对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的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论文先选择国内“211工程”院校图书馆网站作为案例,调查了网络导读服务的大致情况和常见的网络导读服务模式。然后选择网络导读服务开展较好的12所高校图书馆的网站作为典型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总结目前高校网络导读服务的开展现状,并指出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在前文理论归纳和实例调研的前提下,提出了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构建的原则和方法,设计了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的模型。第五章以北京邮电大学和南京大学的网络导读服务为例,分析它们的建设情况并指出了可以改进之处。第六章对该论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提出了高校网络导读服务的发展方向。阐明了文章的创新点,之处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李月琳,章小童[2](2018)在《数据驱动的信息行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文中提出文章着重通过回顾基于日志数据的信息行为研究,阐述大数据时代信息行为研究的重要分支——数据驱动的信息行为研究的简要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文章首先通过文献的聚类分析,识别该领域的关键研究主题;然后从数字图书馆用户信息行为研究、Web搜索引擎用户信息行为分析及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行为分析三方面综述了相关研究。回顾发现,当前数字驱动的信息行为研究着重关注数字图书馆及网络用户信息搜索行为特征、用户信息需求的识别和表达、搜索结果的组织与呈现;社交媒体中用户的一般使用行为特征、内容的获取与利用行为及信息互动行为等也是该领域重要的研究主题。文章分析了该领域研究方法——日志数据分析的优缺点,指出了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包括继续向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领域的纵深发展,大数据挖掘技术不断发展带来的推动,融合日志数据分析与传统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双轮驱动"的信息行为研究等。
毕仁敏[3](2018)在《多设备环境下图书馆OPAC查询重构研究 ——以武汉大学图书馆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多设备环境下,用户搜索时会选择不同的设备。在搜索任务复杂时,用户还可能转移到不同的设备上进行搜索。用户在不同设备上的搜索行为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表明设备和检索系统对用户搜索行为产生影响。本研究探索多设备环境下用户OPAC搜索查询重构行为,有利于为OPAC智能化搜索提供一些启发和建议。本研究收集了手机、平板电脑、桌面端大规模用户访问日志,通过统计分析,对比不同设备上检索点的差异、查询重构策略和模式的差异,并分析跨设备搜索查询重构模式的特点,分析总结不同设备上差异出现的原因。研究发现,不同设备上查询重构策略所占比重不同;桌面端查询重构模式的数量和种类要远远高于手机和平板电脑端;桌面端各类查询重构模式占比相对均匀,手机端查询重构模式占比则集中于几种突出的重构模式;桌面端平均重构次数要大于手机和平板电脑;随着查询重构次数的增加,不同设备上查询重构复杂度逐渐接近;用户查询从桌面端转移到移动端是最典型的方式,不同的查询重构模式展现了不同的跨设备时长。本研究根据多设备OPAC查询重构的特点,对OPAC智能化搜索提出了一些建议。移动端OPAC可以优化交互界面,设置网页标签,改进输入法,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输入方式;桌面端OPAC可以在界面提供更多的提示性内容;OPAC系统可以根据词库自动提示拼写错误以及给出更正选项;根据不同设备,兼顾检索点的概率和搜索成功率,设置检索点的数量、位置和排列形式;OPAC系统可以在用户重新选择检索点和返回主页面两种操作中,保留原有查询式,提供隐藏的清零符号“X”;根据用户输入的前几个字母或单词以及系统中大多数用户的检索历史,提供建议选项,方便用户直接选择;研究查询重构模式,预测查询转移,为用户自动推荐查询式。
张惠婷[4](2017)在《网上中文古籍数字化资源建设现状分析》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中文古籍数字化资源建设从某一单位的零星制作发展到了多机构的规模化开发。资源从最初的书目数据库发展到拥有图文对照及全文检索功能的全文数据库,从单机光盘版数据库发展到了现在的网上在线版数据库,发展过程中诞生了一大批广受使用者好评的建设成果。这其中,网上中文古籍数据库因其无需安装、使用方便等特点受到了开发者与使用者的一致青睐,正逐渐成为我国中文古籍数字化资源建设的发展趋势。从建设意义上分析,网上中文古籍数字化资源的建设第一可以有效地保护珍贵的古籍善本,解决古籍保存与利用的矛盾,在网络环境下,使其通过互联网重获新生;第二借助互联网可以方便公众随时随地利用古籍资源,读者不再需要前往古籍馆藏单位就可阅读古籍;第三可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在网络阅读时代,让更多的网民可以接触到古籍资源,有利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大陆地区三大中文古籍数字化资源建设主体,即公共图书馆、学术机构、古籍数字化企业的网上中文古籍数字化资源建设成果及其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合网上图文版中文古籍数据库的使用,探讨现阶段我国大陆地区网上中文古籍数字化资源建设的现状,总结存在的不足并结合网络技术的发展对资源建设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郝世博[5](2015)在《数字资源互操作及服务融合中的信任管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当前时期,全面推进我国信息化和数字信息资源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机构作为当今社会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有力推动了数字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共享。众多学者开始在以图博档为代表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中探索数字资源整合及服务融合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伴随互联网环境的形成与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普及,大量馆藏资源通过网络为用户提供超越时空的服务。如何为用户提供深层次、一体化的信息资源服务,形成知识资源的无缝集成与协同共享环境,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图情领域十分关注的研究课题。当前基于开放网络的新兴分布式计算模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并开始应用于图博档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高度自治的参与主体、复杂灵活的交互协作和多变异构的网络环境已经成为当前数字信息资源共享与服务融合过程中呈现出的典型特征。基于上述网络环境,实现充分的数字信息资源共享和安全的交互协作面临若干新的问题。信任管理机制作为当前能够有效解决分布式、开放网络环境中安全问题的核心支撑技术之一,有助于在没有足够先验知识的参与实体之间进行有效、健康协作关系的构建与维护。针对信任管理领域的相关问题,国内与国外研究人员都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工作,多种专用或通用信任管理模型被先后提出。然而,当前已经存在的信任管理机制或模型在应对不断涌现的新需求、新环境和新应用时,还是在信任表征、信任获取、反馈信任聚合以及信任度评估等方面表现出种种不足。本文拟从数字资源互操作和数字化服务融合用户交互的双重视角出发,为满足分布式开放环境中数字资源互操作和服务融合的安全及信任需要,在深入分析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数字资源互操作信任管理机制、数字化服务融合信任协商机制等相关研究,为图博档数字资源互操作与服务融合提供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的网络环境。本文首先对选题意义及研究背景进行简要介绍,探析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详细阐述本研究工作中涉及的相关核心概念和基础理论,为本研究的顺利进行寻找理论依据。然后对当前信任管理和自动信任协商存在的系统架构与典型模型进行论述,深入分析现阶段信任管理机制存在的多种应用模式;针对数字资源互操作及服务融合这一研究主题,分析国内外典型的应用实践,论述数字资源互操作存在的典型应用系统,从可行性、广度和深度等方面探析数字化服务融合模式;针对当前开放、动态网络环境下数字资源互操作、数字化服务融合用户交互过程中存在的信任问题和安全需求,分别构建数字资源互操作的信任管理模型和数字化服务融合的自动信任协商模型;在数字资源互操作信任管理模型的研究中详细设计各个功能模块,并给出其中动态信任评估模型的设计原则,针对反馈信任聚合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新型反馈信任聚合机制的研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该机制的有效性;在数字化服务融合自动信任协商模型的研究中详细设计各个功能模块,具体论述自适应自动信任协商流程及其实例、访问控制策略描述方式、一致性校验算法、改进的策略语言逻辑结构等。最后系统归纳本文相关的研究工作,总结研究结论和研究贡献,指出本文研究工作的局限并探讨后续还需努力的研究方向。
项英[6](2013)在《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深入发展,通过对现有的数字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将分散、独立的数字资源系统进行融合、重组,实现资源的无缝整合,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的集成信息服务已成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热点。本文从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的理论研究与技术发展现状出发,分析当前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研究web2.0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系统的实施与应用模式,从管理、用户、服务质量三个方面构建了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与服务的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内容如下:第1部分探讨了数字资源整合的理论基础与技术基础。数字资源整合是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重要实践活动,协同论、本体论、信息构建理论为它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协同论强调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协同工作,图书馆要努力使馆内外各种数字资源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紧密配合,消除系统内的混乱,降低资源内耗与资源浪费;本体论则致力于解决数字资源的语义异构,实现分布式系统与服务的整合;运用信息构建理论指导资源整合系统的导航、标识、搜索的设计和处理,可以帮助读者成功地发现和管理信息,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数字资源整合不仅仅是把数字资源聚集在一起,还涉及到对信息的描述、组织、处理、整序、检索、服务等方方面面,中间件、对等网、web service、网格、语义网、云计算等技术提供了多种有效的技术手段。第2部分分析了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的主要模式及发展趋势。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整合是在馆内对各个相对独立的数字资源系统中的数据对象进行融合、类聚和重组,重新结合为一个新的有机整体,形成一个效能更好、效率更高的新的数字资源体系;在馆际之间则通过对各种资源进行内容或形式上的统一性处理,以统一的方式呈现给用户,从而为区域或联盟内的所有读者提供功能强大的、方便易用的直接访问各图书馆资源的环境。由于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的功能、整合的层次、整合的内容各不相同,整合的方式多种多样。跨库检索(统一检索)和元数据收割/联合索引是当前主要的整合方法,跨库检索需要实时分布式地检索各异构数据库,接受各库的检索结果并加以整理,而元数据收割方式是预先收割所有相关资源系统的元数据/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导入元数据仓储中,建立一个大型的统一的索引,该法检索速度快,在逻辑上还可以用于结果显示与排序,在近几年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统一资源探索与发现以“简单、快速、易用、有效”的检索体验颠覆了传统的图书馆整合检索系统带给用户的感受,这种全新的资源整合模式正逐渐成为图书馆资源整合与服务发展的理想目标。第3部分对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系统和数字信息资源发现系统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了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系统的应用模式。2000年以来,伴随着数字资源整合从整合检索到统一探索与发现服务的发展,图书馆和软件商相继开发出十几种数字资源整合系统,这些系统各有特色,在体系结构、技术思路、功能实现、汉化程度方而均各有优劣。高校图伟馆在实施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系统时可以采用自行开发系统、与系统商合作开发及引进成熟系统等方式。一些高校选择以选购、引进成熟系统的方式构建信息资源整合系统,实施流程包括需求调查、寻求需求答复、系统选型、系统测试、上线推广等内容。在系统规划、选择、建设的过程中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与思考,如以用户为中心进行系统设计,建立清晰的愿景和目标,发现并解决系统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如元数据质量、与ILS集成的方式等),注重用户满意度评价。第4部分结合案例研究了高校图书馆基于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的信息服务模式。近年来结合Web2.0理念、以读者需求为核心,将传统的借阅藏、馆际互借、文献传递、个性化服务的文献服务体系与网络信息服务融为一体,图书馆不断对各自动化管理系统进行重新设计,以强化服务功能。统一检索服务为高校图书馆纸本资源和电子资源的一站式检索提供了解决方案;统一身份认证可以整合图书馆多个应用系统,为读者提供单一的身份认证凭据和安全的单点登录功能;合作式虚拟参考咨询在公共的服务平台上整合了各参加馆的馆藏资源、人力资源、网络服务,为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一站式咨询服务:个性化服务允许用户选择定制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并自行组织资源;学科信息门户将特定学科领域的信息资源、工具与服务集成到一个整体中,为用户提供一个方便的信息检索和服务入口:知识服务以用户需求为目标,面向知识内容,融入用户决策过程并帮助用户找到或形成问题的解决方案。第5部分从管理、用户、服务质量的角度分析了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的评价内容与评价重点,以数字图书馆评价理论为基础,借鉴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系统选型标准、数字资源整合系统可用性评价研究的成果,构建了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资源整合与服务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判断、预测、选择、导向功能,准确了解资源整合与服务的实际效果与社会影响,诊断资源整合与服务存在的问题,指导资源整合与服务未来的发展。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对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王琼[7](2012)在《基于新一代OPAC的资源服务发布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中心,拥有大量的文献资源和数据库资源,而读者获取馆藏信息最直接的手段,就是通过图书馆的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简称OPAC)进行检索。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提升,OPAC也得到了广泛应用。OPAC主要是让读者通过Web途径获取图书馆馆藏的书目信息资源。但许多图书馆的OPAC只能局限于馆藏书目信息的检索,无法实现跨库检索等功能,OPAC的检索界面也因此显得单一枯燥。本文通过对国内外OPAC技术的现状分析,以本单位图书馆使用OPAC的情况为例,设计一个资源服务发布系统,以此来实现基于OPAC的部分数字资源整合管理,解决OPAC对随书光盘资源信息表示不详及资源整合功能的缺乏等问题。该资源服务发布系统将采用Eclipse为开发平台,运用三层架构模式进行设计,分别由数据导入模块、MARC分析模块、数据更改模块、跨库检索模块及数据库连接池技术来完成对馆内随书光盘在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中MARC数据的修订,以及实现本馆纸版图书资源与方正Apabi电子图书资源的互查功能。本文设计实现其部分资源整合的同时也考虑到了该资源服务发布系统在不同的操作系统环境下的可运行性,采用的是Eclipse为开发平台,便于研发人员对其系统进行定制与扩展,以及满足其后续研发设计的要求。
徐志玮,曹文泉[8](2011)在《Folksonomy与受控词汇在OPAC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主题表、叙词表等传统受控词汇形式的信息组织工具在Web2.0环境下凸显出缺陷,影响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的检索质量。论文对分众分类法和受控词汇的优缺点进行分析,认为两者可以很好地互补,并且提出了一个应用在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的可行性模式。
陈梦霖[9](2011)在《联机公共目录WebPac发展之我见》文中研究表明最新一代的联机公共目录被人们称为WebPAC,它是在因特网的环境下形成的信息系统,整合了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和数字资源,使联机公共目录从图书馆自动化的边缘产品成为整个系统的核心,日益成为读者利用图书馆的知识入口和图书馆在网络上面向公众的一个"信息门户".本文对WebPAC的最新特点、发展趋势以及新技术在WebPAC中的影响和作用,进行了较详细的总结和介绍.
冯英华[10](2010)在《基于需求的高校图书馆2.0个性化服务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个性化信息服务是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的重要趋势。基于需求的图书馆2.0个性化服务是按照Web2.0的理念,以Web2.0技术为手段,结合图书馆的性质,通过分析用户个人特征、信息心理和行为主动地向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信息需求。基于需求的图书馆2.0个性化服务强调以用户为中心、倡导参与和共享的理念,依托简便和不断发展的Web2.0技术工具,以个性化、智能化和柔性化的服务运作方式,给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带来新的活力。目前,国内图书馆2.0个性化服务的理论和实践还在探讨之中,有待进一步完善。为此,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和图书馆2.0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含义、特点、模式和应用实例等进行了梳理,并阐述了对基于需求的图书馆2.0个性化服务的理解和认识。其次,本文对基于需求的图书馆2.0个性化服务从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强调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图书馆2.0个性化服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本文通过对美国和大陆、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高校图书馆网站的调查,对国内外高校图书馆2.0个性化服务的具体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指出了国内高校图书馆2.0个性化服务建设与国外高校相比所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然后选取了重庆大学图书馆“我的书斋”个性化服务系统进行实证分析。为了更好的从用户和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角度,了解图书馆2.0个性化服务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需求及需求认可情况,本文对南京地区6所高校图书馆的1000名用户和120名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了问卷和实地访问调查,以此了解用户对图书馆2.0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认知、使用和应用程度以及需求情况,并了解了图书馆工作人员对用户需求的认可情况,对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在理论实践、技术的总结分析和调研数据的基础上,本文着重对高校图书馆2.0个性化服务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构建了高校图书馆2.0个性化服务架构;其次,整合了图书馆内外部人员、技术、信息资源、服务、流程、平台、环境等核心因素,分别构建了个性化分类定制、个性化推送、个性化信息互动、个性化参考咨询、个性化导航以及个性化信息检索等六种图书馆2.0个性化服务分散模式;最终本文在这六个分散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整合,构建了高校图书馆2.0个性化服务总模式,并提出通过用户激励机制、信息安全机制、系统动态管理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解决图书馆2.0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用户参与、隐私、信息安全、管理维护不善和利益冲突等问题,完善图书馆2.0个性化服务的内外环境。
二、试论Internet环境下OPAC系统的发展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Internet环境下OPAC系统的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目录学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目录学视角下的导读 |
2.1 导读与网络导读 |
2.1.1 导读的定义 |
2.1.2 网络导读的概念和内容 |
2.2.中国古典目录学的导读思想 |
2.2.1 中国古典目录学的理论核心和导读思想 |
2.2.2 中国传统导读书目的发展及其导读功能 |
2.3.数字时代目录学导读理论的发展 |
第三章 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调研 |
3.1“211 工程”院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概况 |
3.2 网络导读的主要形式 |
3.3 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典型案例分析 |
3.3.1 国内典型案例分析 |
3.3.2 境外典型案例分析 |
3.4 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构建 |
4.1 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的构建原则 |
4.2 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的构建策略 |
4.3 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的总体框架 |
4.4 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的基本功能模块 |
4.5 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的运作模式 |
第五章 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实证分析 |
5.1 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 |
5.2 南京大学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 |
5.3 总结与改进 |
第六章 展望与总结 |
6.1 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的发展方向 |
6.2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数据驱动的信息行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文献来源及主题识别 |
3 数字图书馆用户信息行为研究 |
4 Web搜索引擎用户信息行为分析 |
5 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行为数据分析 |
6 讨论与展望 |
7 结语 |
(3)多设备环境下图书馆OPAC查询重构研究 ——以武汉大学图书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2 图书馆OPAC搜索概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图书馆OPAC |
2.1.2 信息搜索行为 |
2.1.3 搜索会话 |
2.1.4 跨设备搜索 |
2.1.5 OPAC搜索与Web搜索比较 |
2.1.6 多设备搜索与跨设备搜索比较 |
2.2 多设备环境下的图书馆OPAC搜索 |
2.2.1 浏览器访问 |
2.2.2 微信服务号访问 |
2.2.3 移动端APP访问 |
3 基于查询重构理论的图书馆OPAC查询重构研究设计 |
3.1 查询重构理论 |
3.1.1 查询重构的概念 |
3.1.2 查询重构策略 |
3.1.3 查询重构模式 |
3.2 研究设计 |
3.2.1 日志数据的收集和清洗 |
3.2.2 用户和设备的识别 |
3.2.3 搜索会话、跨设备搜索会话的界定 |
3.2.4 研究方法 |
4 图书馆OPAC多设备搜索和跨设备搜索中查询重构研究结果分析 |
4.1 图书馆OPAC多设备搜索查询重构对比分析 |
4.1.1 多设备OPAC搜索检索点对比 |
4.1.2 多设备OPAC搜索查询重构模式对比 |
4.1.3 多设备OPAC搜索查询重构复杂度对比 |
4.1.4 多设备OPAC搜索查询重构模式差异化的原因 |
4.1.5 多设备OPAC搜索与Web搜索查询重构比较分析 |
4.2 图书馆OPAC跨设备搜索查询重构分析 |
4.2.1 跨设备相邻查询重构模式 |
4.2.2 跨设备搜索会话中的查询重构模式 |
5 查询重构在OPAC智能化搜索中的应用展望 |
5.1 查询重构的影响因素对OPAC智能化搜索的启示 |
5.2 不同设备上OPAC智能化搜索的应用 |
5.3 OPAC智能化搜索中检索点的设置 |
5.4 查询重构策略应用于OPAC智能化搜索 |
5.5 查询重构模式应用于OPAC智能化搜索 |
5.6 对OPAC智能化搜索的建议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本人研究成果 |
(4)网上中文古籍数字化资源建设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0.1 相关概念辨析 |
0.1.1 中文古籍 |
0.1.2 古籍数字化资源 |
0.2 研究范畴 |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1 国内研究现状 |
0.3.2 境外研究现状 |
0.4 研究意义 |
0.4.1 理论意义 |
0.4.2 现实意义 |
0.5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0.5.1 研究的创新点 |
0.5.2 研究的不足 1 网上中文古籍数字化资源的建设主体及其成果 |
1.1 网上中文古籍数字化资源的建设主体 |
1.1.1 公共图书馆 |
1.1.2 学术机构 |
1.1.3 古籍数字化企业 |
1.2 网上中文古籍数字化资源的建设成果 |
1.2.1 公共图书馆建设成果及特点 |
1.2.2 学术机构建设成果及特点 |
1.2.3 古籍数字化企业建设成果及特点 2 网上三大图文版中文古籍数据库利用功能的比较分析 |
2.1 苏州图书馆古籍库 |
2.1.1 数据库简介 |
2.1.2 数据库功能分析 |
2.2 中医古籍数字图书馆 |
2.2.1 数据库简介 |
2.2.2 数据库功能分析 |
2.3 《瀚堂典藏》数据库 |
2.3.1 数据库简介 |
2.3.2 数据库功能分析 |
2.4 网上三大图文版中文古籍数据库的对比分析 3 网上中文古籍数字化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展望 |
3.1 网上中文古籍数字化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
3.1.1 资源建设重复 |
3.1.2 网上资源分散性强,读者查阅不便 |
3.1.3 公益性机构资源功能不足 |
3.2 网上中文古籍数字化资源建设的发展对策 |
3.2.1 加强资源建设主体间的交流合作 |
3.2.2 建立网上资源导航平台 |
3.2.3 培养古籍数字化复合型人才 |
3.3 网上中文古籍数字化资源建设的发展趋势展望 |
3.3.1 网络技术推动用户参与建设 |
3.3.2 资源建设转向以移动终端为载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
(5)数字资源互操作及服务融合中的信任管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数字资源建设、共享与整合 |
1.2.2 国内外LAM研究 |
1.2.3 信任管理研究 |
1.2.4 总结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框架结构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阐述 |
2.1.1 互操作 |
2.1.2 服务融合 |
2.1.3 信任的定义 |
2.1.4 信任的属性 |
2.2 理论基础 |
2.2.1 系统论 |
2.2.2 协同论 |
2.2.3 知识组织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信任管理机制及应用模式分析 |
3.1 信任管理 |
3.1.1 定义 |
3.1.2 信任管理模型 |
3.1.3 凭证信任管理系统 |
3.1.4 行为信任管理模型 |
3.2 自动信任协商 |
3.2.1 定义 |
3.2.2 自动信任协商基本概念 |
3.2.3 现有自动信任协商系统 |
3.3 信任管理机制应用模式分析 |
3.3.1 P2P网络信任管理 |
3.3.2 普适计算信任管理 |
3.3.3 网格计算信任管理 |
3.3.4 Ad hoc网络信任管理 |
3.3.5 电子商务信任管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字资源互操作及服务融合模式分析 |
4.1 国内外应用实践分析 |
4.1.1 Europeana |
4.1.2 世界数字图书馆 |
4.1.3 美国IMLS支持项目实践 |
4.1.4 CALIS |
4.2 数字资源互操作模式探析 |
4.2.1 数字资源整合原则与方法 |
4.2.2 Metalib with SFX系统 |
4.2.3 MAP系统 |
4.2.4 TPI系统及USP平台 |
4.2.5 数字资源互操作典型系统总结 |
4.3 数字化服务融合模式探析 |
4.3.1 数字化服务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
4.3.2 数字化服务融合的广度分析 |
4.3.3 数字化服务融合的深度分析 |
4.4 跨域环境下安全互操作的实践分析 |
4.4.1 安全检测实施维度下的互操作 |
4.4.2 协作架构维度下的互操作 |
4.4.3 建模辅助维度下的互操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数字资源互操作中的信任管理研究 |
5.1 OAI-PMH协议 |
5.2 数字化协作模式构建 |
5.3 数字化协作模式面临的问题 |
5.4 数字资源互操作信任管理模型构建 |
5.4.1 动态信任管理的内涵 |
5.4.2 LAM信任管理模型构建 |
5.4.3 动态信任评估模型的设计原则 |
5.5 动态信任评估算法设计 |
5.5.1 传统反馈信任聚合机制研究 |
5.5.2 新型反馈信任聚合机制研究 |
5.5.3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数字化服务融合的信任协商研究 |
6.1 信任协商策略需求 |
6.2 LAM-AATN模型构建 |
6.3 LAM-AATN信任协商流程 |
6.4 LAM-AATN信任协商实例研究 |
6.5 LAM-AATN一致性校验研究 |
6.5.1 访问控制策略描述研究 |
6.5.2 一致性校验算法研究 |
6.6 LAM-AATN策略语言研究 |
6.6.1 策略语言功能需求 |
6.6.2 LAM-AATN-Jess策略语言 |
6.6.3 LAM-AATN-Jess语法结构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与贡献 |
7.1.1 研究结论 |
7.1.2 研究贡献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的创新点 |
中文文摘 |
Abstract |
目录 |
0 引言 |
0.1 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研究现状 |
0.2.1 国外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研究现状 |
0.2.2 国内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研究现状 |
0.2.3 国内外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与集成服务研究的问题与不足 |
0.3 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0.3.1 本文的研究内容 |
0.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0.3.3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 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
1.1 理论基础 |
1.1.1 协同论 |
1.1.2 本体论 |
1.1.3 信息构建理论 |
1.2 技术基础 |
1.2.1 中间件技术 |
1.2.2 对等网技术 |
1.2.3 Web service技术 |
1.2.4 网格技术 |
1.2.5 语义网技术 |
1.2.6 云计算技术 |
2 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整合模式与分析 |
2.1 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整合概述 |
2.1.1 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的内容 |
2.1.2 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的原则 |
2.1.3 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的目标层次 |
2.2 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整合模式分析 |
2.2.1 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的主要模式 |
2.2.2 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的实现方法 |
2.2.3 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整合中的标准协议 |
2.2.4 web2.0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整合模式的发展 |
3 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系统的选择与应用 |
3.1 数字信息资源整合检索系统 |
3.2 数字信息资源发现系统分析 |
3.2.1 数字信息资源发现系统 |
3.2.2 数字信息资源发现系统的比较分析 |
3.3 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系统的应用模式研究 |
3.3.1 实施流程 |
3.3.2 实施策略 |
4 高校图书馆基于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的信息服务模式分析 |
4.1 统一检索服务 |
4.2 统一身份认证服务 |
4.3 合作式虚拟参考咨询服务 |
4.4 个性化服务 |
4.5 学科信息门户 |
4.6 知识服务 |
5 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的评价 |
5.1 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评价的原则 |
5.2 基于多维角度的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评价分析 |
5.2.1 从管理的角度评价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 |
5.2.2 从用户的角度评价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 |
5.2.3 从服务质量的角度评价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 |
5.3 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评价指标选取基础 |
5.3.1 有关数字图书馆评价的理论模型 |
5.3.2 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系统选型标准 |
5.3.3 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系统可用性评价 |
5.4 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后记 |
(7)基于新一代OPAC的资源服务发布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 OPAC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课题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 |
2.1 Z39.50 协议与 MARC 标准格式 |
2.1.1 Z39.50 的定义与工作原理 |
2.1.2 Z39.50 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 |
2.1.3 MARC 标准格式及其特点 |
2.2 Oracle 数据库 |
2.2.1 Oracle 数据库总体结构 |
2.2.2 Oracle 9i 数据库物理结构与内存结构 |
2.3 跨库检索模型 |
2.3.1 跨库检索的种类与基本原理 |
2.3.2 三层架构模式 |
2.3.3 跨库检索模型分析 |
2.4 系统开发平台 |
2.4.1 Eclipse 平台概述 |
2.4.2 Eclipse 的主要组成 |
2.4.3 Eclipse 体系结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东大分校OPAC 的现状分析 |
3.1 对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的分析 |
3.1.1 对数据库的分析 |
3.1.2 汇文系统模块功能分析 |
3.2 对本馆 OPAC 的使用情况分析 |
3.2.1 对读者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 |
3.2.2 对读者的需求分析 |
3.2.3 对本馆 OPAC 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3.3 对本馆 OPAC 业务的需求分析 |
3.3.1 对汇文 OPAC 业务特点的分析 |
3.3.2 需要增加的业务需求 |
3.3.3 增加需求业务的运行环境分析 |
3.3.4 对 OPAC 的改进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Z39.50 的资源服务发布系统的设计方案 |
4.1 系统的总体框架设计 |
4.1.1 系统设计原则 |
4.1.2 系统三层架构图 |
4.1.3 业务逻辑层采用的技术 |
4.1.4 系统功能模块图 |
4.2 系统前台应用模块设计 |
4.2.1 数据导入模块 |
4.2.2 MARC 比较模块 |
4.2.3 数据更改模块 |
4.2.4 数据备份恢复 |
4.2.5 跨库检索模块 |
4.3 系统后台管理模块设计 |
4.3.1 用户管理模块 |
4.3.2 权限管理模块 |
4.3.3 数据统计模块 |
4.3.4 用户帮助模块 |
4.4 数据库连接组件的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Z39.50 的资源服务发布系统 |
5.1 开发平台及工具的选择 |
5.1.1 硬件环境 |
5.1.2 软件环境 |
5.2 实现光盘信息在 OPAC 系统的显示 |
5.2.1 856 字段介绍 |
5.2.2 856 字段的维护 |
5.2.3 MARC 数据读取 |
5.2.4 子字段中数据的截取 |
5.3 跨库检索功能的实现 |
5.3.1 跨库检索的考虑因素 |
5.3.2 实施方案关键技术 |
5.3.3 实施方案流程 |
5.3.4 实施方案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联机公共目录WebPac发展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1 WebPAC引入基于Internet的Z39.50 协议 |
2 WebPAC融合资源整合的利器OpenURL |
3 WebPAC向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方向发展 |
4 智能化检索机制将引入未来的OPAC |
(10)基于需求的高校图书馆2.0个性化服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有关实践与研究综述 |
1.2.1 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实践与研究 |
1.2.2 图书馆2.0个性化服务实践与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基于需求的高校图书馆2.0个性化服务概述 |
2.1 基于需求的高校图书馆2.0个性化服务的必要性 |
2.1.1 高校图书馆2.0个性化服务的用户需求差异 |
2.1.2 高校图书馆传统个性化服务的弊端 |
2.1.3 基于需求的高校图书馆2.0个性化服务的必要性 |
2.2 基于需求的高校图书馆2.0个性化服务的可行性 |
2.2.1 服务理念可行性 |
2.2.2 服务技术可行性 |
2.2.3 用户基础可行性 |
2.3 中美高校图书馆2.0个性化服务应用对比研究 |
2.3.1 美国高校图书馆2.0个性化服务应用现状 |
2.3.2 国内高校图书馆2.0个性化服务应用现状 |
2.3.3 对比分析 第三章 基于需求的高校图书馆2.0个性化服务实证分析——重庆大学图书馆“我的书斋” |
3.1 重庆大学图书馆“我的书斋”简介 |
3.2 RSS信息聚合服务 |
3.3 博客(Blog)服务 |
3.4 个性化定制服务 |
3.5 维基协同协作 |
3.6 书评服务 |
3.7 文献互助 |
3.8 知识源 |
3.9 用户参与文献资源建设——藏书架和文档库 |
3.10 我的图书馆 |
3.11 短信中心 |
3.12 用户激励——积分排行榜 |
3.13 总结分析 第四章 高校图书馆2.0个性化服务需求调查分析 |
4.1 调查表的设计与调查统计方法 |
4.1.1 调查表设计 |
4.1.2 调查对象 |
4.1.3 调查方案与步骤 |
4.1.4 录入、统计分析方法 |
4.1.5 调查样本总量 |
4.2 数据调查结果及分析 |
4.2.1 数据调查结果及分析——用户问卷Ⅰ |
4.2.2 数据调查结果及分析——用户问卷Ⅱ |
4.2.3 馆员问卷数据调查结果及分析 |
4.3 结果分析 第五章 基于需求的高校图书馆2.0个性化服务模式 |
5.1 高校图书馆2.0个性化服务的基础研究 |
5.1.1 用户需求挖掘 |
5.1.2 图书馆2.0个性化服务体系架构 |
5.2 高校图书馆2.0个性化服务的分散模式 |
5.2.1 个性化分类定制模式 |
5.2.2 个性化信息推送模式 |
5.2.3 个性化信息互动模式 |
5.2.4 个性化参考咨询模式 |
5.2.5 个性化信息导航模式 |
5.2.6 个性化信息检索模式 |
5.3 高校图书馆2.0个性化服务集中模式——个性化服务系统 第六章 结语 |
6.1 本文主要工作 |
6.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6.3 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1 大学生对图书馆2.0个性化服务的需求调查 附录2 高校图书馆2.0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调查(用户卷) 附录3 高校图书馆2.0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调查(馆员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试论Internet环境下OPAC系统的发展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目录学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研究[D]. 何志鹏. 南京大学, 2020(02)
- [2]数据驱动的信息行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李月琳,章小童.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18(02)
- [3]多设备环境下图书馆OPAC查询重构研究 ——以武汉大学图书馆为例[D]. 毕仁敏. 武汉大学, 2018(12)
- [4]网上中文古籍数字化资源建设现状分析[D]. 张惠婷. 辽宁大学, 2017(03)
- [5]数字资源互操作及服务融合中的信任管理机制研究[D]. 郝世博. 南京大学, 2015
- [6]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研究[D]. 项英. 武汉大学, 2013(07)
- [7]基于新一代OPAC的资源服务发布系统的研究[D]. 王琼. 燕山大学, 2012(04)
- [8]Folksonomy与受控词汇在OPAC的应用研究[J]. 徐志玮,曹文泉. 新世纪图书馆, 2011(06)
- [9]联机公共目录WebPac发展之我见[J]. 陈梦霖. 咸宁学院学报, 2011(06)
- [10]基于需求的高校图书馆2.0个性化服务模式研究[D]. 冯英华.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