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颅脑损伤后颈股动脉PaO_2差异的临床意义

监测颅脑损伤后颈股动脉PaO_2差异的临床意义

一、颅脑损伤后颈、股动脉间PaO_2差监测的临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万秋霞,王威威,刘冬冬,刘天华,全丽妮[1](2014)在《电针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颈静脉血糖及脑水肿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颈静脉血糖和脑组织含水量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er大鼠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组,n=30只),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n=30只),电针预处理加脑缺血再灌注组(EA组,n=30只)。采用阻断双侧颈总动脉合并全身低血压方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模型,缺血15 min实施脑血流再灌注。电针预处理组在脑缺血开始前给予电针刺激穴位预处理30 min,穴位选择"百会"(Du20)与"水沟"(Du26)穴。在缺血再灌注后2、6、24 h,从颈静脉抽取血样测定血糖含量,然后断头取血,采用干-湿重法测定大鼠脑组织含水量。结果 IR组和SH组以及EA组的脑含水量在术后2 h无明显差别。与SH组比较,IR组和EA组脑含水量在再灌注后6 h明显升高(P<0.01)。EA组在再灌注后6 h和24 h脑含水量显着低于IR组(P<0.01)。和SH组比较,EA组和IR组在再灌注后2 h血糖明显升高,6 h达到高峰至24 h后有所回落(P<0.01)。EA组在再灌注2 h,6 h和24 h血糖值显着低于IR组(P<0.01)。结论电针预处理能够显着降低脑缺血灌注大鼠血糖上升水平,可以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水肿,从而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邓峰,罗俊杰[2](2010)在《颅脑损伤后脑组织氧代谢监测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

夏萍萍[3](2010)在《PI3K/Akt信号途径及MPTP介导七氟醚后处理脑保护机制的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临床上脑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的颅脑外伤、脑血管栓塞、动脉畸形等病人都有发生脑缺血的可能。脑缺血会严重影响病人的健康,给患者本人、家属及社会造成严重的负担。早期恢复血流是治疗脑缺血的关键。但随着受阻血管血流的恢复,往往会导致局部性脑组织发生缺血再灌注(ischemic-reperfusion, I/R)损伤。大量的研究表明在发生脑缺血前进行预处理能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但由于脑缺血的发生具有不可预知性,故预处理的临床应用受到很大的局限。相对于脑缺血的不可预见性,再灌注发生的时机较易控制。所以人们越来越关注于脑缺血发生后进行的后处理的研究。现已有研究证明了缺血后处理(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 IPSC)能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但缺血后处理毕竟是有创的、伤害性操作,虽然很多动物实验都证实反复多次短暂的缺血并不会加重损伤,但真正应用于临床时,临床医生还是存在顾虑的。相对于缺血后处理,七氟醚后处理临床医生更易接受。七氟醚是目前比较理想的吸入麻醉药之一,临床上使用具有苏醒快、刺激小,不良反应少,对器官有保护作用等优点。在对其脑缺血再灌注机制的研究中发现,它能降低颅内压,减少梗死容积,抑制神经细胞凋亡,能起到良好的脑保护作用。目前在对心脏的研究中也发现七氟醚后处理能减少再灌注损伤,抑制细胞凋亡,促进功能恢复。但七氟醚后处理的脑保护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值得我们进行研究。线粒体渗透性转化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是吸入性麻醉药预处理产生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人们已经在心脏的缺血再灌注模型中证实了七氟醚后处理能通过抑制MPTP的开放发挥心肌保护效应。因此我们推测MPTP有可能参与了七氟醚后处理的神经保护机制。蛋白激酶B (Protein kinase B,PKB),也被称为Akt。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3 kinase,PI3K)/Akt细胞内信号途径具有促进细胞增殖、分化,调节细胞存活、内皮生长、血管生成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是一种重要的神经保护机制。现在也已经证实PI3K/Akt途径参与了七氟醚后处理的心肌保护机制。因此,本课题主要是探讨脑缺血再灌注的同时吸入60min的七氟醚进行后处理是否能产生脑保护效应,以及MPTP与PI3K/Akt途径是否参与其中。本课题首先通过观察缺血后大鼠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测定脑梗死容积百分比、HE染色评价缺血侧皮层的神经元形态学改变及Nissl染色进行缺血半影区存活神经细胞计数,明确不同浓度的七氟醚后处理是否对Sprague-Dawley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次,第二部分通过加入特异性MPTP开放剂和PI3K/Akt通道阻断剂,观察缺血后大鼠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测定脑梗死容积百分比,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组缺血皮层半影区神经元MPTP的开放度,测定半影区磷酸化的Akt、磷酸化的糖原合成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β, GSK-3β)的表达,探讨七氟醚后处理的脑保护效应可能是通过激活PI3K/Akt/GSK-3β途径,增加p-Akt, p-GSK-3β的表达,抑制MPTP的开放而介导的。随后,第三部分通过计数缺血半影区的凋亡细胞和Caspase-3,8,9阳性细胞,证实七氟醚后处理可能通过对PI3K/Akt途径和MPTP进行调控,抑制线粒体凋亡途径,从而减少神经细胞的死亡。最后通过检测半影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的表达,推测七氟醚后处理有可能通过上调BDNF和VEGF的水平,进而促进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 NSC)的激活和新生血管的形成,有利于神经功能的重建和修复。结果证实:(1)脑缺血再灌注的同时吸入2.4%及4.0%的七氟醚进行后处理具有脑保护作用,但是未发现七氟醚后处理在本实验模型中的保护效应具有剂量依赖性。(2)七氟醚后处理可通过激活PI3K/Akt/GSK-3β途径,促进Akt的活化,增加p-GSK-3β的表达,进而抑制MPTP的开放,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3)七氟醚后处理可通过抑制线粒体凋亡途径,减少脑缺血再灌注造成的神经元死亡,发挥显着的脑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途径,抑制MPTP的开放有关。(4)七氟醚后处理可通过上调BDNF和VEGF的水平,参与神经保护作用。总之,脑缺血及再灌注所致的神经元损伤是一系列极为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而七氟醚后处理也是一个多分子参与的多信号通路交织的复杂级联反应。七氟醚后处理的脑保护作用并非仅仅局限于某一环节或某一方面,它与脑缺血交织在一起,是多位点、多途径、相互作用的结果。目的:观察脑缺血再灌注的同时吸入2.4%或4.0%的七氟醚60min是否会产生脑保护效应。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300-350g,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工/R),缺血再灌注+2.4%七氟醚1组(Sevol),缺血再灌注+4.0%七氟醚2组(Sevo2)。电凝法进行左侧大脑中动脉永久性阻断(Perman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pMCAO),双侧颈总动脉阻断60min后松开,造成脑缺血再灌注,气管插管,再灌注的同时,机械通气,吸入2.4%或4%的七氟醚+氧气,连续吸入60min。Sham组开颅,暴露大脑中动脉,但不烧灼,分离两侧颈总动脉,但不夹闭,气管插管,吸入100%纯氧60 min; I/R组再灌注的同时吸入100%纯氧60 min。各组在麻醉后5min、大脑中动脉永久性阻断后15min及再灌注后15min分别记录平均动脉压、心率、体温,并抽动脉血,行血气分析。于再灌注1d、3d、7d,用神经功能评分观察动物神经行为学的变化、HE染色评价缺血侧皮层神经元形态学的改变及Nissl染色进行缺血半影区存活神经元计数。于再灌注3d,运用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 TTC)法测定大鼠脑梗死容积百分比。结果:与Sham组相比,除了Sevo2组在再灌注15min的MAP值降低(P<0.05)之外,其余各组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02)、平均动脉压(MAP)及体温(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R组相比,再灌注1d、3d、7d,神经功能评分显示Sevol组和Sevo2组均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P<0.05), Nissl染色显示Sevol组和Sevo2组均能显着增加缺血半影区存活神经细胞的数量(P<0.05),再灌注3d, TTC染色法显示,Sevol组和Sevo2组脑梗死容积百分比较I/R组显着减少(P<0.05)。但Sevol组和Sevo2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半影区存活神经细胞数目及脑梗死容积比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后处理能明显改善脑缺血后的神经功能,减少梗死容积,增加神经细胞的存活,产生有效的脑保护效应。但未证实七氟醚后处理在本模型中的保护效应具有剂量依赖性。目的:探讨PI3K/Akt/GSK-3β信号途径及MPTP在七氟醚后处理脑保护效应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300-350g,随机分为八组: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缺血再灌注+七氟醚组(Sevo),缺血再灌注+DMSO组(DMSO)组,缺血再灌注+七氟醚+MPTP特异性开放剂Atractyloside组(Sevo+Atr),缺血再灌注+七氟醚+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组(Sevo+LY),缺血再灌注+Atractyloside组(Atr),缺血再灌注+LY294002组(LY)。缺血再灌注模型为pMCAO+夹闭双侧颈总动脉60min。再灌注的同时,予2.4%的七氟醚持续吸入60min,进行七氟醚后处理。Sham组开颅,暴露大脑中动脉,但不烧灼,分离两侧颈总动脉,但不夹闭,气管插管,吸入100%纯氧60 mmin;I/R组再灌注的同时吸入100%纯氧60 min。Atractyloside 1.6mg/mL,30μL,溶于DMSO中,再灌注的前10min侧脑室给药。LY294002 1.7mg/mL,30μL,溶于DMSO中,再灌注的前10min侧脑室给药。于再灌注1d、3d、7d,用神经功能评分观察动物神经行为学的变化。再灌注3d,运用TTC法测定大鼠脑梗死容积百分比,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组大鼠缺血皮层半影区神经元MPTP的开放度。再灌注6h、1d、3d、7d取大鼠缺血侧顶叶皮层半影区,Western Blot检测p-Akt、P-GSK-3β的表达。结果:与I/R组相比,七氟醚后处理能缓解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Ca2+诱导的(max A520 min A520)的下降,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少脑梗死容积(P<0.05)。而MPTP特异性开放剂Atractyloside和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能拮抗七氟醚的脑保护效应(P<0.05),单独使用DMSO、Atractyloside及LY294002则无明显影响(P>0.05)。与I/R组相比,七氟醚后处理能增加各时点Akt-Ser473和GSK-3β-Ser9磷酸化的表达(P<0.05)。七氟醚的此效应也可以被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所废止。结论:七氟醚后处理可通过激活PI3K/Akt/GSK-3β途径,促进Akt的活化,增加P-GSK-3β的表达,进而抑制MPTP的开放,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目的:观察七氟醚后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缺血半影区Caspase-3,8,9的影响以及MPTP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300-350g,随机分为七组: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缺血再灌注+七氟醚组(Sevo),缺血再灌注+七氟醚+MPTP特异性开放剂Atractyloside组(Sevo+Atr),缺血再灌注+七氟醚+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组(Sevo+LY),缺血再灌注+Atractyloside组(Atr),缺血再灌注+LY294002组(LY)。缺血再灌注模型为pMCAO+夹闭双侧颈总动脉60min。再灌注的同时,予2.4%的七氟醚持续吸入60min,进行七氟醚后处理。于再灌注1d、3d、7d对缺血半影区进行观察,原位末端标记(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 Biotin-dUTP niek-end labeling,TUNEL)法检测神经元的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计数Caspase-3,8,9的阳性细胞数量。结果:Sham组大脑皮质中未见明显凋亡细胞,神经元中Caspase-3,8,9的表达也极少。与Sham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I/R)半影区的凋亡细胞、Caspase-3,8,9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增多(P<0.05)。与I/R组相比,七氟醚后处理能减少各时点半影区的神经元凋亡,降低Caspase-3,9的表达(P<0.05),但对Caspase-8的表达无明显影响(P>0.05)。同样,MPTP特异性开放剂Atractyloside和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可以废除七氟醚后处理抑制凋亡的效应。结论:七氟醚后处理可通过抑制线粒体凋亡途径,减少脑缺血再灌注造成神经元的死亡,发挥显着的脑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途径,抑制MPTP的开放有关。目的:观察七氟醚后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侧顶叶皮层半影区BDNF和VEGF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300-350g,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缺血再灌注+七氟醚组(Sevo)。缺血再灌注模型为pMCAO+夹闭双侧颈总动脉60min。再灌注的同时,予2.4%的七氟醚持续吸入60min,进行七氟醚后处理。于缺血再灌注的6h、1d、3d、7d,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缺血侧顶叶皮层半影区BDNF和VEGF的表达。结果:Sham组脑皮质中仅有少量的BDNF和VEGF表达。与Sham组相比较,缺血再灌注组(I/R) BDNF和VEGF的表达均于再灌注后6h开始增加,1d达到高峰,BDNF蛋白和VEGFmRNA的表达于3d逐渐衰减,7d与Sham组无明显差别。BDNFmRNA的表达衰减较快,3d就已经衰减到与Sham组无明显差异。而VEGF蛋白的表达可持续到7d。与I/R组相比,七氟醚后处理能明显上调各时点半影区BDNF和VEGF的水平(P<0.05)。结论:七氟醚后处理可通过上调BDNF和VEGF的表达,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唐文渊,晏怡[4](2006)在《颅脑损伤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文中指出近20年颅脑损伤的研究得到巨大的发展。本文从继发性脑损伤的研究进展、神经保护药物治疗的研究现状、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的客观评价和脑损伤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等几个方面,介绍国内外有关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刘科,唐文渊[5](2003)在《颅脑损伤后颈、股动脉间PaO2差监测的临床意义》文中提出目的 :研究颈、股动脉之间PaO2 的差别与脑损伤以及与颅脑外伤预后之间的关系 ,旨在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提供一种方便、安全、实用的脑氧监测的方法。方法 :随机选择各型颅脑损伤 4 0例 ,按GCS评分分 4组 ,入院后 6h内同时抽取颈动脉和股动脉血做血气分析。并在随后 5天做连续动态颈、股动脉PaO2 和PaCO2 监测。全组中 2 6例于入院后同时行双侧脑底部大脑前、中动脉TCD检查。结果 :(1)Ⅰ组及Ⅱ组的颈动脉PaO2 显着低于股动脉PaO2 (P <0 .0 5 ) ;Ⅲ、Ⅳ组颈、股动脉PaO2 之间没有明显差别。 (2 )死亡及植物生存组颈动脉PaO2 在连续 5天监测中始终明显低于股动脉PaO2 (P <0 .0 5 ) ;而治愈和致残组没有这种差别。 (3)Ⅰ、Ⅱ组病人有颅内压增高的TCD表现 ,并且颈、股动脉PaO2 差随大脑中动脉的舒张期流速(Vd)的降低而增加。结论 :随着颅内压增高 ,脑部血流循环淤滞 ,使颈动脉PaO2 显着低于股动脉。因此 ,颈、股动脉PaO2 之差反映了脑颅脑损伤后存在氧的供给不足 ,提示尽管外周血PaO2 正常 ,并不意味着脑部氧供应充分。

刘科[6](2002)在《颅脑损伤颈、股动脉PO2差监测的研究及临床意义》文中指出目的:通过测定不同程度颅脑外伤的颈、股动脉Po2,研究颈、股动脉Po2差与脑损伤缺血缺氧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脑外伤预后之间的关系,以期证实由于颅内压增高引起的脑供血不足也是脑氧不足的重要原因。同时为临床工作提供一种方便、安全、实用的脑氧监测的方法。方法:随机选择2001.9--2002.2之间各型颅脑损伤40例。按GCS评分况分为四组进行监测:Ⅰ组GCS 3-5分6例,Ⅱ组GCS 6-8分16例,Ⅲ组GCS 9-12分8例,Ⅳ组GCS 13-15分10例。于入院后6小时内同时抽取颈动脉和股动脉血做血气分析。Ⅰ组、Ⅱ组随后连续5天做动态颈、股动脉Po2和Pco2监测,26例于入院后在抽取颈动脉和股动脉血同时行双侧脑底前、中动脉TCD检查,其中Ⅰ组6例,Ⅱ组14例,Ⅲ组3例,Ⅳ组3例。结果:(1)、Ⅰ组及Ⅱ组颈、股动脉Po2之差非常明显(P<0.05),股动脉Po2显着高于颈动脉Po2;Ⅲ组和Ⅳ组颈、股动脉Po2之间没有明显差别。(2)、死亡及植物生存组颈动脉Po2在连续5天监测中始终明显低于股动脉Po2(P<0.05);而治愈和致残组没有这种差别。(3)、Ⅰ、Ⅱ组病人有颅内压增高的TCD表现,并且颈、股动脉Po2差随大脑中动脉的舒张期流速(Vd)的降低而增加。(4)、颅脑损伤颈、股动脉Po2差与病人的伤情和预后有关。结论:随着脑伤程度的加重,其颈、股动脉Po2差逐渐增大。GCS≤8分者由于颅内压增高,使脑血管受压,颈动脉血流淤滞,脑血流量减少,使股动脉Po2显着高于颈动脉颈。因此,颈、股动脉Po2之差是对脑损伤缺血缺氧的反映,也证实脑颅脑损伤后存在氧的供给不足。它的动态变化可以对脑外伤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帮助。

二、颅脑损伤后颈、股动脉间PaO_2差监测的临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颅脑损伤后颈、股动脉间PaO_2差监测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电针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颈静脉血糖及脑水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 1 实验动物与分组
    1. 2 动物模型的建立
    1. 3 电针预处理
    1. 4 脑组织含水量测定
    1. 5 颈静脉血糖的测定
    1. 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 1 各组资料可比性
    2. 2 缺血大鼠脑电图变化
    2. 3 脑组织含水量变化
    2. 4 颈静脉血糖的变化
3 讨论

(3)PI3K/Akt信号途径及MPTP介导七氟醚后处理脑保护机制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说明
第一部分:不同浓度七氟醚后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PI3K/Akt/GSK-3β信号途径及MPTP在七氟醚后处理介导的脑保护效应中的作用
    1 前言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部分 七氟醚后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1 前言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四部分 七氟醚后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BDNF和VEGF的影响
    1 前言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颅脑损伤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继发性脑损伤的研究现状
2 神经保护药物的研究现状
3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客观评价
4 脑损伤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4.1 创伤耐受性差异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4.2 脑损伤的基因治疗
    4.3 神经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5 展望

(6)颅脑损伤颈、股动脉PO2差监测的研究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开题查新报告
专业英语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正文颅脑损伤颈、股动脉Po2差监测的研究及临床意义
    材料和方法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颅脑外伤脑氧监测技术应用的新进展
近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颅脑损伤后颈、股动脉间PaO_2差监测的临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电针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颈静脉血糖及脑水肿的影响[J]. 万秋霞,王威威,刘冬冬,刘天华,全丽妮.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02)
  • [2]颅脑损伤后脑组织氧代谢监测研究进展[J]. 邓峰,罗俊杰.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0(06)
  • [3]PI3K/Akt信号途径及MPTP介导七氟醚后处理脑保护机制的探讨[D]. 夏萍萍. 中南大学, 2010(11)
  • [4]颅脑损伤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J]. 唐文渊,晏怡. 创伤外科杂志, 2006(05)
  • [5]颅脑损伤后颈、股动脉间PaO2差监测的临床意义[J]. 刘科,唐文渊.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03(06)
  • [6]颅脑损伤颈、股动脉PO2差监测的研究及临床意义[D]. 刘科. 重庆医科大学, 2002(01)

标签:;  ;  ;  ;  

监测颅脑损伤后颈股动脉PaO_2差异的临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