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含蜡柴油凝点的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靳璐璐[1](2021)在《三元共聚物合成及对原油降凝减黏性能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油资源作为储备能源,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近几年,世界各地的油田相继采出高蜡高黏原油,这种原油在常温环境下几乎不可流动。通常情况下,向其中添加适量降凝剂才能够有效改善油品凝点和黏度,使其能够流动。本课题设计合成一种新型三元共聚物降凝剂,对合成原料进行优化,选择了甲基丙烯酸与混合醇(n(十四醇):n(二十二醇)=3:1)共同参与反应制备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然后再与其他单体聚合制备目标产物,不但取得了较好使用效果,而且某种程度上来说也为炼油厂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实验以甲基丙烯酸、混合醇作为主要反应物,以二甲苯作为溶剂兼携水剂,浓硫酸作为催化剂,先进行酯化反应形成酯,再与苯乙烯、富马酸在引发剂作用下进行聚合反应,最终得到目标产物——三元共聚物降凝剂。通过一系列的单因素实验以及正交实验选择出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的制备:n(甲基丙烯酸):n(混合醇)=1:1.4,二甲苯加量(以酸醇总质量为100%计)40%,催化剂加量(以酸醇总质量为100%计)0.5%。三元共聚物的制备:n(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n(苯乙烯):n(富马酸)=6:2:2,BPO加量(以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苯乙烯、富马酸总质量为100%计)占0.8%,聚合温度为80℃,聚合时间为3.5h。实验过程中,对最佳条件下制备的降凝剂进行性能测试。对最终产物用红外光谱仪进行结构表征,证明所制备产物分子的官能团结构与目标产物相符。通过冰点降低法测试可知所制备物质的相对摩尔质量范围在(28728-33065)g/mol。对测试原油进行85℃预处理,加剂量为0.4%时,原油凝固点可降低14℃。通过黏温曲线进一步确定降凝剂对原油的降黏率可达到66.02%。
董航[2](2021)在《初冷温度对含蜡原油流变性及蜡晶动力学行为的影响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含蜡原油易受剪切和热历史因素影响而呈现纷繁复杂的流变性表现,使其输送和储存中更易于发生胶凝事故。因此,对含蜡原油在复杂历史因素作用下的流变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工程上对其进行热处理改性输送的基础。目前,相关领域研究普遍认可内相颗粒的微观动力学行为和相互作用在多相体系宏观流变性上发挥着直接而决定性作用,但在含蜡原油流变性研究方面,对有剪切等外力作用下蜡晶动态聚集过程和动力学行为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因此,本文以热历史因素中的初始冷却温度为研究切入点,以流变测量方法和创新性构建的流变-偏光显微原位同步测量技术对耦合降温速率和剪切作用下,初始冷却温度对含蜡原油流变性和蜡晶微观动力学行为的影响规律进行系统研究,并尝试以蜡晶微观动力学行为分析作为新的视角,对多因素协同作用下含蜡原油复杂流变性产生的微观机制进行深度剖析,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基于流变-偏光显微原位同步测量系统,加之改进的多角度复合型光源,首次实现了对含蜡原油经受剪切的流动状态下,蜡晶动态聚集过程和动力学行为的原位观测,并可同步获取流变数据,从而构建了蜡晶微观动力学行为与含蜡原油宏观流变性间的桥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控制蜡晶动力学行为的基本方程,明确了含蜡原油冷却过程中,蜡晶动力学行为和微观聚集行为的6个不同阶段,对不同阶段的主导作用力进行了阐释,并证明蜡晶空间分布、空间密度和边缘间距所发挥的决定性作用。其次,采用流变测量技术对静态和动态冷却中,非牛顿含蜡原油剪切稀释性表现和胶凝结构行为进行系统研究。发现静冷条件下存在令含蜡原油流变性恶化、改善和平稳变化的不同初始冷却温度区间,阐明不同区间内含蜡原油内部结构的本质差异性表现。进一步对不同初始冷却温度下,含蜡原油流变性和胶凝结构行为对剪切作用的响应表现进行深度剖析,明晰了动冷条件下,含蜡原油流变性受初始冷却温度的影响规律和原因。最后,从冷却胶凝过程中的蜡晶微观形貌、动力学行为演变和恒温剪切下的蜡晶动力学行为三个方面对初始冷却温度影响含蜡原油流变性的作用机制进行综合分析。以微观形貌、空间分布、动力学行为和相互作用力的特异性表现为依据,辨析不同初始冷却温度下形成蜡晶的本质差异性并将其聚类为两种不同类型,进一步阐释了其对含蜡原油流变性的影响机制。此外,基于恒温剪切作用下的蜡晶动力学行为,对含蜡原油剪切稀释性产生的微观机理进行了细化分析,并对不同初始冷却温度下,因蜡晶絮凝倾向和结构属性不同造成的剪切稀释性差异进行剖析,进一步论证了初始冷却温度对含蜡原油流变性的影响机制。总体来说,本文研究成果不但有助于加深对含蜡原油复杂流变性和应对热历史等因素变化产生的流变响应规律和机理的认识,也能为含蜡原油复杂流动和传热规律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
仙鸣,张晨晖,谭涓[3](2020)在《柴油低温流动性的判定方法改进》文中认为柴油降凝剂可以改善柴油的低温流动性,降低凝点、冷滤点。但在实际调油生产中,降凝剂的使用效果和实验室判定差异较大,因为不仅要考虑降低柴油冷滤点、凝点,还要参考析蜡层对柴油指标波动的影响。我们采用兰州石化基础柴油添加HK135降凝剂与国外降凝剂6208后的柴油进行20h不同低温储存试验,通过柴油析蜡情况和蜡融化时间对比,确定柴油降凝剂的合适品种与添加量范围。
祝云燕,杨登奎,李洪喜[4](2020)在《高凝高蜡原油降凝剂的筛选》文中指出针对高凝高蜡的沈北原油,加入不同种类、不同质量的降凝剂进行降凝实验,采用凝点测定仪进行分析,再加入减阻剂进行减黏实验,最终筛选出合适的高凝高蜡原油降凝剂,并确定了降凝剂适宜的加入量。
董轲[5](2020)在《废弃聚合物材料制备原油流动性改进剂的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的塑料制品在全球的产量中位于前列,其中大部分属于塑料聚合物制品并广泛应用于工业产品及日常商品包装领域,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又产生各种大量的废弃聚合物混入生活垃圾中,若不及时加以回收再利用不但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而且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通过就地回收废弃聚合物例如废弃聚苯乙烯塑料垃圾,利用傅克(Friedel Crafts)反应对其进行酰化改性后用作油溶性原油降粘降凝剂,对原油具有降粘降凝作用,实现在原油开采、集输等环节中提高原油的流动性。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原油流动性改进剂的发展现状,主要研究原油的降粘降凝技术,采用废弃聚苯乙烯塑料作为降粘降凝剂制备的原材料,使用两种酸酐与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发生傅里德-克拉夫茨酰化反应,对所合成的降粘降凝剂在原油中的降粘降凝效果进行评价。选取河南原油和长庆原油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基于油溶性降粘降凝剂的研究,针对不同原油的组分特点,选出废弃苯乙烯材料作为油溶性降粘降凝剂的原材料,并以此为基础通过使用乙酸酐和马来酸酐对废弃苯乙烯材料进行傅克酰化改性得到油溶性降粘降凝剂,使其具有对原油的降粘降凝的特性。对二种不同种类的原油样品进行了物性分析,同时对傅里德-克拉夫茨反应条件进行了筛选,得出实验结论如下:(1)参与反应的乙酸酐和马来酸酐均适合傅里德-克拉夫茨反应;(2)确定了乙酸酐和马来酸酐的最佳反应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3)油溶性降粘降凝剂对河南油样具有良好的降粘降凝效果,对河南油样的降粘率最高达到96.5%,最大降凝幅度达到8.8℃。对长庆油样的降粘率最高达到86.1%,最大降凝幅度达到8.7℃。该油溶性降粘降凝剂不仅解决了传统水溶性降粘降凝剂复配性差的问题,同时也有效的解决了目前油溶性降粘降凝剂成本高,用量大的不足。
栾文耕[6](2020)在《聚硅氧烷与长链烷烃相互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们生产生活等方面需求的提高,有机硅材料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有机硅化合物及其制备的有机聚硅氧烷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能、耐低温性能、润滑性能及介电性能好等特点,并且粘温系数小,可在低温下长期使用。鉴于其具有优良的低温性质且与长链烷烃完全互溶的特点,论文拟从聚硅氧烷与长链烷烃分子间液液相互作用出发,对由聚硅氧烷-长链烷烃构成的拟二元体系的液液相平衡行为进行研究,同时考察聚硅氧烷对由长链烷烃构成的复杂混合物蜡晶的熔程和熔融热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聚硅氧烷与柴油(由长链烷烃构成的含蜡晶的混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期为有机硅类柴油降凝剂的研究开发提供指导。论文采用密度粘度联用仪测定了由有机硅化合物及其聚合物与构成柴油主要成分的长链烷烃构成的拟二元混合体系在常压及288.15 K~328.15 K之间的密度、粘度和声速数据,并由此数据计算了混合体系的过量摩尔体积、热膨胀系数、粘度偏差、过量吉布斯自由能、等熵压缩系数偏差等热力学数据,采用经典的Redlich-Kister方程和Legendre多项式进行关联,利用Eviews软件对模型参数进行了回归,对数据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分析讨论了模型分子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柴油的组成和重要性、柴油降凝剂的降凝机理、影响柴油凝固的因素及降低柴油凝固点的意义,分析探究了有机硅与蜡晶之间液固平衡及有机硅与长链烷烃之间液液平衡的必要性。第二章主要探究了柴油中的蜡质成分与有机硅化合物及其聚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DSC考察了非等温过程中环硅氧烷或低聚硅氧烷对蜡晶的结晶和熔融相变过程的影响,并与商品化的聚丙烯酰胺类降凝剂进行对比,对影响结晶或熔融过程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考察了环硅氧烷或低聚硅氧烷的种类及其用量对蜡晶结晶或熔融过程的影响。第三章主要考察了环硅氧烷或低聚环硅氧烷与正癸烷、正十二烷、正十三烷和正十四烷组成的二元混合体系的液液相平衡行为,讨论了分子间作用力、空间位阻、分子堆积等因素对溶液过量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长链烷烃中碳数目的增加,位阻增大,混合体系分子间作用力减弱;随着温度的降低,分子间结合更紧密,分子间作用力增强。第四章主要研究了柴油与环硅氧烷或低聚硅氧烷组成的拟二元混合体系的液液相平衡,通过测量二元体系溶液的密度、粘度、声速等数据,计算得到过量摩尔体积、过量吉布斯自由能、粘度偏差等热力学数据,分析讨论了有机硅化合物及其聚合物分子与柴油分子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为研究有机硅类降凝剂对柴油凝固点的影响奠定了理论基础。
聂鑫[7](2020)在《含蜡原油析蜡特性及其对传热影响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费增长强劲,碳排放量逐年升高,伴随国家节能减排要求的提出,环保型能源消耗比例随之增加,部分城市开始采用燃油燃气加热炉采暖系统。燃油采暖系统中多以原油为燃料,但由于我国所产原油为“三高”原油,在储存及运输过程中一般采用加热的方式提高其流动性。热油在输油管道及储罐内不断向外散热,析出蜡晶发生相变,同时伴有流变特性、热特性和微观析蜡特性的变化。因此开展原油析蜡特性的实验研究,明确相变过程中原油流变特性、热特性和微观特性的变化过程,进而通过数值模拟剖析其对原油相变传热的影响,对供暖系统中燃料油的供给输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原油组分分析、流变性测试、DSC测试和气相色谱分析等实验手段,明确了不同油样的析蜡特性,总结析蜡过程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蜡组分的碳数分布是影响析蜡点的主要因素,且原油胶质含量对凝点影响较大。利用偏光显微测试技术及相应的颗粒分析软件,对原油微观析蜡特性展开研究,明确原油微观析蜡特性的变化规律。给出原油析蜡过程中形成多孔介质时所对应聚结点温度的确定方法。使用盒维数对聚结点进行表征,明确了聚结点与盒维数的对应关系,最终确定大庆原油聚结点所对应的盒维数约为1.3。针对添加降凝剂原油开展析蜡特性实验研究与分析,明确了EVA降凝剂的最佳添加浓度为300ppm,此浓度下凝点下降9℃,聚结点温度下降1.4℃,降凝剂的添加有效抑制了蜡的析出。利用含蜡原油宽相变分区模型,模拟储油箱内原油相变传热过程,明确油箱内流场及温度场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相变过程中油箱上部存在涡旋且温度更高,下部温度更低且凝油层更厚。对比分析不同相变特性对原油凝固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等价比热容和聚结点温度对相变传热的影响更为显着。
徐颖[8](2020)在《基于宽相界面分区的含蜡原油相变传热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含蜡原油的液固相变涵盖了潜热吸收或释放、液-固/固-液转化、相界面移动、流固耦合、传热方式变换等多物理现象,其传热传质过程异常复杂,这与蜡的存在及其成分的复杂性密切相关。如何紧密结合相变过程中蜡晶的聚集行为、相态变化等微观特性,准确描述不同阶段含蜡原油的相变传热特点,一直是油气储运领域中合理控制停输时间、科学制定再启动方案、优化管道保温结构设计的关键。鉴于此,本文针对长输管道含蜡原油停输过程,采用室内实验、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着眼含蜡原油析蜡微观特性,剖析蜡晶相态演化过程对传热方式的影响,从而构建全新分区的“宽相界面分区”传热模型,开展原油凝固及融化传热机理研究。采用偏光显微镜开展含蜡原油降温析蜡微观实验,利用统计学原理表征蜡晶颗粒数、颗粒面积、平均蜡径等微观参数变化,结合析蜡微观图片及蜡晶参数变化特点,提出“聚结点”概念,分析蜡晶相态变化对相变传热方式的影响。建立含蜡原油停输管道“宽相界面分区”传热物理模型,以聚结点及凝点为分区依据,将管道内的含蜡原油分为液相区、液固混合多孔介质模糊区及固相区,并分区建立控制方程。利用等价瞬时比热容处理原油相变过程中的潜热问题,采用焓法表征液相率随温度的非线性变化。搭建架空管道停输实验台,测试管道内5个典型位置处的温度变化,将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最大相对误差3.87%,验证模型及求解方法正确。利用所建“宽相界面分区”传热模型,针对实验架空管道、埋地管道等典型管道,开展原油凝固演化规律及传热机理研究。剖析了不同敷设方式下管道内原油温度场、流场、凝油层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对于架空管道,埋地管道在停输初期,管内原油未形成由对流导致的显着涡流区,故其温度场、流场分布更加均匀。由于自然对流作用,导致凝油层最先出现在管道底部,故停输过程,可采用追踪管道底部温度的方法判断管道凝油层的出现;根据Φ219×6mm及Φ820×6mm两架空管道内Ra数变化可知,停输初期的剧烈自然对流运动处于层流向湍流的过渡区;利用管道内原油最高温度点变化轨迹,明确划分管道内整体原油相变传热的主要四个阶段:强烈自然对流换热阶段、自然对流换热削弱阶段、潜热释放阶段及凝油层增长阶段。研究了停输管道含蜡原油相变传热多因素交叉影响作用机制。分别探讨含蜡原油多孔介质特性、原油物性及其外部因素(如大气环境、土壤物性、停输初始温度等)对原油相变传热过程的影响。并利用正交试验法,以管道内原油全凝时间为判断依据,针对以上主要影响因素,分类开展各因素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原油呈现出多孔介质特性后,显着减慢了温降速率。聚结点越高,初期液相率下降越快,后期反而减慢;对于停输管道,不同种类原油粘度差别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对于长输管道停输工况下影响传热的外部因素,原油初始温度的影响最为显着。利用所建停输管道含蜡原油宽相界面分区传热模型,模拟定壁温加热凝固管道原油融化过程。针对全凝管道及部分凝固管道,着重分析管道内原油融化过程中液相率、温度场、流场、凝油层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凝固过程管道内形成大的涡流不同,加热融化过程,当管道内原油全部融化后在管道底部形成小涡流区;由于多孔介质的渗透性,导致融化过程中的温升曲线存在陡增区间。
张凯[9](2020)在《庆-俄混合原油流变性研究》文中认为铁岭-抚顺管道主要承担大庆油田的外输任务,为了使管道能够达到正常输量的运行状态,掺入了俄油与庆油进行混合输送。混油后管道内原油的组成成分复杂,掺混油的物性和流动特性难以准确估计,给生产单位制定运输方案时造成困扰,所以有必要研究掺混油的相关物性参数及流变性,为混油管道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客观依据。本文应用旋转流变仪对原油的流变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小振幅振荡剪切实验研究了原油的粘弹特性;最后研究了原油的最优热处理条件,为原油在管道内能够安全经济运输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得到以下结论:(1)通过测量得到庆俄混合原油凝点为32℃,倾点为34℃,原油20℃密度为861 kg·m-3。析蜡点温度为43℃,含蜡量为24.21%。绘制了粘温曲线,流变性曲线,利用Matlab回归出原油流变物性参数,通过粘弹性测试,对油样的流变性做了详细分析。(2)通过小振幅振荡剪切实验可知,原油在经历恒温剪切后,粘弹性特征减弱;降温剪切后,当测量温度高于凝点时,测量的粘弹参数无变化,粘弹性不受影响,当测量温度低于凝点时,粘弹性特征减弱。在经历不同加热温度的热历史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原油的粘弹性特征减弱。(3)通过原油的最优热处理实验可知,原油最优热处理温度为80℃,最佳冷却速率为0.5~1℃/min,重复加热会破坏热处理效果,在原油的析蜡高峰区施加剪切,会对原油的低温流变性产生不利的影响。原油经过最优热处理后,最佳稳定时间为48 h。
陈凤飞[10](2020)在《马来酸酐-甲基丙烯酸苄酯改性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在低温环境下,柴油中高熔点的正构烷烃组分容易结晶析出,引发柴油机的输油管路和滤网等部件发生堵塞现象,导致柴油机熄火,严重影响其正常低温作业。为了提高柴油的低温流动性能,本文以马来酸酐和甲基丙烯酸苄酯作为单体,通过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制备马来酸酐-甲基丙烯酸苄酯二元共聚物(MA-MB),并通过不同链长的长链脂肪胺(十四胺、十六胺和十八胺)和长链脂肪醇(十四醇、十六醇和十八醇)进行侧链修饰,得到一系列不同结构的胺解改性共聚物R1MA-MB(R1=N14,N16,N18)和醇解改性共聚物R2MA-MB(R2=C14,C16,C18)。通过凝胶渗透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质子核磁共振等方法对所得聚合物结构进行表征,并利用静态接触角研究了聚合物的亲油性和油溶性。本论文进一步以样品柴油作为目标油,以冷凝点(SP)和冷滤点(CFPP)作为上述聚合物作为柴油降凝剂(PPDs)的性能评价指标,系统研究了马来酸酐-甲基丙烯酸苄酯二元共聚物及其改性聚合物对柴油低温流动性能的影响,最后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流变学分析和偏光显微镜等方法探讨了这些降凝剂的抑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酯解改性共聚物对冷凝点(SP)和冷滤点(CFPP)的抑制作用优于胺解改性共聚物,可以与更多的蜡晶进行相互作用。(2)其中,在用量为500ppm时,C14MA-MB对SP和CFPP的影响最大,可分别使其降低24℃和8℃。(3)C14MA-MB通过改变晶体生长方向、抑制晶体堆积、延缓大晶体的形成来改变晶体行为,从而提高了柴油的冷态流动性能。因此,合成的改性共聚物是高效柴油降凝剂。
二、含蜡柴油凝点的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含蜡柴油凝点的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三元共聚物合成及对原油降凝减黏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原油的概况 |
1.2.1 原油定义 |
1.2.2 原油特点及分类 |
1.2.3 原油的开采技术 |
1.2.4 原油的输送技术 |
1.2.5 原油开采以及输送过程的现存问题 |
1.3 降凝剂的概述 |
1.3.1 降凝剂定义 |
1.3.2 降凝剂的种类 |
1.4 降凝剂国内外发展情况 |
1.4.1 国外降凝剂发展情况 |
1.4.2 国内降凝剂发展情况 |
1.5 降凝剂作用原理 |
1.5.1 吸附作用 |
1.5.2 成核作用 |
1.5.3 共晶作用 |
1.5.4 增溶作用 |
1.6 影响降凝剂效果的因素 |
1.6.1 原油组分的影响 |
1.6.2 降凝剂化学结构 |
1.6.3 降凝剂加剂温度 |
1.6.4 降凝剂加剂量 |
1.6.5 降温速度的影响 |
1.6.6 剪切作用的影响 |
1.7 降凝剂的前景展望 |
1.7.1 降凝剂复配作用 |
1.7.2 降凝剂现存问题 |
1.8 本课题研究依据及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及原料 |
2.2 实验设备 |
2.3 降凝剂合成原理 |
2.4 实验步骤 |
2.5 实验流程图 |
2.6 实验内容 |
2.6.1 酯化反应单因素实验 |
2.6.2 酯化反应部分正交实验 |
2.6.3 聚合反应部分单因素实验 |
2.6.4 聚合反应的正交实验 |
2.6.5 其他条件测试 |
2.7 降凝剂的评价方法 |
2.7.1 凝点的测试方法 |
2.7.2 黏度的测试方法 |
2.8 相对摩尔质量的测定 |
2.9 红外图谱表征 |
2.10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酯化部分工艺条件选择 |
3.1.1 酸醇摩尔比对原油降凝性能的影响 |
3.1.2 二甲苯加量对原油降凝性能的影响 |
3.1.3 催化剂加量对原油降凝性能的影响 |
3.1.4 酯化部分的正交实验 |
3.2 聚合部分工艺条件选择 |
3.2.1 聚合单体配比对原油降凝性能的影响 |
3.2.2 引发剂加量对原油降凝性能的影响 |
3.2.3 聚合温度对原油降凝性能的影响 |
3.2.4 聚合时间对原油降凝性能的影响 |
3.2.5 聚合部分的正交实验 |
3.3 三元共聚物红外图谱表征 |
3.4 三元共聚物的溶解性 |
3.5 三元共聚物相对摩尔质量的确定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元共聚物降凝剂效果评价 |
4.1 热处理温度考察 |
4.2 黏度与温度关系的考察 |
4.3 降凝剂加量评价 |
4.4 重复性验证 |
4.5 不同种类降凝剂效果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实验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石油产品凝点测试方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初冷温度对含蜡原油流变性及蜡晶动力学行为的影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热历史影响含蜡原油流变性研究现状 |
1.2.2 含蜡原油中的蜡晶微观结构形态 |
1.2.3 复杂多相体系流变性与内相颗粒动力学行为的关联性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样品 |
2.1.1 实验油样的基本性质 |
2.1.2 实验油样的全烃碳数分布 |
2.1.3 实验油样的析蜡特性参数 |
2.2 流变测量方法 |
2.2.1 实验油样的黏度和粘温特性测试 |
2.2.2 实验油样的黏弹性测试 |
2.3 静态冷却过程的显微观测方法 |
2.3.1 偏光显微成像系统 |
2.3.2 实验方法及内容 |
2.3.3 图像处理及定量识别方法 |
2.4 动态冷却过程的显微观测方法 |
2.4.1 流变-偏光显微原位同步测量系统 |
2.4.2 实验方法和内容 |
2.4.3 多角度复合型光源的实施效果 |
2.4.4 图像处理及定量识别方法 |
2.4.5 蜡晶微观特征参数 |
2.4.6 测量结果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冷却胶凝过程中的蜡晶微观动力学行为 |
3.1 剪切流场的构建 |
3.2 剪切流场中的蜡晶动力学模型 |
3.2.1 蜡晶运动控制方程 |
3.2.2 液态烃对蜡晶的作用力及力矩模型 |
3.2.3 蜡晶间作用力模型 |
3.3 蜡晶聚集过程及其动力学行为 |
3.3.1 蜡晶以单体颗粒形式沿流场滚动前进 |
3.3.2 蜡晶以短时稳定的团聚体结构沿流场滚动前进 |
3.3.3 蜡晶团聚体结构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转变 |
3.3.4 蜡晶以稳定的絮凝体结构沿流场前进 |
3.3.5 蜡晶以二维网状絮凝结构在流场中滑移前进 |
3.3.6 蜡晶以三维网状絮凝结构终止体系流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静冷条件下初始冷却温度对含蜡原油流变性影响规律 |
4.1 初始冷却温度对含蜡原油非牛顿流变性的影响规律 |
4.2 初始冷却温度对含蜡原油胶凝结构行为的影响规律 |
4.2.1 胶凝含蜡原油温度依赖的黏弹性行为 |
4.2.2 胶凝含蜡原油时间依赖的黏弹性行为 |
4.2.3 胶凝含蜡原油时间依赖的变形行为规律 |
4.2.4 胶凝含蜡原油结构破坏过程的黏弹性表现 |
4.2.5 结构恢复时的触变性表现 |
4.3 不同降温速率下初始冷却温度对胶凝含蜡原油结构行为的影响 |
4.3.1 胶凝含蜡原油时间依赖的黏弹性行为 |
4.3.2 胶凝含蜡原油时间依赖的变形行为规律 |
4.3.3 胶凝含蜡原油结构破坏过程的黏弹性表现 |
4.3.4 结构恢复时的触变性表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动冷条件下初始冷却温度对含蜡原油流变性影响规律 |
5.1 动冷条件下初始冷却温度对含蜡原油粘温特性的影响规律 |
5.1.1 不同剪切强度下含蜡原油粘温特性与初始冷却温度的关系 |
5.1.2 不同初始冷却温度下含蜡原油粘温特性与剪切速率的关系 |
5.2 动冷条件下初始冷却温度对含蜡原油胶凝结构行为的影响 |
5.2.1 动冷条件下含蜡原油时间依赖的黏弹性行为 |
5.2.2 动冷条件下胶凝含蜡原油结构破坏过程的黏弹性表现 |
5.2.3 动冷条件下胶凝含蜡原油结构恢复过程的触变性规律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初始冷却温度影响含蜡原油流变性的微观作用机制 |
6.1 冷却胶凝过程中的蜡晶微观形貌演变 |
6.1.1 静态冷却条件下的蜡晶微观形貌演变 |
6.1.2 动态冷却条件下的蜡晶微观形貌演变 |
6.2 冷却胶凝过程中的蜡晶微观动力学行为 |
6.2.1 恶化初始冷却温度时的蜡晶微观动力学行为 |
6.2.2 改善初始冷却温度时的蜡晶微观动力学行为 |
6.3 恒温剪切作用下的蜡晶微观动力学行为 |
6.3.1 恒温剪切作用下含蜡原油流变-显微同步实验结果 |
6.3.2 恒温剪切作用下流变-显微同步实验结果定量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成果 |
致谢 |
(3)柴油低温流动性的判定方法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方案 |
1.1 基础柴油对降凝剂感受性试验 |
1.2 析蜡试验 |
2 具体实验过程 |
2.1 基础柴油对降凝剂感受性试验数据 |
2.2 析蜡试验 |
3 结语 |
(4)高凝高蜡原油降凝剂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原料与仪器 |
1.2 实验过程 |
1.2.1 未加降凝剂的原油及混合油品的凝点测定 |
1.2.2 沈北原油加入柴油降凝剂后的凝点测定 |
1.2.3 沈北原油加入原油降凝剂后的凝点测定 |
1.2.4 原油减阻剂的减黏实验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原油及混合油品的凝点测定 |
2.2 沈北原油加入柴油降凝剂的凝点测定 |
2.3 不同用量减阻剂的减黏实验 |
2.4 减黏后的沈北原油加入柴油降凝剂T4302的凝点测定 |
3 结论 |
(5)废弃聚合物材料制备原油流动性改进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原油流动性改进技术 |
1.3 影响原油流动性改进剂效果的因素 |
1.3.1 酸值对原油流动性改进剂的影响 |
1.3.2 机械杂质的影响 |
1.3.3 含盐量的影响 |
1.3.4 原油流动性改进剂典型配方 |
1.4 废弃聚合物垃圾的回收现状 |
1.5 本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河南原油和长庆原油性质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2.2.2 原油的元素分析 |
2.2.3 原油族组分分析方法 |
2.2.4 原油凝点的测定 |
2.2.5 原油粘温性质的测定 |
2.2.6 饱和烃组分蜡晶微观结构分析 |
2.2.7 原油热重分析 |
2.2.8 原油沉积物红外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原油的族组分分析 |
2.3.2 原油的元素分析 |
2.3.3 饱和烃组分的微观蜡晶形貌 |
2.3.4 原油热重分析 |
2.3.5 原油沉积物红外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废弃苯乙烯材料的乙酰化改性及其在原油中的作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材料 |
3.2.2 傅克反应 |
3.2.3 降粘降凝剂的制备 |
3.2.4 降粘降凝剂的红外光谱表征 |
3.2.5 降粘降凝剂性能评价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降粘降凝剂的红外表征结果 |
3.3.2 降粘降凝剂及降粘降凝效果的分析 |
3.3.3 降粘降凝剂的降粘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废弃苯乙烯马来酰化改性及其在原油中的作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与材料 |
4.2.2 降粘降凝剂的制备 |
4.2.3 降粘降凝剂性能评价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降粘降凝剂制备结果 |
4.3.2 降粘降凝剂的红外表征结果 |
4.3.3 降粘降凝剂效果的分析 |
4.3.4 加入油溶性降粘降凝剂后对原油饱和烃中蜡晶形貌的分析 |
4.3.5 降粘降凝剂的降粘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6)聚硅氧烷与长链烷烃相互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毕业论文选题缘由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柴油的来源及型号 |
1.3 柴油降凝剂研究现状 |
1.3.1 柴油降凝剂分类 |
1.3.2 柴油降凝剂国内外发展概况 |
1.4 柴油降凝剂的降凝机理 |
1.4.1 晶核理论 |
1.4.2 共晶理论 |
1.4.3 吸附理论 |
1.4.4 吸附-共晶理论 |
1.4.5 改善蜡的溶解性理论 |
1.4.6 几种机理并存 |
1.5 有机硅类降凝剂的应用前景 |
1.6 二元混合溶液的相互作用 |
1.7 本论文研究内容 |
2 环硅氧烷和低聚硅氧烷对蜡晶相变过程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与方法 |
2.2.1 实验所用药品和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3 DSC结果分析 |
2.4 小结 |
3 硅氧烷和低聚硅氧烷与长链烷烃相互作用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试剂与实验方法 |
3.2.1 实验所用药品及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3 硅氧烷与长链烷烃之间的热力学性质 |
3.3.1 密度和过量摩尔体积 |
3.3.2 粘度和粘度偏差 |
3.3.3 过量吉布斯自由能 |
3.3.4 声速和等熵压缩系数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与长链烷烃之间的相互作用 |
3.4.2 六乙基环三硅氧烷(D3Et)与长链烷烃之间的相互作用 |
3.4.3 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与长链烷烃之间的相互作用 |
3.4.4 聚(二甲基-二乙基)硅氧烷共聚物与长链烷烃之间的相互作用 |
3.5 本章小结 |
4 环硅氧烷和低聚硅氧烷与柴油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试剂与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密度和过量摩尔体积 |
4.3.2 粘度和粘度偏差 |
4.3.3 过量吉布斯自由能 |
4.3.4 声速和等熵压缩系数偏差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含蜡原油析蜡特性及其对传热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含蜡原油析蜡特性的研究现状 |
1.2.1 流变特性研究 |
1.2.2 热特性研究 |
1.2.3 微观显微特性研究 |
1.3 原油相变传热模型的研究现状 |
1.3.1 相变模型中潜热的处理 |
1.3.2 相变模型中自然对流的处理 |
1.3.3 相变模型相界面的确定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含蜡原油析蜡特性实验 |
2.1 原油物性分析实验 |
2.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2 模拟油的配置 |
2.1.3 原油中蜡组分气相色谱实验 |
2.1.4 原油蜡、胶质及沥青质含量测定 |
2.1.5 凝点测定 |
2.1.6 粘温曲线、反常点及析蜡点测定 |
2.1.7 原油DSC测试实验 |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2.1 原油气相色谱分析 |
2.2.2 原油粘温曲线测定 |
2.2.3 原油DSC测定 |
2.2.4 原油组分及基本物性测试结果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含蜡原油析蜡微观特性研究 |
3.1 原油微观特性实验 |
3.1.1 原油试样及实验仪器 |
3.1.2 实验步骤 |
3.2 原油微观特性实验结果与分析 |
3.2.1 蜡晶显微图片 |
3.2.2 原油蜡晶图像的统计分析 |
3.3 多孔介质温区的确定 |
3.3.1 聚结点的概念 |
3.3.2 聚结点的判断 |
3.3.3 盒维数的定量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降凝剂作用下的原油析蜡微观特性研究 |
4.1 降凝剂添加实验 |
4.2 降凝剂效果评价 |
4.3 降凝剂作用下的析蜡参数特点分析 |
4.3.1 颗粒数变化 |
4.3.2 粒径变化 |
4.3.3 面积分数变化 |
4.3.4 圆度变化 |
4.4 降凝油的盒维数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原油析蜡特性对相变传热的影响 |
5.1 物理模型 |
5.2 数学模型 |
5.2.1 液相区 |
5.2.2 多孔介质区 |
5.2.3 固相区 |
5.2.4 油箱壁面 |
5.2.5 边界和初始条件 |
5.3 原油相变传热规律研究 |
5.3.1 模拟条件与无关性验证 |
5.3.2 油箱内原油平均参数变化特点 |
5.3.3 原油温度场及凝油层变化特点 |
5.3.4 原油流场变化特点 |
5.3.5 不同相态区油层厚度变化特点 |
5.4 原油析蜡特性对相变传热过程的影响分析 |
5.4.1 原油粘度对相变传热的影响 |
5.4.2 原油等价比热容对相变传热的影响 |
5.4.3 原油聚结点对相变传热的影响 |
5.4.4 原油凝点对相变传热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基于宽相界面分区的含蜡原油相变传热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含蜡原油停输相变传热研究现状 |
1.2.1 停输管道相变传热实验研究 |
1.2.2 含蜡原油相变传热模型研究 |
1.2.3 相变传热问题数值求解方法研究 |
1.3 含蜡原油相变特性研究 |
1.3.1 热特性研究 |
1.3.2 流变特性研究 |
1.3.3 蜡晶形态结构研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含蜡原油物性及析蜡特性研究 |
2.1 原油蜡组分测试与分析 |
2.1.1 原油蜡分离 |
2.1.2 蜡碳数分布确定 |
2.2 原油物性测试 |
2.2.1 凝点测试 |
2.2.2 原油密度测试 |
2.2.3 原油流变特性测试 |
2.2.4 原油导热系数测试 |
2.2.5 相变热测试 |
2.3 原油析蜡微观实验 |
2.3.1 实验装置 |
2.3.2 实验过程 |
2.3.3 蜡晶图像采集 |
2.3.4 析蜡过程主要参数表征 |
2.4 含蜡原油聚结点概念与意义 |
2.4.1 聚结点的提出 |
2.4.2 聚结点的确定 |
2.4.3 聚结点的意义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停输管道含蜡原油“宽相界面分区”传热模型 |
3.1 含蜡原油相变传热特性分析 |
3.1.1 含蜡原油析蜡过程传热方式转化分析 |
3.1.2 停输管道内含蜡原油相变过程分析 |
3.2 “宽相界面分区”物理模型 |
3.3 流体动力学基本控制方程 |
3.3.1 流体连续方程 |
3.3.2 动量守恒方程 |
3.3.3 能量守恒方程 |
3.4 基于原油“宽相界面分区”的停输管道物理及数学模型 |
3.4.1 埋地停输管道传热物理及数学模型 |
3.4.2 架空停输管道传热物理及数学模型 |
3.5 控制方程的离散与求解 |
3.5.1 有限体积计算区域的离散 |
3.5.2 有限体积法控制方程的离散 |
3.6 数值预测与验证 |
3.6.1 架空停输管道传热实验 |
3.6.2 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停输管道原油凝固演化规律及传热机理研究 |
4.1 含蜡原油降温相变物理现象分析 |
4.1.1 流场与温度场变化规律 |
4.1.2 温降过程凝油层生长规律 |
4.2 含蜡原油降温相变传热特点分析 |
4.2.1 管道典型位置处热流密度变化特点 |
4.2.2 管道内最大流速变化特点 |
4.2.3 管内典型位置原油温降变化特点 |
4.3 含蜡原油相变演化过程分析 |
4.3.1 基于最高温度点位置变化规律的相变过程分析 |
4.3.2 基于Ra数变化的自然对流作用演化过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停输管道内含蜡原油相变传热多因素交叉作用机制研究 |
5.1 宽相变区间原油多孔介质特性对传热的影响 |
5.1.1 不同聚结点的影响 |
5.1.2 不同渗透率系数C的影响 |
5.2 原油物性对传热过程的影响 |
5.2.1 原油定物性与变物性对传热过程的影响 |
5.2.2 原油物性对传热影响的敏感性 |
5.3 外部因素对传热过程影响 |
5.3.1 架空管道外部因素的影响 |
5.3.2 埋地管道外部因素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停输管道内凝固原油融化传热规律研究 |
6.1 停输管道加热融化模型及验证 |
6.1.1 融化物理及数学模型 |
6.1.2 模型验证 |
6.2 融化传热规律研究 |
6.2.1 融化过程管道内液相率变化 |
6.2.2 融化过程管道内流场变化 |
6.2.3 融化过程原油温度变化 |
6.3 原油多孔介质特性对融化过程的影响 |
6.3.1 不同聚结点对液相率变化的影响 |
6.3.2 不同渗流率系数对液相率变化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9)庆-俄混合原油流变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蜡沉积机理及影响因素 |
1.2.1 蜡沉积机理 |
1.2.2 蜡沉积影响因素 |
1.3 原油热处理 |
1.4 流变学研究 |
1.4.1 国外流变学研究现状 |
1.4.2 国内流变学研究现状 |
1.4.3 热历史对原油流变性的影响 |
1.4.4 剪切历史对原油流变性的影响 |
2 原油基础物性 |
2.1 油样选取及处理 |
2.1.1 油样选取 |
2.1.2 实验油样预处理 |
2.2 油样基础物性测量 |
2.2.1 实验仪器及实验原理 |
2.2.2 实验步骤及分析 |
2.3 流变特性分析及参数测定 |
2.3.1 含蜡原油的流变类型 |
2.3.2 粘温曲线测定 |
2.3.3 流变曲线测定 |
2.4 热力学实验分析及参数的测定 |
2.4.1 实验仪器及操作方法 |
2.4.2 实验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3 小振幅振荡剪切实验 |
3.1 实验原理 |
3.2 实验方案与步骤 |
3.2.1 油样经剪切历史后的粘弹性测试实验 |
3.2.2 油样经热历史后的粘弹性测试实验 |
3.3 剪切历史对粘弹性的影响 |
3.3.1 恒温剪切对粘弹性的影响 |
3.3.2 降温剪切对粘弹性的影响 |
3.4 热历史对粘弹性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含蜡原油的最优热处理 |
4.1 原油热处理温度实验 |
4.1.1 实验仪器 |
4.1.2 实验方法 |
4.1.3 结果与分析 |
4.2 冷却速度的影响 |
4.2.1 实验方法 |
4.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 重复加热和重复加热次数的影响 |
4.3.1 实验方法 |
4.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剪切历史的影响 |
4.4.1 高速剪切的实验方法及结果分析 |
4.4.2 低速剪切的实验方法及结果分析 |
4.5 静置时间的影响 |
4.5.1 实验方法 |
4.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符号说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马来酸酐-甲基丙烯酸苄酯改性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柴油组分及其低温流动性能 |
1.2 柴油低温流动性能的评价指标 |
1.3 柴油低温流动性的改善方法 |
1.4 降凝剂的发展研究进展 |
1.5 柴油降凝剂的分类和特点 |
1.5.1 柴油降凝剂的分类 |
1.5.2 降凝剂的结构特点 |
1.6 柴油降凝剂的作用机理 |
1.6.1 成核机理 |
1.6.2 共晶机理 |
1.6.3 吸附理论 |
1.6.4 改善石蜡的溶解性 |
1.6.5 多种机理共存 |
1.7 影响降凝效果的因素 |
1.7.1 柴油的组分 |
1.7.2 降凝剂的结构 |
1.7.3 加剂环境因素 |
1.8 本文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2章 柴油性能的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仪器 |
2.3 柴油性能的测试 |
2.4 柴油的性能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马来酸酐-甲基丙烯酸苄酯二元共聚物及其胺解和醇解改性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仪器和药品 |
3.3 甲基丙烯酸苄酯的合成 |
3.3.1 甲基丙烯酸苄酯实验步骤 |
3.3.2 甲基丙烯酸苄酯合成条件优化 |
3.4 二元共聚物的合成与改性 |
3.4.1 二元共聚物的合成 |
3.4.2 二元共聚物的醇解改性 |
3.4.3 二元共聚物的胺解改性 |
3.5 共聚物结构与性能的表征 |
3.5.1 红外分析 |
3.5.2 核磁分析 |
3.5.3 分子量分析 |
3.5.4 静态接触角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降凝剂的效果和机理探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仪器和药品 |
4.3 降凝剂效果测试 |
4.3.1 测试方法 |
4.3.2 测试分析 |
4.4 DSC分析 |
4.5 流变分析 |
4.6 POM分析 |
4.7 机理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一、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公开发明的专利 |
四、含蜡柴油凝点的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三元共聚物合成及对原油降凝减黏性能评价[D]. 靳璐璐. 沈阳化工大学, 2021(02)
- [2]初冷温度对含蜡原油流变性及蜡晶动力学行为的影响规律研究[D]. 董航. 东北石油大学, 2021
- [3]柴油低温流动性的判定方法改进[J]. 仙鸣,张晨晖,谭涓. 冶金与材料, 2020(05)
- [4]高凝高蜡原油降凝剂的筛选[J]. 祝云燕,杨登奎,李洪喜.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20(06)
- [5]废弃聚合物材料制备原油流动性改进剂的研究[D]. 董轲.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0)
- [6]聚硅氧烷与长链烷烃相互作用研究[D]. 栾文耕.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7]含蜡原油析蜡特性及其对传热影响研究[D]. 聂鑫.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8]基于宽相界面分区的含蜡原油相变传热机理研究[D]. 徐颖.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9]庆-俄混合原油流变性研究[D]. 张凯.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20(04)
- [10]马来酸酐-甲基丙烯酸苄酯改性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陈凤飞.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