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我国股票市场发展至今已有十几年的历史了,在这十几年中,股市的不断发展完善,为上市公司的融资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也不断推陈出新,从内部融资、债务融资到现在让上市公司爱不释手的股权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中的配股近几年倍受上市公司青睐,只要上市公司具备了配股的条件,一般都不会轻易放弃这一大好机会力争进行配股,配股逐渐成为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主要方式。配股融资作为股市上的稀缺资源本来应该是配置到富于经济效率和对国民经济有重要作用的“刀刃”上。但是事实却是事与愿违。我国上市公司没有充分发挥配股融资的长处,为了“圈钱”而“圈钱”,并且对配股筹集的资金配置效率低下,对股市的负面影响日渐突出,而且这种负面影响有日益扩大的趋势,更为可悲的是投资者对配股的态度已由原先认为是利好转为利空,这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及整个中国股市的健康发展。为了更好地了解配股融资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同时更好地维护中小股东特别是广大股民的利益,使其能在纷繁的配股消息中,认真分析,从中去伪存真,不至于在股票市价波动中遭受不必要的损失,有必要从现有的实际角度出来,以理论为基础来研究配股融资对股市的影响。本文在以国外有关配股融资股价公告效应的理论为基础,总结了国内外对于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运用了事件研究的方法对股价的公告效应进行了更为细致的研究分析。同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从投资机会的收益性角度来分析公告效应,以期通过上述研究可以使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可以通过投资机会的选择来进行有效决策。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1章为导论,详细介绍了我国证券市场中配股现象的基本情况,对历年来配股状况做出了系统性描述,发现在《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法》发布之前,由于增发新股的审批比配股更为困难,因此配股自然就成了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首选方式。这种现象在2000年达到了最高峰。但近年来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热潮似乎有所减弱。另一方面,结合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重点是借助投资机会理论,分析配股融资行为对股价的影响;同时,在现实市场中,企业的融资行为在微观上关系到企业的资本成本、资本结构、现金流量安排和控制权配置等,在宏观上影响到整体资本市场的资金配置效率和广大投资者的利益。而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政府部门制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相关监管政策提供有益的参考,从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2章以综述的方式,归纳了国外的最新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配股融资方式选择的研究、配股融资后公司长期业绩的研究、配股融资对股价影响的研究等三方面,并对不同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归纳。同时也针对我国的配股融资政策的变迁的六个阶段进行了总结分析。我国在配股方面的这六个阶段的发展,呈现出很明显的松—紧—松的一个态势,这从对净资产收益率这一指标的规定上就可以看出来。同时,有关配股方式的认定也越发地明晰,最后定位在了代销方式发行上;另一方面,证监会一再地强调上市公司对股东的分红比例,从现金分红比例到最后的现金或股票的分配比例,以及最后引入了发行失败机制,都表现了其对投资者特别是中小股东合法利益的保护。这些都标志着我国配股政策的逐步发展和完善。同时,对相关配股项目的优惠基本反映了当时的宏观政策背景。第3章首先详细介绍了国外关于配股融资的理论:资本结构变化假设、负面信息假设、价格压力假设;然后运用事件研究法对股价的公告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及分析。以配股公告日为事件发生日,采用市场调整模型计算每个配股公司的异常收益率,在此基础上计算出配股公告的平均异常收益率和累计超常收益率。首先我们对配股公告日前后的平均异常收益率和累计超常收益率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在公告日配股公司股价普遍存在显著的负的收益率,这表明了配股行为确实对股价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而且这种负面影响有日益扩大的趋势,在公告日后第十一天达到了最低值,这与目前国内外做的一些研究也是相符的。另外,这种公告的负效应并非是在公告日当天反应出来的,而是在公告日前一天就已经出现,也就是说,市场预先获知了这一信息,并及时地做出了反应。同时,为了更加深刻地认识股价的公告效应,本文又将样本细分,从经过特别处理和未经特别处理两方面入手进行比较分析。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经过特别处理的公司在配股前后表现都要更为活跃一些,波动较大;且在股价效应的反应上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是在公告日当天出现了一个最低值。这与其本身经过特别处理这一特点有很大的相关性。在股价公告效应得到证实之后,本文的第4章着手研究如何稀释这种股价公告效应。本文引入了国外的投资机会选择理论,从公司的市净率、托宾Q值净资产收益率、市盈率、股息收益率等方面来定义投资机会。从不同形式的相关系数的对比及利用分位数分组的方法对样本进行了严格细致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之后,得出了研究假设:投资机会的选择与配股的公告效应成正相关;当投资处于一个有利的机会时,即净资产收益率、市盈率、市净率较大,而股息收益率较小时(Q值不确定),则股价的负的公告效应就相对减弱;反之,当企业处于不利的投资时期时,配价的负的公告效应就会加剧。在这个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了与之对应的数学模型,通过细致的实证检验,得到了可以很好地稀释公告期股价效应的三个因素:配股前一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市盈率和股息收益率,并从这三个变量入手提出了有关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在之处在于:第一,在研究配股行为的股价的公告效应时,不是简单地将配股公司平均股价变动进行了趋势分析,而是在此基础上将配股公司进行了细分,分为经特别处理和未经特别处理的公司,并将两部分进行对比,将经特别处理的公司的本身特性与其股价公告效应有机地结合起来;第二,将国外的投资机会选择理论引入对配股融资的研究。国内对配股的研究无非是从再融资方式的选择、配股价格的制定、盈余管理等角度进行切入,而本文借鉴国外的投资机会选择理论,从投资机会角度来稀释这种股价公告效应,可以为中国上市公司的配股融资问题提供一个新的研究思路和理论解析,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国内企业再融资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第三,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方法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对上市公司的配股融资的投资机会选择问题进行了验证,将事件研究与回归分析有机结合,从而为上市公司配股融资问题的研究提供较为可靠的研究结论。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长期业绩度量的我国配股管制有效性研究[J]. 经济经纬 2013(06)
- [2].配股价格确定机制的探讨[J]. 河北企业 2010(01)
- [3].配股比例对配股后业绩变化的影响[J].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08(12)
- [4].贵研铂业配股发行成功认购资金总额超10亿元[J]. 中国有色金属 2019(07)
- [5].我国每股收益中配股问题探讨[J]. 会计师 2009(07)
- [6].增发还是配股?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方式选择研究[J]. 管理世界 2008(01)
- [7].我国上市公司新配股标准下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来自A股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 商业会计 2014(16)
- [8].“发行失败”制度对配股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A股市场的实证研究[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1(S1)
- [9].中国北车配股疑“做局”[J]. 股市动态分析 2011(41)
- [10].配股融资、市场反应与投资者收益[J]. 金融研究 2011(12)
- [11].配股=抢钱?[J]. 英才 2014(12)
- [12].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效率研究——基于配股与增发的分析[J]. 财会通讯 2012(32)
- [13].刍议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J]. 农村财政与财务 2010(03)
- [14].违规配股公司行为特征研究[J]. 经济论坛 2009(09)
- [15].我国上市公司的配股行为的盈余管理分析[J]. 南方论刊 2012(06)
- [16].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选择:配股还是增发?[J]. 会计与控制评论 2011(01)
- [17].关于核准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配股的批复[J].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 2011(02)
- [18].配股后企业市场业绩短期下降的因素研究[J]. 商业经济 2019(04)
- [19].配股融资行为中的盈余管理规范研究[J]. 商业会计 2011(16)
- [20].渣打配股融资台前幕后[J]. 大经贸 2010(11)
- [21].关于核准无锡市太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配股的批复[J].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 2012(06)
- [22].关于核准辽宁曙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配股的批复[J].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 2010(11)
- [23].浅析配股方案在资本市场的运用[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8(12)
- [24].频繁配股企业业绩更差吗[J]. 经济与管理 2008(05)
- [25].关于核准江苏江淮动力股份有限公司配股的批复[J].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 2011(01)
- [26].配股后业绩下滑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相关性研究[J]. 财务与金融 2013(02)
- [27].通过配股交易数据发现主力[J]. 股市动态分析 2015(26)
- [28].广东鸿图募资5.5亿元配股获批[J].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016(01)
- [29].企业配股申请与政府门槛监管措施的动态博弈均衡[J]. 华东经济管理 2008(04)
- [30].我国配股和公开增发中折扣率与投资者行为分析[J].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