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宁阳实验高中王巍巍
怎样有效地提高高中英语的学习成效,一直是我们教师关注的问题。以前在教学中光注重课堂教学和课后巩固,学生只是一味的机械性的学习。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磨殆尽。这是我们在教学中忽视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漠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怎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呢?那么课前预习就是一种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英语教学。
我们都知道任何一种好习惯的培养都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也是如此。让学生从开始的被动地听老师讲,到通过预习,自主地从课本上获取知识,再到课堂上主动地、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听老师讲课,这是一个逐渐转变的过程。
首先要让学生认识预习的重要性。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对课堂上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重点、难点、新旧知识等做到心中有数,那么在课堂上就可以做到学习方向明确,重点突出,思维和注意力的分配合理,把有效的潜能投放到学习目标上。另外,学生在一节课上不可能自始至终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和思维的活跃,如果课前不预习,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就只能机械地围绕着老师的指挥疲惫地运转,主体作用很难发挥。通过预习,学生就可以在熟悉的地方把注意力少投入一些,而在重点和难点及自己不熟悉的内容上注意力相对多一些。这样,思维一张一弛,使学习更具有目的性和有效性。
其次,加强对学生预习策略的指导和点拨。在习惯培养的初期阶段,由老师写出预习学案,带领学生一起预习。了解本单元的内容,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感知,指导学生明确本单元所授内容包括主要词汇、句型和语法项目,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对新课的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思考,对教学内容理解更容易,他们在上新课时就产生了一种优越感,容易产生成就感,从而使上课兴趣大增,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学生就掌握了如何进行课前预习,逐步养成了预习的好习惯。
最后,要适时反馈学生的预习效果,及时调整学生的预习行为。可以根据每天课型的不同,布置相应的预习作业,同时要说明要求,指明方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课堂上更要时时检查和测试预习的内容,可以通过听写单词、让学生朗读课文、分组对话、检测课后练习、口头分析句子、口头翻译课文等形式,检测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客观评价预习结果。
怎样进行有效地预习?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
首先,确保预习内容的全面性。单词和短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所谓“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单词和短语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离不开句子,句子离不开文章,文章离不开语言环境。英语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它离不开语言环境。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如果只是脱离语境背诵单词、短语,则难以恰当地运用单词和短语。英语课文实际上是单词、短语、句型和语法的综合运用,课后练习则是对单词、短语和语法的一个综合检测。所以课前预习的内容不仅要重视包括单词、短语、重点句型,也更要重视听力、课文、语法和课后练习。
其次,依课型灵活选择预习方法。预习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听说训练:让学生通过听录音模仿、反复朗读所学生词、句型及课文,初步熟悉课文内容,有效提高学生听说能力。
2.排疑解惑:把新课中要求学生自己掌握的内容和有关旧知识通过预习学案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通过预习发现问题,将新课中具有一定难度的内容通过适当的提示和引导,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并为上课作好准备,从而可以减少课堂讲练和学生掌握运用的难度,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
3.总结归纳:在复习时,让学生事先对已学知识进行初步的归纳,然后在课上指导学生进行全面的总结。
4.课文新授:在学习新课时,通过设计相关课文预习的理解题目来指导学生预习。理解题可分为表层理解和深层理解。前者侧重于课文本身包含的具体材料,后者要求读者对具体材料进行归纳、总结、分析甚至推理、想象来完成。通过这样的预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泛读,精读及获取信息的能力。
5.练习巩固:习题是课文重点、难点的体现,预先做习题可以了解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在试解习题的过程中,如果能做出来,可以提高解题的信心和兴趣;如果做不出来,或者做错了,则可以提醒自己在课堂上必须认真听课才能把习题搞懂。
再次,让学生整理好预习笔记。可以记在笔记本上。也可以记在书上。在书中空白之处,将自己的心得和发现的疑点,以及应着重注意的地方,用圈圈点点或者符号标示出来。这样做的好处很多,学生翻开书以后,重点、难点、疑点一目了然,增加了听课的针对性,而且读后不易忘记。
总之,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把预习作为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与热情,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