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延寿县生态修复封禁治理在恢复自然生态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韦小泉[1](2020)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研究 ——以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个案》文中指出
杨园园[2](2015)在《吉林省镇赉县历史时期土地利用空间重建研究》文中指出理解长期人类-环境交互作用对理解陆地生态系统有重要意义,这需要对历史时期土地利用进行重建。历史土地利用重建不仅要进行数量重建,也要进行空间重建。近年来,日益完善的遥感技术使得土地利用/覆被信息的获取成为可能,遥感数据的时间尺度是过去40年——自LandSat-1于1972年发射成功,在此之前则需要依靠其他数据源进行历史土地利用研究。近年来,一些学者在全球和陆地尺度内搜集历史土地变化数据及其重建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目前这些土地重建数据并不能满足气候评估的需要,因为这些数据集没有足够高的空间分辨率,且重建地类不够完整,目前大多数的土地重建地类并没有代表100%的土地转换地类。当前的土地利用重建主要集中在耕地、沼泽地和林地这三个地类上,并没有提供居民地、水域和其他地类等的相关重建信息。深入研究历史土地利用数字重建方法,建立高精度、高空间分辨率的全地类数据模型,成为长时期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动态研究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以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的专题《过去百年增暖对北方农牧交错带格局的影响》(项目编号:XDA05090310)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东北地区农林交错带近百年土地利用变化数字重建及脆弱性研究》(项目编号:41271416)为依托,集成多源数据,综合使用多种方法,在GIS技术支持下对没有遥感信息源的历史时期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状况进行空间重建,并构建土地利用高空间分辨率重建模型,通过历史文献、历史地形图等资料,对重建结果进行评价验证,为土地利用历史重建提供新思路。根据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地形图在重建土地利用历史数据中非常有用。它包含有历史时期土地覆被信息,是过去土地利用重建的基础,特别是当它们被应用到GIS中。基于地形图提取历史土地利用数据是可行的,且通过对比不同比例尺的重建结果可知,1:10万比例尺的地形图,其精度可达到目前研究需要。(2)基于“耕聚比”方法计算的耕作半径比基于“均等”方法计算的耕作半径精度要高,基本聚落分布和耕作半径进行的耕地重建是可行的,但这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耕地空间重建模型。(3)双年际土地监测表明1954-2005年间,镇赉县耕地以草地和沼泽地损失为代价而不断扩张,同时大量草地转换成其他未利用土地,说明该地区在过去60年环境退化严重。土地利用变化轨迹分析表明居民地、耕地、水域在空间分布上相对稳定,草地、沼泽地和林地稳定性较差。此外,自然驱动力依然是该地区环境变化进程的主要驱动力,同时人类诱导变化在环境变化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经济参数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可有效地被应用到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中,1954-2005年间耕地一直是较为均匀分布的,而林地则最为集中分布。(4)土地利用高空间分辨率重建模型(HLURM)包含四个模块:数量控制模块、空间转换规则模块、概率模块和空间网格化分配模块。基于对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经验的认识,以栅格为研究单元,通过计算各种地类在该研究单元上的概率大小以确定哪种地类占优势,通过该研究单元内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来表示该栅格内的土地利用情况。利用三幅地图对比法进行HLURM模型重建结果的精度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比空模型精度高,且高于其他模型模拟案例。在三幅土地利用图中,主要差异的来源并不在于模拟模型,而在于1954年和1932年间土地分类的不一致。
高小钦[3](2014)在《震后城市重建过程中的生态修复问题研究初探 ——以汶川地震严重灾区城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地震的巨大破坏力给受灾城市带来了不可磨灭的破坏,在震后急速的城市重建过程中,人们的关注点常常集中在救助伤亡人员、重建城市楼宇、恢复城市产业和经济以及安抚社会情绪等方面,对震后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整治虽有提及却不深入。人们对城市基础建设的急迫和对生态环境的忽视,将在不经意间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二次伤害。基于这一现实背景,确定了对震后城市的生态修复问题进行专项研究的必要性。城市生态环境是城市震后重建和社会经济恢复的物质基础,也是灾区构建良好人居环境的重要前提。生态环境的修复肩负着促进震后城市与环境共生的重责,应作为震后重建过程中一切重建计划的先头兵,为震后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复苏提供生态基础和环境基础,为城市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提供环境保障。文章汶川地震严重灾区城市为例,从城市规划学科的角度对严重灾区城市生态环境的损坏进行了分析,从自然生态环境、人工生态环境和文化生态环境三个方面总结出震后城市的一般性生态问题及其特点。并以此为基础,结合生态学、景观学和城市规划理论,探讨了震后城市生态修复规划的编制依据、程序、内容和规划方法以及法律和社会经济对生态修复的支持策略。文章旨在从城市规划学的角度探求修复城市受损生态环境的可能途径,希望能为今后的震后城市重建工作提供一些思路。论文从以下四个部分进行论述:①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第一章):城市生态环境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环境基础,“5.12”汶川大地震严重破坏了城市的生态环境,给灾区人民的生活和生产造成影响和威胁。因此,城市生态环境的修复是城市灾后重建工作的重心之一,研究震后城市重建过程中的生态修复问题非常必要。②第二部分——认知和分析问题(第二、三章):第二章是认知问题:对研究课题的概念和理论进行深入认知,主要是并对研究涉及到的相关概念进行阐释和界定,对研究相关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和阐述,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第三章是分析问题:首先分析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深入理解震后城市进行生态修复的重要性。然后通过分析汶川地震严重灾区城市的震后生态环境受损情况,总结震后城市的一般性生态问题,为震后城市生态修复措施的研究做准备。③第三部分——解决问题(第四至六章):主要是对震后城市生态问题的解决途径进行研究,其中:第四章对震后城市生态修复规划的编制思路进行探讨,包括规划编制的依据、指导思想、原则、内容、步骤和要点等。第五章针对震后城市的生态问题从自然生态环境、人工生态环境和文化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分别提出规划设计对策。第六章是震后城市生态修复的支持策略分析,包括法律制度的支持和社会经济的支持。④第四部分——结语(第七章):总结全文研究的成果和创新点,并提出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马华[4](2014)在《红壤丘陵区林地生态修复植被覆盖度阈值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生态保护研究学者们越来越意识到生态群落可能在结构上表现出阈值的变化特点。但由于普遍缺乏长期的监测数据,人们对于生态系统退化和恢复过程的生态阈值相关知识知之甚少。阈值不仅决定了人工修复中乔木与灌草覆盖度的最佳配置,也决定着自然修复的可能性与采用人工修复的必要性。为了进一步确定退化阈值,正确认识生态阈值的适用性,从而用于支持环境生态修复政策的可持续性发展,本研究依据1984年以来福建省长汀县水土保持长期监测数据,对福建省长汀县49个不同植被覆盖度下自然修复与人工修复监测样地的总植被盖度、乔木覆盖度、灌草覆盖度、土壤理化性质、水土保持效果等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人工修复的林地中,59%的乔木覆盖度是该地区乔木与灌草稳定共存的生态阈值。当乔木覆盖度超过59%时,乔木覆盖度与灌草覆盖度呈负相关的关系,土壤有机质、全钾、全氮略微下降,人工修复林地的水土保持能力减弱。人工修复生态系统后期由于物种竞争导致稳定性降低,因此应注重人工林管理,通过控制乔木数量调节林内物种关系,使人工林能长期保持稳定。(2)总植被覆盖度为20%,灌草覆盖度为13%,乔木覆盖度12%为当地自然修复的生态阈值。当低于这个阈值时,退化林地难以通过自然修复达到生态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植被覆盖度越大,土壤中养分状况、水土保持能力随着植被覆盖度的增加而增加,自我恢复能力越强。因此自然修复并不适用于所有退化林地,正确地应用阈值概念可以使不可逆的退化系统向自我修复的方向发展。(3)人工修复措施可以在短期内有效的改善了林内植被生长状况,但乔木覆盖度的增加,人工修复植被生态系统出现不平衡状态。而自然修复虽然需要花费较长时间,但整个自然修复生态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人工修复生态系统内乔木与灌草的协调性不如自然修复的生态系统。因此,通过确定人工修复中存在乔木与灌草覆盖度的最佳配置生态阂值,有利于在人工修复后期应有效控制乔木密度,提高人工生态系统稳定性,利用生态阈值指导退化区域的后续管理。
周鹏[5](2013)在《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活动迅速扩展,地区资源耗竭和环境问题正在演变为全球问题,全球生态经济环境整体呈恶化趋势。由于我国人口规模庞大,人均资源占有较少,资源环境发展失衡,土地可使用率较低等因素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特别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欠发达,农牧民存在过度垦殖、过度放牧的问题。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农牧民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致使一些地区陷入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中,要打破这一怪圈,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进行生态移民建设工程,把西部生态环境恶化地区的农牧民转移出来,使生态贫困地区的生态、经济得到良性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环境良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建设要求。“十八大”正式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强调“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生态移民作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扶贫开发的重要举措,被广泛实施于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扶贫开发中,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赞同。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移民的可持续安置是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要举措。生态移民问题研究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具有很强现实针对性的问题。研究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问题目的于全面总结我国生态移民历史经验,探讨西部地区农村牧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以及生态移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实现农牧区、农牧民可持续发展。本文以人口迁移定律、可持续发展理论,公平理论、生态恢复与生态经济理论、生态移民制度选择影响因素理论、外部性理论等为基础,以实地调研、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统计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等为研究方法,在比较全面梳理国内外学界生态移民研究已有成果及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国家“十二五”规划及国家《生态移民建设规划》,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对生态移民问题进行研究,根据我国西部地区地理区位条件和现实条件,通过对不同类型移民模式的探索来选择适合西部地区的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模式,并对整个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一个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一方面有助于完善我国生态移民理论,为后续生态移民的可持续发展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发现生态移民可持发展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原则、移民过程及后续发展的耦合机制和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韩永光[6](2012)在《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是内蒙古规模最大的沙漠绿洲,其垦殖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现在绿洲面积仍在大幅度增长。关于乌兰布和沙漠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绿洲建设、沙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报道不少,这些研究对乌兰布和沙漠绿洲的发展起到了现实的指导作用。但是近几十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必要把绿洲沙产业的思想、科学理论和实践系统地进行梳理和总结。作者在乌兰布和沙漠地区工作20多年,对该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和资源环境问题有深刻的了解,结合攻读博士期间学习的科学理论,本着联系实际对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进行阐述,运用发展绿洲沙产业的理论分析乌兰布和沙漠地区的资源环境问题,研究总结切实可行的开发技术,提出合理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并提出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和政策保障。论文分7章:前言;乌兰布和沙漠(基本情况介绍);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构建;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发展条件分析;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预测: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和政策保障;结论与讨论。沙漠绿洲沙产业的概念是:利用沙漠绿洲自然及生物资源,采用高新技术,高效转化太阳能,延伸产业链,对接市场,实现沙漠绿洲可持续发展的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效合一”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效益最大、高科技支持、光能利用最大化、资源开发的双项目标、资源开发适度利用、产业间多项互补等原则。乌兰布和沙漠的主要风险是自然灾害,优势条件是水、土地和光能。基于模糊评价法的定量评价模型的模拟结果显示,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发展面临自然环境风险、市场环境风险和企业内部风险这三个层次的风险。该地区沙产业发展风险评级等级为良,也就是说在该地区发展沙产业风险较低。与自然环境风险和市场环境风险相比,由于企业内部风险的评价等级为差,因此该地区发展沙产业是要特别重视对企业内部风险的控制和防范,重点应该放在技术和管理上。用回归模型分析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结构,结果表明轻工业、养殖业和旅游业都对当地的经济有正向影响。其中对地方经济贡献最大的是轻工业(相关系数0.632),其次是养殖业(相关系数0.383),贡献最小的是旅游业(相关系数0.176)。利用Eviews软件建立非季节的Holt模型来预测乌兰布和沙漠绿洲不同沙产业今后经济增长趋势,2011—2015年种植业、养殖业、经济林、中草药和旅游业的产值(收入)都呈增加的趋势,种植业和养殖业增加趋势明显高于其他3种产业类型。乌兰布和沙漠发展沙产业的基本模式包括:城市和农村的地域经济一体化模式;沙产业建设、生态建设、经济发展一体化模式;高效节水设施农业发展模式;以生态治理为核心的沙产业发展模式;林草种植结合的发展模式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模式。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主要以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种植加工为主的绿色食品产业;以肉苁蓉、甘草、苦豆子等为主的中药材加工业;以果——粮模式、果一菜模式和果——草模式为主的生态经济林产业;以奶牛和肉羊养殖为重点的畜牧养殖业;顺应时代潮流发展,自然人文兼具,科技生态并重,历史文化交融的复合型多功能的生态旅游业,发展光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六大产业。
刘鸿雁[7](2011)在《哈尔滨市景观格局变化及典型小流域水土保持分析》文中提出哈尔滨市是我国最北部的省会城市,是东北部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地处黑龙江省中南部、松嫩平原东部,全市总土地面积5.3万km2,辖八区十县。水土流失面积2.2万km2,占总土地面积的41.2%,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16.3%,是黑龙江省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之一。文章从对哈尔滨市景观格局变化及典型小流域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景观格局改变等方面进行研究。格局、功能和过程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点。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景观结构和功能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而景观斑块的形状、面积、数量和空间组合与景观中的物种分布、水土流失等生态过程密切相关,因此,探讨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将有助于了解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自然、生态过程和社会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并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景观的生态设计、土地利用规划、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TM影像遥感数据,应用GIS软件Arcview和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v3.3,以哈尔滨市所辖范围为研究单元,从斑块面积、斑块数量、斑块密度、边缘密度、景观分维数、结合度指数、香农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等方面,从斑块和景观水平对哈尔滨市土地利用景观空间格局特征进行分析。并在景观分析基础上,在不同区域选取两条不同生态恢复方向的小流域进行水土保持生态恢复研究,得到如下结果:1)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的主体为耕地,土地面积始终保持在60%以上,并呈现向外拓展趋势,流域呈现农业生态系统特征,其它依次是未利用地、草地、林地、建设用地和水域。耕地、草地和水域面积增加而林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减少。尤其以林地和未利用地(主要是沼泽地)向耕地转移最为突出。土地利用景观类型构成中平原区旱地占绝对地位,较高的耕地面积比例和连接度,决定其作为景观基质的地位,说明农业在经济发展中仍具重要的作用。2)斑块密度分析显示,农村居民点数目众多,分布分散,破碎化程度高,在景观中分布广泛,影响景观内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边缘密度、分维数和连接性分析表明,耕地斑块边缘和几何形状相对复杂,结合度较高;林地斑块边缘和几何形状简单,但结合度高,连接性较好。3)从景观类型水平上,研究区草地、水域和建设用地的破碎化指数略有下降或持平,耕地、林地和未利用地景观破碎化指数的上升,尤其是耕地该指数增幅较大,集中反应出耕地面积和格局的变动,对整个流域的各类土地利用景观有显着影响,耕地与其他各类土地利用景观关系更加密切,同时反应出人类活动对流域景观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影响较强。4)水域、沼泽面积大幅度减小,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使很多难利用土地迅速减少,土地利用向平原区水田景观要素集中。5)研究区斑块数量增加、景观分割度、分离度指数SPLIT等指数增大,斑块平均尺寸MPS、散布及并列指数IJI、有效粒度尺寸MESH和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Simpson’s多样性指数SIEI和聚合度AI减小,表明流域景观的实际变化情况,变动趋势对区域生态系统功能发挥不利。说明耕地迅速增加对流域景观格局的变化产生了重要作用,景观格局的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和社会产生了不良影响。6)小流域的土地景观格局是自然地理和人类活动干扰的结果。调整小流域土地景观格局,提高景观类型的多样性,在空间上建立多层次的结构能充分利用环境资源的异质性,形成新的生态系统结构,可以增强流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7)两条采取不同生态恢复方式的小流域,通过恢复,小流域生态系统趋于稳定,景观格局发生改变。仅仅采用封禁、封育是不能快速实现生态修复和水土保持目标的,生态恢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短期内不能发挥出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我们可以采取人为加速修复的办法。8)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后,小流域景观中没有明显的景观优势类型,而且斑块类型在景观中分布比较均匀,小流域生态交错带的景观特征更明显,小流域生态系统更稳定。9)与全部是水土流失重点治理模式相比,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在恢复生态系统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在水土流失地区,通过制定政策、强化管理和辅以人工促进措施,消除不合理的人为干扰,促使自然界本身固有的再生能力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促进植被的生长发育和发展演替,保护和改善受损的生态系统的结构、景观和功能,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建立和维系与自然条件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相对稳定并良性发展的生态系统。10)今后哈尔滨市水土保持发展模式应在构建科学完善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基础上实施保护优先战略、综合治理战略和科技支撑战略,重视实施项目的发展,坚持以水系划分项目区,加快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生态修复和重点治理相结合,保障粮食安全,依法严格保护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
杨越[8](2010)在《盐池县植被恢复过程的景观动态与生态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宁夏盐池县是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北方农牧交错区。近年来大范围的植被恢复对于遏制土地退化、改善生态环境产生了积极作用。植被恢复的过程对盐池县景观动态与生态系统产生较大影响,探讨其变化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本文采用遥感影像与地面调查相结合,运用现代“3S”技术与景观生态学原理,从宏观尺度对盐池县10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和景观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并采用野外试验与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恢复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土壤学、水文学等相关理论,以退化生态系统区域尺度植被种类、群落结构、土壤质量、水分水文效应、风蚀防治效应等为切入点,系统研究盐池县不同植被恢复过程的生态效应,并建立生态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对不同植被恢复过程进行生态效应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盐池县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地利用/覆被发生较大变化。从1999~2009年以来不同时段中,农地一直呈现递减趋势,由占全县面积的21.78%减小到18.49%,减少22180.19 hm2;林地一直呈现增长趋势,从占全县面积的9.79%增加到13.08%,增加22179.6 hm2,其增长的来源均主要为草地,其次为农地;居民及建设用地从占全县面积的1.28%增加到4.20%,增加19708.12 hm2;未利用地在1999年以后开始大幅度减少,主要为流动沙地的减少,其减少的部分主要转化为林地和草地。(2)盐池县植被恢复过程中景观动态产生变化。类型水平上,不同时期土地利用Ⅰ级分类的平均斑块面积(MPS)排序是草地>农地>林地>未利用地>水域>居民建设用地,土地利用Ⅱ级分类中高盖度草地与低盖度草地的MPS随时段的变化幅度较大,其他类型的变化不明显;斑块面积变异系数(PSCV)变化总体上呈现减小的趋势,离散程度逐渐减小;各类型草地的最大斑块指数(LPI)明显高出其它类型,体现草地的基质作用;有林地的LPI在不断升高,而旱地和疏林地的LPI却在降低,表明生态建设取得良好成果。景观水平上,盐池县1999~2003年景观的破碎度加大,景观异质性增加,2003~2009年的景观破碎度降低,景观异质性减弱;最大斑块指数(LPI)和变异系数(PSCV)均呈较小幅度波动;不同时期景观的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AWMSI)和面积加权平均分维数(AWMPFD)的差异性较小,说明斑块形状的规则性及斑块边缘复杂程度变化较小。景观多样性(SHDI)、均匀度(SHEI)呈现细微波动,但整体平稳增长,表明近10年景观面积在不同类型之间的分配相对均匀,景观的异质性增加。聚集度(CONTAG)逐年下降和散布与并列指数(IJI)逐年上升的变化形成鲜明对比,说明景观中各种类型斑块在空间上的分布出现均衡化。(3)盐池县植被恢复过程的生态效应显着。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物种数量逐渐增加,物种丰富度逐渐提高,群落优势度指数、多样性指数也都比农地有所提高,群落生态效应明显。植物根系的穿插作用使土壤物理性质得以改善,土壤容重减小,孔隙度增加,土壤通透性提高,入渗性能增强;土壤颗粒组成也发生一定的改变,土壤团聚体含量,水稳性团聚体逐渐增加,土壤的抗蚀性逐渐增强。不同植被恢复过程对土壤养分状况有明显的改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及有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变化明显。不同植被类型根系分布深度及密度的差异使土壤蒸发和植被蒸腾不同,因此土壤含水量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植被冠层对降水的截留作用削弱了雨滴对土壤的溅蚀,不同植被恢复类型的截留作用表现各异。枯落物层是拦截降水的重要环节,研究中所选立地类型以灌木草本为主,枯落物层容水量相对较小。植被恢复对风速和下垫面性质产生一定影响,风蚀防治作用明显。植被恢复过程中植被物种群落特征,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土壤水分、水文等生态因子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不同生态因子间的相关程度不同。(4)盐池县不同植被恢复过程的生态效应指数均处在(0.4-0.6)之间,评价等级为中级。不同立地类型的生态效应指数(EEI)的大小排序为:天然草地>退耕还林地>人工封育草地>撂荒地>固定沙地>农地。植被恢复过程在群落效应、土壤物理效应、土壤化学效应、水文水分效应以及风蚀防治效应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促进了盐池县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土地荒漠化的逆转。因此,结合盐池县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等方面条件,因地制宜的推进植被恢复与生态建设是盐池县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李昊[9](2010)在《内蒙古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文中认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是在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实施的生态工程。论文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为例,阐述生态工程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关系,并以这些关系为基础对生态治理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问题进行了研究。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于2000年6月开始实施,经过多年的建设,以植树(灌木)、种草等林业生态工程为主体的生态环境建设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公益效益开始显现。同时,在许多地区,建立在国家公共投资、政府管理基础上的公益事业还没有与参与工程建设的农牧民生产和生活发生直接的联系,如何改善管理方式和建设思路,调整生态工程建设与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已经成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持续发挥工程建设效益的重要课题。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是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为主要对象,探讨在保证持续发挥工程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在项目区建立以生态环境建设成果为基础的产业链,形成与当地的资源生产方式、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的生产和经济循环,提高项目区内生态工程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管理效率。解决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核心问题—提高生态环境工程建设的效率和综合效益长效发挥。论文在以往调查研究基础上,收集试验点自然状况、社会经济、生产方式、资源状况等的基础数据,运用典型分析方法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在各个试验点探讨新型生产和经济循环系统的基本内容和要点。在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右后旗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以后,通过科技支撑手段,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生物量,通过改善社会经济运行方式成为提高项目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本文对于内蒙古林业科学院开展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科技支撑项目实施5年以来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用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概念定性评价研究和生态足迹方法进行了定量评价,计算出科技支撑项目在82万元投入的情况下,在14.67万亩土地建设以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为核心工程建设,在发挥显着生态效益的同时,有效地促使更多户农(牧)民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型,可以产生显着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论文针对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今后实施和管理提出如下建议:第一,调整管理模式,使工程区广大农牧民深层次地参与到工程建设中来;第二,将工程建设由公共事业性建设工程转变为经营性工程项目投资,实行具有经营性质的投资项目管理;第三,由大规模的面上投入转变为有目的的重点项目投入,集中资金进行产业基地建设;第四,随着工程建设的继续深入,通过经营性组织从事生态环境建设。
于合军[10](2010)在《三峡库区和贵州石漠化地区生态治理模式及经济敏感性分析》文中认为本论文通过总结整理西部山地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三峡库区和贵州石漠化地区实践中创造的生态治理模式,参考国内外理论研究,并选取试验地区进行规划设计、组织实施、跟踪调查等实例验证方法,旨在补充国内西部山地生态治理模式,构建西部山地生态治理的模式系列;通过选取典型生态治理模式实践应用后社会经济指标的收集处理和计算,探索生态治理模式的社会经济评价方法,特别是研究分析生态治理模式对劳动力价格因素的敏感度,旨在补充国内对生态治理模式基于社会经济评价中对劳动力价格变化因素尚未引起重视并深入研究应用的空白,为动态选择生态治理模式提供新的思路、依据和标准;提出西部开发生态治理的政策措施建议,旨在推动西部山地生态治理模式的科学选择和应用,探索生态治理模式区域转移条件,推进我国西部山地生态治理技术进步。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三峡库区的一般调查研究和系统调查研究,提出了基于自然条件的三峡库区生态模式三级分类系统:模式序列、模式类型和具体模式。生态林业(防护林)技术模式体系细分4个序列11种类型,农林复合经营技术模式序列分5种类型。(2)通过对贵州石漠化地区的实地调研和资料总结,提出了石漠化地区生态技术模式系列,该模式系列包括林业治理技术模式、农林复合技术模式、生态农业技术模式类型以及岩溶地区生态旅游技术模式及具体模式。(3)通过三峡库区秭归县和贵州省关岭县为案例分析,综合小流域治理和综合石漠化治理是一个综合的生态修复工程,采用综合的生态技术措施,产生了比较好的生念以及社会经济效果。(4)在当前劳动力价格下,黔西县和关岭县采用的生态治理模式内部收益率都高于设定的基准贴现率(10%),但收益率随生态治理模式不同而不同,户用生态模式投资收益率显着高于林业生态治理模式。劳动力价格变动势必带来生产结构的变化,在生态治理结构下表现为劳动力投入量少替代劳动投入量多的治理模式。在当前劳动力价格下,林下种草生态治理模式要高于其他几种林业治理模式,坡改梯、针阔混交林、封山育林经济效益差不多,而当劳动力价格大于每工同63元以后,封山育林的经济适应性比较强,政策应偏向于封山育林生态治理模式:劳动力价格大于32元/工日时,农户生态治理模式内部收益率比较为:经济林>农林复合>观光果园,农户为了得到更多的经济利益,应更偏好于经济林;沼气池经济效益好,承担风险小,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一步推广。(5)本研究的政策启示有:1)重视各地生态治理技术模式的整理,而形成多样化的模式序列,以丰富生态治理模式的多样化、序列化,是适应山区复杂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和不断增加的农户异质性;2)由于不同的生态治理模式其投入不一样,中央政府的生态治理投资项目往往采取生态治理模式的标准化、模式化,这样就迫使地方政府和农民选择单一化;3)重视生态治理模式社会经济适应性的问题,不同的模式其社会经济条件的适应性是不同的;4)国家和地方生态治理工程项目必须正视劳动工资不断上涨的趋势,生态治理政策必须具备农民视角;5)考虑生态治理模式从东向西的转移。
二、延寿县生态修复封禁治理在恢复自然生态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延寿县生态修复封禁治理在恢复自然生态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2)吉林省镇赉县历史时期土地利用空间重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地利用数字重建的研究进展 |
1.2.2 不同重建方法的研究综述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字环境背景的建立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研究区位置 |
2.1.2 行政区划 |
2.1.3 自然环境 |
2.1.4 研究区特点 |
2.2 数据的动态获取 |
2.2.1 数据源概述 |
2.2.2 不同数据源中土地利用信息的提取 |
2.2.3 环境背景数据的提取 |
2.3 空间数据库的集成 |
第3章 地形图土地利用信息分析 |
3.1 地形图提取土地利用信息的可行性及可信度分析 |
3.1.1 地形图提取土地利用信息的可行性分析 |
3.1.2 地形图提取土地信息的可信度分析 |
3.2 不同比例尺地形图提取土地利用信息对比分析 |
第4章 基于历史文献的土地开垦正向分析 |
4.1 基于历史聚落演变的土地开垦分析 |
4.1.1 基于地名志的屯落信息提取 |
4.1.2 聚落演变特征与土地开垦分析 |
4.2 基于聚落分布和耕作半径的历史耕地重建 |
4.2.1 耕作半径的计算 |
4.2.2 基于聚落分布和耕作半径的历史耕地重建 |
第5章 重建模型的理论基础及构建 |
5.1 土地利用数字重建理论基础 |
5.2 土地利用高空间分辨率重建模型构建 |
5.2.1 土地利用高空间分辨率重建的建模目的 |
5.2.2 土地利用高空间分辨率重建模型的框架设计 |
5.2.3 土地利用高空间分辨率重建模型的结构与功能 |
第6章 镇赉县土地利用高空间分辨率重建模型 |
6.1 数量控制模块 |
6.2 空间转换规则模块 |
6.2.1 镇赉县近 50 年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6.2.2 基于双年际监测的土地利用转换过程分析 |
6.2.3 土地利用变化轨迹分析 |
6.2.4 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
6.3 概率模块 |
6.3.1 镇赉县土地利用变化自然环境驱动因子分析 |
6.3.2 镇赉县 1930 年代土地适宜性图 |
6.4 空间网格化分配模块 |
6.5 土地利用数字重建结果精度验证与分析 |
第7章 过去百年镇赉县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7.1 强度分析法基本概念与流程 |
7.1.1 强度分析法基本概念 |
7.1.2 强度分析法流程 |
7.2 过去百年镇赉县土地变化强度分析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与创新之处 |
8.1.1 研究结论 |
8.1.2 创新之处 |
8.2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所参与科研工作和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3)震后城市重建过程中的生态修复问题研究初探 ——以汶川地震严重灾区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及表格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学科背景 |
1.1.3 论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3.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2 研究的地域范围 |
1.4 研究过程与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1 研究主要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2 震后城市生态修复相关研究综述 |
2.1 震后城市重建与发展的理念概述 |
2.1.1 城市震后重建的相关概念 |
2.1.2 城市震后重建的相关理念 |
2.1.3 生态修复是城市震后重建的重大任务 |
2.2 震后城市生态修复的相关概念 |
2.2.1 城市生态环境 |
2.2.2 城市生态修复 |
2.2.3 震后城市生态修复 |
2.3 震后城市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 |
2.3.1 城市生态环境学理论 |
2.3.2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生态城市理论 |
2.3.3 恢复生态学理论 |
2.4 国内外震后城市生态修复相关研究动态 |
2.4.1 国内外生态环境修复的相关研究状况 |
2.4.2 国内外震后城市重建中的生态修复经验 |
2.4.3 研究启示 |
2.5 小结 |
3 震后城市的生态问题 |
3.1 城市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 |
3.1.1 城市生态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作用 |
3.1.2 人类活动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 |
3.2 震后城市的生态问题分析 |
3.2.1 震后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问题 |
3.2.2 震后城市人工生态环境的问题 |
3.2.3 震后城市文化生态环境的问题 |
3.2.4 震后城市的生态问题总结 |
3.3 震后城市生态问题的特点 |
3.3.1 地震的生态影响范围甚广 |
3.3.2 生态破坏具有连锁性和时序性 |
3.3.3 生态问题突发性和持久性并存 |
3.4 小结 |
4 震后城市生态修复规划的编制思路 |
4.1 震后城市生态修复规划的编制依据 |
4.1.1 与震后总体规划的关联性 |
4.1.2 震后生态基础调查与分区 |
4.2 震后城市生态修复规划的编制内容 |
4.2.1 规划的任务和目标 |
4.2.2 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
4.2.3 规划的内容和步骤 |
4.3 震后城市生态修复规划的编制要点 |
4.3.1 规划设计对象 |
4.3.2 规划编制要突出时序性 |
4.3.3 规划编制要多部门合作 |
4.3.4 规划编制要重技术支撑 |
4.3.5 重视专家网络和公众参与 |
4.4 小结 |
5 震后城市生态修复的规划设计方法 |
5.1 自然生态环境修复的规划设计方法 |
5.1.1 城市山体的生态修复 |
5.1.2 城市水系的生态修复 |
5.1.3 城市土地的生态修复 |
5.1.4 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生态修复 |
5.2 人工生态环境修复的规划设计方法 |
5.2.1 城市震后废墟的资源化设计 |
5.2.2 城市震后景观绿地系统的更新设计 |
5.3 文化生态环境修复的规划设计方法 |
5.3.1 物质文化空间的修复与建设 |
5.3.2 非物质形式的文化保护途径 |
5.4 小结 |
6 震后城市生态修复的支持策略 |
6.1 法律制度的支持 |
6.1.1 汶川地震生态修复法律制度 |
6.1.2 震后生态修复的法律支持 |
6.2 社会经济的支持 |
6.2.1 约束性激励的社会机制 |
6.2.2 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
6.3 小结 |
7 结语 |
7.1 论文研究的成果与创新点 |
7.1.1 研究主要成果 |
7.1.2 研究主要创新 |
7.2 论文研究不足与拓展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红壤丘陵区林地生态修复植被覆盖度阈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生态阈值的概念 |
1.2.2 生态阈值的应用 |
1.2.3 生态阈值与生态修复 |
1.2.4 自然稀疏作用 |
1.3 研究目的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设置 |
2.2.2 修复改造方法 |
2.2.3 调查指标的确定 |
2.2.4 数据分析与统计方法 |
2.2.5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不同生态修复方式下植被覆盖度变化分析 |
3.1 自然修复样地植被覆盖度变化分析 |
3.1.1 总植被覆盖度阈值分析 |
3.1.2 自然修复样地乔木覆盖度阈值 |
3.1.3 自然修复样地灌草覆盖度变化分析 |
3.2 人工修复样地植被覆盖度变化分析 |
3.2.1 总植被覆盖度变化分析 |
3.2.2 乔木覆盖度变化分析 |
3.2.3 灌草覆盖度变化分析 |
3.3 自然修复方式下乔木与灌草覆盖度变化 |
3.4 人工修复方式下乔木与灌草覆盖度变化 |
3.5 不同修复方式下乔木与灌草覆盖度阈值分析 |
第四章 不同修复方式下土壤及水土保持效果分析 |
4.1 自然修复方式下土壤养分变化情况 |
4.2 自然修复方式下水土保持效果变化情况 |
4.3 人工修复方式下土壤养分变化情况 |
4.4 人工修复方式下水土保持效果 |
4.5 不同修复方式下植被与土壤、水土保持相关性分析 |
第五章 讨论与建议 |
5.1 自然修复生态阈值 |
5.2 人工修复中乔木与灌草的生态阈值 |
5.3 植被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
5.4 植被与水土保持效果的关系 |
5.5 生态修复的复杂性 |
5.6 结论 |
5.7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5)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1. 选题的目的与价值 |
2. 研究相关动态 |
3. 主要内容 |
4. 主要研究方法 |
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6. 论文的研究思路 |
第1章 生态移民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
1.1 生态移民 |
1.1.1 生态移民的内涵和外延 |
1.1.2 生态移民的类型和特点 |
1.1.3 影响生态移民的因素和原则 |
1.2 生态移民研究的理论基础 |
1.2.1 人口迁移定律 |
1.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2.3 公平理论 |
1.2.4 生态恢复与生态经济理论 |
1.2.5 生态移民制度选择影响因素理论 |
1.2.6 外部性理论 |
1.3 生态移民对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
1.3.1 生态移民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
1.3.2 生态移民有利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可持续 |
1.3.3 生态移民有利于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
1.3.4 生态移民有利于加快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 |
1.3.5 生态移民有利于推动西部地区扶贫开发 |
第2章 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概况及特点 |
2.1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实施的背景 |
2.1.1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生态环境背景 |
2.1.2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社会经济背景 |
2.1.3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文化背景 |
2.2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状况及特点 |
2.2.1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概况 |
2.2.2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特征 |
2.2.3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途径及形式 |
2.3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经验 |
2.3.1 政府重视生态移民安置及后续产业发展 |
2.3.2 对生态移民地区进行合理规划,制定合理方案 |
2.3.3 有效合理的政策支持在生态移民中形成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
2.3.4 多样化的融资渠道提供了坚实的经济保障 |
2.3.5 生态移民过程中注重保护民族传统文化 |
2.4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案例分析—以果洛州玛多县生态移民为例 |
2.4.1 玛多县生态移民的原因 |
2.4.2 玛多县生态移民的过程 |
2.4.3 玛多县生态移民的效益分析 |
2.4.4 影响玛多县生态移民的因素分析 |
第3章 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
3.1 西部地区实施生态移民的意义 |
3.1.1 改善生态环境 |
3.1.2 促进产业化发展 |
3.1.3 消除贫困 |
3.1.4 促进城镇化发展 |
3.1.5 推进新农村建设 |
3.2 西部地区实施生态移民的效果 |
3.2.1 生态效益 |
3.2.2 经济效益 |
3.2.3 社会效益 |
3.2.4 文化效益 |
3.3 影响西部地区生态移民效果的因素 |
3.3.1 政策因素 |
3.3.2 自然因素 |
3.3.3 社会因素 |
3.3.4 民族文化因素 |
3.4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存在的问题 |
3.4.1 移民自身迁移意愿不足 |
3.4.2 生态移民工程规划欠科学 |
3.4.3 移民资金投入规模小,投资回报率低 |
3.4.4 移民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变较慢,适应性较差 |
3.4.5 移民就业困难 |
3.4.6 土地资源有限 |
3.4.7 地方政府的配置资金和配套设施不匹配 |
3.4.8 迁出地区和迁入地生态环境问题 |
3.4.9 法律介入不足 |
3.5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二重性矛盾 |
3.5.1 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
3.5.2 移民的可持续发展 |
3.5.3 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 |
第4章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机制与对策 |
4.1 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原则 |
4.1.1 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
4.1.2 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
4.2 生态移民中政府职能与角色安排 |
4.2.1 生态移民中的政府职能 |
4.2.2 生态移民中的政府角色安排 |
4.3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过程耦合机制 |
4.3.1 个人移民决策和政府决策的耦合 |
4.3.2 迁出地与迁入地的耦合 |
4.3.3 移民诉求与制度供给的耦合 |
4.3.4 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耦合 |
4.4 西部地区移民的后续发展耦合机制 |
4.4.1 政府政策与移民安置的耦合 |
4.4.2 迁入地产业发展与移民就业的耦合 |
4.4.3 移民的素质技能与就业的耦合 |
4.4.4 迁入地经济政治文化与移民心理的耦合 |
4.4.5 生态移民的代际的耦合 |
4.5 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
4.5.1 制定可行的移民计划和规划 |
4.5.2 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培训,扩大就业 |
4.5.3 多大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支持 |
4.5.4 加快和完善移民定居区硬件和软件建设 |
4.5.5 关注民族文化特点,加强心理疏导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6)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对绿洲和沙产业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对绿洲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对沙产业的研究现状 |
1.2.3 国外对沙产业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 乌兰布和沙漠的基本情况 |
2.1 乌兰布和沙漠现状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特征 |
2.1.4 土壤 |
2.1.5 植被 |
2.1.6 水文水资源状况 |
2.1.7 社会经济条件 |
2.2 乌兰布和沙漠的危害及治理 |
2.2.1 乌兰布和沙漠危害 |
2.2.2 乌兰布和沙漠治理 |
2.3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发展历史 |
2.3.1 古绿洲历史与乌兰布和沙漠成因 |
2.3.2 旧绿洲发展过程 |
2.3.3 新绿洲的现代发展过程 |
3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构建 |
3.1 沙漠绿洲沙产业概念 |
3.2 沙漠绿洲可持续发展战略 |
3.3 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3.4 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 |
3.4.1 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构建原则 |
3.4.2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建设 |
3.4.3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
4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发展条件分析 |
4.1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发展沙产业的资源优势 |
4.1.1 自然地理特征及区位优势 |
4.1.2 光热资源优势 |
4.1.3 水资源优势 |
4.1.4 土地资源优势 |
4.1.5 植被资源优势 |
4.1.6 农业基础优势 |
4.2 乌兰布和沙区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 |
4.2.1 风沙灾害 |
4.2.2 土地沙化、土壤盐渍化 |
4.2.3 灌溉设施滞后,运行不合理 |
4.2.4 自然灾害频繁 |
4.2.5 人口压力过大 |
4.2.6 农业结构不合理 |
4.2.7 科技相对落后 |
4.2.8 产业结构不合理 |
4.3 沙产业发展态势 |
4.3.1 沙漠绿洲沙产业开发的自然及社会条件具备 |
4.3.2 沙区开发的技术条件成熟 |
4.4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风险评价 |
4.4.1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风险分析 |
4.4.2 绿洲沙产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4.4.3 基于模糊评价法的绿洲沙产业风险定量评价模型 |
4.4.4 乌兰布和沙区沙产业发展风险程度定量评价结果分析 |
5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预测 |
5.1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
5.1.1 城乡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 |
5.1.2 沙产业与生态经济建设一体化发展模式 |
5.1.3 高效节水设施农业发展模式 |
5.1.4 以生态治理为核心的发展模式 |
5.1.5 林草种植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
5.1.6 可再生能源发展模式 |
5.2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的发展 |
5.2.1 绿洲沙产业适合发展类型 |
5.2.2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现状 |
5.3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
5.4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与经济增长预测模型 |
6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和政策保障 |
6.1 合理利用水资源,实施节水农业技术 |
6.1.1 水资源对农业发展的承载潜力 |
6.1.2 节水农业的具体措施 |
6.2 增加林草植被,完善防护林体系 |
6.2.1 绿洲外围封沙育林育草恢复天然植被 |
6.2.2 营造绿洲边缘防风固沙林 |
6.2.3 完善绿洲内部农田林网建设 |
6.2.4 严禁乱砍滥伐,合理利用沙区野生植物资源 |
6.3 合理开发光热土地资源 |
6.3.1 光热资源生产潜力分析 |
6.3.2 充分利用光热资源 |
6.3.3 提高农产品转化效益 |
6.4 科学合理的规划产业布局 |
6.5 发展循环经济,扶持龙头企业,完善产业体系 |
6.6 制定优惠的政策 |
6.6.1 制定优惠政策,对政府的推动和引导机制进行完善 |
6.6.2 制定沙产业发展政策及配套相关政策 |
6.6.3 形成沙产业发展的科学评估与决策机制 |
6.7 资金与法律政策支持 |
6.7.1 法律支持 |
6.7.2 资金支持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哈尔滨市景观格局变化及典型小流域水土保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水土流失现状 |
1.3 国内外水土保持研究现状 |
1.3.1 国外水土保持研究现状 |
1.3.2 中国水土保持研究现状 |
1.4 国内外生态修复研究现状 |
1.4.1 生态修复的涵义 |
1.4.2 国外的环境生态修复与生态修复 |
1.4.3 我国的生态修复与生态修复工程 |
1.4.4 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 |
1.4.5 生态修复基础理论研究成果 |
1.5 国内外景观生态学研究现状 |
1.5.1 景观生态学的概念与内涵 |
1.5.2 景观生态学的一般原理 |
1.5.3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历史 |
1.5.4 国内景观生态学发展 |
1.5.5 我国景观生态学的应用研究 |
1.5.6 水土保持与景观恢复 |
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1 数据来源及数据预处理 |
2.2 景观格局分析 |
2.2.1 景观格局分析指数选取 |
2.2.2 景观分类 |
2.3 整体分析模式 |
2.4 技术路线 |
3 哈尔滨市景观格局分析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自然条件 |
3.1.2 自然资源 |
3.1.3 社会经济 |
3.1.4 水土保持 |
3.2 研究区景观分类制图 |
3.2.1 景观分类 |
3.2.2 研究区2000年景观现状 |
3.2.3 研究区2005年景观现状 |
3.3 哈尔滨市土地利用景观数据分析 |
3.3.1 景观斑块(PATCH)分析 |
3.3.2 景观类型(CLASS)分析 |
3.3.3 研究区2005年景观现状 |
3.3.4 景观(LAND)分析 |
3.4 哈尔滨市景观动态变化 |
3.5 哈尔滨市景观变化分析 |
3.5.1 景观类型水平(class level)分析 |
3.5.2 景观格局水平(land level)分析 |
3.5.3 哈尔滨市景观数据分析结论与建议 |
4 典型小流域生态恢复前后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
4.1 典型小流域选取方法 |
4.2 典型小流域基本情况 |
4.2.1 延寿县城北小流域 |
4.2.2 宾县三岔河小流域 |
4.3 典型小流域数据分析 |
4.3.1 城北小流域数据分析 |
4.3.2 三岔河小流域数据分析 |
4.3.3 两条小流域对比分析 |
5 哈尔滨市景观变化与水土保持模式关系 |
5.1 水土保持与景观结构 |
5.1.1 哈尔滨市水土保持存在问题 |
5.1.2 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对景观格局的改变 |
5.1.3 水土流失对景观宏观与微观变化的影响 |
5.2 哈尔滨市水土保持发展模式探讨 |
5.2.1 哈尔滨市当前水土保持模式 |
5.2.2 哈尔滨市水土保持发展模式探讨 |
5.2.3 哈尔滨市水土保持发展方向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盐池县植被恢复过程的景观动态与生态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
1.2.1 植被恢复的概念及研究概况 |
1.2.2 植被恢复的理论基础 |
1.2.3 植被恢复技术措施 |
1.2.4 植被恢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国内外沙漠(沙地)植被恢复研究概况 |
1.4 植被恢复模式及生态功能研究 |
1.5 国内外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 |
1.5.1 景观及景观生态学的定义 |
1.5.2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 |
1.5.3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
1.5.4 景观动态研究 |
1.6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研究进展 |
1.6.1 LUCC信息数据的获取 |
1.6.2 LUCC过程及驱动机制 |
1.6.3 LUCC模型研究 |
1.7 盐池县荒漠化与植被恢复研究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 |
2.1.3 地形地貌 |
2.1.4 水文地质 |
2.1.5 土壤 |
2.1.6 植被 |
2.2 社会经济状况 |
2.2.1 人口与经济状况 |
2.2.2 土地资源利用状况 |
2.3 盐池县生态建设及植被恢复模式 |
2.3.1 盐池县生态建设概况 |
2.3.2 盐池县植被建设模式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1.1 植被恢复过程的景观动态 |
3.1.2 植被恢复过程的生态效应 |
3.1.3 植被恢复过程的生态效应评价 |
3.2 研究方法 |
3.3 技术路线 |
3.4 拟解决关键问题 |
4 盐池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景观动态研究 |
4.1 遥感影像资料及预处理 |
4.1.1 遥感影像资料 |
4.1.2 影像预处理 |
4.1.3 遥感影像最佳波段选择与合成 |
4.1.4 遥感影像裁剪 |
4.2 基于NDVI的植被覆盖度估算 |
4.2.1 植被覆盖度遥感定量模型 |
4.2.2 植被覆盖等级划分 |
4.3 基于遥感的LUCC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
4.3.1 土地利用/覆被分类体系的建立 |
4.3.2 解译标志的确定 |
4.3.3 遥感图像分类 |
4.3.4 土地利用/覆被分类精度评估 |
4.4 盐池县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分析 |
4.5 盐池县景观动态变化分析 |
4.5.1 景观特征指数的选取 |
4.5.2 景观结构单元特征指数及生态学意义 |
4.5.3 景观异质性指数及生态学意义 |
4.5.4 景观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动态特征 |
4.6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分析 |
4.6.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因素 |
4.6.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自然因素 |
4.6.3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人文因素 |
4.7 小结 |
5 盐池县植被恢复过程生态效应研究 |
5.1 野外调查及试验设计 |
5.1.1 标准地设置 |
5.1.2 植被调查、试验及数据处理 |
5.1.3 土壤调查、试验及数据处理 |
5.1.4 风蚀防治效应测定 |
5.2 植被恢复过程中物种、群落特征 |
5.2.1 植被群落特征分析 |
5.2.2 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
5.3 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质量特征 |
5.3.1 土壤物理性质 |
5.3.2 土壤化学性质 |
5.4 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水分变化特征 |
5.5 植被恢复过程中水文效应 |
5.5.1 植被冠层的截留量 |
5.5.2 枯落物层的容水量 |
5.6 植被恢复过程中风蚀防治效应 |
5.6.1 不同植被恢复过程地表粗糙度 |
5.7 植被恢复过程中各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 |
5.7.1 群落多样性相关分析 |
5.7.2 土壤物理性质相关分析 |
5.7.3 土壤化学性质相关分析 |
5.7.4 土壤水分及水文效应因子相关分析 |
5.7.5 群落多样性与土壤物理性质之间相关性分析 |
5.7.6 土壤物理化学性质之间相关分析 |
5.7.7 植被覆盖度与风蚀防治效应因子之间相关分析 |
5.8 小结 |
6 盐池县植被恢复过程生态效应评价 |
6.1 植被恢复过程生态效应评价指标和方法 |
6.1.1 生态效应评价指标 |
6.1.2 生态效应评价方法 |
6.2 植被恢复过程生态效应评价 |
6.2.1 单因素评价模型 |
6.2.2 生态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权重确定 |
6.2.3 生态效应评价结果 |
6.3 小结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问题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9)内蒙古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工程目前取得的成就 |
1.1.2 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的目的 |
1.3 研究的意义及其应用前景 |
1.3.1 意义 |
1.3.2 研究的应用前景 |
1.4 研究的内容 |
1.4.1 新型可持续生产与经济系统形成的途径 |
1.4.2 新型生产和经济循环系统运行的条件和存在的问题 |
1.4.3 项目区在新型生产系统运行过程中获得经济收益的途径和方法 |
1.4.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方案 |
1.6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内蒙古京津风沙源工程的进展情况 |
2.1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背景 |
2.1.1 我国的草原资源 |
2.1.2 草原粗放掠夺式生产方式带来的生态破坏的生态环境状况 |
2.1.3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与退耕还林(草)工程 |
2.1.4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与成效 |
2.2 内蒙古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情况 |
2.2.1 基本情况 |
2.2.2 工程下达任务及实际完成任务 |
2.2.3 工程资金管理 |
2.2.4 实施阶段工程管理情况 |
2.2.4.1 工程组织管理 |
2.2.4.2 工程计划管理 |
2.2.4.3 工程质量管理 |
2.2.5 工程运营阶段管理情况 |
2.3 内蒙古京津风沙源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2.3.1 植被管护问题 |
2.3.2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项目区的产业发展问题 |
2.3.3 对于相关研究的评价与分析 |
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 科学发展观 |
3.1.1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
3.1.2 生态价值观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然价值取向 |
3.1.2.1 人与自然的关系 |
3.1.2.2 生态道德与生态价值观 |
3.2 区域协调发展 |
3.2.1 区域协调发展内涵 |
3.2.2 区域协调发展的标志 |
3.2.2.1 各区域经济都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和潜力 |
3.2.2.2 区际差异保持在一个社会可容忍限度内或逐步呈现缩小趋势 |
3.2.2.3 区域间要素能够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自由流动 |
3.2.2.4 区域间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联合得到广泛的发展 |
3.2.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式 |
3.2.3.1 市场调节模式 |
3.2.3.2 政府干预模式 |
3.3 均衡发展理论 |
3.3.1 非均衡发展理论(unbalanced development theory) |
3.3.1.1 赫尔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 |
3.3.1.2 增长极理论 |
3.3.2 梯度推移理论 |
3.3.3 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
3.3.3.1 胡佛—费雪的标准阶段次序理论 |
3.3.3.2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 |
3.3.4 区域分工理论 |
3.3.4.1 斯密的绝对成本优势理论 |
3.3.4.2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优势理论 |
3.3.4.3 要素享赋理论 |
3.4 可持续发展能力 |
3.4.1 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研究进展 |
3.4.1.1 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概念 |
3.4.1.2 绿色生产力的研究进展 |
3.4.1.3 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度量 |
3.4.1.4 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生产系统 |
3.4.1.5 对于自然资本量的认识 |
3.4.1.6 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途径 |
3.4.2 生态足迹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3.4.2.1 生态足迹的研究内容 |
3.4.2.2 生态足迹法的基本假设 |
3.4.2.3 生态足迹计算模型 |
3.4.2.4 生态足迹法的优缺点 |
3.4.2.5 生态足迹分析法在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实践 |
4 京津风沙源项目区社会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本框架 |
4.1 几个问题的界定 |
4.1.1 工程项目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 |
4.1.1.1 对于土地资源的需求成为项目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 |
4.1.1.2 落后的、粗放生产方式是上述基本矛盾的根源 |
4.1.2 改变粗放的传统生产方式的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
4.1.2.1 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PRED的协调 |
4.1.2.2 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
4.1.3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项目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涵 |
4.1.3.1 项目区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
4.1.3.2 项目区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
4.2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项目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系统 |
4.2.1 原有社会生产系统的基本框架 |
4.2.2 实施生态环境建设以后的社会生产系统 |
4.2.3 新型社会生产系统 |
4.2.4 工程项目区转变生产方式的条件 |
4.3 项目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
4.3.1 项目区的政府社会经济管理能力 |
4.3.1.1 政府部门必须肩负起建立和启动新型社会生产系统的责任 |
4.3.1.2 努力提高政府生态环境资金投入的效率 |
4.3.2 项目区内的产业建设与产业组织经营能力 |
4.3.2.1 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区农牧经济产业化 |
4.3.2.2 产业组织类型和方式 |
4.3.2.3 项目区推进产业化的主要环节 |
4.3.3 项目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问题 |
4.3.3.1 草原牧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4.3.3.2 草原牧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 |
4.3.3.3 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
4.3.3.4 新农村建设与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系 |
4.3.3.5 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
5 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案例研究 |
5.1 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基本情况 |
5.1.1 自然条件 |
5.1.1.1 地理位置 |
5.1.1.2 地形地貌 |
5.1.1.3 气候 |
5.1.1.4 土壤 |
5.1.1.5 植被 |
5.1.2 自然资源 |
5.1.2.1 土地资源 |
5.1.2.2 光热资源 |
5.1.2.3 水资源 |
5.1.2.4 矿产资源 |
5.1.2.5 生物资源 |
5.1.3 社会经济条件 |
5.1.3.1 行政区划及人口、劳动力资源 |
5.1.3.2 经济发展 |
5.1.3.3 土利用现状 |
5.1.3.4 交通通讯 |
5.1.4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现状 |
5.1.5 生态治理情况 |
5.1.6 存在的主要问题 |
5.2 察右后旗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示范区的实践 |
5.2.1 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示范区的必要性和目标 |
5.2.2 科技支撑建设总体布局 |
5.2.3 项目建设内容 |
5.2.3.1 退化草牧场防护林营建及小流域治理 |
5.2.3.2 高产灌草饲料加工高效利用 |
5.2.3.3 四位一体生态日光温室 |
5.2.3.4 舍饲圈养现代化畜牧业及特色养殖建设 |
5.2.3.5 人工草地建植和轮封轮牧天然草场可持续利用 |
5.2.3.6 生态旅游业建设 |
5.2.3.7 村屯绿化 |
5.2.3.8 培植高效流通和社区式分工协作运行机制 |
5.3 科技支撑提高风沙源治理工程效益案例研究 |
5.3.1 科技支撑项目及其应用推广的关键技术 |
5.3.2 社会经济评价方法 |
5.3.2.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5.3.2.2 研究样本及其数据来源 |
5.3.2.3 数据来源 |
5.3.3 效益评价 |
5.3.3.1 生态效益与整体经济效益评价 |
5.3.3.2 农户受益核算 |
5.3.4 研究结论与启示 |
5.3.4.1 研究结论 |
5.3.4.2 启示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议 |
6.2.1 生态工程建设重要意义的再认识 |
6.2.2 尊重规律,提高工程建设实效 |
6.2.3 采取综合措施,巩固工程建设成果 |
6.2.4 建立完善区域生态协调发展的长效补偿机制 |
6.3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6.4 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10)三峡库区和贵州石漠化地区生态治理模式及经济敏感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背景 |
1.2 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2 研究综述 |
2.1 基本概念 |
2.1.1 恢复生态学 |
2.1.2 生态工程和农业生态工程 |
2.1.3 生态治理技术 |
2.2 国外生态治理研究 |
2.3 国内生态治理模式研究 |
2.3.1 农林复合经营模式 |
2.3.2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
2.4 生态治理模式的效果 |
2.4.1 农林复合经营的经济效果评价 |
2.4.2 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的生态效益评价 |
2.4.3 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的社会效益评价 |
2.4.4 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的综合评价 |
2.5 生态治理模式的经济敏感性分析 |
3 三峡库区和贵州石漠化地区生态治理模式 |
3.1 三峡库区生态技术模式 |
3.1.1 生态林业(防护林)技术模式 |
3.1.1.1 河谷防护林模式 |
3.1.1.2 低山防护林模式 |
3.1.1.3 半中山防护林模式 |
3.1.1.4 中山防护林模式 |
3.1.2 农林复合技术模式 |
3.1.3 生态农业技术模式 |
3.1.3.1 农地立体经营生态模式 |
3.1.3.2 水田立体经营生态模式 |
3.1.3.3 园地高效利用模式 |
3.1.3.4 高效养殖模式 |
3.1.3.5 庭院立体经营生态技术 |
3.1.3.6 水域立体经营生态技术 |
3.1.3.7 种—(养)—加生态技术 |
3.1.3.8 “绿色”产品生产模式 |
3.2 贵州石漠化地区生态治理模式 |
3.2.1 林业治理技术模式 |
3.2.1.1 荒山造林技术模式 |
3.2.1.2 次生林经营模式 |
3.2.1.3 封山育林模式 |
3.2.1.4 经济林模式 |
3.2.1.5 水土保持林模式 |
3.2.2 农林复合技术模式 |
3.2.2.1 林-草间作复合模式 |
3.2.2.2 林草畜复合模式 |
3.2.2.3 坡地综合治理模式—坡改梯 |
3.2.2.4 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
3.2.3 农业治理技术模式 |
3.2.4 岩溶地区生态旅游模式 |
3.3 生态治理模式与自然条件 |
3.3.1 生态林业治理模式 |
3.3.2 农林复合经营模式 |
3.4 小结 |
4 三峡库区秭归县中坝村生态治理模式研究 |
4.1 试验地概况 |
4.2 中坝村生态治理模式及技术 |
4.2.1 山上部生态防护林带 |
4.2.2 山中部生态经济林带 |
4.2.3 近江景观防护林带 |
4.3 小结 |
5 贵州关岭县石漠化生态综合治理分析 |
5.1 关岭县基本情况 |
5.1.1 概况 |
5.1.2 自然条件与资源概况 |
5.1.2.1 自然条件 |
5.1.2.2 资源状况 |
5.1.3 社会经济状况 |
5.1.4 土地利用现状 |
5.2 关岭县石漠化状况分析 |
5.2.1 石漠化分布 |
5.2.2 石漠化危害 |
5.3 关岭县石漠化生态综合治理模式研究 |
5.3.1 石漠化生态综合治理分区治理思路 |
5.3.1.1 强度、极强度石漠化地区 |
5.3.1.2 中度石漠化地区 |
5.3.1.3 轻度石漠化地区 |
5.3.2 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分类 |
5.3.2.1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
5.3.2.2 岩溶脆弱环境生态修复治理模式 |
5.3.2.3 岩溶石漠化生态综合治理模式 |
5.3.2.4 生态农业建设模式 |
5.3.2.5 草地畜牧业开发模式 |
5.3.2.6 参与式农村社区发展模式 |
5.3.2.7 庭院生态经济建设模式 |
5.3.2.8 岩溶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
5.3.3 运用的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分析 |
5.3.3.1 生态修复工程 |
5.3.3.2 基本农田建设与水利水保工程 |
5.3.3.3 农村能源建设工程 |
5.3.3.4 石漠化水开发利用工程 |
5.3.3.5 其它类工程 |
5.3.4 关岭县石漠化生态综合治理分区措施分析 |
5.3.4.1 中山山地石漠化综合治理区 |
5.3.4.2 峰丛洼地中、强度石漠化生态修复导向型综合治理区 |
5.3.4.3 轻度石漠化基本农田建设导向型综合治理区 |
5.3.4.4 低中山石漠化综合治理区 |
5.3.4.5 潜在、轻度石漠化基本农田建设导向型综合治理区 |
5.3.4.6 轻、中度石漠化基本农田建设导向型综合治理小区 |
5.3.4.7 轻、中度石漠化石漠化水资源开发与农村能源建设导向型综合治理小区 |
5.3.4.8 轻、中度石漠化生态修复与石漠化水资源开发导向型综合治理小区 |
5.3.4.9 中、强度石漠化生态修复导向型综合治理小区 |
5.3.4.10 低热河谷石漠化综合治理亚区 |
5.3.4.11 轻度石漠化峰丛峡谷农村能源建设导向型综合治理小区 |
5.3.4.12 峰丛谷地潜在、中度石漠化生态修复与基本农田建设导向刑综合治理小区 |
5.3.4.13 峰丛峡谷潜在、轻度石漠化农村能源建设导向型综合治理小区 |
5.3.4.14 中山山地石漠化综合治理亚区 |
5.3.4.15 峰林盆地(谷地)轻、中度石漠化基本农田建设导向型综合治理小区 |
5.3.4.16 岗低山河谷石漠化综合治理亚区 |
5.3.4.17 峰丛峡谷轻度石漠化石漠化水资源开发导向型综合治理小区 |
5.3.4.18 峰丛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生态修复与石漠化水资源开发导向型综合治理小区 |
5.4 生态综合治理效益分析与评价 |
5.4.1 经济效益 |
5.4.2 生态效益 |
5.4.3 社会效益 |
5.5 小结 |
6 贵州石漠化地区生态治理模式经济敏感性分析 |
6.1 数据来源和方法 |
6.2 生态技术模式经济效益敏感性分析 |
6.2.1 坡改梯生态技术模式经济效益敏感性分析 |
6.2.2 封山育林生态技术模式经济效益敏感性分析 |
6.2.3 针阔混交林生态技术模式经济效益敏感性分析 |
6.2.4 林草生态技术模式经济效益敏感性分析 |
6.2.5 经济林生态技术模式经济效益敏感性分析 |
6.2.6 农林复合生态技术模式经济效益敏感性分析 |
6.2.7 旅游观光果园生态技术模式经济效益敏感性分析 |
6.2.8 沼气池生态技术模式经济效益敏感性分析 |
6.3 林业和农户各种生态技术模式经济效益敏感分析比较 |
6.3.1 林业生态技术治理模式经济敏感性比较分析 |
6.3.2 农户生态技术治理模式经济敏感性比较分析 |
6.4 小结 |
7 结论、讨论及建议 |
7.1 结论 |
7.2 讨论 |
7.3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四、延寿县生态修复封禁治理在恢复自然生态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研究 ——以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个案[D]. 韦小泉. 湘潭大学, 2020
- [2]吉林省镇赉县历史时期土地利用空间重建研究[D]. 杨园园. 吉林大学, 2015(08)
- [3]震后城市重建过程中的生态修复问题研究初探 ——以汶川地震严重灾区城市为例[D]. 高小钦. 重庆大学, 2014(01)
- [4]红壤丘陵区林地生态修复植被覆盖度阈值分析[D]. 马华. 北京林业大学, 2014(11)
- [5]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研究[D]. 周鹏.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1)
- [6]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韩永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2(06)
- [7]哈尔滨市景观格局变化及典型小流域水土保持分析[D]. 刘鸿雁. 东北林业大学, 2011(10)
- [8]盐池县植被恢复过程的景观动态与生态效应研究[D]. 杨越.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
- [9]内蒙古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D]. 李昊.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7)
- [10]三峡库区和贵州石漠化地区生态治理模式及经济敏感性分析[D]. 于合军.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