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协商民主理论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社会。协商民主主要是指,在政治共同体中,自由与平等的公民,通过公共协商而赋予立法、决策以正当性,同时经由协商民主实现理性立法、参与政治和公民自治的理想。因此,协商民主在政府决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使政府决策更加科学化,而且还能使政府决策更加公开、透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社会各方面不断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不管是社会结构还是价值观念都多种多样、纷繁复杂,这样的实际情况为协商民主的发展培育了肥沃的土壤,让其具有了发展的现实条件。协商民主的发展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在协商民主中,政协组织的作用是任何其他形式所无法取代的,它具有独特的性质,是协商民主的主要表现形式和主要开展渠道。中共十七大报告在论述政协组织履行职能部分中,明确了协商民主在政府决策中地位和作用,提出“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是政协组织所要履行的三大职能,足以体现出政协组织在协商民主中的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地位,它的作用的发挥也使得政府决策能够更加的科学化、民主化、透明化。但在我国目前的公共决策体系中,政协组织要发挥协商民主作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就政府方面而言,在决策过程中,政府主动要求对问题开展协商的情况比较少,缺乏协商的主动性。有的就算进行了协商,但是对协商的结果真正采纳并运用于实践的也不多,有点走过场的感觉。就政协方面而言,要逐渐形成协商民主的固定的程序和机制,注重规范化和制度化,要加强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主体性认识,并且要不断提高政协组织协商民主的能力和水平,使协商结果能够真正起到作用,对政府的决策有所帮助,有所促进,起到实实在在的效果。本文由探索体制、机制的视角,从政府和政协两个方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而进一步发挥政协组织的协商民主作用。在政协组织搭建的这个大平台上,社会各个阶层,各个利益团体可以畅所欲言,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使政府决策能够更加科学化、民主化、透明化,政府决策的水平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文化的价值逻辑及其强化探索[J].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9(05)
- [2].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适应性效率的理论分析[J]. 中国政协理论研究 2009(02)
- [3].古代政治协商对新时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启示[J]. 知行铜仁 2019(04)
- [4].从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演变中探究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雏形(1927-1949)[J]. 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04)
- [5].社论社评[J]. 领导决策信息 2017(11)
- [6].论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世界意义[J]. 江淮论坛 2017(02)
- [7].着力提高政协专题协商议政质量[J]. 江苏政协 2017(08)
- [8].“总体镜”下的中国特色政治协商制度研究——从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的相关论述谈起[J]. 理论建设 2015(06)
- [9].孙中山大元帅府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兼谈孙中山与政治协商[J].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04)
- [10].政治协商、民主协商、协商民主的联系与区别[J]. 中国统一战线 2014(09)
- [11].论协商民主视角下的中国政治协商制度建设[J]. 党史博采(理论) 2014(12)
- [12].中国特色政治协商制度的多维透视[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04)
- [13].社会转型期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思考[J]. 协商论坛 2015(01)
- [14].谈谈政治协商制度的价值[J]. 群言 2015(02)
-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协商制度研究的四重维度[J]. 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04)
- [16].政治协商、民主协商、协商民主的联系与区别[J]. 前进论坛 2015(03)
- [17].政治协商制度中协商民主的必要性及路径分析[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5(10)
- [18].政治协商还是政党协商——1990年台湾地区“国是会议”研究[J]. 台湾历史研究 2016(00)
- [19].张建华履职尽责促发展[J]. 乡音 2016(10)
- [20].福山的理想政治秩序理论——基于《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从工业革命到民主全球化》的思考和启示[J]. 公共管理评论 2016(02)
- [21].习近平近期重要言论摘录[J]. 时事报告 2017(02)
- [22].聚万众之心为振兴大西安献计出力——政协西安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圆满举行[J]. 陕西画报 2017(02)
- [23].对政治协商“两种基本方式”的几点思考[J]. 天津政协 2014(07)
- [24].政治协商的内在机理[J]. 安徽大学法律评论 2010(02)
- [25].我国实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J]. 青年文学家 2011(02)
- [26].关于完善和创新政治协商制度的思考[J]. 乡音 2011(04)
- [27].切实发挥民主党派作用 不断扩大政治协商优势[J]. 乡音 2011(05)
- [28].“肝胆相照 荣辱与共”的由来[J]. 共产党员 2008(17)
- [29].政治协商:“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人民政协的中国特色与国际比较[J]. 东南学术 2020(05)
- [30].坚定不移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J].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