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在现行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总是以相同的教材、固定的分析模式、统一的价值标准对学生的感知活动进行钳制。原生态的语文感知本来就具有创造的属性,现行的语文教育扭曲了学生的感知本真状态,使学生变为听命于教师的意图,使得教学过程变为否定自己的过程。克林伯格指出“在所有的教学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因此,将“对话”引入教育教学是新课标赋予语文教育教学的新方法,也是对语文教师本质力量的审视和思考。它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以言语对话作为教学的基本形式,强调对话主体之间视界的融洽,情感的交流,是彼此之间的“精神敞开”。对话型语文教学已经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目前的语文教育亟待全方位的改革。但是在引入对话理论之后,语文教学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针对目前的语文教学现状,进行一些思考,明确对话教学的含义,讨论一些理论转向实践的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对话以及对话教学的发展情况,从理论上明确了语文对话教学的含义,语文对话教学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对话为原则,以师生心灵世界的开放为特征,以互动为方式,通过言语的交融、心灵的交流走向知识的构建,追求生成性、创造性和个性化。师生双方均从对话中获得道德和理性,终极目标是提高人的生命价值,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下文介绍目前对话教学的种种不足奠定了基调。第二部分列举了当前语文对话教学的一些不足之处,并做了简要的分析。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在第三部分提出了自己的反思和建议。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掌握正确的对话策略,在对话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且给予正确的价值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