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avid Copperfield”:Perfect Reflection of Dickens’Creative Ideas(论文文献综述)
寿银霜[1](2021)在《David Copperfield与张谷若汉译本的系统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贾娟[2](2020)在《基于语篇分析的英语文学阅读教学对高中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文学阅读作为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的特殊功能,近年来得到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的关注。然而,在实际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在处理文学作品时仍然像对待非文学作品一样,注重词汇语法的讲解,而相对忽视对语篇的解读,导致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普遍较弱。目前,高中生英语文学阅读问题主要体现在对文学作品主题理解不到位、人物分析不全面以及语言鉴赏不准确。对此,研究者纷纷构建各种有效的英语文学阅读教学模式。其中,由Harris(1952)提出的语篇分析的概念成为很多英语文学阅读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通过语篇分析,学习者可以意识到文本的深层意图,触发其对文本创作意图的注意,进而促进文本理解。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试图将基于语篇分析的文学阅读教学模式运用到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结合量化与质性的混合研究确认其对高中生的文学鉴赏能力的影响。主要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基于语篇分析的文学阅读教学对高中生文学作品的主题理解有何影响?(2)基于语篇分析的文学阅读教学对高中生文学作品的人物理解有何影响?(3)基于语篇分析的文学阅读教学对高中生文学作品的语言描写及其结构鉴赏有何影响?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为来自淮安某普通高中的两个平行班的共100名高二学生。随机选择其中一个班级为实验班,另一个为对照班。根据两个班级的高一英语期末测试成绩以及文学阅读前测成绩,两个班学生在实验前的英语能力没有显着差异。本研究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照班运用传统的以词义和语法为中心的五步教学模式,实验班采用语篇分析教学法,并且针对同一篇阅读材料分别给出阅读教学设计案例。实验开始前和结束后分别在两个班级进行文学阅读测试和问卷调查,并随机抽取实验班6名来自高中低三个学分段的学生完成访谈。实验前后测数据均被用来进行量化与质性分析。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发现,基于语篇分析的文学阅读教学能提高高中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高中生在三个具体方面的提升如下:(1)基于语篇分析的文学阅读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主题的理解。教师指导学生宏观把握作品内容,培养学生快速定位揭示文本深层含义的段落及关键词并提取主旨的能力。由于仅有三个月的实验周期及学生有限的阅读水平,其对中低分段学生关于文学作品主题理解的深刻和多样性程度的效果并不显着。(2)基于语篇分析的文学阅读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理解,学生大多能够基于文本自身语境或者相关背景信息,合理推测作品人物塑造的意图以及人物形象之间的关联性,其中基于语篇的“是什么-怎么做-为什么”三维分析对学生全面评价人物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3)基于语篇分析的文学阅读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语言描写及其结构的鉴赏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宏观和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划分篇章结构,进而体会文学作品语言运用的特色和功能。尤其是对于高分段学生而言,他们对文学文本语言鉴赏的准确性和深入性都得到了显着提升。结合上述发现可以得出基于语篇分析的文学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对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具有重要价值。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1)高中英语阅读课堂应充分重视文学阅读的作用。教师应该通过分析近年各地高考英语阅读测试中文学文本出现的频率和问题设置的类型使学生意识到文学鉴赏能力的重要性,以便为教学顺利开展打下基础。(2)考虑到高中生现有的文学水平和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教师应从生本思想出发,选择合适的文学阅读文本,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基于语篇分析的文学阅读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3)该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都有比较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需要系统掌握语篇分析的知识,能够在课堂上针对阅读文本自身的语篇技巧进行深入讲解;另一方面,学生应通过系统学习,形成其自主运用语篇分析进行文学阅读的能力,进而提升自身的文学鉴赏能力。(4)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及时反思和评价,关注到所有学分段的学生的实际表现,尤其是对于中低分段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并提供有效的解决措施。
祖力亚·外力[3](2020)在《维多利亚小说中“病房”的文学社会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维多利亚时代见证了工业革命带来的利弊和新旧观念的交替,在英国历史和文学史上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它也是小说的时代,在日益发展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社会中,小说成为了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最有利媒介。文学社会学是一个研究文学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跨学科领域。它探索社会对文学的影响和反映,以及文学对社会的作用和效率,并且认为社会创造文学,文学反映社会。在文学作品中,病房作为一个特殊的小型空间,在反映社会和体现个人思想的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通过对病房中陈设气氛,病人状态,以及病人与其他人之间的关系的描写,可以看出当时社会存在的问题和人们的思想观念。本文从研究不同类型的病房出发,从病房中探索其内部所体现和反映的社会问题和当时的思想观念。第一章以“童性的呼唤”为副标题,探索不同年龄人的病房。儿童病房体现了他们的心理状态以及维多利亚时期儿童艰苦的童年,着重分析孤儿,童工等特殊儿童群体。对一部分儿童而言,病房就是天堂,可以得到在病房之外得不到的爱与关怀。但即使在这样不堪的环境中成长,他们也依旧保持童性,向往童性。成人病房侧重于人性在道德观和价值观上的变化及文学中体现的“回归童性”的过程。工业化利益型社会的影响以及经济和社会地位的提升使人们的道德观发生一定的变化,而这与儿童的天真无邪形成强烈对比。个人主义和自救思想在从中也有所体现和宣扬。第二章以“她的故事”为副标题,研究不同性别人的病房。通过对女性病房的描写和研究,女性在维多利亚社会中的被支配地位体现的很到位,甚至有些女性因她们生活中的男性而丧生。维多利亚社会女性“虽生犹死”的状态在小说中得以体现。男性病房则从侧面反衬女性地位的提升,讲到女性主义思想在维多利亚社会的发展及影响。第三章以“善恶之间”为副标题,侧重于不同阶级人的病房。通过写中产阶级病房的阴暗及人的病态来反映住在其中的人扭曲的价值观和冷血自私的道德观。此外,这部分对维多利亚社会中的利己主义思想有一定的研究,且以此引申到工业化带来的典型利弊。工人阶级的病房与中产阶级形成善与恶的反差,反映出社会底层的人们物质上虽贫穷潦倒,但精神上却富裕充足,拥有一颗诚挚的热心肠,从而来讽刺维多利亚社会中以物质为主导的社会的阴暗,来突出无产阶级的贡献。结论部分总结不同的病房体现不同的社会问题,研究不同的思想观念,以达到批判社会的效果,说明从一定程度上,维多利亚社会实为一所大病房。这对文学与社会的关系的探求意义重大。文本与文学社会学的紧密结合能使学者从不同角度来诠释文学和它所在的社会的关系,深入了解文学反映社会,社会创造文学,以加深对那个繁荣而充满争议的时代的更全方位的理解。
岳剑锋[4](2020)在《超越与断裂:艾丽斯·默多克的“空虚”研究》文中认为艾丽斯·默多克(1919-1999)是英国布克奖作家,作家离世后,哈罗德·布鲁姆感叹英国从此再无一流作家。默多克的写作以游走于文学和道德哲学的边缘着称:她的小说以战后的道德失落和宗教颓势为背景,刻画了一批因精神生活的丧失而感到迷茫无助的人物,以探索现代人的道德困境,同时反思战后西方的精神世界。在哲学着作《道德作为形而上学的指导》的最后一章中,默多克提出了“空虚”,并尝试借用了神秘主义者西蒙娜·韦伊的定义,即“善的缺乏”,意指“疼痛与邪恶”,“失去平衡”及“空无”等,但她的讨论似乎尚未完成。本篇博士论文围绕默多克的五部小说展开研究,从《天使的时光》、《海,海》、《书与兄弟会》、《寄语行星》到《绿衣骑士》,试图从不同角度揭示并重构默多克小说中空虚的含义。本论文认为,默多克的未尽之笔在小说中得到了更全面的呈现,不仅是哲学作品中所述的空无、缺乏和邪恶的空虚,而是具有超越性的空虚——代表了道德提升,精神追求以及宗教的回归。本文认为,在小说文本中默多克的空虚是矛盾的,既是打破统一的黑暗力量,也是对统一体的超验。一方面,空虚展示了精神生活中的邪恶和虚无的一面,凸显了在道德提升中现实的重要性,以避免落入臆想和自我的圈套;另一方面,空虚作为道德伦理的最高目标、精神世界的顶点及宗教的超越境界,为人们提供不断追求“善”的动力和勇气。可以说,空虚不仅是默多克对堕落腐化的精神世界的浓缩,更是她指引读者追求伦理提升的起点。小说中,默多克以具象、动态和对话等多种手段向读者展示了复杂且矛盾的空虚。从基督教视角出发,她通过文本空间向读者具体展示了世俗神学的“灵魂暗夜”意向,随后指明在“割裂”后重建“关注”的精神之路;从现实世界出发,她以动态呈现了真实的个体道德空虚与群体意识形态空虚;从佛教视角切入,她在文本中构建了东方宗教与基督教的交锋和磋商,藏传佛教的“涅盘”和日本佛禅的“空性”都成为哺育默多克空虚概念的养料;在创造手法上,她以大胆的后现代主义文学实验与各类文本隔空对话,为这一概念开拓更广阔的诠释空间。默多克的空虚体现在方方面面,与每个人物和每条叙事线索相关,她重视精神生活中超验的不可或缺,也强调以避免臆想和看清现实为前提的道德努力。本文定义的空虚并非仅指精神创伤或宗教颓化。现代西方人的精神世界,混杂着基督教的残存,两次世界大战的创伤,国家主体性的构建和对东方启迪的渴望等,只有综合上述元素,才能将“空虚”转化为新的哲学辩论、道德见地和宗教思考。本文希冀能为丰富“空虚”的文化批评内涵提供一定启示。虽然已有成果涉及默多克的空虚概念,曾有数位研究者辩论空虚的道德哲学内涵,但是,仍鲜有学者能对默多克的空虚概念进行具象化的定义,并探讨其在小说文本的延展和嬗变。本论文认为,照搬韦伊的“缺乏”并不能从根本上涵盖默多克的空虚概念的内涵。默多克在小说中展开的空虚,一方面,以其与苦难、痛苦及创伤的联系论述了道德生活立足于现实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以其无形无质代表了对超验的,至高的精神生活的追求。默多克对这一概念的文本阐释并非一气呵成,而是通过人物在经历层层迷茫、臆想、沉沦、死亡或觉醒后展示的精神图景,且人物的精神朝圣之路绝非一帆风顺,而是在倒退中前进,前进中倒退。因此默多克的“空虚”在断裂和超越的的循环往复中越发真实。本文从“神秘主义:跨越界限的空虚”,“时代精神:动态的空虚”,“东方启示:佛教与空虚”和“实验的形式:互文性与空虚”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探究默多克小说中的空虚的超越与断裂的二重特征。第一部分展示了默多克对过去的反思和基督教神秘主义的空虚论对现代精神生活的影响;通过讨论圣约翰十字架的“灵魂暗夜”在《天使的时光》中的展开,以及韦伊的“引力”、“关注”和“空虚”等概念在《绿衣骑士》中的具象,揭示神秘主义在当代战后时代背景的部分适用性,去除了空虚概念中的极端神秘主义残留。第二部分展示了默多克对当下现实的思考和“空虚”从个人道德领域向公共政治领域扩张的路径;通过讨论《海,海》中两位主人公道德朝圣之路的共通性,即在超越中断裂,断裂中超越的融合的空虚观,以及《书与兄弟会》中公共政治意识形态的丧失,政治乌托邦的毁灭和女性主义伦理的关切,将默多克的“空虚”定位为个体道德与集体道德的耦合点。“东方启示:佛教与空虚”展示了默多克对未来精神生活的构想和佛教教义“空虚”在小说文本中的阐释;通过《海,海》对藏传佛教的魔法和“空虚”教义的再现和改写,以及《绿衣骑士》对日本禅宗佛教教义和心理分析的结合,加深了“空虚”的宗教内涵和当代适用性。最后,论文展示了默多克对“空虚”的文学性的反思和“空虚”在互文性中的展开。通过《天使的时光》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群魔》的互文书写,以及《寄语行星》对普利莫·莱维“大屠杀三部曲”和《圣经》的二重互文性书写,在对话中丰富了“空虚”的精神与道德内涵。五部小说所体现的丰富内涵完整地重构了默多克的空虚概念,体现出作家对现代西方精神世界的深入探索和道德诉求。
温晓梅[5](2019)在《认识自我:同情的转化与乔治·艾略特的现实主义书写》文中指出乔治·艾略特是十九世纪英国卓越的现实主义大师,其现实主义美学宗旨之实现与激发读者的同情力密不可分。本研究通过将作家对同情概念的认识放入人类思想史的发展进程中加以考察,试图阐明其通过强调同情的美学意涵与人文关怀力量以应对后者在构建认知与道德体验时所展现的相对性,同情由此成为人协调内外关系、重建内在秩序以及实现内在转化的重要心理机制。小说艺术亦成为提升人自我认知的理想工具以推进社会转型的平稳过渡。自我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艾略特现实主义书写探讨的重要议题,体现其小说艺术创作的社会关注与精神表达。纵观维多利亚时代,技术的进步、实证科学的发展、城市化的推进以及宗教信仰的衰落形成合力,逐渐营造起决定论支配智性思考的氛围,不断压缩人表达自我的空间;同时,充分张扬的个人主义又与社会机体的整体性诉求格格不入,由此造成自我与社会、自我与他人之间的紧张关系。此时,用艺术的形式介入自我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尤为重要。因为艺术能够激发人的审美天性,依靠同情力的延展以及想象力的创造性活动,帮助人挣脱自然法则的桎梏,并通过自我发现、自我控制以及自我认知展现精神层面的自主。艾略特于是将情感作为认识对象,忠实地揭示人性并展示人的心灵成长轨迹,试图借助艺术手段干预读者的感受力来探讨自我融入社会有机体的途径。在艾略特的艺术理想中,同情凭借情感的互通以及美学的想象过程,让个体处于关系的链接之下,从而超越自我的局限并通过他者视角解释自我、解读外在世界。通过强调自我的内在转化实现对不可知他者的融入,同情在艰难的夹缝中实现外在环境决定论与人自由意志的兼容。在信仰缺失与国家意识薄弱的维多利亚时代,其与艺术的结合使之成为难能可贵的解释自我、恢复内在秩序的手段,试图借助个体自我认知的提升以达成维护传统、增强共同体凝聚之目的。基于此,本研究首先将同情看作一个连续的历史现象,回顾与梳理其发展轨迹并为研究艾略特将同情与现实主义书写的联结提供理论背景。纵观其流变过程不难发现,同情的关键在于主体借助想象活动重建缺席者的境遇与意图,这种心理活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对他人心灵经验与身体感觉的感知。因此,个体能否认知他人的经验?如何认知?在何等程度上认知?这些问题均影响着同情的顺利开展。作为个体“参与”他人经验的必经路径,同情是一种生命体验与解释情感的媒介,它让个体依凭自身身体经验的共通性与类比性,实现对他人情感的传递或思想的转化,却无法达成对他人经验的对等复制。正因如此,艾略特在描述同情运作时频繁使用“转化”(transform)及其变体(transformation或transformative)。一方面表示同情的意涵在不同语境中发生变化的历程;另一方面则展现自我以美学视角和人本关怀维度在心灵世界构建他人经验的过程,从而提升自我无法表达的、无法理解的心态。因此,相对于认知他人,同情更易于提升自我认知。这种认识是自我与外在世界对接时刻引导原初的感觉经验演变为同情,同情的审美愉悦提升自我认知,自我认识指向社会改良的动态循环;亦是艾略特通过美学途径阐释决定论因果关系的独特贡献。无论是同情还是现实主义书写,都依赖于自我对他者以及外在世界的认知活动。认识的有限性既形成了现实主义书写的内在张力,也造成同情施展过程中不稳定状态。因为同情对他者经验的转化与现实主义书写对读者心理的转化如出一辙,同情的不稳定性随即与艾略特现实主义书写中出现的非现实主义现象形成互动。于是,艾略特的现实主义小说一方面致力于展现英国外省乡村生活的田园诗意;另一方面也将哥特式恐怖、浪漫式热情以及史诗般瑰丽等元素杂糅于一处。这种艺术气质与智性思考的结合让艾略特在呈现艰难的现实之同时,也将神秘和不确定性渗透进读者的阅读体验,并引导其通过想象型认知和道德判断形成主体性以及主体意识。基于上述原因,以时间为轴线,艾略特的现实主义书写伴随作家对同情理解的深化亦展现了风格与主题的多变。在其创作生涯的早期,出于对同情以及由此建立起的伦理视野之仰慕,艾略特在《亚当·彼得》中使用荷兰画式的现实手法,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视觉与情感的真实。个体基于对不同主体所共有的、相通的生命经验之理解,结合自身境遇将痛苦演变为对他人的同情,同情依靠知觉与情感的转化实现对自我的认识和对他者的包容,由此展现了由原始之痛到高阶之爱的变化,作品因此洋溢着质朴的田园诗意和温暖的人性关怀。中篇小说《掀起的面纱》作为重要的思想转折点,表达了艾略特对同情在构建认知与道德体验时展现的相对性之反思。由于情感与想象发生过程的内向性,个体完全认同他者会迷失自我,而直接参与他人的体验亦会抹杀他者作为独立个体的权利。于是同情生发时产生双重意识并行之心理难题,以及如何将不可知他者作为独立的个体加以对待之伦理学命题,就成为艾略特在其现实主义作品探索的主题。作为结果之一,《掀起的面纱》一方面致力于呈现意识世界的真实;另一方面也因他者的不可尽悉而表现出文化层面的“精神分裂气质”。无法把握的、无法尽数悉知的、以及无穷尽的事物均属于审美领域中崇高范畴,接受、吸收某种无法驾驭的力量并与之结合为整体,恰恰是自我借助美学体验成就道德抉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以及《米德尔马契》中,同情生发时刻精神层面产生的“双重意识”以及随之而来的分裂的自我在崇高美学视域下得以治愈。同情通过提升感性体验让自我与无法理解的他者或者无法掌控的外在世界融为一体,在与崇高的互动中展现个体放弃自我与发现自我时的道德自主。因此,艾略特的现实主义书写采用有机统一的画面,描述人在同情的转化下探寻现实主义“可能性”的多种构建途径。在艾略特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丹尼尔·德隆达》中,弥散的同情造成个体社会地位的中立与行动的瘫痪,艾略特于是驻足于复杂的政治环境,在同情蕴涵的政治视野内探讨提升自我认知的途径。同情必须寻求一定的民族共同体属性而形成偏爱,并升华为维持共同体的共同领会或共同理解的一部分。社会中的个体因而转变为共同体中的自我,并在民族共同体的复兴中实现自我认知与自我表达。伴随同情力介入艺术作品的体验与接受过程,想象型的建构活动将艺术世界中的共同体理想内化为经历或直观感受,此种感性经验的现象学还原构成了精神与现实、共同体与社会之间的微妙混淆,从而引领个体重视精神能动性的转化力量,重塑精神世界以回应历史语境的变迁。为达成此目的,《丹尼尔·德隆达》展现了现实主义、史诗叙事以及神话建构交织的写作风格。当然,作为艾略特现实主义书写的无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些“非现实主义”现象同样表达了明确的现实主义诉求,蕴涵着现实的可能性或理想的可能状态。因此,与其将个体智性与理解力的差异归结为同情之局限,或者将现实主义中的非现实主义现象理解为艾略特创作的短板,不如肯定艾略特在拥护和反思中将同情与现实主义书进行的实验性结合,这一过程表现得未必完美,但是艾略特对该过程的忠实再现,恰是其现实主义书写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之所在。而艾略特借助同情流露出对不可知他者的包容和尊重,更体现其现实主义书写的伦理价值。在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此艺术思想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赵欣玥[6](2019)在《法律与文学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及其补偿策略 ——以Patent Inventions: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the Victorian Novel第五章为例》文中提出本论文是一篇翻译报告,笔者对《专利发明:知识产权与维多利亚小说》(Patent Inventions: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the Victorian Novel)一书的第五章进行了汉译,并在此基础之上撰写了翻译实践报告。源文本通过查尔斯·狄更斯的《荒凉山庄》和《小杜丽》及其背后的历史背景,还原和重现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专利和版权相关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属于法律与文学的研究领域。由于源文本涉及颇多文化缺省现象,若不进行适当补偿,则会导致目标读者产生文化冲击。因此,笔者在王大来关于文化缺省理论的指导下,从文化缺省成分中隐含的文化因素入手,旨在探讨如何补偿法律与文学文本中的文化缺省。本翻译报告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即第一部分引言,概述项目背景、项目目标与意义;第二部分通过文本介绍和文本分析进行译前准备,并指明本报告的翻译难点;第三部分从王大来的理论入手,以文化缺省成分中隐藏的文化因素为标准,定位法律与文学相关文本中的文化缺省的补偿策略,进行案例分析;第四部分结语,总结翻译实践所得经验以及尚未解决的问题。
胡利军[7](2017)在《《大卫·科波菲尔》四个中译本的伦理取向差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翻译伦理是约束译者翻译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切斯特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五个翻译伦理模式,分别为再现的伦理、服务的伦理、交往的伦理、基于规范的伦理和承诺的伦理,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狄更斯的半自传体小说《大卫·科波菲尔》深受国内外读者的青睐,并有不少优秀译作。本研究以四位着名翻译家,林纾、董秋斯、张谷若以及宋兆霖的译本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法、对比法及定量统计法对《大卫·科波菲尔》的四个译本做历时个案研究,旨在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生产策略分析四个译者的不同伦理取向及其原因。研究发现:第一,四位译者采用的主要生产策略不同,伦理取向各异;林纾的译作《块肉余生述》因为主要遵循了服务的伦理,保留了主要故事情节,省略了较多的环境、心理、外貌、行为描写及典故;董秋斯的译作《大卫·科波菲尔》因为主要遵循了再现的伦理,其译文在内容和句子结构上最忠实于原文;张谷若的译作《大卫·考坡菲》因为主要遵循了目的语的语言规范,其译文地道并富有大量的四字词语、中文习语、典故、口语及方言;宋兆霖的译作《大卫·科波菲尔》主要遵循了交往的伦理,其译文通俗易懂,很好地完成了跨文化交流。第二,四位译者不同伦理取向的原因是因为各自翻译目的、翻译思想及所处的政治、文化背景不同。本研究不仅为《大卫·科波菲尔》的翻译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丰富了其译本的研究范围,而且对清末民初至21世纪早期这段时期的翻译伦理取向研究有所借鉴。
牟莹莹[8](2017)在《从巴赫金对话理论看David Copperfield宋兆霖汉译本》文中提出在巴赫金对话视角的关照下,人类的一切话语都处于和其他话语构成对话关系的复杂网络之中。翻译也不例外,是在一定社会历史语境发生的话语构建行为。翻译本身也可看做作者、主人公、读者及译者间在时代、社会、文化等语境下平等对话的过程。通过对比狄更斯的原着David Copperfield与宋兆霖先生的汉译本,把小说中的“对话”作为关注目标,通过“多声部”的对话分析把握小说人物的个性、思想以及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对比译文分析译者如何理解和处理原着的双声语,及译者所处的时空背景对译者翻译策略、译文风格、译作质量所产生的影响。研究问题主要围绕巴赫金对话理论对《大卫·科波菲尔》小说翻译分析的可行性和借鉴意义,宋兆霖汉译本是否忠实表现了原作对话关系的实质和内涵,如何在不同的时空体中呈现出原着丰富多层的杂语,译者是否在译文中流露出自己的“声音”,其原因是什么。通过对比和归纳分析,研究发现概述如下。复调是巴赫金对话主义重要的基本理论之一,为人们理解和批评文学作品开创了新的角度。狄更斯及其作品在俄国产生了特殊而深远的影响,尤其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更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用对话思想来评析狄更斯的作品及其译本不失为一个创新而又合理的选择。根据复调中的“大型对话”,原作者艺术性地将现实生活转换为文字呈现出来。译者抓住原文的历史语境,巧妙地还原文本与现实的对话关系,揭露了当时英国维多利亚社会的阶层、贫富差距问题。另一方面,“微型对话”关注文本中的“双声语”,是主人公与其他主人公,作者与主人公“对话”的表现。作者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巧妙地创造了“双声语”,字里行间中若隐若现,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同样也是译文“双声语”的还原者甚至创造者,经受着语言的考验。译文中不乏灵巧的翻译,充分再现了“双声语”的诗学效果。然而不少话语中的第二个声音被阻碍、放弃甚至改变,不完美的呈现往往给译文留下遗憾。杂语在社会交际中的相互作用,体现了人们不同声音、意向、立场、价值观的交锋,是现实生活的重要侧面。《大卫·科波菲尔》是反应现实生活的小说,自然不能不兼收并蓄地接纳社会杂语,反应了丰富的社会各阶层和职业面貌,人物话语有各自风格和立场。译者也相应地采取各种策略,充分利用地道的中文及其杂语背景,生动地还原作品中丰富的人物性格和思想。译者在对话交流中分别实现了翻译策略、话语的选择以及文本意义的构建等。由于译者与作者在不同时空体背景下的意识差异,他在译文中有意无意地流露出自己的“声音”,体现了译者对中国传统美德的崇尚和传承。巴赫金的对话主义为翻译批评提供了崭新的理论视角,它对翻译实践和译本分析的指导作用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
金甜[9](2016)在《从传记的虚实理论探析《大卫·科波菲尔》的自传色彩》文中研究表明《大卫.科波菲尔》是狄更斯写作生涯早期的最后一部作品,有着鲜明的自传特征,一直以来被文学批评界定性为自传体小说。本篇论文对比分析了作品中主人公和现实生活中狄更斯的人生经历,试图从文学的虚构与真实和传记的虚构与真实两个方面探讨《大卫.科波菲尔》的自传色彩,剖析狄更斯如何从文学审美视角运用修辞手段把现实生活经历升华为虚构文学作品,从而探析自传体小说这一文学流派的艺术特征。论文的第一部分以文献分析的方法详细描述了国内外最近三十年自传体小说的发展历程,同时总结和梳理了国内外自传文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及应用,为分析和研究《大卫.科波菲尔》的自传特征确立了理论框架。第二部分论文主要下几个方面来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狄更斯与作品主人公之间的相似点与不同点,比如:二者的婚姻、生活经历、家庭成员等,更主要的是他们经历的社会事件、历史事件以及文化立场的不同与相同之处。这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为第三部分深入分析《大卫.科波菲尔》的自传色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部分分别从文学的虚构与真实和传记的虚构与真实两部分分析《大卫.科波菲尔》的自传美学特征。狄更斯在小说中大量使用修辞,创立了狄更斯式黑色幽默;喜剧性语言的应用以及带有人文主义色彩的人物描写也是《大卫.科波菲尔》的重要特征,在狄更斯后期作品得以延续和完善。自传体小说是英美文学中一种重要的文学样式,《大卫.科波菲尔》是其中的典范。本篇论文对比分析了狄更斯和大卫的人生历程和价值观相似性和差异性,从而探究了狄更斯如何运用其高超的文学技能把真实生活经历虚构升华为美轮美奂的文学艺术作品,以期探析自传体小说遵从的美学原则及所表现的文学意义,为推进虚构性传记文学研究贡献了绵薄之力。
毕男[10](2015)在《从弗洛伊德心理学角度解析大卫·科波菲尔》文中认为批判现实主义流行于十九世纪的欧洲,是对以往现实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它对社会关系的深刻理解和对现实矛盾的深度揭示反映了十九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与罪恶的一面。它以人性论为基础的人道主义作为思想武器,引导人们走向善良、正义、博爱。查尔斯·狄更斯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他笔下的人物往往憎恶分明,在幽默的故事背后常蕴含着严肃的主题。狄更斯以敏锐的观察、娴熟的技巧、细致入微的笔法,展现出十九世纪英国的全貌。《大卫·科波菲尔》作为狄更斯的一部代表作,把十九世纪的欧洲社会状态描绘得淋漓尽致,可谓是批判现实主义的一部杰出着作。整部小说采用第一人称,融入了狄更斯自身的许多生活经历。《大卫·科波菲尔》是狄更斯的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尽管很多人已经对《大卫·科波菲尔》作出了不同层面的详尽分析,但是几乎很少有人从弗洛伊德心理学角度进行解读。本文试着借助该理论对《大卫·科波菲尔》的主人公大卫重新解读。本文的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查尔斯·狄更斯的生平经历以及写作风格,并对《大卫·科波菲尔》进行了介绍以及文献综述。本文的第二部分对弗洛伊德以及其理论进行了介绍,并论述了其心理理论和文学的联系。本文的第三部,根据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结构理论,一个完整的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在个体成长过程中,这三者并非同时出现,而是呈现出相互派生的关系,即本我中产生自我,而自我中又产生超我。大卫的成长和发展呈现出了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的特点。本文从狄更斯与这部作品间的联系入手,运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作者的童年经历为出发点,结合其成年后工作和婚姻经历,侧重分析狄更斯与其着作《大卫·科波菲尔》中主人公大卫的身世经历在本我、自我和超我中的具体体现,阐述狄更斯如何将自己投射到小说的主人公大卫身上,总结狄更斯在着作中的自我回归。在最后的结论部分,本文试图用弗洛伊德心理学理论对查尔斯·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进行了研究,并探讨出狄更斯创作时的心理动机及其潜意识。
二、“David Copperfield”:Perfect Reflection of Dickens’Creative Idea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avid Copperfield”:Perfect Reflection of Dickens’Creative Ideas(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语篇分析的英语文学阅读教学对高中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List of Abbreviations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
1.3 The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Discourse analysis |
2.1.1 The definition and theoretical basis of discourse analysis |
2.1.2 Methods of discourse analysis |
2.1.3 Empirical studies of discourse analysis |
2.2 Literature reading |
2.2.1 The definition of literature reading |
2.2.2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literature reading |
2.2.3 Empirical studies of literature reading |
2.3 Literary appreciation ability |
2.3.1 The definition of literary appreciation |
2.3.2 The definition of literary appreciation ability |
2.3.3 The composition of literary appreciation ability |
2.4 Summary |
Chapter Three Research Methodology |
3.1 Research questions |
3.2 Research subjects |
3.3 Research instruments |
3.3.1 English literature reading test |
3.3.2 Questionnaire |
3.3.3 Interview |
3.4 Experimental design of literature reading teaching |
3.4.1 The sele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
3.4.2 Contrastive class teaching mode |
3.4.3 Experimental class teaching mode |
3.4.4 Summary |
3.5 Research procedures |
3.5.1 Experimental preparation stage |
3.5.2 Experimental implementation stage |
3.5.3 The final stage |
3.6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
3.7 Summary |
Chapter Four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4.1 Effects of discourse-analysis based literature reading teaching on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mes |
4.1.1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mes before the experiment between twoclasses |
4.1.2 Students’understanding of themes after the experiment between twoclasses |
4.1.3 Students’understanding of themes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 inexperimental class |
4.2 Effects of discourse-analysis based literature reading teaching on students’understanding of characters |
4.2.1 Students’understanding of characters before the experiment between twoclasses |
4.2.2 Students’understanding of characters after the experiment between twoclasses |
4.2.3 Students’understanding of characters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 inexperimental class |
4.3 Effects of discourse-analysis based literature reading teaching on students’ appreciation of language description and structure |
4.3.1 Students’appreciation of language description and structure before theexperiment between two classes |
4.3.2 Students’appreciation of language description and structure after theexperiment between two classes |
4.3.3 Students’appreciation of language description and structure before and afterthe experiment in experimental class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
5.2 Limitations |
5.3 Implications and sugges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x Ⅰ The pre-test |
Appendix Ⅱ The post-test |
Appendix Ⅲ The questionnaire |
Appendix Ⅳ Interview outline and record |
Appendix Ⅴ Literature reading material and the analysis record |
Acknowledgements |
(3)维多利亚小说中“病房”的文学社会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摘要 |
Abstract |
Introduction |
Chapter One Sickrooms of Different Ages- Calling for Childness |
1.1 Sickrooms of Children |
1.2 Sickrooms of Adults |
Chapter Two Sickrooms of Different Genders- Herstory |
2.1 Sickrooms of the Females |
2.2 Sickrooms of the Male |
Chapter Three Sickrooms of Different Classes- Between the Good and the Evil |
3.1 Sickrooms of the Middle Class |
3.2 Sickrooms of the Working Class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4)超越与断裂:艾丽斯·默多克的“空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摘要 |
Abstract |
List of Abbreviations Used |
Introduction |
Research Background |
Void Revisited |
Literature Review |
Organization |
Chapter 1 Mystical Traces: Void Transcending Boundaries |
1.1 St.John of the Cross’s Void |
1.2 Void in Secularization:The Time of the Angels |
1.3 Simone Weil’s Void |
1.4 Void in Conversation:The Green Knight |
Chapter2 Zeitgeist Tracker:Dynamic Void |
2.1 Void and Individual Moral |
2.2 Void in Mediation:The Sea,the Sea |
2.3 Void and Public Ideology |
2.4 Void in Compromise:The Book and the Brotherhood |
Chapter3 Oriental Enlightenment:Buddhist Void |
3.1 Void in Tibetan Buddhism |
3.2 Void in Nirvana:The Sea,the Sea |
3.3 Void in Zen Buddhism |
3.4 Void in Shunyata:The Green Knight |
Chapter4 Experimental Forms:Intertextual Void |
4.1 Murdoch and Dostoevsky |
4.2 Void in Nihilism: The Times of the Angels |
4.3 Murdoch and Holocaust |
4.4 Void in Trauma:The Message to the Planet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5)认识自我:同情的转化与乔治·艾略特的现实主义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摘要 |
Abstract |
List of Abbreviations |
Introduction |
Chapter1 Sympathy as a Continuous Historical Concept |
1.1 Sympathy as the Embryo“Pity”in Aristotelian Tragedy |
1.2 Sympathy as the“Secret Operation of Feeling”in the Age of Sensibility |
1.3 Sympathy as the“Sympathetic Imagination”in the Romantic Aesthetics |
1.4 Sympathy as the“Extension of Sympathies”in the Victorian Novel Theory |
Chapter2 The Realism-cum-sympathy Aesthetics in Adam Bede |
2.1 The Realism-cum-sympathy Aesthetic and an Enlarged Moral Awareness |
2.2 Adam Bede and Adam’s Inarticulate Suffering |
2.3 Sympathy Transformed and the Growth of Higher Feeling |
2.4 Realism and the Humbly Faithful Dutch Painting |
Chapter3 Sympathy and the Epistemological Relativism in The Lifted Veil |
3.1 The Lifted Veil and Latimer’s Nightmare |
3.2 The Other’s Mind and the Epistemological Relativity |
3.3 Sympathy Transformed and the Growth of Mind |
3.4 Realism and the Cultural Schizophrenia |
Chapter4 Sympathy and the Sublime Enquiry in The Mill on the Floss and Middlemarch |
4.1 Maggie Trulliver’s Anger and Dorothea Brooke’s Terror |
4.2 The Divisive Social Body and the Sublime Enquiry |
4.3 Sympathy Transformed and the Emergence of the Sovereign Self |
4.4 Realism and the Panoramic View of the Organic Whole |
Chapter5 Sympathy and the Political Vision in Daniel Deronda |
5.1 Daniel Deronda and Daniel’s“Sabine Warrior” |
5.2 Community Lost and Individual Socialized |
5.3 Sympathy Transformed and Restoration of the National Community |
5.4 Realism and the Myth-making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6)法律与文学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及其补偿策略 ——以Patent Inventions: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the Victorian Novel第五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项目背景 |
第二节 项目目标与意义 |
第二章 译前准备 |
第一节 文本介绍 |
第二节 文本分析 |
2.2.1 法律与文学 |
2.2.2 文化缺省 |
第三节 翻译难点 |
第三章 文化缺省补偿策略的定位 |
第一节 文化缺省中的文化因素 |
第二节 文化缺省相应补偿策略 |
3.2.1 直译加注 |
3.2.2 文内补偿 |
第四章 结语 |
第一节 经验总结 |
第二节 尚未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7)《大卫·科波菲尔》四个中译本的伦理取向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List of Abbreviations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Research purpose |
1.3 Research methodology |
1.4 Research significance |
1.5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
2.1 Studies on translation ethics |
2.1.1 Development of studies on translation ethics in West |
2.1.2 Development of studies on translation ethics at home |
2.1.3 Applications of translation ethics |
2.2 Translation studies on Chinese versions of David Copperfield |
2.2.1 Charles Dickens and David Copperfield |
2.2.2 Chinese versions of David Copperfield |
2.2.3 Researches on Chinese versions of David Copperfield |
Chapter 3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Andrew Chesterman’s five models of translation ethics |
3.1.1 Ethics of representation |
3.1.2 Ethics of service |
3.1.3 Ethics of communication |
3.1.4 Norm-based ethics |
3.1.5 Ethics of commitment |
3.2 Significance and inter-relationship of the five models |
Chapter 4 Different Ethical Orientations in the Four Versions |
4.1 Differences in orientation to ethics of service |
4.1.1 Information change |
4.1.2 Phrase structure change |
4.1.3 Summary |
4.2 Differences in orientation to ethics of representation |
4.2.1 Literal translation |
4.2.2 Summary |
4.3 Differences in orientation to norm-based ethics |
4.3.1 Cultural filtering |
4.3.2 Trope change |
4.3.3 Summary |
4.4 Differences in orientation to ethics of communication |
4.4.1 Transposition |
4.4.2 Flexible literal translation |
4.4.3 Summary |
4.5 Orientation to ethics of commitment |
4.5.1 Explicitness change |
4.5.2 Summary |
4.6 Summary |
Chapter 5 Dominant Factors Influencing Different Ethical Orientations |
5.1 Different backgrounds |
5.1.1 Political backgrounds |
5.1.2 Cultural backgrounds |
5.2 Different translation purposes and translation thoughts |
5.2.1 Lin Shu’s purpose |
5.2.2 Dong Qiusi’s purpose |
5.2.3 Zhang Guruo’s translation thought |
5.2.4 Song Zhaolin’s purpose |
5.3 Summary |
Chapter 6 Conclusion |
6.1 Major findings |
6.2 Limitations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Ⅰ |
Appendix Ⅱ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Acknowledgements |
(8)从巴赫金对话理论看David Copperfield宋兆霖汉译本(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Introduction |
0.1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Purpose |
0.2 Dickens and David Copperfield |
0.3 Song Zhaolin's Translation Career |
0.4 Previous Applications of Bakhtinian Dialogism |
0.5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David Copperfield |
Chapter 1 Theoretical Rationale |
1.1 Bakhtin and His Influence |
1.2 Core Notions of Bakhtinian Dialogism |
Chapter 2 Presentations of Dialogic Relations in the Translation |
2.1 Connection of David Copperfield and Polyphony |
2.2 Revelation of the Macro-dialogue |
2.3 Efforts of Reproducing the Double Voice in Micro-dialogue |
Chapter 3 Revivification of Heteroglossia in the Novel |
3.1 Discourse of the Poor |
3.2 Discourse of the Rich |
3.3 Discourse about Specific Profession |
Chapter 4 Traces of Translator's Voice Left in the Translated Text |
4.1 Attenuation of Religious Tone |
4.2 Preference of Women's Virtue |
4.3 Appreciation of Filial Piety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9)从传记的虚实理论探析《大卫·科波菲尔》的自传色彩(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oretical Framework |
2.1 The Theory of Autobiographical Literature |
2.2 Studies on Charles Dickens |
2.3 Studies on David Copperfield |
Chapter 3 A Survey of Biographical Facts and Fictional Facts in DavidCopperfield |
3.1 Marriage |
3.1.1 The Love Affairs throughout Dickens' Life |
3.1.2 The Love Affairs Throughout David's Life |
3.1.3 The Comparison between Dickens and David's Love |
3.2 Dickens' Life Journey and That of David's |
3.3 Family Members |
3.4 Living Environment |
3.5 Historical Events and Social Environment |
3.6 Cultural Standpoint |
Chapter 4 An Analysis of Autobiographical Colors and Aesthetic Principles inDavid Copperfield |
4.1 Autobiographical Tone and the Humanitarian Spirit |
4.2 Fictions and Facts in Harmony |
4.3 Literary Devices |
4.3.1 Humor |
4.3.2 Irony |
4.3.3 Metaphor |
4.3.4 Personification |
4.3.5 Parallelism |
4.4 Aesthetic Principles |
Chapter 5 Conclusion |
References |
(10)从弗洛伊德心理学角度解析大卫·科波菲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Introduction |
1.1 Introduction to Charles Dickens |
1.2 Introduction to David Copperfield |
1.3 Literature Review |
2 Sigmund Freud's Psychological Theories and Its Relevance to Literature |
2.1 The Psychological Theory of Simon Freud |
2.2 The Relevance between Freud's 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Literature |
3 An Analysis of David Copperfield Under the Freud's Psychological Theory |
3.1 Reflection of Triple Personality Theory on David |
3.2 Id and David |
3.2.1 Reflection of Id on the Early Happy Childhood of Dickens |
3.2.2 Id in David |
3.3 Ego and David |
3.3.1 Ego and the Miserable Childhood of Dickens |
3.3.2 Ego in David |
3.4 Superego and David |
3.4.1 Superego-oppressed Subconsciousness and the Critical Realism of Dickens |
3.4.2 Superego in David |
Conclusion |
Notes |
Bibliography |
Publications during M.A.Study |
Acknowledgements |
四、“David Copperfield”:Perfect Reflection of Dickens’Creative Ideas(论文参考文献)
- [1]David Copperfield与张谷若汉译本的系统比较研究[D]. 寿银霜. 鲁东大学, 2021
- [2]基于语篇分析的英语文学阅读教学对高中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影响[D]. 贾娟.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3]维多利亚小说中“病房”的文学社会学研究[D]. 祖力亚·外力.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12)
- [4]超越与断裂:艾丽斯·默多克的“空虚”研究[D]. 岳剑锋.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5]认识自我:同情的转化与乔治·艾略特的现实主义书写[D]. 温晓梅.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1)
- [6]法律与文学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及其补偿策略 ——以Patent Inventions: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the Victorian Novel第五章为例[D]. 赵欣玥.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3)
- [7]《大卫·科波菲尔》四个中译本的伦理取向差异研究[D]. 胡利军. 湖南工业大学, 2017(01)
- [8]从巴赫金对话理论看David Copperfield宋兆霖汉译本[D]. 牟莹莹.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6)
- [9]从传记的虚实理论探析《大卫·科波菲尔》的自传色彩[D]. 金甜. 天津财经大学, 2016(12)
- [10]从弗洛伊德心理学角度解析大卫·科波菲尔[D]. 毕男. 东北林业大学,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