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光系统Ⅱ捕光色素结合蛋白基因的分离及其表达研究

毛竹光系统Ⅱ捕光色素结合蛋白基因的分离及其表达研究

论文摘要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光能的捕获和传递过程将会直接影响整个生物体的光合作用表现。在高等植物中,光系统II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LHC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LHCII主要的功能有以下四个方面:捕获和传递光能、光保护和过剩能量耗散、调节光能在两个光系统中分配和维持类囊体膜的结构等。光合作用反应植物对外界物质的同化能力,是植物的重要生理活动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对植物的生长速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竹子具有生长快、产量高等特点,意味着竹子具有较强的同化能力,本研究从竹子捕光色素结合蛋白基因的分离入手开展了工作,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RACE、RT-PCR等方法从毛竹克隆到了6个捕光色素结合蛋白基因cab-PhE3、cab-PhE1、cab-PhE5、cab-PhE8、cab-PhE10、cab-PhE11,分别属于光系统Ⅱ的lhcb1、lhcb2、lhcb3、lhcb4、lhcb5、lhcb6类基因家族。通过生物软件分析,该6个基因的CDS编码区均约在800900 bp左右,其编码蛋白的分子量在2830kD之间;与国际核酸和蛋白质数据库联网分析得知,6个基因与其它物种中的同类基因均有较高的相似性,其相似性多数在80%以上,特别是与水稻、玉米、大麦等亲缘关系较近的单子叶植物中该类基因的相似性更高,多数在90%以上;蛋白功能预测分析表明,该6个基因均含有典型的叶绿素a/b结合位点,推测其功能可能是与色素分子结合。对6个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进行比较发现:Cab-PhE3与Cab-PhE1和Cab-PhE5之间的相似性分别为72.6%和65.7%,而与Cab-PhE8、Cab-PhE10、Cab-PhE11之间的相似性分别为29.4%、41.4%和24.8%。Cab-PhE1和Cab-PhE5之间的相似性为66.5%。毛竹捕光色素结合蛋白基因的分离,丰富了该基因家族成员,为进一步了解lhcb家族基因在不同植物尤其是在竹类植物中的结构、功能及表达情况奠定了基础。2.实现了毛竹cab-PhE3、cab-PhE1、cab-PhE5基因在大肠杆菌BI21(DE3)中高效表达。通过添加酶切位点的方法将cab-PhE3、cab-PhE1、cab-PhE5基因编码成熟蛋白的序列部分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3a的相应位点,构建成原核表达载体pET- cab-PhE3 -mature、pET- cab-PhE1-mature和pET- cab-PhE5-mature。经IPTG诱导后,蛋白电泳结果显示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能够高效表达,其诱导表达蛋白的分子量均与cab-PhE3、cab-PhE1、cab-PhE5基因编码的成熟蛋白分子量相接近,这为进一步研究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与色素的体外重组特性奠定基础。3.研究了毛竹cab-PhE3、cab-PhE1、cab-PhE5、cab-PhE8、cab-PhE10、cab-PhE11基因的时空表达。毛竹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时间强光照射处理的Fv/Fm、qP、Yield、ETR值均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而F0、qN则随光照时间的延长而成上升趋势。实时定量PCR研究表明,cab-PhE3、cab-PhE1、cab-PhE5、cab-PhE8、cab-PhE10、cab-PhE11基因在不同光处理条件下表达明显不同。分别对强光照射2 hr、4 hr、6 hr的毛竹植株的lhcb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研究,发现cab-PhE3、cab-PhE1、cab-PhE5、cab-PhE8、cab-PhE10、cab-PhE11基因表达量呈现规律性变化,6个基因均随光照时间的延长而表达量减少。其中cab-PhE3和cab-PhE1基因表达情况变化较为明显。由此表明,毛竹捕光色素结合蛋白基因cab-PhE3、cab-PhE1、cab-PhE5、cab-PhE8、cab-PhE10、cab-PhE11在强光抑制的光保护过程中发挥着一定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光系统Ⅱ捕光色素蛋白基因及其蛋白复合体的研究
  • 1.1.1 光系统Ⅱ捕光色素结合蛋白基因的研究
  • 1.1.2 光系统Ⅱ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的组成
  • 1.1.3 光系统Ⅱ捕光色素蛋白之间的亲缘关系
  • 1.1.4 光系统Ⅱ捕光色素蛋白的结构
  • 1.1.5 光系统Ⅱ捕光色素蛋白中的色素定位
  • 1.1.6 光系统Ⅱ捕光色素蛋白的功能
  • 1.2 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的研究
  • 1.2.1 叶绿素荧光研究光合的基本原理
  • 1.2.2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及其意义
  • 1.3 竹子光合作用研究进展
  • 1.3.1 研究的主要对象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本研究的立论依据和研究意义
  • 1.5 本研究论文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lhcb 基因克隆的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lhcb 基因原核表达的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3 强光胁迫毛竹光抑制特征的材料与方法
  • 2.3.1 试验材料
  • 2.3.2 试验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lhcb 基因克隆与分析
  • 3.1.1 试验结果
  • 3.1.2 序列分析
  • 3.1.3 小结
  • 3.2 lhcb 基因原核表达的结果与分析
  • 3.2.1 试验结果
  • 3.2.2 试验分析
  • 3.2.3 小结
  • 3.3 强光胁迫毛竹光抑制特征的结果与分析
  • 3.3.1 试验结果
  • 3.3.2 试验分析
  • 3.3.3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2.1 毛竹lhcb 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4.2.2 毛竹lhcb 基因原核表达
  • 4.2.3 强光胁迫毛竹光抑制特征的研究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藻类特有的捕光色素蛋白——藻红蛋白的结构、功能及应用[J]. 科学通报 2020(07)
    • [2].毛竹捕光色素结合蛋白基因结构及表达模式分析[J]. 世界竹藤通讯 2015(06)
    • [3].高产水稻剑叶的叶绿素含量、捕光色素分子的内禀特性与饱和光强关系的研究[J].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2)
    • [4].光合电子流对光响应的机理模型及其应用[J]. 植物生态学报 2014(11)
    • [5].捕光色素蛋白复合物的研究进展[J]. 现代农业科技 2008(22)
    • [6].高分辨率菠菜光系统Ⅱ-捕光色素复合物超级复合体结构被揭示[J]. 蔬菜 2016(07)
    • [7].光合细菌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LH2的结构与功能[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11)
    • [8].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在高等植物光合作用捕光色素蛋白转运的分子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J]. 广东农业科学 2011(09)
    • [9].基于光响应机理模型的不同植物光合特性[J]. 生态学杂志 2016(09)
    • [10].遮阴对闽楠一年生和三年生幼树叶绿素荧光特性及能量分配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 2020(10)
    • [11].基于光响应机理模型的3种草本植物光合特性差异解析[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 [12].越冬期广玉兰阳生叶和阴生叶PSⅡ功能及捕光色素分子内禀特性的比较研究[J]. 植物研究 2017(02)
    • [13].光合电子流对光响应机理模型在超级晚稻光合特性研究中的应用[J]. 南方农业学报 2019(09)
    • [14].濒危植物云南金钱槭对光、水环境的适应性[J]. 生态学杂志 2008(06)
    • [15].PSⅡ组装与修复循环机制研究进展[J]. 植物生理学报 2019(02)
    • [16].几个杂交水稻品种蜡熟期剑叶光合特性研究[J]. 浙江农业学报 2019(03)
    • [17].温度对光系统Ⅱ中色素分子取向的影响[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4(02)

    标签:;  ;  ;  ;  ;  ;  

    毛竹光系统Ⅱ捕光色素结合蛋白基因的分离及其表达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