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蝴蝶带来防伪纸币的发明(论文文献综述)
李义臣[1](2021)在《柔性纺织基材表面结构生色光子晶体的稳定性及快速大面积组装研究》文中认为纺织品着色的常规途径主要是通过在纺织品上施加化学着色剂(染料或颜料)来产生颜色,而光子晶体结构生色是依靠光子晶体自身特定的纳米尺度物理结构实现对光子传播的调控,进而实现纺织品绚丽多彩、栩栩如生的可控结构生色效果。以胶体纳米微球为结构基元,通过胶体自组装在纺织基材表面构筑结构生色光子晶体是纺织品生态着色的有效途径。然而,由于微球-微球之间以及微球-纺织基材之间主要通过氢键和范德华力等弱作用力结合,因而由胶体纳米微球自组装形成的光子晶体的结构稳定性较差。直接采用柔性聚合物填充或封装光子晶体结构,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光子晶体结构的稳定性,但通常会导致结构色的饱和度降低,稳定性与饱和度难以兼容。另一方面,胶体微球自组装的过程复杂,耗时长,且难以实现大面积规整组装。上述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光子晶体结构生色技术在纺织品生态着色领域的实际应用。针对上述光子晶体的结构稳定性和组装效率方面的问题,本论文主要进行以下四方面的研究工作:(1)通过刚性微球(SiO2)和软质粒子(P(MMA-BA))共沉积组装构建稳定的SiO2/P(MMA-BA)复合光子晶体结构,研究共沉积自组装过程和机理,探讨二元体积比、粒径比和组装条件对复合光子晶体的结构稳定性和光学性质的影响,进而将建立的光子晶体稳定化方法扩展应用到SiO2非晶光子晶体结构体系和聚苯乙烯(PS)微球为基元的光子晶体结构体系;(2)设计并制备了一种以空心SiO2纳米微球(H-SiO2)为基元,以柔性聚合物PUA为骨架的H-SiO2/PUA特殊反蛋白光子晶体结构,研究该反蛋白光子晶体的光学性能调控机制,以及结构要素与高结构稳定性及高颜色饱和度之间的相关性;(3)通过胶体浓缩制备具有预结晶形态的PS液态光子晶体,分析不同体积分数下液态光子晶体的光学性质及结构特性,并通过理论计算阐明高体积分数下纳米微球的结晶机制;(4)研究开发基于液态光子晶体的外力剪切诱导组装技术,研究其组装过程、组装机理和组装条件,建立在纺织基材上光子晶体快速大面积规整组装的有效方法,并利用基材表面的润湿性差异进行结构生色光子晶体的图案化制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St?ber法和乳液聚合法分别合成了粒径范围在170~350 nm的单分散SiO2胶体纳米微球和粒径范围在40~140 nm的软质P(MMA-BA)乳胶纳米粒子。在刚性SiO2微球和软质P(MMA-BA)粒子共沉积组装过程中,P(MMA-BA)粒子被受限于逐渐结晶的SiO2微球的间隙中,最终熔融并在SiO2微球间形成“点焊”式物理粘合,显着提高共沉积组装形成的SiO2/P(MMA-BA)复合光子晶体的结构稳定性。随着体系中P(MMA-BA)聚合物的体积比增加,复合光子晶体结构的稳定性提高,但结构色的饱和度随之有所降低;P(MMA-BA)的粒径越小,对SiO2纳米微球自组装的扰动越小,越有利于形成高度规整有序的光子晶体结构。优化的二元体积比为100:1,P(MMA-BA)粒径为45 nm。该结构稳定性策略也适用于SiO2非晶光子晶体结构体系和PS微球为基元的光子晶体结构体系,显示很好的普适性。当用于经低表面能改性的SiO2微球形成的生色结构,可实现机械稳定性和浸润稳定性的双重提高。2.通过硬模板法合成了尺寸均一的H-SiO2纳米微球,并通过柔性聚合物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对H-SiO2光子晶体结构进行光固化封装,制备了H-SiO2/PUA反蛋白光子晶体结构。H-SiO2/PUA反蛋白光子晶体内部的周期性空气阵列与H-SiO2壳层及PUA骨架间形成稳定的较高折光指数差,使禁带强度稳定,结构色呈现高饱和度特性。PUA聚合物封装后形成的连续柔性骨架赋予了H-SiO2/PUA反蛋白光子晶体的高稳定性,从而实现纺织基材上结构生色光子晶体的高结构稳定性和高颜色饱和度的统一。以可聚合的PUA前驱液为墨水,通过选择性局部固化,还可实现结构生色反蛋白光子晶体的图案化制备。3.采用优化的乳液聚合法实现了聚苯乙烯(PS)纳米微球的宏量制备,将制得的PS胶体进行浓缩,可使其在高体积分数条件下自发结晶而形成具有预结晶形态的液态光子晶体结构。随着胶体中纳米微球体积分数的增加,胶体体系由无定形态向晶态转变,液态光子晶体结晶区域随之增大,结构色亮度增强。同时晶格中纳米微球的间距减小,结构色蓝移。理论计算表明,高体积分数下胶体纳米微球具有较高的势能垒以克服溶剂热运动的干扰,布朗运动区域被限制,有利于形成稳定有序的排列结构。液态光子晶体结构具有优异的动态恢复性,在自发组装形成的“晶态”与外力扰动后解组装形成的“无定形态”之间可逆转变。4.基于液态光子晶体结构的动态恢复性,在外力剪切诱导组装过程中,液态光子晶体在基材表面进行形态重构,形成液态光子晶体膜,随着溶剂的挥发,其结构历经两段蓝移过程,由非密堆积排列的液态光子晶体结构转变为紧密堆积排列的固态光子晶体结构。外力剪切诱导的组装过程可在2 min内快速完成,且不受尺寸限制,应用常规的染整加工设备和涂布方式,即可实现大面积光子晶体的快速制备。以表面具有亲-疏水性图案的织物为基底,可使液态光子晶体在亲水区域进行限域组装,实现色彩艳丽的多色结构色图案制备。
储霖[2](2019)在《改性糖基高分子结构生色材料的制备与性能》文中指出胶体微球的自组装和向基于微球的光子晶体模板中填充高分子构筑复合材料是制备聚合物光子晶体结构生色材料的两种重要途径。糖基高分子具有生物相容性、廉价易得且环境友好的特点,用其制备结构生色材料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目前所得的糖基高分子微球尺寸分布宽,无法用于组装光子晶体。若向实心球形成的光子晶体模板中填充糖基高分子来构筑结构色,折射率比低会造成颜色亮度低的问题。本论文以改性糖基高分子为原料,制备了两种形貌规整、粒径可控的胶体微球,通过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 3D、2D光子晶体材料。通过将改性糖基高分子填充到空心球的3D光子晶体模板中,源于高的折射率比,得到了亮丽的糖基高分子结构生色材料。传统的纳米沉淀法制备改性糖基高分子微球的过程存在成核与聚集生长的过程同时发生的问题,导致所得的微球尺寸分布宽。本论文以淀粉乙酸酯及乙基纤维素为原料,利用均匀成核固化法使成核与聚集生长过程分离,制备得到粒径为67~158 nm的窄尺寸分布的微球;经水热处理,通过奥斯特瓦尔德熟化,实现微球尺寸在1400 nm内均匀可控的调节,多分散性系数(PDI)可达0.05,解决了现有方法无法制备尺寸均匀且粒径可调的改性糖基高分子微球的问题。另外该方法也成功拓展到制备合成高分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实现微球在50~1000 nm内的均匀调节,为自上而下法制备高分子微球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以形貌规整、粒径可控的改性糖基高分子微球为组装单元制备光子晶体结构生色材料。利用粒径范围为200~300 nm的淀粉乙酸酯及乙基纤维素微球,成功构筑了 3D光子晶体,获得了蓝色、黄绿色、黄色、橙色及红色的结构色,符合3D光子晶体结构色的光学特性。利用400~800 nm淀粉乙酸酯及乙基纤维素微球成功构筑了 2D光子晶体,从蓝色到红色可调,具有2D光子晶体角度相关衍射的特性。将2D光子晶体图案化,并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复合,利用2D光子晶体光衍射特性实现了信息的加密。以醋酸纤维素为微球缝隙的填充材料,粒径296、257和227 nm的空心二氧化硅3D光子晶体为模板材料,将其复合后形成高的折射率比,获得了亮丽的红、绿、蓝色的光子晶体薄膜,其反射峰位置的实验值与理论值一致;薄膜具有一定的机械稳定性,循环弯曲1000次不被破坏,拉伸时断裂强度达20 MPa。由于薄膜还具有高透明性(透光率>80%),仅需通过改变观察角就可以实现该薄膜结构色与透明性的转换,使得其在纸币防伪领域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韩雪莹[3](2019)在《基于隐形潜像的图像防伪方法优化》文中研究表明光栅防伪技术以半色调图像加网与莫尔条纹原理为基础,运用相位调制法实现潜像的嵌入,利用光栅折射性能实现潜像的提取。本文以相位调制光栅防伪技术为研究依据,结合半色调图像结构特点,设计信息隐藏、潜像提取、质量优化、光栅设计的相关实验方案,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探究母版加网角度与潜像防伪的相关性,以获得潜像嵌入时的最适用网版角度,提高防伪质量。针对单通道母版和双通道拼接母版角度对潜像隐藏性与提取显着性的影响进行实验设计、分析与评价。单母版变角度潜像实验中,C通道作为防伪母版,其加网角度依次设计为0°、15°、45°、75°,将防伪信息嵌至不同网角母版中,设计对应光栅提取各角度母版中的潜像,并进行防伪特性评价。双母版变角度拼接潜像实验中,C和M组合成双通道,分别形成六种角度组合母版,将纵分且完全对称的“蝴蝶”形潜像两侧分别嵌入组合母版的左右两边,对防伪特性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母版网角会对潜像防伪质量产生影响,45°单母版网角下的防伪效果最佳;双母版网角组合为0o+45o时,综合防伪特性好。探索相位调制法对网点属性的作用规律,揭示潜像对图像呈色质量产生影响的机理。解析相位调制法中最小位置变换和中心位置变换模型,研究不同路径相位调制对潜像网点的作用规律,并量化得到网点中心距与网点面积率的变化量,并以此解析网点空间分布对网点显色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小位置和中心位置模型下的图像色彩再现质量分别为0.9113和0.8629,相位调制法改变了网点空间分布状态,网点排列方式与网点密度的变化影响了图像呈色效应。针对最小位置调制潜像存在上、下边界网点抖动明显以致图像色彩不能真实再现的问题,从微观角度分析潜像上、下边界网点的空间属性,并经过理论推导计算出边界网点的调制位置及网点百分比调整系数从而对传统相位调制法进行改进,并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实验比较与分析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改进方法得到的图像CISI评价数据提升10%左右,且FSIMc评价数据高达99%,这说明改进方法能明显提高图像的呈色效果,有利于颜色真实再现。针对线状光栅仅适用于调幅图像的属性,研究以调频图像为载体的相位调制潜像防伪技术,以扩大该技术的适用范围。采用相位调制法将潜像隐藏在误差扩散加网图像上,将图像互信息值作为隐藏效果的评价指标;基于光栅提取潜像原理,设计一种专属于该潜像的不规则光栅,进行提取实验;基于不规则光栅设计理念,探究其在调幅图像上的适用范围。实验结果表明,不规则光栅能够清晰提取调频图像中的潜像,同时适用于调幅图像的不同阶调。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相位调制潜像法为研究基础,提高潜像防伪效果与图像呈色性能,并扩大相位调制潜像防伪的适用范围,是光栅防伪技术领域的新拓展。
马玲玲[4](2019)在《液晶多层级超结构的操控及应用》文中指出大自然一直都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灵感的重要来源,它总能巧妙地基于最简单的构筑材料实现复杂多变的多层级超结构。也正是这种微纳尺度下有序的多层级嵌套,使得物质结构在宏观尺度上呈现出出人意料的优异特性。液晶作为一种典型的软物质构筑材料,因其可控的自组装特性而备受关注。近年来,基于胆甾相液晶螺旋结构和近晶相液晶缺陷态结构的应用被相继提出,人为操控液晶分子自组装,定制有序多层级超结构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由于液晶分子的自组装行为是由熵变主导的,其微观有序度难以实现长程化和微区结构仍不能实现任意操控。本文结合“自上而下”图案化光取向与“自下而上”液晶分子自组装方法,实现了胆留相液晶螺旋超结构和近晶相液晶缺陷态超结构的多维度操控,并进一步研究了这些多层级超结构的相关应用。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引入光控取向技术,首次实现了胆甾相液晶螺旋超结构的自由操控。这一方法使得大面积无缺陷光栅超结构的制备成为可能。结合动态掩膜曝光系统,更可以将螺旋轴的面内指向控制推向更高的水平,实现更多复杂的螺旋超结构,如阿基米德螺线型超结构。此外,为探究光控取向对螺旋轴操控的一般规律,本文还研究了超结构的相关动态过程、边界限制效应以及二畴取向与条纹方向之间的关系。并基于上述规律,获得了不同形状的阿基米德螺线型超结构和连续渐变的波浪光栅超结构。光控取向技术的引入大大提升了人们对螺旋超结构的操控能力,同时,也拓宽了人们对自组装软物质超结构的认识,为新型光子器件的设计和制作提供了全新的思路。2、基于开放式片上薄膜结构,系统地研究了胆甾相液晶螺旋超结构的光驱动光栅旋转及周期变化规律,实现了对指纹织构周期和方向的连续控制。其中,偶氮苯类手性剂分子开关的掺杂为光驱动光栅旋转提供了很强的灵活性,实现了高达987.8°的连续转动。此外,还详细地研究了光驱动光栅旋转和周期变化对手性剂掺杂浓度和曝光剂量的依赖性,并基于上述实验结果,构建了片上光驱动胆甾相液晶薄膜中分子指向矢分布模型。同时,也验证了该螺旋超结构在二维精密光束控制和粒子同步旋转操纵的能力,对光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3、提出了一种通过预设二维光控取向结构,实现三维近晶相液晶分子层“折纸术”,从而全方位操控近晶相液晶焦锥畴超结构的方法。通过引入周期性交替的正交取向结构,本文展示了一种全新的半环面焦锥畴阵列。这种超结构由于具有普通环面焦锥畴所不具备的非对称性而被赋予了两个全新的操控维度:形状和朝向。由此,通过取向结构和方向的精心设计,可以实现对近晶相液晶多层级超结构的全方位操控,包括焦锥畴尺寸、形状、朝向和排列。由于液晶分子固有的光学各向异性,对称性破缺的半环面焦锥畴阵列展现出了独特的偏振相关衍射特性,这一点将对先进功能材料与器件的开发产生重要的作用。4、在实现近晶相液晶分子层“折纸术”的基础上,基于各向异性焦锥畴微透镜阵列,提出了一种简单高效的四维可视化成像的方法。由于焦锥畴结构自由可控的相位剖面及其不对称性,基于该超结构的微透镜阵列可被赋予多焦点功能和偏振选择特性。本文以同心环式微透镜阵列为例,设计其透镜单元尺寸随径向增加、朝向随方位角渐变,由此目标探测物的四维信息(包括三维空间和偏振信息)便可通过单次快速成像,由所成最清晰像的坐标中获得。此外,这样的非对称性微透镜阵列还具备对目标物体深度信息解复用和偏振解复用的功能。这一研究大大拓宽了人们对有序超结构及其功能间联系的认识,有望在不久的将来,革新现有的显微成像和探测技术,为现代光学、物理、生物医学和军事等领域带来全新的机会。
沈菲[5](2018)在《瑞士纸币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过多年的设计探索,瑞士纸币设计的发展日趋成熟,并成为当今世界纸币设计的翘楚与典范。本文以自1907年至今的瑞士纸币设计为主要研究内容,瑞士纸币设计迄今经历了一百多年发展,九个系列纸币的更迭,梳理分析了瑞士纸币整个历史演变与发展脉络,并将其归纳划分为六个发展阶段,分别是“统一”、“开端与探索”、“过渡”、“转折与蜕变”、“成熟”、“创新”。对不同时期的瑞士纸币设计从瑞士历史、图像学、符号学、艺术史与设计史等多角度,分析和研究每个发展阶段瑞士纸币设计中的主题、图像、符号、象征与意义、设计形式与表现等多方面,挖掘和梳理瑞士纸币设计形成轨迹、演变过程和发展脉络,探究瑞士纸币设计如何实现其独立自主的纸币发展道路,构建出独具特色的现代纸币设计。通过从艺术设计角度对瑞士纸币的图像设计、版面编排设计、印刷与防伪技术等多方面进行细致地剖析,研究探讨瑞士纸币的设计风格与发展过程、设计理念、视觉原理及设计法则、设计手法与表现形式、整合与统筹设计的方法等。通过对瑞士纸币设计的研究得以洞悉不同时期的瑞士国情、时代背景、经济发展、历史文化、科学技术、艺术与设计等综合因素,对瑞士纸币的设计、变迁产生了多维度的影响。设计为纸币带来了改变与更多的可能性,瑞士纸币通过对瑞士现代平面设计的吸收与融合,令纸币设计出现了重要的转折与变化,呈现出全新的纸币面貌。同时,在瑞士纸币设计创新发展的演变过程中,设计师也发挥着重要的设计革新作用,使瑞士纸币的设计得到稳定延续与推进。瑞士纸币的设计理念与方法、设计语言与表现形式等多方面都呈现出可循之迹,全方面地探究瑞士纸币设计,不论是当下及未来纸币设计发展,亦或是对中国平面设计发展都提供了多维度、多方面的思考与启示。
董滋[6](2019)在《阐释翻译学视阈下The End of the Money汉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阐释学是一门关于意义、理解和解释的学科和方法论,而一切翻译活动的中心任务是理解与解释原文。因此阐释学与翻译这两者之间有着天然本质联系。将阐释学应用于翻译研究中,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都不容小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传统翻译研究均以原语为中心,强调原文神圣不可侵犯的价值和地位,而译文则被视为纯粹的文字转换形式,译者也被迫“隐身”。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之后,随着译学研究的发展,翻译理论呈现出了多元化走向,出现了“文化转向”,形成了不同的翻译流派。阐释翻译学肯定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将译者从幕后推到了幕前。英国学者乔治·斯坦纳在阐释翻译学理论中将翻译活动分为四个步骤:“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首先,译者的第一个步骤便是“投入信任”,相信待译作品有存在翻译的价值。第二步是侵入。虽是一个暴力的过程,却有着积极的作用。第三步是吸收。其目的就是为了吸收,是理解之后的表达阶段,也是整个翻译活动的核心。第四步是补偿。恢复流出原文的能量,实现平衡与公平。本翻译报告旨在探讨阐释翻译学视阈下The End of the Money的汉译。在阐释翻译学理论的指导下,本报告依据“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四个步骤,结合具体案例对译文进行了分析。本报告从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两个层面介绍报告写作背景,从词汇、句法、语篇三个特征分析原文的语言特征,重点分析在乔治·斯坦纳理论指导下,翻译四步骤与文本翻译的结合,如从句型和词汇层面侵入原文内部,理解吸收英文名词化结构和被动语态,通过补偿恢复原文和译文的能量平衡等。The End of the Money一书的翻译是在阐释翻译学视阈的指导下,采用有、无阐释翻译学理论指导的两种翻译方式进行案例分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阐释翻译学理论指导下的译文语言连贯,且恢复了原文中因翻译而流失的能量,能达到源语的表达效果,符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译文更具专业性与实用性。综上为阐释翻译学理论对这一文本汉译的指导优势。此外,本翻译实践也为科技类文本的汉译提供了良好的参考。
齐洪洲[7](2017)在《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研究》文中认为1878年,清政府效仿英国发行了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中国邮票设计艺术从此便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在历经清代、民国、新中国将近一百四十年的历史阶段中,中国邮票设计从最初的模仿、借鉴西方邮票的艺术形式到逐渐形成具有民族风格的成熟艺术形态,尽管历经曲折,但发展却从未间断。本文以中国邮票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收集梳理其发展历史,运用设计艺术学、历史学等方法呈现其在各个发展时期的历史语境、技艺场景、设计风貌,剖析其中的视觉语言、设计思想及艺术风格,并据此勾勒清晰的设计发展脉络和流变轨迹。全文对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的研究从四个层面展开:首先是历史层面,即中国邮票设计艺术的发展历程。这一层面不仅是文章的基础,也是全文的发展线索。文章在大量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得出以下结论:在“学西观”和“中体西用”思想的相互作用,使清代邮票的设计在照搬、模仿西方邮票设计格局的同时又体现出清代特有的艺术特色,是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下的必然呈现;在国统区邮票与解放区邮票并行发展的民国历史时期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新中国的邮票设计在建国初期获得良性发展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随之而来的文化大革命致使邮票事业呈现混乱状态,邮票设计工作也在反反复复中艰难前行;经过文革后两年徘徊时期的调整,改革开放初期的邮票事业繁荣发展,邮票设计也日渐成熟,特别是设计中民族风格的体现获得了极大成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近20多年的邮票设计继续向前发展并呈现出新的面貌。文章认为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历史可划分为移植期、借鉴期、自立期、探索期、曲折期、繁荣期和多元发展期。其次是物象层面,即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在各个时期的艺术特征。这一层面通过图表演示与文字阐述,对中国邮票各时期实物图像的构图、边饰、表现手法及影响因素等内容进行归纳与分析,总结其艺术特征,发掘艺术规律。本研究发现:中国邮票在近一百四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各时期邮票呈现出不同的图像特征,均是当时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和时代精神的反映与写照;中国邮票的设计历经了从最初模仿、借鉴西方邮票的艺术形式到逐渐形成具有民族风格的成熟艺术形态的曲折过程;在中国邮票设计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兼收并蓄,受到过许多艺术形式的影响,且这些艺术表现方式和手法被运用于邮票设计当中,而反过来有的邮票设计形式也对某些艺术形式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再次是技术层面,即中国邮票在各时期的印制技术特征。设计和印刷是邮票诞生的前提条件,二者缺一不可。本研究表明:中国邮票的印制从最初引进西方先进设备和技术人员,到目前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间一直不断向前发展,即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邮票印制水平仍得到一定的提高;中国邮票的印制在不同阶段显示出不同的印制特点,不同的设计形式产生不同的图像特征,而印刷又往往决定着设计的最终面貌,有时乃至决定着艺术风格,如解放区邮票所呈现出的强烈的木刻版画风格便是由这一时期特殊的印制条件所决定的。最后是现实层面,即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在数字时代背景下的面貌呈现。第七章紧扣现实,总结数字时代背景下中国邮票设计艺术所呈现出的多元发展新面貌,探讨数字化设计平台给邮票设计所带来的利弊关系,最后建立在各章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邮票设计艺术的发展脉络进行归纳总结和图表演示。在以上四个层面逐层阐述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的全面研究,本论文得出中国邮票设计艺术的发展历史可划分为移植期、借鉴期、自立期、探索期、曲折期、繁荣期和多元发展期;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历经了从最初模仿、借鉴西方邮票的艺术形式到逐渐形成具有民族风格的成熟艺术形态的发展过程;数字化设计平台在给邮票设计带来众多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定的弊端等主要结论。
袁霞[8](2017)在《基于亚波长结构的三色防伪光变器研究》文中提出亚波长两色光变技术已成功应用于防伪领域十多年,随着技术的普及,有效性开始下降。本文围绕方位角调节的亚波长结构三色光变防伪技术展开研究,研究了双层波导光栅的衍射特性,构建科学的评价函数克服设计变量多、一维亚波长光栅偏振敏感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亚波长一维单周期矩形结构的三色防伪光变器。采用微纳加工和真空蒸镀工艺制作了三色光变器样品,以简单结构实现了方位角调节的、自然光的蓝、绿、红三色光变效应。本文从设计难度、光学性能、视觉效应方面突破现有亚波长结构滤波技术的局限性,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一维单周期亚波长矩形结构的三色防伪光变器,理论分析了该结构的衍射特性。由于目前商用Rsoft软件不能支持方位角调节的TE、TM波同时入射的亚波长结构优化,本文自编严格耦合波分析法程序,实现嵌入式一维单周期亚波长矩形结构衍射效率的计算。自编程序通过Rsoft软件的验证,为下一步亚波长结构三色防伪光变器的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2.分别设计了以Si3N4和ZnS为覆盖膜的基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的亚波长结构三色防伪光变器。用TE、TM偏振光的叠加模拟自然光,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函数,结合严格耦合波法与遗传算法,优化得到三色光变器的最佳结构参数和产生蓝、绿、红光的入射方位角。模拟结果显示,在三个预设方位角下,以特定角度入射的TE、TM偏振光可同时在蓝、绿、红波段达到高反射效率。3.分析了亚波长结构三色防伪光变器的色散特性:材料色散主要影响反射波的共振位置,对整体反射效率影响不大。但反射峰的偏移在预设波段内,并不影响视觉效果;研究了关键结构参数和入射条件的变化对设计结果的影响规律:随着光变器周期、槽深、膜厚的增加,反射峰红移;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反射峰蓝移。其中,反射峰对周期最为敏感,在制作中要严格控制器件周期误差;同时给出了关键参数的冗余度,冗余度分析结果表明三色光变器具有良好的工艺可行性,对三色光变器的设计、制作和测试有重要指导作用。4.按参数冗余度分析结果严格控制工艺误差,根据实际镀膜情况进一步优化镀膜厚度,最终制作了Si3N4覆盖膜三色光变器,并对样品的结构和三色光变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测试表明:结构参数均控制在冗余度范围内,自然光照射下,随着方位角的改变,样品展现蓝、绿、红三色光变效果。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5.解释了光变器实现自然光三色光变效果的物理机理:一束平行白光照射亚波长波导光栅,除了零级衍射波,其他级次的波被耦合到波导层内成为导波,在传播过程中泄漏出去。当满足特定条件时,零级透射光与从波导光栅泄漏出去的透射光完全相消干涉,导致入射光完全反射,形成共振。进一步的等效介质理论分析表明,亚波长光栅的等效折射率依赖于入射光的方位角,不同方位角对应不同的等效折射率,因此有不同的共振波长与之相匹配。三色光变器使蓝、绿、红三种波长的反射光在对应的三个方位角上发生导模共振现象,从而实现方位角调节的三色光变效应。当光栅参数和入射角发生改变,反射峰随之红移或蓝移,是亚波长光栅外部传播的衍射场与波导光栅产生的泄漏模位相匹配的结果。部分位相不匹配的衍射光进入透射区域,引起共振响应的退化,表现为反射峰峰值的降低。本文提出的亚波长结构三色防伪光变器与现有的两色光变器件相比,设计难度更高,光学性能更好,视觉效应更丰富,因此防伪性能更好。其简单结构有利于制作高精度模板,后期可采用业界成熟的模压和镀膜工艺批量生产。以自然光为光源,方便公众在普通光照环境下识别,也可通过机读实现专家级防伪。因此在光变图像防伪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鹿璇[9](2017)在《接触式图像传感器彩色图像重建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接触式图像传感器于20世纪80年代末面世,1998年首次应用于扫描仪,21世纪初开始广泛应用于金融机具中,例如点钞机、清分机、ATM机等,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在金融机具应用背景下,接触式图像传感器的图像存在分辨率丢失、三色分离及噪声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将金融机具应用背景下的接触式图像传感器的彩色图像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在采用软件算法的方式解决其分辨率丢失问题、三色分离问题和噪声问题,从而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前提下提高接触式图像传感器的图像质量,最终提高金融机具的识别与鉴伪能力。本文结合图像处理领域中的相关研究,完成了以下几项工作:分析了接触式图像传感器的器件结构及成像原理,并对接触式图像传感器拍摄的彩色图像进行了建模,分析其图像的颜色模式及退化过程。提出针对接触式图像传感器彩色图像的重建算法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分辨率丢失问题、三色分离问题和噪声问题。针对接触式图像传感器图像的分辨率丢失问题,提出了基于群组和在线字典学习的超分辨率重建算法。利用图像非局部自相似性对图像块划分群组;再利用在线字典学习算法,结合外部图像数据和输入图像自身数据,为每个群组训练更为合适的字典;最后采用基于同步稀疏表示的重建算法,使单个颜色通道的图像分辨率得到提升。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结果优于其它经典算法,能够获得更加锐利的边缘和更加丰富的细节,很好的补充了丢失的信息,提高了图像的分辨率。针对将单色通道超分辨率重建算法应用于彩色图像的问题,结合引导滤波器实现了彩色图像重建算法。通过将超分辨率重建获得的亮度通道图像作为引导图像对色度通道的插值放大图像进行引导滤波,使得色度通道获得亮度通道的锐利边缘和丰富细节。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能进一步补充信息,提高图像的分辨率。针对接触式图像传感器图像的三色分离问题,提出了结合超分辨率重建和图像去马赛克算法的接触式图像传感器彩色图像的重建算法。通过结合图像去马赛克算法中常用到的通道间相关假设作为正则项参与图像的重建,充分利用了不同颜色通道之间的相关性,为接触式图像传感器彩色图像的重建提供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图像中的混叠效应,抑制三色分离现象。针对金融机具应用背景下运算资源及运算时间有限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灰度变换的接触式图像传感器彩色图像的快速重建算法,并结合归一化互信息对其进行了改进。此算法针对图像的特点而设计,主要采用线性运算,从而使得资源占用及运算时间都大大降低,使得接触式图像传感器彩色图像重建在金融机具上的实现成为可能。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能在较短的运算时间内消除三色分离现象、提升图像分辨率,获得较好的重建结果。本文采用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结合的方式来评价算法的重建结果图像。通过接触式图像传感器模拟图像和真实图像的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能很好的解决图像的分辨率丢失问题、三色分离问题和噪声问题。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对于难以识别的字符,使用本算法重建的图像能使识别率由91%提升至97%。目前,本算法已申请专利,并处于公示状态。
赵莹[10](2017)在《生物材料结构表征与仿生》文中研究指明受自然界中生物材料精细结构的启发,本文分别对有翅蚜虫蜡泌物、蒲棒和蝴蝶翅膀进行结构观察和成分分析,选取蒲棒和蝴蝶翅膀作为生物模板,制备了具有原始蒲棒结构和蝶翅结构的仿生功能性材料。对仿生材料进行了形貌及性能的测试,同时还探讨了不同浓度、不同溶液体系和不同煅烧温度等工艺参数对晶粒的尺寸、分布及复制结构形貌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SEM测试可知,有翅蚜虫蜡泌物是由空心丝状物缠绕形成的块状物,丝状物的长度在20100μm之间,丝状物壁厚大约为0.5μm,块状物尺寸约为1.3mm左右。通过红外光谱测试,有翅蚜虫蜡泌物由长链脂肪醇、饱和或不饱和的长链烃及带有芳香烃及其衍生物等构成。通过与工业蜡的XRD图谱对比,观察到有翅蚜虫蜡泌物的主峰位置与工业蜡的主峰位置非常接近,可初步确定他们的物相是相同的,经过与标准卡片对比证明有翅蚜虫蜡泌物是一种天然的生物蜡材料。(2)以蒲棒为模板,通过溶胶-凝胶法,将二氧化钛前驱体溶液沉积到蒲棒纤维上,在氮气气氛中进行高温碳化,在不同煅烧温度下,蒲棒纤维转变为碳纤维,前驱体转变成锐钛矿型二氧化钛,形成二氧化钛包裹碳的纳米纤维材料。在400℃煅烧条件下,蒲棒纤维的宏观结构基本保留完好,晶粒尺寸均匀未发生团聚。二氧化钛/碳纳米纤维材料在光致发光光谱中存在蓝光发射峰,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材料在可见光照射下,对有机染料有较好地降解效果。(3)以蒲棒为模板,通过配置不同前驱体溶液制备蒲棒纤维结构的氧化锌材料。实验结果表明以二水合醋酸锌添加柠檬酸铵的前驱体溶液能完整的复制蒲棒结构且晶粒较小,在光致发光光谱中发射峰强度最高。(4)通过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五种蝴蝶翅膀进行了形貌观察分析,并对蝴蝶翅膀进行成分及光学性能分析。绿带碧凤蝶的鳞片相对扁长,顶端呈多齿形,SEM测试显示鳞片微观结构为蜂窝状。绿带碧凤蝶的蓝色鳞片的反射曲线在465nm处出现最高峰,但反射率偏低,仅为6%左右,而绿色鳞片在507nm处出现峰值,处于绿色的波段内,反射率为7%。以绿带碧凤蝶作为生物模板,配制三种不同前驱体溶液制备蝶翅结构的氧化锌材料,最终得到以0.02 M的二水合醋酸锌添加柠檬酸铵的前驱体溶液能够完好的复制蝴蝶翅膀鳞片的精细结构。所制备的氧化锌材料在光致发光光谱中发射峰强度最高,紫外吸收测试表明,在370nm附近有一个明显的吸收峰,展现了良好光致发光及紫外吸收性能。
二、蝴蝶带来防伪纸币的发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蝴蝶带来防伪纸币的发明(论文提纲范文)
(1)柔性纺织基材表面结构生色光子晶体的稳定性及快速大面积组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仿生光子晶体结构 |
1.2.1 一维光子晶体结构 |
1.2.1.1 磁性光子纳米链 |
1.2.1.2 多层膜光子结构 |
1.2.1.3 手性向列纤维素液晶 |
1.2.2 二维光子晶体结构 |
1.2.2.1 二维胶体晶体 |
1.2.2.2 二维衍射光栅 |
1.2.3 三维光子晶体结构 |
1.2.3.1 蛋白石光子晶体结构 |
1.2.3.2 反蛋白光子晶体结构 |
1.2.3.3 非晶光子晶体结构 |
1.3 光子晶体结构色调控的功能性应用 |
1.3.1 机械响应传感 |
1.3.2 化学响应传感 |
1.3.3 光学防伪及信息存储 |
1.3.4 智能光学显示 |
1.4 光子晶体结构的稳定化 |
1.4.1 增强化学键结合 |
1.4.2 聚合物封装 |
1.4.3 软质微球基元的壳层融合 |
1.5 光子晶体结构的大面积组装 |
1.5.1 喷涂法 |
1.5.2 旋涂法 |
1.5.3 弯曲诱导振荡剪切 |
1.6 纺织品的光子晶体生态着色 |
1.6.1 光子晶体结构生色颜料 |
1.6.2 光子晶体结构生色膜 |
1.6.3 光子晶体结构生色图案 |
1.7 本论文的创新与特色 |
1.8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8.1 研究目标 |
1.8.2 主要研究内容 |
1.8.3 研究思路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柔性纺织基材上高稳定性复合光子晶体结构生色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2 单分散二氧化硅(SiO_2)纳米微球的制备 |
2.2.3 改性二氧化硅纳米微球的制备 |
2.2.3.1 烷基化二氧化硅(HDTMS-SiO_2)纳米微球的制备 |
2.2.3.2 氟化二氧化硅(FAS-SiO_2)纳米微球的制备 |
2.2.4 单分散聚苯乙烯(PS)纳米微球的制备 |
2.2.5 P(MMA-BA)乳胶纳米粒子的制备 |
2.2.6 SiO_2/P(MMA-BA)和PS/P(MMA-BA)复合光子晶体结构生色织物的制备 |
2.2.7 SiO_2/P(MMA-BA)非晶光子晶体结构生色织物的制备 |
2.2.8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光子晶体结构基元纳米微球的设计、制备及表征 |
2.3.1.1 单分散SiO_2胶体纳米微球的设计、制备及表征 |
2.3.1.2 改性SiO_2胶体纳米微球的设计、制备及表征 |
2.3.1.3 P(MMA-BA)乳胶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
2.3.2 高稳定性SiO_2/P(MMA-BA)复合光子晶体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 |
2.3.2.1 SiO_2/P(MMA-BA)复合光子晶体结构的形成过程与机理 |
2.3.2.2 二元胶体的体积比和粒径比对SiO_2/P(MMA-BA)复合光子晶体结构的影响 |
2.3.2.3 SiO_2/P(MMA-BA)复合光子晶体的结构稳定性研究 |
2.3.3 高稳定性SiO_2/P(MMA-BA)非晶光子晶体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 |
2.3.3.1 SiO_2非晶光子晶体的构筑及其结构特性 |
2.3.3.2 SiO_2非晶光子晶体结构的光学性能 |
2.3.3.3 SiO_2/P(MMA-BA)非晶光子晶体的结构稳定性研究 |
2.3.3.4 改性SiO_2微球为基元的非晶光子晶体结构色的耐浸润稳定性 |
2.3.4 高结构稳定性PS/P(MMA-BA)复合光子晶体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兼具结构稳定和颜色鲜艳的反蛋白光子晶体结构生色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2.2 聚苯乙烯(PS)模板微球的制备 |
3.2.3 空心二氧化硅(H-SiO_2)纳米微球的制备 |
3.2.4 空心二氧化硅/聚氨酯丙烯酸酯(H-SiO_2/PUA)反蛋白光子晶体结构的制备 |
3.2.5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H-SiO_2纳米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
3.3.2 H-SiO_2/PUA反蛋白结构生色光子晶体的制备与表征 |
3.3.3 H-SiO_2/PUA反蛋白结构生色光子晶体的光学性质调控 |
3.3.4 H-SiO_2/PUA反蛋白结构生色光子晶体的高饱和度特性 |
3.3.5 H-SiO_2/PUA反蛋白结构生色光子晶体的稳定性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具有预结晶形态的液态光子晶体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2.2 单分散聚苯乙烯(PS)纳米微球的宏量制备 |
4.2.3 具有预结晶形态的液态光子晶体的制备 |
4.2.4 固态光子晶体结构生色膜的制备 |
4.2.5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单分散PS纳米微球的宏量制备及其表征 |
4.3.2 液态光子晶体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能 |
4.3.3 胶体微球的体积分数对液态光子晶体的影响 |
4.3.4 不同体积分数下胶体微球预结晶行为的理论分析 |
4.3.5 液态光子晶体的动态恢复性 |
4.3.6 基于液态光子晶体墨水的结构生色图案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外力剪切诱导的光子晶体大面积快速组装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5.2.2 纺织基材的预处理 |
5.2.3 基于剪切诱导组装制备大面积结构生色光子晶体 |
5.2.4 测试与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外力剪切诱导的光子晶体组装过程及机理 |
5.3.2 液态光子晶体体积分数和基材表面润湿性对光子晶体结构的影响 |
5.3.3 纺织基材上大面积结构生色光子晶体的性能研究 |
5.3.4 基于基材润湿性差异的限域组装制备光子晶体结构生色图案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改性糖基高分子结构生色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光子晶体结构色 |
1.2.1 一维光子晶体 |
1.2.2 二维胶体光子晶体 |
1.2.3 三维胶体光子晶体 |
1.3 聚合物胶体微球的制备方法 |
1.3.1 自下而上法制备聚合物微球 |
1.3.2 自上而下法制备聚合物微球 |
1.4 糖基高分子结构生色材料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4.1 纤维素纳米晶自组装形成层状光子晶体 |
1.4.2 糖基高分子微球的制备问题 |
1.4.3 以糖基高分子为填充材料构筑光子晶体 |
1.5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 |
2 形貌规整且粒径可控的改性糖基高分子微球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试剂及仪器 |
2.2.2 淀粉乙酸酯微球的制备 |
2.2.3 乙基纤维素微球的制备 |
2.2.4 PMMA微球的制备 |
2.2.5 表征及测试方法 |
2.3 结果讨论 |
2.3.1 均匀成核固化法制备淀粉乙酸酯微球 |
2.3.2 水热法调控淀粉乙酸酯微球的尺寸 |
2.3.3 均匀成核固化法制备乙基纤维素微球 |
2.3.4 水热法调控乙基纤维素微球的尺寸 |
2.3.5 拓展两步法应用于制备PMMA微球 |
2.3.6 淀粉乙酸酯、乙基纤维素及PMMA制备微球过程的对比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改性糖基高分子微球的结构生色材料的制备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试剂及仪器 |
3.2.2 淀粉乙酸酯3D及2DPCs的制备 |
3.2.3 乙基纤维素3D及2DPCs的制备 |
3.2.4 2D光子晶体在信息加密方面的应用 |
3.2.5 表征及测试方法 |
3.3 结果讨论 |
3.3.1 基于淀粉乙酸酯微球的结构生色材料的制备 |
3.3.2 基于乙基纤维素微球的结构生色材料的制备 |
3.3.3 改性糖基高分子2DPCs在信息加密方面的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4 空心二氧化硅光子晶体/醋酸纤维素结构色薄膜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试剂及仪器 |
4.2.2 PS@SiO_2微球的制备 |
4.2.3 空心SiO_2光子晶体/醋酸纤维素结构色薄膜的制备 |
4.2.4 表征及测试方法 |
4.3 结果讨论 |
4.3.1 空心SiO_2光子晶体/醋酸纤维素结构色薄膜的形貌表征 |
4.3.2 空心SiO_2光子晶体/醋酸纤维素结构色薄膜的光学及力学性质 |
4.3.3 空心SiO_2光子晶体/醋酸纤维素结构色薄膜的图案化及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淀粉乙酸酯的凝胶渗透色谱图 |
附录B 微球的粒径分布图 |
附录C 常规纳米沉淀法得到的SANs水热前后SEM图及粒径分布 |
附录D 乙基纤维素分解产物质谱图 |
附录E 三维光子晶体的截面SEM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基于隐形潜像的图像防伪方法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数字加网 |
2.1.1 调幅加网 |
2.1.2 调频加网 |
2.2 光栅防伪技术 |
2.2.1 莫尔条纹 |
2.2.2 相位调制法 |
2.2.3 光栅特性 |
第三章 母版网角对潜像防伪效果的影响 |
3.1 变角度母版的潜像防伪 |
3.1.1 单母版变角度潜像防伪 |
3.1.2 双母版变角度拼接潜像防伪 |
3.2 潜像防伪评价算法 |
3.3 实验内容与评价 |
3.3.1 潜像防伪实现步骤 |
3.3.2 潜像防伪性评价 |
3.4 结语 |
第四章 相位调制潜像对图像呈色效果影响性研究 |
4.1 相位调制潜像位移方案 |
4.2 图像颜色质量评价 |
4.3 潜像影响图像色彩的机理 |
4.3.1 潜像对网点空间分布的影响 |
4.3.2 潜像对呈色效应的影响 |
4.4 结语 |
第五章 最小位置潜像对图像呈色效果的优化研究 |
5.1 相位调制模型的选择 |
5.2 最小位置调制法的改进 |
5.3 传统算法与改进算法的对比实验 |
5.3.1 实验步骤 |
5.3.2 质量评价 |
5.4 结语 |
第六章 调频加网图像的相位调制潜像防伪研究 |
6.1 调频潜像嵌入方案 |
6.1.1 误差扩散加网原理 |
6.1.2 调频图像中的潜像嵌入 |
6.2 调频潜像的隐藏效果评价 |
6.3 调频潜像的提取 |
6.3.1 常见光栅的提取效果 |
6.3.2 特定光栅的设计与提取 |
6.3.3 特定光栅的适用范围 |
6.4 结语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4)液晶多层级超结构的操控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胆甾相液晶 |
1.1.1 胆甾相液晶简介 |
1.1.2 指纹织构 |
1.1.3 指纹织构的应用 |
1.2 近晶相液晶 |
1.2.1 近晶相液晶简介 |
1.2.2 焦锥畴结构 |
1.2.3 焦锥畴结构的应用 |
1.3 液晶光控取向技术 |
1.3.1 光控取向技术简介 |
1.3.2 基于偶氮染料SD1的光控取向技术 |
1.3.3 基于DMD的微缩投影曝光系统 |
1.4 论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二章 胆甾相液晶螺旋超结构的操控 |
2.1 引言 |
2.2 基于光控取向技术的螺旋超结构操控 |
2.2.1 一维胆甾相液晶光栅超结构的实现 |
2.2.2 复杂胆甾相液晶螺旋超结构的实现 |
2.2.3 螺旋超结构的操控规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片上光驱动螺旋超结构及其应用 |
3.1 引言 |
3.2 片上光驱动胆甾相液晶螺旋超结构 |
3.2.1 光驱动光栅旋转和周期变化的规律 |
3.2.2 指向矢分布模型 |
3.3 片上光驱动螺旋超结构的应用 |
3.3.1 二维精密光束控制 |
3.3.2 粒子同步旋转操纵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近晶相液晶焦锥超结构的操控 |
4.1 引言 |
4.2 焦锥畴控制的现状 |
4.2.1 二维特殊表面控制 |
4.2.2 三维几何限制控制 |
4.2.3 其他控制方式 |
4.3 基于光控取向技术的近晶相液晶分子层“折纸术” |
4.3.1 对称性破缺半环面焦锥畴阵列的实现 |
4.3.2 多层级焦锥畴结构的全方位操控 |
4.3.3 对称性破缺焦锥超结构衍射特性的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各向异性微透镜阵列及其四维可视化成像 |
5.1 引言 |
5.2 各向异性近晶相液晶微透镜阵列 |
5.2.1 偏振选择特性 |
5.2.2 多焦点特性 |
5.3 基于各向异性微透镜阵列的四维可视化成像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瑞士纸币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瑞士纸币的统一(1907) |
第一节 地方纸币向国家纸币的演变 |
第二节 第一系列临时纸币 |
一、统一的图像符号与象征 |
二、阿尔伯特·沃尔什的新古典主义风格 |
三、约瑟夫·冯·斯托克与奥地利纸币的影响 |
第二章 瑞士纸币设计的开端与探索(1908—1942) |
第一节 第二系列纸币 |
一、费迪南德·霍德勒的纸币设计 |
二、尤金·伯南德的纸币设计 |
三、封闭式的版式构图 |
四、装饰图式的延续 |
第二节 战争时期的单张纸币 |
一、战争时期纸币中的主题与图像 |
二、纸币设计的延续与探索 |
三、1921年纸币设计竞赛的插曲 |
第三章 瑞士纸币设计的过渡(1938—1957) |
第一节 第四系列储备纸币 |
第二节 第五系列纸币 |
一、赫尔曼·埃顿本茨的纸币设计 |
二、皮埃尔·高查特的纸币设计 |
第三节 过渡阶段的改变与缺憾 |
一、向系列纸币的过渡 |
二、创作主体的过渡 |
三、向现代纸币设计的过渡 |
第四章 瑞士纸币设计的转折与蜕变(1970—1985) |
第一节 第六系列纸币 |
一、纸币生产环节的整合 |
二、纸币设计竞赛的改革与完善 |
三、主题与图像——瑞士学者 |
四、图像设计理念的革命与创新 |
五、版面的功能性分区设计 |
六、纵向版式的复兴与创新 |
第二节 第七系列储备纸币 |
一、罗杰·普丰德与纸币设计 |
二、“艺术与技术”的纸币设计理念 |
三、主题纸币设计 |
四、突破边框的图像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瑞士纸币设计的成熟(1989—1998) |
第一节 第八系列纸币设计竞赛 |
一、纸币设计规则的设定 |
二、平面设计师成为竞赛主角 |
三、纸币竞赛设计方案 |
第二节 主题与图像——瑞士艺术 |
一、主题与图像的选择 |
二、主题与图像的演绎 |
第三节 抽象化的图像语言 |
一、点 |
二、线 |
三、几何图形 |
第四节 版式分区与视觉融合 |
一、整体版式的统一 |
二、分区与融合 |
第五节 安全元素与视觉信息传达设计 |
一、“易”——视觉的提示与引导 |
二、“多”——由繁至简的信息处理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瑞士纸币设计的创新(2005—) |
第一节 第九系列纸币设计竞赛 |
一、新纸币系列作为一种预防措施 |
二、纸币设计规则的创新与延续 |
三、创新与多元的设计方案 |
四、曼努埃拉·普凡德团队与纸币设计 |
第二节 主题与图像——瑞士的多样性 |
一、主题概念与构成的创新 |
二、图像元素的构成 |
三、图像的叙事性与连贯性 |
第三节 设计与技术的创新与融合 |
一、新技术与设计的结合 |
二、安全防伪与图像的设计融合 |
三、视觉引导设计的延续 |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A:布鲁诺·蒙古齐访谈 |
附录 B:萝丝唛丽·惕思访谈 |
附录 C:莎宾·奥伯霍尔泽访谈 |
附录 D:阿德里安·赫伯格访谈 |
附录 E:曼努埃拉·普凡德访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阐释翻译学视阈下The End of the Money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Introduction |
Chapter 1 Task Description |
1.1 Background Information |
1.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1.2 Research Significance |
1.1.2.1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
1.1.2.1 Practical Significance |
1.2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SLT |
1.2.1 Main Contcnt of the SLT |
1.2.2 Language Features of the SLT |
1.2.2.1 Lexical Features |
1.2.2.2 Syntactic Features |
1.2.2.3 Discourse Features |
Chapter 2 Translation Process Description |
2.1 Pre-Translation |
2.1.1 Reading the Source Texts |
2.1.2 Choice of Translation Tools |
2.1.3 Translation Schedule |
2.2 During-Translation |
2.2.1 Consultion of Reference Materials |
2.2.2 Sample Translation |
2.2.3 Drafting Translation |
2.3 Post-Translation |
2.3.1 Modification |
2.3.2 Finalization |
2.3.3 Reflection |
Chapter 3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Brief Introduction to Hermeneutics |
3.1.1 The Origin of Hermeneutics |
3.1.2 The Development of Hermeneutics |
3.1.3 Definition and Important Factors of Hermeneutics |
3.2 Steiner's Hermeneutic Translation Theory |
3.2.1 Trust |
3.2.2 Aggression |
3.2.3 Incorporation |
3.2.4 Compensation |
3.3 The Relation of Hermeneutics and Translation |
Chapter 4 Literature Review |
4.1 Research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Hermeneutics in Translation |
4.1.1 Studies of Hermeneutic Translation Theory Abroad |
4.1.2 Studies of Hermeneutic Translation Theory at Home |
4.2 Researches on Scientific Text Translation |
4.2.1 Researches on Scientific Text Translation Abroad |
4.2.2 Researches on Scientific Text Translation at Home |
Chapter 5 Case Analysis |
5.1 Trust-based Translation |
5.1.1 The Social Value of the Souurce Text |
5.1.2 The Translation's Personal Factors |
5.2 Aggression-based Translation |
5.2.1 Lexical Aggression |
5.2.1.1 Aggression on Polysemy |
5.2.1.2 Aggression on Terminology |
5.2.2 Syntactical Aggression |
5.2.2.1 Synchronizing |
5.2.2.2 Reversing |
5.2.2.3 Division |
5.3 Incorporation-based Translation |
5.3.1 Incorporation of Nominalization |
5.3.1.1 Translated into Subject-redicate Structure |
5.3.1.2 Translated into Verb-object Structure |
5.3.2 Incorporation of Passive Sentence |
5.3.2.1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Passive Sentence |
5.3.2.2 Translatcd into Chinese Active Sentence |
5.4 Compensation-based Translation |
5.4.1 Parenthesis |
5.4.2 Amplification |
Chapter 6 Difficulties and Implication |
6.1 Difficulties in the Translation Task |
6.1.1 Incorporation of Long Sentences |
6.1.2 Translation of Polysemy |
6.2 Implication in the Translation Task |
6.2.1 Reference to the Parallel Texts |
6.2.2 Importance of Theoretical Guidance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Appendix B(翻译材料原文) |
Appendix C(翻译材料译文) |
Appendix D(中英文长摘要) |
(7)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三、相关范畴与命题 |
(一) 邮票之“设计艺术” |
(二) 邮票之“技艺场景” |
(三) 邮票之“研究范围” |
四、篇章结构与主要观点 |
五、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移植期(1878-1911年) |
第一节 历史语境 |
一、舶来与肇始 |
二、通信机构多样 |
第二节 技艺场景 |
一、设计人员单一 |
二、印制借法西方 |
第三节 设计风貌 |
一、九宫图式 |
二、象征设计手法 |
三、直、曲装饰风格 |
四、清邮“图像无人” |
五、影响设计风貌的深层因素 |
小结 |
第二章 借鉴期(1912-1949年) |
第一节 历史语境 |
一、扬弃与推进 |
二、民国时期的中华邮政 |
第二节 技艺场景 |
一、设计人员多样 |
二、印制工艺精良 |
第三节 设计风貌 |
一、文字加盖 |
二、构图形式 |
三、设计主题“通俗化” |
四、西藏特色 |
五、影响设计风貌的主要因素 |
小结 |
第三章 自立期(1930-1949年) |
第一节 历史语境 |
一、分隔与交融 |
二、人民邮政的开创与建立 |
第二节 技艺场景 |
一、设计队伍广大 |
二、印制工艺朴质 |
第三节 设计风貌 |
一、构图形式 |
二、独特的汉字设计形式 |
三、图案象征意义鲜明 |
四、人物图像丰富多彩 |
五、影响设计风貌的主要因素 |
小结 |
第四章 探索期(1949-1966年) |
第一节 历史语境 |
一、承继与开创 |
二、中国邮政的新纪元 |
第二节 技艺场景 |
一、设计群体稳定 |
二、印制工艺精致 |
第三节 设计风貌 |
一、铭记与志号 |
二、幅面种类增多 |
三、构图形式多样 |
四、常见图案的表现方式 |
五、初探民族风格 |
六、设计开始走出国门 |
七、影响设计风貌的主要因素 |
小结 |
第五章 曲折期(1966-1978年) |
第一节 历史语境 |
一、低迂与激昂 |
二、邮政机构的波动 |
第二节 技艺场景 |
一、设计群体萎缩 |
二、印制精益求精 |
第三节 设计风貌 |
一、志号变化频繁 |
二、设计形式产生变化的纪念邮票 |
三、面貌单一的“文”字邮票 |
四、略有起色的编号邮票 |
五、好转并反复的“纪”(J)、“特”(T)邮票 |
六、徘徊中发展的“纪”(J)、“特”(T)邮票 |
七、客观看待“文革”邮票设计风格 |
小结 |
第六章 繁荣期(1979-1991年) |
第一节 历史语境 |
一、溯源与逐流 |
二、邮政机构健康发展 |
第二节 技艺场景 |
一、设计群体扩展 |
二、印制工艺精美 |
第三节 设计风貌 |
一、题材丰富 |
二、品种增多 |
三、新的构图形式 |
四、民族风格愈加鲜明 |
五、其它风格亦出精品 |
六、现代设计手法初露端倪 |
七、首轮十二生肖系列邮票的设计获得成功 |
小结 |
第七章 多元发展期(1992-2015年) |
第一节 历史语境 |
一、承载与传播 |
二、通信网络的全球化 |
第二节 技艺场景 |
一、设计群体多元 |
二、印制工艺精湛 |
第三节 设计风貌 |
一、选题侧重点有所调整 |
二、铭记、志号再次改变 |
三、票型种类多样 |
四、民族风格依然保持 |
五、其它风格崭露头角 |
六、现代设计手法日益丰富 |
七、先抑后扬的二、三轮十二生肖系列邮票设计 |
八、数字设计平台对邮票设计的影响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基于亚波长结构的三色防伪光变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防伪技术概述 |
1.2 光变图像防伪技术 |
1.3 基于亚波长结构光变图像防伪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亚波长结构光学元件的制作和复制技术 |
1.4.1 纳米压印模板的制作 |
1.4.2 亚波长结构光学元件的复制技术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本文的创新点 |
1.5.3 本文的结构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亚波长结构三色防伪光变器的理论基础 |
2.1 亚波长结构的滤波原理 |
2.1.1 导模共振效应 |
2.1.2 等效波导模型 |
2.2 严格耦合波分析法 |
2.2.1 矢量衍射理论概况 |
2.2.2 任意偏振光入射双层亚波长波导光栅的严格耦合波分析法 |
2.3 遗传优化算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亚波长结构三色防伪光变器的设计及分析 |
3.1 亚波长结构三色防伪光变器的设计 |
3.1.1 亚波长结构三色防伪光变器仿真模型的建立 |
3.1.2 严格耦合波程序的编制及验证 |
3.1.3 评价函数的建立 |
3.1.4 遗传算法优化 |
3.2 设计结果及验证 |
3.3 亚波长结构三色防伪光变器的物理机理分析 |
3.4 材料色散分析 |
3.5 关键参数冗余度分析 |
3.5.1 周期冗余度分析 |
3.5.2 槽深冗余度分析 |
3.5.3 膜厚冗余度分析 |
3.5.4 入射角冗余度分析 |
3.5.5 结论 |
3.6 基于ZnS覆盖膜三色光变器的设计及分析 |
3.6.1 基于ZnS覆盖膜三色光变器的设计 |
3.6.2 材料色散分析 |
3.6.3 参数冗余度分析 |
3.6.4 结论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亚波长三色防伪光变器的制作及测试 |
4.1 Si模板制作及结构测试 |
4.1.1 电子束曝光 |
4.1.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反应离子刻蚀(ICP-RIE) |
4.1.3 工艺参数及结构测试 |
4.2 PET版制作及结构测试 |
4.2.1 软刻蚀 |
4.2.2 紫外压印 |
4.2.3 电镀 |
4.2.4 热压印 |
4.2.5 结构测试 |
4.3 镀膜工艺及结构测试 |
4.3.1 镀膜工艺简介 |
4.3.2 蒸发镀膜 |
4.3.3 确定镀膜厚度 |
4.3.4 工艺参数及膜厚测试 |
4.4 亚波长结构三色防伪光变器反射效率测试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接触式图像传感器彩色图像重建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 |
1.2.2 图像配准方法 |
1.2.3 图像去马赛克方法 |
1.2.4 图像去噪方法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2 彩色CIS成像原理 |
2.1 引言 |
2.2 接触式图像传感器(CIS)成像原理 |
2.2.1 CIS模块结构及工作原理 |
2.2.2 彩色CIS成像原理 |
2.3 彩色CIS图像分析 |
2.4 彩色CIS图像重建问题分析 |
2.4.1 分辨率丢失问题 |
2.4.2 三色分离问题 |
2.4.3 噪声问题 |
2.5 本章总结 |
3 基于群组和在线字典学习的超分辨率图像重建算法 |
3.1 引言 |
3.2 基于稀疏表示的超分辨率图像重建算法 |
3.2.1 基于样例的超分辨率重建算法 |
3.2.2 自然图像稀疏先验 |
3.2.3 基于稀疏表示的超分辨率图像重建算法 |
3.3 基于群组的稀疏表示 |
3.3.1 图像非局部自相似先验 |
3.3.2 基于群组的稀疏表示建模 |
3.4 在线字典学习 |
3.5 同步稀疏编码 |
3.6 算法流程 |
3.6.1 在线字典学习阶段 |
3.6.2 稀疏编码重建阶段 |
3.7 实验分析 |
3.7.1 实验设计及参数设置 |
3.7.2 基于无噪自然图像的对比实验 |
3.7.3 基于含噪自然图像的对比实验 |
3.7.4 基于CIS图像的对比实验 |
3.7.5 运算时间对比 |
3.8 本章总结 |
4 结合引导滤波器的彩色图像重建算法 |
4.1 引言 |
4.2 典型的颜色空间 |
4.2.1 RGB颜色空间 |
4.2.2 CMY颜色空间 |
4.2.3 YUV颜色族 |
4.2.4 HSI颜色族 |
4.2.5 CIE颜色族 |
4.2.6 颜色空间的比较与选择 |
4.3 引导滤波器 |
4.3.1 引导滤波器 |
4.3.2 引导滤波器特性 |
4.3.3 引导滤波器参数分析 |
4.4 算法流程 |
4.5 实验分析 |
4.5.1 实验设计及参数设置 |
4.5.2 无噪自然图像对比实验 |
4.5.3 含噪自然图像对比实验 |
4.5.4 CIS图像对比实验 |
4.6 本章总结 |
5 结合超分辨率重建与图像去马赛克的彩色CIS图像重建算法 |
5.1 引言 |
5.2 彩色CIS图像重建问题 |
5.3 通道间相关正则项 |
5.3.1 通道间相关性 |
5.3.2 通道间相关正则项 |
5.4 基于遗传算法的最优化过程 |
5.4.1 遗传算法 |
5.4.2 利用遗传算法求解彩色CIS图像重建最优化问题 |
5.5 算法流程 |
5.5.1 超分辨率重建阶段 |
5.5.2 彩色图像重建阶段 |
5.6 实验分析 |
5.6.1 实验设计及参数设置 |
5.6.2 基于模拟CIS图像的对比实验 |
5.6.3 基于真实CIS图像的对比实验 |
5.6.4 运算时间对比 |
5.7 本章总结 |
6 基于灰度变换的彩色CIS图像快速重建算法 |
6.1 引言 |
6.2 基于灰度变换的重建算法 |
6.2.1 图像特性分析 |
6.2.2 基于灰度变换的重建算法 |
6.3 基于互信息的改进算法 |
6.3.1 互信息 |
6.3.2 改进算法 |
6.4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去噪算法 |
6.4.1 主成分分析 |
6.4.2 基于群组的去噪算法 |
6.5 算法流程 |
6.6 实验分析 |
6.6.1 实验设计与参数设置 |
6.6.2 基于模拟CIS图像的对比实验 |
6.6.3 基于真实CIS图像的对比实验 |
6.6.4 运算时间对比 |
6.7 本章总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项目情况 |
致谢 |
(10)生物材料结构表征与仿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生物模板合成法 |
1.2.1 植物模板合成法 |
1.2.2 动物模板合成法 |
1.2.3 微生物模板合成法 |
1.3 纳米材料 |
1.3.1 生物模板法制备TiO2纳米材料 |
1.3.2 生物模板法制备ZnO纳米材料 |
1.4 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有翅蚜虫蜡泌物结构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有翅蚜虫蜡泌物的结构分析 |
2.2.1 实验原料与方法 |
2.2.2 有翅蚜虫蜡泌物微观结构 |
2.2.3 有翅蚜虫蜡泌物红外光谱与分析 |
2.2.4 有翅蚜虫蜡泌物X射线衍射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运用蒲棒作为模板制备仿生材料 |
3.1 引言 |
3.2 蒲棒的微观结构与特征分析 |
3.2.1 实验方案 |
3.2.2 蒲棒纤维微观结构 |
3.2.3 蒲棒纤维红外光谱与分析 |
3.3 蒲棒纤维复合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与分析 |
3.3.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3.2 实验试剂 |
3.3.3 实验步骤 |
3.3.4 二氧化钛/碳纳米纤维测试结果与性能分析 |
3.4 具有蒲棒结构纳米氧化锌的制备与分析 |
3.4.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4.2 实验试剂 |
3.4.3 实验步骤 |
3.4.4 蒲棒结构纳米氧化锌测试结果与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运用蝶翅作为模板制备氧化锌仿生材料 |
4.1 引言 |
4.2 原始蝶翅模板的选择 |
4.2.1 蝶翅光学显微镜观察 |
4.2.2 蝶翅微观形貌与表面结构 |
4.2.3 蝶翅红外光谱与分析 |
4.2.4 蝶翅光学性能分析 |
4.3 具有蝶翅结构氧化锌材料的制备与分析 |
4.3.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3.2 实验试剂 |
4.3.3 实验步骤 |
4.3.4 蝶翅结构氧化锌测试结果与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蝴蝶带来防伪纸币的发明(论文参考文献)
- [1]柔性纺织基材表面结构生色光子晶体的稳定性及快速大面积组装研究[D]. 李义臣. 浙江理工大学, 2021
- [2]改性糖基高分子结构生色材料的制备与性能[D]. 储霖. 大连理工大学, 2019
- [3]基于隐形潜像的图像防伪方法优化[D]. 韩雪莹.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5)
- [4]液晶多层级超结构的操控及应用[D]. 马玲玲. 南京大学, 2019(01)
- [5]瑞士纸币设计研究[D]. 沈菲. 中国美术学院, 2018(01)
- [6]阐释翻译学视阈下The End of the Money汉译实践报告[D]. 董滋.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7)
- [7]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研究[D]. 齐洪洲.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8]基于亚波长结构的三色防伪光变器研究[D]. 袁霞. 深圳大学, 2017(07)
- [9]接触式图像传感器彩色图像重建方法研究[D]. 鹿璇. 武汉大学, 2017(06)
- [10]生物材料结构表征与仿生[D]. 赵莹. 长春理工大学,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