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经理:当“准备”正在进行时

女经理:当“准备”正在进行时

一、女性经理人:“备战”进行时(论文文献综述)

周莹[1](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提出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杜敏[2](2020)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安庆警政研究(1927-1937)》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自清末引进西方的近代警察制度以来,经过北洋政府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警政体系。安庆市于1903年设立安庆市警察总局,北洋政府时期更名为安徽省城警察厅,后又易名为安徽省会警察厅。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安庆市的警政在继承了北洋政府时期警政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国民政府制定的相关规定,对安庆市警察机关内部的组织结构以及警察的任用、奖惩、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安徽政局比较稳定,安庆的警政也进入了一个较为快速的发展阶段,警察专业化程度提高,执行的职能日益增多,除了维持安庆市内的治安秩序,还需要负责管理城内的公共卫生,普及卫生知识,提高人们的卫生素质。在整顿社会陋习方面,警察需要打击烟、赌、娼等败坏社会风气的行为。除此之外,由于这一时期,国民党军队正在对中共及红军实行军事围剿,安庆警察还承担着反共的政治职能,对社会舆论、社会团体进行严格的监控。经过十年的发展,安庆市的警政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通过完善公安局的组织结构,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转变警察的执法理念等方式提高了政府的治安管理水平,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此时的警政发展也存在着经费支绌、军队妨碍执法、军警冲突严重等问题。

陈沐[3](2018)在《奥斯卡体育电影的意义生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奥斯卡体育电影的故事叙述和价值表达方式具有典型性,通常以体育为架构,涵盖人物的成长纠葛、人际关系变化等元素,以体育探查人性。而以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体育电影为研究样本,更能让我们理解经典体育电影的意义结构方式,形成有益经验供中国体育电影参考。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共有三个部分。首先,以现象引出问题,对当前中国电影市场及体育电影的发展状况进行思考,提出核心问题。而后,通过对中外现有关于体育电影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了解研究进展及未研究区域,结合本研究问题找准定位。最后,论述本研究的操作流程、思路与方法。第二章对所选取的样本奥斯卡体育电影进行概述。本章分别对核心概念、奥斯卡体育电影的发展历程和奥斯卡金像奖颁发历史上体育电影的表现情况进行梳理,确定研究的内涵与外延。第三章从形式层面,基于故事剧作的分析范式,以情节结构、人物、故事类型三个角度对所涉及的奥斯卡体育电影进行文本分析。研究发现,奥斯卡体育电影遵循经典叙事结构的设计模式,形成大情节,故事完整明确,主要人物与事件、困境的解决密切关联。人物出身的不同对情节的推进也有所不同。贫民主角的情节演进路径呈现斜N型和变异状态的倒V型,平民主角则呈现V型状态。人物的关系也多清晰明了。总体看来,奥斯卡体育电影属于“金羊毛”型电影,主人公在自己的“团队”协助下,在前往寻找“金羊毛”的“路途”中需要克服一系列问题。第四章从价值层面分析奥斯卡体育电影所折射出的精神意涵,具体表现为励志、救赎和改变三种价值取向。奥斯卡体育电影的意义生成,即基于形式层面的故事表达方式与技巧,将承载美式价值取向的精神观念包裹其中,完成意义输出。故而,第五章结合中国体育电影的发展情况并联前四章的主要观点,论述奥斯卡体育电影对我国体育电影的启示与借鉴意义。论文指出故事叙述能力是当前我们的体育电影难以实现突围的关键问题,同时适度延展,提出作为生活方式的体育还没有真正落地是成为当前困境的社会因素。综上,论文对奥斯卡体育电影的故事分析及精神内涵拆解,为的是给我国体育电影创作提供来自故事剧作角度的参考,这是本文的学术价值所在。讲故事的能力在现代社会愈发重要,奥斯卡体育电影能够以朴实而带有冲击感的叙事手段将故事人物的不平凡经历戏剧化呈现,再在体育竞技的大框架内发生,更展现对于人、生命的敬畏与探索。

卞梁[4](2018)在《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广泛搜集及阅读诸多近代赴台西人所着文本的基础上,尝试较为清晰、全面地分类概括近代西人所见台湾的方方面面,提炼出具有普遍共性的西人“台湾印象”;结合十九世纪西方文化背景及中西交往环境,对西人“台湾印象”的建构方式进行解析;在行文中,注重对樟脑战争、牡丹社事件、中法战争等关键历史节点进行论述,以西人的视角来审视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对近代台湾发展轨迹所产生的影响;综合借鉴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理论,运用实证主义、功能主义、东方学、西方优越论等学科方法,分析影响西人台湾印象形成的多方面因素,并进行一一例证,最终将十九世纪西人眼中台湾的大致面貌呈现出来。本文认为,由于十九世纪赴台西人一方面长期处在西方优越论与西方中心主义裹挟之下,一方面又对神秘的东方文明充满着好奇,因此来台后,他们始终处于一个矛盾的心态中,他们在深深着迷于台湾的美景风物的同时,又试图以自己所认同的文化观点来定义台湾,获得对台湾的所谓话语权。这也决定了他们常用微观与直观的手法来记录台湾的客观事物,而对台湾的文化层面多进行主观评价与臆断,有时甚至以公然伤害乃至于出卖台湾来谋求自身的利益。这种主客观并存的论述基调正是其矛盾心态的外在表现。近代西方人在建构其“台湾印象”的背后,是复杂的西方优越论、东方主义、基督教“救世”心态等观念的作用。当然,文化的影响是双向的,在不断深入了解台湾社会的过程中,西人又受到台湾当地文化的渲染与影响,这使得他们逐渐产生了台湾认同,大力向西方介绍台湾。因此,近代西人眼中对台湾“矛盾”的解读或许便是“他者”眼中近代西方“殖民霸权”的另一种解释。最后,西人所留叙台文献在近代台湾史研究方面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这无疑是我国历史文献学和中外关系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张艳琴[5](2014)在《从短语到词汇:构式化的另一种概括方式 ——以“打酱油”的构式化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言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非线性的、适应性自组织的复杂系统(成军、莫启扬,2009),在这个系统中,语言内外各种因素相互交织,促使语言结构本身在形式上或在功能上不断变化,推动语言系统的发展,新的语言结构由此不断涌现,这种新的语言结构涌现的过程就是构式化的过程(Traugott,2008)。构式化是人类对语言体验的抽象和概括,是词汇和语法产生的重要途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从基于使用的视角,运用样本模型理论,阐释构式化过程的认知动因和生成机制,从而确认构式化过程中不同于从具体到抽象的另一种概括方式。而且本研究对网络热词“打酱油”进行了个案研究,“打酱油”由短语变为词汇,是典型的词汇构式化现象,其意义和句法环境在构式化前后都发生了变化。基于使用的理论认为语言结构形成于使用过程中,词汇构式化是语言演变的一个重要方面,与语言的使用密切相关,一个语言结构每使用一次就会在大脑中储存下来,称为样本,样本相同时,即重复使用某一语言结构时,大脑就会将其表征为同一个样本,换句话说就是重复使用强化了语言在心智中的表征。网络热词“打酱油”在使用过程中由短语结构变为近似词汇的形态单位,它的语用义和句法环境都发生了变化,重复使用是促使其变化的关键原因,随着“打酱油”作为整体被使用的次数逐渐增多,它在心智中的整体表征不断得到强化,逐渐作为一个整体被提取和使用,换言之,“打酱油”在使用过程中自主性不断加强,词汇性不断得到强化,逐渐演变成一个独立的词汇构式。构式语法认为构式是语言的基本单位,Goldberg (2006)对语言概括的本质进行了研究,认为构式之间是层级关系,是基于相似性从具体例示中逐步概括的,是从具体到抽象的构式化,在变化过程中其能产性不断增强,然而还存在另一种现象,即语言结构在构式化过程中能产性逐渐减弱直至消失,本文将这种现象定义为构式化的另一种概括方式,“打酱油”在变为词汇的过程中逐渐不易被拆分,能产性逐渐消失。这一研究引起了对构式及短语结构的注意,并且要求对语法的心理表征作重新思考。本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本研究用一种新的角度诠释了词汇化过程,从构式化的角度考察词汇化,并且由此提出了另一种不同于从具体到抽象的构式化路径,这是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进一步深化,也将对语法本质的研究和语言心理表征的研究有重大的启示;其次,对“打酱油”等网络热词进行研究,有利于日常交际,尤其是跨文化交流的顺利展开,而且也为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和习得提供了启示,对汉语的信息计算加工处理和翻译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徐涛[6](2012)在《自行车与近代中国(1868-1949年)》文中认为自行车作为一种西洋舶来器物,百余年间广泛而深刻地改变着中国社会。时至今日,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自行车出口国、生产国和保有国,名副其实的“自行车的王国”。但与中国“自行车王国”地位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自行车的历史却几近无人知晓,成为一项学术空白。本文是在“西物东渐”历史大视野下,“自行车与中国”议题的拓荒填白之作。全文共分作七个章节予以论述:第一章,“是为何物:自行车技术与中国认知”。本章首先厘清自行车在技术层面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重点描述了中国人对自行车初次接触时的反应,并对“自行车技术源自中国说”的成因史料作一全面考辨。当Bicycle引入中国之后,如何以中文翻译、如何称谓,亦是一个大问题。百余年间,Bicycle的中文译名多种多样、五花八门、莫衷是一,通过梳理与分类,从中可以看到的是东西方文明于彼时中国在器物层面上的碰撞痕迹,亦可以借机一窥彼时中国人面对全新技术的应对策略和认知水平。第二章,“外车入华:自行车进口状况研究”。百年间,中国民族自行车产业赢弱不堪,国人脚下、市面所行的自行车与修补零件,几乎全系外国进口而来。这一章节中,笔者试以《中国旧海关史料(1859-1948)》所载自行车相关数据为主要资料来源,辅以上海市档案馆等各地馆藏档案,对近代中国自行车进口状况之流变进程,作一全面剖析。有自行车输入中国的所有国家当中,日本自行车对中国民族自行车产业打击最大、伤害最深。文章最后重点讲述的是,日产自行车的崛起、倾销与中国民族自行车产业的沉沦、新生,这一核心矛盾。第三章,“同业之谊:自行车同业组织研究”。同业公会是中国近代,特别是民国时期普遍成立的新式工商行业组织,它的产生称得上是中国工商行业组织从传统的行会向现代行业组织发展变化的一个标志。中国民族自行车产业自诞生伊始就常受列强同业之倾轧,又屡遭战争之破坏,且无政府当局之保护,资金、原料、技术、员工等要素无一不常处于短缺厄境之中。如此厄境,且求发展,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各大城市之中兴起的自行车行业同业组织在其间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章节中,笔者依托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对近代上海城市中出现的自行车同业组织进行一番爬梳分析,以期通过个案的具体剖析丰富、深入同业公会史的研究。第四章,“踏车而飞:骑车人的日常生活史”。自行车1868年被引介入中国之后,作为骑行者,即器物接受者、消费者,近代中国的骑车人群涉及范围极其广阔,上至王公贵族、富商巨贾,下至黎民百姓、贩夫走卒,甚至连末代皇帝溥仪都曾为骑行自行车便利而锯掉了百余年来都横搁在紫禁城宫门中的门槛。本章将以自行车为切入点,回溯近代百年中国自行车传播史,希冀通过“自行车”这种器物负载的文化符号,微观展现近代中国人的审美情趣、社会心理、生活习性、消费观念等诸多方面之现代性演变,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纷繁复杂的社会日常生活,完整呈现自行车对于近代中国人千差万别的存在意义,解读“自行车王国”的曲折构建之路。第五章,“以为生计:自行车营生群体研究”。近代以降,西物东渐,舶来器物系统性地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模式。以往研究多聚焦于器物接受者、消费者的反应,解释的是舶来品在多大范围、多深程度上改变了近代中国,而对器物所导引的更大规模的社会变动未有深入探究。自行车传入中国之后,除了骑车人愈来愈多外,以买卖、制造、修理、租赁、看护自行车为生计主要来源的社会群体亦经历了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本章中,笔者试将视线投射到散布在近代中国城市街道上的有关自行车营生的各类车行,解读此类群体在近代中国社会中的生存状态。第六章,“管制双轮:公权力与自行车”。近代中国,自晚清至民国,是一个由大社会渐渐发展为大国家的过程,已是学界共识。然而公权力怎样逐步深入社会细部,影响直至控制一般人们的日常生活?现有着述多以宏论见长,少有细致深入的个案研究。本章以自行车为切入点,将从交通管理、执照捐费和安全保障三个方面,分析近代中国的地方政权在面对现代新式交通工具普及所带来的系统性社会变化时,是怎么应对这种新挑战,以及如何运用自己手中的公权力在急剧变动的社会局面中建立一种新式社会秩序的。第七章,“一车多能:自行车所呈现的多面性”。自行车是交通代步工具,然并非单功能取向之简单交通代步工具。综观自行车的应用史,除了基本的代步功能之外,自行车还曾被广泛用于军事机动、环球冒险、运动竞技,以及载物、玩娱,等等。在这一章节之中,研究对象不再是街头巷尾寻常可见的那些骑车人,而是自行车使用人群之中极为特别的环球旅行的冒险家、各类比赛中的自行车运动员,所欲呈现的则是自行车于近代中国社会的多面性。

尚爻[7](2012)在《日本企业经营理念的历史考察 ——以家训·家宪·社训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经营理念作为企业文化最直观、最核心的文化载体从根本上指导着企业的经营活动,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企业的发展与进步。而家训家宪、社是社训作为日本企业的特殊产物,其从诞生到成熟的传承过程以及与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的密切关系颇具代表性。以家训、家宪、社训为中心对日本企业经营理念展开历史考察,有助于把握日本企业的历史进程及其发展状况、了解经营理念的传承系谱与时代特征、理解当代日本企业的理念构建、完善我国企业的伦理道德建设。本文以家训家宪、社是社训为切入点,运用跨学科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宏观统筹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历史学角度对日本企业经营理念的历史脉络、基本内容、时代特征、影响作用加以系统化研究。分别以近世(以江户期为主)、近代(从明治维新到二战结束)、战后(战后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当代(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今)四个时间带为主轴,尝试以商家家训、财阀家宪、企业社是、社训为中心,系统考察日本企业经营理念的历史,最后从经营理念探微日本企业的长寿之道,以期对尚处于发展中的中国企业有所借鉴与启示。笔者在吸收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选题立意到研究内容与方法都做出了一定的尝试,并提出了相关的见解。首先,通过解读日本近世商家直至当代企业的家训、家宪、社训,从历史学角度考察日本企业经营理念的发展与变化,解析日本企业文化的内涵,总结出对应于各个时代的“家内伦理型—家族主义型—集团主义型—社会责任型”这一经营理念的发展系谱。其次,归纳出日本企业经营理念的四大特征,即家族文化的影响深远、传承责任意识的深化、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的契合、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此外,在历史考察的基础之上,对日本企业经营理念做出了较为客观的历史评价,并阐释了自己的一些认识与思考。

王文捷[8](2011)在《另类奇幻的解构性娱乐意态的新兴 ——世纪之交“非典型性”游戏影像流行文本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政治色彩浓厚的“典型性”意义的影像文化,一度营造了中国社会“主旋律”影像文化的既成背景。不过在时代变迁中,这种“主旋律”影像艺术也逐步呈现出一些局限性与保守性。而世纪之交“非典型性”影像,则通过对不确定性、平俗化、争议性、奇幻性、另类性、游戏化、新媒体化、多元化等新兴文化症候的综合表征,形成了相异于“主旋律”意义与特色的流行影像文本。一、作为中国当代图像社会一种突出的表征形式,“无厘头”电影在文化理论上可以得到合理性阐释。在后现代观念不断渗透的状态下,“无厘头”电影非连续、非逻辑影像实践可以得到理解。基于视觉图像文化功能的认识,“无厘头”影像同样提供着一种特殊性的知性建构。这种零散性碎片化影像的文化意义,可以通过一些对应性与任意性的感知方式来阐释。周星驰等人的“无厘头”电影承续着香港喜剧文化传统,营构了一种反叛性的后现代游戏娱乐影像。无论是在主题、题材、人物与情节方面,“无厘头”电影都融合了平民世俗人性与夸张喜剧符号的意义。而更为突出的是其中人物的语言特色,即“无厘头”电影创造了一种思维跳跃、逻辑含混的幽默“大话”形式。“无厘头”电影通过更新的相对性认知方式,对人生世相的理解也体现出种种相对主义的精神症候。就其映现生活现实的方式而言,其碎片化影像符码消解了“真实”与“虚构”的差异,它通过影像蒙太奇中某些生活痕迹的延伸,含蓄性地指涉到现实事相的相关意义。而这种文化符号结构,也对历史幻像进行了浅明故意的暴露和显现,其古代文化“残片”亦言说了历史理性力量的虚无。“无厘头”言说彰显了历史话语的游戏特色。在媒介时代强大的传播力量推动下,“无厘头”文化在影视剧领域不断娱乐大众的同时,也对其它媒介文化影像与话语产生了广泛影响。90年代后无论在港台还是内地,不少喜剧电影、电视情景剧目都吸纳了“无厘头”的情节建构与搞笑拼贴形式。而港台、内地的电视综艺、曲艺节目,也承续或呼应了“无厘头”文化的言说意识与娱乐精神。当网络媒介新兴之后,网络写作中也形成了“无厘头”式“世说新语”潮流。充满个性的网民在自在想象与多元文化开拓之中,同样以碎片性文字对社会文化进行另类观照。这种网络文字符码以其游戏精神,同样对社会文化作出解构甚至是粗俗的戏说。其“无厘头”痴语妄言风格,使网络写作成为颇具生命力的一种特殊表达时尚。二、当下影视历史剧不但出现了繁盛的娱乐化制作态势,而其所呈现的历史情景也是题材丰富而铺张眩目。不过这种历史剧模式采用了淡化“历史真实”的表达方式,相关剧情的虚拟架构中,也忽视或模糊了一些既有的历史“通识”规范。这导致当下影视历史剧完整文化知性的缺失,并呈现出一种更新的虚拟文化幻象与景观画卷。影视历史剧创作在本质上说是一种虚构性的历史再阐释,无论“正说”还是“戏说”的历史影像文本,都是某些具有整合与调适意义的当代文化“切片”。历史剧的这种主观性虚构的更新书写,在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书写中也是一种常见的传统。故而,当下影视历史剧这种“戏说”与虚构的创作本质,是可以在大众娱乐审美的游戏意义上得到确立的。作为一种影像“符号”建构的“拟像”环境,影视历史剧也是一种契合受众心理的消费文化存在。而其基于映照当代一些社会问题的历史影像符号系统,正在对当下社会大众各种社会困惑与期求作出幻像性抚慰。其通俗化的趣味性与情感性叙事,也基本上守持着非西方化的民族传统审美意识与习惯。大部分帝王将相题材的影视历史剧,多烘托出一种缺失现代观照的传统政治文化意识,家国同构、君主民本、权力本位等传统政治文化得以映射,其浓厚封建意识的张扬则常常惹人非议。这些传统政治文化中非现代性的意识因素,需要人们进一步作出批判性考量。三、作为一种真人参与的电视表演,“真人秀”节目在电视虚拟影像形式上强化了真实的意义。在美国等西方国家里,不断创新、整合不同质态的“真人秀”影像节目,成为人们体验和探索新兴生活意趣与奇观的重要舞台。而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也同样在学习西方同类影像的过程中得到大致同步的发展,这些节目在融合中国国情与文化因素后产生了一些本土化特色。当下中国本土“真人秀”的创制实践异常繁复,各种娱乐至死的综艺“真人秀”、竞争至赢的比赛“真人秀”与体验至奇的生活“真人秀”影像,为当下中国社会大众提供了较为突出而丰厚的娱乐新体验。从文化意义上观照,这些节目作为一种真实复现社会文化景观的“镜象”,生动地表征着当下中国大众社会的平民梦想、英雄情结、草根民主、现实竞争、本真人性等各种人文想象与情态。国内“真人秀”从根本的形式建构上看,明显存在对国外节目的模仿与国内节目相互复制的现象。这种后现代消费文化影像的复制方式,自有其后工业时代机械复制艺术的特殊性意义,也包含着一种通过复制模仿而创新的另类推动因素。不过,真正“中国原创”的“真人秀”节目的稀缺,也引发了节目创制在复制问题上的文化焦虑与观念碰撞。中国电视节目追求收视率的问题逐步显现,其背后蕴含的商业经济利益成为驱动“真人秀”更新的力量。而收视率观念发散的这种张力,则促使“真人秀”必然迎合受众的欣赏旨趣与情感兴味。而此种收视语境下一些被批评的“真人秀”节目探索,显示了主流价值观念与娱乐文化真实的复杂关系。四、新兴互联网及其多媒体视频技术的发展,促发了大众“去影视化”的影像观赏模式,大量“草根”影像制作与交流方式得以出现。网络戏仿文字、诗歌、流行语营构了影像“恶搞”的背景与要素,网络大众获得一种崭新的调侃与游戏文化空间。在对影像形式的解构性探索中,种种戏谑式重新编配的搞怪视频大量充斥于网络。胡戈及其所制视频,是引发网络“恶搞”视频风尚的代表人物及作品。他创作的网络视频,在引领网络大众进行搞笑娱乐的同时,也对当下现实与文化事象作出了讽喻式批评。“恶搞”视频的风靡,意味着对合法化“正搞”方式的思考。这种“正搞”方式同样包含某些局限性,一些正统影像中的固化虚假形态也应得到反思。网络“恶搞”视频属于青年亚文化的新异潮流,渗透出对主流精英文化敏锐的叛逆性思考。不过这种亚文化中种种粗鄙化形态和方式,也明显对社会典范文化产生颠覆性的效果。故而,网络“恶搞”亚文化的最大价值,在于一种推陈出新文化意识的显现,一种青年自我调适式独立话语的表达。在“恶搞”文化的大众狂欢传播状态下,娱乐文化呈现出遵从道德底线还是追求自由理念的争端。这种争端的持续导致了对“恶搞”文化的管理困境。而解决这一困境的出路在于将其纳入法律规范,同时社会各方还要加强文化宽容与开明沟通。还值得强调的是,“非典型性”影像文本抛弃了部分正统影像的旨趣,强化了种种反叛性的游戏性与娱乐性色彩。虽然作为“异化”的文化符号,也具有一些社会亚文化的消极影响并不时引发种种争议,然而社会文化愈加开明宽容与新兴氛围渐趋自由多元,都为“非典型性”游戏影像文本创造提供了空间与路径,我们也应以不断更新的文化观念与姿态对其进行感知、审视与清理。流行文本在当下媒介时代表征着社会文化的丰富内容,其形式与意义亦在各种媒介互动的变迁时尚中,关联着社会文化认知与大众消费娱情意识的更替。世纪之交大众文本特别是“非典型性”的纸媒、影视、网络文本,正在多元复合化地建构着大众文化实践的新理念与新气象。而对当下泛审美化流行媒介文本意识趋向的这种探索,有利于文化观念与主体知性的积极开拓及健康发展。

蔡丽[9](2010)在《程度范畴及其在补语系统中的句法实现》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语义语法理论”为基本研究理论,遵循形式和意义相结合、描写和解释相结合、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对现代汉语中程度范畴的语义系统及程度范畴在补语系统中的表现形式等问题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如下:1.对现代汉语程度范畴进行了全面研究。包括分析程度范畴与量范畴、数量范畴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量度范畴”的概念,认为程度范畴与数量范畴属于并列关系的两个范畴,二者隶属于量度范畴;全面归纳了程度范畴在现代汉语中的表现形式,第一次全面分析了含有程度义的各类短语:第一次构建了程度的范畴系统,提出动作也有程度,并从程度的角度对动词进行了分类;首次提出“程度的表达类型”,梳理了9种程度的表达类型;首次总结了程度范畴的性质,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较为全面地归纳了程度范畴的特点。2.首次从程度范畴的角度对现代汉语中的程度补语进行了系统研究,对现代汉语补语系统进行了重新分类,讨论了各类补语与程度的关系,有利于更清楚地认识汉语补语系统中程度表达的类型与表达机制,丰富对现代汉语程度范畴的系统研究。第一次明确分析了述补结构的两种不同语义类型,单一语义述补结构和复合语义述补结构;提出了指示述语程度的补语和自含程度义的补语等概念。3.首次从形式和语义两个方面全面分析了高程度补语的立类依据,并依此标准穷尽式地确定了现代汉语中高程度补语的成员,对现代汉语中的高程度补语进行了多角度、有层次的分类。4.利用计算语言学自动分词技术进行大规模语料计算与分析,第一次基于大规模语料调查结果全面分析了高程度补语与述语的组合规律。5.第一次尝试从认知的角度来全面、系统地解释高程度补语的产生机制。我们根据理想化认知模式区分了结果的不同类型,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性质的结果与程度的关系。6.关注高程度补语的动态变化,首次对高程度补语中的新成员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

秦援晋[10](2010)在《文化金融学初探》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文化眼光检讨人的金融行为和社会的金融伦理、法律、制度,力图探索一种当前全球金融界急需的素朴刚健的金融伦理,并就金融法律与制度的重构提出思路。以往研究金融的视角,主要有三个,即从金融运行规律的视角、从金融技术的视角和从金融监管的视角。过去以上视角上的研究,甚有成绩;但对金融的观察,如果限于以上视角,却显得不够。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并由全球金融自由化管道所传播而成的全球金融危机,更加昭示了另一个视角的重要性。这就是文化伦理的视角。本文即从这个视角切入研究,初步建立了一个文化金融学体系。要真正弄清个人的金融行为与社会的金融伦理、法律、制度背后的文化问题,局限于金融学之内的知识是难成其功的。本文认为,对金融进行人性的、历史的、当前情势的三维焦点的考察,首先形成个性化的文化见识,才可能成就一个具有系统性的学术领域:文化金融学。所以,文章从对“人”的探讨开始,构成全文的第一部分。在这个部分中,通过质疑“经济人”概念的简约性和虚构性,揭示了人作为伦理本位的本质特征。这与当前经济学的前沿性理念:活动于市场上的人绝不是生物意义上的人而是文化意义上的人,具有内在的相通。由此出发,作者采用现实与历史的照应、欧美与中国的对比这个比较文化学研究方法,对金融的事实秩序和金融的价值秩序进行了系统的描述,揭示文化对金融的价值秩序的塑型作用。那么,支撑金融价值秩序的文化因素有哪些呢?文章提出了正义、诚信、节制、责任这四个基本的文化元素,它们如水中之盐一样支持着金融的伦理、法律和制度。文章从金融历史与现实关联性视角,选取了富有意义的案例,指出:但凡文化元素缺失,则金融必定陷入病态,或按美欧学术界的习惯概念,称为“恶金融”,历史的教训,值得注意,当代的格林斯潘时期与十八世纪法国“约翰.罗”体系时期就有着惊人的相似,亚当.斯密、马克思、凯恩斯都曾专门研究过这个着名的约翰.罗体系,当今一些美国学者特意又把约翰.罗体系重述出来,以便于与格林斯潘时期作对比。本文也在相关之处专门研究了约翰.罗的案例,以及其它历史案例,指出:金融中的关键文化元素,即正义性的缺失,是“恶金融”之源;也是当今我们身处其中的金融危机之源。是为文章的第二部分。紧接以上的哲学的与历史的视野相结合的分析,按照分析的结论,文章转入对二十世纪金融的文化批评。二十世纪金融中的着名事件和制度巨变,都没有即身而终,在全球化时代,它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给我们提出了问题,文章便自然而然地就这些问题进行伦理文化上的阐释。是为文章的第三部分。通过以上的人性、历史、当代情势的三维聚焦的分析,作者对二十世纪危机型金融的历史与现实进行了文化批评,就金融文化重构初步提出了设想,而其核心是,重构素朴刚健的金融伦理。本文的研究方法,既不同于流行的实证分析,也不同于由现成的概念出发的规范分析;它更接近于马克思的方法:为了免受现实中繁茂芜杂的事实存在的干扰,依靠抽象思维能力把复杂的现实形态还原为最初的简单形态进行分析,这个简单形态既是逻辑的起点又是历史的起点,从这种简单形态出发又一步步回到现实形态,并对现实做出结论。文章在相关之处特意批评了当代英美分析哲学把事实与价值割裂为二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对多年来的金融研究是有不利影响的,表现在把金融研究局限于所谓的事实判断,而把价值判断开除了;可是离开了价值判断,事实判断也就走到形下学的纯技巧之路上去了。也正因如此,那些直接服务于工商业资金循环的信贷风险分析技术与那些货币自性繁殖的投机技术,便不分价值序列地排列在一起。在实践中,就表现为巨量的现金流从产业链上漏出,进入虚拟金融,狂热地参加货币自性繁殖的投机博利,对此却没有一个系统性价值理论可以进行有力的价值追问。本文初步探索得到的金融文化学原理,对于认识、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金融有其价值,至少它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关于重建素朴刚健的金融伦理的思考,也将有助于人们探索后危机时代的全球金融走向。

二、女性经理人:“备战”进行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女性经理人:“备战”进行时(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意义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4.1 理论基础
        1.4.2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1.5.3 标题信息处理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2.1.1 词频统计
        2.1.2 词频分布分析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3.1 句法结构形式
        3.1.1 单句式结构
        3.1.2 组合式结构
        3.1.3 成分缺省结构
    3.2 句类特点
        3.2.1 陈述句标题
        3.2.2 疑问句标题
        3.2.3 感叹句标题
        3.2.4 祈使句标题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4.1 引言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4.2.1 词语修辞
        4.2.2 辞格修辞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5.2.1 明示行为
        5.2.2 推理过程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5.3.1 认知语境假设
        5.3.2 语境效果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2)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安庆警政研究(1927-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创新点与不足
    五、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安庆警政建设的开端及发展
    第一节 近代安徽警察制度的开端
    第二节 清末安庆警政制度的初创
    第三节 北洋政府时期安庆警政的发展
第二章 安庆警察组织结构与人事管理
    第一节 安庆警政组织结构
        一、内部组织结构
        二、附属机构
    第二节 安庆警察管理
        一、警察的任用和录用
        二、警察的分配
        三、警察的奖惩
        四、警察薪金和抚恤
    第三节 安庆警察教育
        一、警官教育
        二、长警教育
第三章 安庆警政与社会管理
    第一节 治安防控
        一、户籍管理
        二、治安管理
        三、规范交通
        四、火患的预防及控制
    第二节 公共卫生管理
        一、食品卫生管理
        二、医疗卫生事业管理
        三、公共场所卫生管理
        四、普及卫生知识
    第三节 整顿社会风气
        一、禁烟禁赌
        二、管理娼妓
        三、取缔不良书画、戏曲
        四、推行新生活运动
    第四节 监管社会舆论与集会结社
        一、管制报刊
        二、注意集会结社
第四章 安庆警政建设的评价
    第一节 安庆警政建设取得的成就
        一、促进安庆治安管理的进步
        二、促进安庆市政管理的发展
    第二节 安庆警政建设的不足
        一、经费与捐费问题
        二、军警冲突
        三、警察队伍管理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奥斯卡体育电影的意义生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现有成果的整合与分析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2.3 小结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2 典型的代表——奥斯卡体育电影的概述
    2.1 体育与电影
        2.1.1 体育与电影的结合
        2.1.2 体育电影的界定
        2.1.3 体育电影的审美价值
    2.2 美国体育电影的发展历程
    2.3 奥斯卡金像奖里的体育电影
3 文本的叙述——奥斯卡体育电影的故事分析
    3.1 关于故事
    3.2 情节结构:经典叙事模式的实践
    3.3 人物:冲突的具体演绎
        3.3.1 人物出身:三种发展趋势
        3.3.2 人物关系:清晰明了
    3.4 类别:“金羊毛”型的叙事框架
4 价值的承载——奥斯卡体育电影的精神意涵
    4.1 励志:肯定人的价值
    4.2 救赎:对至善的追求
    4.3 改变:自我奋斗的延展
5 反思与借鉴——奥斯卡体育电影的启示
    5.1 建构:奥斯卡体育电影的意义生成
    5.2 失衡:优秀国产体育电影的断片
    5.3 失趣:故事叙述缺乏波澜
    5.4 延伸:作为生活方式的体育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4)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大陆学界的有关研究
        (二) 台港澳学界的有关研究
        (三) 西方及日本学界的研究
    三、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近代西人来台背景及其职业
    第一节 近代来台西人所处的时代背景
        1.1.1 十九世纪中叶的台湾
        1.1.2 大航海时代与十九世纪的西方
    第二节 近代赴台西人的职业
第二章 西人“台湾印象”的建构方式
    第一节 实证主义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方法在历史记述中的实践
        2.1.1 社会学理论及其在西人述台中的作用
        2.1.2 人类学理论及方法在西人印象形成中的作用
    第二节 功能主义与东方学
        2.2.1 功能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与实际运用
        2.2.2 东方主义理论及其对西人“台湾印象”的影响
第三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上)
    第一节 地理景观与风物特产
        3.1.1 对台湾的地质学考量
        3.1.2 对台湾本岛的描述
        3.1.3 对澎湖地区的描述
        3.1.4 台湾的植物
        3.1.5 台湾的动物
        3.1.6 台湾的矿产资源
    第二节 历史变迁与城镇面貌
        3.2.1 台湾的历史沿革
        3.2.2 近代台湾的城镇面貌
        3.2.3 近代台湾原住民地区面貌
    第三节 “二元”的社会构成与民众的日常生活
        3.3.1 西人的对台人种学理论
        3.3.2 西人眼中的台湾先住民形象
        3.3.3 近代西人眼中的汉人形象
第四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中)
    第一节 台湾文化与台湾社会
        4.1.1 台湾医疗
        4.1.2 台湾音乐
        4.1.3 台湾教育
        4.1.4 台湾方志及游记
    第二节 台湾的宗教与民间信仰
        4.2.1 在台汉人的宗教观
        4.2.2 台湾原住民的宗教观
        4.2.3 近代天主教在台传教活动
        4.2.4 近代基督新教在台传教活动
        4.2.5 风水迷信
第五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下)
    第一节 中西比较视野下的樟脑战争
    第二节 牡丹社事件与台湾社会的转型
    第三节 法军侵台与西人眼中的战时台湾
第六章 西人“台湾印象”形成原因探析
    第一节 赴台西人的教育背景与知识结构
    第二节 “文化优越论”与西方中心观
    第三节 基督教义与潜意识中的“救世”心态
    第四节 文化适应与文化认同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从短语到词汇:构式化的另一种概括方式 ——以“打酱油”的构式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ments
Abstract
内容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
    1.2 Objectives and research questions
    1.3 Data collection and methodology
    1.4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1.5 Layout of the paper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Previous study of lexicalization
        2.1.1 Lexicalization:Diachronic versus synchronic
        2.1.2 Lexicalization:Generative versus function-typological
        2.1.3 Related topics of lexicalization study
        2.1.4 Summary
    2.2 Previous study of generalization
        2.2.1 Generalization view in philosophy
        2.2.2 Generalization view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2.3 Previous study of constructionalization
        2.3.1 Construction-based grammar
        2.3.2 Constructionalization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preliminary:The usage-based model
    3.1 An overview of the usage-based model
    3.2 Frequency effects
        3.2.1 The conserving effect of token frequency
        3.2.2 The reducing effect of token frequency
        3.2.3 The autonomy effect of token frequency
    3.3 An exemplar-based account of the usage-based model
    3.4 Application of the usage-based model
        3.4.1 A usage-based account of language
        3.4.2 A usage-based account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Chapter Four Constructionalization of "打酱油":From a phrase to a lexically filled construction
    4.1 Data analysis
    4.2 An analysis of "打酱油" on its syntactic and semantic change
        4.2.1 Syntactic and semantic analysis of "打酱油" as a verb phrase
        4.2.2 Syntactic and semantic analysis of "打酱油" as a lexicon
    4.3 Frequency effects on the constructionalization of "打酱油"
        4.3.1 Chunking of "打酱油"
        4.3.2 Semantic change
        4.3.3 Generalization of meaning
        4.3.4 Reanalysis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
    5.2 Implications of the research
    5.3 Limitations of the research
References
Appendix 1 "打酱油" in news titles(2008—2014)
Appendix 2 "打酱油" in CCL

(6)自行车与近代中国(1868-1949年)(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文献综述
    四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第一章 是为何物:自行车技术与中国认知
    一 自行车技术之流变
    二 自行车技术源自中国说
    三 最早接触自行车的中国人
    四 Bicycle的中文译名
第二章 外车入华:自行车进口状况研究
    一 概述
    二 日产自行车的崛起与倾销
    三 以“抵制日货入华案”为中心论述
    附注
第三章 同业之谊:自行车同业组织研究
    一 近代上海的自行车同业公会
    二 新行业同业组织的新特点
第四章 踏车而飞:骑车人的日常生活史
    一 形象演变与传布进程
    二 中国皇帝与自行车
    三 中国女性与自行车
第五章 以为生计:自行车营生群体研究
    一 卖车人的生意经
    二 瓶颈与新生
    三 底层生活
    四 对斯皮瓦克、冯客等人的回应
第六章 管制双轮:公权力与自行车
    一 新挑战
    二 新秩序
    附注
第七章 一车多能:自行车所呈现的多面性
    一 环球之车
    二 运动之车
附录
    附录一:《黄履庄小传》
    附录二:1908年至1910年上海江海关进口“自行车及其零件”数据统计表
    附录三:1908年至1948年中国进口自行车价值数据统计表
    附录四:1923年至1948年中国进口自行车数量数据统计表(单位:辆)
    附录五:1908年至1946年中国进口自行车输入口岸价值数据统计表
    附录六:1923年至1946年中国进口自行车输入口岸数量数据统计表
    附录七:1950年上海自行车各厂名称、产品、产能一览表
    附录八:上海市脚踏车商业同业公会1946年度工作报告
    附录九:近代中国各地自行车管理规则
自行车与中国大事记(1627-1956年)
参考文献
后记

(7)日本企业经营理念的历史考察 ——以家训·家宪·社训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要旨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序章
    一、选题意义
        1、把握日本企业的历史进程及其发展状况
        2、了解经营理念的传承脉络与时代特征
        3、理解当代日本企业的理念构建
        4、有助于完善我国企业的伦理道德建设
    二、研究综述
        1、日本学界的研究现状
        2、中国学界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1、范畴界定
        2、研究方法
        3、研究思路
        4、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家内伦理型经营理念——以近世商家家训为中心
    第一节 江户前期商人致富伦理的萌发
        1.1.1 幕藩体制下商人阶层初长成
        1.1.2 商家家训的初创及其致富伦理
    第二节 江户中后期商家经济伦理的形成
        1.2.1 町人社会的定型
        1.2.2 商家家训的发展与经营实践
        1.2.3 鸿池家家训的变迁:从《幸元子孙制词条目》到《宗利家训》
第二章 家族主义型经营理念——以近代财阀家宪为中心
    第一节 家宪制定与近代化精神
        2.1.1 明治新政下近代企业的崛起
        2.1.2 近代企业的家宪制定及其近代性
        2.1.3 三井家宪的变迁:从《宗竺遗书》到《三井家宪》
    第二节 家族主义经营理念
        2.2.1 财阀的形成及其家族性
        2.2.2 近代企业的家族主义理念
        2.2.3 住友的家族主义经营
    第三节 战时家族国家观的极端化
        2.3.1 战时经济与日本企业
        2.3.2 家族国家观的极端化
        2.3.3 三菱财阀:营利与国益的统一
第三章 集团主义型经营理念——以战后企业社训为中心
    第一节 复兴期人本理念的导入
        3.1.1 废墟上的企业重建
        3.1.2 社是·社训与人本理念的导入
        3.1.3 劳资危机与丰田的教育伦理
    第二节 自主期的创新理念
        3.2.1 企业集团的复苏及其集团观念
        3.2.2 创新意识——从技术引进到自主研发
        3.2.3 松下的自主创新之路
    第三节 日本式经营理念的确立
        3.3.1 企业的高速成长
        3.3.2 三大神器的理念构架——家族式集团主义
        3.3.3 索尼的“亲如一家”
第四章 社会责任型经营理念——以当代企业经营理念为中心
    第一节 社会责任的经营理念化
        4.1.1 企业的社会责任
        4.1.2 社会责任理念在日本
    第二节 石油危机与环保理念实践
        4.2.1 石油危机下的企业生存
        4.2.2 环境保护经营理念
        4.2.3 本田技研的环保理念实践
    第三节 平成萧条与顾客第一主义
        4.3.1 泡沫经济下企业的发展困境
        4.3.2 顾客第一主义的重塑
        4.3.3 伊藤洋华堂集团:站在顾客的立场
    第四节 新世纪以来责任型理念的新探索
        4.4.1 从企业公民向社会责任的实践——欧姆龙倡导的企业公益性
        4.4.2 全球化经营理念
        4.4.3 企业丑闻的发生与企业文化向社会责任的回归
第五章 探微日本企业的长寿之道
    第一节 日本长寿企业的经营理念
        5.1.1 长寿企业概观
        5.1.2 经营理念的历史变迁——从家训到社训
        5.1.3 经营理念所见之长寿之道
    第二节 日本长寿企业的传统与革新
        5.2.1 长寿企业的继承与创新
        5.2.2 丸红:“正、新、和”的理念传统
        5.2.3 虎屋的革新:顾客价值创造
    第三节 日本长寿企业的经验分析
        5.3.1 危机下的救赎与成长
        5.3.2 长寿企业的世代传承
        5.3.3 长寿企业启示录
终章
    一、日本企业经营理念的传承与发展——四横四纵的脉络
    二、日本企业经营理念的特征
        1、家族文化的影响深远
        2、传承责任意识的深化
        3、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的契合
        4、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
    三、日本企业经营理念的历史评价
        1、发展脉络助推企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完善企业界经营伦理建设的必要性
        3、危机下救赎的原点回归
        4、日本式经营理念的负面性
    四、日本企业经营理念的认识与思考
        1、日本企业文化的反思与展望
        2、理念与实践的背离与问题的解决
        3、日本企业文化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附录 日本长寿企业经营理念(社是·社训)选译
参考文献
    一、日文文献
    二、中文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8)另类奇幻的解构性娱乐意态的新兴 ——世纪之交“非典型性”游戏影像流行文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前言
    一、"典型性"影像娱乐文化:中国当代"主旋律"既成背景
    二、"非典型性"影像文本命名:多元复合的文化新异征象的表现
第一章 碎片化"无厘头"影像:现实与历史的特殊认知与审度
    一、"无厘头"电影:作为后现代图像文化意义的理论探讨
        (一) 图像作为文化表征:"无厘头"电影后现代方式更替的合理性
        (二) 后现代的"图绘"转向:"无厘头"影像新型认知功能确立
        (三) 零散性碎片化感知:"无厘头"影像的对应阐释与任意性意义探索
    二、周星驰电影结构类型特征:"无厘头"后现代文化的反叛性面貌
        (一) 承续喜剧传统的反叛性探索:"无厘头"类型电影的后现代特色
        (二) 主题、题材、人物与情节:平民世俗人性与夸张喜剧符号的融合
        (三) 语言方式:思维跳跃和逻辑含混的特殊幽默"大话"
    三、更新的相对性认知方式:现实与历史的碎片化与踪迹化表征
        (一)"无厘头"影像方式的更新:相对主义认知意识的渗透
        (二) "无厘头"影像的符码:生活现实的碎片化表征
        (三) "无厘头"影像碎片:历史文化的解构性痕迹
    四、"大话影像"与"世说新语"普泛:"无厘头""大话"的强大影响
        (一) 影视曲艺中的"大话"意识:"无厘头"影像文化的普泛
        (二) 网络新媒介中的"无厘头"写作碎片:哲理性的另类妄言异语
第二章 虚幻的历史剧:历史文化的娱乐性"戏说"
    一、影视历史剧的繁盛状态:"历史真实"的缺失与断裂
        (一) 影视历史剧的繁盛:眩目铺张的影像景观
        (二) 淡化"历史真实"后的虚构:对历史通识与禁忌的忽视
        (三) 历史文化知性的缺失:更新的虚拟文化幻象与景观画卷
    二、历史叙事的虚构特性:"戏说"历史剧的合理化意义
        (一) 主观化的历史再"阐释":影视历史剧的"正说"与"戏说"
        (二) 传统文化中历史的更新阐释:影视历史剧虚构性书写成为常态
        (三) 影视历史剧本质、功能与要求:娱乐审美游戏与现代人文意识
    三、历史影像的消费性符号:社会迷幻心理与民族审美意识的融汇
        (一) 影视"符号"的"拟像"环境:契合受众心理的历史剧消费
        (二) 历史的影像"符号"系统:对社会大众困惑与期求的抚慰
        (三) 通俗化"趣味"与"情感"叙事:对民族传统审美习惯的守持
    四、皇国史观与大国强者形象:历史剧中的传统政治亚文化批判
        (一) 皇国史观下的历史剧:传统政治文化意识的烘托
        (二) 矛盾性的传统政治亚文化:权谋政治文化与大国强者意识
第三章 复制的"真人秀":大众社会奇异景观的镜象
    一、真人参与的"秀"场:从西方到中国的电视游戏表演浪潮的崛起
        (一) 电视"真人秀"形式:在影像虚拟中植入和强化真实元素
        (二) 国外主要的"真人秀":探索生活新兴意趣与奇观的"舞台"
        (三) 中国电视"真人秀"的发展:形态的引进与本土化元素融合
    二、本土"真人秀"的表达镜像:中国社会文化景观的复现
        (一) "真人秀"节目的繁复:影像实践中的中国大众娱乐新体验
        (二) 电视"真人秀"的文化观照:社会景观的镜象化复现
    三、"真人秀"的复制与模仿力量:对"中国原创"问题的焦虑
        (一) 国内"真人秀"模仿方式:后现代影像复制的创新力量
        (二) "真人秀""本土原创"焦虑:复制方式引发的文化碰撞
    四、"真人秀"收视率的追逐:商业市场利益驱动下的复杂意义
        (一) "真人秀"收视率的驱动力量:商业经济与情感顺应
        (二) 主流观念与文化真实:"真人秀"收视效应中的复杂性
第四章 网络"恶搞"视频:新媒体里的戏谑亚文化讽喻
    一、从网络语言"恶搞"到影像"恶搞":"恶搞"文化的众生世态
        (一) 互联网新媒介促发"去影视化":"草根"性网络视频出现
        (二) 戏仿文字、诗歌与流行语文"恶搞":网络大众的调侃与游戏
        (三) 网络影像的"恶搞":戏谑式的重新编配与搞怪
    二、胡戈与网络"恶搞"视频:对主流"正搞"文化的思索
        (一) 胡戈的"恶搞"视频试制:对现实文化的娱乐性讽喻
        (二) 网络"恶搞"视频娱乐:对虚伪"正搞"文化的厌弃
    三、网络"恶搞"视频兴盛:青年亚文化内容与形态的颠覆性表现
        (一) 亚文化中的青年新异潮流:网络"恶搞"影像文化张力的激发
        (二) "恶搞"亚文化泛滥:对正统典范文化的"粗鄙化"颠覆
        (三) 网络"恶搞"的亚文化价值:追新逐奇中的自由精神诉求
    四、狂欢状态下的"恶搞"文化争端:网络"恶搞"面临的管制困境
        (一) "恶搞"视频传播的本相:大众娱乐文化的狂欢
        (二) "恶搞"文化争端:遵从文化道德底线还是追求自由创作理念
        (三) 文化宽容与开明沟通:法律法规框架下的管理
余论 "非典型性"影像的反叛色彩:审视文化更新的一种路径
    一、影像"娱情"游戏功能的强化:对"非典型性"文本影响的忧虑
    二、开明与自由的文化更新路径:"非典型性"影像创造的机制
作为结论媒介时代的流行文本:社会文化意识的更新
    一、流行文本的媒介化传播:关联社会文化意识的更替
    二、流行文本的丰富媒介形态:重构当下文化意识的多维情势
    三、探索流行媒介文本中的意识:拓新多元文化观念与知性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9)程度范畴及其在补语系统中的句法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
        1.语义范畴研究是当前语法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
        2.程度范畴是人类重要的认知范畴之一
        3.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第三节 本文运用的理论、方法与原则
        1.本文运用的理论和方法
        2.本文遵循的原则
    第四节 语料说明
第二章 关于程度范畴在补语系统中的句法实现的相关研究综述
    第一节 程度范畴研究综述
        1."程度范畴"的提出及相关研究成果
        2.程度范畴的研究空间
    第二节 程度补语研究综述
        1.关于程度补语的整体性研究
        2.关于程度补语的个体性研究
        3.程度补语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第三章 程度范畴总论
    第一节 程度范畴的内涵
        1.何谓程度范畴
        2.程度的构成要素
    第二节 程度范畴与量范畴、数量范畴的关系
        1.前人对程度范畴与量范畴、数量范畴关系的几种观点
        2.量范畴不等于数量范畴
        3.程度范畴与数量范畴的区别性特征
        4.程度范畴与数量范畴是并列关系的两个范畴
    第三节 程度范畴在现代汉语中的表现形式
        1.词汇层面的表现形式
        2.语法层面的表现形式
        3.语用层面的表现形式
    第四节 程度范畴的性质与特点
        1.程度范畴的性质
        2.程度范畴的特点
    第五节 程度的范畴系统
        1.事物的程度
        2.性状的程度
        3.动作的程度
    第六节 程度的表达类型
第四章 程度范畴在现代汉语补语系统中的表现形式
    第一节 现代汉语的补语系统
        1.述补结构的语义类型
        2.对述补结构的重新分类
    第二节 程度范畴在各类补语中的体现
        1.结果补语与程度
        2.状态补语与程度
        3.数量补语与程度
    第三节 指示述语程度的补语与自含程度义的补语
        1.指示述语程度的补语
        2.自含程度义的补语
    第四节 补语与程度的范畴系统
        1.补语与事物的程度
        2.补语与性状的程度
        3.补语与动作的程度
第五章 高程度补语研究
    第一节 现代汉语中的高程度补语
        1.前人对高程度补语范围的划分
        2.高程度补语的确认标准
        3.高程度补语的成员
    第二节 高程度补语的多角度分类
        1.对高程度补语的几种不同的分类方式
        2.有层级性的分类体系
    第三节 高程度补语与述语的组合研究
        1.高程度补语在语言中的使用率分析
        2.高程度补语的组合能力分析
    第四节 对高程度补语程度义获得的认知解释
        1.认知域的投射
        2.结果向程度的转化
第六章 程度补语个案研究
    第一节 "X得慌"构式分析
        1."X得慌"构式的语法意义
        2."X得慌"构式的句法特征
        3. 能进入"X得慌"构式的词语类型
        4."X得慌"构式的历时考察
    第二节 说"X得厉害"
        1."X得厉害"同形结构的识别
        2."厉害"充当程度补语时的句法特征
        3.能进入"X得厉害"的词语类型
        4.对"厉害"充当程度补语特殊性的解释
    第三节 "V+得+"结构分析
        1."V+得+"结构与相近句式的区分
        2."V+得+"结构的类
        3."V+得+"结构的语义特征
        4."V+得+"结构的特殊表达效果
        5.余论
第七章 高程度补语动态研究
    第一节 高程度补语的动态变化
    第二节 新兴程度补语"翻天"的多维考察
        1.能进入"X翻天"结构槽中的"X"
        2."X翻天"的使用特点:由标题至语篇的泛化
        3."X翻天"的表义特征
        4."X翻天"的形成轨迹
        5."X翻天"的几种变式
        6.小结
    第三节 具有流行语特质的程度表达式"X呆了"
        1."X呆了"的语义类型
        2.表程度的"X呆了"的使用特点
        3."X呆了"的表达效果
        4.表程度的"X呆了"的泛化动因
    第四节 具有流行语特质的程度表达式"X毙了"
        1."毙"充当补语时的语义类型
        2."毙"充当程度补语时的句法语义特征
        3."X毙了"的形成机制
    第五节 说程度表达式"X大了"
        1."X大了"的语义类型
        2."大"充当程度补语时的句法语义特征
        3."大"充当程度补语的泛化动因
第八章 结语
    第一节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第二节 文章存在的不足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在读期间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后记

(10)文化金融学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确定选题的缘起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对金融学的历史与现实的认知
        1.1.3 笔者的文化定见与思想来源
    1.2 以往三种研究视角的述评
        1.2.1 从金融的内在运动规律的视角
        1.2.2 从金融技术的视角
        1.2.3 从金融监管的视角
    1.3 文化金融学的若干规定性
        1.3.1 文化金融学的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路径
第2章 作为伦理主体的人
    2.1 "我思,故我在"
        2.1.1 人对人本身的好奇心
        2.1.2 人对环境世界的好奇心
    2.2 渗原理
        2.2.1 什么是互渗原理
        2.2.2 恩格斯之前对互渗原理的认知
        2.2.3 恩格斯与恩格斯之后的认知
    2.3 人性的内核
        2.3.1 对人性内核认识的简史
        2.3.2 善意志
    2.4 天演与伦理
        2.4.1 被搁置的善
        2.4.2 达尔文主义困境
    2.5 权利意识模型分析
        2.5.1 鲁滨逊·克罗索模型
        2.5.2 "孤立国"模型
        2.5.3 金融的心理学本质是"增值期待"
第3章 金融的事实秩序与价值秩序
    3.1 社会秩序是怎样形成的
    3.2 金融秩序原理引论
    3.3 对金融的事实观照
        3.3.1 实质金融的秩序
        3.3.2 虚拟金融的秩序
    3.4 对金融的价值观照
        3.4.1 由"适中"带来的金融价值秩序
        3.4.2 由"德性"带来的金融价值秩序
第4章 金融四大文化元素的哲学阐释
    4.1 必要的说明
    4.2 义理论的两种形态
        4.2.1 想形态的正义理论
        4.2.2 非理想形态的正义理论
    4.3 金融行为中的正义
        4.3.1 个体金融行为的正义
        4.3.2 国家金融行为的正义
    4.4 金融制度中的正义
        4.4.1 信用制度的正义
        4.4.2 货币制度的正义
        4.4.3 银行制度的正义
    4.5 正义所涵盖的诚信、节制、责任
        4.5.1 正义与其他美德
        4.5.2 金融与诚信
        4.5.3 金融与节制
        4.5.4 金融与责任
第5章 二十世纪危机型金融的文化批评
    5.1 美国式资本主义与金融市场
        5.1.1 资本市场对美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
        5.1.2 美国金融体系的制度基础
        5.1.3 汉密尔顿与麦迪逊-杰斐逊之争
        5.1.4 汉-杰之争对美国金融发展的影响:历史的分析
    5.2 关于1929-1933年大萧条之文化批评
        5.2.1 热情的工作和坚定的信心催生金融创新,带来经济繁荣
        5.2.2 诚信缺失、投机肆虐导致繁荣的瑕疵
        5.2.3 泛滥的流动性和投资欣快症放大股市泡沫
        5.2.4 所有的经济繁荣都会到顶并以逐渐衰退结束
        5.2.5 "黑色星期四":信任不复存在
        5.2.6 美国的大萧条通过债务链条传递到欧洲,形成世界性危机
        5.2.7 政府要承担起对经济进行宏观管理的责任
    5.3 关于日本泡沫经济的文化批评
        5.3.1 日本泡沫经济概述
        5.3.2 本经济泡沫形成的原因
        5.3.3 官定利率的提高刺破经济泡沫
        5.3.4 追求资产升值的短期暴利带来了整个国家经济的长期萧条
        5.3.5 货币政策的失误是导致泡沫经济的政策原因
        5.3.6 日本泡沫经济中的黑金政治:非正义的政府行为
        5.3.7 日本版的金融危机及其启示
        5.3.8 泡沫经济后遗症:日本国民如何重找自信
        5.3.9 美国华尔街金融危机对日本的影响
        5.3.10 汲取日本教训,中国莫重蹈日本覆辙
    5.4 关于东亚金融危机的文化批评
        5.4.1 亚洲金融危机概述
        5.4.2 东亚经济的成就与潜在的问题
        5.4.3 失败的泰铢与无节制的国外借贷
        5.4.4 以投机正义论为理据的金融大鳄给亚洲各国带来了巨大灾难
        5.4.5 香港维持联系汇率制的成本与收益
        5.4.6 缺乏世界责任意识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5.4.7 人民币坚持不贬值中国树立起负责任大国形象
    5.5 关于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文化批评
        5.5.1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环球金融危机概述
        5.5.2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应对本轮危机负责
        5.5.3 监管机构要为金融危机负责
        5.5.4 投机正义论毁了华尔街,也威胁到美国实体经济的竞争力
        5.5.5 金融中间商的非诚信与金融衍生工具的无节制
        5.5.6 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机制分析
        5.5.7 华尔街金融危机的深层根源与警示
        5.5.8 对美国版救市方案的文化金融学批评
        5.5.9 美国金融霸权——辉煌渐行渐远
结束语
附录:方法论专题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四、女性经理人:“备战”进行时(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2]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安庆警政研究(1927-1937)[D]. 杜敏. 安徽大学, 2020(08)
  • [3]奥斯卡体育电影的意义生成机制研究[D]. 陈沐. 重庆师范大学, 2018(12)
  • [4]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D]. 卞梁.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5]从短语到词汇:构式化的另一种概括方式 ——以“打酱油”的构式化为例[D]. 张艳琴. 西南大学, 2014(01)
  • [6]自行车与近代中国(1868-1949年)[D]. 徐涛.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2)
  • [7]日本企业经营理念的历史考察 ——以家训·家宪·社训为中心[D]. 尚爻. 南开大学, 2012(07)
  • [8]另类奇幻的解构性娱乐意态的新兴 ——世纪之交“非典型性”游戏影像流行文本研究[D]. 王文捷. 武汉大学, 2011(07)
  • [9]程度范畴及其在补语系统中的句法实现[D]. 蔡丽. 暨南大学, 2010(09)
  • [10]文化金融学初探[D]. 秦援晋. 辽宁大学, 2010(10)

标签:;  ;  ;  ;  

女经理:当“准备”正在进行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