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常规的污水生物处理工艺,为达到脱氮除磷的目的通常要设置厌氧、缺氧、好氧池,这样会提高污水处理厂的基建费用。污水厂运行过程中,好氧池曝气系统所消耗电能的费用往往是整个污水厂运行费用的主要部分。为降低基建费用和节省能耗,近些年诞生了许多诸如同步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好氧反硝化等新型生物脱氮工艺。本论文主要研究在低溶解氧条件下,通过控制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各个影响因素,确定氧化沟中进行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最佳条件,并且建立氧化沟同步硝化反硝化动力学模型。在试验后期,对氧化沟出水进行化学除磷研究。试验中重点考察HRT、C/N、活性污泥浓度和F/M等因素对氧化沟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试验期间将氧化沟温度控制在20℃~25℃,溶解氧控制在0.6~1.0mg/L,由于硝化反硝化和曝气吹托等原因,pH可以自动保持在7.5~8.3之间。在此条件下,通过试验表明,在处理校园生活污水时,HRT为6h,污泥浓度在3.5g/L,C/N在6~9之间,污泥COD负荷控制在0.3kgCOD/kgMLSS*d左右,污泥氨氮负荷在0.03kgNH4+-N/kgMLSS*d时,是氧化沟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的最佳运行条件。在最佳运行条件时,COD平均去除率91.29%、氨氮平均去除率80.68%、TN平均去除率68.13%。由此可见,COD和氨氮相对TN都是比较容易去除的,TN的去除是整个试验的难点。试验表明HRT、C/N和污泥浓度是影响氧化沟同步硝化反硝化的最主要因素。合理的HRT保证在低溶解氧条件下氧化沟中生物絮体形成好氧-缺氧结构;合适C/N既可以满足异养好氧微生物需求,又可以为反硝化菌提供碳源;足够的污泥浓度是活性污泥法的必要条件。我国南方生活污水C/N基本保持在6~9之间,是该工艺理想的运行条件。低溶解氧条件下,氧化沟中磷的去除率只有20%~40%,出水磷的浓度在1.0 mg/L~4.0mg/L,磷的去除基本靠微生物生长代谢。所以采取同步沉析化学除磷方法,以聚合铝铁为主要除磷试剂,投加系数β控制在1.5左右,就可以使出水TP在0.5 mg/L以下,达标排放。论文对各个工况条件下的污染物质去除情况(包括COD、NH4+-N、TN、TP)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分析了各个控制参数(HRT、C/N、活性污泥浓度和F/M)对污染物质去除的影响,通过建立COD去除的动力学模型,得出Vmax=5.32d-1,Ks=21.56mgCOD/d;NH4+-N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出n=0.2,k=4.27。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氮磷的来源和危害1.1.1 水体中氮磷的来源1.2 生物脱氮的基本原理1.2.1 硝化反应1.2.2 反硝化反应1.3 化学除磷的现状与发展1.3.1 化学除磷现状概述1.3.2 化学除磷的计算1.4 氧化沟工艺简介1.4.1 工艺的发展及特点1.4.2 Carrousel氧化沟发展概况1.5 课题背景1.5.1 课题来源1.5.2 课题的目的和内容第二章 同步硝化反硝化工艺研究现状简介2.1 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的机理2.2 同步硝化反硝化工艺的控制因素2.3 生物脱氮理论的发展2.3.1 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2.3.2 好氧反硝化2.3.3 厌氧氨氧化2.3.4 好氧脱氨2.3.5 CANON工艺2.3.6 OLAND工艺2.3.7 EM脱氮技术第三章 氧化沟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研究3.1 试验研究内容3.2 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3.2.1 试验装置及流程3.2.2 试验用水3.2.3 接种污泥3.2.4 污泥驯化3.2.5 试验主要仪器设备3.2.6 分析项目及方法3.3 氧化沟同步硝化反硝化影响因素研究3.3.1 试验固定控制因素3.3.2 水力停留时间对氧化沟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的影响3.3.3 COD/N对氧化沟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的影响3.3.4 活性污泥浓度和F/M对氧化沟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的影响3.3.5 其他影响因素3.4 氧化沟 SND脱氮时除磷效果分析3.5 本章小结第四章 氧化沟化学除磷研究4.1 试验背景及目的4.1.1 试验背景4.1.2 试验目的4.2 化学除磷试验主要仪器及试剂4.3 试验方法4.3.1 混凝剂的选择4.3.2 试验方法4.4 三氯化铁和聚合铝铁除磷效果比较4.4.1 β相同时两种混凝剂除磷效果对比4.4.2 除磷效果相同时两种混凝剂加药量比较4.4.3 两种混凝剂对pH的影响分析4.5 聚合铝铁除磷研究4.5.1 不同条件下聚合铝铁除磷效果对比4.5.2 废水不同含磷浓度除磷研究4.5.3 β与废水含磷量定性研究4.5.4 药剂投加量对污水处理系统的影响分析4.6 化学强化生物除磷加药量优化4.6.1 化学除磷量预测4.6.2 化学除磷加药量的计算4.6.3 同步沉析化学除磷自控优化4.6 本章小结第五章 氧化沟系统生化动力学研究5.1 有机物降解动力学研究5.1.1 动力学模型建立5.1.2 动力学常数的求定5.2 氨氮去除动力学研究5.2.1 动力学模式5.2.2 动力学常数的求定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6.1 结论6.2 建议参考文献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同步硝化反硝化论文; 水力停留时间论文; 化学除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