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叶灵凤及其小说创作较少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直至八九十年代,伴随着文学话语环境的自由性增强,关于叶灵凤的研究才得以进一步发展。性爱问题,一直都是古今中外文学艺术中永恒的创作主题。中国人民在千百年来的封建统治中,由于深受宗法伦理规范的束缚和性禁锢思想的压制,性爱常常是以一种附属物的形式存在于他们的生活中,同时期的个人性爱价值观念表现出对性爱言说的某种忌讳,性爱描写一度被官方统治阶级视为文学创作的禁区。发展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许多作家勇敢地冲破性爱樊篱,创作出大量致力于表现性爱问题的文学作品,展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叶灵凤的小说亦是其中一个存在。叶灵凤的小说创作形式多变,既有唯美浪漫型小说,也有融入都市意象的现代都市小说创作,还有某些普罗式题材作品,这些样式各异的文本以不同的表现手法呈现了性爱意识的多方面特性,构成了一个性爱意识流动的大空间。本文将以叶灵风小说创作中的性爱意识为切入点,从性爱的生理和情感属性出发,分析叶灵凤早期唯美、浪漫情调创作中所体现的性爱意识内涵,并从叶灵凤二十年代以后创作中对现代都市新女郎群体形象的塑造,揭示摩登时空背景对都市男女性爱意识的影响,表明叶灵凤进行现代都市性爱意识建构的尝试与努力,开掘出叶灵凤小说中性爱意识表现的意义与局限,从而确立叶灵凤及其小说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海派文学史上的地位,说明其进行诗意吟唱追寻和徘徊的小说创作道路选择,对于人们思考性爱问题以及当前文坛创作的可供借鉴性价值与启示。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在蜗居里禅修[J]. 小品文选刊 2017(07)
- [2].叶灵凤小说的影像化叙事[J]. 青年文学家 2017(11)
- [3].30年代都市的另一番图景——论叶灵凤小说的都市想象[J]. 名家名作 2016(06)
- [4].中西文化学养对叶灵凤散文创作的影响[J]. 长城 2014(06)
- [5].期待叶灵凤的文学“回归”[J]. 出版人 2013(11)
- [6].《叶灵凤日记》中的周氏兄弟[J]. 书城 2020(09)
- [7].视线之外的叶灵凤——叶灵凤“汉奸”问题辨疑[J]. 文学评论 2019(03)
- [8].“本土与故土”的文化守望——叶灵凤香港时期散文研究[J]. 钦州学院学报 2017(04)
- [9].叶灵凤与《现代中国木刻选特辑》[J]. 上海鲁迅研究 2015(02)
- [10].叶灵凤散文创作论[J].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14(03)
- [11].叶灵凤小说中蕴含着人道主义的性道德[J].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9(02)
- [12].叶灵凤的“记忆的花束”[J]. 博览群书 2009(03)
- [13].性爱 新奇 颓废——叶灵凤小说的三个关键词[J]. 名作欣赏 2016(03)
- [14].《戈壁》上叶灵凤的漫画[J]. 文化学刊 2014(03)
- [15].《读书随笔》(修订版)[J].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3(01)
- [16].叶灵凤与书籍装帧[J]. 美与时代(上) 2012(02)
- [17].叶灵凤:《张保仔的传说和真相》[J]. 海交史研究 2017(02)
- [18].叶灵凤的日记[J]. 书城 2008(05)
- [19].《圣经》和基督教与叶灵凤的小说创作[J]. 文学教育(上) 2008(02)
- [20].小生活 亦佳妙[J]. 思维与智慧 2017(14)
- [21].中国早期藏书票文献[J]. 中华文化画报 2012(10)
- [22].叶灵凤:比亚兹莱的画风[J]. 寻根 2011(01)
- [23].叶灵凤小说创作中的女性意识[J].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4)
- [24].从小伙计到垦荒者[J]. 长江文艺 2015(10)
- [25].用心理魔杖搅动情爱醋酸——评叶灵凤的心理小说创作[J]. 名作欣赏 2011(17)
- [26].叶灵凤书籍装帧设计之变[J]. 美术大观 2017(11)
- [27].论叶灵凤小说《拿撒勒人》对耶稣弱者形象的建构[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7(04)
- [28].谁持彩练当空舞(之九)[J]. 出版史料 2008(02)
- [29].书籍[J]. 健康之家 2013(09)
- [30].叶灵凤:20世纪比亚兹莱风格的中国境遇[J]. 艺术工作 2019(02)